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氏体的形成

根据相图,加热时首先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然后是先共析相铁素体与渗碳体溶入奥氏体,相变驱动力是奥氏体与珠光体的自由能差。

一、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体系总自由能:△G=-△Gv+△Gs+△Ge<0

相变驱动力:Gv=△Gγ-△Gp

式中:△Gγ为相变驱动力,即奥氏体与珠

光体的自由能差,Gγ为奥氏体自由能,Gp为珠

光体自由能。发生转变时:t>A1(727℃),A1即

奥氏体转变临界点。实际转变温度与临界点A1之

差称为过热度,过热度越大,驱动力也越大,转

变也越快。

△GV>0,△T<0,γ→P△GV=0,△T>0,P、γ平衡;

△GV<0,△T>0,P→γ满足条件。

因此,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是:必须在一定的过热度条件下才能发生。过热度越大,驱动力也越

大,转变也越快。

二、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珠光体类组织转变为奥氏体):

共析钢的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当加热到Ac1以上保温时,将全部转变为奥氏体。此转变过程由下

式表示:

珠光体P(F+Fe3C)→奥氏体A;

含碳量:0.0218%6.69%0.77%

结构:体心立方(复杂斜方)正交晶格面心立方

这一过程由Fe的晶格改组和Fe、C原子的扩散,它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奥氏体核的形成;

2、奥氏体核的长大;

3、剩余渗碳体溶解;

4、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一)、奥氏体形核的形成:

1、形核位置:

(1)、F/Fe3C界面;奥氏体晶核优先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相界面处通过扩散机制形成;

(2)、珠光体团交界处;

(3)、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团交界处。

2、在上述位置优先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相界面处形核,这是由于满足三个起伏:(1)、界面上存在浓度结构起伏;相界面处存在碳的浓度起伏;容易满足形成奥氏体所需的碳浓度。相界面处存在结构起伏;

(2)、界面存在缺陷,能量高,提供能量起伏;此处原子排列紊乱,位错、空位浓度较高,容易满足形成奥氏体所需的能量;

(3)、有渗碳体溶解后的碳原子补充。

3、有时在铁素体内部也能形核,只要满足:

(1)、温度高,提供足够的相变驱动力;

(2)、有嵌镶块,提供足够的浓度条件和晶核尺寸。

4、奥氏体形核(在加热不快,温度不高的条件下):有铁原子和碳原子扩散机制。(二)、奥氏体核的长大:

奥氏体晶核形成之后,长大便开始了。其奥氏体核的长大是依靠碳原子的扩散、奥氏体两侧界面向

铁素体及渗碳体推移来进行的。长大过程是通过Fe3C向γ中溶解、依靠C原子在γ和α中的扩散、α→γ的

晶格改组、γ两侧界面(α/γ界面和Fe3C/γ界面)分别向α和Fe3C中推移等过程来进行的。因此,奥氏

体长大是C原子扩散控制的。

1、碳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扩散:

由图2-8中所示,设在温度t1,在F与Fe3C交界面形

成A核。由于A晶核中与F交界处C含量CA-F

核中与Fe3C交界处C含量),碳原子向F一侧扩散,就改

变了A中各个界面的浓度,破坏了平衡状态,为了恢复

平衡,低碳的F将转变为A,而使界面处碳含量仍然恢复

到CA-F,同时Fe3C中的碳也溶入A,也使界面浓度增高

到CA-Fe3C,有利于A的长大。

图2-8奥氏体核的长大

CA:奥氏体的碳浓度,0.77%;

CA-F:奥氏体中靠近铁素体一侧含碳量(GS线);

CA-Fe3C:奥氏体中靠近渗碳体一侧含碳量(ES线);

CF-A:铁素体中靠近奥氏体一侧含碳量(GP线);

CF-Fe3C:铁素体中靠近渗碳体一侧含碳量(QP的延长线);

Fe3C:渗碳体的碳浓度,6.69%。

奥氏体长大机制:奥氏体晶核形成之后,它一面与渗碳体相接,另一面与铁素体接。在奥氏体中靠

近铁素体一侧含碳量(CA-F)较低,而靠近渗碳体一侧含碳量(CA-Fe3C)较高,由于CA-Fe3C>CA-F,这使

得在奥氏体中出现了碳的浓度梯度,引起碳在奥氏体中由高浓度的Fe3C/γ相界面向低浓度的α/γ相界面扩

散。随着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破坏了原先相界面处碳浓度的平衡,即造成靠近铁素体一侧奥氏体的碳

浓度增高(>CA-F),靠近渗碳体一侧奥氏体的碳浓度降低(

势必促使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以及渗碳体的溶解。这样,奥氏体中与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处碳平衡浓度

的破坏与恢复的反复循环过程,就使奥氏体逐渐向铁素体和渗碳体两方向长大,直至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

氏体为止(图2-8)。

2、碳原子在铁素体内部的扩散: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的同时,在奥氏体中出现了碳的浓度梯度(CA-Fe3C-CA-F),碳在铁素体中也

进行扩散,促使奥氏体长大。由于F中与A交界的界面浓度CF-A

Fe3C交界的界面浓度),碳

原子向A一侧扩散,使F中碳浓度升高,有利于向奥氏体的转化。

(三)、剩余渗碳体溶解:

铁素体消失以后,仍有部分渗碳体尚未溶解,这部分渗碳体称为剩余渗碳体。

1、实验现象:

(1)、F消失时,组织中的Fe3C还未完全转变;

(2)、测定后发现A中含碳量低于共析成分0.77%。

2、原因:

Fe-Fe3C相图上ES线斜度大于GS线(见图2-8),S点不在CA-F与CA-Fe3C中点,而稍偏右。所以A中平均

碳浓度,即(CA-F+CA-Fe3C)/2低于S点成分。当F全部转变为A后,多余的碳即以Fe3C形式存在。

通过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或继续升温,剩余渗碳体通过碳原子的扩散,不断溶入奥氏体中,使奥氏体的碳浓度逐渐接近共析成分。这一阶段一直进行到渗碳体全部消失为止。

(四)、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