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
《地球的运动》地球和地图PPT课件4
![《地球的运动》地球和地图PPT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892d643faef8941ea76e05f4.png)
D、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4.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
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
作顺时针方向行,两机的飞行方向:
A.都自东向西
A
B.甲机向东,乙机向西
C.都自西向东
D.甲机向西,乙机向东
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 容他才是。
(4)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
2.在由上海向东开往旧金山的海轮上,船员
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B
A、为一个太阳日
B、比一个太阳日短
C、比一个太阳日长 D、为一个恒星日
3.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地区的同步卫星,与赤
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
A、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B、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不同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一、自转和公转比较
运动形式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南北极看不同)
恒星日 太阳日
角速度 线速度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 回归年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逆时针 南极俯视顺时针
在图上标注经线E和C的度数:
00
D
A
90°E
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 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无所求则无所获。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 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人教版地理《地球的运动》精美课件1
![人教版地理《地球的运动》精美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85ff51c336c1eb91a375d8f.png)
目
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 准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地__轴____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 向是____自__西__向__东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2_4____小时,也就
节
3.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形成___夏__季_____;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
形成____冬______;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
季 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____春______和____秋______。南半球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围绕着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或一天)
一年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 升西落、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 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建成。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 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届时可在全球范围 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据 此完成1—2题。
季
季
季节与北半球____相______。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复习(共37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单元复习(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dafc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4.png)
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
意义
时差
地转偏向力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特点
概念、公转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地球的公转
昼夜长短变化
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司机的更替
考点梳理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的主要特点及判断方法 时间、日期的计算 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 大值。
正午
日落
日出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日期
3.21/9.23前后
节气
春分、秋分
6.22前后
夏至
12.22前后
冬至
太阳直射
赤道
正午太阳高 由赤道向两 度分布 侧递减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
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_方__向___,不影响其速度。
②偏转规律
南左北右,赤道不偏转。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
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1__小时。
(2)时区与区时
名称
时区
区时
属性
范围
时间
产生 关系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
昼___半__球___。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
夜___半__球___。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30a53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9.png)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科学知识点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七年级的学生也需要对一些常识的概念有所了解。
本文将以七年级科学知识点为主线,为大家呈现一张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一、物理学1.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组成的,能够占据空间并具有质量和惯性的一切物体都叫做物质。
2.运动:发生位置的改变叫做运动,运动的三要素包括速度、方向和时间。
3.力和压强: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4.能量: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所需要的能力就是能量,常用的能量几种类型包括机械能和电能等。
二、化学1.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化合物是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
2.化学变化:化学物质经历化学反应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都有所变化。
3.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组成的公式,化学方程式是显示反映物质组成变化的公式。
4.溶解和晶体:溶解是指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晶体是由固体分子排列而成的结晶体。
三、生物学1.细胞:生物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命体活动的基础。
2.生物进化:生物经过长时间的演化,逐步进化为现在所看到的形态。
3.人体呼吸和循环:人体呼吸包括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两个过程,人体循环则是血液在心脏及血管内流动的过程。
4.遗传和基因: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是基因,是父母的遗传物质在生殖细胞内遗传给子孙后代的过程。
四、地球科学1.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地球自转,绕自己的轴线旋转。
2.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天文现象。
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某个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态,气候是具有一定时期和地域的天气特征。
4.自然资源:地球上已有的或潜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能够开发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以上是本文的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和详细阐述,希望对广大七年级学生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42819486647d27284b7351be.png)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扫清全部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图1:地球和地球仪图2:地球的运动图3:地图的阅读图4:地形图的判读二、陆地和海洋图5:和大洋图6:海陆的变迁三、天气与气候图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图8: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四、居民与聚落图9:人口与人种图10:世界的语言和五、发展与合作六、亚洲图11:亚洲的位置和围七、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图12: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日本图13: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印度图14: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俄罗斯八、东半球的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图15: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东图16: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图17: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图18: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九、西半球的国家图19: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巴西十、极地地区图20:极地地区十一、从世界看中国图21:中国疆域十二、中国自然环境图22:地形和地势图23:中国的气候图2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图24:中国的自然灾害十三、中国的自然资源图24: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十四、中国的经济发展图25: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图26: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图27: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十五、中国的地理差异图28:中国的地理差异十六、北方地区图29:中国的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图30:中国的北方地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十七、南方地区图31:中国的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图32:中国的南方地区——“明珠”和澳门图33:中国的南方地区——祖国的神圣领土_省十八、西北地区图34:中国的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_塔里木盆地十九、青藏地区图35:中国的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二十、中国在世界中图36:中国在世界中。
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4a5893ad02de80d4d840c6.png)
M夜困北核上$德夜Ate上空德夜N0O0自西向东逆时ft坂时好230^56分彬真O期24W 昼夜更替周期.|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为15°/h 用速度|地球的运动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同一纬度,海拔越髙,线速度越大赫=1670 km/h30°纖=1447km/h60o纖=05 赤道=837km/h二、地球的公转形状:楠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点上365天6时9分10秒一真正周期近日点—_遡|365天5时48分46秒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减小4.黄赤父角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増大黄纖=回归线纬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黄赤交角+极圈纬度=90-节气日綱太阳直射畳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现象春分3.21全球畳夜平分无夏至6.22棚线北半棚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北腿内极昼.南授■内R秋分9.23赤道全球S夜平分无冬至12.22南回S线北半濺最短,夜最长:北授S内授夜,南半球昼最长,南极畳调节地表温度意义H 白天不过分炎热,夜晚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沿地球自转方向,由黒纖白^^沿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是昏线 ①晨昏线是以地心为圈心的大0,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② 晨线上日出,昏线t 日落 ③ 晨昏线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④晨昏线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157h①晨昏发1:有2个切点②切点的移动范围:66°34'—90°③ 切点即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也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同一纬线上的任何点,日出、日落、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一区时卜M 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中^^=时区*15°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I |0°经线上的地方时。
(即0时区的区时)实际的日界线并不与180■餐线完全重合,而是有三处发生了弯曲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偏转规律丨北半球右偏,南半粧偏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赤道略凸,两极稍扁0 -----------------------------------------------------------------------------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晨昏线永远平分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PPT课件第1章 地球和地图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快速记忆PPT课件第1章 地球和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e9bac1f7ec4afe04a1dfbf.png)
01
考点记忆
考点1.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 时( 1天)。
答案:C
01
考点记忆
考点3.纬线和纬度 (1)、纬线: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 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叫纬线。
(2)、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 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并从赤道 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 。
01
考点记忆
考点3、纬线和纬度 (1)、纬度: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起始线。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称南纬(S)和北纬(N) (2)、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低纬0°——30°, 中纬30°—60°,高纬60°—90°
01
考点记忆
考点2、地球仪:
(3)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是人们假 想的轴,并不真实存在。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北极:对着北极星,是地球的最北点。 ➢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
01
考点练习
例:有关地球仪上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长度大约等于经线圈长度 B.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任何纬线圈长度 C.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任何经线圈长度 D.赤道的长度大约等于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一半
01
考点记忆
考点1、地球
(3)、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万
千米
记忆:地球上有人用半斤流沙换鸡翼
(被)追打走了4万千米
工人一出面就摆平
01
考点练习
例: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的 真实形状是一个( ) A.正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平面 D.透明的不规则球体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daddd1458f5f61fb636661f.png)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思维导图
地球的自 转运动
地球的 运动
概念
黄赤交角
数值
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 转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思维导图
地球的自 转运动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 交替现象
产生、周 期、意义
晨昏线圈
晨昏线 的应用
地方时的产生与计算公式 时区和区时
产生 时差
常见的光 照图类型
四季的产生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划分依据
产生地转 偏向力
黄赤交角与五带
特别的计时方法 世界标准时间 日期变更线
概念
产生地转 规律
偏向力
影响
思维导图
地球的公 转运动
概念 方向 周期 轨道 速度 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 的计算及应用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产生昼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交替现象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
昼夜长短 的变化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弧夜弧
初一上册地理大纲(一至三章)思维导图
![初一上册地理大纲(一至三章)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340a23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8.png)
板块的运动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应用
海洋和山脉的形成 火山、地震的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部位的判定
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规律 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类型
地形剖面图
大洲和大洋 海陆的变迁
地球?水球?
陆地占29%,海洋占71%
海陆分布不均: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基本概念
七大洲
七大洲
面积大小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欧洲、北美洲 赤道穿过: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
四大洋
海、洋、海峡的概念 位置、范围、名称、分布
地壳运动
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平面的升降
沧海桑田
人类活动
海陆变迁的证据
大陆漂移说提出者及主要内容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相吻合
证据
非洲与南美洲生物的相似性
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六大板块
内容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及其影响
卫星云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多变的天气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 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等温线及等温线布
三多三少
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量的季节、年际变化
降水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小学科学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小学科学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0ff5008312b3169a451a485.png)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24小时
公元1851年
傅科
(法国
自转
越是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
形式:绕地轴自转 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物理学家) 判断依据:傅科摆、天体东
升西落、卫星观测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公元1543年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公元1543年 公元1838年
哥白尼 贝塞尔
(波兰
(德国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
公转
日心说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24小时
公元1851年
傅科
(法国
自转
越是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
教科版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球是静止的 是宇宙的中心
公元1543年
哥白尼
(波兰 天文学家)
日心说
人类探索地球及其运动的历程
地球是运动的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日心说
恒星周年视差
判断依据:恒星周年视差、星座季节交替、卫星观测
形式:绕地轴自转 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物理学家) 判断依据:傅科摆、天体东
2020小学4.小学科学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课件ppt课件
![2020小学4.小学科学五下《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86fe9daf45b307e97197ae.png)
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公元1543年 公元1838年
哥白尼 贝塞尔
(波兰
(德国
天文学家) 天文学家)
公转
日心说
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24小时Βιβλιοθήκη 公元1851年傅科
(法国
自转
越是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
哥白尼
(波兰 天文学家)
日心说
北极星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24小时
公元1851年
傅科
(法国
自转
越是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
形式:绕地轴自转 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物理学家) 判断依据:傅科摆、天体东
升西落、卫星观测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公元1851年
傅科
(法国
自转
物理学家)
公元1543年
哥白尼
(波兰 天文学家)
日心说
摆摆动的方 向随时间的 推移顺时针
偏转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傅科摆
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
公元1851年
傅科
(法国
自转
物理学家)
周期:24小时
《地球的运动》单元思维导图
地心说
公元140年
托勒密
(古希腊 天文学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思维导图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17af49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8.png)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思维导图
1、太阳系的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自转,而且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是右手定则。
2、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受某种力量驱使,使它彼此相吸,这个吸积过程,使密度稀的逐渐变大,这就加速吸积过程。
3、原始太阳星云中的质点最初处在混饨状,横冲直闯,逐渐把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吸积聚变为太阳,另外,就使得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发展的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终整个转起来了。
4、开始转时,有这么转的,有那么转的,在某一个方向占上风之后,都变成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有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这个太阳系是右手定则。
5、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就是由物质势能最后变成动能所致,最终是地球一方面公转,一方面自转。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
![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f7586ff78a6529647d5375.png)
北半球白昼 时间
最长 昼夜平分
最短 昼夜平分
季节(月份)
夏季(6、7、 8)
秋季(9、10、 11)
冬季(12、1、 2)
春季(3、4、5)
南半球季节相反
34
思考:(3)当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 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35
900
66.
内容 概念 方向 周期
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自转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365日6时=365.25日
7月初(远日点)最慢, 1月初(近日点)最快
15
16
观察动画,试画出太阳光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
17
18
你画对了吗?
夏至(6.22)
●
●
春分 (3.21)
23 。26 ' N
●秋(9分.23)
23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
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
春分
夏至
昼昼 短渐 于长 夜
昼昼 渐长 短于
夜
冬至 昼最短
昼渐短,昼<夜
秋分 昼夜等长
24
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
1)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 北出现极昼。 2)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 以北出现极夜
春分 ●(3.21)
0。
●
冬至 (12.22)
23 。26 ' S
19
二分二至点
20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四季的形成 4. 五带的划分
关于地球的运动
![关于地球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7c5735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d.png)
通过对《关于地球的运动》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书籍的结构清 晰、内容丰富,涵盖了地球运动的基础理论、动力学分析、天文观测、数据处理、 气候变化关系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这样的目录设计不仅有助于读者系统地 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还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关于地球的运动》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阅读感受
当我首次接触到《关于地球的运动》这本书时,我并未想到它会给我带来如 此震撼的感受。这部由日本漫画家鱼丰创作的历史科幻漫画,以其精美的画风、 深刻的人物刻画、严谨的科学知识和感人的情感表达,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 感受到人类的执念与不懈的追求。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5世纪的欧洲,那时的世界正处于宗教与科学的冲 突与交融之中。一群探索地动说的异端学者,他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经历了 无数的艰辛和牺牲。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感震撼,也引发了我对科学、信仰、理性 与感性等问题的深思。
“公转则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运动,一周大约需要25天。公转导致我们经历 四季的更迭,让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阳光的照耀。”
“地球的运动不仅影响昼夜和四季,还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例如, 地球的倾斜角度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各地的 气候特点。”
“地球的运动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到卫星 的轨道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地球的运动规律。”
拉法尔为了保护休伯特而选择了火刑,他的牺牲让我看到了人类对真理的执 着追求和对美的感悟。休伯特为了传承拉法尔的理论而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他的 选择让我感受到了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卡洛琳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梦 想而献出了青春,她的坚韧让我看到了人类对知识和探索的渴望。阿尔贝托为了 继承卡洛琳的遗志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观测,他的勇气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未知 世界的好奇和冒险精神。
高一上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一上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49601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0.png)
高一上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思维导图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通过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来揭示地球的构造、内部和外部作用等。
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与地图、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大气圈与水圈、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等知识点。
下面我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论述。
一、地球形状与地图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几何体,由赤道半径与北极半径组成。
通过使用不同的投影方式,可以将地球的三维形状呈现在二维平面上,形成地图。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有等角、等面和等距离三种。
地图的制作需要依据地球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形,以达到地理信息的准确传达。
二、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地方日和地方夜的现象,而公转则引起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轨道呈椭圆形,离太阳最近的时刻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时刻称为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其中闰年多出的0.25天在4年中通过闰年的方式调整。
三、大气圈与水圈地球的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温室层等不同层次。
其中,对流层是人类居住的主要区域,平流层则具有较为稳定的风向和风速。
臭氧层对于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至关重要。
水圈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总体,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各种形式。
四、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三个方面。
陆地是人类居住和开发的重要空间,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来源。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对全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气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自然环境之一,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活动。
人类社会是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城市的建设等都对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综上所述,高一上地理必修一涵盖了地球形状与地图、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大气圈与水圈、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