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3即期付款:货到验收合格入库后即支付货款、或根据配套厂家要求在欠款基数内支付货款。该条件下付款,卖方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现金折扣,具体条件如下。
5.3.3.1现汇付款:在欠款基数内现汇方式付款,每次付款必须享受付款额2-5%的现金折扣。
5.3.3.2 承兑汇票付款;在欠款基数内以承兑汇票方式付款,每次付款必须享受付款额1-2%的现金折扣。
5.5.9对于信誉较好,并且业务量小的单位,双方可以相互致函对账。
5.5.10对于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预付款,或因业务需要的往来单位可以派员对帐。
5.5.11对于业务量比较大,且长期未派员来公司核账目的单位,可以邀请对方来人对账。
附则与附件
6.附则
6.1本办法由财务会计科起草并负责解释;
6.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制度主要内
容
5、内容及要求
5.5 应付账款的日常管理及考核
5.5.6对帐过程发现的未达账项,双方人员有义务为对方查找原始凭证,查找原因进行调帐。特别是公司在生产过程因质量问题发生许多索赔,虽然财务会计科已经扣款,但因量大,金额比较小,采购科核算会计及财务会计科对帐人员一定要及时要求对方出具收据办理手续予以确认。对帐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账人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由领导决定问题的最终处理结果。
5.5.7双方对账人员在对帐工作结束后,出具对账余额调节表,双方经办人员要在余额调节表上签字,然后报各自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对账结果正式确认,对帐双方必须根据对账余额表调整事项调整帐目。确认后的对帐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原则上规定应付账款对账期不得超过一年。
5.5.8对于业务量比较小,帐务核算工作简单的单位,可以由业务员直接持明细账与其对账。
5.5.4公司因业务需要预付款项的,须出具合同的复印件、主管领导、经办人员签字的预付款审批单,必要时要提供支付预付款项的简要说明书(由经办部门领导及其业务员签字),经公司厂长批准,财务会计科进行审核后,按预付期限不超过三个月予以支付控制。对于不能按合同期限或合同中没有约定日期、但在一月内一直未办理相关冲减预付手续的预付款单位,财务会计科将拒绝为该单位再次付款,并将实际情况反馈综合管理科、采购科,对经办人员及相关领导进行考核,每出现一次对业务主办单位罚款100元。
5.5.2非往来帐登记人员进行应付账款的挂帐,必须与主管人员协商,征得同意后方可登记。
5.5.3财务会计科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应付账款结算期,根据应付账款账面余额,扣除欠款基数后提报超过基数应付供应商货款数。在批款截止日期,各往来帐登记人员必须完成全部记账工作,特殊情况一定要通知往来帐主管人员。出现多批、漏批现象,将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内容及要求
5.1原则
5.1.1有效规避风险的原则
5.1.2时效性原则
5.2欠款基数的确定
5.2.1原则上根据上月欠款基数,财务根据公司资金计划和厂家供货量及淡旺季资金情况,确定应付账款总量,并由采购逐项分解报财务审核,经部门经理批准后,发下月计划。
5.2.2欠款基数的确定要本着先回货后付款的原则,先分析公司回货情况,然后研究采购量和厂家的资金实力,在合理占用厂家欠款的基础上确定欠款基数。
5.4应付账款的付款程序
5.4.1配套厂家根据好帮手工厂采购科的供应计划,及时供应配套件。
5.4.2配套厂家凭采购科出具的入库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结算;按成本价格科核定的价格执行,发票交采购科。
5.4.3采购科结算会计接收发票并经审核无误后,交主管领导签批,结算会计在登记往来流水帐,并将发票抄写一式两份明细表,会同发票交成本价格科(结算会计审核发票主要内容:价格是否与定价相符,数量是否与入库单相符。登记往来流水账的主要内容:发票时间、号码、金额)
5.3付款条件
5.3.1预付账款:对于市场上特别紧俏必须预交货款采购的货物,以及为取得较低的供货价格(价差大于预付款的利息或投资收益)而预付的款项。凡需预付的货款,付款申请部门除向财务会计科提供购货合同外需报分管副厂长审批、厂长签批。
5.3.2延期付款:在交易发生后,当财务账面已达到欠款基数以上时,相关业务部门方可确定对配套厂家付款。
5.3付款条件
5.3.3.3凡欠款基数内支付的款项,均于支付货款的同时取得相应折扣,直至配套方恢复相应的欠款基数。
制度主要内
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内容及要求
5.3.3.4互为采购的付款处理:与本公司存在相互采购(配套)的单位,我方应结合对方的付款政策予以相应处理。
5.3.3.5因产品开发、生产准备,提高质量等需要福田公司进行资金支持,经采购科分析项目风险、并报主管厂长批准,可在欠款基数内给予支持,办理相应手续,不作折扣处理。
5.4.7.4对于终止配套关系的厂家,要彻底清理清楚往来帐。一律由双方财务人员会同采购部门结算会计核对往来帐,并对物管部门遗留的该厂家废品以及其应交的三包费用等进行全面清理后,方可办理付款及转帐结算。
5.5 应付账款日常管理及考核
5.5.1日常业务,往来帐登记人员必须做到当日业务当日完成。要经常核对往来单位,不得出现串户现象,发现串户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5.4.4成本价格科指定专人接收增值税发票,逐一核对审核无误后签收,并留一份明细表,(财务审核内容为:发票是否合法、价格是否与定价相符、发票填写格式是否正确,税率是否有误)。
5.4.5财务会计科将发票及时入账,为便于管理和核对账务,财务会计科应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注明凭证号码,并要在明细表中注明每份发票入账的凭证号,月底全部发票帐务处理结束后,财务和采购部门应核对帐务。
5.4.6采购科结算会计根据发票登记每个厂家的流水往来帐,计算其欠款数额,当欠款数超过欠款基数后方可批付款申请单。经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签批后,由财务会计科根据资金情况安排付款或转承兑并登记往来帐,在付款前每个配套厂家根据批付金额给财务会计科开具收款收据。
5.4.7财务会计科及采购科会计人员,每年应有计划地邀请各配套厂家来核对往来帐,并出具对帐余额调节表。
应付账款管理办法
FTLWZGD.8150002.006.1-2007
管理制度
制度要素
1、制定目的
为加强对应付账款管理,科学合理调度资金,保证资金正常流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呆帐、坏帐、死帐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极联(一猫)应付账款往来结算管理。
制度主要内
容
5、内容及要求
5.4应付账款的付款程序
5.4.7.1对于错账情况,写出书面调帐通知,经财务负责人核实,报分管领导批准后调帐并报公司会计科备案。
5.4.7.2对于清查出的属于串户情况,写出书面申请,财务负责人核实后,报分管领导批准调帐。
5.4.7.3如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按规定核准后予以冲销。
5.5.5财务会计科制定对账计划,通知采购科、制造技术科,组织其所经办业务往来单位进行对帐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供应商单位来人对账;供应商因特殊情况不能来人对账,财务会计科要求往来单位将其往来明细账寄来,由业务员和财务人员进行核对后直接根据各单位明细账单独进行核对,并将结果通知供应商。公司也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到业务量比较大,且业务较频繁的重点供应商单位进行对帐。
5.3.3.1现汇付款:在欠款基数内现汇方式付款,每次付款必须享受付款额2-5%的现金折扣。
5.3.3.2 承兑汇票付款;在欠款基数内以承兑汇票方式付款,每次付款必须享受付款额1-2%的现金折扣。
5.5.9对于信誉较好,并且业务量小的单位,双方可以相互致函对账。
5.5.10对于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预付款,或因业务需要的往来单位可以派员对帐。
5.5.11对于业务量比较大,且长期未派员来公司核账目的单位,可以邀请对方来人对账。
附则与附件
6.附则
6.1本办法由财务会计科起草并负责解释;
6.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制度主要内
容
5、内容及要求
5.5 应付账款的日常管理及考核
5.5.6对帐过程发现的未达账项,双方人员有义务为对方查找原始凭证,查找原因进行调帐。特别是公司在生产过程因质量问题发生许多索赔,虽然财务会计科已经扣款,但因量大,金额比较小,采购科核算会计及财务会计科对帐人员一定要及时要求对方出具收据办理手续予以确认。对帐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账人员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由领导决定问题的最终处理结果。
5.5.7双方对账人员在对帐工作结束后,出具对账余额调节表,双方经办人员要在余额调节表上签字,然后报各自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对账结果正式确认,对帐双方必须根据对账余额表调整事项调整帐目。确认后的对帐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原则上规定应付账款对账期不得超过一年。
5.5.8对于业务量比较小,帐务核算工作简单的单位,可以由业务员直接持明细账与其对账。
5.5.4公司因业务需要预付款项的,须出具合同的复印件、主管领导、经办人员签字的预付款审批单,必要时要提供支付预付款项的简要说明书(由经办部门领导及其业务员签字),经公司厂长批准,财务会计科进行审核后,按预付期限不超过三个月予以支付控制。对于不能按合同期限或合同中没有约定日期、但在一月内一直未办理相关冲减预付手续的预付款单位,财务会计科将拒绝为该单位再次付款,并将实际情况反馈综合管理科、采购科,对经办人员及相关领导进行考核,每出现一次对业务主办单位罚款100元。
5.5.2非往来帐登记人员进行应付账款的挂帐,必须与主管人员协商,征得同意后方可登记。
5.5.3财务会计科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应付账款结算期,根据应付账款账面余额,扣除欠款基数后提报超过基数应付供应商货款数。在批款截止日期,各往来帐登记人员必须完成全部记账工作,特殊情况一定要通知往来帐主管人员。出现多批、漏批现象,将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内容及要求
5.1原则
5.1.1有效规避风险的原则
5.1.2时效性原则
5.2欠款基数的确定
5.2.1原则上根据上月欠款基数,财务根据公司资金计划和厂家供货量及淡旺季资金情况,确定应付账款总量,并由采购逐项分解报财务审核,经部门经理批准后,发下月计划。
5.2.2欠款基数的确定要本着先回货后付款的原则,先分析公司回货情况,然后研究采购量和厂家的资金实力,在合理占用厂家欠款的基础上确定欠款基数。
5.4应付账款的付款程序
5.4.1配套厂家根据好帮手工厂采购科的供应计划,及时供应配套件。
5.4.2配套厂家凭采购科出具的入库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结算;按成本价格科核定的价格执行,发票交采购科。
5.4.3采购科结算会计接收发票并经审核无误后,交主管领导签批,结算会计在登记往来流水帐,并将发票抄写一式两份明细表,会同发票交成本价格科(结算会计审核发票主要内容:价格是否与定价相符,数量是否与入库单相符。登记往来流水账的主要内容:发票时间、号码、金额)
5.3付款条件
5.3.1预付账款:对于市场上特别紧俏必须预交货款采购的货物,以及为取得较低的供货价格(价差大于预付款的利息或投资收益)而预付的款项。凡需预付的货款,付款申请部门除向财务会计科提供购货合同外需报分管副厂长审批、厂长签批。
5.3.2延期付款:在交易发生后,当财务账面已达到欠款基数以上时,相关业务部门方可确定对配套厂家付款。
5.3付款条件
5.3.3.3凡欠款基数内支付的款项,均于支付货款的同时取得相应折扣,直至配套方恢复相应的欠款基数。
制度主要内
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内容及要求
5.3.3.4互为采购的付款处理:与本公司存在相互采购(配套)的单位,我方应结合对方的付款政策予以相应处理。
5.3.3.5因产品开发、生产准备,提高质量等需要福田公司进行资金支持,经采购科分析项目风险、并报主管厂长批准,可在欠款基数内给予支持,办理相应手续,不作折扣处理。
5.4.7.4对于终止配套关系的厂家,要彻底清理清楚往来帐。一律由双方财务人员会同采购部门结算会计核对往来帐,并对物管部门遗留的该厂家废品以及其应交的三包费用等进行全面清理后,方可办理付款及转帐结算。
5.5 应付账款日常管理及考核
5.5.1日常业务,往来帐登记人员必须做到当日业务当日完成。要经常核对往来单位,不得出现串户现象,发现串户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5.4.4成本价格科指定专人接收增值税发票,逐一核对审核无误后签收,并留一份明细表,(财务审核内容为:发票是否合法、价格是否与定价相符、发票填写格式是否正确,税率是否有误)。
5.4.5财务会计科将发票及时入账,为便于管理和核对账务,财务会计科应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注明凭证号码,并要在明细表中注明每份发票入账的凭证号,月底全部发票帐务处理结束后,财务和采购部门应核对帐务。
5.4.6采购科结算会计根据发票登记每个厂家的流水往来帐,计算其欠款数额,当欠款数超过欠款基数后方可批付款申请单。经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签批后,由财务会计科根据资金情况安排付款或转承兑并登记往来帐,在付款前每个配套厂家根据批付金额给财务会计科开具收款收据。
5.4.7财务会计科及采购科会计人员,每年应有计划地邀请各配套厂家来核对往来帐,并出具对帐余额调节表。
应付账款管理办法
FTLWZGD.8150002.006.1-2007
管理制度
制度要素
1、制定目的
为加强对应付账款管理,科学合理调度资金,保证资金正常流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呆帐、坏帐、死帐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极联(一猫)应付账款往来结算管理。
制度主要内
容
5、内容及要求
5.4应付账款的付款程序
5.4.7.1对于错账情况,写出书面调帐通知,经财务负责人核实,报分管领导批准后调帐并报公司会计科备案。
5.4.7.2对于清查出的属于串户情况,写出书面申请,财务负责人核实后,报分管领导批准调帐。
5.4.7.3如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按规定核准后予以冲销。
5.5.5财务会计科制定对账计划,通知采购科、制造技术科,组织其所经办业务往来单位进行对帐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供应商单位来人对账;供应商因特殊情况不能来人对账,财务会计科要求往来单位将其往来明细账寄来,由业务员和财务人员进行核对后直接根据各单位明细账单独进行核对,并将结果通知供应商。公司也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到业务量比较大,且业务较频繁的重点供应商单位进行对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