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活力
巧用生成性资源 让课堂焕发活力
巧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活力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完全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意外生成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它会造成两极的效果——尴尬或精彩。
那么如何把它作为教学资源,化尴尬为精彩呢?课堂上,教师要敏锐地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快速地做出价值判断,合理、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善用“歧路动态资源”——锦上添花课堂上,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面对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动态生成资源”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是好?我们来看一看笔者在执教《游园不值》一课时发生的故事。
课堂上,学完《游园不值》后,学生意犹未尽。
于是笔者让同学们再入情入境地吟诵,边读边细细地揣摩诗意、诗境。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认为最后的一句诗可以改一改,我想,‘万枝红杏’不是更能代表满园春色么?”她的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同学的一片议论声。
笔者问:“为什么?”学生说:“我想,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红杏树一定开得十分灿烂,不可能只有一枝杏花探出墙来,所以我认为用‘万枝’不但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嘛!”笔者把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同学,让大家讨论,很快学生分成两方。
笔者有意地把认为要用“万枝”的一方规定为正方,把同意用“一枝”的一方规定为反方。
于是,一场小小的辩论在课堂上激烈地展开了。
“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有那么多枝的红杏伸出来。
”反方的一位同学从实际出发先下手。
“‘万枝’是夸张的写法,不一定非得有一万枝杏花呀!但是万枝红杏更能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而且作者找不着园子的主人心里肯定很失望,如果看到万枝的杏花更容易让作者从失望的情绪中转移出来。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们正逐渐意识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生成性资源是指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资源。
当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时,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本文将就如何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进行探讨。
要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资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某个学生擅长绘画,教师就可以让他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主题的理解;而另一个学生擅长口头表达,教师就可以让他通过演讲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见解。
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才能针对性地激发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生成性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表达方式。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海报、PPT、视频等形式的作品,让他们通过这些作品来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引导,比如通过学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对生成性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
生成性资源本身就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创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和表达,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并通过讨论、探索、实践等方式来进行课堂表现,从而让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捕捉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更加鲜活
捕捉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更加鲜活生成性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过程中最为细节和最为重要的部分。
关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真正成为生命的课堂、互动的课堂。
一、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使之成为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随机造就了许许多多生成性问题。
有些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应及时开发和利用它们,使之上升为教学资源,使教学更精彩。
有些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有着消极作用,就应及时抛弃或转化,消除它们的负面影响,使教学正常化。
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生成性问题,善于捕捉课堂生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教师应牢固确立目标意识,时时将出现的问题与之相比较,作出明智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课堂出现种种“意外”,其中蕴涵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由于它是动态的,常常在瞬间流逝,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生成新的教学进程。
对学生有自己的新发现,并能举出3个不同的例子加以证明,显示出数学猜想和规律探索的意识。
我先充分肯定、表扬这种意识,并说明很多科学研究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就源于最初的猜想,同时让学生懂得,作为一种猜想,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么这种猜想就不能成立。
在激励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同时,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使学生的认知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
二、巧用“断点”资源。
激发探究的深度空间思维的断点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又无法自己排除。
此时教师的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予以指导,二是要“巧”,在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促使他们茅塞顿开,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不难发现,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断点会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捕捉数学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思维断点,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更深层的知识,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
生成——让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生成——让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摘要】生成性教育资源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
一堂课无论课前设计得多么充分,在实施过程中,都可能会有意见分歧,甚至出现一些意外或突发事件。
如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此置之不理或极力掩饰,那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因势利导、处理得当,充分利用好体育教学中生成的教育资源,则可使整个教学充满生命力,使教学过程富有乐趣和创造性。
【关键词】生成性教育资源生成体育课堂生成性教育资源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一堂课无论课前设计得多么充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学情的灵活多变、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教学过程富有乐趣和创造性。
一、巧解“错误”皆生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出现的“错误”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心有不悦,弃置不顾,或者大声加以指责,或者是不能巧妙地解决。
其实,一些课堂中学生或者教师的“错误”,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处理,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进行创造,就能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使得“纠错”增值。
1、将错就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示范,但是在示范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错误”,此时,教师对自己的突现的“错误”动作感到束手无策,其实不然,尝试出的错误为发现正确提供情景,选准突破口,将错就错,反而使活动过程更加精彩。
如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我为学生示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一时不能很准确地把球投入篮框,此时,我将错就错,请学生讨论教师在示范时技术上存在着哪些错误,学生就刚才的示范动作,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讨论,“老师在投篮的时候,手腕力量太大了”,“老师的动作太僵硬了”,“老师的动作不够协调”,“……”,“老师再来示范一个运作,大家再来找原因”,于是我又示范一个下肢不发力,只用上肢发力的投篮技术,球还是不投进,“同学们,请你们现在再找一找老师投不进出的原因吧”,学生们讨论的激情比原先更为热烈,错误找得也更正确了,“老师,你的腿怎么不蹬伸啊”,“对!老师刚才的两个动作,一个是屈腕拨球不到位,一个是没有蹬伸,现在老师再来示范一次,大家看清楚了”,在前两次投篮的基础下,我完整的示范了一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个漂亮的空心球!学生给了我一片响亮的掌声,我为学生重新讲解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领——“蹬、伸、屈、拨”动作。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发挥出多彩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教师在选择生成性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前期调查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成性资源。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难度和话题的口语作业,让学生通过对话、辩论等形式运用新学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
教师需要在使用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成性资源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创作和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运用生成性资源进行学习。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使用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项生成性任务,例如编写一个故事、设计一个实验或制作一个展板。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使用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还需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和评价是教师了解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个别交流等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表现和思考过程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
要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舞出多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才能在生成性资源的使用中真正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抓好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50
抓好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
与传统教学相比,生成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一、重视生成的学情变化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出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知识时,下面一大片应和声,他们看似已经懂了。
此时,教师是按精心预设的教案,不去“节外生枝”,按部就班,还是改变教学思路,利用学生的看似已经懂了的心态呢?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时:发现部分学生已经会算出45+30=75,45+3=48,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点展开教学讨论,真正弄清算理。
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来及时调整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为出发点,放手让学生去说,相信他们会以更高的热情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生成的情感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教学效果的“晴雨表”。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及气氛,细心留意学生的情感变化,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灵活地调控教学。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摸奖活动,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活动,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摸,摸到红球就中奖。
第一组同学全部中奖(盒中全是红球),个个都兴致勃勃;第二组只有少数同学“中奖”(盒子中两红五黄),大部分同学都不服气,还要摸。
教师让他们再摸,结果还是少数“中奖”。
学生开始思考为什么,当他们得知游戏的不公平时,都往第一个盒前跑。
此时教师发现学生的情绪高涨,便将一盒中的球改为五红两黄,重新开始游戏,结果自然有人没“中奖”;再摸,还有两人没中;再摸,还有一人没中,直到他自己说再摸也不一定能中时,他又摸了三次才中。
此教学片断中,教师注意了没“中奖”的学生的情感表现,让他们不断地试,丰富了他们情感体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学生也从体验中获得了认知,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成性资源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创造、共享、合作等方式创造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育研究成果等。
在课堂上,生成性资源可以为教师制定更具挑战性与启发性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更加生动、多彩。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更加发挥其价值,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合理规划生成性资源的使用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
合理规划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更好地使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而非权衡时间,考虑如何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传授某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PPT、课件等形式来呈现,而在讲解某个概念时,则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案例等来进行。
若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强化对知识点的解释与解读,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合作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创造和分享有助于教学的资源。
它既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开放、共享、协作、互助的学习环境。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共同编辑教案、设计学习任务、制作学习的视频与PPT等。
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各种技能。
三、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分享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升级,分享生成性资源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数十万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主要交流渠道。
通过分享,教师不但可以传承自己的教学经验,还可以获取其他教师的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例如通过教学平台、在线社群等平台进行资源的分享,让学生们如鱼得水,更快速、便捷地获取到各种优质资源。
四、多元评价学生成果评价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中重视评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巧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最新年文档
巧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最新年文档巧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师预设与学生动态生成的结合。
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随机产生的,是学生学习方法、思维特点、运用意识,甚至是错误认知的综合体现。
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调整教学策略,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例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学生根据同学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看的动画片的情况。
教师先提供一些动画片的名字,然后由学生统计出本班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的同学最多。
全班50名学生,而统计的结果只有45名,为何会漏掉5名呢?原来是在教师所提供的动画片选项中,没有这5名学生所喜欢的动画片类型,所以他们并没有出现在统计表中。
这个意外的结果,正是课堂教学中不期而至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紧扣这一绝佳的教学契机,提问:“这说明了老师给出的研究主题不够严谨,那如何修改才能使题目更严谨一些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设置一个新选项�D�D其他动画片。
”显然经过讨论后修改的统计方案,确保了班级中所有成员都出现在了本次的统计中。
该教学案例中,看似一个不经意的调整与修改,却让学生体验到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二、就错思措,铸造精彩课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了解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调整教学观念,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组织学生从错误的地方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习题“45-8”。
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无限活力-精品文档资料
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无限活力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改要求我们既要注重挖掘教材,又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
因此,我们就不可忽视生成,要充分利用生成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
一、我们要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宝贵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可是面对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宝贵的“生成”,我们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是如何做的呢?请看一个教学实例:最近,我听了某老师执教的《苏珊的帽子》一课。
上课初,气氛极为热烈,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发言很积极。
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课文中写苏珊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什么?她犹豫什么呢?”我眼前一亮:多么爱思考的孩子呀!这时有同学立即帮他解决:“因为她戴着一顶帽子,担心同学们会笑她。
”那位学生仍不解:“为什么同学们都戴着帽子来上课?”看自己的教学设计被突然打乱,这位老师哑然了……后来当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感悟“为什么苏珊刚开始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后来却能自如地到学校去上课?”时,同学们仅理解到“因为同学们也都戴着帽子来上课,她和同学们没什么两样”这个程度,却感悟不到“是因为有着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有着一群善良、可爱的同学,给她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幸福”这一深层次的含义。
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出执教者显然缺乏教学机智,课前没预设到这些“生成”,思维僵化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上并急于完成它,对新的生成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案,来以学定教。
小学生很率性,思维是最活跃的。
当他们勇敢质疑、积极发言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阻止,要特别珍惜学生在课堂上所迸发出的思维火花,更要加以称赞,从而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才会不断涌现。
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开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心地尊重孩子的发现,巧妙地启迪他们的思维。
生成性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生成性资源,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
以此理念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比以往更强调其动态生成的特性。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恰当处理生成性的资源是广大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
一、认真备课时前提备课不单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单要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还要对教材作深入的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
只有对教材、对学生以及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把握。
老师才能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问题应对自如。
特别是在农村,学生对许多知识都很匮乏,他们独立搜索新知识的能力很差,大部分的知识只能在课堂上获得,因此,上课时不懂得自然就多,问题也就多。
如果教师不充分把握住教材、学生以及相关的知识,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是,应该灵活机动,富有弹性,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预设不该是静止的,应该富于灵动性,才能成为源头活水。
应采用“树木枝节”式预设问题,处处设防,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加以推测,在课堂中准确洞察、敏锐捕捉从学生动态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信息,适时调整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他们的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一篇课文,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可学生无动于衷,即使教师再三启发,举手者也寥寥无几。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出在教师身上,教师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话语情景的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学,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感受,师生合作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
只要学生喜欢,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创意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首先是一种思考过程,而不是一种思考结果。
课堂上学生积极地思考,能使其产生丰富的想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使数学课堂更具活力
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使数学课堂更具活力所谓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指在特定的教学场景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时,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教师应善于捕捉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即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育资源,促进课堂有效建构。
一、理解学生的异见,促课堂有效建构。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理解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观察例4组成的一些比例:3:6=2:4,3:2=6:4,2:4=3:6,2:3=4:6有什么发现?生1说:6、2在前面是内项,后面是外项了。
教师引导:6、2在前面两个比例里都是内项,而后面两个比例里都是外项了,说明6、2要么同时是…要么同时是…帮助学生抽象:6、2要么同时是内项要么同时是外项。
生2提出:外项乘外项等于内项乘内项。
教师追问:“真的么?”学生观察这些比例都是这样的。
就在教师准备让学生任意写一些比例进行验证时生3提出了异见:外项加外项、内项加内项的和是相邻的自然数。
教师一看例题确实出现了这样的巧合,就顺势问:真的么?有些学生在沉思,有些学生肯定地说:是的。
“有什么方法证明?”学生马上说:举例验证。
在学生独立写比中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教师随即说:“那我们也来验证一下××(生2)说的规律。
”学生就用自己写出的比例验证,学生发现都是这样的。
而此时生3喊起来:不是的。
“哦,你能把自己写的比例说出来吗?”“1:2=4:2”其他学生说出:这不是比例。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难为情地坐下了。
“那谁能帮助他改正?”“1:2=2:4”学生再次发现:2×2=1×4,“××(生3)的错误提醒了我们……?”这原本是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的,而生3的异见非常好的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的言语又激励了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异见,在学生不断地观察、交流、验证、争论等活动中促进了知识的有效建构。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生成性资源是指个体内在的、积极的、潜在的、能够为个体发展提供支持的资源,包括认知资源、情感资源、动机资源等。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生成性资源,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舞出多彩的表现,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要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首先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下,会更容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生成性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奖励鼓励、学习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认知资源。
认知资源是个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也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认知资源,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除了开发学生的认知资源,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资源。
情感资源是指个体在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健康、稳定和独立的心理素质。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团队合作、集体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也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情感引导、情感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机资源。
动机资源是指个体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所具有的自主性、目标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机资源,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进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学生自身拥有的、内在的和可以被激发出来的资源,包括创造力、想象力、天赋、才能等。
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舞出多彩的课堂,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和教室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装饰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布置一些激发创造力的装饰品等方式,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生成性资源的氛围。
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活动、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
在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实验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指导来进行实验。
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生成性资源也各不相同。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对于那些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对于那些具有科学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科学实验、科技创新等活动。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让他们在这些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
学生在展现自己的生成性资源时,往往需要一种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教师可以在学生取得成就或作出努力时,给予他们及时的赞扬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创新。
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生成性资源。
要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舞出多彩,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给予学生肯定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激情和乐趣。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通过数字化工具、创造性思维和互动交流来创造新的学习资源,例如数字游戏、虚拟实验、数字故事等等。
在现代教育中,生成性资源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自由地参与课堂,在创造中体验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舞出多彩的效果。
首先,课堂需要搭建合适的场景和环境。
生成性资源通常需要使用数字设备和网络,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课堂的配套设施和网络环境。
要确保学生的设备能够连接网络并保持流畅的通信,同时学校也需要提供通用的数字工具,例如数字绘画软件、编程平台等等。
建议在课堂前进行设备检查和网络测试,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使用生成性资源。
其次,生成性资源需要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生成性资源通常是基于学生自主创造和探索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开放性的主题和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生成性资源进行解答。
例如,让学生用数字绘画软件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城市,或者让学生在编程平台上设计一个数字游戏等等。
这种探索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自由地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生成性资源需要鼓励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互动交流。
生成性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和知识,例如通过数字绘画、数字音乐、数字视觉等等。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互动交流来分享学习成果。
例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字游戏、虚拟实验等等,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建议。
这种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和知识共享,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际能力。
总之,生成性资源可以为课堂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更加自由地探索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环境、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舞出多彩的效果。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
让生成性资源舞出多彩的课堂一、引言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生成性资源是指学生通过加工和再加工,主动地去获取和利用资源,使之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目标。
如何让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舞出多彩,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二、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的重要性生成性资源是学生自主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资源,包括实际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感悟、自学过程中的资料、书籍、网站等,还包括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合作探究等活动中生成的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成性资源的引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让生成性资源在英语课堂中舞出多彩在英语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引入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以一堂高中英语课为例,分析如何让生成性资源在英语课堂中舞出多彩。
1. 情景设定:本课是一堂关于英语口语表达的课程,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和课文展示了一些常用口语表达,并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这些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2. 生成性资源的引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课文作为课堂资源,同时要求学生在家自主查找相关口语材料,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练习和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网络资源、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等途径获取生成性资源,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语言知识。
3. 学生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逐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口语表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4. 总结反馈: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口语表达,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口语表达,从而形成一种生成性资源。
巧用科学课生成性资源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
巧用科学课生成性资源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科学课程以一种发展性、生成性的课程观,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同样也给科学课堂教学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
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面对学生生成出的新问题、新目标,以及因为学情变化而生成的资源,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巧妙地操作呢?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科学探究活动中生成的新目标、有价值的问题,更加灵活地处理,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可以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初见成效的做法。
一、教学活动的流程可以在活动的生成中即时“变奏”放弃“师道独慧”,让学生成为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主人。
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堂中,教师须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自主性。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争论、反驳、质疑的机会大大增多,这种活跃的气氛必将促进生成新问题、新目标;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善于发现、懂得把握,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问题的价值、观点的创意。
因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而引发的“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设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教師巧妙把握生成性资源,让教学流程即时地“变奏”,课堂将焕发勃勃生机。
比如我在上粤教版三年级《自然界中的水》一课时,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大量的有关中国各省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在课堂中通过资料的彼此分享和交流、总结,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个水资源缺乏以及分布不均的国家,珍惜和爱护水资源要从人人做起。
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既然中国是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污染也日益严重,那么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生成性的新问题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意外”扰乱了。
就在全班学生为之瞠目的时候,我立即对这位学生的问题大加称赞,同时改变原有的教学流程,就“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否浪费水资源?”这一问题分小组开展讨论。
[焕发课堂活力,,开发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焕发课堂活力,,开发生成资源]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所谓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
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
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因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生成性资源更能形成教学契机,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而且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一、构建互动平台,促进生成性资源生成生成性资源是在课堂动态教学师生真实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课程资源。
如果按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按固定准好的教学步骤进行,课堂缺乏过程性、灵活性和变通性,很难促进生成性课堂资源的生成。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来安排课堂教学,注重课堂的动态性,构建互动平台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成性资源的生成。
当然在学生互动过程中应避免课堂教学的散漫无章,零乱而无系统,使课堂生成性资源更具有方向性、成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好课程资源信息的重组者,要求教师不能只把心思放在教材与课标的内容上,而应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状态,在他们的活动中去发现、整合信息,形成并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
这不但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更能促进高质量课堂资源的生成。
和谐文化,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
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
这种课堂文化,表现为师生间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
柔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柔性设计”。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善于利用生成性资源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善于利用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的恰当运用,改变了以往静观的沉寂,使学生动起来了,使学生能够动眼,动脑,动手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在语文导学与训练中有一篇野杜鹃的阅读文,文中描写的杜鹃非常形象,把杜鹃花的花苞比作花生米,把在花苞里生长出来的花瓣比作红蝴蝶。
还有杜鹃花的花蕊……我告诉学生一定要把这些句子积累到自己的本子上,并且告诉他们我们学校也有很多花,同学们开始热情的向我推荐“老师校长办公室旁边有月季花,”“老师你们宿舍门前有鸡冠花”“老师操场上还有野菊花呢”同学们兴奋的向我推荐有花的地方。
“下课认真观察一下你喜欢的花,记住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看看花瓣的颜色,花瓣有几片?花苞是什么形状的?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花茎和花瓣的触觉是一样的吗?……”下课后,发现我们班同学都在围着校长门前的月季花观察,李玉伟手里还拿着笔和本子,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很认真的样子。
我走出校长办公室门,刚走出办公室的门,学生看到我够都蜂拥而至,急切的告诉我他们所观察到的。
“老师刚才我把花坛里的花数了数,都是5片花瓣”“老师月季花是粉红色的,”“老师刚才我闻到了花香,可香了”“老师月季花是不是花中之王呀?”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你怎么知道的?”我问“老师,你看,月季花上边有牌子,写着了”我走近一看究竟,牌子上边有对月季花更专业的介绍。
赵亚男这时候手里也拿着一个本子和笔,认真的抄牌子上边的内容。
我禁不住张留下这美好的时刻。
拿出手机准备拍照,发现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观察的行列。
李玉娜同学在很远的地方奔向我“老师,老师‘锯’”怎么写?就是带齿的那种锯,得到答案后。
她蹦蹦跳跳又去和廉红蕊观察了。
趁热打铁。
我让学生把下课所观察到的内容和感想记录到自己的本子上,出乎意料连我们班每次写作文不超过一张纸的殷贤豪居然写了两张半。
同时,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些生成性资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展现了我们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又恰恰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活力
发表时间:2012-09-11T17:13:14.420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林霞[导读]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完全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林霞(苍南县少年艺术学校,浙江温州325000)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完全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意外生成在学生的情理之中而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它会造成两极的效果———尴尬或精彩。
那么如何把它作为教学资源,化尴尬为精彩呢?课堂上,教师要敏锐地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快速地做出价值判断,合理、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善用“歧路动态资源”———锦上添花
课堂上,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面对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计划,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动态生成资源”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是好?我们来看一看笔者在执教《游园不值》一课时发生的故事。
课堂上,学完《游园不值》后,学生意犹未尽。
于是笔者让同学们再入情入境地吟诵,边读边细细地揣摩诗意、诗境。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我认为最后的一句诗可以改一改,我想,‘万枝红杏’不是更能代表满园春色么?”她的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同学的一片议论声。
笔者问:“为什么?”学生说:“我想,当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日子,红杏树一定开得十分灿烂,不可能只有一枝杏花探出墙来,所以我认为用‘万枝’不但更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更能体现满园的春色嘛!”笔者把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同学,让大家讨论,很快学生分成两方。
笔者有意地把认为要用“万枝”的一方规定为正方,把同意用“一枝”的一方规定为反方。
于是,一场小小的辩论在课堂上激烈地展开了。
“园子的墙那么高,不可能有那么多枝的红杏伸出来。
”反方的一位同学从实际出发先下手。
“‘万枝’是夸张的写法,不一定非得有一万枝杏花呀!但是万枝红杏更能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而且作者找不着园子的主人心里肯定很失望,如果看到万枝的杏花更容易让作者从失望的情绪中转移出来。
”正方的一位同学针锋相对。
“我认为用‘一枝’才能表现出作者由失望转为欣喜的心情,而且我还看出诗人是一位性格开朗豁达、富有想像力的人。
因为作者本来是想去朋友家赏花的,主人不在,屋门久扣不开,他很失望,但是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就让他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这说明他是一个能把闪光点放大的人,是一个豁达的人。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一枝红杏想象到春天万花盛开的。
如果是‘万枝’,那就没意思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万枝红杏想象到春天到了。
”他的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一阵掌声。
教学中,学生的个人观点“万枝红杏”就是一个教学资源,应该说,它完全偏离教学设计方向,出乎笔者的意料,但笔者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教学沿着更佳的轨道运行。
这说明,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的平凡而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调整教学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探究,让课堂柳暗花明,锦上添花。
二、妙用“偶发动态资源”———化险为夷
课堂上的偶发性事件,大多会打乱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环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多或少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凡事有弊必有利。
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如能充分发挥教学智慧,趋其利而避其害,扬其长而避其短,甚至以退为进,则可能“峰回路转”“化险为夷”。
一次,上《田忌赛马》一课。
正当同学们思考第二次赛马的经过时,忽听有人报告说:“老师,他们俩在桌底下玩‘比点数大小’的纸牌游戏!”一阵恼怒之感迅速在笔者心头膨胀,急忙奔到教室后排,从两个学生手中夺过纸牌。
看着他俩低垂下去的头,笔者刚想发作,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为何不乘机给学生来一个“纸牌赛马”?于是笔者从一叠纸牌中抽取六张纸牌,分为两副,一副是红牌10、8、5;另一副是黑牌9、6、3。
然后讲明游戏规则。
前两轮比赛中,尽管一名学生执的是红牌,但是都输了。
第三轮比赛时,另一名学生要求执黑牌,并要求笔者先出牌,结果学生赢了。
面对异常兴奋的学生,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总结自己的发现。
“输赢和牌大牌小没有关系”“谁先出牌谁就难赢”“只有看准对方的点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笔者接着说:“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实际上也是采取的这种办法,我们可将9、6、3 分别看作是田忌的三种马,10、8、5 分别看作是齐威王的三种马,虽然齐威王的三种马分别都比田忌的三种马强,但结果却是田忌赢了,现在大家知道他们赛马的过程了吗?”学生兴致高涨,畅所欲言,说出了赛马的过程。
可见,教师发挥自己的智慧,恰当利用偶发教学资源,能让危机化为教学良机。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绽放异彩。
课堂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凝固的课堂场景才会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