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建筑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建筑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了智能化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建筑智能化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呢?简单来说它就像是建筑的“神经系统”,负责连接建筑内外的各种设备和系统,确保信息能够高效、准确地传输。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这个“神经系统”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啊,其实是为了让我们的建筑更聪明、更高效。

现在的建筑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布线系统,那各种设备之间就容易“打架”,信息传输也会变得很慢。

所以我们就需要这个解决方案来帮我们理顺这个“神经系统”,让它能够更好地工作。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建筑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它可以让我们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吧!1.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智能化建筑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建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商业中心还是居民小区,智能化建筑的影子随处可见。

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化的设施和服务,这也促使着建筑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智能化建筑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解决方案,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助力。

2.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重要性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建筑不再仅仅是砖瓦水泥的堆砌,更是智能科技的融合。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就像是智能化建筑的“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让建筑“活”起来。

无论是智能照明、安防监控,还是楼宇自动化管理,都需要一个高效、稳定的网络布线系统来支撑。

智能化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智能化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智能化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1智能化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1.1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办公自动化(OA而楼宇自动做BA)的要求,应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化、立体化办公的需要,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物理拓扑结构为分层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接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既支持集中网络,又能支持分布式网络系统。

数据、语音均采用非屏蔽六类布线系统,设计为分层星型拓扑结构,所有产品除在建筑物内的干线及水平线缆外,均应是模块化设计,只要变换跳线即可完成语音、数据从任何一个信息点到中心的连接。

1.1.2信息发布及引导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是通过内部局域网和广域网及无线网络,管理分布在网络上的各个播放终端。

系统采用一台电脑控制多台播放终端机,每台终端机连接一个或多个液晶电视和1ED等显示设备的工作方式。

信息发布系统是一种以信息输出播放为目的,以信息发布传递为主导的软件系统。

它通过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有机组合,实时的形成一段段连续的画面,并通过现有的各种显示设备,播放给人们观看,向人们传达各种宣传信息。

它采用了BS结构,主从式体系,借助于现有的通讯网络,将信息传送到网络内的任何地方并播放输出。

1.1.3计算机网络系统含无线网络覆盖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智能化专网、办公网、统一通讯网及WIF1无线网络,四网实现物理隔离。

办公网、统一通讯网络及W1F1无线网络的核心使用数据中心级万兆交换机,利用虚拟交换技术实现双核心网络冗余。

计算机网络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其高速的通讯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办公网及统一通讯网作为员工上网和收发邮件的平台、语音通话、视频电话、视频电话会议以及无线网络的接入;智能化专网主要用于安防、智能卡、建筑设备监控以及数字电视等智能化应用系统使用。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一、引言智能化布线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通过集成网络、通信、电力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

在综合布线的施工中,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布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包括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施工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设计原则1. 可扩展性:布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增长,并且能够方便地添加、更换或移除设备。

2. 灵活性:布线系统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不同的设备类型和数据传输需求,具备灵活的拓扑结构和连接方式。

3. 可靠性:布线系统应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稳定,并且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机制。

4. 安全性:布线系统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三、施工步骤1. 方案设计:根据场地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布线方案。

考虑到布线长度、设备布置、信号传输质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线缆规格和拓扑结构。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线缆、插座、配件等材料,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并按照设计方案提前预留配套设备接口。

3. 线缆敷设:按照设计方案将线缆敷设在预定的路径上,保证线缆的整齐、美观,并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环境产生干扰。

4. 线缆连接:将线缆与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方法和工具,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故障。

5. 测试和调试: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对布线质量及连接情况进行测试,排除故障并进行修复。

6. 文档记录:对整个布线过程进行文档记录,包括设计方案、布线图纸、测试报告等,以备后期维护和管理。

四、注意事项1. 预留足够的空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线缆敷设和设备安装,避免拥挤和冲突。

2. 标识和标注:在线缆和设备上进行标识和标注,方便后期的识别和维护工作。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针对弱电系统的智能化布线标准。

弱电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网络、数据网络、保安监控、楼宇自控、音视频系统等。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制定了针对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要求,以提供高质量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环境。

该标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布线系统结构:明确弱电系统布线的整体结构,包括机房布线、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等。

2. 线缆种类和规格:规定了不同弱电系统使用的线缆种类和规格,包括通信线缆、数据线缆、光纤线缆等。

3. 接头和配件要求:对接头和配件的选用和安装进行了规定,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布线回路划分和标识:规定了布线回路的划分和标识方法,便于维护和管理。

5. 地线和接地要求:确定了弱电系统接地和地线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机柜和面板布置:对机柜和面板的布置进行了规定,以确保
布线的整齐和美观。

7. 机房设计和建设要求:对弱电机房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规定,确保机房环境符合要求。

8. 安全和防火措施:针对弱电系统的安全和防火进行了规定,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国内弱电智能化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确保弱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建筑物内部智能化布线的水平,并推动国内弱电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楼宇智能化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GB 50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第 619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11-2007,自 2007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7.0.9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dB
dB
电信传输单元:分贝
d.c. Direct current
直流
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 ELFEXT
attenuation(10ss)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FD
Floor distributor
1 总则
1.0.1 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 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 1.0.3 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 设计之中。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 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综合布线系统应与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按照各系统信息的传输要求 优化设计。 1.0.5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公用通信配套设施,在工程设计中应满 足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业务的需求。 1.0.6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 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1.0.7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 有关标准的规定。

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3篇)

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是指导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智能化工程施工规范进行简要阐述。

一、施工准备1. 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可行,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等。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施工质量。

4. 材料设备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工艺1. 综合布线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包括电缆敷设、桥架安装、信息点施工等。

2. 信息网络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信息网络系统的施工,包括设备安装、线路敷设、网络配置等。

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施工,包括传感器安装、控制器安装、系统调试等。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包括探测器安装、报警主机安装、联动设备安装等。

5. 安全防范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全防范系统的施工,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6. 智能化集成系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施工,包括系统集成、系统调试、系统测试等。

三、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质量检测: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验收合格:工程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四、施工安全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2000

【国标】综合布线规范GB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GBT/T 50311-200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0年8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北京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系统设计4.系统指标5.工作区6.配线子系统7.干线子系统8.设备间9.管理10.建筑群子系统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12.安装工艺要求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搞好建筑与建筑群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之中。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等系统统筹规划,按照各种信息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1.0.5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用户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和管线的设计。

工程设计施工必须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

环境检查1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面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器材检查2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3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查要求如下:•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及桥架表面涂覆或镀层均匀、完整,不得变形、损坏。

•管材采用钢管、硬质聚氯乙烯管时,其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按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中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4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联动系统:联动启闭消防栓、自动喷淋及卤代烷等灭 火装置和相关设备;
保障系统:具有自动排烟、防烟、疏散人员的通道(包 括控制消防电梯和关闭卷帘防火门)和事故照明电源等。
2. 通信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实际上指两个方面,即通常的以程控电话用 户交换机为核心的语音通信网和以综合布线系统为主要架构 的计算机局域网。这些设备通过通信传输网络与外部公用通 信设施连接,高速而准确地处理语音、数据、文字和图像等 各种信息,为智能化建筑的使用者提供各种通信手段。
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 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内的多座智能建筑中,这样的区域被称 为智能小区。所谓智能小区,就是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 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主要指住宅小区)按照统筹方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分 别将其功能进行智能化,使资源充分共享,以统一管理。智 能小区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也 是房地产的一个亮点。它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统一管理和控制,并尽 可能地提高了性能价格比。
一般地,办公单元都对信息通信有很高的要求。从信息 通信接口来分,包括语音线路(直线,中继)、ISDN、ADSL、 不同带宽的DDN专线、卫星微波数字通信等;从对线路的应 用上分,包括语音信箱、企业内部网(Intranet)、视频会议系 统、互联网(Internet)接入、电子邮件(E-mail)和专用网络等不 同内容。作为一座智能化的建筑大厦,必须建立一个能覆盖 整个办公楼范围并能连接外部通信数据网的集语音、数据、 图像于一体的高速综合数据传输网络系统,如图4.1所示。综 合布线在智能大厦中起着神经系统脉络的作用,在国际上,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早已成为建筑大楼的基本设施。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设计标准:包括布线系统的总体设计、布线方案的选择、线缆的选择和敷设等方面的标准。

2. 系统安装标准:包括布线系统的安装、线缆的连接、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标准。

3. 系统测试标准:包括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参数、测试结果的评估等方面的标准。

4. 系统维护标准:包括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系统升级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促进综合布线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智能工程施工规范(3篇)

智能工程施工规范(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工程施工规范是对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

以下是智能工程施工规范的主要内容: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

二、基本规定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 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

3.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技术要求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安装牢固、线路连接正确、功能完善。

2. 信息网络系统:采用高速、稳定的信息传输技术,实现建筑物内外的信息资源共享。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网络设备的安装、布线、调试符合规范要求。

3.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布线材料,实现建筑物内外的信息传输。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布线整齐、牢固、美观,满足通信、监控、广播等需求。

4. 消防系统: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设备,确保建筑物消防安全。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消防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符合规范要求。

5. 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先进的安防技术和设备,确保建筑物安全。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安防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符合规范要求。

四、质量要求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3. 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安全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

建设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

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了建筑物内所有弱电布线,包括自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并对这些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当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用户交换机系统以及局域网络系统的配线,是使用一套由公共配件所组成的配线系统综合在一起。

综合布线系统可兼容各个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其开放的结构可以作为各种不同工业标准的基准,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表。

GCS使得配线系统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灵活性,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在最小的干扰下,进行工作地点上的终端设备的重新安排与规划。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 (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A,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系统结构设计一般大厦布线系统采用光纤 -UTP铜缆混合方案。

考虑到楼群的结构及多模光缆、双绞线支持的最远距离,设立计算机中心机房,在其它大楼各设1个楼宇配线间。

楼群配线间与楼宇配线间的数据主干系统采用六芯室外多模光缆连接,可支持从传统以太网、令牌环网、100Mb/s快速以太网、FDDI,622Mb/s ATM、千兆位高速以太网等多种应用,水平子系统布线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支持高达622Mbps ATM和550MHz带宽图像应用,能更有效地减低串音干扰,使语音、数据及图像传输更清晰、更有效。

2、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标准信息出口,并实现了信息口与设备终端的匹配、连接。

该部分主要包括跳线、软线等非有源器件,其数据部分采用( RJ45-RJ45)超五类压接跳线,每个信息插座应可支持如下的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传输等。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一、综合布线系统1、线缆敷设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走向合理,无交叉、扭曲、损伤等现象。

线槽、线管的安装应牢固,接口严密,表面光滑,无毛刺。

线缆的标识应清晰、准确,便于维护和管理。

2、线缆测试对线缆的连通性进行测试,确保所有线路畅通无阻。

测试线缆的衰减、串扰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

3、配线架和跳线配线架的安装应牢固,排列整齐,标签清晰。

跳线的连接应牢固,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二、安防监控系统1、摄像机安装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覆盖重点区域,无盲区。

摄像机的安装角度应合理,图像清晰,无抖动、模糊等现象。

室外摄像机应具备防水、防尘、防雷等功能。

2、图像质量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色彩还原度应符合要求,能够清晰地分辨人物、车辆等目标。

图像应无噪点、雪花、条纹等干扰。

3、存储与回放存储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存规定时间的录像。

录像的回放应流畅,能够快速检索、定位指定时间段的图像。

4、报警功能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系统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息准确无误。

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应灵敏、可靠。

三、门禁管理系统1、读卡器与门锁安装读卡器和门锁的安装位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操作灵活。

安装应牢固,外观整洁,无破损。

2、权限管理系统应能够对不同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权限设置准确无误。

权限的变更应及时生效,操作简单。

3、开门记录系统应能够准确记录每次开门的时间、人员等信息,记录完整,可查询。

4、与消防系统联动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门禁系统应能自动解锁,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四、车辆管理系统1、道闸安装道闸的安装应牢固,运行平稳,无卡顿、异响等现象。

道闸的起落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有效控制车辆进出。

2、车牌识别车牌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应达到规定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车牌。

对特殊车牌(如新能源车牌、军警车车牌等)的识别应支持。

3、收费管理收费系统的计算应准确无误,收费标准设置合理。

某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某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是伴有着智能化大厦而崛起的 ,作为智能大厦中枢神经 ,综合布线系统是近 20 年来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型的新型研究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造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也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由于理论、技术、厂商、产品甚至国别等多方面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在命名、定义、组成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我国《智能建造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中把综合布线系统定义为:综合布线系统是建造物或者建造群部之间的传输网络。

它能使建造物或者建造群的部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造物物业管理设备及建造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连 ,也能使建造物部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建造物外部的通信网络设备相互连接。

上述的定义通常被称为是建造物与建造群综合布线系统。

按照《建造与建造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T 50314-2000 的定义,它包括建造物到外部网络或者局路线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者数据终端之间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件。

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综合布线和综合布线系统这两个基本概念:综合布线只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综合布线系统则是一种解决方案或者是一种布线产品。

两者既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

与传统的相比较,综合布线系统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便性、模块化、扩展性、和经济性。

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综合布线系统与传统布线系统的性能价格比,1、交换机交换机也被称为交换式集线器 ,它的外观类似于多端口的集线器 ,每一个端口连接一台计算机,负责在通信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换。

交换机与集线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性。

首先,集线器工作在 OSI 第 1 层〔物理层 ,而交换机工作在 OSI 的第2 层〔数据链路层。

其次在工作方式上,集线器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信号,很容易产生网络风暴,对规模较大的网络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是一份重要的技术文件,它对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广播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防雷与接地和机房工程等。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总则: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施工单位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二、术语:本规范对智能建筑工程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施工单位应充分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术语。

三、基本规定:本章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等内容,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章规定进行施工。

四、综合管线:本章对智能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线设计、施工、验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五、综合布线系统:本章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布线方案设计、布线施工、布线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六、信息网络系统:本章对信息网络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网络设备安装、网络布线、网络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七、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本章对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安装、线路布设、系统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八、会议系统:本章对会议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安装、线路布设、系统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九、广播系统:本章对广播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安装、线路布设、系统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十、信息设施系统:本章对信息设施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安装、线路布设、系统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十一、信息化应用系统:本章对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验收等内容,施工单位应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2024年整理智能建筑系统施工方案(综合布线与控制)

2024年整理智能建筑系统施工方案(综合布线与控制)

《智能建筑系统施工方案(综合布线与控制)》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建筑系统通过综合布线与控制,实现了对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

本项目旨在为某商业综合体提供智能建筑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综合布线和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该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具体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具体面积]平方米,由[具体楼层数]层商业裙楼和[具体楼层数]层写字楼组成。

项目要求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智能建筑系统的高效运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施工重点。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质量标准。

(3)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4)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综合布线施工(1)桥架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桥架的安装位置和走向,采用膨胀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将桥架固定在建筑物的结构上。

- 桥架的安装应平整、牢固,接口处应严密,无明显的缝隙和变形。

- 桥架的转弯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2)线管敷设-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线管的敷设位置和走向,采用预埋或明敷的方式将线管固定在建筑物的结构上。

- 线管的敷设应整齐、美观,接口处应严密,无明显的缝隙和变形。

- 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小于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3)线缆敷设-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线缆的敷设位置和走向,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线缆敷设在线管或桥架内。

- 线缆的敷设应整齐、美观,不得有扭绞、压扁和保护层断裂等现象。

- 线缆的两端应做好标识,标识应清晰、准确,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4)线缆连接- 根据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采用焊接、压接或插接的方式将线缆连接在设备或插座上。

- 线缆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短路和断路等现象。

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防火要求

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防火要求

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防火要求在智能化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除上述预留洞孔和预埋铁件外,还有预埋套管、暗敷管路连接线的焊接等工作,采用安装部件视工程需要而定。

(1) 安装预埋套管当暗敷(或明敷) 管路穿越楼板或墙壁等建筑结构时,防火涂料,应设置套管为好,通常与暗敷管路同时建成,其作用有以下几点:1) 管路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墙壁时如采取预埋套管,可以使管路与外墙之间的空隙得到密封堵塞的效果,再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后,可提高防潮和防渗性能,达到保证防潮和防水的目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提高安全可靠性。

2) 预埋套管,/为管路今后检修维护带来方便。

预埋套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 预埋套管应根据所在场合的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套管,如普通套管、防水套管和防火套管等。

对于不同使用要求选用的套管管材也有区别,例如普通套管的管材一般有钢管、镀锌铁皮管和塑料管,套管管径比穿越管路的管径大1~2号,在套管与穿越管之间采用不同材料填充,一般用于穿越地面以上的构筑物(如内外墙壁或楼板)。

防水套管分刚性和柔性两种类型,刚性防水套管适用于管路穿越有一般防水要求的构筑物墙壁或楼板,它又分为Ⅰ、Ⅱ、Ⅲ、Ⅳ型四种结构形式,Ⅰ、Ⅱ型适用于铸铁管及非金属管,Ⅲ、Ⅳ型适用于钢管; 柔性防水套管适用于管路穿越有严密防水要求或承受振动的构筑物墙壁或楼板。

防火套管是用特种防火材料制成的短管,它和由阻火膨胀材料制成的阻火圈短管组成整套防火措施。

上述套管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均有采用,普通套管的安装方法如图3.1所示。

套管的规格尺寸较多,需要时可参阅有关专业书籍。

有关防水套管的做法可如图3.2和图3.3 所示。

(a) 水平穿内墙套管; (b) 水平穿外墙套管; (c) 穿一般房间楼板的套管; (d) 穿易积水房间楼板的套管1—管道; 2—套管; 3—密实阻燃材料; 4—防水油膏1—套管;2—翼环; 3—挡圈; 4—橡胶条; 5—螺母;6—双头螺栓; 7—法兰盘; 8—短管; 9—翼盘(a) Ⅰ型刚性防水套管安装; (b) Ⅱ型刚性防水套管安装;(c) Ⅲ型刚性防水翼环安装; (d) Ⅳ型刚性防水套管安装防火套管一般用于高层智能化建筑内,其管孔内径大于或等于明敷立管或穿越墙体等处水平敷设的管路外径。

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分布方法

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分布方法

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分布方法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将各种智能化设备(如监控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等)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使其能够相互交流和共享信息。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时,需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布线需求和布线方法。

下面是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几种常用分布方法。

1.按功能分布:根据各种设备的功能需求将其分布在布线系统中的不同区域。

例如,将监控设备集中在一个区域,将自动化设备集中在另一个区域,以方便管理和维护。

2.按区域分布:根据建筑物内部的不同区域将设备进行分布。

例如,将监控设备分布在公共区域和入口处,将自动化设备分布在办公区域和会议室等区域。

3.按层级分布:将设备按照建筑物的楼层进行分布。

这种布线方法适用于多层建筑,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各层的设备。

4.按组织结构分布:根据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组织结构将设备进行分布。

例如,将监控设备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办公区域,将自动化设备分布在生产车间等区域。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分布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智能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流和共享,所以需要确保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能够满足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

2.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由于智能化设备涉及到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

3.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建筑物的需求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所以在进行综合布线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随时增加或更换设备。

4.线缆管理和标识: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布线系统,需要对线缆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标识,以便快速找到对应的设备。

建筑智能化深化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智能化深化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智能化深化设计规范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墙面插座安装高度为离地0.3米,需配合安装有220V强电插座。

安装间距不低于0.4米。

2、门禁控制系统读卡器和出门按钮安装高度宜为离地1.4米。

3、视频监控系统有吊顶区域原则上采用吸顶半球型摄像机,无吊顶区域采用枪式摄像机,摄像机安装高度不低于2.5米。

电梯内宜采用针孔式摄像机,且电梯摄像机至电梯机房线缆采用电梯随行电缆,由电梯方进行施工。

室外摄像机立杆安装,安装高度原则上不低于3米。

4、安装于室外摄像机应考虑设备的防雷接地,也应考虑当地气候对设备的影响。

5、公共广播系统扬声器间距不低于10米,壁挂式扬声器安装高度不低于2.5米。

广播回路布线方式应为独立敷设,不得与其他信号线缆共管共槽。

6、视频监控系统、保安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应设计有UPS电源。

原则上时间不低于1小时。

7、停车场管理系统无人值守出入口应设置有对讲设备和远程控制道闸装置。

8、综合布线系统无线接入点设置应考虑所在区域网络接入点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规范,,,,,,,,,,,,,,,,,,,,,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了建筑物内所有弱电布线,包括自动监控系统、通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并对这些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当使用综合布线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用户交换机系统以及局域网络系统的配线,是使用一套由公共配件所组成的配线系统综合在一起。

综合布线系统可兼容各个不同厂家的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其开放的结构可以作为各种不同工业标准的基准,不再需要为不同的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志与管理线路图表。

GCS使得配线系统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灵活性,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在最小的干扰下,进行工作地点上的终端设备的重新安排与规划。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 (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A,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系统结构设计一般大厦布线系统采用光纤 -UTP铜缆混合方案。

考虑到楼群的结构及多模光缆、双绞线支持的最远距离,设立计算机中心机房,在其它大楼各设1个楼宇配线间。

楼群配线间与楼宇配线间的数据主干系统采用六芯室外多模光缆连接,可支持从传统以太网、令牌环网、100Mb/s快速以太网、FDDI,622Mb/s ATM、千兆位高速以太网等多种应用,水平子系统布线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可支持高达622Mbps ATM和550MHz带宽图像应用,能更有效地减低串音干扰,使语音、数据及图像传输更清晰、更有效。

2、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标准信息出口,并实现了信息口与设备终端的匹配、连接。

该部分主要包括跳线、软线等非有源器件,其数据部分采用( RJ45-RJ45)超五类压接跳线,每个信息插座应可支持如下的终端设备: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传输等。

3、水平(配线)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的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组成。

信息插座均为 RJ-45制式。

每一条数据水平双绞线的长度均不应超过90米。

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内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楼宇配线柜内。

整个布线为星型拓扑结构连接方式。

其敷设采用PVC线槽安装。

4、管理子系统管理应对设备间、交界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并符合以下规定:1)规模较大的布线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简单的布线系统宜按图纸资料进行管理,并应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

2)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志。

3)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硬件均应设置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标识,并应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和图纸资料。

4)电缆和光缆的两端均应标明相同的编号。

5、设备间子系统整个大厦的主设备间(计算机中心机房),主要放置主配线机柜、网络服务器、交换机及其它网络设备等。

考虑到大楼的高度及宽度,在楼层间分别设立分配线间。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所有的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必须置于机柜内。

设备间 (机房)的环境要求:1)温度、湿度要求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有关设备和器件对温、湿度的要求,设备间安 B级执行。

即温度为12~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70%,温度变化率<10度/小时。

2)隔热、防尘、防火、防静电要求这些因素会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及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使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在对计算机机房装修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应加以考虑。

建议地板选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墙壁采用防火涂料或装金属塑铝板,天花吊顶选用金属天花。

3)照明要求设备间在距地面 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

4)供配电要求设备间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频率: 50Hz;电压:380V/220V;建议提供独立电源。

6、(垂直)干线子系统干线系统是指从主配线间至楼层配线间的电缆。

本综合布线系统由于没有另外设置楼层配线间,故不考虑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7、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

它是整个布线系统中的一部分(包括传输介质)并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设施所需的硬件,其中有铜线,光缆等。

8、机房建筑要求1)房屋净高:3.0米。

2)楼地面采用活动防静电地板(600x600mm),其离地高度为300mm。

3)楼顶面采用T型明铝合金龙骨架、微孔铝天花板(600x600mm)吊顶。

吊顶高度离活动防静电地板面3.0米。

4)中心机房的新鲜空气补给及排气,采用换气扇方式。

预留换气扇孔安装高度为离地面3.5米。

9、机房工作环境要求1)温度、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要求开机时机房内温、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A级B级夏季冬季全年温度(℃)23±2 20±2 18-28相对湿度( %)45-65 40-70温度变化率(℃<5 <10/h)关机时机房内温、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项目A级B级温度(℃)5-35 5-35相对湿度( %)40-70 20-80温度变化率(℃ /h) <5 <10开机时主机房内的温、湿度应执行 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他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主机房内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 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的条件下,在操作人员位置测量应小于 68dB(A);无线电波的干扰影响到很多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计算机工作属于弱小信号类,对干扰极为敏感,因此要做必要抗干扰的处理----接地或屏蔽,让工作环境的无线电波干扰场强,当频率为0.15-1000MHz时应低于126dB;工作环境要防永磁场或电磁场干扰,其值不应小于 800A/m。

为此,计算机等设备的放置位置与变电站等高压强设备的距离保持5M以上;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 1kV。

3)机房的接地根据国家标准 2887-89《计算机站场接地技术要求》中规定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可以分为直流地悬浮和直流地直接接大地两种,从安全角度来讲,直流地应直接接大地;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中心机房中,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小于1Ω。

4)机房的消防报警与灭火系统计算机机房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机房吊顶上设置火灾自动探测器,采用均布方式,每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为 10-15平方米;火灾自动探测器采用感烟探测器;根据计算机中心的情况,机房内的灭火系统设置二氧化碳或卤化烷固定灭火系统。

5)通风要求为了保证中心机房内的新鲜空气不断得到补充和旧空气不断得到排出室外,需在中心机房设置换气扇。

6)检修电源考虑依据相关的要求中心机房各房间及各楼宇配线间应装设交流 220v维修用电源插座。

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为距离活动防静电地板面300mm。

10、系统屏蔽与接地1)屏蔽效应当综合布线系统的周围环境存在电磁干扰时,应采用屏蔽措施,以抑制电磁干扰。

电缆即是电缆干线的主要发生器,也是主要的接收器,作为发生器,它向空间辐射电磁噪声场;灵敏的电视机、计算机、通信系统和数据系统通过它们的天线,互连线和电源线接收这种电磁噪声。

采用屏蔽系统最基本的是为了保证在有干扰环境下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

这里的干扰包括两个部分:减少电磁辐射,即减少布线系统本身向外辐射能量。

以及提高抗外来电磁干扰能力。

线对单独屏蔽的线缆还具有降低线对间串扰的能力。

为了消除干扰,除了要求屏蔽层设有间断点外,同时还要求屏蔽系统必须达到完全连续的 360度完全屏蔽。

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要求处处屏蔽,一是有任何一点的屏蔽不能满足要求,将势必会影响到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

地线与一个点对点的连接来说,这个要求很难达到的。

因为其中的信息插口,跳接线等。

都很难做到屏蔽,因此,采用屏蔽并不能完全消除电磁干扰。

另外,屏蔽层接地点之间的电压差会导致接地噪声,比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位不均衡等。

这样在传输系统的某两点间便会产生电势差,进而产生金属屏蔽层上的电流。

这时,屏蔽层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最大的干扰源,因而导致其性能远不如非屏蔽的双绞线。

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单单有了一层金属屏蔽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有正确、良好的接地系统,把干扰有效地引入大地,才能保证信号在屏蔽系统中安全,可靠地传输。

2)接地的类型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要与其设备间,配线间放置的有源设备接地系统一并考虑。

符合有源设备要求的接地系统也一定满足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要求。

接地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等类型。

在接地系统中,用接地电阻来表示与大地结合好坏的指标,接地电阻值在《计算站场接地技术要求》中规定如下:直流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综合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3)配线柜接地要求所有屏蔽线的屏蔽层都应良好地接地,屏蔽层首先连接到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端上,每个楼层配线架接地端子应与配线间的接地装置相连。

从楼宇配线架至接地装置接地导线的直流电阻不得超过1Ω并永久性地保持其连通。

4)接地导线要求在距离接地体 30米以内(距合适的接地点),接地导线用直径4毫米的外包绝缘套的多股铜芯线。

若距离接地体超过 30米时,接地线的直径参考表如下:距离(米)导线直径(毫米)≤ 30 4.030-48 4.548-76 5.676-106 6.2106-122 6.7122-150 8.0151-300 9.8配线间中每个配线架均要可靠的接地到配线架(柜)的接地排上,其接地导线应不小于 2.5平方毫米,接地电阻小于1Ω。

11、系统测试1)铜缆测试对于每一个超五类信息端口都执行基本连接测试 (Basic Link Test),其测试项目包括:工作区的信息口和连接器工作区到电讯间的水平线电讯间的配线架接口在测试过程之中,以下所有参数必需达到 EIA/TIA 568A TSB 67所定之标准:线路连接图 (wiremap)正确水平双绞线长度 (length)<90m线路衰减 (Attenuation)<23.2dB近端串扰 (Near End Cross-Talk / NEXT)>24dB2)光缆测试测试标准 :光缆传输性能的测试可参照GB/T 8401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