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少年中国说》教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少年中国说(节选)人教部编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1.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6个生字,“泻、潜”等7个会写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难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学中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引入资料、抓重点词语等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采用朗读、想象等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3.排比、设喻,连珠喷发。如文章的第2自然段,在描述少年中国时,就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像这样集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表现手法于一体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像这样大面积连珠喷发的语言气势,可以说是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个十分耀眼的特点。
4.激情滚滚,一气呵成。梁启超的文章,得力于气势,而气势则得力于激情,激情则得力于感愤之深重。有了真实、激烈的情感,文章才有了逼人之盛气,作者才能“纵笔所至不检束”,“情”“气”所至自成妙文。
1.预习提纲
(1)激情导入,简介作者。
(2)疏通文义,质疑问难。
(3)细读课文,品悟感情。
(4)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5)探究异同,励志豪情。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泻、鳞、惶、胎、履、哉”6个生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7个生字,熟练认读、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时代背景。
3.读通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
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
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
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
国”。
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学生聆听歌曲并谈及感受,教师引出主题,再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介绍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年的责任。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提示:对课文的感知,要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
2.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梁启超先生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意在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
3.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朱熹
4.学生放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用不同方式的读书,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感情。
三、疏通文义,解决疑难。
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是怎样疏通文意的?(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是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试着自己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疏通文义。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课下注释,还有结合语境的方式理解词语,进而大概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在此基础上大胆质疑,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读通、读懂课文。
2.找出全文阅读,并读熟。
结合本文的选段,找出全文阅读,达到对作者思想的全面理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体会本文所要表达的强国梦想。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