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

1、元曲
①元曲的起源:
元曲最早起源于蒙古民间,被称为“蕃曲”、“胡乐”,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地区流传开来。 ②元曲的分类
一般来说,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散曲和元杂剧):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最早,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 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③元曲三要素:
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道白)
④元曲代表作:
A.元曲四大悲剧(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 ;白朴的《梧桐雨》
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B.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庭》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