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言之有物
高考作文:论述文写作之“言之有物”
高考作文:论述文写作之“言之有物”论述文写作之“言之有物”陈益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无论是“基础等级”,还是“发展等级”,“内容”这一项在作文赋分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言之有物”是作文“内容”层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一环不符合要求,作文得分无论如何都高不上去。
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反对党八股》中,举出的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就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言之无物的反面,是言之有物。
具体到论述文写作,言之有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观点鲜明,切忌模糊虚飘考场论述文,最受欢迎的是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文章。
文章开头要精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摒弃什么,要用一两句简明扼要的话把观点亮出来,让阅读者一目了然。
毛泽东同志是政论名家,他的政论文写作艺术很值得广大考生学习揣摩。
比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开头是这样的: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其理由如次……第一句话就亮明观点,语言表达多么简明扼要,多么旗帜鲜明!让听众一下子就能把握住演讲者的态度观点。
在论述文写作中,不少考生,尤其是以“文青”“小资”自居的考生们容易犯的毛病是开头云山雾罩,炫耀卖弄,华而不实,篇幅冗长,让阅读者难以领略要点。
二、内容翔实,消除空泛议论言之有据,持之有故,论证有力,才能使立论坚实强劲,给人以雄辩的力量。
一些恰到好处的引证,几个典型生动的事例,往往能对观点起到很好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考生如果平时疏于积累,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储备,那么在写作当中,就很容易掉入苍白无力、说理空洞的陷阱。
先看一个作文题目:有人说,人生就像是穿越大海,需要不断地劈波斩浪,也需要在港湾里自由地休憩;有人说,人生就像是攀越高山,需要不断地向上前进,也需要偶尔在绿荫下停留。
在这些人的眼里,生活需要不断地前行,也需要不时地停下,有走有停,停停走走,才是生命最美的节奏。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自我经历或感受,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2021年甘肃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
2021年甘肃省高考语文优秀作文6篇及点评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
”也有人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
”是啊!诚信是清泉。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问,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啊!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进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
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为伴,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
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
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
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
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
【评析】文章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有物、有理需建立在言之有序的基础之上。
2016高考言之有物的三篇满分作文
2016高考言之有物的三篇满分作文高考作文历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发展变化,无非都是希望通过形式的改变,让学生阐述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能够关注社会。
然而近些年,我们看到的考场满分作文大多是套作或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文章对社会生活无关痛痒。
下面精选三篇今年言之有物言之铿锵的满分作文,希望助力2017年备考。
【附2016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试题一】《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附2016年高考全国三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高考作文:思路决定出路——2020年全国l卷高考作文高分解密
思路决定出路:2020年全国l卷高考作文高分解密王月苓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主,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是审题不清,主次不分,重点不明,无所侧重,笼统地写三人,平均用墨。
文题明确要求:“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所以必须从三人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人写。
其次是感悟、认识不深,即对三人的感受和认识不深,发倔不出三人各自的本质特点。
再次是不会写发言稿,不知道发言稿的文体特点,作文表达既不符合语境又不符合文体特征(语境是面对全班同学的读书报告会;文体是发言稿)。
所以要写好发言稿,就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展开,并遵循其文体特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一、言有“主旨”发言稿主旨要明确、深刻,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可分别从三人的角度确定文章主旨,请深入体会:站在齐桓公的角度:1. 要知人善任;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 人才乃治国之本。
站在管仲的角度:1. 勇于担当,成就伟业;2. 尽职尽责,忠于职守;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站在鲍叔的角度:1. 做人赢在格局;2. 人贵有自知之明;3. 善待对手是大爱。
二、言之有序言之有序,就是指结构布局,所谓“三点定位成一线,条理清晰高分现”,只要找到三点,就能做到条理清晰。
思辨作文看上海——202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深度解析
思辨作文看上海——2024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深度解析【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命题评析】考生可以从概念入手,对“认可度”的内涵外延、形成要素、影响作用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
“认可度”是多种意愿表达和行为选择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人们对事物的接受程度。
往往事物的认可度越高,越容易被大众所肯定。
以此为基础,价值认同得以产生,社会共识得以凝聚,公共规范得以形成。
“认可度”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之为判别事物的参考,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有效地做出价值判断。
“认可度”是否可以作为判别事物高下的标准,“认可度”的形成过程具体而复杂,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事物本身的属性、特点有关,也与外界条件、个人喜好等密切相关,甚至常被社会热点和时代风气所左右。
“认可度”是特定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常常是一定范围内的共识而非所有事实,是某种程度的常理而非全部真理。
题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生活中判别事物、区分高下,也许会有不少依据和标准,厘清这些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形成自己缜密的思考和判断,培养理性精神。
考生可由“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现象切入,聚焦或结合“认可度”,在具体写作中展开思辨,思考生活中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认识结果,进而追问它们是否像看起来那样合理得当,这就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考生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地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审题指导】2024年上海高考作文继承了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思辨风格。
话题来自于学生日常熟悉的内容,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和反思生活。
这一命题对考生是相当友善的,它相当于发出了一次优雅的邀请,引领考生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而对话的空间是巨大的,充满了诸多的可能性。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我、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我俗语有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意在告诫我们,说话做事要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不宜冗长繁琐,消耗他人时间。
然而,有人却提出“有话则短,无话则常”的观点,认为在别人已经说过的内容上不必过多赘述,而在别人无话可说的地方,我们或许能找到新的话题,发掘新的观点。
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个性,更闪耀着创新意识的光芒。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有话则短,无话则常。
这里的“有话”并非指我们有多少话要说,而是指在某个话题或问题上,是否已有明确的观点和结论。
若已有定论,我们无需过多重复,应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无话则常,是指在别人尚未涉足的领域,我们有机会发掘新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这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勇于表达。
那么,如何在有话和无话之间找到平衡,使之成为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呢?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
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思考。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别人的观点,还要学会发现问题,找到别人未曾触及的领域。
这样,在别人无话可说时,我们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其次,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创新意识的基石。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打破常规。
这样,我们才能在别人无话可说时,有话可说,才能彰显个性,展现创新意识。
再次,我们要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的观点和见解是否正确,是否具有价值,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实践中,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失败,敢于总结经验教训。
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要善于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在交流与合作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包容他人的缺点,学会与他人共同进步。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备战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写好作文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能够准确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析全国高考作文如何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几个要点。
一、选好立意角度在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首先需要选好立意角度。
选择立意角度时,可以结合题目要求,思考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和观点。
选定一个独特的、有深度的角度可以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例如,如果题目是“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可以选择立意角度从自身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现象出发,分析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二、合理运用议论文的结构在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可以运用较为通用的议论文结构,即引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在引出观点时,可以采用点题的方式,简明扼要地概括自己的观点。
例如,如果观点是“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可以直接点题:“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论证观点时,可以列举具体的事例、数据或者专家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观点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例如,可以引用调查数据、社会现象或者名人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观点时,可以简明扼要地概括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或者建议。
例如,可以总结观点:“要改变当代社会中淡薄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加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培养社交技巧,重建社交网络。
”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时,要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即要求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时,能够提供具体的例子、论据或者推理过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展示个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论证观点时,不仅要列举具体的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分析事例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思考。
只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观点才能更具说服力,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的独特性和深度。
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无论展示个人观点和思考还是其他方面,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角度写作文
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角度写作文《目送》读后感2000字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希望可以碰到这样的一本书:它所展现的,正是眼前我们所经历的生活。
友谊,亲情,爱情;生活,学习,娱乐。
它最好不要说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阅读障碍,内容应该简洁却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它当然不能太过简单、空洞、荒诞、离奇,或者只是单纯地讲个故事,至少在我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过后,有一种随时想要再打开重新阅读一遍的冲动。
它让你忍不住拿起笔,在深深触动你的句子处来回咀嚼、反复诵读,然后誊写在自己最宝贵的笔记上。
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
幸运的,在我高三那段晦涩的岁月,我遇到了这样的书。
它在我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增添了一番色彩。
在所有所有空闲的时光,都有它的陪伴,每每手指触及到它,就有偌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把它放在枕边,睡前翻几遍,嘴角带着笑意,安然进入甜甜的睡梦中。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写友谊,写亲情,写失败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写尽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它告诉我,要真正的注视一切,必须一个人走路。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里。
读《目送》,你能感悟到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与“舍”,一种刻苦铭心的痛。
作者如是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或许,在作者与儿子,作者与父亲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时光中,他们目送一个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涩的少年岁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独自走下去。
他们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时光里,我只能一个人走。
可是我知道,他们眼中的担忧,他们眼中的不舍,他们眼中一逝而过的伤痛,纵然我看不到。
议论文写作指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气
议论文写作指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气“点击穴位,讲活道理”是高考议论文的关键,学生目前的考场议论文有如下问题:空发议论,泛泛而谈;人云亦云,少有思考;东拉西扯,章法混乱;有气没力,学生腔调。
这些都设计论点、论据、论证、结构等发面,要做到不容易,需要学习积累、需要过程重塑。
不主张背诵范文,是因为防止宿构和抄袭,但是我认为适当背诵一些经典范文有助于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加以消化吸收,是可以写出“像样子”的考场作文。
毕竟大多数同学的目标是避免得低分。
下面我们以2016年北京卷为例,学习在没有丰富素材、不要宿构的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真题再现】1、《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书签,与书为伴,形式多样。
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满分佳作1】“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
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及高频主题经典结尾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及高频主题经典结尾文章合为事而作,须言之有物,须有灵魂,当对读者有所启发。
高中生置身于网络时代,信息瞬间触达,在写作训练中应该着重培养有内涵的思维意识。
来看看人民日报那些具有启迪意义的立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然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催化公共文明成为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文明传承断档了吗?》“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
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
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
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
标签无限盛行时,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
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
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旋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一个理想的社会之中,读书和做网红,不该是互相对立的选择。
好好读书也能够成为“网红”,而网红也崇尚“读书”,这才是值得追求的正常现象。
——《“读书不行大不了将来做网红”才是最大的误读》《人民日报》标题为《莫让青春染暮气》的时评在2018年风靡校园,同学们纷纷效仿,《莫使青春凋朱颜》《莫令青春长咨嗟》等标题演化而来;《不要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1990年上海高考作文
199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啊,时间要求:①记叙、议论、抒情,不拘一格,但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②不要写成诗歌。
③700字左右。
范文:“时间匆匆如流水,我们要珍惜时间啊!”这是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后最深的感触。
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时间的紧迫。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时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来去匆匆,我们的日子也就一天天减少的情形,表现了作者为匆匆流逝的时间的珍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是啊,时间就过得如此之快,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转眼间,四千多个日子就这样从我们身边溜走,在水盆里、在饭碗里和双眼前,我们的日子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文中开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在诺大的世界里有几个人呢刚想朱自清先生那样珍惜时光,普遍都像那首《明日歌》那样,认为今天去了还有明天,明天过了还有后天,自己的日子还多着呢!朱自清先生如此爱惜每一天,仍认为自己虚度了八千多的年华,而我们这些认为自己还有许多大好年华的人来说,又是怎样的伟大呢?不仅仅是朱自清先生,许多伟人都在与时间赛跑——鲁迅在工作室里废寝忘食地写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主席日夜不眠的阅读审章,仍要挤出时间看书;华罗庚为了能多读一些好书,采用了特殊的办法来“猜书”。
这样的榜样数不胜数。
可我呢,把时间浪费在下课的追逐打闹中,把时间浪费在课堂上搞小动作、讲话中,常常就在不经意中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能讲这些时间利用起来,那不就能多看几本书,多学习一些知识?过去我已经浪费了许许多多的日子了,今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一秒!努力认真学习,不再让自己的时光就这样悄悄流失了。
读了《匆匆》一文后,我受益匪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我一定要好好充实自己,多学习多做事,爱惜时间,谨记从《匆匆》中领悟到的知识,千万不要再虚度光阴!。
“三言”“两语”说高考作文
当 的 。然 而 我 们 考 生 的 作 文 实 际 家 高 雅 。 0见 什 么 学什 么 , 4 o 学这 样
“ 之 有序 ” 重 要 性 在 于 , 言 的
是 , 容 空 洞 , 感 苍 白 , 病 呻 丢 那 样 。 一 天 , 跑 到 遥 远 的 邯 高 考 阅 卷 时 间 紧 迫 ,应 让 阅 卷 老 内 情 无 有 他 吟 , 么 是 高 调 亮 相 、 场 不 凡 却 郸 学 走 路 去 了。到 了 那 里 , 到 、 师 快 速 地 看 出 我 们 的 行 文 思 路 , 要 开 看 J 草 草 收 场 、 头 蛇 尾 ; 么 是 高 喊 孩 走 路 , 觉 得 灵 巧 , ; 见 老 知 道 我 们 写 的 是 什 么 、 么 写 的 。 虎 要 他 学 看 怎 口号 、 词 滥 调 而 缺 少 具 体 细 节 、 人 走 路 , 觉 得 稳 重 , ; 到 妇 阅 卷 老 师 一 旦 把 握 了 我 们 的 写 作 陈 他 学 看 他 学 就 就 领 真 情 实 感 ;要 么 言 必 称 孔 子 、 屈 女 走 路 , 觉得 多 姿 , 。 这 样 , 思 路 , 能 进 入 文 章 的 意 境 , 略 原 、 东 坡 , 砌 材 料 。 “ 之 有 不 过 半 月 光 景 ,他 连 走 路 也 不 会 文 思 之 妙 ,为 我 们 得 高 分 奠 定 基 苏 堆 言 物 ” 在 叙 事 类 文 章 中 应 该 指 情 节 了 ,盘 缠 也 花 光 了 , 只 好 爬 着 回 础 。 生 动 , 景 鲜 活 , 节 传 神 , 象 去 了 。 郸 人 走 路 姿 势 虽 美 , 不 场 细 形 邯 殊
言 ” 两 语 ” “ 。
流 。 通 过 作 品 把 荒 诞 的 世 界 、 卡 )有 正 ( 云 、 夫 卡 ) 反 ( 他 扭 , 马 卡 有 邯
2024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的三重境界——入世、出世与通世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人生的三重境界——入世、出世与通世写作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入世、出世、通世”是人生的三种妻态。
“入世”是积极进取、当仁不让,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世”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保持一种心灵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自己回身审视,从而生活得淡泊超脱、从容自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出世”的“度”.就会陷入“通世”的境地,从而心灰意冷、消极逃避。
人生奋斗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千世界,就显得至关重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澈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分析:一、考题分析该作文材料提出了人生的三种态度:"入世"、"出世"、"通世",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考生需要从这些材料中获得启示,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来写作。
考题重在考察考生对人生态度和应对机遇与挑战的姿态的理解,以及对不同生活态度的评价和思考。
二、审题立意不同生活态度的价值:探讨"入世"、"出世"、"通世"三种生活态度的不同价值,并论述它们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作用。
选择合适的生活态度:强调在人生奋斗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至关重要,提出如何把握好"出世"的度,以免陷入消极逃避和心灰意冷的境地。
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姿态:论述在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应对,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成就。
三、构思要点"入世"的意义与作用:阐述积极进取、当仁不让的态度,以及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积极参与社会和事业的益处。
"出世"的意义与作用:解释与社会保持一定心灵距离的重要性,以便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要言之有物
要言之有物作者:袁京雁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升学考试》2019年第04期立意和选材是作文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文史通义·文理》中说“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作文等第的重要标准。
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一篇好的文章除了立意之外,还应注意选材,要根据主旨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中心。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选材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缺乏感染力,无法吸引读者。
二是材料陈旧,毫无新意。
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三是简单模仿,内容空泛。
一味地模仿只会削弱文章的表现力,约束了学生选材的视界,再好的材料也会忽视了。
因而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所写的作文也言之无物。
如何让文章“言之有物”?首先,要学会观察,选材要真实。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所以观察就是为了积累素材。
直接观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听、闻、尝、摸、踩、想;间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浏览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第二手信息。
通过直接和间接观察这两个途径,我们就获取了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符合生活的情理的写作素材。
例如,初三上学期在写作文《走近 ; ;》,要求写景或写春夏秋冬四季。
学生对于观察是有兴趣的,而且能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写下来,所写的景物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自然更能写出其特征。
其次,要鲜活新颖,选材要典型。
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也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也可以大胆转换视角,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优秀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优秀作文的标准是什么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越是小文章越难写,800字左右的文章易写难工。
如何做到有头有尾,首尾呼应,详略得当,迅速切题,收束有力这是需要多加训练的。
第二语言要流畅得体,句子要完整通顺,词汇要富于变化,善用隐喻,化用名人名言,语言富有时代气息,文气充沛,流贯着健康、阳光、积极的气韵。
第三言之有物。
内容丰实,细节描写传神真实,叙事井然,联系当下社会生活和个人学习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在叙事和写人时生发出应有的哲理,这是表达力的关键。
第四字迹清晰,书写工整,文面清新,语段整饬。
作家李洁非反复告诫其女,高考作文要得高分,必须书写工整。
这是深得其奥妙者语。
说句实话,阅卷者在疲劳时,很大可能会根据书写得分。
1。
让你的作文言之有物——高考作文六个“十大”经典素材——十大感动人物
N . o 0
十大感动人物
重庆 一 中 王 海洋
们称他“ 是一个为正义 。 而同那些丧失记忆的人进
行抗争的斗士”而他所代理的诉讼“ . 不仅贡献予中
国和 日 , 贡献 于全人 类。 他 自己说 :勇 于忏 本 而且 ” “
无论他们的身份 、 背景、 经历有多么的不同, 但
是在 过去的一 年或 几年里 . 他们 的所作 所 为却感 动
博士、 博士后的归国留学人员。
黄伯 云就是 憋着 一 口气 回来 的 , 内心深 处 的 他
3 .巴 金
— —
=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目标是 “ 要搞 就要搞 世界第一 ” 9 6 , 云 和 。19 年 黄伯
巴金 , 生于 四J 成都 一个 官宦 家 庭 。 生 创作 I f 一 无数 。“ 文革 ” 。 中 巴金遭 到了残酷 迫害 。17 9 8年起 .
上 的产品 。
月 , 费 了整 整七 年 的时 间 , 以煌煌 五 卷 四十多 耗 终 万 字的 巨著 , 给人 们一部 这个 时代 “ 奉献 说真话 ” 的
大 书。它渗透 了老人 晚年 的真实思 想与 感情 。 出 写
在 模拟 飞机试 验 中 ,刹 车片 温度急剧 升高 , 摩 擦 系数严重 下降 . 课题组 在最 后关头 失败 了。作为
【 薯接】, ' 王 选——巾帼占 士. I 民族斗士 6
王选 .97年 毕业 干杭 州大 学,97年 开始 留 17 18 学于 日 筑波 大学。19 本 95年 8 3 日。 月 一则关 于 日
神挺起 国人的民族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 。
解读 人与人之 间应 有的情 感 . 带给人 们感 人至 深的
心 灵 冲 击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要言之有物《考纲》对作文的内容要求是“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先说说“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就是要言之有物。
要求考生在平时应注意观察、分析、积累,在写作时不以假话、大话、空话填充文章。
具体地说,就是若写记叙类文章,不宜堆砌材料而重在生动形象的描写;若写议论类文章,也不宜堆砌事实论据而重在说理的深刻和透彻;若写抒情类文章,更不宜罗列事件而应在精当叙事的基础上抒发能够感动自己、打动读者心灵的感情。
要做到内容充实,重要的是要围绕中心选样典型材料。
有些考生作文内容空洞,是因为缺少材料,特别是写议论文时,论点已经确定,但缺乏论据,常常是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也很难凑够字数。
此时考生要开动脑筋“想”,打开记忆仓库去“找”;到教材中去找:刘和珍为革命而英勇献身,贝多芬为音乐孜孜以求,屈原被贬乃有《离骚》,司马迁遭宫刑愤著《史记》……这些例子都有极大的说服力、感染力;或者到报刊影视中去找,到现实生活中去找,从科学家、运动员、劳动模范或周围同学、朋友身上去发现“为我所用”的论证材料,熟记名人名言、名言警句,灵活运用;或者叙述一些生活中的事例。
诸如此类只要在考场上有清晰的头脑,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像,就一定会写出内容充实的优秀作文。
选取怎样的材料,才显得内容充实?内容充实的文章必须具有高质量的材料,其标准有三点。
(1)丰富性。
就是材料本身有丰富的意蕴。
意蕴就是材料的内在含义。
意蕴丰富才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给读者以某些启示。
—则材料有无意蕴,要先从读者的眼光来看,要用心去感受它,你果真用了心。
(2) 典型性。
典型性就是要求材料有代表性,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最能表现观点的材料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
用屈原、司马迁的事例来论证“逆境成才”是很有力的,因为屈原、司马迁是人们所熟悉、所崇拜的历史人物。
可是在学生的作文里经常有这样的现像:在论证“逆境成才”这个观点时,列举邻居某某的事例,列举同学的事例,和某某亲朋好友的事例,这此事例有的存在着片面性,并不具有代表性,因而不典型。
(3)现实感。
这是针对材料陈旧而言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取材。
考生要在平时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积累丰富的素材,一旦需要就能源源不断的拿出来。
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历史材料,即使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历史故事,关键是历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才能有新意。
(4)新颖度。
这是针对“人云亦云”而言的。
—些同学平时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也不注意报刊上介绍的新鲜事物,他们手中只有些陈旧的、僵化的材料,写作时言必古人、洋人,有些材料本来还感人,但你用我用他也用,几乎成了“万能材料”,用滥了,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其强度往往与材料的新颖度成正比,所以考生必须在平时积累—些新的材料,随时记下来备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新鲜的可写的人、事、物,只要我们去观察、感受,就能找到内涵丰富、具有现实感、新颖度的材料。
另外,“内容充实”,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体现。
记叙文,要求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
可以借助想象与联想。
在作者构思时,通过想象、联想可以使片断的事物充实后变成完全的整体,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把分散零乱的生活印象,遵循文章主旨形成典型情节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借助想象和联想还可以把原本抽象的道理扩充为具体的事物,从而显示出艺术魅力。
说明文要求说明属性清楚,资料充分。
可以变换角度。
古人云:”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
”既写事物之间的联系,又写事物之间的区别,既把握事物的表象,又阐发事物的内蕴与本质。
议论文,要求论据充足,说理充分。
说理要注意具体分析。
要善于“以问引论”。
例如:为什么?根据什么?说明什么?意思是什么?例如不这样会怎样?假如这样发展下去会怎样?假如相反的观点成立会怎样?这就像什么?这就如同什么?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假如在这样的背景下或站在这样的高度看问题等等。
有选择地回答这类问题,能引导学生充分说理和深入说理。
当写作者感到思路不畅而无话可说时,要善于就议论的话题和中心论点自己向自己发问。
当中心论点摆出后,首先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是什么)。
”这时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想理由。
我国著名的美学理论家朱光潜先生说:“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我们也要不断问自己“理由是什么”“还有什么理由”。
等有了理由之后,再进行一番甄选,看看哪些成其为理由,哪些不成其理由,把成其理由的各点排排主次先后,这些工作做完后,又要针对这些理由发问“这些说法为什么是对的呢”“还有哪些理由能支持这些说法”,等等。
经过多层次的发问,作者的理由逐渐丰富起来,就不会感到无理可讲了。
写议论文也要有点形象思维,朱光潜先生在《漫谈说理文》中指出:“我很相信说理文如果要写好,也还要动一点情感,要用点形象思维。
”综上所述,要想说理充分,必须理由充足,多种途径,多种方法。
以问引导可激活思维,拓展思路,使理由更加充足;多方联系可以大大丰富说理内容,使说理更具深度和广度;善于借助形象,使说理更具打动力,这些都是达到说理充分的重要途径。
要“内容充实”就要广泛积累生活素材,厚积才能薄发。
做生活的有心人,关心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从中捕捉写作材料。
广泛阅览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就是教科书上的一些内容也可以成为写作材料。
只有尽可能多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左右逢源。
再说说“中心明确”。
“中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简称。
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
如何做到中心明确?1.抓住记叙文的线索,是做到中心明确的先决条件。
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是连缀文章的全部材料的脉络,只有线索清楚,“言之有序”,才能清楚明白地发现文章的中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日上课中老师教我们阅读课文总要给我们分析内容,寻找线索,通过阅读文章抓住线索分析文脉而了解作者思路,那么,写文章也一样要有线索,以此表现写作的思路,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那么,什么可以做文章的线索呢?一是以景、物为线索。
以景为线索,往往抓住景的特征,把材料串联起来。
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故都的秋色“清”“静”“悲凉”的特征选择和组织各种景色。
如果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也完全可以说,—切“物”语皆情语,以“物”为线索结构全文,推动事件或情节的发展,也是我们日常学习中常见的。
二是以人、事为线索以人的某些特征、某些细节或所见所闻组织材料,如《祝福》中的“我”便是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也是记叙文中常见的,如《项链》,就是以借、丢、赔项链这—中心事作为线索的。
三是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这种线索似乎难以捉摸,但仔细琢磨,思想情感的线索贯穿其中,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这方面的范文,当然,也有人把时间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变换也看作线索,写作时不妨参考。
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线索呢一是认真分析掌握的材料,从材中去寻找,因为许多生活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许多共同点,给人同样的感受与启迪,或者相互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得到线索。
二是很好地思考线索和主题的联系,根据立意来确定线索。
因为线索不仅能串缀材料,也能展现文章灵魂,因此,线索与主题往往紧密相联。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曾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运用彩线穿珠的方法,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使文章的结构井然有序,材料紧密集中,中心也容易显现。
2.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
写作时必须选择那些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
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里,考虑在自己所贮藏的素材中,有哪些材料符合题意的要求,这些材料就应该选取它;而与题意毫无关系的材料,就要毫不可惜地舍弃,即使是十分生动有趣的材料,也要毫不可惜地舍弃。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点。
他说:“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剔掉罢了。
”题意就是告诉我们哪些是“不是脸的地方”,哪些是“是脸的地方”,哪些需要“剔掉”,哪些需要”保留”。
例如有一文题是《赞一位辛勤的园丁》,根据题意应该是歌颂人民教师,那么从自己丰富的材料库中,只能选取有关教师的材料,其它像自己所掌握的干部、工人、农民和战士的材料,就坚决不能选。
自己所掌握有关教师的材料又很丰富,那么根据题意也只能选教师辛勤工作方面的材料,其它像热爱学生,关心周围同志的材料也就只能舍弃。
这样按照题意要求选材,保证了材料准确切实。
3.记叙文的议论和抒情对文章中心的表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深刻揭示文章的主旨,整篇文章就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这种明确中心的技法就叫“点明旨意法”。
记叙文一般来说要讲究含蓄,“旨意”不必直接点出来。
但我们写考场作文,以点明旨意为好,这样能使阅卷老师易于理解,从而易于评价。
因为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评卷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慢慢品味那些含蓄之作,所以不如来个“点明旨意”,更为管用。
运用此法要注意如下几点:(1)“点明旨意法”作为一种立意的技法,首先应把自己的文章的旨意抓准确,不能与文章内容脱节,做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真正具有“警策”之意义;所以语言一定要精练,要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2)“点明旨意”,不能随意地“点”,要点在关涉全文的紧要处。
对于记叙文来说,一般在记叙的基础上去“点”,来个“卒章显志”;(3)不能添加一些与内容无关的、大而无当的“假、大、空”的套话。
4.如何做到议论文中心明确(1)学会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按一定顺序严密组织材料,提炼观点,这样才能在写作中总揽全局,做到中心明确,旗帜鲜明。
分析,就是把事物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组成部分。
综合,就是把分析的情况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得出正确的观点和思路。
运用分析综合法的基本规律是:首先在分析事物的基础上综合出事物的本质童义。
经综合形成的观点就成为文章的中心,再回过来分析各个侧面,严格安排材料。
这样,用中心论点统率各个层次,各层次的内容又能有力地说明中心论点,思路严密,层次井然,从而达到中心明确。
(2)确立分论点,中心更突出一篇议论文,翻来覆去重复中心论点,非但不能使中心明确,还会让人生厌。
因此,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两三个分论点,则更能突出中心。
打个比方,中心论点有如西瓜,一个好瓜在手,你盘来盘去,即使把西瓜摩热了,它到底还是一个只见表皮的西瓜;如果你操起解剖刀将它切为两半,就可以审视、研究其内部构造和内在矛盾了,你对西瓜的认识和评说就会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