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级培训重要理论知识点
考中级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中级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组成和结构: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网络协议、常见网络设备等。
3. 计算机硬件设备:鼠标、键盘、打印机、显示器、扫描仪等。
4.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5.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网络基础知识1.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 TCP/IP协议基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基本概念及设置方法。
3. 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法: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4. 网络安全知识:防火墙、VPN、加密技术、黑客攻击等基本概念和防范方法。
三、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
2. SQL语言基础:常见的SQL语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等基本操作技能。
3. 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数据表的设计、索引的创建、数据表的关联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使用:MySQL、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安装和使用方法。
四、编程语言基础知识1. 常见的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特点。
2. 程序设计基础:算法、流程控制、数据结构等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3. 常见开发工具的使用:VS Code、Eclipse、IntelliJ IDEA等常用的开发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4. 常见框架和库的使用:Spring、Hibernate、Django等常见框架和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五、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基本操作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总复习提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总复习提纲理论部分(一)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英文缩写2)冯·诺依曼提出通用的计算机设计方案的三个重要的思想3)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4)计算机的5个特点5)计算机的分类(性能分类)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二)计算机中常用的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三)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中央处理器(CPU)可以直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而外存中的数据要先读入内存后才能为CPU访问。
按读写特性内存储器通常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3)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4)多媒体文件格式的分类(四)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感染途径和目前流行的杀毒软件(五)WindowsXP操作系统1)常用的操作系统2)文件系统:windows支持的三种文件系统3)文件名命名规则4)文件扩展名及其意义5)文件属性的设置、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6)Windows搜索与通配符的使用7)Windows中的常用快捷键(六)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3)TCP/IP协议的概念(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4)Internet接入方式与提供的服务5)IP地址与域名(4类IP地址,二级域名与顶级域名的区分)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0.0.1~126.255.255.255,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28.0.0.1~191.255.255.255,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192.0.0.1~223.255.255.255,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
中级软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级软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中级软考,即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级,是衡量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以助于考生复习和准备。
1. 数据结构- 线性结构:数组、链表(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栈(顺序栈、链栈)、队列(顺序队列、链队列)。
- 树形结构: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树、堆(最大堆、最小堆)。
- 图形结构:图的表示(邻接矩阵、邻接表)、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最短路径(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最小生成树(克鲁斯卡尔算法、普里姆算法)。
2. 操作系统- 进程管理:进程状态、进程通信、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轮转调度)。
-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策略、分页、分段、虚拟内存。
- 文件系统:文件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文件控制块、文件目录结构。
3. 计算机网络- 网络模型: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
-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集线器。
- 网络安全:防火墙、VPN、加密技术。
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模型:关系模型、非关系模型。
- SQL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性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 数据库事务:事务的ACID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5.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 软件开发方法: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
- 软件需求: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
- 软件设计: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设计模式。
- 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6. 程序设计- 编程语言基础: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类和对象。
- 算法设计: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查找算法(线性查找、二分查找)、递归算法。
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理论知识部分
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工理论知识部分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一、本章共需6课时:第一节:ASCII码及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1课时)第二节: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体系(1课时)第三节:主机(2课时)第四节:外围设备及其他(2课时)教学重点:掌握CPU的三种总线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CPU的性能指标及功能,掌握RAM、ROM的性能指标及功能。
二、本章教学要求:第一节:了解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GB2312—80,掌握汉字编码。
第二节:掌握CPU的三种总线体系。
第三节:掌握CPU的性能指标及功能,掌握RAM、ROM的性能指标及功能,掌握硬盘的性能指标及功能。
第四节:掌握显示器及其性能指标,了解打印朵及其性能指标,了解键盘的分类,了解鼠标的分类及其性能指标,掌握软盘的分类及其性能指标。
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本知识一、本章共需6课时:第一节:软件的分类(2课时)第二节:操作系统软件(2课时)第三节:汉字系统的基本知识(1课时)第四节:数据库基本知识(1课时)教学重点:掌握软件的分类、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
教学难点:掌握数据库系统(DB)的组成。
二、本章教学要求:第一节:了解软件的定义,掌握软件的分类。
第二节: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掌握操作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了解如何解决汉字的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的问题。
第四节: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管量系统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DB)的组成。
第三章文字处理知识一、本章共需22课时:第一节:五笔字型输入法(12课时)第二节:WORD文字处理软件(10课时)教学重点:掌握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规律,掌握汉字的拆分原则。
掌握的排版和表格的制作。
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的具体拆分方法,掌握汉字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
熟练掌握的编辑、排版和表格的制作灵活的应用。
二、本章教学要求:第一节:了解汉字的构成、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汉字的三种字型,掌握字根在键盘上的分布规律,掌握汉字的拆分原则,掌握汉字的具体拆分方法,掌握汉字末笔字型交叉识别码。
计算机中专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中专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工具。
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部分,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
计算机中专基础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基础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组成1.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用于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上有 CPU 插槽、内存插槽、扩展插槽等。
2. 中央处理器(CPU)CPU 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
常见的 CPU 有 Intel、AMD 等品牌。
3. 内存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可以快速读写。
常见的内存有 DDR3、DDR4 等类型。
4.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包括硬盘、固态硬盘(SSD)等。
它们通常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和用户数据。
5. 显卡显卡用于处理图形显示,常用于电脑游戏和图形设计等领域。
6.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局域网或互联网。
7. 电源电源负责为计算机各部件提供电源。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1. 冯·诺伊曼结构冯·诺伊曼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架构,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
2. 计算机的运行过程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包括取指令、执行指令、访存取数、输入输出等环节。
3. 数据表示和存储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存储在内存、硬盘等设备上。
4. 计算机的通信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等。
三、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执行应用程序等。
2.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 OS 等是常见的操作系统。
3.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存储设备上文件的一种机制。
4.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调度程序的执行,包括进程创建、调度、终止等。
5. 存储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对内存、硬盘等存储设备进行管理。
中职计算机必背知识点总结
中职计算机必背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和通信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主要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数据,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然后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数据和指令。
3.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外存主要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4.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计算机的运行原理是按照程序指令的要求,运用各种逻辑运算和算数运算,依次处理数据,最终得到结果并输出到输出设备。
5.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从最初的巨型机器到现在的微型计算机,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发展,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6.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7.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点对点网络和客户-服务器网络。
8.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组成。
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9.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是通过通信协议和协议栈进行数据封装和传输,通过路由选择和数据传输实现网络通信。
10. 计算机安全和保护: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窃取和破坏。
计算机安全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
二、计算机硬件知识1. 主机的组成:主机由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电源和机箱组成。
其中,主板是主机的核心部件,连接CPU、内存和各种外设。
2. 输入设备的种类和原理: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计算机培训内容(中级工)
计算机培训内容(中级工)1000字作为中级计算机工程师的培训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剑桥国际计算机英语(CSCE)培训。
剑桥国际计算机英语(CSCE)是根据计算机英语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开发的一种英语考试,考试内容包含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中级工程师来说,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英语能力是必要的。
2. 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战培训。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应用系统,中级工程师需要具备数据库的管理和优化能力。
因此,必须学习熟练使用各种数据库软件,掌握数据库设计、创建、维护、备份、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3. 编程语言进阶培训。
作为中级工程师,必须要掌握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对于这些编程语言的进阶操作和应用场景也需要了解。
这部分培训内容需要针对当前流行的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提供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帮助中级工程师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的进阶技能,包括算法、数据结构、多线程等方面的应用。
4. Web技术实战培训。
Web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包含了网站开发、Web安全、Web前端、后端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中级工程师需要通过实战来掌握这些技术,如掌握常用的Web框架,使用Web开发的常见语言等等。
5. 项目管理与实践。
在计算机领域中,项目管理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点。
中级工程师需要具备自己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本部分课程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项目的数据分析与项目需求分析,以及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应变能力。
此外,中级工程师的培训还需要继续提高原有的基础知识,完整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各种技术,熟悉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和环境,掌握网络建设和维护等技能。
只有这样,中级工程师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计算机技术界。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操作复习资料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复习资料理论部分一、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A )。
A.行为规范B.操作程序C.劳动技能D.思维习惯2. 职业道德是一种( B )的约束机制。
A.强制性B.非强制性C.随意性D.自发性3. 职业道德作为( D ),有着与其它的职业行为准则不具备的特征。
A.社会行为准则B.工作行为准则C.社会交往准则D.职业行为准则4.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是( D )。
A.企业经营业绩B.企业发展战略C.员工的技术水平D.人们的内心信念5. 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功能的有( D )。
A.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B.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C.有利于完善人格D.有利于人的职业生涯规划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具有( C )的社会功能。
A.鼓励人们自由选择职业B.遏制牟利最大化C.促进人们的行为规范化D.最大限度地克服人们受利益驱动7. 中华民族传统的职业道德精华主要表现在( ABCD )。
(多选)A.公忠为国的时候责任感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C.用于革新的拼搏精神D.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8. ( A )和( C )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
(多选)A.义B.益C.利D.力9.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表现在( ABCD )。
(多选)A.社会责任至上B.敬业C.诚信D.创新10. 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表现在( A )。
A.社会责任不高B.敬业C.诚信D.创新11. 以下不属于职业道德修养内容的是( B )。
A.端正职业态度B.遵守职业规范C.强化职业情感D.历练职业意志12. 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作用的是( A )。
A.增强企业的凝聚力B.增强企业的离心力C.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D.增强企业员工的独立性1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C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为人民服务D.忠于革命事业14.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ABCD )。
程序员中级必备知识点
程序员中级必备知识点
程序员中级必备知识点包括:
1. 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OOP):包括类、继承、多态、封装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设计和使用类和对象。
2. 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如链表、栈、队列、二叉树等,以及基本的排序和查找算法。
3. 异常处理和日志记录:了解如何处理异常,使用日志记录来跟踪和调试代码。
4. 多线程和并发编程:理解多线程的概念,掌握线程安全的编程技术,以及如何利用多线程提高程序的性能。
5. 网络编程:熟悉TCP/IP、HTTP等网络协议,了解如何编写网络应用和Web应用。
6. 数据库编程:熟悉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了解如何设计和使用数据库表、查询数据等。
7. 系统设计和架构:了解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如MVC、MVVM等),能够根据需求设计合理的软件架构和系统分层。
8. 版本控制工具:如Git,了解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9. 前端开发:熟悉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了解常见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
10. 测试和部署:了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概念和方法,掌握自动化部署和持续集成的方法。
以上是程序员中级必备的一些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程序员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培训内容(中级工)
计算机培训内容(中级)第一课计算机基础操作一、开机及桌面简介二、窗口操作三、鼠标操作(画图板)四、键盘操作(金山打字通练习)五、搜狗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六、文档的保存、新建、打开、另存为第二课INTERNET基础一、INTERNET术语简介二、IE的使用(网页文件的另存、图片另存、文本复制、文件下载、收藏夹使用)三、免费邮箱的申请和邮件发送四、网上软件的下载和安装五、常见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新浪、网易、搜狐、百度、谷歌、雅虎)六、QQ申请及应用七、博客的应用(QQ空间开通)第三课WORD基础一、WORD概述二、文字录入(符号插入)与编辑(分段、插入删除)三、文本选定及复制删除移动等操作四、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五、页面设置及分栏、页眉页脚及页码六、查找与替换七、边框与底纹、项目符号与编号第四课WORD提高一、插入图片及设置二、文本框及自选图形三、表格制作四、综合排版五、样稿第五课EXCEL基础一、EXCEL概术及窗口介绍二、数据录入与编辑三、填充柄的使用四、工作表操作(插入,删除和复制)五、工作表内容的选定、复制移动与删除六、行列操作七、格式化工作表(行高列宽、合并居中、字体号颜色、条件格式、边框、底纹、数字格式对齐方式等)第六课EXCEL提高一、公式计算二、常用函数(SUM、A VERAGE、MAX、IF)三、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四、插入图表及设置五、页面设置及打印区域六、综合任务第七课PPT幻灯片的制作一、插入文字、图片和艺术字和自选图形二、幻灯片的插入、复制与删除三、背景及模版设置四、自定义动画五、自定义按扭及超级链接六、综合任务第八课电脑维护一、杀毒软件及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二、常见工具软件介绍三、系统重装与格式化四、驱动程序安装及打印机的设置五、BIOS的设置六、硬件故障检测与排除第九课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一、PS的工具栏二、图像的选取、羽化、描边、三、图层操作(图层复制、合并、删除)四、复制、粘贴、自由变换五、图像大小、裁剪、旋转、颜色调整六、滤镜操作七、通道与路径第十课综合练习第十一课模拟考试第十二课考试。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 基础知识
3.主板会根据(BIOS)来识别硬件,并进入操作系统发挥出支撑系统平台工作的功能
4.对微机的维护包括:A减少震动与冲击;B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C保持电脑工作环境清洁;D养成经常整理硬盘的习惯
5.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硬件:网络服务器、终端、网卡、路由器等连接设备、光纤等传输介质)
2.5
1.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有:WPS、Word、Office. 2000
3.
1.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2.冯·诺依曼的设计思想存储程序
4.
4.1
1.按照计算机原理分类,可以分为(模拟式、数字式、混合式)
4.2
1.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变革;
第五次信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也就是说,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5次巨大变革的顺序是: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数据库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5.(逻辑结构)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FOXBASE、Visula Foxpro、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Linux是操作系统,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级基础知识考点归纳
中级基础知识考点归纳一、变量与数据类型1. 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2. 常见的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布尔型、字符串型等3. 类型转换的方法和规则4. 变量的命名规范和注意事项二、运算符与表达式1. 常见的算术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2. 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3. 表达式的构成和求值过程4. 逻辑运算的短路规则三、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1. 条件语句的使用:if语句、if-else语句、if-elif-else语句等2. 循环语句的使用:for循环、while循环等3. 循环控制语句: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等四、函数与模块1.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2. 函数的参数传递:位置参数、关键字参数、默认参数等3. 函数的返回值和作用域4. 模块的导入和使用:import语句、from-import语句等五、列表与字典1. 列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索引、切片、追加、插入、删除等2. 字典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添加、修改、删除等3. 列表和字典的遍历和循环操作六、字符串与文件操作1. 字符串的定义和常见操作:拼接、切片、查找、替换等2. 字符串的格式化输出:格式化字符串、格式化整数、格式化浮点数等3. 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操作4. 异常处理和文件操作中的错误处理七、面向对象编程基础1. 类和对象的概念和创建方法2. 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定义和使用3. 访问控制和继承关系的理解和应用4. 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和优势八、常用模块与库1. 数学模块:math库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函数2. 时间模块:datetime库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函数3. 随机数模块:random库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函数4. 文件和目录操作模块:os库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函数九、异常处理与调试技巧1. 异常的概念和分类2. 异常处理的方法和语法:try-except语句、finally语句等3. 调试技巧和常见错误分析与解决方法十、其他常用知识点1. 列表推导式和字典推导式的使用方法2. 匿名函数和高阶函数的应用3. 文件操作和数据持久化的方法和技巧4.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上是中级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加熟练地进行编程和问题解决。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原理概述一、计算机的概念、分类及应用1.信息革命的概念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简称信息革命),每次信息革命都是一次信息处理上的重大创新。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语言的应用;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变革;第五次信息革命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2.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连续、自动地工作,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传送处理的,由电子的、机械的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见表1—1。
4.计算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远在商代,中国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方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
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1000年。
珠算盘是中国的又一独创,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项重大发明。
中国发明创造指南车、水运浑象仪、记里鼓车、提花机等,其中,记里鼓车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数装置;张衡制作的水运浑象仪,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5.计算机的分类按制造技术分类,可分为机械式计算机、半电子半机械式计算机、电子式计算机、晶体管式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是计算机;按照计算机原理分类,可分为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混合式电子计算机;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分类的演变过程和近期可能的发展趋势,国外通常把计算机分为六大类:超级计算机(或称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或称微机)。
6.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当初计算机设计制造的初衷,如今仍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
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一、内容简述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也是计算机考试和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
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也是计算机考试和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顺利通过计算机考试,为进入计算机相关领域做好准备。
在计算机相关职业中,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来胜任相应的工作职责,提高计算机相关职业技能水平。
计算机理论必考知识点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深入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计算机相关职业技能水平,为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计算机理论的重要性计算机理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是指导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
它是研究计算机内部工作机制和规律的科学,对于理解计算机的本质、功能和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计算机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为我们提供了计算机系统的抽象表示,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算法设计和分析的工具,使得我们能够设计和实现高效、准确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理论还为计算机科学的其他分支,如人工智能、网络、数据库等提供了基础的理论支持。
计算机理论的发展也推动着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和普及。
随着计算机理论研究的深入,新的计算技术、新的应用方式不断涌现,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职计算机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职计算机科学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同的子领域,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在中职计算机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各种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中职计算机科学知识点的总结: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的微型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另外,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等过程。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各种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网络协议和通信原理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3. 编程语言和算法编程语言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知识点,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例如C语言、Java、Python等,以及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编程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排序、查找、链表、栈、队列等。
4. 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开发和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生需要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常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如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控制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等,以及常用的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等。
5. 硬件维护和故障处理硬件维护和故障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基本的故障排除和修理技巧。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参数和评估方法,以及常见的硬件故障和解决方法。
6. 计算机应用与实践计算机应用与实践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制造等,以及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应用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考试中级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考试中级知识点总结计算机考试中级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份针对计算机考试中级知识点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一、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功能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显卡、声卡、网卡等,并且这些硬件相互协作,完成计算任务。
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的母板,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硬盘是计算机的长期存储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显卡是控制显示器输出的核心部件,声卡是处理音频输出的核心部件,网卡是连接网络的核心部件等。
2. 故障排除计算机硬件的故障排除包括了解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修复故障等步骤。
例如,计算机不能启动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主板故障、CPU故障或内存故障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相应的故障现象和检测方法逐一排查。
3. 驱动安装及更新驱动是一种控制设备工作的程序,计算机硬件设备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安装驱动,如何更新驱动,以及遇到驱动问题时如何解决。
4. 维护方法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硬件有无松动、维护电源设备、避免灰尘、防止湿气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延长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资源、提供用户界面、执行程序和任务调度等任务。
我们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操作系统的分类、特点等。
2. 操作系统的安装及配置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是计算机维护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了解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以及遇到系统配置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3. 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移动、修改权限等操作。
我们需要了解文件系统的概念、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文件系统管理工具等知识。
4. 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终止等操作。
计算机中级的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中级的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最基本的软件之一。
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方便、安全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操作系统的类型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Linux、Unix等。
这些操作系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
在选择操作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用户接口等。
其中,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负责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进程,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
4. 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性能,可以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如合理配置系统资源、优化系统启动流程、优化文件系统结构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
二、网络技术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其规模和用途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不同类型。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规范,它规定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各种攻击和恶意行为的技术和措施。
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维护网络的稳定运行。
4.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计算资源(如存储、计算、网络等)按需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可扩展和经济高效的计算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数据库技术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一种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具有结构化、持久化和共享的特点。
计算机中级技能复习资料
计算机中级技能复习资料计算机中级技能复习资料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还是生活中,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中级技能,我们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复习和巩固。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计算机中级技能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在复习操作系统时,我们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命令和操作技巧。
同时,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升级、文件管理、系统配置和优化等相关知识。
二、网络基础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复习网络基础时,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和子网划分等相关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在复习数据库管理时,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等相关知识。
同时,还需要了解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数据库操作,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和更新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以及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等相关知识。
四、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工具。
在复习编程语言时,我们需要了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特点,以及常见的编程范式和设计模式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等,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和特点。
此外,还需要了解编程环境的配置和调试技巧,以及常见的编程错误和调试方法。
五、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在复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时,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中级培训重要知识点
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
同时,在认知领域,将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教学目标分析方法
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3、认知领域教学目标马杰的ABCD模式:
A即audience,意指“学习者”。
即“对象”。
行为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
思想上应牢记,合适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
B即behavior,意为“行为”。
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够做什么。
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解决、背诵等。
C即conditions,意为“条件”。
要说明上述行为在是什么条件下产生。
D即degree,意为“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百分之九十都对”、“完整无误”等。
4.对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两个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学习者特征分析通常需要分析以下主要特征:
1、起点水平(指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认知结构(指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
3、学习态度(即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
4、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5、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表现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5、学习者特征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P40):
起点水平:测验
认知结构:概念图
学习态度:态度问卷量表
学习动机:凯勒的ARCS模型(A 注意力B 关联性C 自信心D 滿足感)学习风格:克里的“洋葱模型”
6.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7.教学策略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8.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P53)
教学模式指向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策略往往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相对灵活。
在一个模式中,可以采用多个策略;同一个策略,则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模式中。
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
9. 信息技术环境下通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P56~59)
从指导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出发,可将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划分为三大类: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10.接受学习教学模式(——以教为主)
(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2)(学习新知)
(3)(巩固提高、质疑问难)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0、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主)
(1)问题情境。
(情境导入、观察思考、问题引入)
(2)假设——检验。
(假设验证)
(3)整合与应用。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拓展延伸)
11. 探究性教学模式(——学教并重)
(1)创设情境。
(2)启发思考。
(提出问题)
(3)自主(或小组)探究。
(自主探究)
(4)协作交流。
(协作交流、讨论交流)
(5)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迁移应用)
12.三种较常用的教学策略
主导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4、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步骤:(P76)
1、动员与培训阶段
2、课题准备阶段①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
②成立课题组
③制定小组实施方案
④开题报告和评审
3、课题实施阶段①了解当前课题所需信息
②采集、处理、分析资料
4、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①撰写研究报告
②进行结题与答辩
③评定成绩、总结、反思。
5、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P79)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不同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重点的指导。
1、选题指导
2、分配小组的指导
3、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
4、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
5、结题阶段的指导策略P80
参考答案:
1、网络资源:XXXX主题活动网站、辅助研究的量表:XXXX评价量表、参考文献:XXXXX。
2、学让根据自己的选题自由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各小组主要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研究分工,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等,分别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
(一个同学负责XXXX,两个同学负责XXXX,一个同学负责XXXX……)
3、各小组学生选一个代表进行课题汇报及作品展示并反思本次研究性学习,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个人学习自评表”。
教师主持,组织学生评议、讨论。
对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评定。
参考答案:(1)教师进行分组指导:成立小组的原则、技巧等介绍,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等。
(2)共同设计小组实施方案,填写“子课题选择与研究模板”。
(3)组织全班讨论各小组的课题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建议。
(4)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
主持,组织学生评议、讨论。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念:P145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二、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类型P147
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它是按照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照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化学习:所谓个别化学习,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常用信息化教学环境 P151 P153 P154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功能)语音教室
一、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P164—166)
二、现代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P167)
教学实践中设计和应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量规
•档案袋评价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观察法
•测验法
技术部分(Excel):
打开“学生成绩表1”,按照下面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处理:
(1)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2)分类汇总各班每门学科的总分;
(3)计算每门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即最大值 max、最小值min);
(4)统计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countif);如:统计男生数、团员数、某区域单元格中A的个数……
(5)统计某个区域中数字的个数(count);
(6)计算优秀人数、及格人数(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及格率和优秀率;
(7)计算每个学生的名次(rank);
(8)单元格格式设置;(数值、百分比、文本、货币、对齐方式、字体、边框、图案等)
(9)使用图表;(如拆线图、柱形图、饼图等)。
(10)自动筛选。
(如:筛选出班上身体素质为A的女生)
技术部分(Excel):
打开“学生成绩表1”,按照下面的要求对学生的成绩数据进行处理:
(1)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sum)和平均分(average);
(2)分类汇总各班每门学科的总分;
(3)计算每门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即最大值 max、最小值min);
(4)统计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countif);如:统计男生数、团员数、某区域单元格中A的个数……
(5)统计某个区域中数字的个数(count);
(6)计算优秀人数、及格人数(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及格率和优秀率;
(7)计算每个学生的名次(rank);
(8)单元格格式设置;(数值、百分比、文本、货币、对齐方式、字体、边框、图案等)
(9)使用图表;(如拆线图、柱形图、饼图等)。
(10)自动筛选。
(如:筛选出班上身体素质为A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