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
浅谈新疆小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JJ~镇化正处于起飞阶段,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
笔者认为,小城镇建设必须加强理论指导和科学规划,避免急功近利、千镇一面的问题出现。
应营造出高品位、富有特色形象的小城镇。
[关键词]小城镇;景观;科学规划;特色形象0前言随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新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其中的一注强心针。
城镇风貌设计与建设是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的小城镇有着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特点,应表现出它鲜明、独特、优良的城镇形象,闪现出它区别于其他城镇的特有的魅力和光彩。
1对于小城镇特色形象的理解1.1小城镇的风貌小城镇的风貌是由城镇的“风”和“貌”组成。
所谓“风”,是指小城镇的文化传统和民俗民风,所谓“貌”,则是指小城镇的外在形象。
小城镇风貌是一座城镇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镇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它是在城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城镇的历史传统、城镇标志、经济支柱、文化底蕴、市民风范、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形象。
1.2小城镇特色形象的分类1.2.1自然特色形象具体的自然环境是展现小城镇特色的基础。
每个小城镇都是处于特定的空间位置,它是区别于其他小城镇的天然条件。
充分利用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山用山,有水用水,营造建筑群体与不同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城市面貌的环境特色。
1.2.2人文特色形象每个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的。
认真研究小城镇历史的沿革、地址变迁、文化古迹,分析历史文化遗产,有选择地对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采取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保护,既保存小城镇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又能激发市民对家园的热爱,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
1.2.3特色产业形象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以某种特色产业或区位优势为依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人口的积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日趋繁荣兴旺。
浅析小城镇特色塑造与规划——以从化市温泉镇荔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第 9卷 第 3 期
李西等 :浅析小城镇 特色塑造与规划—— 以从化市 温泉镇荔 浦温泉规划实践为例
・1 5・ 2
建筑 零 星散 乱布 置 ,破 落不 堪 ;山下 的 岛和 山上 为军 区用 地 ,岛上建 筑形 态 和构 造保存 良好 ;山上 地势
高低 不 平 ,几家 宾 馆依 山而 建 ,几栋 将 军楼 建筑 形态 保存 完 好 ,但 已荒废 。许 世 友故 居年 久未 修 ,周边
②小 镇地 块功 能划分 不完 善 ,缺乏 文化功 能 ,公共设 施参 差 不齐 ,缺 乏统一 规划 ;③ 道路 原有 肌理 保存 完好 ,但 沿街 建筑 红线控 制不 规范 ,导致 建筑 跨越 红线 建设 的现 象屡 见不 鲜 ;④ 荔浦 温 泉的公 共设 施极 不完 善 ,整个 温泉 镇 的设 施 配套也 是极 度缺 乏 的。温 泉镇 的文化 氛 围是浓 厚 的 ,可 是其文 化功 能极 度缺 乏 ,文化 配套 设施 急需补 充 与完善 。
查和 正确 的解读 ,再 通过 对这 些资源 的 系统研 究 、整体策 划 和 区域 整合 ,突出小 城镇 的个性 与特 色 才能
形成 独具 风格 的小城 镇风 貌 ,才能使 城镇 在文 化 、资源 、经 济等各 方 面更具 竞争 力 。基 于此 ,笔者 以从
化市 温 泉镇荔浦 的规划设 计 为例 ,从构 建有特 色 的小城镇 形 象人 手 ,以空 间布 局为基 础 ,以规 划设 计 为
手段 ,对 小城 镇特 色塑造 与规 划进 行 了浅析 。
1 区 位 概 况
从 化市位 于广 东省 中部 ,广 州 市 东北 面 ;温 泉镇 在 从 化 市东 北 郊 ,东 邻 增 城 ,南 接 广 州 ,西 望 清 远 、韶 关 ,北 通 江西 ,距 广 州仅 7 k 。区 内交 通 发达 ,1 5国道 、省 道 3 5线 贯穿 全 镇 ,距 京 珠 高 速 5i n 0 5 公路从 化 出 口仅 1 O多 公里 ,离广 州新 国 际机场 也只 有 3 0多公 里 。荔 浦 温 泉 在温 泉 镇 流溪 河 畔 的 西边 , 温泉西 路从 中穿 越 ,这 里 环境优 美 ,地热 资源非 常 丰富 ,是世 界上 除瑞 士 以外 仅有 的氡 温 泉 ;文化氛 嗣 浓厚 ,不 少 中央 、省 、市领 导 亲临 观察 ,文 人 墨 客游 览留 下佳 作 ;许 世 友故 居 和 猎 道保 存 完 好 ,2 o世 纪8 O年代 以前 由于独 特 的资源优 势 温 泉镇 一 度 成 为 旅 游 胜 地 。近 几年 随着 周 边 旅 游 业 的兴 起 与 发 展 , 竞争 过于 激烈 ,温泉 镇旅 游业 渐渐萧 条 。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
特色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城镇风貌保护规划探讨 --------以云南大理洱源右所镇风貌保护为例李莹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色小城镇的风貌特征面临严峻威胁:首先,新旧建筑混杂,地域建筑风貌逐步丧失。
新建工业建筑出现厂房大棚,住宅开始崇尚欧式异域风格,商业建筑风格不一,没有章法,整体风貌过于杂乱;同时地方对传统民族建筑的价值认知明显不足,保护与保留意识不强,传统老旧建筑残破不堪,年久失修,大多处于荒废。
其次,小镇的空间肌理开始向城市肌理转变,由以慢生活节奏为主的曲折街巷与分散化小型近人尺度的开敞空间,逐步向以强调高效,经济为主导的平直道路与集中化巨型公共空间转变,小镇的空间肌理韵味正逐步丢失。
再次,城镇建设空间缺少对农田与自然空间的协调统一,城镇风貌侵占性过强。
农田与自然景观是特色小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过度重视城镇建设空间的发展,农田与自然区域处于相对被动,出现景观视线通廊不通透,农田风貌被遮挡,城镇风貌相对单一。
最后,传统文化的风貌特征正逐渐淡化。
快速城镇化催促着地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变,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商贸集市,民俗活动不适应新时期的城镇发展,开始淡出日常生活。
风貌是一个小城镇耐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小镇独有个性,稀有价值的充分体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风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大理市右所镇为研究目标,剖析小镇风貌问题,讲解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风貌的方法。
关键词:风貌保护、城镇化、空间肌理、开敞空间、自然景观图:右所镇风貌景观1.2.云南大理右所镇风貌保护背景右所镇简介与发展背景右所镇位于大理市北洱源县内,距州府大理73公里,北距丽江120公里,香格里拉225公里,处于大理至丽江、大理至香格里拉旅游带中心位置。
其国土面积302.43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70%,坝区面积占30%。
全镇有耕地面积425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的有林面积106614亩。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
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作者:王静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4期王静(正安县林业局园林绿化管理站,贵州正安563400)摘要: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道路,街道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充分满足人的社会属性需求,成为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空间,同时城镇中人际交往、交通运输及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街道的作用。
小城镇街道经过历史的沉淀慢慢形成,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目前的空间形态,为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本文从不同角度,针对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展开了一系列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街道景观;地域特色;营造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当前俨然一派繁荣景象。
城镇街道作为城镇形象的一种外在体现,主要承担着交通运输及文化展示等多方面功能,成为最能体现小城镇特色的地方。
然而面对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无处不在,很多小城镇街道景观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原来的小城镇街道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小城镇的发展需求。
1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特点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街道景观开始产生,在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传统街道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建筑争相拔高,街道也逐渐演变为狭长的空间形态,在平面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大城市中开始出现轻轨、地铁及立交桥等交通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街道环境。
然而人们在享受便利交通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出行方式均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运动速度开始加快,这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尺度。
小城镇街道发展模式和大城市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
街道作为小城镇形态模式的一种重要体现,成为其物质基本建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城镇和大城市人口基数存在明显差别,直接确定了街道尺度,同时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与大城市的不同。
小城镇街道景观建设必须与小城镇的实际需要相符合,结合一定建设标准,为小城镇功能需求而服务。
重庆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分析与优化
界 。在 重 庆 小 城 镇 中 , 其 边 界 不 同于传 统 城 市 ,
一
重庆小城镇 的布局特点 、 风貌特色 , 与小城镇所 处的山水
环 境 密切 相 关 。
重庆小城镇 大都依 山临水 ,空间布 局结 构大都 以 自然为 基础 , 城镇 依 山就势 而建 , 道或顺应 或垂直等 高线布局 , 街 形 成具有 山水特色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 ,并有机地 融于 自
t wn d t e l s h n me o m alt wn vo  ̄n o sa h o e p e o n n i s l o se l g,t i e tt o p tf r r h e e to p r a h f rt e ta ii n llnd c p r tc n n h st x r t u o wa d t e p r ci n a p o c d to a a s a e p o e — y f o h r do n. ’
起来 的。独特的 巴渝 山水地貌特征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使
重 庆 小 城镇 具有 显著 的 山地 景 观 风 貌 特 色 。
1小城镇传统景观风貌特色
11契 合 共 生 的 山水 关 系 .
2) 。
13收放 自如 的 城镇 边界 .
中 国传统城 市 的主要 特征是 由一 圈圈“ ” 墙 围成 的” 自相 似结构 ” 因此封 闭连续 的“ ” 为明确 划定 内外空 间的边 。 墙 成
试论系统理念的城镇特色风貌设计
试论系统理念的城镇特色风貌设计摘要:本文分析了城镇风貌体系的系统构成,即城镇特色内涵对应的“软件系统”和外部风貌特征对应的“硬件特征”,从而建立城镇风貌设计的系统概念,认为城镇风貌设计应该是基于城镇特色内涵的风貌设计,即城镇特色风貌设计;所以运用系统分析法的一般原理,可形成基于特色研究方法下的城镇风貌设计的系统研究框架,即以全面和动态的系统视角下的理性和感性并重的时空要素的整合过程,并提出一种“特色研究”和“风貌设计”相关联的系统关系条件下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系统;城镇特色;风貌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 of urban style system,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 corresponding software system and external style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urban styl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at the town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own -features connotation style design, urba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design;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system analysis, the system can be formed based on the design of urban style feature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is comprehensive and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and emotional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ditions of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 a “featured research” and “style design associated research ideas.keywords: system; urban characteristics; style design中图分类号: [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引言:城镇风貌设计的重要性新的城镇建设在信息化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受区域开放性的影响,在城镇和区域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因缺乏对城镇文化与内涵等的进一步深入了解,而导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抄袭”的现象,使得诸多城镇风貌趋同化,出现“千镇一面”的风貌危机。
影响小城镇风貌建设的设计对策探究——以沱牌镇花园大道特色风貌规划设计为例
关键词 :小城 镇 雷同 沱牌镇 中图分类号 : 8 . 9 TU9 4 1 9
特 色风 貌设计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6 3 {0 1 1 一O 3 一O 10 - 1 52 1 ) 1 o 9 4
Ef e t ma lt wn c nsr c i n d s g c u e me s e f c sofs l o o t u to e in o nt r a ur
() 树镇 整体风貌设计 简介 1柳 () 2 花园大道设 计对策研究 () 3 对中国小城镇 风貌改造的展望和建议
进程 中的作用越 来越 明显 。但 不 可忽 视 的是 , 眼全 国小城 放 镇建设 , 经济不 断增 长 的 同时 , 镇 风貌 犹 如 同 一模 具 所 在 城
生产 一样 , 处 雷 同 , 难 在 风 貌 上 予 以识 别 , 失 了本 应 处 很 丧 “ 百家争 鸣” 的城镇个 性 。 般
2 1 年第 l 期 01 1 总第 11期 6
福
建
建
筑
Nol1 ・2 1 01
F i n Arhi cu e& Cot o
v0 ・1 1 l 6
影 响 小 城 镇 风 貌 建 设 的设 计 对 策 探 究
以沱牌镇花 园大道特色风貌规划设计为例
张航 邓 蜀 阳
( 大学建筑城规学 院 重庆 重庆
摘
403 ) 000
要: 长期 以来 , 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处处 雷 同, 失 了应“ 丧 百花齐放 , 百家争 鸣” 般的城镇个 性, 文通过对 四川 省遂 宁市射洪 本
县沱牌镇风貌设计 的介绍 , 以其 中花 园大道 片区的特色风貌设计为例 , 并 试图寻求一种对 中国小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的设 计思
特色城镇风貌规划工作方案
特色城镇风貌规划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的思绪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关于特色城镇风貌规划的工作方案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浮现。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成为提升城镇品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充分挖掘城镇特色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环境品质,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城镇形象。
目标如下:1.挖掘并传承城镇历史文化底蕴。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基础设施。
3.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4.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品牌形象。
二、规划范围与内容1.规划范围:以城镇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城镇风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
三、具体规划方案1.城镇风貌(1)建筑风格: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古建筑、民居、现代建筑等。
(2)景观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节点,如广场、公园、水系等。
(3)色彩搭配:选取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形成统一的色彩体系。
2.空间布局(1)功能分区:根据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求,合理划分居住、商业、工业、文化等功能区。
(2)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布局,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确保交通便捷性。
(3)公共设施:完善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如教育、医疗、购物等。
3.基础设施(1)供水供电:确保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2)通讯网络:加快通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3)污水处理: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4.生态环境(1)绿化景观: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2)污染治理: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3)生态保护: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5.产业发展(1)主导产业:明确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2)产业链延伸: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3)创新创业: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
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
摘要
相比太城市特色的规划研究 小城镇特色在小城
Absr c 镇规 划中仍 未得到 普遍充分 重视 ,以江苏 省泗洪 县半 ta t 城镇规 划为例 ,探讨 小城镇特 色定位 与特 色塑造 的方
历史文化积淀的城镇特色能体现
出城镇最本真的个性 ,尊重 、保护本
髓 ,从文化中挖掘城镇个性,才能使 城镇特色 富有生命 力和感召力。
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 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
J城镇夫 I 9 j l 见J 7
1 半城镇概况与特点
11 .城镇概况
转型 、吸纳产业人口和迁村进镇 ,远期2 3 年镇 区人 口为 00
1 万人。 . 8
因此 ,半城镇的发展 . 不同于一般 中心镇——综合型
半城镇是一个有着2 0 多年历史的古镇 .位于江苏省 小城市 的发展路径 .城镇发展轻规模 ,重特色 ,注重小 00
息 相关 的 。 本 文 以江 苏省 泗洪县 半城 镇规 划为 例 , 讨 小城 镇特 色 探
定位与特 色塑造 的方法 、途径 ,以及小城镇规划在城镇特
色问题上的应对手段。
作者简介 梁洁
胡志华
上 济 市 设计 究院, 册规 海同 城 规划 研 注 划师
宿迁市政协常委,宿迁市规划局村镇规划处,处长 ,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
a e am pe t pl e t m e ho nd ou i n x l o ex or he t d a s lton on
t e po to h si n ofsm al o ns c a a t ,a ela he i lt w h cer s w l s t r a pr c e o s a e t i h cer p oa h st h p hsc ar t s a
以义安镇近期建设规划为例论小城镇特色塑造
・2 ・ 3
以 义 安 镇 近 期 建 设 规 划 为 例 论 小 城 镇 特 色 塑 造
杨 鸿 志
( 山西省城 乡规 划设计研 究院, 山西 太原 0 00 ) 3 0 1
摘
要: 结合小城镇 的特点 , 具体 以介休 市义 安镇 近期规划建设为例进行 了研究 , 并提出 了义安镇特色塑造 的具体措施 , 从而保 证
5 城 乡一 体化 可消灭城 乡对立 和 缩小 城乡 社会 差别 。但是 ) 城市 与乡村规模 、 形态 和景观 方面 的差别 不能消 灭和缩 小。城 乡 差别是永 恒的 , 只是不 同历史 时期 其表现形式不尽相第一镇
特色产业是塑造义安的重要因子 , 注重工 业景观的营造 , 可加 以提炼 、 运用到各 种 景观元素和表达手法中 共 同创造 富有 自 身特性的绿色空间
半 以上 , 是全 国最大且最具影 响力 的焦炭生产 和出口基地 。
义安镇 的历史悠 久 、 文化底 蕴深 厚 , 域共 有文物 保护 单位 镇
7处 , 另外 , 义安镇 旧时手工 业作 坊非常 发达 , 有酿 酒坊 、 毡则 房 、
1 2 城 乡一 体化 的发展 战 略 .
目前 , 国小城镇 发展充满了生机 和活力 。我国城镇 化进程 我 发展 到一个新 的阶段 , 中共 中央提 出了“ 、 小城 市和 小城镇 大 中、 协调 发展 ” 的新方针 和“ 积极 稳妥地 推进城 镇化 ” 的新 战 略, 强调 “ 城乡一体化 ” 城乡统筹 ” 及“ 的发展思 路。具有 中 国特 色的农村 城镇 化道路 , 实质上是城 乡一体化道路 。城 乡一 体化有 以下几个
特点 :
制酱坊 、 木器铺 、 纸画业 、 炉等 。其 中咸 亨 涌木 瓜黄酒 和佛 手 、 银 玫瑰黄酒是名产 , 国 1 (9 9年 ) 民 8年 12 参加 过巴拿马赛酒会 , 获银
小城镇风貌规划方法探析
小城镇风貌规划方法探析摘要:通过对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绿色城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出发对如何塑造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城镇风貌建设方式,希望对正处建设热潮中的城镇风貌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城镇、风貌、景观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集聚到小城镇,农村非农产业也在小城镇获得极大发展,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纵观当前一些小城镇的发展,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忽略了城镇风貌和特色的建设,导致千镇一面,处处雷同,很难从小城镇的外貌上予以识别。
本文就阳江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绿色城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城镇风貌建设的一些思考予以介绍,希望能对小城镇发展有所贡献。
1 阳江市概况阳江,因漠阳江流经境内而得名。
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处广州与湛江之间,是广湛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地理坐标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
1988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现市区建成区面积 22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 24 万多人。
1.1 历史悠久阳江历史悠久,古为百越之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漠阳江水路上通阳春,下经北津,出海通粤港、广州,县城宋代始从海上通内地贸易,商业、手工业发达。
明中后期,城内逐步形成九街十二巷,明末在城外十二街(今太傅路渔洲路)和西门漠阳江边(今龙津路)一带逐渐形成商业区,行业集中的有埠尾鱼栏,河堤木栏和多处农贸市场。
清时县城内外已有17坊87条巷,广府商人(多指佛山、南海)多来江经商,并于同治三年设广州会馆于十二街(今太傅路)。
光绪三十四年辟县前街市场,这时县城区已有商市500余家。
清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开始突破城墙束缚。
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拆墙开马路,到民国23年建成河堤路、太傅路、南恩路、渔洲路、兴仁路、龙津路;民国25年建成环城东、西、南、北路,基本形成了现在旧城的格局。
城市形象视域下小城市形象建设--以横店镇城市风貌提升工程为例
2019·10一、背景透视:小城镇形象建设缺位与横店城镇建设的现实需求城市形象概念由来已久,发展至今,其内涵已不再仅限于城市地理学的范畴,而是扩展到了城市文化、居民素质、服务质量、社会安全感等诸多要素,是当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建筑景观等公共设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要素作用于社会公众,并使其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我国很多传统小镇、村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乃至小城市,并被政府视为城乡之间联系的纽带而予以大力支持,走上了城镇化道路。
以浙江省为例,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经过三轮试点扩围,共有60个中心镇和9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被选为小城市培育试点。
然而,这些小城市,许多都陷入了“经济风风光光,镇区破破烂烂”的窘境,陈旧城市形象已远远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
已经意识到城市形象重要性的部分地区,其自身形象与其塑造的宣传形象也没有完全对应起来。
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又往往将目光集中于如何发展本地经济、提升各项经济指标上,对硬件设施、文化生活、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不甚关注,打造城市形象的理念也经常被排除在自身发展战略之外,关于城市形象建设更是鲜有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许多小城市对于城市形象的构建意识存在缺位,很多小城市的城市形象有待塑造乃至重新构建。
鉴于此,我们把目光投射到了自2015年10月开始的“横店城市风貌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试图通过对“提升工程”的行为逻辑进行深入解读,以分析总结实现小城市形象构建的举措和思路,为如何协调小城市自身各项要素之间的矛盾,以营造个性统一、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形象提供一定的思路。
当然,我们要了解横店城市形象建设是否与其发展现状相匹配,首先就必须对横店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横店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村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其依托“工业化、影视化、城市化”的发展理念,业已成为浙中乃至整个浙江的工业重镇、影视文化名镇、旅游休闲特色镇,更早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好莱坞”“中国磁都”“中国箔王”。
小城镇风貌控制规划研究——以桓台县起凤镇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小城镇风貌控制规划研究——以桓台县起凤镇风貌控制规划为例摘要:小城镇风貌是小城镇特色的重要体现,是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产物,使小城镇更具特色和辨识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风貌在发生剧变的同时,也正在面临地方性与传统特征逐渐弱化的危机,小城镇的自然环境破坏、形态结构失衡、风貌特征趋同、历史文化特色丧失等问题层出不穷。
如何使拥有优质自然环境、丰富人文环境和特色人工环境的小城镇风貌在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得以保护和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
小城镇风貌的塑造正是通过整合山水格局、延续地域文脉、提炼特色要素、控制空间形态等方式,形成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空间融洽的小城镇风貌形象,展现小城镇个性特征。
关键词:小城镇风貌规划;城镇空间格局;起凤镇;引言城市特色营建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城镇建设虽初见成效,但往往忽视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环境和地域特色,“千城一面”“文脉断裂”“追大求洋”等现象依然严峻。
在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得到国家层面更大关注的背景下,“保护青山绿水、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成为城市空间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在规划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彰显城市风貌特色显得尤为必要。
1城镇风貌建设理论和技术支撑《城市意象》为小城镇风貌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有着明确技术指导。
其中《导则》对风貌建设的要求包括:人文特色——体现历史人文特征、地域建筑特征、非物质文化保留;功能分区——满足居住、商贸、文化等基本需求;城镇结构——以点线面结合为主要设计手法。
凯文·林奇将城市意向分为道路、路径、边界、区域、标志物五种要素,归纳了认知城镇的感知元素。
2小城镇风貌控制规划策略2.1传承城镇文化①保护好城镇内部的历史文化资源。
起凤镇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体现在渔文化、河运文化、名人隐居文化、诗词文化、苇编文化、水乡民俗文化、湿地特色美食文化等方面。
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究——以马坝镇为例
管理探索Һ㊀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探究以马坝镇为例吕丽丽摘㊀要: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建设ꎬ但同时面临着千镇一面㊁风貌雷同等问题ꎮ在城乡建设进入到量与质并重的转型发展阶段ꎬ如何提炼城镇特色元素ꎬ将空间风貌塑造融入城镇发展建设过程中ꎬ提升城镇空间品质与文化竞争力ꎬ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ꎮ本文以马坝镇为例ꎬ分析现状建设过程中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ꎬ结合挖掘㊁培育㊁整合㊁彰显四步骤ꎬ分别从生态空间㊁产城空间㊁人文空间3个方面ꎬ针对性的提出空间特色塑造的总体思路和引导策略ꎬ提升城镇风貌特色和空间品质ꎬ增强小城镇的个性魅力与竞争力ꎬ以期对同类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ꎬ改变 千镇一面 的发展现状ꎬ促进美好人居环境建设ꎮ关键词:小城镇ꎻ城镇空间ꎻ高质量ꎻ特色塑造㊀㊀改革开放40多年来ꎬ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ꎬ全国建制镇的规模与数量得到史无前例的快速增长ꎬ成为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ꎮ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ꎬ过度开发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ꎬ造成了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㊁景观环境等因素的冲撞ꎬ长此以往ꎬ导致城镇特有记忆的逐渐消失ꎬ出现城乡特色丢失㊁城镇面貌趋同等现象ꎮ随着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 ꎬ我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也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ꎬ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目标ꎮ城乡空间风貌作为城乡品质与精神的具体体现ꎬ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㊁引导城乡转型创新的重要手段ꎬ也是构筑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ꎮ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与品质提升的实践中ꎬ空间特色风貌的塑造越来越受到关注ꎮ马坝镇作为全国重点镇ꎬ淮安市的经济强镇㊁商贸重镇㊁历史名镇ꎬ其城镇建设正在进入到量质并重㊁更加重视质量提升的新阶段ꎮ挖掘与传承城镇多元文化的优势ꎬ梳理与塑造城镇水绿空间ꎬ展现城市特色㊁提升空间品质ꎬ将有利于提升马坝镇的综合实力ꎬ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ꎬ推动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新期待ꎮ本文结合马坝镇空间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ꎬ探索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的策略与路径ꎬ以期提升小城镇特有的风貌特色与空间品质ꎬ希望对后续规划管理及其他同类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借鉴ꎮ一㊁小城镇的空间特征与存在问题(一)空间发展特征1.自然生态资源基础良好小城镇作为城与乡聚落体系中重要的连接空间ꎬ农田㊁山野㊁溪流㊁植被等生态空间环绕㊁自然资源密布ꎬ形成绿色生态的乡土景观环境ꎮ马坝镇地处洪泽湖南岸ꎬ镇域内水系纵横ꎬ大涧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整个镇区ꎬ丰收湖水库㊁卧龙湖㊁云山湖㊁永兴河㊁人民公园㊁人民广场等坑塘水系散布其间ꎻ镇域东部有大云山㊁小云山㊁青墩山三山相连ꎬ与生态林地㊁花卉苗木㊁交通走廊防护绿带㊁河道绿带㊁基本农田等组成了全域良好的绿化生态环境基底ꎮ2.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深厚马坝镇历史悠久ꎬ秦汉之际在马坝境内东阳城设郡ꎬ成为当时地方最高行政中心之一ꎮ秦朝末年ꎬ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婴在此地揭竿而起ꎬ反抗秦朝暴政ꎬ东阳郡作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发源地之一而再次载入史册ꎮ2009年底考古发现大云山顶部是汉代的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ꎬ在其南侧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阳城遗址 ꎬ是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ꎬ出土的大量的秦汉时期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繁华程度ꎮ3.城市建设资源势头利好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ꎬ小城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ꎬ发展势头良好ꎮ马坝镇地处苏北地区交通要冲ꎬ是盱眙县对外的重要门户ꎬ宁连㊁宁宿徐㊁宁淮等高等级公路均从镇区周边通过ꎬ并相互交汇形成快速交通网络ꎻ规划中的蚌盐铁路㊁淮镇扬城际铁路㊁宁淮城际铁路在此预留轨道空间ꎬ交通的利好为马坝镇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ꎮ马坝经济开发区位于镇区西侧ꎬ其良好的发展势头ꎬ对镇区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ꎬ推动了镇区西进的发展步伐ꎮ(二)存在问题1.资源利用不足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经济㊁轻生态的问题ꎮ马坝镇丰富的河水坑塘等水网景观资源未充分得以保护㊁梳理与利用ꎬ功能㊁用地㊁建设与水网未能充分融合ꎮ大涧河两侧主要为硬质护坡ꎬ河岸亲水性较差ꎬ缺乏开敞性空间ꎬ生态性和景观性较差ꎬ水系污染严重ꎬ滨河公共空间展示与利用不足ꎬ所谓 拥水而难见水 ꎮ2.产城布局松散随着城镇空间的扩张ꎬ逐步改变了原有紧凑的空间形态和小巧尺度ꎬ新老镇区空间往往呈现一种割裂状态ꎬ缺乏串联沟通ꎮ马坝镇西侧经济开发区对于镇区的带动力尚未彰显ꎬ镇区对于开发区的服务性尚未实现ꎬ空间结构尚未形成1体系ꎮ3.人文彰显不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ꎬ是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ꎮ但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大拆大建的方式ꎬ导致空间特色资源未得以有效整合ꎬ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展示ꎮ马坝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ꎬ传统风貌遭受破坏ꎬ空间特色的可识别性和印象性不清晰ꎮ二㊁空间特色塑造思路与策略(一)发展思路小城镇的建设不同于大㊁中城市ꎬ特色资源是塑造美丽小城镇的基础ꎬ把最具特色的空间资源进行 挖掘 培育 整合 彰显 ꎬ结合城镇发展空间结构ꎬ利用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㊁河湖水系㊁绿地系统㊁景观道路等脉络ꎬ构建城市特色空间体系ꎬ形成集中展示城市空间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特色空间网络ꎮ挖掘 :梳理现状自然水系㊁历史人文㊁城市建设等资源要素ꎬ分类分级ꎬ对特色资源进行综合评价ꎬ挖掘有利于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资源因素ꎮ培育 :对于挖掘出来的㊁有价值的空间特色资源ꎬ在保护的基础上ꎬ根据资源的价值与周边的环境现状ꎬ因地制宜地制定彰显和塑造策略ꎬ以更加宜人的空间面貌得以呈现ꎮ 整合 :划定特色区域ꎻ以廊道㊁轴线㊁路径等线性要素串联ꎻ通过开敞空间与景观环境等节点的织补联络与整合塑造等综合措施ꎬ加强各资源点之间的空间联系ꎬ点㊁线㊁面串联融合ꎬ构建独有的特色空间网络体系ꎬ产生整体空间效应大于个体资源之和的效果ꎮ彰显 :引导空间特色要素与城镇各级各类公共空间紧密结合ꎬ赋予特色空间以人文㊁生态主题ꎬ将文化资源保护㊁特色空间塑造与居民生活环境改善㊁城市活力增强有机结合起来ꎬ鼓励市民参与ꎬ丰富文化活动ꎬ发展城市文化ꎬ促进城镇空间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彰显ꎮ(二)空间特色塑造策略结合特色内涵的指引ꎬ通过对马坝镇水绿资源㊁人文资源和城市建设资源的梳理ꎬ明确 栖居 的发展目标ꎬ通过塑造水绿共生的生态宜居空间㊁营造结构清晰的现代城镇格局㊁打造文史融城的沉稳文化气质ꎬ将马坝镇建设成为 绿水雅致㊁开放活力 的特色小城镇ꎮ1.结合生态本底塑造自然共生的特色空间理水串绿㊁轴带牵引ꎬ对马坝镇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梳理整合ꎬ保障生态功能ꎬ完善景观风貌格局ꎮ对大涧河水系进行保护㊁疏浚与整治ꎬ沿河两侧留有充足的绿带ꎬ局部结合街头绿地㊁商业街区㊁社区中心等形成可供游憩的小径和驻足的公共活动空间ꎬ打造自然生态㊁便捷可达的滨水休闲生活景观带ꎬ营造流动㊁美丽㊁繁荣的滨水空间ꎮ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ꎬ对丰收湖水库㊁云山湖㊁永兴河等水网进行疏通整治ꎬ在水体两侧留出足够的绿地开敞空间ꎬ串联西侧镇区新中心的公共服务㊁商业商务㊁科技研发等设施用地ꎬ形成渗透感强㊁标志性高的滨水活力商务景观带ꎮ2.结合产城结构塑造丰富多元的特色空间镇园合一㊁分区引导ꎬ结合新老镇区空间布局特征ꎬ形成分区管控㊁覆盖全域的空间风貌格局ꎮ以马坝镇水绿开敞空间为生态基底ꎬ结合分布位置㊁资源禀赋和城市建设发展构想ꎬ将镇区划分为公共服务风貌区㊁传统商业风貌区㊁休闲商务风貌区㊁现代产业风貌区㊁镇区生活风貌区等5个风貌区ꎬ针对每个风貌分区的特点ꎬ明确风貌定位㊁空间形态㊁建筑控制㊁道路建设㊁开敞空间㊁色彩搭配等风貌管控措施ꎮ通过在空间布局的渗透㊁交通组织衔接㊁生态廊道的贯通ꎬ实现镇区与开发区多元空间的有机融合ꎬ形成空间布局紧凑㊁功能组成多样的城镇特色空间ꎮ3.结合文史资源塑造乡土风情的特色空间文史融城㊁节点聚焦ꎬ依托城镇特色人文资源ꎬ强化标志性节点景观风貌的塑造ꎬ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进行合理的保护并组织到城镇功能和各类空间场景中ꎬ提升地方文化内涵ꎬ形成创新活力空间ꎮ通过盱扬路的延伸将东阳古郡的历史要素引入镇区ꎬ结合马坝客运中心ꎬ布置文旅游客服务中心ꎬ融入地方文化精髓ꎬ提升镇区文化品质ꎬ塑造有活力㊁有记忆㊁有个性的特色空间ꎻ结合旅游人口的引入ꎬ集聚旅游配套服务设施ꎬ通过广场㊁绿地㊁游园等开敞景观节点的布置ꎬ创造层次丰富的城镇景观ꎬ激发城镇内在活力ꎬ提升风貌景观品质ꎮ三㊁结语空间特色风貌是小城镇最具魅力和生命力的标志ꎬ而特色风貌的塑造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ꎬ在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步挖掘自身资源条件ꎬ以风貌促品质㊁以特色强实力ꎬ将小城镇独特的自然山水资源㊁历史人文资源和现代城市建设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ꎬ以特色化㊁创新化的发展手段ꎬ构建自然闲适的 生态空间 ㊁丰富多元的 生活空间 ㊁精致独特的 地标空间 ꎬ彰显小镇特有风情㊁提升城镇内在品质ꎬ助力美丽中国建设ꎮ参考文献:[1]杨燕如.小城镇空间特色的构建与控制引导研究:以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新区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ꎬ2015(22):1969.[2]王承华ꎬ杜娟.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探讨:以南京谷里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小城镇建设ꎬ2015(5):64-69. [3]李辉.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特色塑造:以济南市城市特色塑造为例[J].门窗ꎬ2017(8):138.[4]周岚ꎬ于春.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特色塑造策略:江苏城市化转型期的文化追求[J].中国名城ꎬ2011(10):4-8. [5]陈哲明.建立在地方优势基础上的城市空间特色塑造:以«徐州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研究»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ꎬ2013(9):26-30.作者简介:吕丽丽ꎬ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ꎮ2。
浅谈西部小镇特色塑造
浅谈西部小镇特色塑造摘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镇特色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总结105兵团现状资源的基础上,从塑造小城镇特色风貌入手,尝试以空间布局为基础,初步探讨小城镇特色定位与特色塑造的方法、途径,从而构建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关键字:小城镇特色兵团新疆风貌区位、现状及规划概况农六师105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屯河洪积或冲积平原下游,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和呼图壁县境内。
东起小东沟与六道湾煤矿副业连相联,西与芳草湖农场六分场相联,南与昌吉军分区农场、共青团农场富强分场、昌吉榆树沟乡畜牧二队、呼图壁奶牛场小海子分场相联,北与周边家庭农场相联,呈一条不相联的、东南向西北延伸的长带形。
枣园镇处于105团中部偏南位置,是团部所在地,基本形成了全团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交通运输的中心。
栆园镇现建城区总面积190.88公顷,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7公里。
2009年团部(镇区)人口6565人。
镇区内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文化中心、医院各一所,集市一处。
现状基础设施薄弱,居民居住环境较差,生活、生产质量有待提高。
枣园镇区作为105团部所在地,应依托团域经济发展,带动并服务于全团乃至更大范围的地区,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宜居小镇。
打造新疆兵团绿色农业庄园、生态宜居品质社区、特色观光休闲小镇、精品示范小镇。
镇区用地功能:镇区主要安排现代农业示范展示、观光休闲、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科技体育等项用地。
城镇风貌塑造小城镇特色是小城镇的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它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也即是城镇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所提供的差异性特性和关系。
构成这一特色的要素涵盖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两大方面,通过建筑风格、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差异与历史、公共环境、区域内人的活动等多种要素给人以强烈的地方感受,从而成为可识别的鲜明特色。
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
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1. 引言城镇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场所,城镇的特色风貌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对城市形象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城镇特色风貌专项规划方案,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至关重要。
本规划旨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加强城镇特色风貌保护与建设,提升城镇整体形象,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2. 规划目标- 保护和传承城镇特色风貌;- 提升城镇形象和品质;- 促进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 规划原则-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尊重历史、融入现代;- 多元共享,注重社会参与。
4. 规划内容4.1 建立风貌体系- 制定城镇特色风貌保护和建设指引,明确定义城区风貌特色,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并制定不同区域的保护措施。
- 修缮历史建筑,恢复传统街巷布局,保护传统建筑风貌和文化遗产。
- 结合当地特色,设立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品,丰富城市景观。
4.2 优化道路布局- 规划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效率的同时注重道路美观与文化内涵。
- 设计人行道、广场和公园,提供休憩和活动空间,鼓励市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
4.3 创建绿色生态环境- 通过植树绿化、绿色屋顶和生态湿地建设,增加绿色空间比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城市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4.4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支持文化机构的设立和运营,举办文艺活动和展览,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
-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本地文化特色品牌,推动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
4.5 加强社会参与- 鼓励市民参与城镇特色风貌保护与建设,开展志愿者活动,增加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 加强与社区居民、文化机构等的沟通与合作,集思广益,形成共治共享的局面。
5. 实施措施5.1 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 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中小城市特色塑造的方法探索——以湖北省石首市为例
条件进行城市绿地建设.通过对自然地形、地貌及滨水空间的 改造,体现出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良好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共融的目标。展示石首特有的滨水特色风貌(图2)。 3.3.1建筑
将城市的建筑纳入城市景观系统进行整体考虑。建筑在形 式上应创造能契合滨水空间的布局形态,使之融入水体环境, 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筑形象与水体环境共生,以水体烘托建筑, 另一方面利用水体的映射特性,促进建筑形体与倒影的共构。 在平面布局上.建筑应充分考虑与岸线的契合,以强化水体的 地理特征。 3.3.2广场
2009年第7期总第185期童黼制譬烈
中小城市特色塑造的方法探索
——以湖北省石首市为例
方可
提要 以湖北省石首市为例.对如何 定位城市特色、利用自然条件、整合城 市资源、彰显城市独特魅力进行了探索. 并提出城市特色塑造的创新保障机制。 关键词 中小城市;城市特色;塑造
随 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新一轮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区域竞争中,中小 城市将逐步发挥主体作用。然而,当前中小城市发展往往只注重量的增加, 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中迷失自我,缺乏个性,造成当前 中小城市千城一面的发展格局。面对众多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品质需求的 与日俱增。探求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特色塑造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源中又以山水资源对城市特色的塑造最具表现力。应突出石 首在江汉平原上所具有的独特的山水并存的自然资源优势。善 于将山水自然景观组织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来,进行适度的改 造和利用.努力使城市融入到山水环境中,成为自然生态环境 中的一个更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融合。
圈1主城用地现状圈
特色风貌营造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
特色风貌营造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小城镇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有关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城镇规划设计在今天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特色风貌的营造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方向,下面将从这个视角去探讨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特色风貌营造的必要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小城镇逐渐发展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特色风貌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
小城镇的特色魅力和文化内涵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其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根本特征。
特色风貌营造是保留和传承小城镇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吸引游客,还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特色风貌营造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融合性原则特色风貌的营造应该体现融合性原则,即将不同的文化特点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等融入设计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小城镇景观。
2、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小城镇历史文化是特色风貌营造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不仅能够保留城市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知晓度。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规划设计之初就考虑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选取合适的地块进行规划,注重历史建筑的修缮和防护,以充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3、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色,使城市更加绿化、健康、宜居。
通过城市规划、区域分区、街道绿化等手段,使城市成为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的理想之地。
1、充分发挥本地文化优势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充分发挥本地文化优势是实现特色风貌营造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本地文化和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特点和魅力,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
2、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是实现特色风貌营造的重要途径之一。
MK_12.关中地区传统小城镇风貌特征研究
3.1 整体风貌
传统小城镇的整体风貌,简言之就是人们对小城镇整体外部特征的印象。小城镇整体风 貌包含了城镇的景观特色,空间布局和形态、建筑风格和质量、城市轮廓线、历史文化、地 域文化等方面。
传统小城镇规模均较小,然而在其城镇功能上却是完整的。长期以来城镇建设过程中, 体现出了较为精致的特征。城镇中的景观环境、空间布局、城镇形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人们对其十分熟悉,产生眷恋。人与人、人与环境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关系。城镇独具特色的 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和城镇风貌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场所精神形成。其中的城镇风 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下而上的特征非常明显。城镇中心区的公共开敞空间有极强的 归属感,往往形成标志性的构筑物,城镇外围地理环境中的山体、河流与城镇内部中心区的 标志性构筑物构成一定的轴线互动关系,各功能区之间有机联系,城镇天际轮廓线独具特色, 形成有机序列。
通行
步行
汽车
交流为先,公共空间丰富
交通为先,公共空间失落
步行交通为主,人们的步行活动是一种积极 步行交通受限,街道仅剩下交通功能和
主观的行为,街巷空间的活动以人为主,富 不得已而为之的步行活动。街道空间充
有活力。
斥着停车、废气、噪音、视觉污染之类
的恼人因素
街区的外貌、建筑好而历史遗迹等物质形态 社会网络和生活网络出现断层、文化缺
整个街区的凝聚力,增加了人际关系的稳定 神逐渐衰退,居民的互动交流衰减,人
性
际关系淡漠
基于历史遗构的传统小城镇当代街道空间也表现出了一些相应的变革,即主要通过单一 的建筑立面形式文化内涵的表现,与历史遗构达到一定的互动效果,从而体现城镇风貌的文 化内涵。例如彬县县城主街道西大街,于 2009 年结合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以彬塔为 中心的开元广场的综合环境整治,对沿街建筑的立面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建筑屋顶形式、建 筑色彩、立面构件以及广告牌、灯箱、商业牌匾、垃圾箱、树池等街景设施注入历史文化气 息来提升整个县城的城镇风貌。虽然这样的举措对城镇的环境和风貌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然 而街道空间的整体感仍然有待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给诸多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中,笔者以蒋官屯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例,结合小镇的定位,探索了提高发展特色小镇的途径。
关键词:城镇建设途径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发展竞争,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个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蒋官屯概况
蒋官屯街道位于聊城市东郊,是聊城的卫星城,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驻地距济聊馆高速公路开发区出入口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办事处现辖4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万,规划面积42.23平方公里。
办事处现有各类工商业户200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作为江北最大的机械加工基地之一,蒋官屯办事处已集纺织机械、机械加工、汽车销售、钢管加工、物流、化工于一体,并且有全国最大的钢管集散地-----大东钢管市场。
二、总体分析和定位研究
蒋官屯镇经济发展较好,钢管产业已成规模,集中布置在开发区工业园内,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中部,整个镇区用地布局有待系统和优化,城市建设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蒋官屯小城镇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和产业的优势,采取
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镇的快速发展:
(1)整合核心区空间格局、缝合城镇空间界面
整合核心区空间结构,形成脉络清晰的枝状结构,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
同时,打造核心区重要节点空间,突出城镇中心和文体中心区的空间形象。
(2)倡导城镇功能多元化、复合化、均衡化
坚持以水活城、依水造景、聚合产业、丰富内涵,启动四新河区段的综合开发,打造生态养生片区和沿河休闲产业带。
沿四新河左右两岸,创造丰富的景观界面,带动集休闲娱乐、景观地产、文化观光、湿地保护于一体的城市生态走廊。
(3)传承历史特征,塑造地域文化特色
结合聊城市文化资源特质,塑造特有的小城镇风貌。
聊城历史悠久,是齐鲁文化重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与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这些元素,使本土地域文化要素在城市风貌、建筑风格与景观小品上得到展现。
(4)打造小城镇核心和标志性建筑群
小镇中心、行政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区、酒店养生区等在城镇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划将从标志性建筑群和地域特色城市环境塑造两方面,将其打造成为城镇亮点和核心。
四新河在镇区蜿蜒穿过,两岸植被良好,具有丰富文化和环境资源,以聊城城区为依托,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的好去处。
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
综合分析小城镇的总体定位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重要
的生活区及公共配套服务基地,具有齐鲁文化风情、独具水城特色的旅游集聚地。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原则的样板活力城镇。
三、塑造城镇特色风貌的主要途径
(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确定城镇特色的主调
蒋官屯拥有四新河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绿化植被,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养老养生的绝佳之地。
还有这优越的区位条件,地处东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交汇之地,交通极其发达,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内。
可主打“养老古镇”、“温泉养生古镇”等品牌,作为发展的主要特色基调。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现代文化产业的协调开发
第一,文化铸就灵魂。
只有坚持把文化作为支撑,才能赋予旅游业长盛不衰的持久生命力。
特别是对于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蒋官屯镇来讲,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更为重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品,打造文化精品,努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互补和互促。
第二,环境提升形象。
和谐良好的旅游环境起码应该包括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服务环境和交通状况这样几个方面。
蒋官屯对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不足的现状情况下,生态环境上进行植树绿化,建设小型绿化广场;服务环境上,进行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人性化的游览标识与文化设施,切实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尤其是要改善步行交通环境。
第三,品牌就是卖点。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
靠品牌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扩大辐射力。
推动文化旅游互动发展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整合本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彰显地方特色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 充分引入城市设计,经营城市科学发展。
第一、善于利用地标建筑、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展示城市形象,利用地标建筑的空间体量效果,视觉震撼力强,而广场和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视觉的聚焦点,它们都能较有效地展现城市形象,要重视和搞好地标性建筑、广场及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城市化计,提高城市形象的视觉感染力,并以此提升城市的品位。
第二、处理好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社区功能与城市经营之间的关系
城市经营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模式,其内涵涵盖很广,不仅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城市基础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可以说,在城市文化特色的塑造过程中,城市经营是指导,城市公共空间是重点,城市社区功能是细胞。
城市的文化地位和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用经营的思想来规划,并由此为指导,建设和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以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品位。
而社区文化功能的完善,则是形成城市文化特色的基础,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最基本的阵地。
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社区功能的
设施需要以经营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
城镇风貌整治就是随着城镇的发展,对城镇一些地区不相适宜的功能和景观进行调整和提升,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
只有真正认识城镇风貌的特色、个性,并在城镇建设中予以体现,才能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