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笔记

合集下载

新课标研读笔记

新课标研读笔记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研读笔记学科教学·语文彭小艳20130103007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2011年版的,包括小学和初中,共分为四个部分,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组成。

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

导语部分确定了语文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句话介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说明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功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因此,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来进行交流沟通。

如生活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学生学习语文课程首先是用来满足我们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用来进行学习的工具,还可以给学生开拓视野、了解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促进精神发展,即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方法、学习习惯、语文知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等。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新课标把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具体化为“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中华民族的两个传统,即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用优良传统、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和道德风尚把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具体化、清晰化,指导教师更明确地贯彻到教学中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课程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与内容二、阶段目标与内容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附录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部分前言三、课程设计思路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阶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体目标与内容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阶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批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批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心得批注、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s1] 。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s2] 。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s3]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s4] 、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s5] 。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s6]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s7]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s8]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s9]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s10]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s11]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s12]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

学科作业: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和县##中学通过课程学习,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要求方面的变化。

1.阅读内容的调整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在课外阅读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2.阅读方法的调整新版课程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但是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以是学生的理解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

新版课程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语文新课标解读感悟篇一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11版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

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

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

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厘清性质 彰显特色 改进对策——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厘清性质 彰显特色 改进对策——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厘清性质彰显特色改进对策——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熊建峰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2(025)004
【摘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了,她是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指南针。

深入学习新《课标》,可以厘清语文课程性质,把握语文课程特点,弄清语文课程内涵,从而彰显语文教学特色,改进语文教学实践措施,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熊建峰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沙河·J、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8
【相关文献】
1.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求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 [J], 应永恒
2.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J], 于志强
3.强化核心价值注重打好基础——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体会 [J], 时广郑
4.明确方向讲究策略——学习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体会 [J], 杨再隋
5.写字教学必须大大加强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
字教学要求的一点体会 [J], 王树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新课标书面笔记摘抄(3篇)

语文新课标书面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前言《语文新课标》是我国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制定的重要指导文件。

它旨在指导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语文新课标》的部分内容摘抄:二、课程性质与理念1. 课程性质《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的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

(3)终身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4)实践导向: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1. 总目标《语文新课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使学生具有以下语文素养:(1)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

(2)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鉴赏、评价文学作品。

(3)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段目标(1)第一学段(1—2年级)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第二学段(3—4年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3)第三学段(5—6年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程内容1. 识字与写字(1)识字教学:注重汉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2—3)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2—3)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二、解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改动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三)关于写作教学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本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它的最早形体为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戈”(武器),下面一个“止” (脚印,表示行动的意思)戈止会意,表示征发讨伐之意。从甲骨文,金 文,小篆,到楷体,字形有了极为特殊的变化, “戈”的首笔变成了“武” 的首笔,“戈”的一撇变成了“武”的第二笔。
《世界多美呀》教学片段二: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经你们一说,老师也明白了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这三个美丽 的词语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 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此时,小鸡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让同学拿出准备的“蛋壳”——纸做的头饰,让学生当小鸡,从洞眼看看 这个美丽的世界,说说看到了什么)(屏幕出示蓝天白云图) 生:看到了蓝天……看到了小河…… 师: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用纸挡住脸,透过较大的洞眼,眼睛转来转去,搜寻着) 生:看到了同学……看到了后面有老师听课…… 师:有什么感受? 生:很有趣……很好玩……
2、“多认少写”与“先认先写”
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 “800-1000”改为“800左右”。 第二学段,识字量由“20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累计 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读书笔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读书笔记1摘抄内容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正确认识课程理念。

(一)语文学科特点及教学特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工具性”“人文性”这两方面的任务,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上下大功夫,实现二者的高度统一: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二)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及教学策略。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语文学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其他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关注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

(2)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3)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4)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学习仍是学生获取知识、获得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田地,沟通与生活联系。

(2)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7.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8.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遵循语文学科教学基本原则。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读书笔记.doc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读书笔记.doc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读书笔记解放学校廖颖恺近期,我阅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此书为让老师能更好的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让老师们去开展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论文和案例评比,以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

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从而平时正常开展备课组活动,师徒结对活动,每位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研讨课,积极听课、思考,努力做到跨学科听课,通过上课、评课、听课,努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尤其是书中对如何“评价与建议”等的指导让我收益非浅。

此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

从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

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激发着教师的热情,智慧与信心。

全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评价,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段中的老师指明了方向,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

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所以,读来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尚处在迷惑中,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通读本书,就会帮你疏理改革实践中的小阻碍,对有的章节还可以进行精读与摘录。

目前,一些学校在作经验交流时,都谈到了教学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此,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摘录如下:评价建议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读后感(实用5篇)

语文课程标准的读后感(实用5篇)

语文课程标准的读后感(实用5篇)1.语文课程标准的读后感第1篇近来,我和同事们共同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找出了新旧课标的异同,有很多新增内容,主要明确了今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对我们今后怎样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中第一学段(1~2年级)中的识字与写字部分中有这样几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新课标中对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这样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原10条,现7条,更紧凑)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教学中,新增了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新课标还新增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教学方式又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方法,所以我要转变教学理念,跟随时代的脚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课下多和学生交流,建立师生之情。

在课上,要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重点展示2011 年版课标在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方面呈现出的变化,具体说明变化的原因,阐释变化背后的理念与思想。

以帮助教师了解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帮助教师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重点讲析的内容包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钻研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四)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五)阅读教学评价要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六)诵读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首先要细致阅读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部分的相关表述,揣摩相关语句的含义,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并理解其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的具体描述。

第二,理解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体会案例蕴含的教学理念。

第三,撰写学习心得,书面呈现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第四,结合学习内容重新设计自己的一节课,并阐明设计意图。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一、强调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调整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第一学段,在旧课标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难度,重视了阅读习惯的培养,更符合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一、第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将原第一条和第十条合并)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并不是简单地指导如何阅读。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让他们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让书籍赋予学生智慧,陶冶情操。

比如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把家里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都带到班级中去,这样,学生和书靠得很近。

另外,可以根据各班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演一演。

通过综合实践课或阅读课,让学生表演课外书中精彩的故事,教师进行正面的评价,积极的引导,激发起广大同学阅读的热情。

画一画。

让学生动手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描画下来再与同学交流,既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

读一读。

让学生诵读优美的故事、韵文,感受语言节奏、韵律的美。

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图画”的良机,一定要耐心细致的培养,教会他们爱护图书,在阅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注意用眼卫生等。

二、第二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原第二条、第三条调整)原第二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条: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新课程标准把其中的第三条放到了第二学段,本学段对默读的要求仅限于“学习”,大大降低了对默读的要求。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默读内容和方法都应考虑循序渐进。

低年级学生的“指读”已经成了读书的习惯,如果一下子让学生抛开这种方法,学生很难适应。

所以无论是默读的方法还是内容都应考虑一个学习和训练的梯度。

默读学习内容可以依照“字—词—句—段—篇”的顺序逐步进行训练。

同时,默读方法也要由易到难,不应操之过急,比如可以大声指读——小声指读——不出声指读——不出声、不指读。

【精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学习(可编辑

【精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学习(可编辑

第五,在“附录”中新增了两 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 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 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 写和教学评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
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 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 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 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 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 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汉字教育的新理 念也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 一的精神。
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 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300个 “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 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 工夫认识、体会,并且在练好这些字以后,学 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还要利用《字表》加强识字、 写字教学的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 表》中的表一列出2500个常用宇,就是要求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 字。这一字表给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 考。
加强汉字教育,这是语文课 程标准这一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着 力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 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采取了新
的措施,增强了改革的力度。为 什么要重点考虑这个内容?此次修 订具体有哪些主要变化?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亟需解决的突出 问题主要有:错别字和书写质量的问题— —其实,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偏低, 这种情况不但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而且 也普遍存在于成人之中。如果不采取措施, 情况恐怕会越来越糟。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有的地区反 映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要高度重视积累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 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 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2011版)为小学和初中共用,其中初中语文部分有以下特点:一、明确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在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又多次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进一步强调传统语文的重要性新修订课标“基本理念”部分在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同时,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后面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再次强调语文课程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的精髓”。

三、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在“前言”部分两次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在后文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又多次进行了强调,并要求在“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提高阅读品位”。

四、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五、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新修订课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这对当前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

如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

新修订课标在教学“具体建议”中增加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知识提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知识提纲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011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高效课堂及其创建
河西学院文学院
周晓云
一、高效课堂的概说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 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 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 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 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 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的课堂。
(三)课堂教学效率三个要素
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定义分析:
1.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
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所完成的 教学任务量。
2.学生层面,教学效率
= 教学对所有 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 间总和。 这里强调“所有学生”,旨在倡导关 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即全体 性。 所谓“一切影响”,是指“学生学到 的有用知识 + 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 + 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负面的影 响”。

(六)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宏观目标:实现我国的教育方针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是我国通过立法第一次完整地规定了国 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效课堂的创建
(一)高效课堂创建的基础条件
1.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念、敬业精神、综 合素养、人格品行 2.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 3.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促退作用) 4.班级人数、教学设施、家庭状况等外部条件。
(二)创建高效课堂的核心条件
教师的人格素养层面: 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念、敬业精神、综 合素养、人格品行 技术层面: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笔记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把握新的教育理念,熟悉各个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这样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检测等方面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更好的教好语文,让学生主动、轻松的学好语文。

再次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老师很有必要牢记《标准》中的一些量化要求:
一、识字写字的量化要求
总目标中要求九年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会写的字800个;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7-9年级累计识字3500个左右。

二、阅读的量化要求
总目标中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不少于260万字。

另外,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7-9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的量化要求
3-4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5-6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7-9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