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_76.山地小城镇建筑特色风貌改造的实践——以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为例

合集下载

以民族文化为导向的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探索——以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为例

以民族文化为导向的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探索——以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为例

以民族文化为导向的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探索——以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为例摘要:我国民族地区的小城镇传统风貌特征正逐渐丧失,营造特色风貌也成为新型城镇化中面临的重点问题。

本文结合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布依民族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实践,探析民族文化与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应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景观风貌规划体系,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布依民族;文化特色;小城镇景观风貌;规划引导1 引言当前,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加快,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正受到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城镇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急需保护,营造特色风貌也成为新型城镇化中面临的重点问题。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民族文化复兴,增强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战略。

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和风貌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也成为了关注重点。

本文结合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布依民族地区的景观风貌规划实践,探析民族文化与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应少数民族文化的景观风貌规划体系,从风貌特色定位、风貌空间结构、风貌系统控制、风貌分区指引四个方面进行风貌控制引导,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2 民族文化与景观风貌的关系一般认为,景观风貌体系由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物质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其中人工环境包括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灯光夜景等。

非物质环境则包括历史文脉、文学艺术、民风民俗、节日节庆、地方特色等内容。

民族文化是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基础,在风貌发展形成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民族文化对城镇的聚落形态、建筑风貌、民居样式、公共空间等物质环境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作为景观风貌的非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深刻地反映于城镇的文学艺术、宗教传统、民俗节庆等方面;民族文化演变产生的符号象征、集体价值、历史记忆、叙事行为等要素,成为景观风貌在空间和特色塑造上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3 下司镇概况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是贵州省和大西南进入“两广”的重要通道,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

湘西山地型小城镇建筑景观风貌设计初探

湘西山地型小城镇建筑景观风貌设计初探

湘西山地型小城镇建筑景观风貌设计初探
龙自立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4(000)020
【摘要】湘西地区山脉众多,河流密布,地形起伏大,山高路陡,以中山和台地
为主,山水间有小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区。

湘西山地型小城镇建筑景观风貌的形成是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城镇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印有历史文化的烙印,深受当地的地域地形、气候、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出特有的生命力。

本文以湘西为代表,从湘西建筑的地域性特点、湘西人的生态建筑审美倾向、城镇建筑景观的空间形态三方面探究了西部山地型小城镇建筑景观的设计方法问题,从而唤起大众对保护各地小城镇建筑景观风貌的关注。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龙自立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张家界 4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山水型小城镇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探索--以百色市西林县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J], 张晓夏;陶月华
2.川东地区山地型小城镇风貌设计探索——以龙沙镇小城镇风貌设计为例 [J], 龙灏;罗丽娟;李和平
3.文化产业园区地域特色创作实践--湘西州武陵山文化产业园规划及建筑设计 [J],
周湘华
4.山地型传统村落景观风貌提升改造策略研究
——以禹州市苌庄镇九里山村为例 [J], 邹方方;汪霞
5.欠发达地区山地小城镇景观风貌设计初探——以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为例 [J], 郭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农架林区传统建筑风貌初探——以新华镇为例

神农架林区传统建筑风貌初探——以新华镇为例
降水 量 约 为8 0 0 -2 5 0 0mm.镇域 范 围 内主导 风 向 为东 南风 .占到 了全年 风 向8 0 %以上 。全 年 日照 时数 1 8 5 8 . 3 h 】 .按 照 国家 太 阳能 资源 的分类 属 于 四类地 区。
度 的 适 应 当地 的 自然 环 境 使 建 筑 的使 用 者 能 够 最 大 程 度 上 满
■ 臣 医 覆■ 神衣架;传统建筑; 新华镇
伴 随 着 国 家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人 们 对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传 统 文 化 的 认 知 程 度 与 保 护 意 识 也 相 应 提 面 积2 2 8 . 8 5 平 方 公里 .共 有4 3 0 0 人 。镇 区内地 以高 山深 谷 为主 , 山高 水清 ,沟 壑 纵 横 .山坡 陡 峻 ,道 路 修 建 随 山就 势 .交通 较 平
规 划 设 计
神 农 架 林 区传 统 建 筑 风 貌 初 探
以 新 华 镇 为 例
口 国家住 宅与居 住环境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 刘旭晔
■ l 墨 j 一 位于神衣架林区 的新华镇存有体现当 地历史建筑风貌的古民 居建筑群,其建筑整 体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貌
保 存 完好 , 为 研 究神 衣 架林 区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实 物 材 料 。 以 新 华 镇 的 古 民居 建 筑 群 为研 究对 象 ,从 空 间 格 局 、建 筑 风 貌 两 方 面研 究 分 析 新 华 镇 镇 建 筑 风 貌 的特 征 及 其 形 成 原 因 ,探 索 神 衣 架 林 区 建 筑 风 貌 发 展 演 变 的 时 代 特 色 ,提 炼 新 华 镇 传 统 建 筑 风 貌 特 征 的 相 关 元 素 , 对 发 掘 、 传 承 、 发展 具 有 地 域 特 色的 鄂 西 北 建 筑 具 有 积 极 意 义和 较 高的 参考价 值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契机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社会学考察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契机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社会学考察

为“ 这 是一 个 具 有 重 要 里 程 碑 意 义 的统 计 结 果 , 它 表 地 区发 展 , 帮助 大量 少 数 民族 成 员 实 现 了脱 贫 致 富 的 明我 国 已从整 体上 迈 人 了城 镇 型 社会 的行 列 , 我 国城 愿 望 。作 为这一 政 策 的受 益 者 、 神 农 架林 区 唯一 的少 镇化 进程 也将从 此 进入 一个 新 阶段 ” _ 2 J 。在 面对 城 镇 数 民族 乡— —下 谷 坪土 家族 乡 , 更 是充 分 利 用 该 乡 兴 化 建设 取 得如此 巨大 成 就 的 同时 , 也 不得 不 面对 这 样 隆寺村 和金 甲坪 村 被 纳 入 少 数 民族 特 色村 寨 保 护 与 个现 实 , 即在 我 国广 大 的 民族 地 区 , 城 镇 化 率 虽 然 发展 范 畴 的机遇 , 创 新 性地 走 出 了一条 民族 地 区城 镇 持 续增 长 , 但“ 由 于历 史 文 化 、 社 会经济 、 自然 地 理 等 化 建设 之路 。本 文 正 是 在 对 该 乡进 行 深 入 调 查 的 基
20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胡祥华就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提出要以特色民居改造为突破口加强村容村貌建设以确保农民增收为目的培育特色产业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为目标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其实就是我们在特色村寨建设进程中需要把握住的核心目标
4 3 0 0 7 4 )
要 :神农架 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 , 充分利用少 数 民族 特色村 寨保 护与发展 的机 遇 , 创 新性 地走 出了一
条 民族地 区城镇化建设之路 。在这个 过程 中 , 出现 了少部分人 急于求成 、 缺 乏建 设规划 , 以及相 关部 门之 间缺少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重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初探--以武陵山区为例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重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初探--以武陵山区为例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重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初探--以武陵山区
为例
李桂媛;谢涵笑;黄东升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城镇化逐渐影响着山地村寨的发展,正处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武陵山区,面临着构建地域性山地城镇景观特色的挑战。

本文以武陵山区为例,以秀山县大寨村土家族传统民居空间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分析该村寨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在山地城镇发展背景下,探寻以传统民居空间重构为途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构建的方法。

【总页数】5页(P122-126)
【作者】李桂媛;谢涵笑;黄东升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新媒体视域下武陵山区巴山舞“文化空间”的重构 [J], 柳皓严;于志华;余诚
2.山地城镇空间形态演进及重构研究——以岚皋县城为例 [J], 崔琰;李建伟
3.基于竞合模式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J], 陈国生;肖晶;刘
南槐;梁超
4.武陵山区扶贫专题地方文献搜集初探——以吉首大学图书馆《武陵山区扶贫文艺作品目录》编辑为例 [J], 刘晓凤; 张筠; 彭一熳
5.基于GIS的武陵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空间差异分析——以湖南省37个县市为例[J], 唐业喜; 周盛芳; 李智辉; 李逸舒; 陈其红; 邓明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政策与案例PPT课件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
湖北省建设美丽乡村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鄂政办发〔2016〕66号)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 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建设一批“投入少、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美丽宜居乡村。 2.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县为主体,多方参与;统筹资金,集中投 入;改革创新,大胆探索。 3.目标任务: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从2016年起,每年重点支持300-500个村 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滚动发展。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2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示范村。 二、建设重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放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位置。 3.打造特色宜居村庄。加强村内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注重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生活功能的融合与发展。推广 “荆楚派”建筑建设风格,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建筑,打造湖北特色的美丽乡村。实施“绿满荆楚” 行动,开展村旁、路旁、宅旁、水旁及零星闲置地绿化。实现村庄内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5.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明村镇、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政策解析|地方政策
特色小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鄂政发〔2016〕78号
发展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培育创建,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建设50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 环境优美、建筑风格雅致、卫生面貌整洁、多种功能叠加、示范效应明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健康协调发展的国家及省 级层面的特色小(城)镇。

“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在山地小城镇的实践--基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研究

“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在山地小城镇的实践--基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研究

“四化同步”发展模式在山地小城镇的实践--基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研究陈婷婷【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11【摘要】文章针对山地小城镇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山地小城镇“四化同步”的发展模式,并以基于神农架林区的实践进行案例研究。

相关研究指出,只有坚持生态保护的绝对优先,注重山地特色的营造,推进镇村一体化建设,落实新的产业发展理念,才能引导山地城镇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The paper rais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oordin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smal mountain towns by analyzing common problems facing by them. Empirical study on 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shows that smal mountain towns should keep ecological protection as first priority, 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s, and facilitat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side as wel as using new industry development idea.【总页数】2页(P207-208)【作者】陈婷婷【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影响下山地小城镇发展模式转变研究——以湖北省后坪镇为例[J], 彭恺;张凯;严慧慧2.基于“四化同步”背景的城郊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五里界为例 [J], 林凯旋;周敏;黄亚平3.湖北省推进"四化同步"的实践探索及政策启示r——基于22个试点乡镇改革实践的考察 [J], 李云新;吕明煜4.景观资源富集型山地小城镇创新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以闽北中心城市南平市为例 [J], 卜雪旸;石瑶5.湖北省推进“四化同步”的实践探索及政策启示——基于22个试点乡镇改革实践的考察 [J], 李云新;吕明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以重庆市山城巷为例

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以重庆市山城巷为例

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研究——以重庆市山城
巷为例
曾文静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传统风貌区是一个城市弥足珍贵的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生活的缩影.文章尝试从社区营造的视角来探索传统风貌区的保护更新,构建社区营造式的保护方法.并以重庆市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为例,从社区营造的"人、文、地、景、产"五大方面,分析其特色并总结核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并以多方协作为实施保障,强调公众参与,共同实现传统风貌区保护更新的永续发展.
【总页数】2页(P205-206)
【作者】曾文静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社区营造视角下古村落保护更新的探讨--以广西草坪回族乡潜经村为例 [J], 韦琦;谷海洪
2.亚文化视角下的山地传统巴渝风貌街区外部空间整治探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同兴传统风貌街区为例 [J], 张栩晨; 李和平; 王卓
3.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盛魁"晋商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为例 [J], 申婷芳;郝占国
4.基于城市色彩景观的传统风貌区周边建成环境提升研究
——以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片区为例 [J], 左力;吴佳泽;刘志
5.文化景观视角下传统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重庆市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片区为例 [J], 左力;王莉娟;李和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神农架林区旅游委员会二○○五年六月编制依据:1、神农架旅游总体规划(1999-2010)武汉大学2、神农架林区“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3、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5)华东师范大学4、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5、关于加快旅游业化发展进程的决定(神发[2005]1号)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6、关于深度开发旅游产业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品牌的讨论纪要([2005]1号)神农架林区党委7、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推进“一园四区”建设而努力奋斗(谭徽在同志在林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的报告 2004年9月12日)目录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5(一)主要特点〃〃〃〃〃〃〃〃〃〃〃〃〃〃〃〃〃〃〃〃〃〃〃〃〃〃〃〃〃〃〃〃〃〃〃〃〃〃5(二)基本经验〃〃〃〃〃〃〃〃〃〃〃〃〃〃〃〃〃〃〃〃〃〃〃〃〃〃〃〃〃〃〃〃〃〃〃〃〃9 (三)存在问题〃〃〃〃〃〃〃〃〃〃〃〃〃〃〃〃〃〃〃〃〃〃〃〃〃〃〃〃〃〃〃〃〃〃〃〃11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战略〃〃〃〃〃〃〃〃〃〃〃〃〃〃〃〃〃〃〃〃〃〃12 (一)发展环境及趋势〃〃〃〃〃〃〃〃〃〃〃〃〃〃〃〃〃〃〃〃〃〃〃〃〃〃〃〃〃〃12 (二)指导思想〃〃〃〃〃〃〃〃〃〃〃〃〃〃〃〃〃〃〃〃〃〃〃〃〃〃〃〃〃〃〃〃〃〃〃〃〃14 (三)发展原则〃〃〃〃〃〃〃〃〃〃〃〃〃〃〃〃〃〃〃〃〃〃〃〃〃〃〃〃〃〃〃〃〃〃〃〃〃15 (四)主要目标〃〃〃〃〃〃〃〃〃〃〃〃〃〃〃〃〃〃〃〃〃〃〃〃〃〃〃〃〃〃〃〃〃〃〃〃〃16三、“十一五”旅游业开发思路和区域发展布局〃〃〃〃〃〃〃〃〃〃〃17(一)开发思路〃〃〃〃〃〃〃〃〃〃〃〃〃〃〃〃〃〃〃〃〃〃〃〃〃〃〃〃〃〃〃〃〃〃〃〃〃17(二)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18(三)旅游明星镇建设〃〃〃〃〃〃〃〃〃〃〃〃〃〃〃〃〃〃〃〃〃〃〃〃〃〃〃〃〃〃〃19(四)“十一五”重点开发旅游项目〃〃〃〃〃〃〃〃〃〃〃〃〃〃〃〃〃〃〃〃20四、“十一五”旅游业市场开发规划〃〃〃〃〃〃〃〃〃〃〃〃〃〃〃〃〃〃〃23(一)目标市场定位〃〃〃〃〃〃〃〃〃〃〃〃〃〃〃〃〃〃〃〃〃〃〃〃〃〃〃〃〃〃〃〃〃23(二)客源市场开发战略、方针和对策及预测〃〃〃〃〃〃〃〃〃〃〃〃23(三)旅游产品促销策略〃〃〃〃〃〃〃〃〃〃〃〃〃〃〃〃〃〃〃〃〃〃〃〃〃〃〃〃〃25(四)旅游形象营销策略〃〃〃〃〃〃〃〃〃〃〃〃〃〃〃〃〃〃〃〃〃〃〃〃〃〃〃〃〃27五、“十一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9(一)旅游交通规划〃〃〃〃〃〃〃〃〃〃〃〃〃〃〃〃〃〃〃〃〃〃〃〃〃〃〃〃〃〃〃〃〃29(二)饭店设施发展规划〃〃〃〃〃〃〃〃〃〃〃〃〃〃〃〃〃〃〃〃〃〃〃〃〃〃〃〃〃31(三)餐饮发展规划〃〃〃〃〃〃〃〃〃〃〃〃〃〃〃〃〃〃〃〃〃〃〃〃〃〃〃〃〃〃〃〃31(四)旅游商贸业发展规划〃〃〃〃〃〃〃〃〃〃〃〃〃〃〃〃〃〃〃〃〃〃〃〃〃〃〃32(五)文化娱乐发展规划〃〃〃〃〃〃〃〃〃〃〃〃〃〃〃〃〃〃〃〃〃〃〃〃〃〃〃〃〃32六、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规划〃〃〃〃〃〃〃〃〃〃〃〃〃〃〃〃〃〃〃〃〃33(一)旅游区环境总体评价〃〃〃〃〃〃〃〃〃〃〃〃〃〃〃〃〃〃〃〃〃〃〃〃〃〃〃33(二)生态恢复建设措施〃〃〃〃〃〃〃〃〃〃〃〃〃〃〃〃〃〃〃〃〃〃〃〃〃〃〃〃〃34七、“十一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发展规划〃〃〃〃〃〃〃〃34(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4(二)旅游人才培养规划〃〃〃〃〃〃〃〃〃〃〃〃〃〃〃〃〃〃〃〃〃〃〃〃〃〃〃〃〃35 (三)旅游科技发展规划〃〃〃〃〃〃〃〃〃〃〃〃〃〃〃〃〃〃〃〃〃〃〃〃〃〃〃〃〃36八、“十一五”旅游业改革与对外开放〃〃〃〃〃〃〃〃〃〃〃〃〃〃〃〃〃〃〃37(一)改革与对外开放原则〃〃〃〃〃〃〃〃〃〃〃〃〃〃〃〃〃〃〃〃〃〃〃〃〃〃〃37(二)旅游招商引资〃〃〃〃〃〃〃〃〃〃〃〃〃〃〃〃〃〃〃〃〃〃〃〃〃〃〃〃〃〃〃〃37(三)旅行社改革与发展〃〃〃〃〃〃〃〃〃〃〃〃〃〃〃〃〃〃〃〃〃〃〃〃〃〃〃〃38 (四)国有企业改制〃〃〃〃〃〃〃〃〃〃〃〃〃〃〃〃〃〃〃〃〃〃〃〃〃〃〃〃〃〃〃〃〃38(五)旅游行业协会建设〃〃〃〃〃〃〃〃〃〃〃〃〃〃〃〃〃〃〃〃〃〃〃〃〃〃〃〃〃38九、“十一五”旅游法制建设与行业管理规划〃〃〃〃〃〃〃〃〃〃〃39(一)法制建设规划〃〃〃〃〃〃〃〃〃〃〃〃〃〃〃〃〃〃〃〃〃〃〃〃〃〃〃〃〃〃〃〃〃39 (二)企业诚信建设〃〃〃〃〃〃〃〃〃〃〃〃〃〃〃〃〃〃〃〃〃〃〃〃〃〃〃〃〃〃〃〃〃39(三)旅游市场秩序规划〃〃〃〃〃〃〃〃〃〃〃〃〃〃〃〃〃〃〃〃〃〃〃〃〃〃〃〃〃40十、“十一五”旅游业加快发展措施〃〃〃〃〃〃〃〃〃〃〃〃〃〃〃〃〃〃〃〃41 (一)政府主导,合力兴旅〃〃〃〃〃〃〃〃〃〃〃〃〃〃〃〃〃〃〃〃〃〃〃〃〃〃〃〃41 (二)增强旅游管理部门的执法和服务能力〃〃〃〃〃〃〃〃〃〃〃〃〃42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42(四)实施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业快速发展〃〃〃〃43(五)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市场体系〃〃〃〃〃〃〃〃〃〃〃〃〃〃〃〃〃〃〃〃〃43十一、2010年—2015年旅游发展远景目标〃〃〃〃〃〃〃〃〃〃〃〃〃〃44“十一五”时期是神农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旅游结构调整、产品转型、产业升级、体制创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

快速城市化下我国中西部河谷型小城镇用地空间的拓展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

快速城市化下我国中西部河谷型小城镇用地空间的拓展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

新 一轮 神 木县 城 市总 体 规 划虽 然 刚 编制
完成,但 由于历史原 因,其 对城市结构 没有起
到根本性 的改善作 用,被分 解的 旧城 功能主要
是 居住和 少 量的办 公功 能, 大量 功能 “ 溢” 外 意味 着神木县对 旧城更 大的依 赖。
由于 神 木县 具 有 山地 河 谷 型小 城镇 的特
拓展 区现 状 的深 入 分析 , 从 理论 模 式 、手 法应 用 、布 局安 排 、时序 策 略 等 方 面, 提 出符 合 城 市有 机 增
长 与科 学 发 展 的 用地 空 间拓 展 思路 。
[ 关键词]神木县;河谷型;小城镇 ;用地空间;拓展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0 S 一 0 6 0 [ 10 — 0 2 2 1) O0 6- 5 中图分类号] U 8 [ T 9 1 文献标识硼 A
久 良好的发展。同时,神木县的城 市建
设也 没有抓 住 时机 及 时跳 出老城 的发 展框 架 ,而是 以老城 区为核 心 向南北 两侧蔓 延 ,导 致其城 市 中心 区被超 负
荷开发,城市发展缺 少空 间,城市建设
神木 县在城 镇体 系发展 战略 中将
拓展 区定位 为城市副 中心 ,是 以文化 、
快 速 城 市 化下 我 国 中西 部 河 谷 型 小城 镇 用地 空 间的拓 展 研 究
— —
以陕西省神木县为例

薛 冠 宇
[ 摘
要] 大规 模 的能 源 生 产驱 动 加速 了陕 西省 神 木县 的城 市化 进 程 。作 为典 型 的河 谷 型 小城 镇 , 神木
县 的空 间 发展 模 式 从 “ 外溢 ” 式 发展 调 整 向 “ 越 ” 式发 展 。 基 于对 各 类 安全 因素 的考 量 及 对神 木 县 跨

土家历史风貌保护的城市更新

土家历史风貌保护的城市更新

土家历史风貌保护的城市更新汪小文陈华【摘要】:在归纳总结土家城镇建设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保护土家城镇历史文化风貌的必要性,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对于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保护的层次和要点。

对于城市更新规划既要适应现代生活,又要体现土家风貌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土家文化、历史保护、城市肌理、有机更新1.武陵土家武陵何处?土家何人?1.1. 武陵土家分布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一座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的山脉,那就是巍巍武陵山。

武陵山是褶皱山,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

山脉为东西走向,呈岩溶地貌发育,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梵净山。

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现在也习惯称武陵山片区。

这些地区主要包括:重庆市的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湖北省的恩施州,所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八个县市和红庙开发区;湖南省的湘西州,.所辖县市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湖南省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湖南省常德市部分区县,如桃源、石门等;贵州的铜仁地区,辖铜仁市、万山特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等。

在武陵山深深的腹地,满眼所见的,是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

千山万岭,峰峦叠蟑。

这里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居住,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秀丽的风景。

土家分布,以武陵山区为主,巫山南北次之,江北荆山、大巴山区又次之。

土家族分布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民族总人口约600万人, 是我国少数民族中除壮、满、回、苗、维、彝之外的第七大少数民族。

1.2. 土家历史恩施的清江河和黔江的阿蓬江、酉水河,为土家族的发源地。

这里的民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黔东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以铜仁市特色小镇发展为例

黔东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以铜仁市特色小镇发展为例

1引言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将特色小镇定义为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镇以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建设辐射带动作用 [1]。

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铜仁市国家级特色小镇概况,铜仁市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设指标等进行分析,探讨铜仁市发展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对促进黔东特色小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铜仁市培育特色小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自2014年“特色小镇”概念在全国首次被提及,铜仁市便积极开展建设特色小镇的工作。

依据地域区位、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铜仁各示范镇进行各自发展定位。

例如大龙镇(大龙街道、麻音塘街道)重点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特色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等打造旅游景观型特色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等则打造商贸集散型特色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等打造绿色产业型特色镇,其中万山朱砂古镇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特色小镇。

2.1国家级特色小镇万山朱砂古镇概况国家级特色小镇——万山朱砂古镇,距万山镇政府2.5 k m,距高铁站11 km,面积5 km 2。

2015年万山镇从一个采矿废弃地转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休闲娱摘要 特色小城镇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平台。

文章旨在从铜仁市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切入,总结铜仁市培育建设特色小镇的实践举措和实践经验,构建铜仁特色小镇的指标。

从政策、产业、市场需求、投资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正确认识观念。

从强化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康养小镇”,强化文化提升、打造底蕴深厚“文化古镇”,强化民族特色、打造多姿多彩“风情奇镇”,强化产业导向、打造充满希望“活力小镇”四个类型出发,为铜仁市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提供指导。

基于乡土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兴山县普安村“最美乡村”建设为例

基于乡土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兴山县普安村“最美乡村”建设为例

基于乡土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兴山县普安村“最
美乡村”建设为例
雷体洪;张旭林;张洋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6(034)006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逐渐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化美丽乡村现已成为热点问题.该文结合兴山普安村(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设计实践,通过分析其总体规划布局以及建筑单体设计手法,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乡土化模式进行了探寻,深入剖析了乡土化在美丽乡村实际建设之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加以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同类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雷体洪;张旭林;张洋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现代建筑创作研究所;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三峡大学现代建筑创作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99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r——以麻江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J], 张仁辉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机制研究——以福清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 陈凯芳; 姜红
3.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以汉中市勉县莲水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J], 陈乔
4.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J], 刘艾鑫
5.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景观设计策略探究——以三溪乡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J], 江燕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学视野下的豫北山地民居景观分析——以河南省林县石板岩民居为例

生态学视野下的豫北山地民居景观分析——以河南省林县石板岩民居为例

生态学视野下的豫北山地民居景观分析——以河南省林县石板岩民居为例张萍;吕红医【摘要】Special valley geography pattern, and special slab stone houses that fit to the nature create the charms of the mountain dwellings of the Northern Henan Provinc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vernacular landscape of the slab stone dwellings of lin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carefully of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that contained in the site choosing, village planning,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landscape of the local dwellings. Then,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ast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rade of the slab stone dwellings, we put forward sustainable approach of the mountain dwelling culture landscape which will balance the ecological, social culture, economic and built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特殊的峡谷地形地貌、特色的石板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构成了豫北山地聚落特有的魅力景观.该文从河南林县石板岩村落独特的地域景观入手,详细分析豫北山地聚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景观等方面蕴含着生态思想.并进而提出山地聚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应是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和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1【总页数】5页(P171-175)【关键词】豫北山地;石板岩民居;地域景观;生态观【作者】张萍;吕红医【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建筑学院,454002;郑州大学建筑学院,45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1.51.1 选址:山环水抱的聚居形态(山、宅、田、水)“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

城镇化背景下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城镇化背景下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城镇化背景下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夏登江;黄东升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15(000)033
【摘要】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土家族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动的产物,是其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今天,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本文在阐述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土家族民居建设文化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议.【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夏登江;黄东升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城镇化背景下布依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民居的生态保护研究——以贵州沿河土家族为例
4.新媒体环境下土家族茅古斯舞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为例
5.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鄂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朝阳村村寨测绘实习为例

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朝阳村村寨测绘实习为例

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朝阳村村寨测绘实习为例倪琪;武志东【期刊名称】《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8)005【摘要】通过阐述与少数民族村落和民居相关的实践教学过程,阐明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民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民族地区开展的实践教学案例解说,以及探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民族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意义与对传统建筑文化认知的实效性。

%Through expound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minority villages and houses, the paper explains th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national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teaching links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minority areas, and reveal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ies and the actual effect on the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总页数】4页(P517-520)【作者】倪琪;武志东【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605;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6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G642.0【相关文献】1.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石桥坪村为例 [J], 谭元敏2.大扶贫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刍议——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例 [J],吴文定3.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中特色文化保护对策——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查湾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为例 [J], 陈华;张萍4.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朝阳村村寨测绘实习为例 [J], 倪琪;武志东;5.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岩脚村为例 [J], 高小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旅游小城镇特色风貌改造的实践
——以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为例
陈婷婷,贾成华,望开全
摘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城镇,山地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应更加强调扎根于本地自然、文化资源,更加强调特色的构建。

神农架林区拥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在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风貌改造中,通过突出土家文化和鄂西地区土家族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引入协调建筑师制度和抓好城镇标志性环境小品的设计与建设等四个策略,成功的塑造了其特色风貌。

关键词:山地旅游小城镇 下谷坪土家族乡 特色风貌 协调建筑师
神农架林区是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直属湖北省管辖,也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下谷坪土家族乡位于神农架林区的西南边陲。

它东临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与木鱼镇接壤,南瞰神农溪并与巴东沿渡河镇毗邻,西接巫山小三峡并与骡坪镇、竹贤乡、庙堂乡相望,北靠神农顶并与大九湖交界。

全乡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散居着土家族、苗族、彝族、回族、藏族、白族等六个少数民族群
众6400人。

下谷坪土家族乡是由巴
东县管辖的下谷、板桥、石磨三乡,
于1986年1月回归神农架后,1992
年三乡合并,于1995年经省政府批
准成立的少数民族乡。

下谷坪土家
族乡在历史上是山高坡陡,溪流纵
横,气候奇特,物产丰富,交通闭
塞,贫穷落后之乡。

现在该乡成为
林区“一轴两翼”旅游格局中西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区域,被誉为最富发展潜力的国际旅游线“双神线”穿越全境,是连结神农架与神农溪的中间站,是神农架林区着力打造的大小“金三角”的重要节点,是神农架林区通往长江三峡的捷径(图
1)。

下谷坪土家族乡距巴东县城70公里、距宜巴高速公路40公里、距巫山县城100
公里、
图1:下谷坪乡旅游路线图
2000N432529468ÿ
距沿渡河旅游码头26公里,随着宜巴高速的建设,交通条件优势突出,逐渐成为重庆、四
川、贵州等省和恩施州等地游客到神农架旅游的捷径。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乡常住人口1402人,整个城镇为一山间谷地,两侧群山起伏,相对高差大。

根据用地评价分析,可建设用地约18.6公顷,城镇建设主要沿板桥河展开,全长3
公里。

由于长期交通的不便和信息的闭塞,整个小城镇的发展还处在自然发展阶段,旅游资
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建筑特色不明显,人才、资金缺乏,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严重影响了
旅游业的发展。

城镇发展呈现单调、杂乱和无特色的状况,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没有得到很
好的融合。

随着交通区位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发展,神农架林区政府制定了打造全区“宜居宜
旅、八面玲珑”的小城镇建设思想,将下谷的建设纳入全区“十大”民生重点工程项目,决
定投资4千多万对整个城镇进行改造,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工作与旅游开发工作
有机结合,实现民居风格特色化、旅游产品民族化、区域环境生态化,在保持原有文化特征
的基础上,使得当地的旧建筑得以新生,将新的城镇景观融入到当地的风土文化与自然环境
之中,努力建设环境最美乡村,鄂西最美民族特色城镇,形成整个神农架旅游线路中的新亮
点。

(图2、图3)
1.突出土家文化和鄂西地区土家族建筑风格
下谷文化是以土家文化为主流,外受巴蜀、荆楚、殷商文化的渗透,内受炎帝、山林、野人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相融合、多元化特征相辉映的特色文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堂戏、巴山舞、皮影戏、九字鞭、鼓儿车等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挖掘传承下谷民族文化,在规划设计中针对下谷的四大历史遗产:下谷传说、下谷唐戏、下谷皮影、下谷祭祀增设了表演的场所,对原有堂戏演出场地进行改造和扩建,讲述土家人的故事。

土家人讲究风俗与风水,古朴实用的吊脚楼、过街风雨廊(图4)、廊桥(图5)的建筑形式形成了土家人不可缺少的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人们一般选择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地势开阔的地方修建,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审美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特点。

图4:改造后的过街风雨廊 图5:改造后板桥河上的廊桥
2.因材制宜,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
对整个城镇风貌改造中重点对老街道房屋拆迁、河堤建设、立面改造、街道整治。

设计中充分利用地方材料,赋予整个城镇强烈的地域特色风貌和新的生命力,建成集旅游、居
图3:下谷坪土家族乡改造后全貌
住、商贸为一体的土家族民居特色风情小城镇。

板桥河穿越集镇而过,水质优良,河里的石头自然形态、造型各异,在规划中对原有河道进行梳理,基本保留河道中石头的原始形态(图6)。

考虑到河水的涨落。

河堤的设计也采用了当地的原石铺砌,保证了居民的亲水性。

(图7)
图6:板桥河里保留的石头图7:新建河堤的亲水性
在修建沿河的道路过程中,对原有的树木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规划设计中将这些树木作为街道绿化的主体并结合活动场所的设计(图8、图9)进行了保护性利用。

图8:保留原有的树木图9:规划活动场所边保留的大树
3.引入协调建筑师制度,采用加减法的建筑改造设计手法
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既是城镇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构成城镇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一些城镇缺乏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

而山地小城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往往存在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而山地小城镇往往建设规模较小,缺乏统一管理,在整治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加强城镇建筑风格、形式的研究,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形式?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地政府采取了长期聘请协调建筑师的方式,由建筑师统一制定城市规划、建筑和景观方面的书面规定,在下谷坪乡开展了长达3个月的现场绘制设计图纸、现场监理施工,无论是设计上还是从施工细节上都由专人负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建筑师保持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协商,保证了规划建设的统一性和延续性,这为资金相对紧张的山地旅游小城镇的特色风貌改造工作树立了典型示范。

在具体操作上,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建设成本的前提下,采用了加减法的建筑设计手法,减法指拆除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和一些乱搭乱建的构筑物;加法是指在建筑和环境的整治中加上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的符号,统一建筑风貌与色彩,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图10~图13)
图10:改造前的民居1 图11:改造后的民居1
图12:改造前的民居2 图13:改造后的民居2
建筑整治手法:就地取材,房屋的立面利用当地的木材和自然的石材在墙面构成线条,墙面做灰色处理,在近景中的建筑上配木门、小青瓦、雨檐、木制窗花。

(图14、图15)屋顶:在色彩上采用统一的小青瓦,与自然、生态的特点相符合。

墙体:采用地方材料进行装饰,如木材、青砖、毛石和深色文化砖等。

护栏:在建筑的阳台、退台、沿河与观景台处设置木质或者仿木质的,有简化的传统雕花图案的原木护栏。

图14:信用合作社立面改造图(图纸来源:曹宝武协调建筑师的现场手绘图)
图15:信用合作社改造后实景
4.切实抓好城镇标志性环境小品的设计与建设
在小城镇改造建设中有反映本地特色的环境小品,有利于增加小城镇的亮点,提高小城镇的品位。

以传统的造型符号与现代的工艺手法相结合,力求与环境融为一体,尽量就地取
材。

(图16.17)
图16: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的河岸栏杆图17:保留原有巨石形成的雕塑小品
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特色风貌改造只是中国山地旅游小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山地旅游小城镇引入特色城镇化的概念,建设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思路,整合有限资金,建立协调建筑师制度,做到现场整体设计与施工,建立完善的协商制度,塑造与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景观形象,最终才会勾勒出一个古色古香又具现代气息的土家风貌特色旅游小城镇。

参考文献
1.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三点一线]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新格局.姚华.文化.2015.5
2.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契机下的城镇化建设研究——下谷坪土家族乡的社会学考察.唐胡浩.三峡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对山地小城镇规划的几点体会.金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4
4.土家山寨幸福家园——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纪实. 李峰;邓正英;向文刚.民族大家庭.2013.6
5.武汉中南建筑设计院曹学武建筑师的设计与手绘原本.2010.12
作者简介
陈婷婷,讲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贾成华,主任,神农架林区住建委;
望开全,副主任,神农架林区住建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