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人教必修5第3单元学业分层测评(十)谈中国诗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第10课谈中国诗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一蹴而至(cù)②梵文(fàn)③轻鸢(yuān)④颦蹙(píncù)⑤精髓(suǐ)⑥桴鼓(fú)⑦槛外(jiàn)⑧叫嚣(xiāo)⑨唐璜(huánɡ)⑩犬吠(fèi)⑪遥思远怅(chànɡ)(2)给多音字注音①槛兽槛(jiàn)门槛(kǎn)②数数典忘祖(shǔ)数据(shù)数见不鲜(shuò)③薄单薄(bó)薄饼(báo)④撩撩人(liáo)撩起(liāo) 2.辨形组词(1)粹(精粹)萃(出类拔萃)悴(憔悴)瘁(鞠躬尽瘁)(2)撩(撩人)缭(缭乱)潦(潦草)嘹(嘹亮)(3)淖(泥淖)卓(卓尔不群)棹(船棹)3.词语释义(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2)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为别人施舍的东西。
(3)数见不鲜:见识过多次,不觉得稀奇。
(4)流毒无穷:散布、流传所造成的毒害很大,没有穷尽。
本文是说“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所造成的毒害很大。
(5)遥思远怅:思虑很远,若有所失。
(6)一蹴而至:做一下就达到某种程度。
(7)拔木转石:拔出树木,转动石头,形容力量巨大。
(8)凌风出尘:超然物外,自然纯洁。
4.近义词辨析(1)情调情绪都与思想感情有关。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绪”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指不愉快的情感。
例句:有一群喜欢把自己挚爱的家映射到镜头之下的人。
他们所拍摄的或是充满童趣的可爱之家,或是温馨浪漫的幸福之家,或是异域情调的华丽之家。
每一幅图片都在表达一份快乐的情绪,都在述说一个幸福的故事。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检测:第10课 谈中国诗 Word版含解析
第10课*谈中国诗清新俊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恬静闲适的王维,大江东去的苏轼,晓风残月的柳永,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或许,行云流水间,沉郁浩渺的情愫已然融化于笔捺纵横之中;抑或,顿挫凝滞的思绪早已化为兵车辘辘行。
那诗,那诗行,承载了千百年的诗史,我们只是莫名地敬仰;这词,这曲牌,婉转长吟了上千载,我们依然是懵懂地崇拜。
当大师旁征博引地诠释“中国诗”时,不知浸染于世俗名利的心灵,还能否回望,停顿,驻足守候呢?赏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裁酒来,共醉重阳节。
[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课内素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管锥编》出版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
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中国港台、美国、法国等地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
“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10 谈中国诗+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精髓.(suǐ)简陋.(lòu)数.见不鲜(shù)停泊.(bó) 湖泊.(pō) 鲜.为人知(xiān)槛.外(jiàn) 涕.泪(dì) 一蹴.而至(cù)【答案】“数.”应读shuò,“鲜.”应读xiǎn,“涕.”应读tì。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圆满寥落奈人寻味流毒无穷静默亵渎真知卓见拔木转石腐化震憾迥乎不同自成风会【答案】奈—耐,卓—灼,憾—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品牌自信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品牌精神,第二层是时尚度,第三层是品质,第四层是服务。
如果没有时尚度、品质、服务这三层为前提,品牌精神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B.中国大学生足球队发动了惊天动地....的进攻,终于战胜了对方。
C.这位8岁的小朋友到现场挥毫,一幅《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十米长卷一蹴而就。
.....D.信已封好,她还觉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又铺开信纸,准备再写一封。
【解析】A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B项,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用在此处是望文生义,可改为“一挥而就”。
D 项,言有尽而意无穷:话已经说完而意味却还没有完。
形容语言含蓄、深刻而耐人寻味。
用在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言不尽意”。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与国际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为银川市、金凤区的对外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B.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的公民退休年龄都在65岁左右,且均渐进式延迟。
C.青蒿素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名声大噪,但由于缺乏核心专利的保护,使得中国制造的青蒿素类药物只占到国际市场份额的1%左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第十课 谈中国诗+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第十课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05( D )A.精髓.(suǐ)纯粹.(cuì)数.落(shǔ)数.见不鲜(shù)B.停泊.(bó)湖泊.(pō)无垠.(yín)鲜.为人知(xiān)C.槛.外(jiàn)门槛.(kǎn)涕.泪(dì)一蹴.而至(cù)D.叫嚣.(xiāo)犬吠.(fèi)颦蹙.(cù)轻鸢.剪掠(yuān)【解析】A数见不鲜:shuò,B鲜:xiǎn,C涕:tì。
2.“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08( D )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下面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09( C )A.文章题目是“谈中国诗”,“谈”而非“论”,表明其行文风格,并非板着面孔讲话,而是“炉边夜话”一般的聊天。
B.“中国诗”,规定了“谈”的内容,也关涉谈的方法,应与“非中国诗”比较而谈。
C.“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知识面狭窄,就不能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D.作者认为,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4.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310( A )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孤陋寡闻,才提出可笑的主张。
B.“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闪电战”一是指欣赏中国诗的时间快,二是指中国诗篇幅短。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至2017精品人教语文必修5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评练习
谈中国诗一、基础积累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诗一蹴.(cù)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B.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xiān)。
C.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píncù)。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yān)理的没有下文。
解析吞言咽理:形容心情激动而说不出话语和道理的情形。
咽,yè,吞咽。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篇幅引诱瑕不掩瑜居高临远B.圆满寥落奈人寻味流毒无穷C.静默亵渎真知卓见拔木转石D.腐化震憾迥乎不同自成风会解析B项,奈—耐;C项,卓—灼;D项,憾—撼。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B.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
解析A项中“长诗”一词需用双引号;C项中第二个逗号改为破折号,表示插入语;D项中“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间应用逗号。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
B. 凭他的能力,只要他出任主教练,就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球队当前的问题。
C.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恬武嬉....,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D.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
解析A项,“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习题):第三单元(6份)10 谈
《山居秋瞑》?《山居秋暝》!201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载有散文《画中故乡》。
文中回忆画家书房时写道:墙上贴着哥哥写下的名人诗句,记得好像是王维的《山居秋瞑》,因为我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句子画过画。
这就说错了。
大诗人王维吟哦的是《山居秋暝》而非《山居秋瞑》。
“暝”与“瞑”,一横之差,字义相去甚远。
暝,音míng,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其义与日光有关联。
一是幽暗、昏暗。
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二是日落、天黑。
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瞑,亦音míng,也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义为闭上眼睛。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暝”,义为夜色初临。
岂可用“瞑”替换“暝”呢?——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叶桂珍作者简介相关知识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
比较文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注音(1)单音字。
一蹴.而至()梵.文()轻鸢.()颦蹙..()精髓.()桴.鼓()唐璜.()犬吠.()遥思远怅.()譬.如()咻.咻()无垠.()凑泊.( ) 叫嚣.( ) 答案:cù fàn yuān píncù suǐ fú huáng fèi chàngp ì xiū yín bó xiāo(2)多音字。
咽⎩⎪⎨⎪⎧下咽.( )咽.喉( )呜咽.( ) 宿⎩⎪⎨⎪⎧归宿.( )一宿.( )星宿.( )槛⎩⎪⎨⎪⎧槛.外人( )门槛.( ) 数⎩⎪⎨⎪⎧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数.据( )答案:yàn yān yè sù xiǔ xiù jiàn kǎn shǔ shuò shù(3)形近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10+谈中国诗+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0782075】①尽管有中国的分析师认为,根据国与国不为已甚....的潜规则,美国监管机构不会将某汽车公司罚到倾家荡产,但是就损失而言,汽车公司确实已经输掉了裤子。
②面对货物运输不景气、零散“白货”货源稀少的严峻形势,安阳车站的干部职工主动打响了货运营销攻坚战,创造了万马齐喑....闯市场的热闹局面。
③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④在分宜县公安局杨桥派出所民警的鼎力相助....下,上海一位年过六旬的老知青金女士成功找到了阔别30多年的恩人。
⑤上半年,投资者们经历了上至天堂、下探火海的极速投资体验,如坐春风....;下半年刚开始,账户资金缩水厉害,客户的心饱受痛苦的折磨。
⑥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C[①不为已甚: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②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
与语句中的“热闹局面”相矛盾。
③一片冰心:形容心地纯洁,不羡慕荣华富贵。
④鼎力相助:大力相助。
该词语是一个敬辞,一般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⑤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熏陶、教诲。
用于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⑥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30782076】A.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构养老床位57 915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不平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3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十) 谈中国诗 含答案
【解析】A项,原文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措辞不严密。C项,与作者观点相反,原文是“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E项,“对传统不够理解”才“会发生统一的错觉”,逻辑顺序错误。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答案】①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③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中,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凌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屈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n),旁人难以意会。释朱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第十课 谈中国诗+第1课时+训练+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一课时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导学号 26690290( C )A.咽.(yàn)喉薄.(bó)弱单薄.(bó)难以下咽.(yàn)B.轻鸢.(yuàn)无垠.(yín)星宿.(xiù)卓.(zhuó)然不群C.皮很薄.(báo)咻咻.(xiū)一宿.(xiǔ)数.(shuò)见不鲜D.呜咽.(yàn)颦.(bīn)蹙凌.(líng)云一蹴.(cù)而就【解析】A.咽喉:yān,B.鸢:yuān,D.呜咽:yè,颦:pí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 69590079( A )①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不少农村子弟选择进城读书,这不但导致农村大量校舍闲置,而且使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雪上加霜....。
②目前的中学课堂,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积极性远不如小学生,不少学生一听到老师提到自己的名字,就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③因为有了充足的伏笔铺垫和出人意料的结尾,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情节显得波澜..起伏..,悬念丛生,让读者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④他潜心研究东欧文学近二十年,阅读了大量的文艺理论和文学著作,所以在多次研讨交流的时候,总能发表不同于别人的一得之愚....。
⑤过去的三年间,我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多个旧区改造项目建成,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蓝图进一步明确。
⑥本场篮球赛,两队的比分紧咬,比赛处于胶着状态,直到最后一节辽宁队突然哑火,新疆队才水落石出....,最终拿下了比赛。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⑤⑥【解析】①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②如鲠在喉:好像鱼刺卡在喉咙里,形容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③波澜起伏:原指波浪四起,后比喻文艺作品情节曲折。
高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含答案解析)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精髓.(suǐ)无垠.(yín)荟萃.(cuì)吞言咽.理(yè)B.梵.文(fán)羡.妒(xiàn)单薄.(báo)轻鸢.剪掠(yuān)C.犬吠.(fèi)叫嚣.(xiāo)逍遥.(yáo)一蹴.而就(cù)D.颦.蹙(pín)洋溢.(yì)归宿.(sù)数.见不鲜(shù)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辩别争辩不休措置参差错落B.妨碍防患未然忍耐俗不可耐C.简陋因陋就简隐诲诲淫诲盗D.纯粹出类拔粹逻辑沐猴而冠3.阅读钱钟书《谈中国诗》片段,完成文后各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试题
《谈中国诗》测试试题一、积累运用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精髓.(suǐ)轩冕.(miǎn)锱铢..必较(zī zhū)牛羊咻.咻(xiū)B.亵.渎(xiè)谛.听(dì)一蹴.而至(cù)混沌.含融(dùn)C.敷.衍(fū)窸.窣(xī)得鱼忘筌.(quán)眉眼颦蹙..(píng cù)D.付梓.(zǐ)寒砧.(zhēn)喋.喋不休(dié)酩酊..大醉(mǐng dǐ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郭先生_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3)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_。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5.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测试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谈中国诗》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精髓(suǐ)简陋(lòu)轩冕(miǎn)锱铢必较(zī) B.亵渎(xiè)轻鸢(yuān)谛听(dì)一蹴而至(cù)C.敷衍(fū)鉴别(jiàn)窸窣(xī)眉眼颦蹙(píng) D.付梓(zǐ)羡妒(xiàn)寒砧(zhēn)牛羊咻咻(xi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真正的写实,是要在生活中有属于自己的全新的发现,而不是用“生活”去________已被预设了的俗套化想象。
有些作品虽然“生活气息”很浓,写农村的老屋、农民的吃食等等,看上去都________、栩栩如生,但那其实只是“真实”地再现了老屋和吃食,更像是一种民俗式的文学________,而与真正的中国现实________没什么关系。
A.填写入木三分调查反正B.充实谨小慎微体验然而C.填补无微不至考查竟然D.填充细致入微考察反而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广大新闻工作者感到,无论媒体介质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丰富,能够留下来的新闻作品永远要有隽永的思想、深刻的问题和无可挑剔的文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0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课时分层作业(十)[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思想在汉代钦定以后,绝大多数文人再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难以避免,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在皇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淫威下,( )。
不论你是________的写诗妙手,也不管你能写出________的上乘佳作,只要因撰写诗文而冒犯了统治者的威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落得身陷囹圄或身首异处已是________。
多少文人在统治者的威慑之下,只好________,俯首帖耳听命于当权者。
文学兴而国家兴,文学亡而国家亡。
一个不能创造文字文明的民族,就不会是一个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一个不能善待知识分子的国家,就决不会是一个强盛的国家。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B.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正是政治黑暗的时代,历史上的“文字狱”使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
C.“文字狱”使历史上的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D.历史上的“文字狱”导致了文人的命运越加悲惨形成难以避免,而文人命运悲惨的时代也正是政治黑暗的时代。
A[B项,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倒置。
C项,修饰语“历史上的”使用不当。
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形成难以避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倒霉的文人殒命于“文字狱”中而落得可悲的下场B.“文字狱”成为不少倒霉文人的断头台C.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之类诗句而倒霉的文人比比皆是D.很多的文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之类诗句而倒霉D[先强调原因再说明结果,同时还要照应后文中“多少文人”。
A、B两项,“殒命”“断头台”表述绝对,和后文内容不相符。
C项,文中没有强调“比比皆是”的意思。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心旷神怡不足为奇吞言咽理B.一挥而就回肠荡气数见不鲜吞言咽理C.一挥而就心旷神怡不足为奇理屈词穷D.一蹴而就回肠荡气数见不鲜理屈词穷B[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画画、写文章等很快就完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必修5检测 3-10谈中国诗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纯粹.(cuì)数.落(shǔ) 数.见不鲜(shù)B.停泊.(bó) 湖泊.(pō)无垠.(yín) 鲜.为人知(xiān)C.槛.外(jiàn) 门槛.(kǎn)涕.泪(dì) 一蹴.而至(cù)D.叫嚣.(xiāo) 犬吠.(fèi)颦蹙.(cù) 轻鸢.剪掠(yuān)【解析】A项,“数.见不鲜”应读shuò;B项,“鲜.为人知”应读xiǎn;C项,“涕.泪”应读tì。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篇幅引诱瑕不掩瑜居高临远B.圆满寥落奈人寻味流毒无穷C.静默亵渎真知卓见拔木转石D.腐化震憾迥乎不同自成风会【解析】B项,奈—耐;C项,卓—灼;D项,憾—撼。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彻头彻尾宣告破产。
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解析】A项,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项,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不合语境。
C项,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对象不对。
D项,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暴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不合语境。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 10 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10 谈中国诗课后篇稳固提升一、根底知识稳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突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剧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突然黄色更真了一些,突然又暗了一些,突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突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清楚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较、比喻、夸张B.比较、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运用了比喻;“突然黄色更真了一些,突然又暗了一些,突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突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清楚了,更瘦硬了〞,运用了排比;“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运用了比较。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轩冕.(miǎn)嫉.恨(jí)数.落(shù)人影幢.幢(chuáng)B.颦蹙.(cù)谏.诤(jiàn)嗫.嚅(nuò)相濡.以沫(rú)C..亵.渎(xiè)瞭.望(liào)楔.子(qì)锲.而不舍(qiè)D.佝.偻(gōu)付梓.(zǐ)咻.咻(xiū)缠绵缱绻.(quǎn)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影射精髓卓尔不群能言善变B.轻鸢羡妒聊以慰藉回长荡气C.叫嚣概叹卧心尝胆凌风出尘D.混沌珠帘义愤填膺拔木转石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① “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② 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③ 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④ 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⑤ 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⑥ 高升上去。
……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A.A B.B.C.C D.D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过关习题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过关习题必修5及答案
10 谈中国诗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纯粹.(cuì)荟萃.(cuì)精髓.(suǐ)一蹴.(cù)而就B羡.(iàn)慕颦.(pín)蹙[]饶恕.(shù)遥思远怅.(chàng)C深挚.(zhì)单薄.(bó)叫嚣.(iāo)轻鸢.(yuān)剪掠D逍遥.(yáo)洋溢.(yì)梵.(fàn)文数.(shù)见不鲜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简陋望尘莫及辨护居高临下B笼统数见不鲜逻辑良莠不齐C蔓延截然相反防碍徒劳无功D融化只字不提踊现所向披靡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归根结底....,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B无论如何,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C那些不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态度的家将是更高尚的人。
D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的可能性是耸人听闻....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忘不了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甚至发展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生入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因过早进入专业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讨论。
二、课堂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十) 谈中国诗[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解析】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这个词语形容的对象是人的技能或人工物品,不能用来形容自然美景,此句对象错误。
B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此处用来形容灾情,用错对象,且不合语境。
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此句中两人并非“初次见面”,用错对象,故不正确。
D项,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这句的意思是: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计划。
故正确。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呢,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 1.5亿,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①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②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③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④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⑤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⑥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A.②⑥①③④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D.⑤⑥②④③①【解析】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⑤⑥、①④排在一起,再根据②句与首句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②排在首位,再根据③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确定“二者”指的是“伸出援手”和“正确施救”。
【答案】 B4.阅读下面的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有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
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解析】要揣摩言下之意。
前者是说要重精神生活,后者是说读书要有选择。
【答案】(1)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
(2)书籍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才能有所成就。
5.仿照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使用钱钟书的事例;②句式与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解析】必须写出钱钟书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
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答案】如果没有钱钟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苦心孤诣字斟句酌地推敲文字、考据求证,又哪里会有理论名著《管锥编》的问世!6.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
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①②③处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每处均不超过15个字。
____①____,____②____,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
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____③____,提高上岗率。
【解析】本题通过图文转换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等能力。
图表主要针对某市“目前”“将来”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
其中“料理家务”和“照顾老人”两项变化较大,因此①、②两处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概括结论。
③处是给家政培训机构提建议,那就要求针对上述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培训机构也应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调整培训课程(或调整培训内容)。
【答案】①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②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③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钱钟书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
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中,节省了不少心力。
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
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凌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
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不见树。
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屈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
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
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n),旁人难以意会。
释朱宏《竹窗随笔》论禅宗问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
”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
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
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
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各种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
“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
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
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
这些文体就像台阶或梯级,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
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文”一律理解为广义上的“文学”,把“诗”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
于是那两句老话仿佛“顿顿都喝稀饭”和“一日三餐全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和“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
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话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
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
当然,相反的,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7.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认识、估计全面客观,主要是由于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
B.除旧布新促进了人类集体性健康遗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节省了不少心力。
C.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并非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也许是不屑注意。
D.“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在中国旧传统里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主要是规定个别文体的职能。
E.“中国诗和中国画融合一致”的说法是因为发生了统一错觉,对传统不够理解而形成的错误认识。
【解析】A项,原文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措辞不严密。
C项,与作者观点相反,原文是“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就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
E项,“对传统不够理解”才“会发生统一的错觉”,逻辑顺序错误。
【答案】BD8.第2段里画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这两句话”指的是哪两句话?“水米无干”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这”是一个关键词,可见这两句是指上文中的句子。
“水米无干”的“干”是“关系”,“水米”是比喻的喻体,找出它的本体即可。
【答案】“这两句话”指的是“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
“水米无干”指说的是不同的两个问题,即古代文体是散文用来“载道”,诗歌用来“言志”。
9.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批评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从文章第一段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针对新传统里的批评家的偏见而展开议论的。
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作者在文中主要批评的是新传统里的批评家。
主要是批评他们对旧传统里的作品进行评论时,有见林而不见树的偏差。
10.结合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以及这篇文章,简要分析钱钟书的语言特点。
【解析】这是一个由课内牵引到课外的拓展性题目,回答时不必求全面,只要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分析即可。
【答案】(1)善于使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解说得生动透彻,如文中以“水米”来比喻“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两种主张。
用“清官判断家务事”比喻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旧传统的作品的批评,生动幽默。
(2)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将两者的观点表现得准确清楚,如将新传统的批评家和旧传统的批评家对比,将“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的观点进行对比,从对比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3)大量引用古典诗文,不仅使文章典雅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