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四个数10-,1-,0,10中,最小的数是( )A .10-B .1-C .0D .10【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关键是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详解】解:101010-<-<< ,∴最小的数是10-,故选:A .2.下列图案中,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O 对称的是( )A .B .C .D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图形关于某点对称,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对应点连线是否过点O 判断即可.【详解】解:由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关于点O 对称的是C ,故选:C .3.若0a ≠,则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a a a +=B .325a a a ⋅=C .235a a a⋅=D .321a a ÷=4.若a b <,则( )A .33a b +>+B .22a b ->-C .a b -<-D .22a b<【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关键.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 .∵a b <,∴33a b +<+,则此项错误,不符题意;B .∵a b <,∴22a b -<-,则此项错误,不符题意;C .∵a b <,∴a b ->-,则此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a b <,∴22a b <,则此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为了解公园用地面积x (单位:公顷)的基本情况,某地随机调查了本地50个公园的用地面积,按照04x <≤,48x <≤,812x <≤,1216x <≤,1620x <≤的分组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值为20B .用地面积在812x <≤这一组的公园个数最多C .用地面积在48x <≤这一组的公园个数最少D .这50个公园中有一半以上的公园用地面积超过12公顷【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从频数分布直方图获取信息,根基图形信息直接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5041612810a =----=,故A 不符合题意;用地面积在812x <≤这一组的公园个数有16个,数量最多,故B 符合题意;用地面积在04x <≤这一组的公园个数最少,故C 不符合题意;这50个公园中有20个公园用地面积超过12公顷,不到一半,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6.某新能源车企今年5月交付新车35060辆,且今年5月交付新车的数量比去年5月交付的新车数量的1.2倍还多1100辆.设该车企去年5月交付新车x 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2110035060x +=B .1.2110035060x -=C .1.2(1100)35060x +=D .110035060 1.2x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设该车企去年5月交付新车x 辆,根据“今年5月交付新车的数量比去年5月交付的新车数量的1.2倍还多1100辆”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该车企去年5月交付新车x 辆,根据题意得:1.2110035060x +=,故选:A .7.如图,在ABC 中,90A ∠=︒,6AB AC ==,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AE CF =,则四边形AEDF 的面积为( )A .18B .C .9D .∵90BAC ∠=︒,AB AC =∴45BAD B C ∠=∠=∠=︒∴ADE CDF V V ≌,S S S =+8.函数21y ax bx c =++与2k y x=的图象如图所示,当( )时,1y ,2y 均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A .1x <-B .10x -<<C .02x <<D .1x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是关键.由函数图象可知,当1x >时,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2y 位于在一、三象限内,且2y 均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知,当1x >时,1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2y 位于一、三象限内,且在每一象限内2y 均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当1x >时,1y ,2y 均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D .9.如图,O 中,弦AB 的长为C 在O 上,OC AB ⊥,30ABC ∠=︒.O 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 ,若5OP =,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点P 在O 上B .点P 在O 内C .点P 在O 外D .无法确定10.如图,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72︒的扇形,若扇形的半径l是5,则该圆锥的体积是()A B C.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勾股定理,理解圆锥的底面周长与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相等是解题关键,设圆锥的半径为r,则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rπ,根据弧长公式得出侧面展开图的弧长,进而得出1r=,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圆锥的高,再代入体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圆锥的半径为r,则圆锥的底面周长为2rπ,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l 分别与直线a ,b 相交,a b ,若171∠=︒,则2∠的度数为 .【答案】10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含义,先证明1371∠=∠=︒,再利用邻补角的含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a b ,171∠=︒,∴1371∠=∠=︒,∴21803109∠=︒-∠=︒;故答案为:109︒12.如图,把1R ,2R ,3R 三个电阻串联起来,线路AB 上的电流为I ,电压为U ,则123U IR IR IR =++.当120.3R =,231.9R =,347.8R =, 2.2I =时,U 的值为 .【答案】220【分析】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乘法运算律,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根据123U IR IR IR =++,将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23U IR IR IR =++ ,当120.3R =,231.9R =,347.8R =, 2.2I =时,()20.3 2.231.9 2.247.8 2.220.331.947.8 2.2220U =⨯+⨯+⨯=++⨯=,故答案为:220.13.如图,ABCD Y 中,2BC =,点E 在DA 的延长线上,3BE =,若BA 平分EBC ∠,则DE = .【答案】5【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2AD BC ==,BC AD ∥,进而得出BAE EBA ∠=∠,再由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得到3BE AE ==,即可求出DE 的长.【详解】解:在ABCD Y 中,2BC =,2AD BC ∴==,BC AD ∥,CBA BAE ∴∠=∠,BA 平分EBC ∠,CBA EBA ∴∠=∠,BAE EBA∴∠=∠,3BE AE∴==,235DE AD AE∴=+=+=,故答案为:5.14.若2250a a--=,则2241a a-+=.【答案】11【分析】本题考查了已知字母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得出条件的等价形式是解题关键.由2250a a--=,得225a a-=,根据对求值式子进行变形,再代入可得答案.【详解】解:2250a a--=,225a a∴-=,()2224122125111a a a a∴-+=-+=⨯+=,故答案为:11.15.定义新运算:()()20a b aa ba b a⎧-≤⎪⊗=⎨-+>⎪⎩例如:224(2)40-⊗=--=,23231⊗=-+=.若314x⊗=-,则x的值为.1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顶点B 在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上,(1,0)A ,(0,2)C .将线段AB 沿x 轴正方向平移得线段A B ''(点A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A '),A B ''交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于点D ,过点D 作DE y ⊥轴于点E ,则下列结论:①2k =;②OBD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DA '的面积;③A E ';④B BD BB O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212AOB A OD S S '==⨯= ,∴BOK AKDA S S '= 四边形,∴BOK BKD AKDA S S S S '+=+ 四边形∴OBD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DA 如图,连接A E ',∵DE y ⊥轴,DA O EOA '∠=∠∴四边形A DEO '为矩形,∴A E OD '=,∴当OD 最小,则A E '最小,设()2,0D x x x ⎛⎫> ⎪⎝⎭,∴B BD A OB ''' ∽,∴B BD B OA '''∠=∠,∵B C A O ''∥,∴CB O A OB '''∠=∠,∴B BD BB O ''∠=∠,故④符合题意;三、解答题17.解方程:1325x x =-.解得:3x =,经检验,3x =是原方程的解,∴该分式方程的解为3x =.18.如图,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3BE =,6EC =,2CF =.求证:ABE ECF △△∽.19.如图,Rt ABC △中,90B Ð=°.(1)尺规作图:作AC 边上的中线BO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将中线BO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DO ,连接AD ,C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答案】(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1)作出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AC 于点O ,连接BO ,则线段BO 即为所求;(2)先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矩形的判定可得结论.【详解】(1)解:如图,线段BO 即为所求;(2)证明:如图,∵由作图可得:AO CO =,由旋转可得:BO DO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90ABC ∠=︒,∴四边形ABCD 为矩形.20.关于x 的方程2240x x m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1)求m 的取值范围;(2)化简:2113|3|21m m m m m ---÷⋅-+.【答案】(1)3m >(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是解本题的关键;(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建立不等式解题即可;(2)根据(1)的结论化简绝对值,再计算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即可.21.善于提问是应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同学们的提问水平,对A,B两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结果对每名同学的提问水平进行评分,得分情况如下(单位:分):A组75788282848687889395B组75778083858688889296(1)求A组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2)现从A、B两组得分超过90分的4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参与访谈,求这2名同学恰好来自同一组的概率.由树状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这2名同学恰好来自同一组的情况有∴这2名同学恰好来自同一组的概率41123=.22.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简称为“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某校综合实践小组制作了一个“着上组合体”的模拟装置,在一次试验中,如图,该模拟装置在缓速下降阶段从A 点垂直下降到B 点,再垂直下降到着陆点C ,从B 点测得地面D 点的俯角为36.87︒,17AD =米,10BD =米.(1)求CD 的长;(2)若模拟装置从A 点以每秒2米的速度匀速下降到B 点,求模拟装置从A 点下降到B 点的时间.(参考数据:sin 36.870.60︒≈,cos36.870.80︒≈,tan 36.870.75︒≈)【答案】(1)CD 的长约为8米;(2)模拟装置从A 点下降到B 点的时间为4.5秒.【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俯角问题,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边长是解题关键.(2)解:17AD =Q 22AC AD CD ∴=-=在BCD △中,C ∠=sin BC BDC BD∠= ,sin 36.87BC BD ∴=⋅︒15AB AC BC ∴=-=-23.一个人的脚印信息往往对应着这个人某些方面的基本特征.某数学兴趣小组收集了大量不同人群的身高和脚长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身高y 和脚长x 之间近似存在一个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下表:脚长(cm)x ...232425262728...身高(cm)y (156163)170177184191…(1)在图1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x y ;(2)根据表中数据,从(0)y ax b a =+≠和(0)k y k x=≠中选择一个函数模型,使它能近似地反映身高和脚长的函数关系,并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如图2,某场所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脚长约为25.8cm ,请根据(2)中求出的函数解析式,估计这个人的身高.【答案】(1)见解析(2)75y x =-(3)175.6cm【分析】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是解题关键.(1)根据表格数据即可描点;(2)选择函数(0)y ax b a =+≠近似地反映身高和脚长的函数关系,将点()()23,156,24,163代入即可求解;(3)将25.8cm 代入75y x =-代入即可求解;【详解】(1)解:如图所示:(2)解:由图可知: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选择函数(0)y ax b a =+≠近似地反映身高和脚长的函数关系,将点()()23,156,24,163代入得:1562316324a b a b=+⎧⎨=+⎩,解得:75a b =⎧⎨=-⎩∴75y x =-(3)解:将25.8cm 代入75y x =-得:725.85175.6cmy =⨯-=∴估计这个人身高175.6cm24.如图,在菱形ABCD 中,120C ∠=︒.点E 在射线BC 上运动(不与点B ,点C 重合),AEB △关于AE 的轴对称图形为AEF △.(1)当30BAF ∠=︒时,试判断线段AF 和线段AD 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6AB =+O 为AEF △的外接圆,设O 的半径为r .①求r 的取值范围;②连接FD ,直线FD 能否与O 相切?如果能,求BE 的长度;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可得120BAD C ∠=∠=︒,AB AD =,再结合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结论;(2)①如图,设AEF △的外接圆为O ,连接AC 交BD 于H .连接OA ,OE ,OF ,OC ,证明ABC 为等边三角形,,,,A E F C 共圆,2120AOE AFE ∠=∠=︒,O 在BD 上,30AEO EAO ∠=∠=︒,过O 作OJ AE ⊥于J ,当AE BC ⊥时,AE 最小,则AO 最小,再进一步可得答案;②如图,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画圆,可得,,,B C F D 在A 上,延长CA 与A 交于L ,连接DL ,证明18030150CFD ∠=︒-︒=︒,可得60OFC ∠=︒,OCF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1203090BAF ∠=︒-︒=︒,可得:45BAE FAE ∠=∠=︒,BE EF =,过E 作EM AF ⊥于M ,再进一步可得答案.【详解】(1)解:AF AD =,AF AD ⊥;理由如下:∵在菱形ABCD 中,120C ∠=︒,∴120BAD C ∠=∠=︒,AB AD =,∵30BAF ∠=︒,∴1203090FAD ∠=︒-︒=︒,∴AF AD ⊥,由对折可得:AB AF =,∴AF AD =;(2)解:①如图,设AEF △的外接圆为O ,连接AC 交BD 于H .连接OA ,OE ,OF ,O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120BCD ∠=︒,∴AC BD ⊥, 60BCA ∠=︒,BA BC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ABC AFE ACB ∠=∠=︒=∠,∴,,,A E F C 共圆,2120AOE AFE ∠=∠=︒,O 在BD 上,同理可得ACD 为等边三角形,∴60CAD ∠=︒,∴30CLD ∠=︒,∴18030150CFD ∠=︒-︒=︒,∵DF 为O 的切线,∴90OFD ∠=︒,∴60OFC ∠=︒,∵OC OF =,∴OCF △为等边三角形,∴60COF ∠=︒,∴1302CAF COF ∠=∠=︒,25.已知抛物线232:621(0)G y ax ax a a a =--++>过点()1,2A x 和点()2,2B x ,直线2:l y m x n =+过点(3,1)C ,交线段AB 于点D ,记CDA 的周长为1C ,CDB △的周长为2C ,且122C C =+.(1)求抛物线G 的对称轴;(2)求m 的值;(3)直线l 绕点C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 秒后(045)t ≤<得到直线l ',当l AB '∥时,直线l '交抛物线G 于E ,F 两点.①求t 的值;②设AEF △的面积为S ,若对于任意的0a >,均有S k ≥成立,求k 的最大值及此时抛物线G 的解析式.∵直线2:l y m x n =+过点(3,1)C ,2C ,且122C C =+,∴A 在B 的左边,AD AC CD ++=∵C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CA CB =,∴345t =,解得:15t =,②∵()1122AEF A E S EF y y EF =⋅-= 当1y =时,232621ax ax a a --++∴22620x x a a --+=,。
2016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及答案(word版)

(2)共12种情况,有6种情况两次摸到相同颜色棋子,所以概率为 . 24. 解:(1)设第一批购进水果x千克,则第二批购进水果2.5千克,依
据题意得: ,解得x=200,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解,∴x+2.5x=700, 答:这两批水果功够进700千克; (2)设售价为每千克a元,则: , 630a≥7500×1.26,∴ ,∴a≥15,答:售价至少为每千克15元. 25. (1)证明:在△GAD和△EAB中,∠GAD=90°+∠EAD, ∠EAB=90°+∠EAD, ∴∠GAD=∠EAB,又∵AG=AE,AB=AD,∴△GAD≌△EAB, ∴EB=GD; (2)EB⊥GD,理由如下:连接BD,由(1)得:∠ADG=∠ABE,则 在△BDH中, ∠DHB=180°-(∠HDB+∠HBD)=180°-90°=90°,∴EB⊥GD; (3)设BD与AC交于点O,∵AB=AD=2在Rt△ABD中,DB= , ∴EB=GD= . 26. 解:(1)由y=0得,ax2-2ax-3a=0,∵a≠0,∴x2-2x-3=0,解得 x1=-1,x2=3, ∴点A的坐标(-1,0),点B的坐标(3,0); (2)由y=ax2-2ax-3a,令x=0,得y=-3a,∴C(0,-3a),又 ∵y=ax2-2ax-3a=a(x-1)2-4a,得D(1,-4a),∴DH=1,CH=-4a(-3a)=-a,∴-a=1,∴a=-1,∴C(0,3),D(1,4),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把C、D两点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3; (3)存在.由(2)得,E(-3,0),N(-
保密 ★ 启用前
2016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 卡内相应的位置上) 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1 D、22、若∠α的余角是30°,则cosα的值是( )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4、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 图形的有( )
往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往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项涂黑.1. 实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A.-2B.2C. ±2D. ±4【答案】B2. 如图,两平行直线a、b被直线l所截,且∠1=60°,则∠2的度数为A.30°B.45°C.60°D.120°第2题图【答案】C3. 点(3,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3,-2)B. (-3,2)C. (-3,-2)D. (2,-3)【答案】A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①x2+2x+3=0②x2-2x-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都有实数解B.①无实数解,②有实数解C.①有实数解,②无实数解D.①②都无实数解5.如图,□ABCD的顶点A、B、D在⊙O上,顶点C在⊙O的直径BE上,∠ADC=54°,连接BE,则∠AEB的度数为A.36°B.46°C.27°D.63°第5题图【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6. 使式子12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x ≥-21 7.已知函数y=3x 的图象经过点A (-1,y 1)、点B (-2,y 2),则y 1 y 2(填“>”或“<”或“=”). 【答案】>8.若圆锥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圆的半径为3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π). 【答案】15π9.已知实数a 、b 满足a +b =3,ab =2,则a 2+b 2= .【答案】5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 1B 1C 1D 1,又顺次连接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 2B 2C 2D 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 6B 6C 6D 6周长是 . 【答案】21第10题图三、解答题(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 计算:3221)13(3101-+--⎪⎭⎫⎝⎛-.【答案】解:原式=3-1+32-21=613. 12. (往年广东珠海,12,6)解方程:2-x x -412-x =1.【答案】解:方程两边乘(x +2)(x -2),得 x (x +2)-1=(x +2)(x -2).解得x =-23. 检验:x =-23时(x +2)(x -2)≠0,x =-2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3. 某初中学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勤洗手”问卷调查,学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分别为600、700、600人.经过数据整理,将全校的“勤洗手”调查数据绘制成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计算八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并补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最大?第13题图【答案】解:(1)300÷25%=1200(人),1200×35%=420(人). 所以八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为420人.九年级占得百分比为1―25%―35%=40%.补全两幅统计图如下:(2) 七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为300÷600=50%,八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为420÷700=60%,九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为480÷600=80%,所以九年级“勤洗手”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例最大.14.如图,已知,EC=AC,∠BCE=∠DCA,∠A=∠E,求证:BC=DC.第14题图【答案】证明:∵∠BCE=∠DCA,∴∠BCE+∠ACE=∠DCA+∠ACE,即∠BCA=∠DCE.∵AC=EC,∠A=∠E,∴△BCA≌△DCE(ASA).∴BC=DC.15.某渔船出海捕鱼,2010年平均每次捕鱼量为10吨,2012年平均每次捕鱼量为8.1吨,求2010―2012年每年平均每次捕鱼量的年平均下降率.【答案】解:设2010―2012年每年平均每次捕鱼量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 ,根据题意,得10(1-x )2=8.1.x 1=0.1,x 2=1.9(不符合题意,舍去).答:2010―2012年每年平均每次捕鱼量的年平均下降率为10%.四、解答题(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6.一测量爱好者,在海边测量位于正东方向的小岛高度AC .如图所示,他先在点B 测得山顶点A 的仰角是30°,然后然后沿正东方向前行62米到达D 点,在点D 测得山顶A 点的仰角为60°(B 、C 、D 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测量仪的高度忽略不计).求小岛的高度AC .(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2≈1.4,3≈1.7)第16题图【答案】解:由题意知,∠ADC =60°,∠ABC =30°,设AC =x 米. 在Rt △ACD 中,tan60°=CDAC, ∴CD=︒60tan AC=3x =33x .在Rt △ACB 中,tan30°=BCAC, 即33=3362x x +.解得x=313≈53.所以小岛的高度AC 为53米.17.如图,⊙O 经过菱形的的三个顶点A 、B 、C ,且与AB 相切于点A . (1)求证:BC 为⊙O 的切线; (2)求∠B 的度数.第17题【答案】(1)证明:如下图,连接AO、CO.∵AB是⊙O的切线,∴OA⊥AB.∴∠BAO=90°.∵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AO=CO,BO=BO,∴△BAO≌△BCO(SSS).∴∠BCO=∠BAO=90°.即OC⊥BC.∴BC为⊙O的切线.(2)连接BD,由菱形、圆的对称性,BD过圆心,即B、O、D三点共线.∵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BO=∠ADO.∵OA=OD,∠OAD=∠ODA.∴∠AOB=2∠ADO=2∠ABO.∵∠ABO+∠AOB=90°,∴∠ABO+2∠ABO=90°.∴∠ABO=30°.∴∠ABC=2∠ABO=2×30°=60°.18. 把分别标有数字2、3、4、5的四个小球放入A 袋内,把分别标有数字31、31、41、51、61的五个小球放入B 袋内,所有小球的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A 、B 两个袋子不透明.(1)小明分别从A 、B 两个袋子中各摸出一个小球,求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互为倒数的概率; (2)当B 袋中标有61的小球上的数字变为 时(填写所有结果),(1)中的概率为41. 【答案】解:(1)列表如下:有表可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0种,它们出现的可性相同,其中两个球上的数字互为倒数的有4种,所有P(两个球上的数字互为倒数)=204=51. (2)21或31或41或51. 19. (往年广东珠海,19,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x 轴负半轴上,点B在y 轴正半轴上,OA =OB ,函数y =-x8的图象与线段AB 交于M 点,且AM =BM . (1)求点M 的坐标; (2)求直线AB 的解析式.第19题图【答案】解:(1)过点M 分别作MC ⊥OA 于C ,MD ⊥OB 于D . ∵AM =BM , ∴MC =21OB ,MD =21OA . ∵OA =OB ,∴MC =MD . 设点M 的坐标为(-a ,a ), ∵点M 在函数y=-x8的图象上, ∴a =-a-8. 解得a =22.∴点M 的坐标为(-22,22). (2)∵点M 的坐标为(-22,22), ∴MC =MD =22, ∴OA =OB =42.∴点A 的坐标为(-42,0), 点B 的坐标为(0,42).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24024b b k ,解得⎩⎨⎧==.241b k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42.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20. 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问题.材料:将分式13224+-+--x x x 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由于分母为-x 2+1,可设-x 4-x 2+3=(-x 2+1)(x 2+a )+b .则-x 4-x 2+3=(-x 2+1)(x 2+a )+b=-x 4-ax 2+x 2+a +b =-x 4-(a -1)x 2+(a +b ).∵对于任意x,上述等式均成立,∴⎩⎨⎧=+=-.311b a a ,∴a=2,b=1.∴13224+-+--x x x =11)2)(1(222+-+++-x x x =1)2)(1(222+-++-x x x +112+-x= x 2+2+112+-x .这样,分式13224+-+--x x x 被拆成了一个整式x 2+2与一个分式112+-x . 解答:(1)将分式186224+-+--x x x 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2)试说明186224+-+--x x x 的最小值为8.【答案】解:(1) 解:由于分母为-x 2+1,可设-x 4-6x 2+8=(-x 2+1)(x 2+a )+b . 则-x 4-6x 2+8=(-x 2+1)(x 2+a )+b=-x 4-ax 2+x 2+a +b =-x 4-(a -1)x 2+(a +b ). ∵对于任意x ,上述等式均成立,∴⎩⎨⎧=+=-.861b a a ,∴a=7,b=1.∴186224+-+--x x x =11)7)(1(222+-+++-x x x =1)7)(1(222+-++-x x x +112+-x = x 2+7+112+-x .这样,分式186224+-+--x x x 被拆成了一个整式x 2+7与一个分式112+-x . (2)∵-x 2+1的最大值为1,∴112+-x 的最小值为1.又∵x 2+7的最小值为7,又∵186224+-+--x x x = x 2+7+112+-x , ∴186224+-+--x x x 的最小值为7+1=8.21. 如图,在Rt △ABC 中,∠C =90°,点P 为AC 边上的一点,将线段AP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点P 对应点P ′),当AP 旋转至AP ′⊥AB 时,点B 、P 、P ′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作P ′E ⊥AC 于点E .(1)求证:∠CBP =∠ABP ; (2)求证:AE =CP ; (3)当PE CP =23,BP ′=55时,求线段AB 的长.第21题图【答案】(1)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P =AP ′,∴∠APP ′=∠AP ′P . ∵∠BPC =∠APP ′,∴∠BPC =∠AP ′P . ∵ AP ′⊥AB ,∴∠ABP +∠AP ′P =90°.∵∠C =90°,∴∠CBP +∠BPC =90°.∴∠CBP =∠ABP .(2)证明:如下图,作PF ⊥AB 于F .∵∠CBP =∠ABP ,PC ⊥BC ,∴PF =CP .∵AP ′⊥AB ,PF ⊥AB ,∴∠AFP =∠P ′EA =90°.∴∠APF +∠PAF =90°,∠PAF +∠P ′AE =90°.∴∠APF =∠P ′AE .∵AP =AP ′,∴△AFP ≌△P ′EA (AAS).∴PF =AE .∵PF =CP ,∴AE =CP .(3)∵∠C =∠PEP ′,∠BPC =∠P ′PE ,∴△BCP ∽△P ′PE . ∴PE CP =P P BP ',即23=P P P P ''-55. ∴PP ′=25. ∵PE CP =23,AE =CP ,AP =AP ′, 设CP =3x ,则PE =2x ,AE =3x ,AP ′= AP =5x ,∴P ′E =4x .在Rt △PEP ′中,(2x )2+(4x )2=(25)2,∴x =1.∴AP ′=5x =5.在Rt △BAP ′中,AB =22P A P B '-'=225)55(-=10.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y 轴和x 轴的正半轴上,且长分别为m 、4m (m >0),D 为边AB 的中点,一抛物线l 经过点A 、D 及点M (-1,-1-m ).(1)求抛物线l 的解析式(用含m 的式子表示);(2)把△OAD 沿直线OD 折叠后点A 落在点A ′处,连接OA ′并延长与线段BC 的 延长线交于点E ,若抛物线l 与线段CE 相交,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抛物线l 顶点P 到达最高位置时的坐标.【答案】(1)解:∵OA =m ,AB =4m ,D 为边AB 的中点,∴点A (0,m ),点D(2m ,m ).设抛物线l 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把点A (0,m ),点D (2m ,m ),M (-1,-1-m )代入y =ax 2+bx +c ,得 ⎪⎩⎪⎨⎧--=+-=++=.1242m c b a m c mb a m m c ,,解得⎪⎩⎪⎨⎧==-=.21m c m b a ,,∴抛物线l 的解析式为y =-x 2+2mx +m .由折叠可知,OA =OA ′=m ,A ′D =AD =2m ,∠ADO =∠ODA ′.∵AB ∥OC ,∴∠DOF =∠ADO ,∴∠DOF=∠ODA ′,∴OF =OD . 设OF =x ,则OD =x ,A ′F =2m -x .∴m 2+(2m -x )2=x 2.x =45m . ∴OF =45m ,A ′F =43m . 过点A ′作A ′H ⊥OF 于H .∵∠A ′OF =∠A ′OF ,∠A ′HO =∠O A ′F =90°, ∴△O A ′H ∽△OFA ′. ∴OF A O OA OH F A H A '=='',即m m m OH m H A 4543=='. ∴A ′H =53m ,OH =45m . ∴点A ′(45m ,53m ). 直线OA ′的解析式为y =-43x . ∵直线CE 的解析式为x =4m ,∴点E (4m ,-3m ).把点E (4m ,-3m )代入y =-x 2+2mx +m ,得m =2.把点C (4m ,0) 代入y =-x 2+2mx +m ,得m =81. ∴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81≤m ≤2. (3) y =-x 2+2mx +m=-(x -m )2+m 2+m .显然当m =2时,抛物线l 顶点P 到达最高位置, ∴抛物线l 顶点P 到达最高位置时的坐标为(2,6).。
近五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22年广东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A.﹣2 B.2 C.12-D.122.计算22()A.1 B.2C.2 D.4 3.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长方形D.正方形4.如题4图,直线a//b,∠1=40°,则∠2=()A.30°B.40°C.50°D.60°5.如题5图,在△ABC中,BC=4,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DE=()A.14B.12C.1 D.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A.(3,1)B.(﹣1,1)C.(1,3)D.(1,﹣1)7.书架上有2本数学书、1本物理书.从中任取1本书是物理书的概率为()A.14B.13C.12D.238.如题8图,在▱ABCD中,一定正确的是()A .AD=CDB .AC=BDC .AB=CD D .CD=BC9.点(1,1y ),(2,2y ),(3,3y ),(4,4y )在反比例函数4y x=图象上,则1y ,2y ,3y ,4y 中最小的是( )A .1yB .2yC .3yD .4y10.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 ,则圆周长C 与r 的关系式为C =2πr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是变量B .π是变量C .r 是变量D .C 是常量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DABDABCD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sin 30°=____________.12.单项式3xy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13.菱形的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14.若x =1是方程220x x a -+=的根,则a =____________.15.扇形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90°,则该扇形的面积(结果保留π)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123201π三、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解不等式组:32113x x ->⎧⎨+<⎩参考答案:32113x x ->⎧⎨+<⎩①② 由①得:1x > 由②得:2x <∴不等式组的解集:12x <<17.先化简,再求值:211a a a -+-,其中a =5.参考答案:原式=(1)(1)1211a a a a a a a -++=++=+-将a =5代入得,2111a +=18.如题18图,已知∠AOC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 求证:△OPD ≌△OPE . 参考答案:证明:∵PD ⊥OA ,PE ⊥OB ∴∠PDO =∠PEO=90° ∵在△OPD 和△OPE 中 PDO PEO AOC BOC OP OP ∠⎪∠⎧∠=⎩∠⎪⎨== ∴△OPD ≌△OPE (AAS )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几名学生要凑钱购买1本.若每人出8元,则多了3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了4元.问学生人数和该书单价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设学生人数为x 人8374x x -=+7x =则该书单价是8353x -=(元)答:学生人数是7人,该书单价是53元.20.物理实验证实: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满足看数关系y =kx +15.下表是测量物体质量时,该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的数量关系.x 0 2 5 y151925(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弹簧长度为20cm 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 参考答案:(1)将2x =和19y =代入y =kx +15得19=2k +15解得:2k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y =2x +15 (2)将20y =代入y =2x +15得20=2x +15解得: 2.5x =∴当弹簧长度为20cm 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是2.5kg .21.为振兴乡村经济,在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销售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某村委会统计了15名销售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10 4 7 5 4 10 5 4 4 18 8 3 5 10 8(1)补全月销售额数据的条形统计图.(2)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众数)?中间的月销售额(中位数)是多少?平均月销售额(平均数)是多少?(3)根据(2)中的结果,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给予奖励,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参考答案:(1)月销售额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3445378210318715x +⨯+⨯++⨯+⨯+==(万元)∴月销售额的众数是4万元;中间的月销售额是5万元;平均月销售额是7万元. (3)月销售额定为7万元合适.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如题22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C 为⊙O 的直径,∠ADB =∠CDB . (1)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2)若2AB =,AD =1,求CD 的长度.参考答案:(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DB =∠CDB ∴AB BC = ∴AB BC = ∵AC 是直径 ∴∠ABC 是9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在Rt △ABC 中222AC AB BC =+可得:2AC = ∵AC 是直径 ∴∠ADC 是90° ∴在Rt △ADC 中 222AC AD DC =+可得:3DC = ∴CD 的长度是323.如题23图,抛物线2y x bx c =++(b ,c 是常数)的顶点为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1,0),AB =4,点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过P 作PQ //BC 交AC 于点Q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PQ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P 点坐标. 参考答案:(1)∵A (1,0),AB =4∴结合图象点B 坐标是(﹣3,0)将(1,0),(﹣3,0)代入2y x bx c =++得 01093b c b c =++⎧⎨=-+⎩解得:23b c =⎧⎨=-⎩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23y x x =+- (2)设点P 为(,0)m∵点C 是顶点坐标∴将1x =-代入223y x x =+-得4y =- ∴点C 的坐标是(1,4)--将点(1,4)--,(1,0)代入y kx b =+得 04k b k b =+⎧⎨-=-+⎩解得:22k b =⎧⎨=-⎩ ∴AC 解析式:22y x =-将点(1,4)--,(﹣3,0)代入y kx b =+得034k b k b =-+⎧⎨-=-+⎩解得:26k b =-⎧⎨=-⎩ ∴BC 解析式:26y x =-- ∵PQ //BC∴PQ 解析式:22y x m =-+ 2222y x m y x =-+⎧⎨=-⎩解得:121m x y m +⎧=⎪⎨⎪=-⎩ ∴点Q 坐标:1(,1)2mm +-(注意:点Q 纵坐标是负的) CPQ ABC APQ CPB S S S S =--△△△△11144(3)4(1)(1)222CPQ S m m m =⨯⨯-⨯+⨯-⨯-⨯-△21322CPQ S m m =--+△21(1)22CPQ S m =-++△当1m =-时,CPQ S △取得最大值2,此时点P 坐标是(﹣1,0) ∴△CPQ 面积最大值2,此时点P 坐标是(﹣1,0)2021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四个选项中,为负整数的是()A.0 B.﹣0.5 C.﹣D.﹣22.如图,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a、b,且a+b=0,若AB=6,则点A表示的数为()A.﹣3 B.0 C.3 D.﹣63.方程=的解为()A.x=﹣6 B.x=﹣2 C.x=2 D.x=6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 B.3+=3C.(a2b3)2=a4b6D.(a﹣2)2=a2﹣4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1)(2)B.(1)(4)C.(2)(4)D.(3)(4)6.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举办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在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中,有3名女学生,1名男学生,则从这4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恰好抽到2名女学生的概率为()A.B.C.D.7.一根钢管放在V形架内,其横截面如图所示,钢管的半径是24cm,若∠ACB=60°,则劣弧AB的长是()A.8πcm B.16πcm C.32πcm D.192πcm8.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点(0,﹣5),则当x=2时,y的值为()A.﹣5 B.﹣3 C.﹣1 D.59.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B′C′,使点C′落在AB边上,连结BB′,则sin∠BB′C′的值为()A.B.C.D.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点C在函数y=﹣(x <0)的图象上,若点B的横坐标为﹣,则点A的坐标为()A.(,2)B.(,)C.(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时,x应满足的条件是.12.方程x2﹣4x=0的实数解是.13.如图,在Rt△ABC中,∠C=90°,∠A=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连结BD.若CD=1,则AD的长为.14.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上的两个点,若x1<x2<0,则y1y2(填“<”或“>”或“=”).15.如图,在△ABC中,AC=BC,∠B=38°,点D是边AB上一点,点B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B′,当B′D∥AC时,则∠BCD的度数为.1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边BC上一点,且BE=3,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D于点F、G,DF与AE交于点H.并与⊙A交于点K,连结HG、CH.给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H是FK的中点(2)△HGD≌△HEC(3)S△AHG:S△DHC=9:16(4)DK=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72分)17.解方程组.18.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CD,∠A=∠D,BE=CF,证明:AE=DF.19.已知A=(﹣)•.(1)化简A;(2)若m+n﹣2=0,求A的值.20.某中学为了解初三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随机调查了该年级20名学生,统计得到该20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如下:3,5,3,6,3,4,4,5,2,4,5,6,1,3,5,5,4,4,2,4根据以上数据,得到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次数 1 2 3 4 5 6人数 1 2 a 6 b 2 (1)表格中的a=,b=;(2)在这次调查中,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的众数为,中位数为;(3)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3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估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为4次的人数.21.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培训工程,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共100万人次.(1)若“广东技工”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31万人次,“粤菜师傅”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人次是“南粤家政”的2倍,求“南粤家政”今年计划新增加的培训人次;(2)“粤菜师傅”工程开展以来,已累计带动33.6万人次创业就业,据报道,经过“粤菜师傅”项目培训的人员工资稳定提升,已知李某去年的年工资收入为9.6万元,预计李某今年的年工资收入不低于12.48万元,则李某的年工资收入增长率至少要达到多少?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点E是AC的中点,且AC=AD.(1)尺规作图:作∠CAD的平分线AF,交CD于点F,连结EF、B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若∠BAD=45°,且∠CAD=2∠BAC,证明:△BEF为等边三角形.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x,y)为直线l在第二象限的点.(1)求A、B两点的坐标;(2)设△PAO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3)作△PAO的外接圆⊙C,延长PC交⊙C于点Q,当△POQ的面积最小时,求⊙C的半径.24.已知抛物线y=x2﹣(m+1)x+2m+3.(1)当m=0时,请判断点(2,4)是否在该抛物线上;(2)该抛物线的顶点随着m的变化而移动,当顶点移动到最高处时,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已知点E(﹣1,﹣1)、F(3,7),若该抛物线与线段EF只有一个交点,求该抛物线顶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AB=2,点E为边AB上一个动点,延长BA到点F,使AF=AE,且CF、DE相交于点G.(1)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证明:四边形DFEC是平行四边形;(2)当CG=2时,求AE的长;(3)当点E从点A开始向右运动到点B时,求点G运动路径的长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选项中,为负整数的是()A.0 B.﹣0.5 C.﹣D.﹣2【分析】根据整数的概念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0是整数,但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0.5是负分数,不是整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负无理数,不是整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2是负整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a、b,且a+b=0,若AB=6,则点A表示的数为()A.﹣3 B.0 C.3 D.﹣6【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由a+b=0,AB=6得a<0,b>0,b=﹣a,故AB=b+(﹣a)=6.进而推断出a=﹣3.【解答】解:∵a+b=0,∴a=﹣b,即a与b互为相反数.又∵AB=6,∴b﹣a=6.∴2b=6.∴b=3.∴a=﹣3,即点A表示的数为﹣3.故选:A.3.方程=的解为()A.x=﹣6 B.x=﹣2 C.x=2 D.x=6【分析】求解分式方程,根据方程的解得结论.【解答】解:去分母,得x=2x﹣6,∴x=6.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解.故选: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2 B.3+=3C.(a2b3)2=a4b6D.(a﹣2)2=a2﹣4【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2)|=2,原计算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3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原计算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a2b3)2=a4b6,原计算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a﹣2)2=a2﹣4a+4,原计算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1)(2)B.(1)(4)C.(2)(4)D.(3)(4)【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为真命题,符合题意;(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原命题错误,为假命题,不符合题意;(4)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真命题为(1)(4),故选:B.6.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校举办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在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中,有3名女学生,1名男学生,则从这4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恰好抽到2名女学生的概率为()A.B.C.D.【分析】画树状图,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抽到2名女学生的结果有6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画树状图如图: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抽到2名女学生的结果有6种,∴恰好抽到2名女学生的概率为=,故选:B.7.一根钢管放在V形架内,其横截面如图所示,钢管的半径是24cm,若∠ACB=60°,则劣弧AB的长是()A.8πcm B.16πcm C.32πcm D.192πcm【分析】首先利用相切的定义得到∠OAC=∠OBC=90°,然后根据∠ACB=60°求得∠AOB=120°,从而利用弧长公式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CA和CB分别与⊙O分别相切于点A和点B,∴OA⊥CA,OB⊥CB,∴∠OAC=∠OBC=90°,∵∠ACB=60°,∴∠AOB=120°,∴=16π(cm),故选:B.8.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点(0,﹣5),则当x=2时,y的值为()A.﹣5 B.﹣3 C.﹣1 D.5【分析】根据抛物线于x周两交点,及于y轴交点可画出大致图象,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求y=﹣5.【解答】解: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点(0,﹣5),∴可画出上图,∵抛物线对称轴x==1,∴点(0,﹣5)的对称点是(2,﹣5),∴当x=2时,y的值为﹣5.故选:A.9.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B′C′,使点C′落在AB边上,连结BB′,则sin∠BB′C′的值为()A.B.C.D.【分析】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AB,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6,BC=B'C'=8,∠C=∠AC'B'=90°,在Rt△BB'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BB'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解:∵∠C=90°,AC=6,BC=8,∴AB===1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B′C′,∴AC=AC'=6,BC=B'C'=8,∠C=∠AC'B'=90°,∴BC'=4,∴B'B===4,∴sin∠BB′C′===,故选:C.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点C在函数y=﹣(x <0)的图象上,若点B的横坐标为﹣,则点A的坐标为()A.(,2)B.(,)C.(2,)D.(,)【分析】如图,作AD⊥x轴于D,CE⊥x轴于E,通过证得△COE∽△OAD得到=,则OE =2AD,CE=2OD,设A(m,)(m>0),则C(﹣,2m),由OE=0﹣(﹣)=得到m﹣(﹣)=,解分式方程即可求得A的坐标.【解答】解:如图,作AD⊥x轴于D,CE⊥x轴于E,∵四边形OABC是矩形,∴∠AOC=90°,∴∠AOD+∠COE=90°,∵∠AOD+∠OAD=90°,∴∠COE=∠OAD,∵∠CEO=∠ODA,∴△COE∽△OAD,∴=()2,,∵S△COE=×|﹣4|=2,S△AOD==,∴=,∴OE=2AD,CE=2OD,设A(m,)(m>0),∴C(﹣,2m),∴OE=0﹣(﹣)=,∵点B的横坐标为﹣,∴m﹣(﹣)=,整理得2m2+7m﹣4=0,∴m1=,m2=﹣4(舍去),∴A(,2),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11.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时,x应满足的条件是x≥6 .【分析】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为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解答】解: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时,x﹣6≥0,解得x≥6,∴x应满足的条件是x≥6.故答案为:x≥6.12.方程x2﹣4x=0的实数解是x1=0,x2=4 .【分析】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x2﹣4x=0,分解因式得:x(x﹣4)=0,可得x=0或x﹣4=0,解得:x1=0,x2=4.故答案为:x1=0,x2=4.13.如图,在Rt△ABC中,∠C=90°,∠A=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连结BD.若CD=1,则AD的长为 2 .【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BD,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BD的长,进而求解.【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AD=BD,∵∠C=90°,∠A=30°,CD=1,∴BD=2CD=2,∴AD=2.故答案为2.14.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y=上的两个点,若x1<x2<0,则y1>y2(填“<”或“>”或“=”).【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得m的值,确定反比例函数y=图象经过的象限,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16﹣4m=0,解得m=4,∵m>0,∴反比例函数y=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少,∵x1<x2<0,∴y1>y2,故答案为>.15.如图,在△ABC中,AC=BC,∠B=38°,点D是边AB上一点,点B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B′,当B′D∥AC时,则∠BCD的度数为32°.【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38°,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ADB′=∠A=38°,接着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CDB′=∠CDB,则可出∠CDB的度数,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CD 的度数.【解答】解:∵AC=BC,∴∠A=∠B=38°,∵B′D∥AC,∴∠ADB′=∠A=38°,∵点B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B′,∴∠CDB′=∠CDB=(38°+180°)=109°,∴∠BCD=180°﹣∠B﹣∠CDB=180°﹣39°﹣109°=32°.故答案为32°.1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边BC上一点,且BE=3,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D于点F、G,DF与AE交于点H.并与⊙A交于点K,连结HG、CH.给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3)(4)(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H是FK的中点(2)△HGD≌△HEC(3)S△AHG:S△DHC=9:16(4)DK=【分析】(1)先证明△ABE≌△DAF,得∠AFD+∠BAE=∠AEB+∠BAE=90°,AH⊥FK,由垂径定理,得:FH=HK,即H是FK的中点;(2)只要证明题干任意一组对应边不相等即可;(3)分别过H分别作HM⊥AD于M,HN⊥BC于N,由余弦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算出了HM,HT,再算面积,即得S△AHG:S△DHC=9:16;(4)余弦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算出了FK,即可得DK.【解答】解:(1)在△ABE与△DAF中,,∴△ABE≌△DAF(SAS),∴∠AFD=∠AEB,∴∠AFD+∠BAE=∠AEB+∠BAE=90°,∴AH⊥FK,由垂径定理,得:FH=HK,即H是FK的中点,故(1)正确;(2)如图,过H分别作HM⊥AD于M,HN⊥BC于N,∵AB=4,BE=3,∴AE==5,∵∠BAE=∠HAF=∠AHM,∴cos∠BAE=cos∠HAF=cos∠AHM,∴=,∴AH=,HM=,∴HN=4﹣=,即HM≠HN,∵MN∥CD,∴MD=CN,∵HD=,HC=,∴HC≠HD,∴△HGD≌△HEC是错误的,故(2)不正确;(3)由(2)知,AM==,∴DM=,∵MN∥CD,∴MD=HT=,∴==,故(3)正确;(4)由(2)知,HF==,∴,∴DK=DF﹣FK=,故(4)正确.三.解答题(共9小题)17.解方程组.【分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答】解:,将①代入②得,x+(x﹣4)=6,∴x=5,将x=5代入①得,y=1,∴方程组的解为.18.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AB∥CD,∠A=∠D,BE=CF,证明:AE=DF.【分析】欲证AE=DF,可证△ABE≌DCF.由AB∥CD,得∠B=∠C.又因为∠A=∠D,BE=CF,所以△ABE ≌△DCF.【解答】证明:∵AB∥CD,∴∠B=∠C.在△ABE和△DCF中,∴△ABE≌DCF(AAS).∴AE=DF.19.已知A=(﹣)•.(1)化简A;(2)若m+n﹣2=0,求A的值.【分析】(1)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A;(2)根据m+n﹣2=0,可以得到m+n=2,然后代入(1)中化简后的A,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1)A=(﹣)•===(m+n);(2)∵m+n﹣2=0,∴m+n=2,当m+n=2时,A=×2=6.20.某中学为了解初三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随机调查了该年级20名学生,统计得到该20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如下:3,5,3,6,3,4,4,5,2,4,5,6,1,3,5,5,4,4,2,4根据以上数据,得到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次数 1 2 3 4 5 6人数 1 2 a 6 b 2 (1)表格中的a= 4 ,b= 5 ;(2)在这次调查中,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的众数为 4 ,中位数为 4 ;(3)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3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估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为4次的人数.【分析】(1)由题中的数据即可求解;(2)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即可解答;(3)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即可解答.【解答】解:(1)由该20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得:a=4,b=5,故答案为:4,5;(2)该20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从小到大排列如下:1,2,2,3,3,3,3,4,4,4,4,4,4,5,5,5,5,5,6,6,∵4出现的最多,由6次,∴众数为4,中位数为第10,第11个数的平均数=4,故答案为:4,4;(3)300×=90(人).答:估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数为4次的人数有90人.21.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培训工程,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共100万人次.(1)若“广东技工”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31万人次,“粤菜师傅”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人次是“南粤家政”的2倍,求“南粤家政”今年计划新增加的培训人次;(2)“粤菜师傅”工程开展以来,已累计带动33.6万人次创业就业,据报道,经过“粤菜师傅”项目培训的人员工资稳定提升,已知李某去年的年工资收入为9.6万元,预计李某今年的年工资收入不低于12.48万元,则李某的年工资收入增长率至少要达到多少?【分析】(1)设“南粤家政”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x万人次,则“粤菜师傅”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2x万人次,根据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共100万人次,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李某的年工资收入增长率为m,利用李某今年的年工资收入=李某去年的年工资收入×(1+增长率),结合预计李某今年的年工资收入不低于12.48万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取其中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南粤家政”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x万人次,则“粤菜师傅”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2x万人次,依题意得:31+2x+x=100,解得:x=23.答:“南粤家政”今年计划新增加培训23万人次.(2)设李某的年工资收入增长率为m,依题意得:9.6(1+m)≥12.48,解得:m≥0.3=30%.答:李某的年工资收入增长率至少要达到30%.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点E是AC的中点,且AC=AD.(1)尺规作图:作∠CAD的平分线AF,交CD于点F,连结EF、B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中,若∠BAD=45°,且∠CAD=2∠BAC,证明:△BEF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根据要求作出图形即可.(2)想办法证明EB=EF,∠BEF=60°,可得结论.【解答】(1)解:如图,图形如图所示.(2)证明:∵AC=AD,AF平分∠CAD,∴∠CAF=∠DAF,AF⊥CD,∵∠CAD=2∠BAC,∠BAC=45°,∴∠BAE=∠EAF=∠FAD=15°,∵∠ABC=∠AFC=90°,AE=EC,∵BE=AE=EC,EF=AE=EC,∴EB=EF,∠EAB=∠EBA=15°,∠EAF=∠EFA=15°,∴∠BEC=∠EAB+∠EBA=30°,∠CEF=∠EAF+∠EFA=30°,∴∠BEF=60°,∴△BEF是等边三角形.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x,y)为直线l在第二象限的点.(1)求A、B两点的坐标;(2)设△PAO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3)作△PAO的外接圆⊙C,延长PC交⊙C于点Q,当△POQ的面积最小时,求⊙C的半径.【分析】(1)根据直线y=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令x=0,则y=4;令y=0,则x =﹣8,即得A,B的坐标;(2)设P(x,),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出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根据P在线段AB上得出x的取值范围;(3)将S△POQ表示为OP2,从而当△POQ的面积最小时,此时OP最小,而OP⊥AB时,OP最小,借助三角函数求出此时的直径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直线y=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当x=0时,y=4;当y=0时,x=﹣8,∴A(﹣8,0),B(0,4);(2)∵点P(x,y)为直线l在第二象限的点,∴P(x,),∴S△APO==2x+16(﹣8<x<0);∴S=2x+16(﹣8<x<0);(3)∵A(﹣8,0),B(0,4),∴OA=8,OB=4,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在⊙C中,∵PQ是直径,∴∠PQO=90°,∵∠BAO=∠Q,∴tan Q=tan∠BAO=,∴,∴OQ=2OP,∴S△POQ=,∴当S△POQ最小,则OP最小时,∵点P在线段AB上运动,∴当OP⊥AB时,OP最小,∴S△AOB=,∴,∵sin Q=sin∠BAO,∴,∴,∴PQ=8,∴⊙C半径为4.24.已知抛物线y=x2﹣(m+1)x+2m+3.(1)当m=0时,请判断点(2,4)是否在该抛物线上;(2)该抛物线的顶点随着m的变化而移动,当顶点移动到最高处时,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已知点E(﹣1,﹣1)、F(3,7),若该抛物线与线段EF只有一个交点,求该抛物线顶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分析】(1)当m=0时,抛物线为y=x2﹣x+3,将x=2代入得y=5,故点(2,4)不在抛物线上;(2)抛物线y=x2﹣(m+1)x+2m+3的顶点为(,),而=﹣(m﹣3)2+5,即得m=3时,纵坐标最大,此时顶点移动到了最高处,顶点坐标为:(2,5);(3)求出直线EF的解析式为y=2x+1,由得直线y=2x+1与抛物线y=x2﹣(m+1)x+2m+3的交点为:(2,5)和(m+1,2m+3),因(2,5)在线段EF上,由已知可得(m+1,2m+3)不在线段EF上,即是m+1<﹣1或m+1>3,或(2,5)与(m+1,2m+3)重合,可得抛物线顶点横坐标x顶点=<﹣或x顶点=>或x顶点=1.【解答】解:(1)当m=0时,抛物线为y=x2﹣x+3,将x=2代入得y=4﹣2+3=5,∴点(2,4)不在抛物线上;(2)抛物线y=x2﹣(m+1)x+2m+3的顶点为(,),化简得(,),顶点移动到最高处,即是顶点纵坐标最大,而=﹣(m﹣3)2+5,∴m=3时,纵坐标最大,即是顶点移动到了最高处,此时顶点坐标为:(2,5);(3)设直线EF解析式为y=kx+b,将E(﹣1,﹣1)、F(3,7)代入得:,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2x+1,由得:或,∴直线y=2x+1与抛物线y=x2﹣(m+1)x+2m+3的交点为:(2,5)和(m+1,2m+3),而(2,5)在线段EF上,∴若该抛物线与线段EF只有一个交点,则(m+1,2m+3)不在线段EF上,或(2,5)与(m+1,2m+3)重合,∴m+1<﹣1或m+1>3或m+1=2(此时2m+3=5),∴此时抛物线顶点横坐标x顶点=<﹣或x顶点=>或x顶点===1.2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AB=2,点E为边AB上一个动点,延长BA到点F,使AF=AE,且CF、DE相交于点G.(1)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证明:四边形DFEC是平行四边形;(2)当CG=2时,求AE的长;(3)当点E从点A开始向右运动到点B时,求点G运动路径的长度.【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此时FG的长,再借助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解,(3)利用图形法,判断G点轨迹为一条线段,在对应点处求解.【解答】解:(1)连接DF,CE,如图所示:,∵E为AB中点,∴AE=AF=AB,∴EF=AB,∵四边形ABCD是菱形,∴EF∥AB,∴四边形DFEC是平行四边形.(2)作CH⊥BH,设AE=FA=m,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CD∥EF,∴△CDG∽△FEG,∴,∴FG=2m,在Rt△CBH中,∠CBH=60°,BC=2,sin60°=,CH=,cos60°=,BC=1,在Rt△CFH中,CF=2+2m,CH=,FH=3+m,CF²=CH²+FH²,即(2+2m)²=()²+(3+m)²,整理得:3m²+2m﹣8=0,解得:m1=,m2=﹣2(舍去),∴.(3)因H点沿线段AB直线运动,F点沿线段BA的延长线直线运动,并且CD∥AB,线段ED与线段CF的交点G点运动轨迹为线段AG,运动刚开始时,A、F、H、G四点重合,当H点与B点重合时,G点运动到极限位置,所以G点轨迹为线段AG,如图所示,作GH⊥AB,∵四边形ABCD为菱形,∠DAB=60°,AB=2,∴CD∥BF,BD=2,∴△CDG∽△FBG,∴,即BG=2DG,∵BG+DG=BD=2,∴BG=,在Rt△GHB中,BG=,∠DBA=60°,sin60°=,GH=,cos60°=,BH=,在Rt△AHG中,AH=2﹣=,GH=,AG²=()²+()²=,∴AG=.∴G点路径长度为.2020年广东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9的相反数是( )A.-9B.9C.19D.19- 2.一组数据2,4,3,5,2的中位数是( )A.5B.35C.3D.253.在半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B.(2,3)-C.(2,3)-D.(3,2)-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4B.5C.6D.75.24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2x ≠B.2x ≥C.2x ≤D.2x ≠-6.已知ABC ∆的周长为16,点D ,E ,F 分别为ABC ∆三条边的中点,则DEF ∆的周长为( )A.8B.22C.16D.4 7.把函数2(1)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A.22y x =+B.2(1)1y x =-+C.2(2)2y x =-+D.2(1)3y x =-- 8.不等式组231,12(2)x x x -≥-⎧⎨-≥-+⎩的解集为( ) A.无解 B.1x ≤ C.1x ≥- D.11x -≤≤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60EFD ∠=︒.若将四边形EBCF 沿EF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则BE 的长度为( )A.1B.2C.3D.2 10.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1x =.下列结论:①0abc >;②240b ac ->;③80a c +<;④520a b c ++>,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題,每小题4分,共28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分解因式:xy x -=_________.12.如果单项式3m x y 与35nx y -是同类项,那么m n +=_________. 13.若2|1|0a b -++=,则2020()a b +=_________. 14.已知5x y =-,2xy =,计算334x y xy +-的值为_________.15.如图,在菱形ABCD 中,30A ∠=︒,取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作弧相交于两点,过此两点的直线交AD 边于点E (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连接BE ,BD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___.16.如图,从一块半径为1m 的圆形铁皮上剪出一个圆周角为120°的扇形ABC ,如果将剪下来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_m .17.有一架竖直靠在直角墙面的梯子正在下滑,一只猫紧紧盯住位于梯子正中间的老鼠,等待与老鼠距离最小时扑捉.把墙面、梯子、猫和老鼠都理想化为同一平面内的线或点,模型如图,90ABC ∠=︒,点M ,N 分别在射线BA ,BC 上,MN 长度始终保持不变,4MN =,E 为MN 的中点,点D 到BA ,BC 的距离分别为4和2.在此滑动过程中,猫与老鼠的距离D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8.先化简,再求价:22()()()2x y x y x y x +++--,其中2x =3y =19.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知多少”的调查活动,调查问卷设置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四个等级,要求每名学生选且只能选其中一个等级.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的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如下: 等级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基本了解 不太了解 人数(人)24 72 18 x(1)求x 的值;(2)若该校有学生1800人,请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算该校“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0.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BD CE =,ABE ACD ∠=∠,BE 与CD 相交于点F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完整版)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正数是()A.﹣1 B.0 C.1 D.22.(3分)把下列图标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中”相对的字是( )A.祝B.你C.顺D.利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8a﹣a=8 B.(﹣a)4=a4 C.a3•a2=a6D.(a﹣b)2=a2﹣b24.(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5.(3分)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累积节能1570000000吨标准煤,157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57×1010B.1。
57×108C.1。
57×109D.15。
7×1086.(3分)如图,已知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上,若∠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2=60°B.∠3=60°C.∠4=120° D.∠5=40°7.(3分)数学老师将全班分成7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随机抽签确定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活动,则第3个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 )A.B.C. D.8.(3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16的平方根是4D.一组数据2,0,1,6,6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2和69.(3分)施工队要铺设一段全长2000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两天,实际每天施工需比原计划多50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施工多少米.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2 B.﹣=2C.﹣=2 D.﹣=210.(3分)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 n,规定y′=nx n﹣1.例如:若函数y=x4,则有y′=4x3.已知函数y=x3,则方程y′=12的解是()A.x1=4,x2=﹣4 B.x1=2,x2=﹣2 C.x1=x2=0 D.x1=2,x2=﹣211.(3分)如图,在扇形AOB中∠AOB=90°,正方形CDEF的顶点C是的中点,点D在OB上,点E在OB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CDEF的边长为2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4 B.4π﹣8 C.2π﹣8 D.4π﹣412.(3分)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 :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1 B.2 C.3 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3分)分解因式:a2b+2ab2+b3= .14.(3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5,则数据x1+3,x2+3,x3+3,x4+3的平均数是.15.(3分)如图,在▱ABCD中,AB=3,BC=5,以点B的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点P、Q,再分别以P、Q为圆心,以大于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内交于点M,连接BM并延长交AD于点E,则DE的长为.16.(3分)如图,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A=2,AB=6,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将▱ABCO 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DEF,AD经过点O,点F恰好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D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17题5分,18题6分,19题7分,20题8分,共52分17.(5分)计算:|﹣2|﹣2cos60°+()﹣1﹣(π﹣)0.18.(6分)解不等式组:.19.(7分)深圳市政府计划投资1.4万亿元实施东进战略.为了解深圳市民对东进战略的关注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随机采访部分深圳市民,对采访情况制作了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如下:关注情况频数频率A.高度关注M0.1B.一般关注1000。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A.支出20元B.收入20元C.支出80元D.收入80元【解答】解:根据题意,收入100元记作+100元,则﹣80表示支出80元.故选:C.2.(3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是()A.B.C.D.【解答】解: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左视图是A,故选:A.3.(3分)据统计,2015年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均为6 590 000人次,将6 59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59×104B.659×104C.65.9×105D.6.59×106【解答】解:将6 59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59×106.故选:D.4.(3分)某个密码锁的密码由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都是0﹣9这十个数字中的一个,只有当三个数字与所设定的密码及顺序完全相同时,才能将锁打开.如果仅忘记了锁设密码的最后那个数字,那么一次就能打开该密码的概率是()A.110B.19C.13D.12【解答】解:∵共有10个数字,∴一共有10种等可能的选择,∵一次能打开密码的只有1种情况,∴一次能打开该密码的概率为110.故选:A.5.(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y2=xy(y≠0)B.xy2÷12y=2xy(y≠0)C.2√x+3√y=5√xy(x≥0,y≥0)D.(xy3)2=x2y6【解答】解:A、x2y2无法化简,故此选项错误;B、xy2÷12y=2xy3,故此选项错误;C、2√x+3√y,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D、(xy3)2=x2y6,正确.故选:D.6.(3分)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平均80千米/小时的速度用了4个小时到达乙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千米/小时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A.v=320t B.v=320t C.v=20t D.v=20t【解答】解:由题意vt=80×4,则v=320 t.故选:B.7.(3分)如图,已知△ABC中,AB=10,AC=8,BC=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则CD=()A.3B.4C.4.8D.5【解答】解:∵AB=10,AC=8,BC=6,∴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EC=4,DE∥BC,且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DE=3,∴AD=DC=√AE2+DE2=5.故选:D.8.(3分)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下列不等式中总是成立的是()A.ab>0B.a﹣b>0C.a2+b>0D.a+b>0【解答】解:∵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a<0,b>0,∴ab<0,故A错误,a﹣b<0,故B错误,a2+b>0,故C正确,a+b不一定大于0,故D错误.故选:C.9.(3分)对于二次函数y=−14x2+x﹣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2时,y有最大值﹣3 C.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7)D.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解答】解:∵二次函数y=−14x2+x﹣4可化为y=−14(x﹣2)2﹣3,又∵a=−14<0∴当x=2时,二次函数y=−14x2+x﹣4的最大值为﹣3.故选:B.10.(3分)定义运算:a⋆b=a(1﹣b).若a,b是方程x2﹣x+14m=0(m<0)的两根,则b⋆b﹣a⋆a的值为()A.0B.1C.2D.与m有关【解答】解:(方法一)∵a,b是方程x2﹣x+14m=0(m<0)的两根,∴a+b=1,∴b⋆b﹣a⋆a=b(1﹣b)﹣a(1﹣a)=b(a+b﹣b)﹣a(a+b﹣a)=ab﹣ab=0.(方法二)∵a,b是方程x2﹣x+14m=0(m<0)的两根,∴a+b=1.∵b⋆b﹣a⋆a=b(1﹣b)﹣a(1﹣a)=b﹣b2﹣a+a2=(a2﹣b2)+(b﹣a)=(a+b)(a ﹣b)﹣(a﹣b)=(a﹣b)(a+b﹣1),a+b=1,∴b⋆b﹣a⋆a=(a﹣b)(a+b﹣1)=0.(方法三)∵a,b是方程x2﹣x+14m=0(m<0)的两根,∴a2﹣a=−14m,b2﹣b=−14m,∴b⋆b﹣a⋆a=b(1﹣b)﹣a(1﹣a)=﹣(b2﹣b)+(a2﹣a)=14m−14m=0.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六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分解因式:2a2+ab=a(2a+b).【解答】解:2a2+ab=a(2a+b).故答案为:a(2a+b).12.(3分)代数式√9−x有意义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9.【解答】解:由题意得,9﹣x≥0,解得,x≤9,故答案为:x≤9.13.(3分)如图,△ABC中,AB=AC,BC=12cm,点D在AC上,DC=4cm.将线段DC 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点E,F分别落在边AB,BC上,则△EBF的周长为13cm.【解答】解:∵将线段DC沿着CB的方向平移7cm得到线段EF,∴EF=DC=4cm,FC=7cm,∠C=∠BFE,∵AB=AC,BC=12cm,∴∠B=∠C,BF=5cm,∴∠B=∠BFE,∴BE=EF=4cm,∴△EBF的周长为:4+4+5=13(cm).故答案为:13.14.(3分)分式方程12x =2x−3的解是x=﹣1.【解答】解:12x =2x−3方程两边同乘以2x(x﹣3),得x﹣3=4x解得,x=﹣1,检验:当x=﹣1时,2x(x﹣3)≠0,故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1,故答案为:x=﹣1.15.(3分)如图,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点P为切点,AB=12√3,OP=6,则劣弧AB的长为8π.【解答】解:连接OA 、OB , ∵AB 为小⊙O 的切线, ∴OP ⊥AB ,∴AP =BP =12AB =6√3, ∵tan∠AOP =AP OP =√3, ∴∠AOP =60°,∴∠AOB =120°,∠OAP =30°, ∴OA =2OP =12, ∴劣弧AB 的长为:120°180°⋅π⋅OA =23×12×π=8π.故答案为:8π.16.(3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C ,BD 是对角线.将△DCB 绕着点D 顺时针旋转45°得到△DGH ,HG 交AB 于点E ,连接DE 交AC 于点F ,连接FG .则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EGF 是菱形 ②△AED ≌△GED ③∠DFG =112.5° ④BC +FG =1.5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①②③ .【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DC =BC =AB ,∠DAB =∠ADC =∠DCB =∠ABC =90°,∠ADB =∠BDC =∠CAD =∠CAB =45°,∵△DHG 是由△DBC 旋转得到,∴DG =DC =AD ,∠DGE =∠DCB =∠DAE =90°, 在Rt △ADE 和Rt △GDE 中, {DE =DE DA =DG, ∴AED ≌△GED ,故②正确,∴∠ADE =∠EDG =22.5°,AE =EG , ∴∠AED =∠AFE =67.5°,∴AE =AF ,同理△AEF ≌△GEF ,可得EG =GF , ∴AE =EG =GF =F A ,∴四边形AEGF 是菱形,故①正确,∵∠DFG =∠GFC +∠DFC =∠BAC +∠DAC +∠ADF =112.5°,故③正确. ∵AE =FG =EG =BG ,BE =√2AE , ∴BE >AE , ∴AE <12,∴CB +FG <1.5,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三、解答题17.(9分)解不等式组{2x <53(x +2)≥x +4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2x <5,得:x <52, 解不等式3(x +2)≥x +4,得:x ≥﹣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52, 将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18.(9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B=AO,求∠ABD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OB=OD,AC=BD,∴AO=OB,∵AB=AO,∴AB=AO=BO,∴△ABO是等边三角形,∴∠ABD=60°.19.(10分)某校为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举办“玩转数学”比赛.现有甲、乙、丙三个小组进入决赛,评委从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三个方面为各小组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甲、乙、丙三个小组各项得分如表:小组研究报告小组展示答辩甲918078乙817485丙798390(1)计算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小组的排名顺序;(2)如果按照研究报告占40%,小组展示占30%,答辩占30%计算各小组的成绩,哪个小组的成绩最高?【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 甲组的平均成绩是:91+80+783=83(分), 乙组的平均成绩是:81+74+853=80(分), 丙组的平均成绩是:79+83+903=84(分),从高分到低分小组的排名顺序是:丙>甲>乙; (2)由题意可得, 甲组的平均成绩是:91×40%+80×30%+78×30%40%+30%+30%=83.8(分), 乙组的平均成绩是:81×40%+74×30%+85×30%40%+30%+30%=80.1(分), 丙组的平均成绩是:79×40%+83×30%+90×30%40%+30%+30%=83.5(分),由上可得,甲组的成绩最高. 20.(10分)已知A =(a+b)2−4ab ab(a−b)2(ab ≠0且a ≠b )(1)化简A ;(2)若点P (a ,b )在反比例函数y =−5x的图象上,求A 的值. 【解答】解:(1)A =(a+b)2−4ab ab(a−b)2,=a 2+b 2+2ab−4abab(a−b)2,=(a−b)2ab(a−b)2,=1ab .(2)∵点P (a ,b )在反比例函数y =−5x 的图象上, ∴ab =﹣5, ∴A =1ab =−15.21.(12分)如图,利用尺规,在△ABC 的边AC 上方作∠CAE =∠ACB ,在射线AE 上截取AD =BC ,连接CD ,并证明:CD ∥AB (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解答】解:图象如图所示,∵∠EAC=∠ACB,∴AD∥CB,∵AD=BC,∠DAC=∠ACB,AC=CA,∴△ACD≌△CAB(SAS),∴∠ACD=∠CAB,∴AB∥CD.22.(12分)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B,D,其俯角分别为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为60m,随后无人机从A处继续飞行30√3m,到达A′处,(1)求A,B之间的距离;(2)求从无人机A′上看目标D的俯角的正切值.【解答】解:(1)由题意得:∠ABD=30°,∠ADC=60°,在Rt△ABC中,AC=60m,∴AB=ACsin30°=6012=120(m);(2)过A′作A′E⊥BC交BC的延长线于E,连接A′D,则A′E=AC=60(m),CE=AA′=30√3(m),在Rt△ABC中,AC=60m,∠ADC=60°,∴DC =√33AC =20√3(m ),∴DE =50√3(m ),∴tan ∠AA ′D =tan ∠A ′DC =A′E DE =50√3=25√3. 答: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D 的俯角的正切值是25√3.23.(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x +3与x 轴交于点C ,与直线AD 交于点A (43,53),点D 的坐标为(0,1) (1)求直线AD 的解析式;(2)直线AD 与x 轴交于点B ,若点E 是直线AD 上一动点(不与点B 重合),当△BOD 与△BCE 相似时,求点E 的坐标.【解答】解:(1)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kx +b , 将A (43,53),D (0,1)代入得:{43k +b =53b =1, 解得:{k =12b =1. 故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 =12x +1;(2)∵直线AD 与x 轴的交点为(﹣2,0),∴OB =2,∵点D 的坐标为(0,1),∴OD =1,∵y =﹣x +3与x 轴交于点C (3,0),∴BC =5.过点E 作EF 垂直于BC 于F ,∵△BOD 与△BEC 相似,∴①BD BC =BO BE =OD CE , ∴√55=2BE =1CE, ∴BE =2√5,CE =√5,∵BC •EF =BE •CE ,∴EF =2,CF =√CE 2−EF 2=1,∴E (2,2),②OB BC=OD CE , ∴25=1CE, ∴CE =52,∴E (3,52). 即:E (2,2),或(3,52).24.(14分)已知抛物线y =mx 2+(1﹣2m )x +1﹣3m 与x 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1)求m 的取值范围;(2)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 ,并求出点P 的坐标;(3)当14<m ≤8时,由(2)求出的点P 和点A ,B 构成的△ABP 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该最值及相对应的m 值.【解答】(1)解:∵抛物线y =mx 2+(1﹣2m )x +1﹣3m 与x 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Δ=b 2﹣4ac =(1﹣2m )2﹣4×m ×(1﹣3m )=(1﹣4m )2>0,∴m ≠14,∴m 的取值范围为m ≠0且m ≠14;(2)证明:∵抛物线y =mx 2+(1﹣2m )x +1﹣3m ,∴y =m (x 2﹣2x ﹣3)+x +1,抛物线过定点说明在这一点y 与m 无关,显然当x 2﹣2x ﹣3=0时,y 与m 无关,解得:x =3或x =﹣1,当x =3时,y =4,定点坐标为(3,4);当x =﹣1时,y =0,定点坐标为(﹣1,0),∵P 不在坐标轴上,∴P (3,4);(3)解:|AB |=|x A ﹣x B |=√b 2−4ac |a|=√(1−2m)2−4m(1−3m)|m|=√1−4m+4m 2−4m+12m 2m 2=√(1−4m)2m 2=|1−4m m |=|1m−4|, ∵14<m ≤8, ∴18≤1m <4, ∴−318≤1m−4<0, ∴0<|1m−4|≤318, ∴|AB |最大时,|1m −4|=318, 解得:m =8,或m =863(舍去), ∴当m =8时,|AB |有最大值318,此时△ABP 的面积最大,没有最小值,则面积最大为:12|AB |y P =12×318×4=314. 25.(14分)如图,点C 为△ABD 的外接圆上的一动点(点C 不在BAD̂上,且不与点B ,D 重合),∠ACB =∠ABD =45°(1)求证:BD 是该外接圆的直径;(2)连接CD ,求证:√2AC =BC +CD ;(3)若△AB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图形为△ABM ,连接DM ,试探究DM 2,AM 2,BM 2三者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解:(1)∵AB̂=AB ̂, ∴∠ACB =∠ADB =45°,∵∠ABD =45°,∴∠BAD =90°,∴BD 是△ABD 外接圆的直径;(2)在CD 的延长线上截取DE =BC ,连接EA ,∵∠ABD =∠ADB ,∴AB =AD ,∵∠ADE +∠ADC =180°,∠ABC +∠ADC =180°,∴∠ABC =∠ADE ,在△ABC 与△ADE 中,{AB =AD ∠ABC =∠ADE BC =DE,∴△ABC ≌△ADE (SAS ),∴∠BAC =∠DAE ,∴∠BAC +∠CAD =∠DAE +∠CAD ,∴∠BAD =∠CAE =90°,∵AD̂=AD ̂∴∠ACD =∠ABD =45°,∴△C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C =CE ,∴√2AC =CD +DE =CD +BC ;(3)过点M 作MF ⊥MB 于点M ,过点A 作AF ⊥MA 于点A ,MF 与AF 交于点F ,连接BF ,由对称性可知:∠AMB =∠ACB =45°,∴∠FMA =45°,∴△A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 =AF ,MF =√2AM ,∵∠MAF +∠MAB =∠BAD +∠MAB ,∴∠F AB =∠MAD ,在△ABF 与△ADM 中,{AF =AM ∠FAB =∠MAD AB =AD,∴△ABF ≌△ADM (SAS ),∴BF =DM ,在Rt △BMF 中,∵BM 2+MF 2=BF 2,∴BM 2+2AM 2=DM 2.。
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版).doc

学校班级姓名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四个实数0、、﹣3.14、2中,最小的数是()A.0 B.C.﹣3.14 D.22.(3分)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东各大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4420000人次,将数144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42×107B.0.1442×107 C.1.442×108D.0.1442×1083.(3分)如图,由5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4.(3分)数据1、5、7、4、8的中位数是()A.4 B.5 C.6 D.75.(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圆B.菱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三角形6.(3分)不等式3x﹣1≥x+3的解集是()A.x≤4 B.x≥4 C.x≤2 D.x≥27.(3分)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A.B.C.D.8.(3分)如图,AB∥CD,则∠DEC=100°,∠C=40°,则∠B的大小是()A.30°B.40°C.50°D.60°9.(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10.(3分)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一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在A→B→C→D 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同圆中,已知弧AB所对的圆心角是100°,则弧AB所对的圆周角是.12.(3分)分解因式:x2﹣2x+1=.13.(3分)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x+1和x﹣5,则x=.14.(3分)已知+|b﹣1|=0,则a+1=.15.(3分)如图,矩形ABCD中,BC=4,CD=2,以AD为直径的半圆O与BC相切于点E,连接BD,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结果保留π)16.(3分)如图,已知等边△OA1B1,顶点A1在双曲线y=(x>0)上,点B1的坐标为(2,0).过B1作B1A2∥OA1交双曲线于点A2,过A2作A2B2∥A1B1交x 轴于点B2,得到第二个等边△B1A2B2;过B2作B2A3∥B1A2交双曲线于点A3,过A3作A3B3∥A2B2交x轴于点B3,得到第三个等边△B2A3B3;以此类推,…,则点B6的坐标为.三、解答题(一)17.(6分)计算:|﹣2|﹣20180+()﹣118.(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9.(6分)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垂足为E,交AD于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求∠DBF的度数.20.(7分)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单价比B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21.(7分)某企业工会开展“一周工作量完成情况”调查活动,随机调查了部分员工一周的工作量剩余情况,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1)被调查员工人数为人:(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企业有员工10000人,请估计该企业某周的工作量完成情况为“剩少量”的员工有多少人?22.(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3.(9分)如图,已知顶点为C(0,﹣3)的抛物线y=ax2+b(a≠0)与x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m过顶点C和点B.(1)求m的值;(2)求函数y=ax2+b(a≠0)的解析式;(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CB=15°?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9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C,连接AC,OD交于点E.(1)证明:OD∥BC;(2)若tan∠ABC=2,证明:DA与⊙O相切;(3)在(2)条件下,连接BD交于⊙O于点F,连接EF,若BC=1,求EF的长.25.(9分)已知Rt△OAB,∠OAB=90°,∠ABO=30°,斜边OB=4,将Rt△OAB 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如题图1,连接BC.(1)填空:∠OBC=°;(2)如图1,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 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3分)四个实数0、、﹣3.14、2中,最小的数是()A.0 B.C.﹣3.14 D.2【分析】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3.14<0<<2,所以最小的数是﹣3.1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正实数>0>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3分)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东各大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4420000人次,将数144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442×107B.0.1442×107 C.1.442×108D.0.1442×108【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可以将题目中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14420000=1.442×10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3.(3分)如图,由5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主视图是从物体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主视图的定义可知,此几何体的主视图是B中的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作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4.(3分)数据1、5、7、4、8的中位数是()A.4 B.5 C.6 D.7【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4、5、7、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5.(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圆B.菱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三角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6.(3分)不等式3x﹣1≥x+3的解集是()A.x≤4 B.x≥4 C.x≤2 D.x≥2【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的步骤: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③化系数为1即可得.【解答】解:移项,得:3x﹣x≥3+1,合并同类项,得:2x≥4,系数化为1,得:x≥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7.(3分)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A.B.C.D.【分析】由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可得出DE为△ABC的中位线,进而可得出DE∥BC及△ADE∽△A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ADE与△ABC的面积之比.【解答】解:∵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BC,∴△ADE∽△ABC,∴=()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找出DE∥BC是解题的关键.8.(3分)如图,AB∥CD,则∠DEC=100°,∠C=40°,则∠B的大小是()A.30°B.40°C.50°D.60°【分析】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4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D=40°.【解答】解:∵∠DEC=100°,∠C=40°,∴∠D=40°,又∵AB∥CD,∴∠B=∠D=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的应用,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9.(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3)2﹣4×1×m>0,∴m<.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10.(3分)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一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在A→B→C→D 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分析】设菱形的高为h,即是一个定值,再分点P在AB上,在BC上和在CD 上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分三种情况:①当P在AB边上时,如图1,设菱形的高为h,y=AP•h,∵AP随x的增大而增大,h不变,∴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C不正确;②当P在边BC上时,如图2,y=AD•h,AD和h都不变,∴在这个过程中,y不变,故选项A不正确;③当P在边CD上时,如图3,y=PD•h,∵PD随x的增大而减小,h不变,∴y随x的增大而减小,∵P点从点A出发沿在A→B→C→D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P在三条线段上运动的时间相同,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菱形的性质,根据点P的位置的不同,分三段求出△PAD的面积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同圆中,已知弧AB所对的圆心角是100°,则弧AB所对的圆周角是50°.【分析】直接利用圆周角定理求解.【解答】解:弧AB所对的圆心角是100°,则弧AB所对的圆周角为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2.(3分)分解因式:x2﹣2x+1=(x﹣1)2.【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x2﹣2x+1=(x﹣1)2.【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3分)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x+1和x﹣5,则x=2.【分析】根据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得.【解答】解:根据题意知x+1+x﹣5=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已知+|b﹣1|=0,则a+1=2.【分析】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b﹣1|=0,∴b﹣1=0,a﹣b=0,解得:b=1,a=1,故a+1=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关键.15.(3分)如图,矩形ABCD 中,BC=4,CD=2,以AD 为直径的半圆O 与BC 相切于点E ,连接BD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π .(结果保留π)【分析】连接OE ,如图,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D=2,OE ⊥BC ,易得四边形OECD 为正方形,先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利用S 正方形OECD ﹣S 扇形EOD 计算由弧DE 、线段EC 、CD 所围成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刚才计算的面积即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连接OE ,如图,∵以AD 为直径的半圆O 与BC 相切于点E , ∴OD=2,OE ⊥BC ,易得四边形OECD 为正方形,∴由弧DE 、线段EC 、CD 所围成的面积=S 正方形OECD ﹣S 扇形EOD =22﹣=4﹣π,∴阴影部分的面积=×2×4﹣(4﹣π)=π. 故答案为π.【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扇形的面积公式.16.(3分)如图,已知等边△OA 1B 1,顶点A 1在双曲线y=(x >0)上,点B 1的坐标为(2,0).过B 1作B 1A 2∥OA 1交双曲线于点A 2,过A 2作A 2B 2∥A 1B 1交x轴于点B2,得到第二个等边△B1A2B2;过B2作B2A3∥B1A2交双曲线于点A3,过A3作A3B3∥A2B2交x轴于点B3,得到第三个等边△B2A3B3;以此类推,…,则点B6的坐标为(2,0).【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B2、B3、B4的坐标,得出规律,进而求出点B6的坐标.【解答】解:如图,作A2C⊥x轴于点C,设B1C=a,则A2C=a,OC=OB1+B1C=2+a,A2(2+a,a).∵点A2在双曲线y=(x>0)上,∴(2+a)•a=,解得a=﹣1,或a=﹣﹣1(舍去),∴OB2=OB1+2B1C=2+2﹣2=2,∴点B2的坐标为(2,0);作A3D⊥x轴于点D,设B2D=b,则A3D=b,OD=OB2+B2D=2+b,A2(2+b,b).∵点A3在双曲线y=(x>0)上,∴(2+b)•b=,解得b=﹣+,或b=﹣﹣(舍去),∴OB3=OB2+2B2D=2﹣2+2=2,∴点B3的坐标为(2,0);同理可得点B4的坐标为(2,0)即(4,0);…,∴点B n的坐标为(2,0),∴点B6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求出B2、B3、B4的坐标进而得出点B n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一)17.(6分)计算:|﹣2|﹣20180+()﹣1【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1+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分析】原式先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化简,继而将a的值代入计算.【解答】解:原式=•=2a,当a=时,原式=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19.(6分)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垂足为E,交AD于F;(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求∠DBF的度数.【分析】(1)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即可;(2)根据∠DBF=∠ABD﹣∠ABF计算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EF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菱形,∴∠ABD=∠DBC=∠ABC=75°,DC∥AB,∠A=∠C.∴∠ABC=150°,∠ABC+∠C=180°,∴∠C=∠A=30°,∵EF垂直平分线线段AB,∴AF=FB,∴∠A=∠FBA=30°,∴∠DBF=∠ABD﹣∠FBE=45°.【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常考题型.20.(7分)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单价比B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分析】(1)设B型芯片的单价为x元/条,则A型芯片的单价为(x﹣9)元/条,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条A型芯片,则购买(200﹣a)条B型芯片,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B型芯片的单价为x元/条,则A型芯片的单价为(x﹣9)元/条,根据题意得:=,解得:x=35,经检验,x=35是原方程的解,∴x﹣9=26.答:A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设购买a条A型芯片,则购买(200﹣a)条B型芯片,根据题意得:26a+35(200﹣a)=6280,解得:a=80.答:购买了80条A型芯片.【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1.(7分)某企业工会开展“一周工作量完成情况”调查活动,随机调查了部分员工一周的工作量剩余情况,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1)被调查员工人数为800人:(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企业有员工10000人,请估计该企业某周的工作量完成情况为“剩少量”的员工有多少人?【分析】(1)由“不剩”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答案;(2)用总人数减去其它类型人数求得“剩少量”的人数,据此补全图形即可;(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剩少量”人数所占百分比可得.【解答】解:(1)被调查员工人数为400÷50%=800人,故答案为:800;(2)“剩少量”的人数为800﹣(400+80+20)=300人,补全条形图如下:(3)估计该企业某周的工作量完成情况为“剩少量”的员工有10000×=350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22.(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CE、AE=CD,进而即可证出△ADE≌△CED(SSS);(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F=∠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DEF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CE,AB=AE,∴AD=CE,AE=CD.在△ADE和△CED中,,∴△ADE≌△CED(SSS).(2)由(1)得△ADE≌△CED,∴∠DEA=∠EDC,即∠DEF=∠EDF,∴EF=DF,∴△DEF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折叠的性质找出AD=CE、AE=CD;(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EF=∠EDF.23.(9分)如图,已知顶点为C(0,﹣3)的抛物线y=ax2+b(a≠0)与x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m过顶点C和点B.(1)求m的值;(2)求函数y=ax2+b(a≠0)的解析式;(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MCB=15°?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把C(0,﹣3)代入直线y=x+m中解答即可;(2)把y=0代入直线解析式得出点B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即可;(3)分M在BC上方和下方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将(0,﹣3)代入y=x+m,可得:m=﹣3;(2)将y=0代入y=x﹣3得:x=3,所以点B的坐标为(3,0),将(0,﹣3)、(3,0)代入y=ax2+b中,可得:,解得:,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3)存在,分以下两种情况:①若M在B上方,设MC交x轴于点D,则∠ODC=45°+15°=60°,∴OD=OC•tan30°=,设DC为y=kx﹣3,代入(,0),可得:k=,联立两个方程可得:,解得:,所以M1(3,6);②若M在B下方,设MC交x轴于点E,则∠OEC=45°﹣15°=30°,∴OE=OC•tan60°=3,设EC为y=kx﹣3,代入(3,0)可得:k=,联立两个方程可得:,解得:,所以M2(,﹣2),综上所述M的坐标为(3,6)或(,﹣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需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是解题关键.24.(9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D,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C,连接AC,OD交于点E.(1)证明:OD∥BC;(2)若tan∠ABC=2,证明:DA与⊙O相切;(3)在(2)条件下,连接BD交于⊙O于点F,连接EF,若BC=1,求EF的长.【分析】(1)连接OC,证△OAD≌△OCD得∠ADO=∠CDO,由AD=CD知DE⊥AC,再由AB为直径知BC⊥AC,从而得OD∥BC;(2)根据tan∠ABC=2可设BC=a、则AC=2a、AD=AB==,证OE 为中位线知OE=a、AE=CE=AC=a,进一步求得DE==2a,再△AOD 中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OAD=90°即可得;(3)先证△AFD∽△BAD得DF•BD=AD2①,再证△AED∽△OAD得OD•DE=AD2②,由①②得DF•BD=OD•DE,即=,结合∠EDF=∠BDO知△EDF∽△BDO,据此可得=,结合(2)可得相关线段的长,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1)连接OC,在△OAD和△OCD中,∵,∴△OAD≌△OCD(SSS),∴∠ADO=∠CDO,又AD=CD,∴DE⊥AC,∵AB为⊙O的直径,∴∠ACB=90°,∴∠ACB=90°,即BC⊥AC,∴OD∥BC;(2)∵tan∠ABC==2,∴设BC=a、则AC=2a,∴AD=AB==,∵OE∥BC,且AO=BO,∴OE=BC=a,AE=CE=AC=a,在△AED中,DE==2a,在△AOD中,AO2+AD2=()2+(a)2=a2,OD2=(OF+DF)2=(a+2a)2=a2,∴AO2+AD2=OD2,∴∠OAD=90°,则DA与⊙O相切;(3)连接AF,∵AB是⊙O的直径,∴∠AFD=∠BAD=90°,∵∠ADF=∠BDA,∴△AFD∽△BAD,∴=,即DF•BD=AD2①,又∵∠AED=∠OAD=90°,∠ADE=∠ODA,∴△AED∽△OAD,∴=,即OD•DE=AD2②,由①②可得DF•BD=OD•DE,即=,又∵∠EDF=∠BDO,∴△EDF∽△BDO,∵BC=1,∴AB=AD=、OD=、ED=2、BD=、OB=,∴=,即=,解得:EF=.(3)方法②分别过点B、F作直线O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依次求出BM,DM,FN,DM,EN,则可求出E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知识点.25.(9分)已知Rt△OAB,∠OAB=90°,∠ABO=30°,斜边OB=4,将Rt△OAB 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如题图1,连接BC.(1)填空:∠OBC=60°;(2)如图1,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 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分析】(1)只要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2)求出△AOC的面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分三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当0<x≤时,M在O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于点E.②当<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解答】解:(1)由旋转性质可知:OB=OC,∠BOC=60°,∴△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故答案为60.(2)如图1中,∵OB=4,∠ABO=30°,∴OA=OB=2,AB=OA=2,∴S=•OA•AB=×2×2=2,△AOC∵△BO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BC=∠ABO+∠OBC=90°,∴AC==2,∴OP===.(3)①当0<x≤时,M在O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此时过点N作NE⊥OC且交OC于点E.则N E=ON•sin60°=x,∴S=•OM•NE=×1.5x×x,△OMN∴y=x2.∴x=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②当<x≤4时,M在BC上运动,N在OB上运动.作MH⊥OB于H.则BM=8﹣1.5x,MH=BM•sin60°=(8﹣1.5x),∴y=×ON×MH=﹣x2+2x.当x=时,y取最大值,y<,③当4<x≤4.8时,M、N都在BC上运动,作OG⊥BC于G.MN=12﹣2.5x,OG=AB=2,∴y=•MN•OG=12﹣x,当x=4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2,综上所述,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中考数学知识点代数式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6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6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8的立方根是()A.2 B.±2 C.±2D.2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3x=x4B.(﹣3x)2=6x2C.3x3﹣2x2=x D.x6÷x2=x33.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B.C. D.4.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且OC⊥OD.若∠COA=36°,则∠DOB的大小为()A.36°B.54°C.64°D.72°5.已知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并且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千米.若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6.2016年我市近9万多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10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D.近9万多名考生是总体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8.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圆O,AD⊥BC于点D交圆于点E,动点P在优弧BAC上,且不与点B,点C重合,则∠BPE等于()A.30°B.45°C.60°D.90°9.如图,ABCD为正方形,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则△COD绕点O经过下列哪种旋转可以得到△DOA()A.顺时针旋转90°B.顺时针旋转45°C.逆时针旋转90°D.逆时针旋转45°10.如图,若△ABC和△DEF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A.S1=S2B.S1=S2C.S1=S2D.S1=S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12.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3.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14.若点P(2m﹣1,)在第三象限,则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ABCDE放大后得到五边形A′B′C′D′E′,已知OA=10cm,OA′=20cm,则五边形A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16.观察下列等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解答下面问题:2+22+23+24+…+22016﹣1的末位数字是.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1)2016+|1﹣|﹣2cos45°.18.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是方程x2+3x+2=0的根.19.如图,扇形OAB的圆心角∠AOB=120°,半径OA=6cm.(1)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扇形的对称轴(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弧AB的长及扇形OAB的面积.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A,B,C,D,其正面分别划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图).小华将这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摸出一张.(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两次模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纸牌可用A、B、C、D表示);(2)求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纸牌的概率.21.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某单位拟建造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该地下车库的设计示意图(如图),按规定,地下车库坡道口上方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高职停车人车辆能否安全驶入.(1)图中线段CD(填“是”或“不是”)表示限高的线段,如果不是,请在图中画出表示限高的线段;(2)一辆长×宽×高位3916×1650×1465(单位:mm)的轿车欲进入车库停车,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能否进入该车库停车?(本小问中取1.7,精确到0.1)22.已知函数y1=x+2的图象分别与坐标轴相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与反比例函数y2=(x>0)的图象相交于C点.(1)写出A、B两点的坐标;(2)作CD⊥x轴,垂足为D,如果OB是△ACD的中位线,求反比例函数y=(x>0)的关系式;(3)根据图象(x>0)直接写出y1>y2时的取值范围.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圆心在AC上,∠A=30°,D为的中点.(1)求证:AB=BC;(2)求证:四边形BOCD是菱形.24.如图1,在△ABO中,∠OAB=90°,∠AOB=30°,OB=8.以OB为一边,在△OAB外作等边三角形OBC,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1)求点B的坐标;(2)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25.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交y轴于点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从C点沿抛物线向A点运动(点P不与A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直线A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D在线段AC上运动时,求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MC|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8的立方根是()A.2 B.±2 C.±2D.2【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23=8,∴8的立方根是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3x=x4B.(﹣3x)2=6x2C.3x3﹣2x2=x D.x6÷x2=x3【分析】A、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原式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原式不能合并,错误;D、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x4,正确;B、原式=9x2,错误;C、原式不能合并,错误;D、原式=x4,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 B.C. D.【分析】找到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即可,看到的棱用实线表示;实际存在,没有被其他棱挡住,又看不到的棱用虚线表示.【解答】解: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画几何体的三视图;用到的知识点为: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4.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且OC⊥OD.若∠COA=36°,则∠DOB的大小为()A.36°B.54°C.64°D.72°【分析】首先由OC⊥OD,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C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知∠AOC+∠COD+∠DOB=180°,从而得出∠DOB的度数.【解答】解:∵OC⊥OD,∴∠COD=90°,∵∠AOC+∠COD+∠DOB=180°,∴∠DOB=180°﹣36°﹣90°=5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及平角的定义,题目简单.5.已知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并且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驶15千米.若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分析】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乙车的速度为(x+15)千米/时,根据甲车行驶30千米与乙车行驶40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列方程.【解答】解:设甲车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乙车的速度为(x+15)千米/时,由题意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6.2016年我市近9万多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1000名考生是样本容量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D.近9万多名考生是总体【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解答】解:A、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A错误;B、1000是样本容量,故B错误;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C正确;D、9万多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分析】首先证明△ABC≌△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DAC,∠BCA=∠DCA,再证明△ABO≌△ADO,△BOC≌△DOC.【解答】解:∵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AC=∠DAC,∠BCA=∠DCA,∵在△ABO和△ADO中,∴△ABO≌△ADO(SAS),∵在△BOC和△DOC中,∴△BOC≌△DOC(SAS),故选:C.【点评】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8.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圆O,AD⊥BC于点D交圆于点E,动点P在优弧BAC上,且不与点B,点C重合,则∠BPE等于()A.30°B.45°C.60°D.90°【分析】由于点P始终在优弧BAC上移动,故∠P度数不易直接求,可转化为求同弧所对的其他它圆周角的度数.【解答】解:∵△ABC为正三角形,AD⊥BC,∴AD为∠BAC的平分线,∴∠BAE=60°×=30°,又∵∠BPE=∠BAE,∴∠BPE=3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一般将位置不固定的角转化为固定角来解,运用转化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ABCD为正方形,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则△COD绕点O经过下列哪种旋转可以得到△DOA()A.顺时针旋转90°B.顺时针旋转45°C.逆时针旋转90°D.逆时针旋转45°【分析】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COD=∠DOA=90°,OC=OD=OA,则△COD 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DOA,旋转角为∠COD或∠DOA,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OD=∠DOA=90°,OC=OD=OA,∴△COD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DOA,旋转角为∠COD或∠DOA,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要找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10.如图,若△ABC 和△DEF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S 1=S 2【分析】作AM ⊥BC 于M ,DN ⊥EF 于N ,如图,在Rt △ABM 中利用正弦的定义得到AM=3sin5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 1=BCAM=sin50°,同样在Rt △DEN 中得到DN=7sin50°,则S 2=EFDN=sin50°,于是可判断S 1=S 2.【解答】解:作AM ⊥BC 于M ,DN ⊥EF 于N ,如图,在Rt △ABM 中,∵sin ∠B=,∴AM=3sin50°,∴S 1=BCAM=×7×3sin50°=sin50°, 在Rt △DEN 中,∠DEN=180°﹣130°=50°,∵sin ∠DEN=,∴DN=7sin50°,∴S 2=EFDN=×3×7sin50°=sin50°, ∴S 1=S 2.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0.5.【分析】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1﹣2x≥0,解得x≤0.5,故答案为:x≤0.5.【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12.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2.【分析】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则:多边形边数=多边形外角和÷一个外角度数.【解答】解:依题意,得多边形的边数=360°÷30°=12,故答案为:12.【点评】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明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定值,即360°,而当多边形每一个外角相等时,可作除法求边数.13.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分析】令x=0,求出y的值即可.【解答】解:∵令x=0,则y=3,∴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故答案为:(0,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若点P(2m﹣1,)在第三象限,则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m<﹣1.【分析】根据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点P(2m﹣1,)在第三象限,∴,解不等式①得,m<,解不等式②得,m<﹣1,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m<﹣1,即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m<﹣1.故答案为:m<﹣1.【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组,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ABCDE放大后得到五边形A′B′C′D′E′,已知OA=10cm,OA′=20cm,则五边形A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1:2.【分析】由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位似,可得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又由OA=10cm,OA′=20cm,即可求得其相似比,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其相似比,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位似,OA=10cm,OA′=20cm,∴五边形ABCDE∽五边形A′B′C′D′E′,且相似比为:OA:OA′=10:20=1:2,∴五边形A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为:OA:OA′=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多边形位似的知识.注意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与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其相似比知识的应用.16.观察下列等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解答下面问题:2+22+23+24+…+22016﹣1的末位数字是9.【分析】观察已知等式,发现末位数字以2,4,8,6循环,原式整理后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末位数字以2,4,8,6循环,∵2016÷4=504,∴2+22+23+24+…+22016﹣1的末位数字与(2+4+8+6)×504﹣1的末位数字相同为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了尾数特征,弄清题中的数字循环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1)2016+|1﹣|﹣2cos45°.【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理数的乘方性质分别化简各数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1)2016+|1﹣|﹣2cos45°=1+﹣1﹣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理数的乘方,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是方程x2+3x+2=0的根.【分析】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根据x是方程x2+3x+2=0的根求出x的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x+1,解方程x2+3x+2=0得,x1=﹣1,x2=﹣2,∵x≠﹣1,∴当x=﹣2时,原式=﹣2+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利用方程解的定义找到相等关系,再把所求的代数式化简后整理出所找到的相等关系的形式,再把此相等关系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即可求出代数式的值.19.如图,扇形OAB的圆心角∠AOB=120°,半径OA=6cm.(1)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扇形的对称轴(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弧AB的长及扇形OAB的面积.【分析】(1)连接AB,作弦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作出扇形的对称轴;(2)利用弧长的计算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解答】解:(1)如图所示:(2)的长度:=4π(cm);S==12π(cm2).扇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与扇形有关的计算,熟记弧长公式:l=(弧长为l,圆心角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数为n,圆的半径为r)和扇形的面积公式S扇形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A,B,C,D,其正面分别划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图).小华将这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摸出一张.(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两次模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纸牌可用A、B、C、D表示);(2)求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纸牌的概率.【分析】(1)画出树状图分析数据、列出可能的情况.(2)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当摸出圆和平行四边形时为中心对称图形,除以总情况数即可.【解答】解:(1)共产生16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即:(A,A)(A,B)(A,C)(A,D)(B,A)(B,B)(B,C)(B,D)(C,A)(C,B)(C,C)(C,D)(D,A)(D,B)(D,C)(D,D);(2)其中两张牌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4种,即(B,B)(B,C)(C,B)(C,C)∴P(两张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点评】正确利用树状图分析两次摸牌所有可能结果是关键,区分中心对称图形是要点.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某单位拟建造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该地下车库的设计示意图(如图),按规定,地下车库坡道口上方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高职停车人车辆能否安全驶入.(1)图中线段CD不是(填“是”或“不是”)表示限高的线段,如果不是,请在图中画出表示限高的线段;(2)一辆长×宽×高位3916×1650×1465(单位:mm)的轿车欲进入车库停车,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能否进入该车库停车?(本小问中取1.7,精确到0.1)【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距离中垂线段最短,可以判断CD是否为限高的线段,从而可以作出正确的图形;(2)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求得CE的长度,然后与车的高1465mm进行比较,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图中线段CD不是表示限高的线段,故答案为:不是,图中表示限高的线段是CE,如右图所示,(2)在Rt△ABD中,∠BAD=30°,AB=9m,∴BD=ABtan30°=9×=3m,∴CD=BD﹣BC=(3﹣0.5)m,在Rt△CDE中,∠CDE=60°,CD=(3﹣0.5)m,∴CE=CD×sin60°=(3﹣0.5)×=≈4.1m,∵4.1m>1465mm=1.465m,故该汽车能进入该车库.【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2.已知函数y1=x+2的图象分别与坐标轴相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与反比例函数y2=(x>0)的图象相交于C点.(1)写出A、B两点的坐标;(2)作CD⊥x轴,垂足为D,如果OB是△ACD的中位线,求反比例函数y=(x>0)的关系式;(3)根据图象(x>0)直接写出y1>y2时的取值范围.【分析】(1)分别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x=0、y=0求出y、x的值,从而得出点A、B的坐标;(2)由A、B点的坐标结合中位线的性质,找出线段OD、DC的长度,从而找出点C的坐标,再由点C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从而得出结论;(3)观察函数图象,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结合交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令一次函数y1=x+2中x=0,则y=2,∴点B的坐标为(0,2);令一次函数y1=x+2中y=0,则x+2=0,解得:x=﹣3,∴点A的坐标为(﹣3,0).(2)∵OB是△ACD的中位线,∴,∵点A(﹣3,0),点B(0,2),∴AD=6,DC=4,OD=AD﹣AO=6﹣3=3,∴点C的坐标为(3,4).又∵点C在反比例函数y2=(x>0)的图象上,∴k=3×4=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0).(3)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3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不等式y1>y2时的取值范围为x>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分别代入x=0、y=0求B、A点坐标;(2)求出点C的坐标;(3)根据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解决不等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点的坐标,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反比例系数k是关键.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圆心在AC上,∠A=30°,D为的中点.(1)求证:AB=BC;(2)求证:四边形BOCD是菱形.【分析】(1)由AB是⊙O的切线,∠A=30°,易求得∠OCB的度数,继而可得∠A=∠OCB=30°,又由等角对等边,证得AB=BC;(2)首先连接OD,易证得△BOD与△CO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OB=BD=OC=CD,即可证得四边形BOCD是菱形.【解答】证明:(1)∵AB是⊙O的切线,∴OB⊥AB,∵∠A=30°,∴∠AOB=60°,∵OB=OC,∴∠OCB=∠OBC=∠AOB=30°,∴∠A=∠OCB,∴AB=BC;(2)连接OD,∵∠AOB=60°,∴∠BOC=120°,∵D为的中点,∴=,∠BOD=∠COD=60°,∵OB=OD=OC,∴△BOD与△COD是等边三角形,∴OB=BD=OC=CD,∴四边形BOCD是菱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4.如图1,在△ABO中,∠OAB=90°,∠AOB=30°,OB=8.以OB为一边,在△OAB外作等边三角形OBC,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1)求点B的坐标;(2)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分析】(1)由在△ABO中,∠OAB=90°,∠AOB=30°,OB=8,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即可求得AB与OA的长,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2)首先可得CE∥AB,D是O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证得BD=AD,∠ADB=60°,又由△O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DB=∠OB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得BC∥AE,继而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首先设OG的长为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G=CG=8﹣x,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8﹣x)2=x2+(4)2,解此方程即可求得OG的长.【解答】(1)解:在△OAB中,∠OAB=90°,∠AOB=30°,OB=8,∴OA=OBcos30°=8×=4,AB=OBsin30°=8×=4,∴点B的坐标为(4,4);(2)证明:∵∠OAB=90°,∴AB⊥x轴,∵y轴⊥x轴,∴AB∥y轴,即AB∥CE,∵∠AOB=30°,∴∠OBA=60°,∵DB=DO=4∴DB=AB=4∴∠BDA=∠BAD=120°÷2=60°,∴∠ADB=60°,∵△OBC是等边三角形,∴∠OBC=60°,∴∠ADB=∠OBC,即AD∥BC,∴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3)解:设OG的长为x,∵OC=OB=8,∴CG=8﹣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G=CG=8﹣x,在Rt△AOG中,AG2=OG2+OA2,即(8﹣x)2=x2+(4)2,解得:x=1,即OG=1.【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三角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25.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交y轴于点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从C点沿抛物线向A点运动(点P不与A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直线AC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D在线段AC上运动时,求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PD长度的最大值;(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A﹣MC|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把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解方程组得到b、c的值,即可得解;(2)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再根据抛物线解析式设出点P的坐标,然后表示出PD的长度,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MA=MB,再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点M为直线CB与对称轴交点时,|MA﹣MC|最大,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再求解即可.【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A(3,0),B(1,0),∴,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3;(2)令x=0,则y=3,∴点C(0,3),则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设点P(x,x2﹣4x+3),∵PD∥y轴,∴点D(x,﹣x+3),∴PD=(﹣x+3)﹣(x2﹣4x+3)=﹣x2+3x=﹣(x﹣)2+,∵a=﹣1<0,∴当x=时,线段PD的长度有最大值;(3)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对称轴垂直平分AB,∴MA=MB,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MA﹣MC|<BC,∴当M、B、C三点共线时,|MA﹣MC|最大,为BC的长度,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则,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3x+3,∵抛物线y=x2﹣4x+3的对称轴为直线x=2,∴当x=2时,y=﹣3×2+3=﹣3,∴点M(2,﹣3),即,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M(2,﹣3),使|MA﹣MC|最大.【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以及顶点坐标的求解,(2)整理出PD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出点M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中考卷)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本试卷共4页,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的值等于()A. 2B.12- C. 12D. ﹣2【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2到原点的距离是2,所以22-=,故选A.2. 计算22的结果是()A. 1B.C. 2D. 4【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详解】解:2222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熟练掌握乘方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 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三角形C. 长方形D. 正方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可得结论. 详解】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比较简单.4.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1=40°,则∠2等于( )A. 30°B. 40°C. 50°D. 60°【答案】B【解析】 【分析】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详解】 //a b ,140∠=︒,∴240∠=︒.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 如图,在ABC 中,4BC =,点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 )A. 14B. 12 C. 1 D. 2【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D 、E 分比为AB 、AC 的中点,∴DE 为△ABC 的中位线, ∴12DE BC =, ∵BC =4,∴DE =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 ()3,1B. ()1,1-C. ()1,3D. ()1,1- 【答案】A【解析】【分析】把点()1,1的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得到()3,1,就是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详解】解: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3,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掌握平移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书架上有2本数学书、1本物理书.从中任取1本书是物理书的概率为( ) A. 14 B. 13 C. 12 D. 2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直接求概率即可;【详解】解:一共有3本书,从中任取1本书共有3种结果,选中的书是物理书的结果有1种,∴从中任取1本书是物理书的概率=13,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掌握概率=所求事件的结果数÷总的结果数是解题关键. 8. 如图,在ABCD 中,一定正确的是( )A. AD CD =B. AC BD =C. AB CD =D. CD BC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9. 点()11,y ,()22,y ,()33,y ,()44,y 在反比例函数4y x=图象上,则1y ,2y ,3y ,4y 中最小的是( )A. 1yB. 2yC. 3yD. 4y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4y x=可知:40>,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点()11,y ,()22,y ,()33,y ,()44,y 在反比例函数4y x =图象上, ∴1234y y y y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 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 ,则圆周长C 与r 的关系式为2πC r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是变量B. π是变量C. r 是变量D. C 是常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变量与常量的定义分别判断,并选择正确的选项即可.【详解】解:2与π为常量,C 与r 为变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变量与常量概念,能够熟练掌握变量与常量的概念为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sin30°的值为_____. 【答案】1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sin30°=12.12. 单项式3xy 的系数为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从而可得出答案.【详解】3xy 的系数是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单项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系数的定义. 13. 菱形的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即可求出.【详解】∵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周长:54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本题解题关键.14. 若1x =是方程220x x a -+=的根,则=a ______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把x =1代入方程得到a 的值.【详解】把x =1代入方程220x x a -+=,得1−2+a =0,解得a =1,故答案:1. 的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即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5. 扇形的半径为2,圆心角为90°,则该扇形的面积(结果保留π)为____________.【答案】π【解析】【分析】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得:该扇形的面积为2902360ππ⨯⨯=; 故答案为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6. 解不等式组:32113x x ->⎧⎨+<⎩. 【答案】12x <<【解析】【分析】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根据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得到解集.【详解】解:32113x x ->⎧⎨+<⎩①②解①得:1x >,解②得:2x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2x <<.【点睛】本题考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掌握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是解题关键.17. 先化简,再求值:211a a a -+-,其中5a =. 【答案】21a +,11【解析】【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约分,再合并同类项可;【详解】解:原式=()()111211a a a a a a a +-+=++=+-, a =5代入得:原式=2×5+1=1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8. 如图,已知AOC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的D ,E .求证:OPD OPE ≌V V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PD PE =,再用HL 证明OPD OPE ≌V V .【详解】证明:∵AOC BOC ∠=∠,∴OC 为AOB ∠的角平分线,又∵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PD PE =,90PDO PEO ∠=∠=︒,又∵PO PO =(公共边),∴()HL OPD OPE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合适的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本题的关键.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几名学生要凑钱购买1本.若每人出8元,则多了3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了4元.问学生人数和该书单价各是多少?【答案】学生人数为7人,该书的单价为53元.【解析】【分析】设学生人数为x 人,然后根据题意可得8374x x -=+,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设学生人数为x 人,由题意得:8374x x -=+,解得:7x =,∴该书的单价为77453⨯+=(元),答:学生人数为7人,该书的单价为53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0. 物理实验证实: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长度y (cm )与所挂物体质量x (kg )满足函数关系15y kx =+.下表是测量物体质量时,该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的数量关系.x 0 2 5y 15 19 25(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弹簧长度为20cm 时,求所挂物体的质量.【答案】(1)215y x =+(2)所挂物体的质量为2.5kg【解析】【分析】(1)由表格可代入x =2,y =19进行求解函数解析式;(2)由(1)可把y =20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行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解:由表格可把x =2,y =19代入解析式得: 21519k +=,解得:2k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15y x =+;【小问2详解】解:把y =20代入(1)中函数解析式得:21520x +=,解得: 2.5x =,即所挂物体的质量为2.5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21. 为振兴乡村经济,在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销售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某村委会统计了15名销售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10,4,7,5,4,10,5,4,4,18,8,3,5,10,8(1)补全月销售额数据的条形统计图.(2)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众数)?中间的月销售额(中位数)是多少?平均月销售额(平均数)是多少?(3)根据(2)中的结果,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给予奖励,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答案】(1)作图见解析;(2)月销售额在4万元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为5万元;平均数为7万元;(3)月销售额定为7万元合适,【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确定销售额为4万元的人数为4人;销售额为8万元的人数为2人,然后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根据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将月销售额定为7万元合适.【小问1详解】解:根据数据可得:销售额为4万元的人数为4人;销售额为8万元的人数为2人;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小问2详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月销售额在4万元的人数最多;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序后,中间的月销售额为第8名销售员的销售额为5万元; 平均数为:3144537182103181715⨯+⨯+⨯+⨯+⨯+⨯+⨯=万元; 小问3详解】月销售额定为7万元合适,给予奖励,可以激发销售员的积极性,振兴乡村经济.【点睛】题目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及相关统计数据的计算方法,包括,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利用平均数做决策等,理解题意,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C 为O 的直径,ADB CDB ∠=∠.(1)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2)若AB =,1AD =,求CD 的长度.【答案】(1)△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BC =90°,由∠ADB =∠CDB 根据等弧对等角可得∠ACB =∠CAB ,即可证明;(2)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 ,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CD 即可;【【小问1详解】证明:∵AC 是圆的直径,则∠ABC =∠ADC =90°,∵∠ADB =∠CDB ,∠ADB =∠ACB ,∠CDB =∠CAB ,∴∠ACB =∠CAB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小问2详解】解:∵△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B ,∴AC 2=,Rt △ADC 中,∠ADC =90°,AD =1,则CD =∴C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等弧对等角是解题关键.23. 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b ,c 是常数)的顶点为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1,0A ,4AB =,点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过P 作PQ BC ∥交AC 于点Q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CPQ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P 点坐标.【答案】(1)223y x x =+-(2)2;P (-1,0)【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将A ,B 的坐标代入函数一般式中,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分别求出C 点坐标,直线AC ,BC 的解析式,PQ 的解析式为:y =-2x +n ,进而求出P ,Q 的坐标以及n 的取值范围,由CPQ CPA APQ S S S =-△△△列出函数式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解:∵点A (1,0),AB =4,∴点B 的坐标为(-3,0),将点A (1,0),B (-3,0)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得:01093b c b c =++⎧⎨=-+⎩, 解得:b =2,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小问2详解】解:由(1)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顶点式为:2y (x 1)4=+-,则C 点坐标为:(-1,-4),由B (-3,0),C (-1,-4)可求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2x -6,由A (1,0),C (-1,-4)可求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2x -2,∵PQ ∥BC ,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2x +n ,与x 轴交点P ,02n ⎛⎫ ⎪⎝⎭, 由222y x n y x =-+⎧⎨=-⎩解得:22,42n n Q +-⎛⎫ ⎪⎝⎭, ∵P 在线段AB 上, ∴312n -<<, ∴n 的取值范围为-6<n <2,则CPQ CPA APQ S S S =-△△△11214122222n n n -⎛⎫⎛⎫⎛⎫=⨯-⨯-⨯-⨯ ⎪ ⎪ ⎪⎝⎭⎝⎭⎝⎭ ()21228n =-++ ∴当n =-2时,即P (-1,0)时,CPQ S △最大,最大值为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面积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解析式间的关系,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广东省2016年中考数学试题(含解答)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 学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的绝对值是( )A 、2B 、-2C 、12D 、1-2答案:A考点:绝对值的概念,简单题。
解析:-2的绝对值是2,故选A 。
2、如图1所示,a 和b 的大小关系是( ) 图1 A 、a <b B 、a >b C 、a=b D 、b =2a 答案:A考点:数轴,会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相应数的大小。
解析:数轴上从左往右的点表示的数是从小往大的顺序,由图可知b >a ,选A 。
3、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直角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正三角形 答案:B考点: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
解析:直角三角形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轴对称图形,正五边形和正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平行四边是中心对称图形。
4、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显示,2016年4月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旅客约27700000人,将277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70.27710⨯ B 、80.27710⨯ C 、72.7710⨯ D 、82.7710⨯ 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
解析:科学记数的表示形式为10na ⨯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27700000=72.7710⨯。
故选C 。
5、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则以相邻两边 中点连接EF 为边的正方形EFGH 的周长为( )baABD C GFEA 、2B 、22C 、21+D 、221+ 答案:B考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勾股定理。
解析:连结BD ,由勾股定理,得BD =2,因为E 、F 为中点,所以,EF =22,所以,正方形EFGH 的周长为22。
6、某公司的拓展部有五个员工,他们每月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4000元,5000元,7000元和10000元,那么他们工资的中位数为( )A 、4000元B 、5000元C 、7000元D 、10000元 答案:B考点:考查中位数的概念。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WORD版)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考点分析(WORD版)题型题号2017年2016年2015年选择题1相反数相反数绝对值2科学记数法数轴科学记数法3求补角中心对称图形中位数4一元二次方程求参数的值(代入法)科学记数法平行求角度5众数正方形的性质对称图形6对称图形(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中位数整式计算7用函数图象求点坐标点坐标最大数8整式计算锐角三角函数方程根的个数9圆的基本性质整体思想求值扇形面积10正方形性质、相似几何问题分段函数图像几何问题分段函数图像填空题11因式分解算术平方根多边形外角和12多边形内角和因式分解四边形计算13数轴、比较大小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分式方程14概率弧长公式相似性质15整式运算(整体代入)矩形与勾股定理找规律16矩形中的折叠问题圆周角与三角函数阴影部分面积解答题一17实数的计算(绝对值、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实数的计算(绝对值、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解一元二次方程18分式化简求值分式化简求值分式化简求值19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1)作垂直平分线(2)利用中位线求边长(1)作垂线(2)利用三角函数求边长解答题二20(1)作垂直平分线(2)利用外角求角度分式方程的应用(1)画树状图(2)求概率21几何证明与计算(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几何证明与计算(折叠)22数据分析(频数分布图、扇形、估算)数据分析(条形、扇形、估算)(1)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2)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解答题三23函数小综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函数小综合(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最短路径问题)24(1)圆切线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角平分线(2)切线的性质、平行和等腰三角形(3)全等、相似的证明和性质、求弧长(1)相似证明(2)三角形的性质(3)圆的切线的证明(1)角(圆的垂径定理)(2)特殊四边形的证明(3)垂直25图形变换,动态的问题、数形结合(1)求点的坐标(2)等腰三角形存在性讨论(3)二次函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求面积的最小值图形变换,动态的问题、数形结合(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3)二次函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求面积的最大值动点问题,数形结合(1)几何基本计算(2)三角函数计算边长(3)积,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二次函数求最值,二次根式计算。
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5元,那么支出5元记作()A.﹣5元B.0元C.+5元D.+10元2.(3分)下列出版社的商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B.C.D.3.(3分)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取得圆满成功.C919可储存约186000升燃油,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86×105B.1.86×105C.18.6×104D.186×103 4.(3分)如图,街道AB与CD平行,拐角∠ABC=137°,则拐角∠BCD=()A.43°B.53°C.107°D.137°5.(3分)计算的结果为()A.B.C.D.6.(3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A.黄金分割数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7.(3分)某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小明从感兴趣的“种植”“烹饪”“陶艺”“木工”4门课程中随机选择一门学习,每门课程被选中的可能性相等.小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A.B.C.D.8.(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1<x<4B.x<4C.x<3D.3<x<4 9.(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BAC=50°,则∠D=()A.20°B.40°C.50°D.80°10.(3分)如图,抛物线y=ax2+c经过正方形OABC的三个顶点A,B,C,点B在y轴上,则ac的值为()A.﹣1B.﹣2C.﹣3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3分)因式分解:x2﹣1=.12.(3分)计算:=.13.(3分)某蓄电池的电压为48V,使用此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的函数表达式为.当R=12Ω时,I的值为A.14.(3分)某商品进价4元,标价5元出售,商家准备打折销售,但其利润率不能少于10%,则最多可打折.15.(3分)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18题各7分,共24分.16.(10分)(1)计算:+|﹣5|+(﹣1)2023.(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1)与点(2,5),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17.(7分)某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距离学校12km,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结果甲比乙早到10min,求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18.(7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中的照片展示了中国空间站上机械臂的一种工作状态.当两臂AC=BC=10m,两臂夹角∠ACB=100°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50°≈0.766,cos50°≈0.643,tan50°≈1.192)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9分)如图,在▱ABCD中,∠DAB=30°.(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过点D作AB边上的高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应用与计算:在(1)的条件下,AD=4,AB=6,求BE的长.20.(9分)综合与实践主题:制作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素材:一张正方形纸板.步骤1:如图1,将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三等分,画出九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剪去四个角上的小正方形;步骤2:如图2,把剪好的纸板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猜想与证明:(1)直接写出纸板上∠ABC与纸盒上∠A1B1C1的大小关系;(2)证明(1)中你发现的结论.21.(9分)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了解两条线路的乘车所用时间,小红做了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线路,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线路,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乘车2次并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数据统计如下:(单位:min)数据统计表实验序号12345678910A线路所用时间15321516341821143520B线路所用时间2529232527263128302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A线路所用时间22a1563.2B线路所用时间b26.5c 6.36(1)填空:a=;b=;c=;(2)应用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小红分析如何选择乘车线路.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12分)综合探究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A关于BD的对称点为A′.连接AA′交BD于点E,连接CA′.(1)求证:AA'⊥CA';(2)以点O为圆心,OE为半径作圆.①如图2,⊙O与CD相切,求证:;②如图3,⊙O与CA′相切,AD=1,求⊙O的面积.23.(12分)综合运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45°),AB交直线y=x于点E,BC交y轴于点F.(1)当旋转角∠COF为多少度时,OE=OF;(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A(4,3),求FC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交y轴于点M,交直线y=x于点N,连接FN.将△OFN与△OCF的面积分别记为S1与S2.设S=S1﹣S2,AN=n,求S关于n的函数表达式.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5元,那么支出5元记作()A.﹣5元B.0元C.+5元D.+10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负数的概念问题,负数和正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和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作答.【解答】解:把收入5元记作+5元,根据收入和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支出5元就记作﹣5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负数和正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和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反意义的含义,进而作答.2.(3分)下列出版社的商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A.B.C.D.【答案】A【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选项B,C,D中的图形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使图形沿这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A中的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3分)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取得圆满成功.C919可储存约186000升燃油,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86×105B.1.86×105C.18.6×104D.186×103【答案】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86×10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4.(3分)如图,街道AB与CD平行,拐角∠ABC=137°,则拐角∠BCD=()A.43°B.53°C.107°D.137°【答案】D【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AB∥CD,∴∠ABC=∠BCD=137°,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解解题关键.5.(3分)计算的结果为()A.B.C.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解答】解:==.故本题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解题的关键是类比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进行计算即可.6.(3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A.黄金分割数B.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答案】A【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黄金分割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算术平均数,中位线,众数,统计量的选择,熟练掌握这些数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3分)某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小明从感兴趣的“种植”“烹饪”“陶艺”“木工”4门课程中随机选择一门学习,每门课程被选中的可能性相等.小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A.B.C.D.【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概率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共有“种植”“烹饪”“陶艺”“木工”4门兴趣课程,∴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8.(3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1<x<4B.x<4C.x<3D.3<x<4【答案】D【分析】求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解答】解:,由不等式x﹣2>1得:x>3,∴不等式的解集为3<x<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解集的规律.9.(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BAC=50°,则∠D=()A.20°B.40°C.50°D.80°【答案】B【分析】由AB是⊙O的直径,得∠ACB=90°,而∠BAC=50°,即得∠ABC=40°,故∠D=∠ABC=40°,【解答】解:∵AB是⊙O的直径,∴∠ACB=90°,∴∠BAC+∠ABC=90°,∵∠BAC=50°,∴∠ABC=40°,∵=,∴∠D=∠ABC=4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10.(3分)如图,抛物线y=ax2+c经过正方形OABC的三个顶点A,B,C,点B在y轴上,则ac的值为()A.﹣1B.﹣2C.﹣3D.﹣4【答案】B【分析】过A作AH⊥x轴于H,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OB=45°,得到AH=OH,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a、c的值,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过A作AH⊥x轴于H,∵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AOB=45°,∴∠AOH=45°,∴AH=OH,设A(m,m),则B(0,2m),∴,解得am=﹣1,m=,∴ac的值为﹣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图象得出抛物线经过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3分)因式分解:x2﹣1=(x+1)(x﹣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x+1)(x﹣1).故答案为:(x+1)(x﹣1).【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2.(3分)计算:=6.【答案】6.【分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根据×=和=a(a>0)进行计算,【解答】解:方法一:×=×2=2×3=6.方法二:×===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计算,考查的关键是准确运用×=和=a (a>0)进计算.13.(3分)某蓄电池的电压为48V,使用此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的函数表达式为.当R=12Ω时,I的值为4A.【答案】4.【分析】直接将R=12代入I=中可得I的值.【解答】解:当R=12Ω时,I==4(A).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点的坐标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3分)某商品进价4元,标价5元出售,商家准备打折销售,但其利润率不能少于10%,则最多可打8.8折.【答案】8.8.【分析】利润率不能少于10%,意思是利润率大于或等于10%,相应的关系式为:(打折后的销售价﹣进价)÷进价≥10%,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这种商品最多可以按x折销售,则售价为5×0.1x,那么利润为5×0.1x﹣4,所以相应的关系式为5×0.1x﹣4≥4×10%,解得:x≥8.8.答:该商品最多可以8.8折,故答案为:8.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利润率的相关关系式,注意“不能低于”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利润率是利润与进价的比值.15.(3分)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5.【答案】15.【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利用相似比求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如图,∵BF∥DE,∴△ABF∽△ADE,∴=,∵AB=4,AD=4+6+10=20,DE=10,∴=,∴BF=2,∴GF=6﹣2=4,∵CK∥DE,∴△ACK∽△ADE,∴=,∵AC=4+6=10,AD=20,DE=10,∴=,∴CK=5,∴HK=6﹣5=1,∴阴影梯形的面积=(HK+GF)•GH=(1+4)×6=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18题各7分,共24分.16.(10分)(1)计算:+|﹣5|+(﹣1)2023.(2)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0,1)与点(2,5),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答案】(1)6.(2)y=2x+1.【分析】(1)利用立方根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负数指数幂的性质进行化简计算即可.(2)将(0,1)与(2,5)代入y=kx+b解方程组即可.【解答】(1)解:原式=2+5﹣1=6.(2)解:将(0,1)与(2,5)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1.【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正确化简各数,将点的坐标代入后能正确解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7.(7分)某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距离学校12km,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结果甲比乙早到10min,求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答案】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0.2km/分.【分析】设乙步行的速度为xkm/分,则甲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2xkm/分,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设乙步行的速度为xkm/分,则甲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2xkm/分,根据题意得﹣10=,解得x=.经检验,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0.2km/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8.(7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中的照片展示了中国空间站上机械臂的一种工作状态.当两臂AC=BC=10m,两臂夹角∠ACB=100°时,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sin50°≈0.766,cos50°≈0.643,tan50°≈1.192)【答案】A、B的距离大约是15.3m.【分析】连接AB,取AB中点D,连接CD,根据AC=BC,点D为AB中点,可得∠ACD =∠BCD=∠ACB=50°,在Rt△ACD中,sin50°=,解得AD=10×sin50°≈7.66(m),故AB=2AD≈15.3(m).【解答】解:连接AB,取AB中点D,连接CD,如图,∵AC=BC,点D为AB中点,∴中线CD为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AD=BD=AB,∴∠ACD=∠BCD=∠ACB=50°,在Rt△ACD中,sin∠ACD=,∴sin50°=,∴AD=10×sin50°≈7.66(m),∴AB=2AD=2×7.66=15.32≈15.3(m),答:A、B的距离大约是15.3m.【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9分)如图,在▱ABCD中,∠DAB=30°.(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过点D作AB边上的高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应用与计算:在(1)的条件下,AD=4,AB=6,求BE的长.【答案】(1)见作图;(2)6﹣2.【分析】(1)由基本作图即可解决问题;(2)由锐角的余弦求出AE的长,即可得到BE的长.【解答】解:(1)如图E即为所求作的点;(2)∵cos∠DAB=,∴AE=AD•cos30°=4×=2,∴BE=AB﹣AE=6﹣2.【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由锐角的余弦求出AE的长.20.(9分)综合与实践主题:制作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素材:一张正方形纸板.步骤1:如图1,将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三等分,画出九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剪去四个角上的小正方形;步骤2:如图2,把剪好的纸板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猜想与证明:(1)直接写出纸板上∠ABC与纸盒上∠A1B1C1的大小关系;(2)证明(1)中你发现的结论.【答案】(1)∠ABC=∠A1B1C1;(2)证明过程见解答.【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ABC=∠A1B1C1;(2)∵A1C1为正方形对角线,∴∠A1B1C1=45°,设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则AB ==,AC=BC ==,∵AC2+BC2=AB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ABC=∠A1B1C1.【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到△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1.(9分)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了解两条线路的乘车所用时间,小红做了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线路,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线路,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乘车2次并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数据统计如下:(单位:min)数据统计表12345678910实验序号A线路15321516341821143520所用时间B线路所用时间25292325272631283024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A线路所用时间22a1563.2B线路所用时间b26.5c6.36(1)填空:a=19;b=26.8;c=25;(2)应用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小红分析如何选择乘车线路.【答案】(1)19,26.8,25.(2)选择B路线更优.【分析】本题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和波动问题,(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2)方差的实际应用.【解答】解:(1)求中位数a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顺序为:14,15,15,16,18,20,21,32,34,35.共有10个数,中位数在第5和6个数为18和20,所以中位数为=19,求平均数b==26.8,众数c=25,故答案为:19,26.8,25.(2)小红统计的选择A线路平均数为22,选择B线路平均数为26.8,用时差不太多.而方差63.2>6.36,相比较B路线的波动性更小,所以选择B路线更优.【点评】本题考查数据的波动与集中程度,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行准确的计算,理解方差的意义,并进行作答.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12分)综合探究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A关于BD的对称点为A′.连接AA′交BD于点E,连接CA′.(1)求证:AA'⊥CA';(2)以点O为圆心,OE为半径作圆.①如图2,⊙O与CD相切,求证:;②如图3,⊙O与CA′相切,AD=1,求⊙O的面积.【答案】(1)证明过程详见解答;(2)①证明过程详见解答;②.【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E=A′E,AA′⊥BD,根据四边形ABCD是矩形,得出OA=OC,从而OE∥A′C,从而得出AA′⊥CA′;(2)①设CD⊙O与CD切于点F,连接OF,并延长交AB于点G,可证得OG=OF=OE,从而得出∠EAO=∠GAO=∠GBO,进而得出∠EAO=30°,从而;②设⊙O切CA′于点H,连接OH,可推出AA′=2OH,CA′=2OE,从而AA′=CA′,进而得出∠A′AC=∠A′CA=45°,∠AOE=∠ACA′=45°,从而得出AE=OE,OD =OA=AE,设OA=OE=x,则OD=OA=,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1,从而求得x2=,进而得出⊙O的面积.【解答】(1)证明:∵点A关于BD的对称点为A′,∴AE=A′E,AA′⊥BD,∵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OE∥A′C,∴AA′⊥CA′;(2)①证明:如图2,设CD⊙O与CD切于点F,连接OF,并延长交AB于点G,∴OF⊥CD,OF=OE,∵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D=BD,AB∥CD,AC=BD,OA=AC,∴OG⊥AB,∠FDO=∠BOG,OA=OB,∴∠GAO=∠GBO,∵∠DOF=∠BOG,∴△DOF≌△BOG(ASA),∴OG=OF,∴OG=OE,由(1)知:AA′⊥BD,∴∠EAO=∠GAO,∵∠EAB+∠GBO=90°,∴∠EAO+∠GAO+∠GBO=90°,∴3∠EAO=90°,∴∠EAO=30°,由(1)知:AA′⊥CA′,∴tan∠EAO=,∴tan30°=,∴;②解:如图3,设⊙O切CA′于点H,连接OH,∴OH⊥CA′,由(1)知:AA′⊥CA′,AA′⊥CA′,OA=OC,∴OH∥AA′,OE∥CA′,∴△COH∽△CAA′,△AOE∽△ACA′,∴,∴AA′=2OH,CA′=2OE,∴AA′=CA′,∴∠A′AC=∠A′CA=45°,∴∠AOE=∠ACA′=45°,∴AE=OE,OD=OA=AE,设OA=OE=x,则OD=OA=,∴DE=OD﹣OE=()x,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1,∴x2=,∴S⊙O=π•OE2=.【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23.(12分)综合运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0°<α<45°),AB交直线y=x于点E,BC交y轴于点F.(1)当旋转角∠COF为多少度时,OE=OF;(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A(4,3),求FC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交y轴于点M,交直线y=x于点N,连接FN.将△OFN与△OCF的面积分别记为S1与S2.设S=S1﹣S2,AN=n,求S关于n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当旋转角为22.5°时,OE=OF;(2)FC的长为;(3)S关于n的函数表达式为.【分析】(1)如图2中,当OE=OF时,得到Rt△AOE≌Rt△CO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在图2中,过点A作AG⊥x轴于点G,利用三角形相似,可得结论;(3)过点N作直线PQ⊥BC于点P,交OA于点Q,利用四点共圆,得出三角形FO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解答】解:(1)当OE=OF时,在Rt△AOE和Rt△COF中,,∴Rt△AOE≌Rt△COF(HL),∴∠AOE=∠COF(即∠AOE=旋转角),∴2∠AOE=45°,∴∠COF=∠AOE=22.5°,∴当旋转角为22.5°时,OE=OF;(2)过点A作AG⊥x轴于点G,则有AG=3,OG=4,∴,∵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C=OA=5,∠AOC=∠C=90°,又∵∠COF+∠FOA=90°,∠AOG+∠FOA=90°,∴∠COG=∠GOA,∴Rt△AOG∽Rt△FOC,∴,∴,∴FC的长为;(3)过点N作直线PQ⊥BC于点P,交OA于点Q,∵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BCA=∠OCA=45°,BC∥OA,又∠FON=45°,∴∠FCN=∠FON=45°,∴F、C、O、N四点共圆,∴∠OFN=∠OCA=45°,∴∠OFN=∠FON=45°,∴△FO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N=NO,∠FNO=90°,∴∠FNP+∠ONQ=90°,又∵∠NOQ+∠ONQ=90°,∴∠NOQ=∠FNP,∴△NOQ≌△FNP(AAS),∴NP=OQ,FP=NQ,∵四边形OQPC是矩形,∴CP=OQ,OC=PQ,∴,=,,=,=,=,∴,又∵△AN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关于n的函数表达式为.【点评】本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5+3的结果是( ) A.-2B.-8C.2D.82.下列几何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3.2024年6月6日,嫦娥六号在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外上演“太空牵手”,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数据384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43.8410⨯B.53.8410⨯C.63.8410⨯D.538.410⨯4.如题4图,一把直尺、两个含30°的三角尺拼接在一起,则∠ACE 的度数为( )A.120oB.90oC.60oD.30o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510a a a ⋅=B.824a a a ⋅=C.257a a a -+=D.2510()a a =6.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孕育出藏羌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若从上述四种区域文化中随机选一种文化开展专题学习,则选中“巴蜀文化”的概率是( ) A.14 B.13C.12D.347.完全相同的4个正方形面积之和是100,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 A.2B.5C.10D.208. 若点123(0,),(1,),(2,)y y y 都在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上,则( ) A. 321y y y >> B. 213y y y >> C. 132y y y >>D.312y y y >>9.方程233x x=-的解是 A.3x =- B.9x =- C.3x = D.9x =10.已知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2x <,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大致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数据5,2,5,4,3的众数是____.12.关于x 的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1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c =_______. 14.计算:333a a a -=--__________. 15.如图,菱形ABCD 的面积为24,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BC 上的动点.若△BEF 的面积为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6.计算:011233-⨯-+ 17.如图,在△ABC 中,∠C=90°.(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作∠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应用与证明:在(1)的条件下,以点D 为圆心,DC 长为半径作D .求证:AB 与D 相切.18.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某小区增设了充电站,如图是矩形PQMN 充电站的平面示意图,矩形ABCD 是其中一个停车位.经测量,∠ABQ =60°,AB =5.4m,CE =1.6m,GH ⊥CD ,GH 是另一个车位的宽,所有车位的长宽相同,按图示并列划定.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精确到0.1m, 1.73≈) (1)求PQ 的长.(2)该充电站有20个停车位,求PN 的长.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端午假期,王先生计划与家人一同前往景区游玩,为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景区,王先生对A,B,C三个景区进行了调查与评估.他依据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乡村民宿及科普基地四个方面,为每个景区评分(10分制).三个景区的得分如下表所示:(1)若四项所占百分比如图所示,通过计算回答:王先生会选择哪个景区去游玩?(2)如果王先生认为四项同等重要,通过计算回答:王先生将会选择哪个景区去游玩?(3)如果你是王先生,请按你认为的各项“重要程度”设计四项得分的百分比,选择最合适的景区,并说明理由.20.广东省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居全国首位,其中荔枝鲜果远销欧美.某果商以每吨2万元的价格收购早熟荔枝,销往国外.若按每吨5万元出售,平均每天可售出100吨.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吨降价1万元,每天销售量相应增加50吨.该果商如何定价才能使每天的“利润”或“销售收入”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题中“元”为人民币)21.综合与实践【主题】滤纸与漏斗【素材】如图所示:①一张直径为10cm的圆形滤纸.②一只漏斗口直径与母线均为7cm的圆锥形过滤漏斗.【实践操作】步骤1:取一张滤纸:步骤2:按如图所示步骤折叠好滤纸.步骤3:将其中一层撑开,围成圆锥形.步骤4:将围成圆锥形的滤纸放入如图所示漏斗中.【实践探索】(1)滤纸是否能紧贴此漏斗内壁(忽略漏斗管口处)?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2)当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时,求滤纸围成圆锥形的体积.(结果保留π)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27分.22.【知识技能】(1)如图1,在△ABC中,DE是△ABC的中位线.连接CD,将△ADC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C'.当点E的对应点E′与点A重合时,求证:AB=BC.【数学理解】(2)如图2,在△ABC中(AB<BC),DE是△ABC的中位线.连接CD,将△ADC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C,连接A'B,C'C,作△A'BD的中线DF.求证:2DF·CD=BD·CC′.【拓展探索】如图3,在△ABC中, tan B=43, AD=325.过点D作DE⊥BC ,垂足为E , BE=3, CE=323, 点D在AB上,.在四边形ADEC内是否存在点G,使得∠AGD+∠CGE=180° ?若存在,请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图323.【问题背景】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D是直线y=ax (a>0)上第一象限内的两个动点(OD>OB),以线段BD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AD//x轴.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经过点A.【构建联系】(1)求证:函数的图象必经过点C.(2)如图2,把矩形ABCD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E.当点E落在y轴上,且点B的坐标为(1,2)时,求k的值.【深入探究】(3)如图3,把矩形ABCD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E.当点E,A重合时,连接AC交BD于点P.以点O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O.若OP=当O与△ABC的边有交点时,求k的取值范围.图1 图2 图3202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答题. 16. 【答案】2 17. 【答案】(1)如图 (2)过点D 作DE ⊥AB 于E .因为点D 在⊥CAB 平分线AD 上,且DC ⊥AC 所以DC =DE .所以DE 为D 的半径,且DE ⊥AB 所以AB 是D 的切线.18. 【答案】(1) 6.1PQ m ≈;(2)66.7PN m = 19. 【答案】(1)C 景区;(2)A 景区(3)我的设计是:特色美食占40%,自然风光占10%,乡村民宿占20%,科普基地占30%. A 得分:640%810%720%930%7.3⨯+⨯+⨯+⨯= B 得分:740%710%820%730%7.2⨯+⨯+⨯+⨯= C 得分:840%810%620%630%7.0⨯+⨯+⨯+⨯=7.37.27.0>>假如我是王先生,会选择A 景区.(答案不唯一)20. 【答案】当售价为4.5万元/吨时,每天利润最大,为312.5万元. 当售价为3.5万元/吨时,每天的销售收入最大,为612.5万元.21. 【答案】(1)能贴紧内壁;(2)324cm 【小问1详解】 解:能理由:设圆锥展开图的扇形圆心角为n ︒ 根据题意,得77180n ππ⋅= 解得180n⊥将圆形滤纸对折,将其中一层撑开,围成圆锥形,此时滤纸能紧贴此漏斗内壁. 【小问2详解】解:设滤纸围成圆锥形底面圆的半径为cm r ,高为cm h 根据题意,得18052180ππr ⨯= 解得52r =⊥h ==⊥圆锥的体积为223115332r h ππ⎛⎫=⨯= ⎪⎝⎭.22.(1) 证明:∵ DE 是⊥ABC 的中位线 ∴12DE BC =∵旋转.∴12DE AD BD AB === ∴AB BC = (2),DC DC DA DA ''==CDC ADA ''∠=∠过点D 作DG CC '⊥于G12CG C G CC ''∴==,12CDG C DG CDC ''∠=∠=∠又BD DA DA '==A BD BA D ''∴∠=∠又A DA A BD BA D '''∠=∠+∠ 12BA D A DA ''∴∠=∠BA D C DG ''∴∠=∠又,DB DA DF '=是中线DF A B '∴⊥90A FD '︒∴∠= ~A FD DGC ''∴∆∆ DF A D C G C D'''∴= 12DF BDCD CC '∴= 2DF CD BD CC '∴⋅=⋅(3)分别以AD,AE 为直径作圆1O 和圆2O .过1O 作1O H BC ⊥于H.12163.2,3r r == 114416(5) 6.56555O H O B ==⨯+= 2221316316 3.415355O H O E EH O E O D =-=-=-⨯≈12127.39O O r r ∴=≈<+所以圆1O 和圆2O 有两个交点.设为1G 和2G此时,0119090180o O AG D CG E ∠+∠=+=022*******o O AG D CG E ∠+∠=+=.故存在这样的点G,使180O AGD CGE ∠+∠=.23.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63k =;(3)68k ≤≤ (1)设(),B m ma ,则,k A m m ⎛⎫ ⎪⎝⎭ ⊥//AD x 轴⊥D 点的纵坐标为k m , ⊥将k y m =代入y ax =中得:k m ax =得 ⊥k x am= ⊥,k k D am m ⎛⎫ ⎪⎝⎭⊥,k C am am ⎛⎫ ⎪⎝⎭⊥将k x am =代入k y x=中得出y am = ⊥函数k y x=的图象必经过点C . (2)⊥点()1,2B 在直线y ax =上⊥2a =⊥2y x =⊥A 点的横坐标为1,C 点的纵坐标为2⊥函数k y x=的图象经过点A ,C ⊥22k C ⎛⎫ ⎪⎝⎭,,()1,A k ⊥2k D k ⎛⎫ ⎪⎝⎭, ⊥2DC k =-⊥把矩形ABCD 沿BD 折叠,点C 的对应点为E ⊥12k BE BC ==-,90BED BCD ∠=∠=︒ ⊥2212DC k DE k BC BE -===- 如图,过点D 作DH y ⊥轴,过点B 作BF y ⊥轴⊥//AD x 轴⊥H ,A ,D 三点共线⊥90HED BEF ∠+∠=︒,90BEF EBF ∠+∠=︒⊥HED EBF ∠=∠⊥90DHE EFB ∠=∠=︒⊥DHE EFB ∽ ⊥2DH HE DE EF BF BE=== ⊥1BF =,2k DH = ⊥2HE =,4k EF = ⊥24k HF =+ 由图知,HF DC = ⊥224k k +=- ⊥163k =. (3)⊥把矩形ABCD 沿BD 折叠,点C 的对应点为E ,当点E ,A 重合⊥AC B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45ABP DBC ∠=∠=︒⊥sin 45AP AB BC CD DA =====︒,12AP PC BP AC ===,BP AC ⊥ ⊥//BC x 轴⊥直线y ax =为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y x =当O 过点B 时,如图所示,过点D 作DH x ∥轴交y 轴于点H⊥AD x ∥轴⊥H ,A ,D 三点共线⊥以点O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作O ,OP =⊥23OP OB BP AC BP AP AP AP =+=+=+==⊥AP =⊥2AB AD ===,2BD AP ==2BO AC AP ===⊥AB y ∥轴⊥DHO DAB ∽ ⊥HO DH DO AB AD BD ==⊥22HO DH == ⊥4HO HD ==⊥422HA HD DA =-=-=⊥()2,4A⊥248k =⨯=当O 过点A 时,根 据A ,C 关于直线OD 对轴知,O 必过点C ,如图所示,连AO ,CO ,过点D 作DH x ∥轴交y 轴于点H⊥AO OC AC ==⊥AOC 为等边三角形⊥OP AC ⊥ ⊥160302AOP ∠=⨯︒=︒⊥tan 30AP OP PD =︒⨯===,2AC BD AP ===⊥AB AD ===,OD BP PD =+=, ⊥AB y ∥轴⊥DHO DAB ∽ ⊥HO DH DO AB AD BD ====⊥3HO HD ==+⊥33HA HD DA =-=+=⊥(3A⊥((336k =⨯=⊥当O 与ABC ∆的边有交点时,k 的取值范围为68k ≤≤.。
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负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如果把收入5元记作5+元,那么支出5元记作( )A.5-元B. 0元C. 5+元D. 10+元 2. 下列出版社的商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3. 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取得圆满成功,C919可储存约186000升燃油,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0.18610⨯B. 51.8610⨯C. 418.610⨯D. 318610⨯4. 如图,街道AB 与CD 平行,拐角137ABC ∠=︒,则拐角BCD ∠=( )A. 43︒B. 53︒C. 107︒D. 137︒ 5. 计算32a a +的结果为( ) A. 1a B. 26a C. 5a D. 6a6.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为普及优选法作出重要贡献,优选法中有一种0.618法应用了( )A. 黄金分割数B. 平均数C. 众数D. 中位数 7. 某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小明从感兴趣的“种植”“烹饪”“陶艺”“木工”4门课程中随机选择一门学习,每门课程被选中的可能性相等,小明恰好选中“烹饪”的概率为( ) A. 18 B. 16 C. 14 D. 128.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4x x ->⎧⎨<⎩的解集为( ) A. 14x -<< B. 4x < C. 3x < D. 34x <<9. 如图,AB 是O 的直径,50BAC ∠=︒,则D ∠=( )A. 20︒B. 40︒C. 50︒D. 80︒ 10. 如图,抛物线2y ax c =+经过正方形O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点B 在y 轴上,则ac 的值为(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因式分解:21x -=______.12. =_________.13. 某蓄电池的电压为48V,使用此蓄电池时,电流I (单位:A )与电阻R (单位:Ω)的函数表达式为48I R=,当12R =Ω时,I 的值为_______A . 14. 某商品进价4元,标价5元出售,商家准备打折销售,但其利润率不能少于10%,则最多可打_______折.15. 边长分别为10,6,4的三个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它们的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0分,第17、18题各7分,共24分.16. (12023|5|(1)-+-;(2)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0,1)与点(2,5),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7. 某学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距离学校12km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结果甲比乙早到10min ,求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18.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中的照片展示了中国空间站上机械臂的一种工作状态,当两臂10m AC BC ==,两臂夹角100ACB ∠=︒时,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500.766︒≈,cos500.643︒≈,tan50 1.192︒≈)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19. 如图,在▱ABCD 中,30DAB ∠=︒.(1)实践与操作:用尺规作图法过点D 作AB 边上的高DE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应用与计算:在(1)的条件下,4=AD ,6AB =,求BE 的长.20. 综合与实践主题:制作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素材:一张正方形纸板.步骤1:如图1,将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三等分,画出九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剪去四个角上的小正方形;步骤2:如图2,把剪好的纸板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猜想与证明:(1)直接写出纸板上ABC ∠与纸盒上111A B C ∠的大小关系;(2)证明(1)中你发现的结论.21. 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了解两条线路的乘车所用时间,小红做了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 线路,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 线路,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乘车2次并分别记录所用时间,数据统计如下:(单位:min)数据统计表数据折线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 __________;b =___________;c =___________;(2)应用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小红分析如何选择乘车线路.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 综合探究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A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A 关于BD 的对称点为A ',连接AA '交BD 于点E ,连接CA '.(1)求证:AA CA '⊥';(2)以点O 为圆心,OE 为半径作圆.①如图2,O 与CD 相切,求证:AA '='; ①如图3,O 与CA '相切,1AD =,求O 的面积.23. 综合运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将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045αα︒<<︒,AB 交直线y x =于点E ,BC 交y 轴于点F .(1)当旋转角COF ∠为多少度时,OE OF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2)若点(4,3)A ,求FC 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 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y x =于点N ,连接FN ,将OFN △与OCF △的面积分别记为1S 与2S ,设12S S S =-,AN n =,求S 关于n 的函数表达式.2023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D5. C6. A7. C8. D9. B10. B解:连接AC ,交y 轴于点D ,如图所示:当0x =时,则y c =,即OB c =∵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22AC OB AD OD c ====,AC OB ⊥ ∴点,22c c A ⎛⎫ ⎪⎝⎭∴224c c a c =⨯+ 解得:2ac =-故选B .二、填空题:11. ()()11x x +-12. 613. 414. 8.815. 15【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知10,6,90AD DC CG CE GF CEF EFG =====∠=∠=︒,4GH =. ∴10CH AD ==∵90,D DCH AJD HJC ∠=∠=︒∠=∠∴()AAS ADJ HCJ ≌∴5CJ DJ ==∴1EJ =∵GI CJ ∥∴HGI HCJ ∽ ∴25GI GH CJ CH == ∴2GI =∴4FI = ∴()1152EJIF S EJ FI EF =+⋅=梯形. 故答案为15.三、解答题16. (1)6(2)21y x =+17. 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0.2千米/分钟.解:设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x 千米/分钟,则甲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2x 千米/分钟. 根据题意得:1212101.2x x-= 解得:0.2x =.经检验,0.2x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0.2千米/分钟.18. 15.3m【详解】解:连接AB ,作CD AB ⊥于D∵AC BC =,CD AB ⊥∴CD 是边AB 边上的中线,也是ACB ∠的角平分线∴2AB AD =,1502ACD ACB ∠=∠=︒ 在Rt ACD △中,10m AC =,50ACD ∠=︒,sin AD ACD AC ∠=∴sin 5010AD ︒= ∴10sin50100.7667.66AD =︒≈⨯=∴()227.6615.3215.3m AB AD =≈⨯=≈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5.3m .四、解答题.19. (1)见解析 (2)6-【小问1详解】解:依题意作图如下,则DE 即为所求作的高:【小问2详解】∵4=AD ,30DAB ∠=︒,DE 是AB 边上的高∴cos AE DAB AD ∠=,即cos3042AE =︒=∴4AE == 又∵6AB =∴6BE AB AE =-=-即BE 的长为6-.20. (1)111ABC A B C ∠=∠(2)证明见解析.【小问2详解】证明:连接AC设小正方形边长为1,则AC BC ===AB ==22255AC BC AB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1111111AC B C AC B C ==⊥,∴111A B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145A B BC C A ∠∠=︒∴=故111ABC A B C ∠=∠.21. (1)19,26.8,25(2)见解析【小问1详解】解:将A 线路所用时间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得:14,15,15,16,18,20,21,32,34,35,中间两个数是18,20①A 线路所用时间的中位数为:1820192a +== 由题意可知B 线路所用时间得平均数为:2529232527263128302426.810b +++++++++== ①B 线路所用时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25,有两次,其他数据都是一次①B 线路所用时间的众数为:25c =.故答案为:19,26.8,25.【小问2详解】根据统计量上来分析可知,A 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小于B 线路所用时间平均数线路,A 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也小于B 线路所用时间中位数,但A 线路所用时间的方差比较大,说明A 线路比较短,但容易出现拥堵情况,B 线路比较长,但交通畅通,总体上来讲A 路线优于B 路线. 因此,我的建议是:根据上学到校剩余时间而定,如果上学到校剩余时间比较短,比如剩余时间是21分钟,则选择A 路线,因为A 路线的时间不大于21分钟的次数有7次,而B 路线的时间都大于21分钟;如果剩余时间不短也不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1分钟,则选择B 路线,因为B 路线的时间都不大于31分钟,而A 路线的时间大于31分钟有3次,选择B 路线可以确保不迟到;如果剩余时间足够长,比如剩余时间是36分钟,则选择A 路线,在保证不迟到的情况,选择平均时间更少,中位数更小的路线.五、解答题.22. (1)见解析(2)①见解析;【小问1详解】∵点A 关于BD 的对称点为A '∴点E 是AA '的中点,90AEO ∠=︒又∵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AC 的中点∴OE 是ACA '的中位线∴OE A C '∥∴90AAC AEO ∠'=∠=︒∴AA CA '⊥'.【小问2详解】①过点O 作OF AB ⊥于点F ,延长FO 交CD 于点G ,则90OFA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O BO CO DO ===∴OCG OAF ∠=∠,90OGC OFA ∠=∠=︒. ∵OCG OAF ∠=∠,90OGC OFA ∠=∠=︒,AO CO = ∴()AAS OCG OAF ≌∴OG OF =.∵O 与CD 相切,OE 为半径,90OGC ∠=︒ ∴OG OE =∴OE OF =又∵90AEO ∠=︒即OE AE ⊥,OF AB ⊥ ∴AO 是EAF ∠的角平分线,即OAE OAF ∠=∠ 设OAE OAF x ∠=∠=,则OCG OAF x ∠=∠= 又∵CO DO =∴OCG ODG x ∠=∠=∴2AOE OCG ODG x ∠=∠+∠=又∵90AEO ∠=︒,即AEO △是直角三角形 ∴90AOE OAE ∠+∠=︒,即290x x +=︒ 解得:30x =︒∴30OAE ∠=︒,即30A AC '∠=︒ 在Rt A AC '△中,30A AC '∠=︒,90AA C '∠=︒ ∴2AC CA '=∴AA '==='. ①过点O 作OH A C '⊥于点H∵O 与CA '相切∴OE OH =,90A HO '∠=︒∵90AAC AEO A EO A HO ''∠'=∠=∠=∠=︒ ∴四边形A EOH '是矩形又∵OE OH =∴四边形A EOH '是正方形∴OE OH A H '==又∵OE 是ACA '的中位线∴12OE A C '= ∴12A H CH A C ''==∴OH CH =又∵90A HO '∠=︒∴45OCH ∠=︒又∵OE A C '∥∴45AOE ∠=︒又∵90AEO ∠=︒∴AE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OE =设AE OE r ==,则AO DO ==∴)1DE DO OE r r =-=-= 在Rt ADE △中,222AE DE AD +=,1AD =即)222211r r +=∴()22111r ===+∴O 的面积为:2S r π==. 23. (1)22.5︒(2)154FC =(3)212S n = 【小问1详解】解:①正方形OABC①OA OC =,90A C ∠=∠=︒, ①OE OF =①Rt Rt (HL)OCF OAE ≌ ①COF AOE ∠∠=①COF AOG ∠∠=①AOG AOE ∠∠=①AB 交直线y x =于点E①45EOG ∠=︒①22.5AOG AOE ∠∠==︒ 即22.5COF ∠=︒.【小问2详解】过点A 作AP x ⊥轴,如图所示:①(4,3)A①3,4AP OP ==①5OA =①正方形OABC①5OC OA ==,90C ∠=︒ ①90C APO ∠∠==︒①AOP COF ∠∠=①OCF OPA ∽ ①OC FC OP AP =即543FC = ∴154FC =. 【小问3详解】①正方形OABC①45BCA OCA ∠∠==︒①直线y x =①45FON ∠=︒①45BCA FON ∠∠==︒①O 、C 、F 、N 四点共圆①45OCN FON ∠∠==︒①45OFN FON ∠∠==︒①FO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FN ON =,90FNO ∠=︒过点N 作GQ BC ⊥于点G ,交OA 于点Q①BC OA ∥①GQ OA ⊥①90FNO ∠=︒①1290∠∠+=︒①1390∠∠+=︒①23∠∠=∴(AAS)FGN NQO ≌①,GN OQ FG QN ==①GQ BC ⊥,90FCO COQ ∠∠==︒ ①四边形COQG 为矩形①,CG OQ CO QG == ①()()222222************OFN S S ON OQ NQ GN NQ GN NQ ∆===+=+=+ ()()()222221*********COFS S CF CO GC FG GN NQ GN NQ GN NQ ∆==⋅=-+=-=- ①212S S S NQ =-=①45OAC ∠=︒①AQ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①NQ AN==∴222122S NQ n n⎛⎫===⎪⎪⎝⎭.。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2016 年省市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1.(3 分)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正数是(3 分,共)36 分A.﹣ 1 B .0C.1D.22.(3 分)把下列图标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中”相对的字是()A.祝B.你C.顺D.利3.(3 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8a﹣a=8 B.(﹣ a)4=a4C.a3? a2=a6D.(a﹣b)2=a2﹣b2 4.(3 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 D.5.(3 分)据统计,从2005 年到2015 年中国累积节能1570000000 吨标准煤,157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57 ×1010 B .1.57 ×108C. 1.57 × 109D.15.7 × 1086.(3 分)如图,已知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 b 上,若∠ 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2=60°B.∠ 3=60°C.∠ 4=120°D.∠ 5=40°7.(3 分)数学老师将全班分成7 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随机抽签确定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活动,则第 3 个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A. B. C. D.8.(3 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16 的平方根是 4D.一组数据 2, 0, 1, 6, 6 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2 和 69.(3 分)施工队要铺设一段全长2000 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两天,实际每天施工需比原计划多50 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施工多少米.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2B.﹣ =2C.﹣ =2D.﹣ =210.(3 分)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 n,规定 y′=nx n﹣1.例如:若函数 y=x4,则有 y′=4x3.已知函数 y=x3,则方程 y′=12 的解是()A.x1=4,x2=﹣4B. x1 =2,x2=﹣2C.x1=x2 =0 D.x1=2, x2=﹣ 211.( 3 分)如图,在扇形AOB中∠ AOB=90°,正方形 CDEF的顶点 C是的中点,点D 在 OB上,点 E 在 OB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 CDEF的边长为 2 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 4 B.4π﹣ 8 C.2π﹣ 8D.4π﹣ 412.( 3 分)如图, CB=CA,∠ ACB=90°,点 D 在边 BC上(与 B、C 不重合),四边形 ADEF为正方形,过点 F 作 FG⊥CA,交 CA的延长线于点 G,连接 FB,交DE 于点 Q,给出以下结论:2① AC=FG;② S△FAB:S 四边形CBFG=1:2;③∠ ABC=∠ ABF;④ AD=FQ? 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12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22313.( 3 分)分解因式: a b+2ab+b =.14.(3 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 5,则数据 x1+3,x2+3,x3 +3,x4+3 的平均数是.15.( 3 分)如图,在 ? ABCD中, AB=3,BC=5,以点 B 的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BA、BC于点 P、 Q,再分别以 P、Q为圆心,以大于 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BC交于点 M,连接 BM并延长交 AD于点 E,则 DE的长为.16.( 3 分)如图,四边形 ABCO是平行四边形, OA=2,AB=6,点 C 在 x 轴的负半轴上,将 ? ABCO绕点 A 逆时针旋转得到 ? ADEF,AD经过点 O,点 F 恰好落在 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 x< 0)的图象上,则 k 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其中 17 题 5 分, 18 题 6 分, 19 题 7 分, 20 题 8 分,共 52 分17.( 5 分)计算: | ﹣2| ﹣2cos60° +()﹣1﹣(π﹣)0.18.( 6 分)解不等式组:.19.( 7 分)市政府计划投资 1.4 万亿元实施东进战略.为了解市民对东进战略的关注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随机采访部分市民,对采访情况制作了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如下:关注情况频数频率A.高度关注M0.1B.一般关注1000.5C.不关注30ND.不知道500.25( 1)根据上述统计图可得此次采访的人数为人,m=,n=;(2)根据以上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上述采访结果,请估计在 15000 名市民中,高度关注东进战略的市民约有人.20.( 8 分)某兴趣小组借助无人飞机航拍校园.如图,无人飞机从行至 B 处需 8 秒,在地面 C 处同一方向上分别测得 A 处的仰角为A 处水平飞75°,B 处的仰角为 30°.已知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4 米 / 秒,求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1.( 8 分)荔枝是的特色水果,小明的妈妈先购买了 2 千克桂味和 3 千克糯米糍,共花费 90 元;后又购买了 1 千克桂味和 2 千克糯米糍,共花费55 元.(每次两种荔枝的售价都不变)( 1)求桂味和糯米糍的售价分别是每千克多少元;( 2)如果还需购买两种荔枝共12 千克,要求糯米糍的数量不少于桂味数量的2倍,请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使所需总费用最低.22.(9 分)如图,已知⊙ O的半径为 2,AB为直径, CD为弦. AB与 CD交于点 M,将沿 CD翻折后,点 A 与圆心 O重合,延长 OA至 P,使 AP=OA,连接 PC(1)求 CD的长;(2)求证: PC是⊙ O的切线;(3)点 G为的中点,在 PC延长线上有一动点 Q,连接 QG交 AB于点 E.交于点F(F 与 B、C不重合).问 GE? GF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3.( 9 分)如图,抛物线y=ax2+2x﹣ 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且 B(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 A 的坐标;(2)如图 1,点 P 是直线 y=x 上的动点,当直线 y=x 平分∠ APB时,求点 P 的坐标;(3)如图 2,已知直线 y=x﹣分别与 x 轴、 y 轴交于 C、 F 两点,点 Q是直线 CF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Q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CF于点 D,点 E 在线段 CD的延长线上,连接 QE.问:以 QD为腰的等腰△ QD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 年省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3 分)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正数是()A.﹣ 1 B .0C.1D.2【分析】先找到正数,再比较正数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正数有 1,2,∵1< 2,∴最小的正数是1.故选: C.【点评】本题实质考查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较为简单,学生在做此题时,应看清题意和选项.2.(3 分)把下列图标折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折好后与“中”相对的字是()A.祝B.你C.顺D.利【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祝”与面“利”相对,面“你”与面“考”相对,面“中”与面“顺”相对.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3.(3 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44326222A.8a﹣a=8 B.(﹣ a)=a C.a? a=a D.(a﹣b)=a ﹣b【分析】分别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 A、8a﹣ a=7a,故此选项错误;B、(﹣ a)4=a4,正确;325C、a ? a =a ,故此选项错误;D、(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以及合并同类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等知识,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3 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5.(3 分)据统计,从2005 年到 2015 年中国累积节能1570000000 吨标准煤,157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157 ×1010 B .1.57 ×108C. 1.57 × 109D.15.7 × 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 10 时, 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 1时, n 是负数.【解答】解: 1570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57 ×109,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 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6.(3 分)如图,已知 a∥b,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在直线 b 上,若∠ 1=6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2=60°B.∠ 3=60°C.∠ 4=120°D.∠ 5=40°【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对顶角相等等知识分别求出∠ 2,∠ 3,∠ 4,∠ 5 的度数,然后选出错误的选项.【解答】解:∵ a∥b,∠ 1=60°,∴∠ 3=∠1=60°,∠ 2=∠1=60°,∠4=180°﹣∠ 3=180°﹣ 60°=120°,∵三角板为直角三角板,∴∠ 5=90°﹣∠ 3=90°﹣ 60°=30°.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上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7.(3 分)数学老师将全班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活动,则第7 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采用随机抽签确定3 个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A.B.C. D.【分析】根据概率是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可得答案.【解答】解:第 3 个小组被抽到的概率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 =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3 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16 的平方根是 4D.一组数据 2, 0, 1, 6, 6 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2 和 6【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平方根的概念、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错误;B.两边及其一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错误;C.16 的平方根是± 4,故错误,D.一组数据 2, 0, 1, 6, 6 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2 和 6,故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9.(3 分)施工队要铺设一段全长 2000 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两天,实际每天施工需比原计划多 50 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施工多少米.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2B.﹣ =2C.﹣ =2D.﹣ =2【分析】设原计划每天铺设 x 米,则实际施工时每天铺设( x+50)米,根据:原计划所用时间﹣实际所用时间 =2,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 米,则实际每天施工( x+50)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10.(3 分)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 n,规定 y′=nx n﹣1.例如:若函数 y=x4,则有 y′=4x3.已知函数 y=x3,则方程 y′=12 的解是()A.x1=4,x2=﹣4B. x1 =2,x2=﹣2C.x1=x2 =0 D.x1=2, x2=﹣ 2【分析】首先根据新定义求出函数y=x3中的 n,再与方程 y′=12 组成方程组得出: 3x2=1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函数 y=x3得 n=3,则 y′=3x2,∴3x2=12,x2=4,x=±2,x1=2,x2=﹣2,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还以新定义的形式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注意:①二次项系数要化为1,②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时,是两个解,且是互为相反数,不要丢解.11.( 3 分)如图,在扇形AOB中∠ AOB=90°,正方形 CDEF的顶点 C是的中点,点D 在 OB上,点 E 在 OB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 CDEF的边长为 2 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π﹣ 4 B.4π﹣ 8 C.2π﹣ 8D.4π﹣ 4【分析】连结 OC,根据勾股定理可求OC的长,根据题意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 BOC的面积﹣三角形ODC的面积,依此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在扇形 AOB中∠ AOB=90°,正方形 CDEF的顶点 C 是的中点,∴∠ COD=45°,∴OC==4,∴阴影部分的面积 =扇形 BOC的面积﹣三角形 ODC的面积=×π× 42﹣×( 2)2=2π﹣ 4.故选: A.【点评】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到扇形半径的长度.12.( 3 分)如图, CB=CA,∠ ACB=90°,点 D 在边 BC上(与 B、C 不重合),四边形 ADEF为正方形,过点 F 作 FG⊥CA,交 CA的延长线于点 G,连接 FB,交DE 于点 Q,给出以下结论:2① AC=FG;② S△FAB:S 四边形CBFG=1:2;③∠ ABC=∠ ABF;④ AD=FQ? 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 FAD=90°,AD=AF=EF,证出∠ CAD=∠AFG,由AAS 证明△ FGA≌△ ACD,得出 AC=FG,①正确;证明四边形 CBFG是矩形,得出 S△FAB=FB? FG=S四边形CBFG,②正确;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出∠ABC=∠ABF=45°,③正确;证出△ ACD∽△ FEQ,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2D? FE=AD=FQ? AC,④正确.【解答】解:∵四边形 ADEF为正方形,∴∠ FAD=90°, AD=AF=EF,∴∠ CAD+∠FAG=90°,∵ FG⊥CA,∴∠ GAF+∠AFG=90°,∴∠ CAD=∠AFG,在△ FGA和△ ACD中,,∴△ FGA≌△ ACD(AAS),∴ AC=FG,①正确;∵ BC=AC,∴ FG=BC,∵∠ ACB=90°, FG⊥CA,∴ FG∥BC,∴四边形 CBFG是矩形,∴∠ CBF=90°, S△FAB=FB? FG=S四边形CBFG,②正确;∵CA=CB,∠ C=∠CBF=90°,∴∠ ABC=∠ABF=45°,③正确;∵∠ FQE=∠DQB=∠ADC,∠ E=∠C=90°,∴△ ACD∽△ FEQ,∴AC:AD=FE:FQ,2∴ AD? FE=AD=FQ? AC,④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2232【分析】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公式法把原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2故答案为: b(a+b)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3 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 5,则数据 x1+3,x2+3,x3 +3,x4+3 的平均数是 8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性质知,要求 x+3, x +3,x+3, x +3 的平均数,只要把1234数x1,x2, x3,x4的和表示出即可.【解答】解:∵ x1, x2,x3,x4的平均数为 5∴x1+x2+x3+x4 =4×5=20,∴x1+3,x2+3,x3+3,x4+3 的平均数为:=(x1+3+x2+3+x3+3+x4+3)÷ 4=(20+12)÷ 4=8,故答案为: 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均数的求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表示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15.( 3 分)如图,在 ? ABCD中, AB=3,BC=5,以点 B 的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BA、BC于点 P、 Q,再分别以 P、Q为圆心,以大于 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BC交于点 M,连接 BM并延长交 AD于点 E,则 DE的长为 2 .【分析】根据作图过程可得得 BE平分∠ A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明∠ AEB=∠ CBE,证出 AE=AB=3,即可得出 DE的长.,【解答】解:根据作图的方法得: BE平分∠ ABC,∴∠ ABE=∠CBE∵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5,∴∠ AEB=∠CBE,∴∠ABE=∠AEB,∴AE=AB=3,∴DE=AD﹣AE=5﹣3=2;故答案为: 2.【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出 AE=A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3 分)如图,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A=2,AB=6,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将 ? ABCO绕点 A 逆时针旋转得到 ? ADEF,AD经过点 O,点 F 恰好落在 x 轴的正半轴上,若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则 k 的值为 4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AO=∠AOF=∠AFO=∠OAF,进而求出 D 点坐标,进而得出 k 的值.【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 D 作 DM⊥x 轴于点 M,由题意可得:∠ BAO=∠OAF, AO=AF,AB∥OC,则∠ BAO=∠AOF=∠AFO=∠ OAF,故∠ AOF=60°=∠ DOM,∵OD=AD﹣OA=AB﹣OA=6﹣2=4,∴ MO=2, MD=2,∴ D(﹣ 2,﹣ 2),∴ k=﹣2×(﹣ 2)=4.故答案为: 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得出 D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其中 17 题 5 分, 18 题 6 分, 19 题 7 分, 20 题 8 分,共 52 分17.( 5 分)计算: | ﹣2| ﹣2cos60° +()﹣1﹣(π﹣)0.【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 | ﹣2| ﹣2cos60° +()﹣1﹣(π﹣)0=2﹣2×+6﹣ 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等知识,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 6 分)解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①得 x< 2,解②得 x≥﹣ 1,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x<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9.( 7 分)市政府计划投资 1.4 万亿元实施东进战略.为了解市民对东进战略的关注情况.某校数学兴趣小组随机采访部分市民,对采访情况制作了统计图表的一部分如下:关注情况频数频率A.高度关注M0.1B.一般关注1000.5C.不关注30ND.不知道500.25( 1)根据上述统计图可得此次采访的人数为200人,m= 20,n=0.15;(2)根据以上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上述采访结果,请估计在 15000 名市民中,高度关注东进战略的市民约有 1500 人.m 【分析】(1)根据频数÷频率,求得采访的人数,根据频率×总人数,求得的值,根据 30÷ 200,求得 n 的值;( 2)根据 m的值为 20,进行画图;( 3)根据 0.1 × 15000 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 1)此次采访的人数为100÷0.5=200(人),m=0.1×200=20,n=30÷200=0.15;( 2)如图所示;( 3)高度关注东进战略的市民约有 0.1 ×15000=1500(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以及频数与频率,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 =.解题时注意,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20.( 8 分)某兴趣小组借助无人飞机航拍校园.如图,无人飞机从 A 处水平飞行至 B 处需 8 秒,在地面 C 处同一方向上分别测得 A 处的仰角为 75°,B 处的仰角为30°.已知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4 米/ 秒,求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结果保留根号)【分析】如图,作AD⊥BC,BH⊥水平线,根据题意确定出∠ABC与∠ACB的度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D与BD的长,由CD+BD求出BC的长,即可求出 BH 的长.【解答】解:如图,作 AD⊥BC,BH⊥水平线,由题意得:∠ ACH=75°,∠ BCH=30°, AB∥CH,∴∠ ABC=30°,∠ ACB=45°,∵AB=32m,∴AD=CD=16m,BD=AB? cos30°=16m,∴BC=CD+BD=(16+16)m,则BH=BC? sin30 °=( 8+8)m.【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1.( 8 分)荔枝是的特色水果,小明的妈妈先购买了 2 千克桂味和 3 千克糯米糍,共花费 90 元;后又购买了 1 千克桂味和 2 千克糯米糍,共花费55 元.(每次两种荔枝的售价都不变)(1)求桂味和糯米糍的售价分别是每千克多少元;(2)如果还需购买两种荔枝共 12 千克,要求糯米糍的数量不少于桂味数量的 2倍,请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使所需总费用最低.【分析】(1)设桂味的售价为每千克x 元,糯米糍的售价为每千克y 元;根据单价和费用关系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设购买桂味t 千克,总费用为W元,则购买糯米糍(12﹣t )千克,根据题意得出 12﹣t ≥2t ,得出 t ≤4,由题意得出 W=﹣ 5t+240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 W随 t 的增大而减小,得出当 t=4 时, W的最小值 =220(元),求出 12﹣ 4=8即可.【解答】解:(1)设桂味的售价为每千克x 元,糯米糍的售价为每千克y 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桂味的售价为每千克15 元,糯米糍的售价为每千克20 元;(2)设购买桂味 t 千克,总费用为 W元,则购买糯米糍( 12﹣t )千克,根据题意得: 12﹣t ≥ 2t ,∴ t ≤ 4,∵ W=15t+20(12﹣t ) =﹣ 5t+240 ,k=﹣5<0,∴ W随 t 的增大而减小,∴当 t=4 时, W的最小值 =220(元),此时 12﹣4=8;答:购买桂味 4 千克,糯米糍 8 千克时,所需总费用最低.【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方程方程组和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9 分)如图,已知⊙ O的半径为 2,AB为直径, CD为弦. AB与 CD交于点 M,将沿 CD翻折后,点 A 与圆心 O重合,延长 OA至 P,使 AP=OA,连接 PC(1)求 CD的长;(2)求证: PC是⊙ O的切线;(3)点 G为的中点,在 PC延长线上有一动点 Q,连接 QG交 AB于点 E.交于点F(F 与 B、C不重合).问 GE? GF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该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分析】(1)连接 OC,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 OM, CD⊥OA,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P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 PCO=90°,再根据圆的切线的定义证明即可;( 3)连接 GA、 AF、GB,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 BAG=∠AFG,然后根据两组角对应相等两三角相似求出△ AGE和△ FGA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2成比例可得 =,从而得到 GE? GF=AG,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1)解:如图,连接OC,∵沿 CD翻折后,点 A 与圆心 O重合,∴OM=OA=×2=1,CD⊥OA,∵ OC=2,∴CD=2CM=2=2=2;(2)证明:∵ PA=OA=2, AM=OM=1,CM=CD=,∠CMP=∠OMC=90°,∴ PC===2,∵OC=2, PO=2+2=4,22222∴ PC+OC=( 2) +2 =16=PO,∴∠ PCO=90°,∴ PC是⊙ O的切线;(3)解: GE? GF是定值,证明如下,连接 GO并延长,交⊙ O于点 H,连接HF∵点 G为的中点∴∠ GOE=90°,∵∠ HFG=90°,且∠ OGE=∠FGH∴△ OGE∽△ FGH∴=∴GE? GF=OG? GH=2× 4=8.【点评】本题是圆的综合题型,主要利用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圆的切线的定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点在于(3)作辅助线构造出相似三角形.23.( 9 分)如图,抛物线y=ax2+2x﹣ 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且 B(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 A 的坐标;(2)如图 1,点 P 是直线 y=x 上的动点,当直线 y=x 平分∠ APB时,求点 P 的坐标;(3)如图 2,已知直线 y=x﹣分别与 x 轴、 y 轴交于 C、 F 两点,点 Q是直线 CF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Q作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CF于点 D,点 E 在线段 CD的延长线上,连接 QE.问:以 QD为腰的等腰△ QD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把B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a 的值,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令 y=0,可解得相应方程的根,可求得 A 点坐标;(2)当点 P 在 x 轴上方时,连接 AP交 y 轴于点 B′,可证△ OBP≌△ OB′P,可求得 B′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 AP的解析式,联立直线 y=x,可求得P 点坐标;当点 P 在 x 轴下方时,同理可求得∠ BPO=∠B′PO,又∠ B′PO在∠ APO 的部,可知此时没有满足条件的点P;(3)过Q作QH⊥DE于点H,由直线CF的解析式可求得点C、F 的坐标,结合条件可求得tan ∠QDH,可分别用DQ表示出QH和DH的长,分DQ=DE和DQ=QE两种情况,分别用 DQ的长表示出△ QDE的面积,再设出点 Q 的坐标,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 QDE的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把 B(1,0)代入 y=ax2+2x﹣3,可得 a+2﹣ 3=0,解得 a=1,∴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2x﹣ 3,令 y=0,可得 x2+2x﹣3=0,解得 x=1 或 x=﹣3,∴ A 点坐标为(﹣ 3,0);(2)若 y=x 平分∠ APB,则∠ APO=∠BPO,如图 1,若 P 点在 x 轴上方, PA与 y 轴交于点 B′,由于点 P 在直线 y=x 上,可知∠ POB=∠POB′=45°,在△ BPO和△ B′PO中,∴△ BPO≌△ B′PO( ASA),∴BO=B′O=1,设直线 AP解析式为 y=kx+b,把 A、B′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直线 AP解析式为 y=x+1,联立,解得,∴ P 点坐标为(,);若P 点在 x 轴下方时,同理可得△ AOP≌△ B′OP,∴∠ BPO=∠B′PO,又∠ B′PO在∠ APO的部,∴∠ APO≠∠ BPO,即此时没有满足条件的 P 点,综上可知 P 点坐标为(,);( 3)如图 2,作 QH⊥ CF,交 CF于点 H,∵CF为 y=x﹣,∴可求得 C(, 0), F( 0,﹣),∴tan ∠OFC==,∵ DQ∥y 轴,∴∠ QDH=∠MFD=∠OFC,∴tan ∠HDQ=,不妨设 DQ=t,DH=t,HQ=t,∵△ QDE是以 D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2若DQ=QE,则 S△DEQ=DE? HQ=×2DH? HQ=× t × t=t 2,∵ t 2<t 2,∴当 DQ=QE时△ DEQ的面积比 DQ=DE时大.设Q点坐标为( x,x2+2x﹣ 3),则 D(x,x﹣),∵ Q点在直线 CF的下方,∴ DQ=t=x﹣﹣( x2+2x﹣ 3) =﹣ x2﹣x+,当 x=﹣时, t max=3,∴( S△DEQ)max=t 2=,即以 Q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分类讨论等.在( 2)中确定出直线 AP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在( 3)中利用 DQ表示出△ QDE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计算量大,难度较大.。
近三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知识点分布表

题型
题号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一、选择题
1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求常数相反数
求常数绝对值
2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
数轴数比较大小
3
几何题三视图
余角和补角
图形变换(中心对称图形与多边形)
4
统计(中位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科学计数法
5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众数
勾股定理
6
解不等式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
算术平方根
12
因式分解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因式分解
13
平方根的性质
实数大小比较、数轴
解不等式组
14
非负数和为零性质
概率公式
勾股定理与扇形面积
15
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代数式求值
特殊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16
代数几何综合与规律(反比例函数与等边三角形
翻折变换、矩形性质
圆的基本性质与三角函数
对称图形(轴对称/中心对称)
统计与数据:中位数
7
三角形中位线与相似三角形面积比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坐标系:点与象限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行的性质与三角形的角
整式乘法/合并同类项
三角函数
9
根的判别式与解不等式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简单代数:整体思想
10
函数图像
正方形的性质
函数图象(一次函数)
二、填空题
11
圆的有关概念
三、解答题
17
实数简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的相反数是()A.2 B.﹣2 C.D.﹣2.(3分)如图所示,a与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b=2a3.(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4.(3分)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显示,2016年4月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约27700000人,将27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77×107B.0.277×108C.2.77×107D.2.77×1085.(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则以相邻两边中点连线EF为边正方形EFGH的周长为()A.B.2 C.+1 D.2+16.(3分)某公司的拓展部有五个员工,他们每月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4000元,5000元,7000元和10000元,那么他们工资的中位数是()A.4000元B.5000元C.7000元D.10000元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A.B.C.D.9.(3分)已知方程x﹣2y+3=8,则整式x﹣2y的值为()A.5 B.10 C.12 D.1510.(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1.(4分)9的算术平方根是.12.(4分)分解因式:m2﹣4=.13.(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4.(4分)如图,把一个圆锥沿母线OA剪开,展开后得到扇形AOC,已知圆锥的高h为12cm,OA=13cm,则扇形AOC中的长是cm(计算结果保留π).15.(4分)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2,E为BC边上一点,BC=3BE,将矩形ABC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B点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B′处,则AB=.16.(4分)如图,点P是四边形ABCD外接圆上任意一点,且不与四边形顶点重合,若AD是⊙O的直径,AB=BC=CD.连接PA、PB、PC,若PA=a,则点A到PB 和PC的距离之和AE+AF=.三、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17.(6分)计算:|﹣3|﹣(2016+sin30°)0﹣(﹣)﹣1.18.(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19.(6分)如图,已知△ABC中,D为AB的中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边AC的中点E,并连接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DE=4,求BC的长.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21分)20.(7分)某工程队修建一条长1200m的道路,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工效提升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1)求这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多少米?(2)在这项工程中,如果要求工程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21.(7分)如图,Rt△ABC中,∠B=30°,∠ACB=90°,CD⊥AB交AB于D,以CD为较短的直角边向△CDB的同侧作Rt△DEC,满足∠E=30°,∠DCE=90°,再用同样的方法作Rt△FGC,∠FCG=90°,继续用同样的方法作Rt△HIC,∠HCI=90°.若AC=a,求CI的长.22.(7分)某学校准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决定开设以下体育活动项目:足球、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选择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度;(4)若该学校有1500人,请你估计该学校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人数约是人.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27分)23.(9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1(k≠0)与双曲线y=(x>0)相交于点P(1,m ).(1)求k的值;(2)若点Q与点P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是Q();(3)若过P、Q二点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N(0,),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24.(9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ABC=30°,过点B作⊙O的切线BD,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D,与半径AO的延长线交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AF,与直径BC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ACF∽△DAE;=,求DE的长;(2)若S△AOC(3)连接EF,求证:EF是⊙O的切线.25.(9分)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C=2,边BC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将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连接PA、QD,并过点Q作QO⊥BD,垂足为O,连接OA、OP.(1)请直接写出线段BC在平移过程中,四边形APQD是什么四边形?(2)请判断OA、OP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3)在平移变换过程中,设y=S,BP=x(0≤x≤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OPB系式,并求出y的最大值.2016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的相反数是()A.2 B.﹣2 C.D.﹣【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数为相反数.【解答】解:根据相反数的定义,﹣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注意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数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3分)如图所示,a与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b=2a【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b与零的关系,即可.【解答】解:根据数轴得到a<0,b>0,∴b>a,故选:A.【点评】此题是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考查了识别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也是解本题的难点.3.(3分)下列所述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直角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正五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正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4.(3分)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显示,2016年4月全省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约27700000人,将27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77×107B.0.277×108C.2.77×107D.2.77×108【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整数位数减1即可.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277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77×107,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5.(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则以相邻两边中点连线EF为边正方形EFGH的周长为()A.B.2 C.+1 D.2+1【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BC=CD==1,∠BCD=90°,CE=CF=,得出△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的长,即可得出正方形EFGH的周长.【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BC=CD==1,∠BCD=90°,∵E、F分别是BC、CD的中点,∴CE=BC=,CF=CD=,∴CE=CF,∴△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CE=,∴正方形EFGH的周长=4EF=4×=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3分)某公司的拓展部有五个员工,他们每月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4000元,5000元,7000元和10000元,那么他们工资的中位数是()A.4000元B.5000元C.7000元D.10000元【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解答】解: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3000元,4000元,5000元,7000元,10000元,5000元处在第3位为中位数,故他们工资的中位数是5000元.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7.(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解答】解:点P(﹣2,﹣3)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A.B.C.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A,再根据锐角的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列式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OA==5,所以cos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求出OA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9.(3分)已知方程x﹣2y+3=8,则整式x﹣2y的值为()A.5 B.10 C.12 D.15【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3,可得x﹣2y=5.【解答】解:由x﹣2y+3=8得:x﹣2y=8﹣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非常简单,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也运用了整体的思想.10.(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则△APC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分析】分P在AB、BC、CD、AD上四种情况,表示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确定出大致图象即可.【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当P在AB边上运动时,y=ax;当P在BC边上运动时,y=a(2a﹣x)=﹣ax+a2;当P在CD边上运动时,y=a(x﹣2a)=ax﹣a2;当P在AD边上运动时,y=a(4a﹣x)=﹣ax﹣2a2,大致图象为: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1.(4分)9的算术平方根是3.【分析】9的平方根为±3,算术平方根为非负,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算式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算术平方根为非负.12.(4分)分解因式:m2﹣4=(m+2)(m﹣2).【分析】本题刚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所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则可.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答】解:m2﹣4=(m+2)(m﹣2).故答案为:(m+2)(m﹣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3.(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1.【分析】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x≤1和x>﹣3,然后利用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①得x≤1,解②得x>﹣3,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故答案为﹣3<x≤1.【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14.(4分)如图,把一个圆锥沿母线OA剪开,展开后得到扇形AOC,已知圆锥的高h为12cm,OA=13cm,则扇形AOC中的长是10πcm(计算结果保留π).【分析】根据的长就是圆锥的底面周长即可求解.【解答】解:∵圆锥的高h为12cm,OA=13cm,∴圆锥的底面半径为=5cm,∴圆锥的底面周长为10πcm,∴扇形AOC中的长是10πcm,故答案为:10π.【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展开扇形的弧长,难度不大.15.(4分)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2,E为BC边上一点,BC=3BE,将矩形ABC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B点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B′处,则AB=.【分析】先根据折叠得出BE=B′E,且∠AB′E=∠B=90°,可知△EB′C是直角三角形,由已知的BC=3BE得EC=2B′E,得出∠ACB=30°,从而得出AC与AB的关系,求出AB的长.【解答】解:由折叠得:BE=B′E,∠AB′E=∠B=90°,∴∠EB′C=90°,∵BC=3BE,∴EC=2BE=2B′E,∴∠ACB=30°,在Rt△ABC中,AC=2AB,∴AB=AC=×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翻折问题,明确翻折前后的图形全等是本题的关键,同时还运用了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这一结论,是常考题型.16.(4分)如图,点P是四边形ABCD外接圆上任意一点,且不与四边形顶点重合,若AD是⊙O的直径,AB=BC=CD.连接PA、PB、PC,若PA=a,则点A到PB 和PC的距离之和AE+AF=a.【分析】如图,连接OB、OC.首先证明∠AOB=∠BOC=∠COD=60°,推出∠APB=∠AOB=30°,∠APC=∠AOC=60°,根据AE=AP•sin30°,AF=AP•sin6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OB、OC.∵AD是直径,AB=BC=CD,∴==,∴∠AOB=∠BOC=∠COD=60°,∴∠APB=∠AOB=30°,∠APC=∠AOC=60°,在Rt△APE中,∵∠AEP=90°(AE是A到PB的距离,AE⊥PB),∴AE=AP•sin30°=a,在Rt△APF中,∵∠AFP=90°,∴AF=AP•sin60°=a,∴AE+AF=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17.(6分)计算:|﹣3|﹣(2016+sin30°)0﹣(﹣)﹣1.【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3|﹣(2016+sin30°)0﹣(﹣)﹣1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3|﹣(2016+sin30°)0﹣(﹣)﹣1=3﹣1+2=2+2=4.【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此题还考查了零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0=1(a≠0);②00≠1.(3)此题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牢记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4)此题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p=(a≠0,p为正整数);②计算负整数指数幂时,一定要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计算;③当底数是分数时,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负指数就可变为正指数.18.(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分析】原式第一项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6分)如图,已知△ABC中,D为AB的中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边AC的中点E,并连接D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DE=4,求BC的长.【分析】(1)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解答】解:(1)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E,点E就是所求的点.(2)∵AD=DB,AE=EC,∴DE∥BC,DE=BC,∵DE=4,∴BC=8.【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记住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21分)20.(7分)某工程队修建一条长1200m的道路,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工效提升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1)求这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多少米?(2)在这项工程中,如果要求工程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分析】(1)设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x米,则实际每天修建道路1.5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2)由(1)的结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设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x米,可得:,解得:x=100,经检验x=10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100米;(2)设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y%,可得:,解得:y=20,经检验y=20是原方程的解,答: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二十.【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21.(7分)如图,Rt△ABC中,∠B=30°,∠ACB=90°,CD⊥AB交AB于D,以CD为较短的直角边向△CDB的同侧作Rt△DEC,满足∠E=30°,∠DCE=90°,再用同样的方法作Rt△FGC,∠FCG=90°,继续用同样的方法作Rt△HIC,∠HCI=90°.若AC=a,求CI的长.【分析】本题介绍两种方法:①在Rt△ACD中,利用30度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CD的长;同理在Rt△ECD 中求FC的长,在Rt△FCG中求CH的长;最后在Rt△HCI中,利用30度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CI的长.②在Rt△DCA中,利用30°角的余弦求CD,同理依次求CF、CH、CP,最后利用正弦求CI的长.【解答】解:解法一:在Rt△ACB中,∠B=30°,∠ACB=90°,∴∠A=90°﹣30°=60°,∵CD⊥AB,∴∠ADC=90°,∴∠ACD=30°,在Rt△ACD中,AC=a,∴AD=a,由勾股定理得:CD==,同理得:FC=×=,CH=×=,在Rt△HCI中,∠I=30°,∴HI=2HC=,由勾股定理得:CI==,解法二:∠DCA=∠B=30°,在Rt△DCA中,cos30°=,∴CD=AC•cos30°=a,在Rt△CDF中,cos30°=,CF=×a=a,同理得:CH=cos30°CF=×a=a,在Rt△HCI中,∠HIC=30°,tan30°=,CI=a÷=a;答:CI的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经常运用,必须熟练掌握;同时在运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性质时,一定要书写好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尤其是此题多次运用了这一性质,此题也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解决.22.(7分)某学校准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决定开设以下体育活动项目:足球、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选择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250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108度;(4)若该学校有1500人,请你估计该学校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人数约是480人.【分析】(1)由“足球”人数及其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根据各项目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篮球”的人数,补全图形即可;(3)用“篮球”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乘以360°即可;(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足球所占百分比即可得.【解答】解:(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学生:80÷32%=250(人);(2)选择“篮球”的人数为:250﹣80﹣40﹣55=75(人),补全条形图如图:(3)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08°;(4)估计该学校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人数约是:1500×32%=480(人);故答案为:(1)250;(3)108;(4)480.【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27分)23.(9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1(k≠0)与双曲线y=(x>0)相交于点P(1,m ).(1)求k的值;(2)若点Q与点P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是Q(2,1);(3)若过P、Q二点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N(0,),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分析】(1)直接利用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进而代入求出即可;(2)连接PO,QO,PQ,作PA⊥y轴于A,QB⊥x轴于B,于是得到PA=1,OA=2,根据点Q与点P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得到直线y=x垂直平分PQ,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OP=O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QB=PA=1,OB=OA=2,于是得到结论;(3)设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把P、Q、N(0,)代入y=ax2+bx+c,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直线y=kx+1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1,m),∴m=2,把A(1,2)代入y=kx+1得:k+1=2,解得:k=1;(2)连接PO,QO,PQ,作PA⊥y轴于A,QB⊥x轴于B,则PA=1,OA=2,∵点Q与点P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直线y=x垂直平分PQ,∴OP=OQ,∴∠POA=∠QOB,在△OPA与△OQB中,,∴△POA≌△QOB,∴QB=PA=1,OB=OA=2,∴Q(2,1);故答案为:2,1;(3)设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过P、Q二点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N(0,),∴,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对称轴方程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灵活利用方程组求出所需字母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4.(9分)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是⊙O的直径,∠ABC=30°,过点B作⊙O的切线BD,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D,与半径AO的延长线交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AF,与直径BC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ACF∽△DAE;(2)若S△AOC=,求DE的长;(3)连接EF,求证:EF是⊙O的切线.【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C=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CB=60°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F=90°,∠DBC=90°,于是得到∠D=∠AFC=30°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S△AOC =,得到S△ACF=,通过△ACF∽△DAE,求得S△DAE=,过A作AH⊥DE于H,解直角三角形得到AH=DH=DE,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O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FG=(180°﹣∠EOF)=30°,于是得到∠AFO=∠GFO,过O作OG⊥EF于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G=OA,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BC是⊙O的直径,∴∠BAC=90°,∵∠ABC=30°,∴∠ACB=60°∵OA=OC,∴∠AOC=60°,∵AF是⊙O的切线,∴∠OAF=90°,∴∠AFC=30°,∵DE是⊙O的切线,∴∠DBC=90°,∴∠D=∠AFC=30°∴∠DAE=∠ACF=120°,∴△ACF∽△DAE;(2)∵∠ACO=∠AFC+∠CAF=30°+∠CAF=60°,∴∠CAF=30°,∴∠CAF=∠AFC,∴AC=CF∴OC=CF,=,∵S△AOC∴S=,△ACF∵∠ABC=∠AFC=30°,∴AB=AF,∵AB=BD,∴AF=BD,∴∠BAE=∠BEA=30°,∴AB=BE=AF,∴=,∵△ACF∽△DAE,∴=()2=,∴S=,△DAE过A作AH⊥DE于H,∴AH=DH=DE,∴S=DE•AH=וDE2=,△ADE∴DE=;(3)∵∠EOF=∠AOB=120°,在△AOF与△BOE中,,∴△AOF≌△BEO,∴OE=OF,∴∠OFG=(180°﹣∠EOF)=30°,∴∠AFO=∠GFO,过O作OG⊥EF于G,∴∠OAF=∠OGF=90°,在△AOF与△OGF中,,∴△AOF≌△GOF,∴OG=OA,∴EF是⊙O的切线.【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得△ACF∽△DAE是解题的关键.25.(9分)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C=2,边BC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将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连接PA、QD,并过点Q作QO⊥BD,垂足为O,连接OA、OP.(1)请直接写出线段BC在平移过程中,四边形APQD是什么四边形?(2)请判断OA、OP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3)在平移变换过程中,设y=S,BP=x(0≤x≤2),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OPB系式,并求出y的最大值.【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PQ,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答案;(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可得PQ与AB的关系,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PQ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O与OP 的数量关系,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AO与OP的位置关系;(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E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到答案.【解答】(1)四边形APQD为平行四边形;(2)OA=OP,OA⊥OP,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PQ,∠ABO=∠OBQ=45°,∵OQ⊥BD,∴∠PQO=45°,∴∠ABO=∠OBQ=∠PQO=45°,∴OB=OQ,在△AOB和△OPQ中,∴△AOB≌△POQ(SAS),∴OA=OP,∠AOB=∠POQ,∴∠AOP=∠BOQ=90°,∴OA⊥OP;(3)如图,过O作OE⊥BC于E.①如图1,当P点在B点右侧时,则BQ=x+2,OE=,∴y=וx,即y=(x+1)2﹣,又∵0≤x≤2,∴当x=2时,y有最大值为2;②如图2,当P点在B点左侧时,则BQ=2﹣x,OE=,∴y=וx,即y=﹣(x﹣1)2+,又∵0≤x≤2,∴当x=1时,y有最大值为;综上所述,∴当x=2时,y有最大值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出OE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