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目录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函数 • 成本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扩展生产理论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生产函数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01
02
03
生产
生产是指企业使用一定数 量的生产要素,经过一定 的加工或组合,创造新的 使用价值或效用的过程。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技 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投 入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了在 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一个经济能够生产的商品 的最大数量组合。
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固定生产 规模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 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描述了在可变规模 下,一定数量的可变投入与最大 产出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形式为 Y=min{aX,bK},其中Y表示产出,X和 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要素,a 和b为常数。这种生产函数形式强调各 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固定不变。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结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用于描述现实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应当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等产量线和等 成本线相切的条件。
05 扩展生产理论
要素可替代性
要素替代性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两种或多种生产要 素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则它们被称为可 替代要素。可替代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 替代关系,当一种要素价格上涨时,生 产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多的另一种要素 来代替它,以保持生产成本不变或降低 生产成本。
规模收益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 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 时,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 合理地选择生产规模和经营策略,以实现最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其中,生产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之一。

生产是指通过投入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论,包括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和生产率等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参与生产过程并被用于生成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

常见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

劳动力是人类的劳动能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素。

资本是用于生产的物质财富,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建筑物等。

土地和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资源,如土地、水源、矿产和森林等。

这些生产要素通过相互协作,形成了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组合,进而实现生产目标。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出与生产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

简单来说,生产函数表达了投入的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Y = f(X₁, X₂, …, Xₙ)其中,Y表示产出,X₁, X₂, …, Xₙ表示生产要素。

生产函数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可分离的或者不可分离的,具体形式取决于实际的生产情况。

在微观经济学中,最常见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个广义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Y = A * X₁^α * X₂^β * X₃^γ * …其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指生产要素投入到产出中的效率水平;X₁, X₂,X₃, … 表示不同的生产要素;α, β, γ, … 表示各生产要素的弹性系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描述不同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程度,从而帮助我们分析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生产率生产率是衡量经济系统或生产过程效率的指标,指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获得的产出量。

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出,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率可以通过计算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之间的比值来衡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生产成本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生产成本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生产成本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成本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它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支出。

了解和分析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微观经济学中与生产成本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汇总。

一、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是指无论企业生产多少产品或服务,都不会发生变化的费用。

这些成本在企业短期的生产过程中是恒定的,与生产量无关。

例如,企业租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房屋租金等都是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零产量时也必须承担的费用。

二、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企业生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的费用。

这些成本与生产量相关。

例如,原材料的采购费、工人的工资都是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

三、总成本(Total Cost)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的总和。

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总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

四、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指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可以通过将总成本除以生产量来计算得出。

平均成本可以进一步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为固定成本除以生产量,平均可变成本为可变成本除以生产量。

五、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的单位产品或服务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计算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成本与额外单位的产量之间的比率来得出。

边际成本是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应该增加生产量。

六、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项决策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和选择的必要性。

在进行生产决策时,企业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以确保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中与生产成本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和汇总。

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决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一、生产成本的概念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各种资源和费用。

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成本和直接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都属于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通常可以通过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直接追踪和归属。

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也被称为间接费用。

例如,企业管理人员薪水、办公用品费用和设备维护费用都属于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通常在生产过程中分摊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

生产成本的计算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二、生产要素的概念及分类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源和投入因素,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所必需的。

常见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1. 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

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雇佣员工或使用外包服务来获得所需的劳动力。

2. 土地:土地是指自然资源中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需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土地资源。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土地的价格和使用方式。

3. 资本:资本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财富,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建筑物等。

资本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的重要要素。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租赁或融资等方式获取所需的资本。

4. 技术:技术包括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的知识和技能。

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  生产理论

本案例选自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案例: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20世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 国家,如印度)的食物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升。 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先进的收割机 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的增幅总是或多或 少地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粮食产量增长的源泉之一是农用土地的增加。例如,从19611975年,非洲农业用地所占的百分比从32%上升至33.3%,拉丁 美洲则从19.6%上升至22.4%,在远东地区,该比值则从2l.9% 上升至22.6%。但同时,北美的农业用地则从26.1%降至25.5%, 西欧由46.3%降至43.7%。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 由于技术的改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问题。劳 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 但由于食物从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 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分人群。
3、短期与长期 Short Run and Long Run
• 短期: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 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 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能够改变的时 期。
即问即答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x n ) (1) q f ( x 1 , x 2 , x 3 , x 4 , x n ) ( 2) q f ( L, K ) (1) q f ( L, K ) ( 2)
• 注意:
– 1)前提是一定时间,生产技术不变 – 2)产出是要素投入的最大产出 – 3) x1, x2, x3, …xn 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平均产量反映了单位可变 生产要素的平均产出水平, 是分析生产效率的重要指 标。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01 02
定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最初阶段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当达到某一点后,边 际产量将开始递减。
原因
边际产量递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固定性,随着可变生产 要素的增加,其对总产量的贡献逐渐减小。
03
意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生产
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原则,即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可以获
得最大的利润。
0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
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可变生产要 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特点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不相交。
致环境破坏和生产效率下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其替代另一种生产 要素的能力会逐渐降低,即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 的。
生产的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要素 的组合,增加产量。生产的扩展线表示企业在长期内通过最优组 合生产要素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
05 生产的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减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
指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比 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0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 函数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ch04.生产理论
注意: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函数是确定的,技术条件变化,生 产函数会相应变化。 对固定投入比例函数,要素配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各种要素彼此不 能替代,因此产量的变动在各要素既定比例的变化中实现。
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 素投入量的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用函数式表示: Q=min(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f(L, K )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当资本固定不变,而劳动投入可变的情 况下,厂商如何通过增加劳动投入来提高产量。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使用一定量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即 TPL=Q=f(L)=APL•L 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APL=TPL/L= f(L)/L 边际产量: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即 MPL=TPL/L或MPL = dTPL/dL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
5.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2)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MPL MPK 即:

w r MPK r
MPL w5. Leabharlann 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当 MP w
L

MP r
K
时,说明一单位成本的 支出,用
来购买劳动所得的边际 产量大于用来购买资本 获得的边际产量,因此 ,厂商会扩大劳动投入 量,减少资本投入量, 直到 MP w
例如:农业生产中劳动量、水 或者肥料等要素的投入。 原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 术都要求各个要素投入之间有 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 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K
5 4 3
2

微观经济学-第四课 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四课 生产函数

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72L+15L2-L3,其中Q和L分别代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产量和可变 要 素投入量。求: (1)求APL和MPL (2)当L投入量为多大时,MPL递减 (3)该厂商的最大产量是多少? 为达到这个最大产量,L的投入量应为多少? 解:(1)APL=72+15L-L2 MPL=72+30L-3L2 (2)对MPL求导 30-6L=0 L=5 投入量超过5开始递减 (3)另MPL=0 L=12或者-2(舍去) 最大产量为12,Q=1296
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
w MRTSLK r
或者MPL / w = MPK / r
规模扩大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 (1)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
• 当厂商从最初的极小规模开始扩张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 原因如下:
• 第一,具有较髙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规模有一最低限度 的要求。
(2)等产量线的特征。
A. 向右 下 方倾 斜 , 斜 率为负。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 另一种要素。
B. 凸向原点。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极端形态的等产量曲线
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 直角型等产量线。
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
第四课、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给定,那么,产出 量就被确定了。如果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变化了,那么,产出量就 会随之变化。如果技术水平提高了,那么,要素投入量不变,产出 量会提高。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就是:
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 最大产量之间的实物量关系。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  生产理论

• QL--- L的数量
• MPK--- K的边际产量
• MPL--- L的边际产量
•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二、等产量曲线
•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 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 组合的轨迹。
• 线上任何一点, K L、K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
Q
L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Q
▲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
增加的产量。
MP = TP/ Q
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 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 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 递减的。

MPK MPL
----- = ----- = MPm (2)
PK
PL
• 1) PK*QK+ PL*QL = C
(成本花完)
• 2) MPK MPL ------ = ----- = MPm (每一元成本的产量相等)
PK
PL
• C --- 成本
• PK--- K的价格
• PL--- L的价格
• QK--- K的数量
•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 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均衡 点,这些生产均衡点 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 斜线。
第四节 规模报酬
• 一、规模报酬及其变动 • 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 • 三、适度规模

微观经济学(第八版)课件:生产

微观经济学(第八版)课件:生产
•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1766—1834)思想的核心是边 际报酬递减规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地球上有限的土 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他预测最终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平 均生产率都会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物,因而会产生大 饥荒。 •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并没有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 正确地指出了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 •在上个世纪,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许多国家的食品生产,劳动 的平均产出和食物总产出因而上升。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 优良品种、更高效的化肥及更先进的收割机械。
•在(b)图的E点左侧,边际产出高于
平均产出,因而平均产出上升,而
在E的右侧,边际产出低于平均产
出,因而平均产出下降。
•因此,当平均产出达到最大值时,
平均产出与边际产出相交,交点在
图中为点E。
•在D点,总产出最大,生产曲线的
斜率为零,即边际产出等于零。
20
11 of 30
生产曲线的斜率
•劳动的平均产出曲线 •一般而言,劳动的平均产出由原点与总产出曲线上相应 点的连线的斜率给出。
生产
• 厂商及其生产决策 •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的生产 • 规模报酬
CHAPTER OUTLINE
6.1 Firms and Their Production Decisions
6.2 Production with One Variable Input (Labor)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指随着某种投入(其他投入固定)持续增加相同的数量, 必然会到达一点,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后产出的增加量开始下降。

微观经济学生产教材(PPT61张)

微观经济学生产教材(PPT61张)

Chapter 6
等产量线的形状
资本 5
4 3 2 Q3 = 90 1 1
Chapter 6 从长期地看,资本与劳动的 数量都是可变的,但是,两 者均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E
A
B
C
D
Q2 = 75 Q1 = 55 4 5
劳动
2
3
食品厂的生产函数
资本投入 1 2 1 20 40 2 40 60
劳动投入 3 55 75 4 65 85 5 75 90
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大时,由于劳动过程缺乏效率,
使得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hapter 6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适用于至少一种投入品固定不变
的情形。
就长期而言,尽管所有的投入品都可以发生变化,
但是,经理们考虑的仍然是一种或多种投入品不变 时的生产选择。
Chapter 6
小麦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
资本
A点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而 B点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
120 A 100 90 80
K - 10
B
L 260
产量= 13,800 蒲式耳
40
劳动
250
Chapter 6
500
MPL• ΔL+MPK• ΔK = 0 MPL /MPK = –ΔK/ΔL MPL /MPK = –ΔK/ΔL = MRTS
Chapter 6
投入品完全可替代时的等产量线
资本
A
B
C Q1 Q2 Q3
劳动
Chapter 6
6.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完全可替代时的等产量线

微观经济学(生产者市场)

微观经济学(生产者市场)

微观经济学(⽣产者市场)⼀、供给1.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时间内和⼀定的价格⽔平下,⽣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函数是表⽰各种影响与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时供给函数可表⽰为:Qs=f(p)式中:Qs为供给量,P 仍为该商品的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向变化。

在其他条件⼀定时,价格提⾼,就会增加企业的收益或利润,从⽽吸引企业去⽣产更多的产品,其他企业也会⽣产这种产品,使供给增加。

反之,价格下降,收益减少,供给就会减少。

(2)⽣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成本降低,意味着利润增加,则供给就会增加;反之,如果⽣产成本上升,供给就会减少。

(3)⽣产技术。

⽣产技术的进步或⾰新,意味着效率的提⾼或成本的下降,从⽽影响企业的利润。

因此,技术⽔平在⼀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并进⽽影响供给供给。

(4)⽣产者预期。

如果⽣产者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

如果⽣产者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包括⽣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2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变动的关系,这就是供给规律。

⼀般来说,市场价格越⾼,供给量越⼤;市场价格越低,供给量越⼩。

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可以使⽣产者利润提⾼,促使⽣产者增加产量;相反,市场价格下降,会使得⽣产者的利润降低,⽣产者向市场上提供商品的数量也会减少。

对于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相同⽅向变化的关系,也可以⽤曲线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于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通常被称为供给曲线。

同需求分析⼀样,供给分析也包括两种情况:第⼀种情况:供给量的变化。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的,表现为同⼀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优秀课件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优秀课件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会 存在?企业有没有边界?
科斯(R.H.Coase)
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
企业在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激励的成本。 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效率的损失。
“狭义上看,交易成本指的是一项交易所 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这种成本会很 高,比如当一项交易涉及处于不同地点的 几个交易参与者时。高交易成本会妨碍市 场的运行,否则市场是会有效运行的。广 义上看,交易成本指的是协商谈判和履行 协议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制定谈 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谈判所花的时间, 以及防止谈判各方欺骗行为的成本。”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 (1910-)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英国人,由于他揭 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
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获 得诺贝尔奖。
现实中的企业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由生产函数
Qf(L,K)
– 假定资本投入量固定,则获得短期生产函数:
Q f(L,K)
2、TPL、APL和MPL
– 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 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用TPL表示。
TP Lf(L,K)
2、TPL、APL和MPL
– 函数0<、 <1。 为劳动要素所得 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要素所得在总产 量中所占的份额。
– 如果+>1,规模报酬递增; + =1,规模报酬 不变; +<1则规模报酬递减。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3.2第7章 生产理论)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笔记(3.2第7章  生产理论)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7章生产理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函数1.生产性质生产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产品的过程,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自然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土地,也包括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物质资源。

(2)劳动是投入到生产中的人力要素,是生产中一切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如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物质生产劳动,提供服务创造无形产品(如知识)的非物质生产劳动等。

(3)资本是指人类创造的用于生产的所有物品,包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

实物资本指本身是制成品的生产要素,金融资本指用来开办企业或维持企业经营的资金。

(4)企业家、企业家才能或企业的职业经营者,组织劳动、资本、各种资源进行生产和创新活动,承担市场风险。

(5)现代经济学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列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3.生产函数生产集是指将技术约束下所有的投入产出编制成表,就构成全部技术上可行的生产方法。

生产集表示所有的生产技术选择。

图7-1表示一种生产要素(比如说劳动L)的生产集。

图7-1 生产集与生产函数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投入水平都有一个最大的产出水平,构成生产集的边界曲线,这条曲线的函数称为生产函数。

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固定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称为固定投入比例的技术。

技术系数变化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其技术是可变比例的技术。

微观经济学生产

微观经济学生产

微观经济学生产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如家庭、企业、市场等)的决策行为和相互关系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影响。

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涵盖了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以及如何最大化生产效率和利润。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和生产函数,探讨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效率等相关概念,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微观经济学中有关生产的重要内容。

生产理论生产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描述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和技术如何转化为产出。

生产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函数,它是描述输入要素和输出产出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与产出联系起来的函数。

通常用数学形式表示为:Q = f(L, K, T)其中,Q表示产出数量,L表示劳动力数量,K表示资本数量,T表示技术水平。

生产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二次的、指数的或其他形式的函数,具体形式取决于生产技术和特定产业的特点。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劳动力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源,资本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机器、设备和其他物质资源,土地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

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程度可以通过边际产出率来衡量。

边际产出率指的是在保持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要素单位所带来的额外产出增量。

生产规模生产规模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规模。

生产规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递增规模、递减规模和固定规模。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产出增加的速度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速度,此时为递增规模阶段。

当生产要素增加速度与产出增加速度相等时,此时为递减规模阶段。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产出呈现递减趋势,此时为固定规模阶段。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

生产效率可以通过生产率来衡量,生产率表示单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出量。

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优化生产组织等途径。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劳动,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厂商用于生产的一切设备和资金。

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敢于冒风险的能力。

2.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投入(in—put),即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二是产出(output),即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的数量。

3.生产函数。

(1) 概念:生产函数表示一个厂商(或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公式:Q = f ( L, K,N,E )Q = f ( L, K)(3)类型:▲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λQ=f (λL, λK)▲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Q = ALαK1—α(4)生产函数的性质①产出量是各种投入量的增函数。

②各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③生产函数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量。

(5)技术系数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技术系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就是可变技术系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为负数. 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第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化,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第三,随着某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数的过程第四,这一规律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得出来的,在农业部门中表现比较突出.第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生产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本章讨论的主题
生产技术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规模报酬
6.1 生产技术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厂商将投入品(或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 (或产品)的过程。
投入品的类型 (生产要素的类型)
劳动 原料 资本
6.1 生产技术
6.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边际替代率递减
2) 假设劳动固定为3,资本从0增加到1、2、3。
我们同样发现,产出的增加水平也递减了(从55到20、 15),这也是由于资本的边际报酬存在着递减规律。
6.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经理们在使用投入品时,通常要考虑到投入品的组合方 式,可以用一种的投入品替代另一种投入品。
边际报酬递减是指边际产出的下降,但并非意 味着边际产出为负值。
边际报酬递减存在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技术不变 。
深入思考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经预言,随 着人口的膨胀,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食物 ,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由于边际收 益递减规律的作用,最终导致劳动和土地 的边际产出和平均产出下降,地球上有限 的土地资源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因而 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
等产量线的斜率则表明了在产出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一 种投入品与其他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
6.4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劳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指的是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前提 下,一个单位的劳动可替换的资本的数量,其公式为: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资本
C B
Q3 Q2
K1
A
Q1
劳动
L1
6.3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品必须以固定的比例相结合 : 1) 投入品之间不能进行相互替代。某一特定的 产量水平需要特定的劳动与资本组合。 2)只有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 才可能增加产量。如果单纯地增加劳动或资本都 不会带来产出的增加。(如图,只有从A点移动 到B点、C点在技术上才是可行的。)
[例6.3 小麦的生产函数]
农场主可以选择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
小麦生产函数的等产量线
资本
120
100 90 80
A点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而 B点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
A B
产量= 13,800 蒲式耳
40
劳动
250 500 760 1000
[例6.3 小麦的生产函数]
结论:
1) 在A点,劳动(L)= 500,资本(K)= 100 2)在B点,劳动(L)=760,资本(K)= 90 3) MRTS = –ΔK/ΔL = –10/260 = – 0.04
1)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指当所 有的投入品都增加一倍时,产出的增加超过一倍。这意味 着:
更大的生产规模,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更低的生产成本(如 汽车行业)
一个大企业生产往往比多个小企业生产来得更有效率 等产量线越来越靠近
规模报酬递增: 资本 等产量线越来越接近
21269
19925
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 (%)
1960-1973 4.72 4.60
8.20
2.87
1974-1986 2.09 1.86
2.73
1.80
1987-1995 1.85 1.60
1.77
1.41
美国
26183
1.93 0.35 1.01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1) 美国的生产率比其他发达国家增长得慢。 2) 所有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增长水平都下降了。
MRTS = – 资本投入的变化量/劳动投入的变化量 = – ΔK/ΔL
边际技术替代率
资本 5 4 3 2 1
等产量线如同无差异曲线一样,
2
向下倾斜,并凸向原点。
1
1 1
2/3 1
Q3 =90
1/3 1
Q2 =75
Q1 =55
劳动
1
2
3
4
5
6.3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观察结论: 1) 劳动投入每递增一个单位,其边际替代率递减 。当劳动从1单位增至2个单位时,MRTS为2,当 劳动从2个单位增至3个单位时,MRTS为1,……当 劳动从4个单位增至5个单位时,MRTS为1/3。 2) MRTS不断下降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 在,同时,MRTS递减使得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100
110
115
5
75
90
105
115 120
6.3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
边际替代率递减
对等产量线的分析 1) 假设资本的数量为3,劳动的数量从0增加到1 、2、3。
我们发现,随着劳动数量以相同的单位增加时,产出的增 加水平却递减了(从55,到20、15),这说明无论是在短 期还是长期,都存在着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
A
4
2
0
5
10 10
30 20
劳动
2)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 当所有投入品增加一倍时,产量也增加一倍。 这意味 着: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当使用的某种投入品增加时,最终必然会到达某一 点,在这一点之后,产出的增量开始减少(即边际 产出下降)。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小时,由于专业化分工,使得劳 动的边际产出迅速增加。
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大时,由于劳动过程缺乏效率, 使得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平均产出。 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居
民的真实的生活水平。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劳动生产率与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人们的消费才能得到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资本存量 技术变革
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法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1995年人均产出
21529 22373
资本 5
E
等产量线图形
4 3
A 2 1
1
BC
等产量线是根据不同 的生产函数画出来的。 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着
特定的产出水平。
Q3 = 90
D
Q2 = 75
Q1 = 55
2
3
4
5
劳动
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强调的是,虽然投入品的组合不同,但是 ,它们能带来相同的产出。
这一点意味着厂商可以根据投入品市场的变化来更 有效地选择投入品的组合方式。
等产量线的形状
资本 5
E
4 3
A
BC
从长期地看,资本与劳动的 数量都是可变的,但是,两
者均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2
Q3 = 90
1
D
Q2 = 75
Q1 = 55
1
2
3
4
5
劳动
食品厂的生产函数 劳动投入
资本投入 1
2
3
4
5
1
20
40
55
65
75
2
40
60
75
85
90
3
55
75
90
100 105
4
65
85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2) 劳动平均产出(AP),或者说每个工人的产出先增 加,然后,又接着下降。 劳动平均产出=产出/投入劳动
AP=Q/L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3) 劳动的边际产出(MP),或新增工人的产出水平 ,最初时迅速增加,接着开始下降,最后变成负数。 劳动边际产出=产出变化量/劳动变化量
边际产出
E
平均产出
10
F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AP = 总产出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MP = 总产出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
产出 112
产出 D
C
60
B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
30
E
20
10
劳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MP= ΔQ/ΔL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产出
112
D
C
总产出
60
B
A
A点: MP=20 B点: AP= 20 C点: MP=AP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
6.2 一种可变投入(劳动)的生产
产出
30 20
在E点左边,MP > AP,因此,AP递增。 在E点右边,MP < AP,因此,AP递减。 在E点处,MP = AP,AP达到最大化。 在F点处,MP=0,总产出达到最大化。
资本数量 (K) 总产出 (Q)
10
0
10
10
10
30
10
60
10
80
10
95
10
108
10
112
10
112
10
108
10
100
平均产出 边际产出 (Q/L) (ΔQ/ΔL)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10
15
20
20
30
20
20
19
15
18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