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元曲中极负盛名,被誉为“________”,作者是元朝的________。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
B. “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C. “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
D.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
【答案】(1)秋思之祖;马致远(2)C【解析】【分析】(1)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
(2)A“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错。
“枯藤老树昏鸦”: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B“对家乡的美好记忆”错。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你看眼前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
又是那么温馨。
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
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
“小桥流水”不是描写家乡,是游子眼前的景象。
D“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理解错误。
“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
极写游子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而不是“亲人因思念游子”。
故答案为:⑴秋思之祖;马致远;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2004—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元曲类题目详解
2004—200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元曲类题目详解【2005年湖北】1、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
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
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答:(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分)答:【2006浙江卷】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分)(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2006上海卷】3、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
(8分)人月圆·山中书事元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
(1分)(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诗歌阅读鉴赏练习与答案:元曲蟾宫曲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
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
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
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元曲鉴赏训练题精选
元曲鉴赏训练题精选唐诗中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几个诗人一起喝酒,叫歌女唱歌,唱谁的诗谁就画个圈,比赛谁的诗最受欢迎。
宋词中柳永的词特别普及,传说有井水处就有人唱柳词。
曲更是要演唱了。
【元曲鉴赏训练题精选】咏物写景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兰·春宴元·元好问梅残玉靥①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
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②,宜唱喜春来。
[注解]①.玉靥:似玉的脸颊,此处指梅花瓣。
②.桃杏拆:拆,拆裂。
指桃杏的花苞刚刚裂开。
①.后人在评价这首元曲时都认为“柳破金梢眼未开”这一句写得特别好,请你结合全曲作简要分析。
②.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全曲内容具体说明。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元·王和卿弹破庄周梦①,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
难道②风流种,唬杀③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释] ①“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
②难道:难以描述。
③唬杀: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元人陶宗义在《南村辍耕录》说:“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
”陶宗义认为“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的根据是王和卿在《醉中天•咏大蝴蝶》有这样的描述。
请你结合这首元曲,紧扣“大”蝴蝶,谈谈这首元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寿阳曲·烟寺①晚钟元·马致远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②人静。
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③?[注释] ①烟寺:烟雾笼罩的寺庙。
②礼佛:即拜佛。
③禅定:坐禅时专心于一境,冥想妙理。
①.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②.有人说这首元曲所描绘出来的意境可以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相媲美,请你结合这首元曲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元曲鉴赏
元曲欣赏一、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试题[越调]小桃红杨果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
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9、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
答:10、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答:二、[越调]平湖乐·尧庙秋社王恽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社日时期祭祀活动结束后,烟雾四散,乌鸦都归巢了。
我手持酒杯,看繁茂的庄稼。
喜庆活动喧闹无比,大家笑哈哈。
壤歌亭外风景优美如画,微风徐来,让人十分舒畅。
我如同晋朝哪些名士不羡荣华的悠闲,不羡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所进行的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的喜庆活动。
《尧庙秋社》层层深入地描绘了秋社时的欢闹,全曲描绘了社日的欢乐和祭祀仪式后的种种活动,充满喜悦之情。
此曲写尧庙祭神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抒写作者为民谋福,与民同乐的志向,当是王恽出判平阳时所作。
曲中欢乐的场景描写,仿佛又将人们带回到尧舜时那风调雨顺,万民富足,世风淳厚的年代。
用晋人故事来形容尧庙周围空气清爽宜人,也暗含着政简人和,无为而治的意味。
诚能如此,也就不必学渊明吟唱“山气日夕佳”的归隐诗句了。
此曲用典多,遣词雅,意蕴含蓄,在元曲中别成一格。
典故:1、击壤亭来自《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白天出门辛勤地工作,太阳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凿井取水便可以解渴,在田里劳作就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皇帝老儿的权力我也不希罕喽!2、朝来致有,西山爽气。
晋朝名士以对事物世务,漠不关心为高雅。
王徽之做大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他到底有多少匹马,他回说:“我又不去问马,怎知道他的数目!”再问他时,他就拿手放在额上,做眺望状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元曲及其他练习
200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元曲及其他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分)(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7分)山坡羊述怀薛昂夫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3分)答:。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4分)答:。
参考答案(一)【解析】诗歌鉴赏所选材料是元曲[正宫]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元曲在已往的高考题中并不多见。
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飘渺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出超然尘世的脱俗和隐逸情怀。
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
含蓄蕴藉又不失明朗畅达。
【答案】(1)流水白云(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二)【答案及评分要点】(1)一个身游宦海、倦于仕途,转而心系田园、难舍书琴且满心苦楚难言的封建老吏的形象。
(2)作者用大实话说出自己难以摆脱名缰利索的痛苦,更向世人发出告戒: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为功名所困。
【高中古诗词阅读】2021年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元曲《驻马听》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2021年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元曲《驻马听》阅读答案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2021年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1年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元曲《驻马听》写作答案阅读下面的小令,顺利完成第14-16题。
(8分后)「双调」驻马听吹起白朴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移。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4.白朴与、、郑光祖被称作“元曲四大家”。
(2分后)15.对这首小令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起至句先以比喻绘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文字描述不凡,意境独有。
b.以“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描摹笛声,表现笛声的意境及魅力。
c.“梅花惊作黄昏雪”一句,颂扬梅花傲霜斗雪的风骨,嘏非同一般的意蕴。
d.短短八句,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多个层次写笛声的变化特点。
16.末二句描绘笛声很存有特色,恳请对此并作详细赏析。
(4分后)14.关汉卿马致远15.c(不是托物言志)16.末两句运用了以静衬声、动静结合的手法。
“人静也”展现了傍晚月夜静谧之景,“一声”的出现打破了宁静,让人顿觉笛声之空灵与悠扬.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笛声之意境与魅力。
“吹落江楼月”更是动静结合.以空灵之笛、徐落之月、宁静之夜组成了一幅动、静、声皆宜的月夜听笛之美景。
(得分2分)作者运用了生硬的手法,温润琴声的笛声仿佛能够砍落天空的明月,注重笛声极具穿透力,笛声在夜空中转盘,叉似的反射了读者的耳膜,在读者脑海中听到,形象地彰显了笛声的企及人心的魅力,使读者存有身临其境之美感。
(罚球4分后)这篇2021年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带给大家,同学们要认真赏析。
元曲鉴赏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2.四块玉是3、本作品的作者是,号______________4、“溪又斜”中“斜”的意思是。
5、作品中主人公思念离别的爱人而凭栏远眺,但她失望了。
根据划线句,将看不见的原因归为:(1)杨花迷眼。
(2)_____________6.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季节正值冬季。
C.“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自送别,心难舍。
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的溪流,巍巍的高山遮挡了视线,看不到爱人的身影。
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
D、整首小令景中含情,表达了一个女子的真切、深切的离愁。
9、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
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
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题练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专题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山坡羊·闺思(元)张可久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坡羊”是曲牌,标题“闺思”既暗示诗中人身份,又点明诗歌的题材和主题。
B.“云松”喻女子蓬松的头发,“螺髻”写发型,“伤春”之情实因“闺思”而起。
C.“小琼姬”指美丽的小丫头,“雪”字运用了比喻手法,巧应上文的“柳花飞”。
D.“生”意为“硬生生”,突出小丫头吵醒女主人团圆梦的无情以及女主人的懊恼。
2.有评论者认为曲末的“呸”用语粗俗,应该删去,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①暴雨宋·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池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鲛室③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
熙宁六年初秋,时在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
②泉洒面: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
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醒后,即时写了多篇。
③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起句突兀,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说明了雷声离人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颈联运用比喻,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气势充沛,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中的西湖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
C.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鲛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暗喻奇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D.这首即景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前赋后比,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4.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暴雨”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元曲三首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x
◆19元曲三首(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蒯.通(kuǎi)凭阑.(lán) 銮.舆(luán)B.糨.来(jiànɡ) 银铮.(zhēnɡ) 抬头觑.(qù)C.田契.(qì) 豆几斛.(hú) 揪捽.住(cuì)D.耽.酒(dān) 拂.袖(fú) 妆幺.(yāo)2.下列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柯: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C.胡阑:合音为“环”,即圆圈的图案,月亮的形状D.推故:推给故交朋友3.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则诚所作。
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
D.马致远,字千里,自号东篱先生,有“曲状元”之称。
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碧云天,____________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西厢记》)(2)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窦娥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由他。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类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专项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诗词赏析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
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啊。
1.“影下”写出飞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飞行的速度之快【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曲内容的理解。
“一点飞鸿影下”的意思是: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这句话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活跃,寂寞的秋景也有了鲜活的生气,“影下”写出了大雁飞行速度之快。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B.“一点”形容天空中的鸿雁数量之少。
C.此曲将萧瑟之景和绚丽之最巧妙融合。
D.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答案】 B 【解析】赏析诗词曲,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作品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B项有误,“一点”写出了天空中鸿雁距离之远,看上去很小。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号_______ 居士。
【答案】易安【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诗歌鉴赏的综合题分类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①(元)张可久②梅花浑似真真③面,留我倚阑杆。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老僧同醉,残碑休打④,宝剑羞看。
【注】①虎丘:江南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
秦始皇东巡时曾来虎丘寻找阖闾殉葬的干将、莫邪、湛卢等宝剑。
②张可久,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多次担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
③真真:唐代美女。
④打:拓。
(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了雪中盛开的梅花美丽动人的姿态,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2)层次分明是这首元曲的特点。
试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案】(1)比喻;拟人(2)全曲可分三层。
①开头五句为第一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触景)。
描绘出一幅清寒素洁的虎丘冰雪图。
②六七八三句为第二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感(怀古)。
无情的历史长河,把与虎丘有关的风云人物都变成一丘黄土,只有青山长在,千古不朽,抒发了人世沧桑、兴亡遗恨之感。
③结尾三句是第三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叹(伤己)。
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酒浇愁,与“老僧同醉”,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羞愧与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后的梅花红润娇艳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脸面,吸引我凭依着栏杆久久流连。
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
把梅花比喻成美女,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
(2)小令可分三层,开头五句写虎丘雪后的美丽景色。
“梅花浑是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
把梅花比喻成美女,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
“雪晴天气”三句写眼前实景,“玉”、“冰”紧扣雪字来写。
“松腰”与“泉眼”可谓巧对。
泉眼为俗用的现成的词语,而松腰则显然是作者精心选择和锤炼的语言,虽有斧斫痕迹,但并不生硬晦涩。
元曲专题训练及赏析
元曲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元曲第三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
答:参考答案:是“偏”字。
一个“偏”字,道出了梅花迥异群芳、独立不群的个性:它不像桃李诸芳那样,喜欢在艳阳明媚、春风和煦的温暾中开放,也不愿在引人注目、喧嚣热闹的白昼中吐蕊,却偏偏适宜与冰雪、夜月交往。
“雪月”与梅同是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故能衬托出梅之神韵;而雪光月影交相辉映,又使横斜的梅枝显得格外疏秀清瘦,从而烘托出梅的形姿,堪谓形神毕肖。
注释译文【双调】清江引咏梅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③。
[注释]①破蕊:开花。
蕊:这里指花蕾。
②偏宜:偏偏喜欢。
交:交结,交朋友。
③暗香:清香,幽香。
[译文]南面的花枝夜里先吐出了花蕾,泄漏了春的消息。
偏偏喜欢与雪一般的明月交朋友,却不去招惹蜂蝶来嬉戏。
有了春天的使节花蕾散发的暗香来伴我入梦。
作品鉴赏: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
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
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
自号酸斋。
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
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
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
贯云石的《清江引·咏梅》小令共有四首。
第一首小令(“南枝夜来先破蕊”)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
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
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
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
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
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元曲鉴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考内容。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希望能帮到你。
高考元曲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双调]沉醉东风重九[元]卢挚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
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
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
(3分)答: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分)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分)(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周德清①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
工乐府,善音律。
著有《中原音韵》。
是我国音韵学力著。
其散曲现存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4分)4、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高中小题集练_曲鉴赏 试题
高中语文小题集练——曲鉴赏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无名氏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
那答,那边。
【小题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题2】“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
【中吕】普天乐张养浩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1〕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2〕在小令中,作者对屈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答复后面的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元]卢挚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小题1】这首曲可以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小题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展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冯子振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夫。
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小题1】这首曲子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小题2】请简要分析“看一片闲云起处〞中“闲〞字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答复后面各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1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元曲赏析训练题
元曲赏析训练题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南吕]四块玉·马嵬坡XXX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XXX掌中看。
XXX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XXX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XXX掌中看”,是说XXX恨不得让XXX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XXX与XXX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XXX“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XXX 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XXX,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XXX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静清暮秋时候。
XXX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红叶:唐朝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
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飘出宫外,被一墨客拾得,厥后终于巧结良缘。
白衣送酒:XXX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XXX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
XXX当即酌饮,醉而归。
白衣,现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和______两种。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最后两句,但愿有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供他一人独酌以消愁。
B.第二句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花,和第一句的“红叶”形成色采的鲜明对比。
C.这首元曲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虽没有出格的社会心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和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D.首句使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表现偶遇佳人的美丽爱情。
3.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景物形象,并说明它们和抒写愁情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赏析训练题精选[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乱。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1.“南吕”是宫调,“四块玉”是_______,“马嵬坡”是_____。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睡海棠,春将晚”,这是以花喻人,说杨贵妃就像晚春时节的睡海棠一样娇柔妩媚。
B.“恨不得明皇掌中看”,是说杨贵妃恨不得让唐明皇把她像海棠一样放在手掌上把玩观赏,表现了她恃宠娇恣的心态。
C.此曲前半部分(以“不因”为界)主要是描写,着重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荒淫作乐的生活,简明精炼,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
D.此曲化用了李白“蜀道难”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唐明皇因红颜误国而仓皇西逃,前路莫测。
3.有人说此曲后半部分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沿袭了“女色误国”的传统论见,体现了的偏见,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注]红叶:唐代有红叶题诗配佳偶的故事。
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飘出宫外,被一书生拾得,后来终于巧结良缘。
白衣送酒:陶渊明重阳节在宅边菊丛摘菊,好友王弘派僮仆(白衣人)前来送酒。
陶渊明当即酌饮,醉而归。
白衣,古代官府衙役小吏穿白衣。
1.这首元曲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和______两种。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最后两句,希望有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供他一人独酌以消愁。
B.第二句的“黄花”是指黄色的花,和第一句的“红叶”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
C.这首元曲是一篇触景生情之作,虽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但用词铸句,描摹景物,以及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都颇具艺术功力。
D.首句使用了红叶题诗的典故,表现偶遇佳人的美丽爱情。
3.请找出能体现暮秋特征的景物形象,并说明它们和抒写愁情的关系。
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这首元曲的开头运用了_______的神话传说。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雪练寒”,“雪练”指瀑布雪白如长长的白绢;“寒”,是说处在寒冷的季节里。
B.描写地上瀑布,却从“天机”落笔,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
C.最后三句连用三个比喻写出瀑布的动态,以“白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声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
D.这首元曲形象鲜明,气韵生动,主要得力于夸张的成功运用。
3.这首元曲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一种,说说其表达效果。
四、[黄钟]人月圆·吴门怀古张可久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
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1.这首元曲题材上属于__________类,曲牌是。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香柑红树”句中的“红树”是指桔子成熟时的红桔树,是洞庭山的最美风景。
B.这首元曲的开头两句运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虎丘景物图。
C.全曲从“吴门”这一特定环境出发,以怀想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和苏东坡,主次分明,抒发了隐居的思想。
D.“长似坡诗”中的“诗”是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试说说这首元曲共使用了几个典故,选取其中一处,说说其表达效果。
五、[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杨朝英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1.这首元曲所提到的老逋即北宋涛人林逋,谥号“__________”,因隐居孤山植梅养鹤,有“___________”之称。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曲中提到的“老逋”,是以人喻花,显得口吻亲切。
B.“无钱当剑沽”,实写为了赏花买酒,没钱把佩剑当了也心甘。
C.曲中写“两笑”,前者笑王维画不出梅之娇态,后者笑自己赏花太痴。
D.首先点破景色,接着层层描写自己雪天觅梅的豪情逸兴。
3.这首元曲自身形象鲜明,请说说在曲中是怎样的形象。
六、甲[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越调]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甲曲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
2.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乙曲和被称作“秋思之祖”的甲曲,无论是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
B.乙曲开头写落日、残霞笼罩着孤村,老树寒鸦之间轻烟缥缈,给人以恬静、欢愉之感。
C.甲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对“天涯”风光的热情赞美。
D.甲乙两曲均以秋为写作对象,均是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表达秋思,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同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3.像上面两首元曲罗列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塑造意象的写法,中国古典诗歌中还不乏其例,请再举出一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妙处。
七、[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刘庭信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1.这首元曲,“南吕”是_________,“一枝花”是_________,“春日送别”是题目。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此曲言辞俊丽,通篇运用整句,使这幅春图的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B.“东君”是司春之神,“莺花”是莺啼花落之意,泛指春天景物,这里指代所送别的人。
C.结尾两个问句连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送别时的伤怀之情。
D.“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意思是雨随着花瓣的飘落而倾洒,风趁着柳条的稀疏而劲吹。
3.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点加以说明。
八、[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徐再思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
乖,抵触。
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
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这首元曲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眠松”,指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表现其自在之态。
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堪称警策。
C.结尾二句,写要与明月清风为伴,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D.“秦皇旧日封”三句是说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节所种、丁固所梦的松树。
3.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一、1.曲牌;题目2.A(B错,此句的主语是唐明皇,系“明皇恨不得掌中看”的倒文,此项误作主语为杨贵妃;C错,此曲前半部分主要是叙事,用了“睡海棠”、“掌中看”两个生动的比喻,而非主要是描写;D错,用了“蜀道难”的典故,主要用来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仓皇西逃的结局,与“前路莫测”无关)3.同意:后半部分的议论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是体现了“红颜祸水”的传统偏见,这一点体现了思想的局限性,是封建意识,是不足取的。
不同意:后半部分固然是把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但不能把此部分和前半部分割裂来看,前半部分的“恨不得”三字已经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明皇,“霓裳”的荒淫误国既有杨贵妃的责任,也有唐明皇的责任。
再说,怀古咏史的诗,其根本意图还是为了讽谏当朝统治者,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而不是为女人提供某种训诫,只是囿于忠君之道,不便揭破罢了。
如还有别的看法,只要能符合原意,自圆其说即可。
二、1.对仗(对偶);用典2.C(A错,这里运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是希望有朋友来跟他一起喝酒,而不是希望朋友差白衣人送酒来给他一人独喝,这点从“谁肯”也可看出;B错,黄花是指菊花;D 错,红叶题诗固然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但这里无此意,只不过取“题红叶”三字与下句“赏黄花”构成对仗而已,是雅兴之所在)3.像红叶、黄花、落月、衰柳、寒蝉、稀疏雁影、清瘦山容等,都体现出了典型的暮秋景物特征,附着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清冷衰飒的秋景与淡淡悲凉的愁情紧密结合,达到了情与景的有机交融。
三、1.织女2.B(A错,“寒”,是说瀑布之高,似从天而降,令人似觉生寒意;C错,“绘声绘色”应为“绘形绘色”;D错,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3.使用的修辞手法有用典(如开头织女的传说)、对偶(如鼎足对“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比喻(如借喻“雪练”、“冰丝”、“露华”,明喻“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等。
用典是写瀑布之高之神奇,打通天上人间,给读者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想象的空间;对偶是为了使句式更为整齐,增加气势,描画瀑布动态更为有力;但这首元曲主要得力于比喻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后三句,以“似”字提起,以“自虹”、“玉龙”、“晴雪”为瀑布绘形绘色,以“饮”、“下”、“飞”极写瀑布奔流直下、水花飞溅的气势,神形俱现,极为壮观。
通篇比喻迭出,多方设喻,既描画了瀑布的静态(“高垂”、“悬”是以静写动),又写出了他的动态;既描画了瀑布的色彩形状,又写出了它流走飞动的神韵。
虽然全篇不见“瀑布”字样,壮美奇伟的瀑布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四、1.怀古;人月圆2.C(A错,“红树”也指山上的枫树,秋来叶子深红一片,与红桔争相辉映,景色尤为美丽;B错,无比喻手法;C错,是指苏东坡的《虎丘寺》诗。
)3.共使用了9个典故,“山藏白虎云藏寺”,“山藏白虎”包含一个虎丘来历的故事,“云藏寺”暗含苏东坡《虎丘寺》中“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的诗句;“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含有范蠡功成归隐泛舟太湖、陆绩怀揣红桔从枫林归来赠母、张翰不图名爵而回乡欲吃鲈鱼细丝三个典故;“自家池馆”是白居易遗迹,“吴王花草”暗用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登金陵凤凰台》)诗句;“啼乌夜月”是“月夜乌啼”的倒文,暗含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枫桥夜泊》)的诗句;“犹怨西施”暗含越王勾践用大臣之谋,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夫差,导致吴亡的典故。
这首元曲以怀想吴国的事迹为主,兼及白居易与苏东坡,“洞庭归兴”三句,更是暗含三个典故,不仅切合怀古之题,而且写出了洞庭之美,表达了想要归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