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小儿病毒性脑炎诊

小儿病毒性脑炎诊
②有头痛、呕吐者应考虑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可能,认真做好全身体检,不能仅 仅头痛查头,脚痛查脚
③不过分依赖辅助检查,临床医生应结合病史、体征等作出诊断。 ④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请上级医生或专科医生会诊,避免主观武断。 ⑤对不明原因头痛、发热的患儿慎用退热药和激素。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误诊(2)
► 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季节病毒种类与感染途径不同有关。 虽然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以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为主.但重症病例以婴幼儿为主,
且易发生脑损害后遗症。
病毒性脑炎
► 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都有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异常率达94%, 而且异常的程度与持续异常的时间与临床症状呈平行关系,并与预后关系密切。 重症、死亡与留有后遗症者脑电图多广泛重度异常,持续异常预后较差。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误诊(4)
► 多发性大动脉炎: 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常与链球菌、结核杆菌感染有关,是儿童较少
见的非特异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主动脉与其主要分支,如锁骨下动脉、颈动脉与 肾动脉等,预后与累与动脉狭窄程度与其重要性有关,病死率高,脑血管意外心 力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男性甚少见。据资料统计,男女之比为1:8. 以抽搐、头痛入院多,因病史短,按病毒性脑炎处理多,忽视了儿童高血压,幸 与时发现血管杂音,积极查明血管病变,该病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就诊时已是 血管狭窄,极易误诊。
► 2 可疑脑干病变时提倡做头部MRl检查 MRI的多参数与多维成像功能可清晰显示脑干的解剖结构,且其组织分辨率高,脑灰白质对比信号差 别大。能发现轻微的脑水肿与微小病灶。对比分析头部cT检查的阳性率远比MRl差,有条件时应尽量进 行头部MRI检查。以便与时、正确的诊断、鉴别脑于脑炎.尤其应注意与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症、脑 干脓肿、小脑癌变、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鉴别。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题库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题库

专家座谈会: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主持人吴保敏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应邀专家(以发言先后为序)王华副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邹丽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叶露梅教授天津市儿童医院杨锡强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孙若鹏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水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秦炯教授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立文主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刘智胜主任医师武汉市儿童医院麦坚凝教授广州市儿童医院申昆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家骅主任医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钱渊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座谈内容1 病毒性脑炎的概念及诊断标准5 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检查2 常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6 病毒性脑炎的鉴别诊断3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7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与预后4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吴保敏教授: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全国各地报道多例新发现的脑炎病例,被称为“散发性脑炎”,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多有脑电图异常,实验室查找不到细菌、霉菌、钩端螺旋体或寄生虫感染的证据,也非流行性脑炎,并排除了血管并、占位病及变性病。

80年代初,《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组织医务界展开对本病深入地观察研究报道、讨论(包括病理),认为散发性脑炎包括两大类疾病,即有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脑炎和病毒感染后变态反应性急性脱髓鞘脑病。

当时,多数临床工作者认为“散发性脑炎”只能作为暂时性的命名,因这个名称太笼统,容易造成误诊,不宜久用,必须将能诊断的病毒性脑炎进行病原学诊断。

目前,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已将由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脑炎称为病毒性脑炎(以下简称病脑);而由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后变态反应性急性脱髓鞘脑病称之为感染后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近年由于疫苗的改进与普遍接种及传染媒介控制措施得力,具有季节性、地域性、流行性的乙脑、森林脑炎及多种小儿传染病发病率急剧下降,因而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引起的脑炎已成为危害小儿健康,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小儿病毒性脑炎32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摘要: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起病急、病情重,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持续高热、反复抽搐,甚至合并有呼吸及循环障碍;丙种球蛋白通过体液免疫调节,阻断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纳洛酮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维持脑的有效灌注压、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及增强了脑的代谢进而促进苏醒;二者联合应用能较快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纳洛酮病毒性脑炎【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63-01小儿病毒性脑炎,病毒自呼吸道、消化道或经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在淋巴系统繁殖,通过血循环感染各种脏器,在脏器中繁殖的大量病毒可进一步扩散至全身,产生病毒血症,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如果此时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病毒即通过脉络丛或血管内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一方面通过大量繁殖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激发宿主的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髓鞘,造成感染后免疫脱髓鞘1。

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纳洛酮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4月间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32例,男19例,女13例,患儿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全部的病例均行脑脊液检查,蛋白轻至中度升高;脑电图检查异常;eeg示基本节律不规则,有多灶性或广泛性、弥漫性的高幅或低幅慢波活动;ct检查示局灶性及散在性片状异常低密度改变;mri检查显示脑室、脑干内局灶性或多灶性脑软化灶。

2治疗方法首先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止痉、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0.4g/(kg·d)静滴,连续3-5天;纳洛酮0.01-0.1mg/(kg·d)加入葡萄糖静滴,疗程为7-14天。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常见脑炎的诊断与鉴别
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栗粒结核病旳 一部分,由血行播散经过血脑屏障,也可 由脑实质或脑膜旳结核灶破溃,结核菌进 入蛛网膜下腔中CSF,致脑膜、颅神经、 脑血管、脑实质、脊髓等病变,而出现多 种症状。为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类型,常 在原发感染一年内发生,3-6个月易发生, 3岁内约占60%,发病率较成人高8-10倍。
许多化脓菌均可引起。新生儿及2―3 月以内婴儿化脑常为大肠杆菌、其他 G-杆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 菌; 出生2-3月后小儿多为B族流感嗜 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5岁以上小朋友主要为脑膜炎双球菌、
肺炎链球菌。
发病机制:多为由体内感染灶(主要为上 呼吸道、其次为皮肤粘膜等)化脓菌→入 血流产生菌血症或败血症→经过脑屏障至 脑膜→大量繁殖致蛛网膜、软脑膜等部位 旳化脓性脑膜炎。少数可由邻近组织感染 扩散引起,如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 头面部软组织感染、颅脑外伤、手术、脑 脊膜膨出继发感染等。
至今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
环境(化学剂)、宿主反应(免疫 异常)有关。多见于1~2岁婴幼 儿,死亡率约40%.重者虽然存活, 也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现仍无统一 旳诊疗原则,具有下列情况时可作 出诊疗:
1.病前有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史; 2.反复呕吐、惊厥、进行性意识障
碍以至昏迷,无神经定位体征及脑 膜刺激征; 3.肝大,质硬,偶有黄疸; 4.谷草、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肌 酶↑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糖↓
睡、烦躁、惊厥、颈项强直、 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婴幼儿可有前囟膨隆 、颅缝增宽。
此期可出现颅神经障碍(Ⅲ、Ⅳ、 Ⅶ等)和脑炎体现如定向、语言、 运动障碍等。
(三) 晚期(昏迷期):约1-3 周,以上症状渐重,意识障碍加深 (蒙眬→半昏迷→昏迷),惊厥频 繁发作,极度消瘦,舟状腹,常水 盐代谢紊乱,最终颅内压急剧增高 造成脑疝,呼吸循环中枢麻痹死亡。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及预防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及预防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及预防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也称为散发性脑炎,因为它一年四季都都可能有发生,是一种由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

一些病毒如粘液病毒、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等都可能会引起脑炎。

由于病毒可能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引起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表现也多种多样。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例如发热,呕吐,头痛,甚至昏迷,抽搐等症状。

如果能及时发现治疗是良好的,但如果病情严重又未能去医院及时救治,可能会留下严重的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瘫痪、继发癫痫等,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本文将论述关于儿童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症状疗法1.什么是急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病情。

这些肠道病毒主要包括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的病毒等。

这些肠道病毒在进入体内后,同时不断的在我们淋巴组织中复制生长,包括疱疹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等,它们也可以通过血流传播到身体里你各个器官当中,在器官之中再进行不断的复制,数量不断增加,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的同时不断破坏我们的神经原组织,如果入侵到大脑之后就会破坏神经元,造成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病情。

而在流行病发展的期间,流行性的腮腺炎病毒,在冬春季节容易传播。

病毒主要是经过口腔以及粪便来进行传播,也有一些的患者可能会被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传播,所以在流行病多发的季节一定要做好小孩子的卫生工作以及护理措施,以免引起病毒性脑炎疾病的发生。

不仅肠道病毒,在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病毒都可以引起脑炎疾病,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特别是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等,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小孩子的抵抗能力比我们还差,更容易受到感染。

所以更应该重视。

1.患后早期症状因为儿童的抵抗力并不强,相比于成年人来讲体质能说是较弱。

而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起病急,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变化也很快。

如果儿童感染上了该病而家长未能重视而使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不仅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甚至会引发死亡,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观察孩子是否有早期症状。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冬梅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可以引起炎症性的和非炎症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

根据病原学中病毒核酸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DNA 病毒中的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RNA 病毒中的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等。

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机制有三种。

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急性病毒脑炎病毒直接经过血流神经轴索或细胞到细胞的传递方式侵犯脑基质,造成脑的炎症。

感染后脑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变化造成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样改变。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形成潜伏状态或者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早复发性和慢性转移。

病毒性脑炎临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它的病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前驱症状都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有的可以发热、全身不适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实质受累的症状比较突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或者肢体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等。

在体征上我们可以查到脑炎的病人意识的障碍、肌力及肌张力的改变,椎骨受损害等等,脑适质受损的体征。

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者可以轻度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

脑脊液蛋白可以轻度增高,脑脊液的糖的含量一般正常。

这和其他细菌性感染是有区别的。

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阳性的改变。

病毒性脑炎还有一个确诊的依据,就是经过脑活检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的改变,而且细胞核内可以出现嗜酸性的包含体,电镜下可以发现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这也是我们确诊的依据。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异性的异常,或者是一个广泛性的异常。

影像学可以显示出病灶,但是有些时候没有特异性。

对于病毒性脑炎来说,它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也就是抗病毒治疗,其他还有一些对症的治疗。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 结 果
3 2例 患 儿 治愈 1 9例 ,好 转 1 1 例 ,无 效 2例 ,其 中 l 例 因多器官衰 竭死亡 。
3 讨 论
儿童 病 毒 性脑 炎 的诊 断 主要 根 据 患儿 的临床 症 状 、体 征 、脑 电图 、头颅 C T、脑 脊液 的常 规 、生化 常规 等 ,排 除 化 脓性 脑 膜炎 、真菌 性脑 膜 炎 、结 核 性脑 膜 炎 等后 综合 分 析诊 断 】 。脑 脊液检查 ,能 为儿童病毒 性脑炎 提供病 因学诊 断 依据 。E E G改 变 与病 毒感 染后 病 理改 变 的严 重程 度 、临 床 症 状 和病 理 变化 之 间有 关 1 ,临床 症状 越 重 ,E E G的异 常程 度越 明 显 ,是 监 测病 情 变化 及脑 功 能变 化 的参 考 指标 之 一 。C T检测 可排 除颅 内 出血 、颅 内肿 瘤 等病 变 ,主要 以 脑 实质低密度 影 、占位效应 为主 ,缺乏 特异性 。 目前 ,儿童病 毒性 脑炎应 以及 时正确 的支持 与对症治疗 为主 ,重点控制 高热和惊 厥 , 保 持呼吸道 通畅 , 减 轻脑水 肿 , 防治 脑疝 和 呼 吸衰 竭发 生 ,是促 进 病情 顺 利恢 复 、降低死 亡 率 和致 残 率 的关 键 。更昔 洛 韦分 子 量小 ,5 0 % 可 以通过 血脑 屏障 ,可抑 制在 细胞 内复制 的病 毒 DN A的合成 ,从 而 达到治疗 的 目的 [ 4 】 。干 扰素可 以妨 碍病 毒蛋 白、病毒核 酸以 及病 毒 复制 所 需要 的酶 的合 成 ,抑 制 病 毒 的繁殖 。激 素 可 降低 毛 细血 管 通 透性 ,减 少水 钠潴 留 ,减 轻 脑水 肿 ,降低 颅 内压 ,可 在治 疗 早期 足 量 应用 ,但 不 宜长期 应用 。静 脉 注 射丙 种球 蛋 白可增 强 体液 免疫 ,阻断 炎症 反 应 ,减轻 脑 水肿 ,并具有 止惊 的作用 。

儿科病毒性脑炎ppt模板

儿科病毒性脑炎ppt模板

六、治 疗
本病缺乏特异性治疗。 由于病程自限性,急性期正确的支持 与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主要治疗原则包括: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合理营养供给。 对营养状况不良者给予静脉营养剂或白蛋白。 观察病情变化。
2.控制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①严格限制液体入量; ②静脉注射脱水剂(甘露醇.速尿.激素),迅速 稳妥
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刘宏伟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和 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
指各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 如仅脑膜受累称病毒性脑膜炎; 脑实质与脑膜同时受累称病毒性脑膜脑炎。 大多患儿具有病程自限性。 是小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 2岁内发病率最高。 好发于夏秋季,70%发生于6~11月。 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病 因
目前仅能在1/3~1/4 的中枢神经病毒感染病 例中确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为肠道病毒, 其次为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 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等。
虽然当前在多数患者尚难确定其病原体,但从 其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均能支持急性颅内病毒 感染的可能性。
二、病 理
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伴淋巴 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 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和髓鞘崩解。
因此,颅内急性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大量病 毒对脑组织的直接入侵和破坏,然而,若宿主对病 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将进一步导致脱髓鞘、 血管与血管周围脑组织损害。
四、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取决于病变主要是在 脑膜或脑实质。一般说来,病毒性脑炎的 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重症脑炎更易发 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脑循环加重脑组织损伤.
四、病 理
脑组织水肿、软化及坏死,脑膜充血,
脑膜及血管周围有单核、淋巴和浆细胞 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坏死; 神经髓鞘变性以及神经元破坏。
五、临床表现 (一 )前驱症状: 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流涕、咽痛、肌痛或精神淡漠等。
(二)神经精神症状
头痛、呕吐加剧,易激惹、 嗜睡或昏睡。

一、概述
(一)概念
病毒性脑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脑实质炎症, 如果脑膜同时受累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
以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惊厥及脑膜刺激
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分类
1.以节足动物为媒介的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 东方马型脑炎,加州脑炎,森林脑炎等。 2.不经节足动物传播的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
生在夏秋季,发病时多伴有麻疹样或水疱样皮
疹。腮腺炎病毒脑炎多发生在冬春季,多发生 于腮腺肿痛后3—10日内。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
情多较重,且发展迅速,可有偏瘫,有时可见
口唇或角膜疱疹.
(三)预后

病毒性脑炎的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 病情较轻时,其预后往往良好;

如昏迷持续 的时间较长,或有频繁的惊 厥时,容易留下神经精神的后遗症; 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
病 毒 性 脑 炎
第二临床医学院 杨丽新
教学目的: 1.了解病毒性脑炎的概念与预后。 2. 熟悉病毒性脑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 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 3.掌握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要点。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
2.难点:病毒性脑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诊断。
病例分析
患儿陈××,男,3岁,因“发热3天,神昏抽 搐1小时”于8月2日由我院急诊收入院,患儿 入院时高热,处于中度昏迷状态,频繁抽搐, 喉中痰鸣,大便秘结。查:T 39℃,P 148次/ 分,R 32次/分, BP 105/56mmHg,双瞳孔直 径3mm,两侧对称,对光反应迟钝,各生理反 射减弱,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 双眼视乳头轻度水肿。舌红降,苔黄腻,脉滑 数。 1.诊断思路? 2.需做哪些检查?3.中西治疗?

最新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最新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儿童病毒性脑炎 (2021年版)一、病毒性脑炎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轻中度〕ICD-A86.x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嗜睡、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可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抗生素治疗前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到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2.对症治疗:高热时降温,惊厥时止惊、降颅压防止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抗病毒治疗。

4.必要时糖皮质激素治疗。

5.必要时应用保护脏器功能、营养神经药物6.必要时针灸、康复等综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轻中症2-3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卫生部疾病编码ICD-A86.x00病毒性脑炎。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六〕住院期间检查工程。

1.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3〕心电图和X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4〕脑电图;〔5〕头颅CT/MRI;〔6〕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涂片、培养、病毒性抗体〕。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工程:〔1〕血气分析、血乳酸、血氨、自身抗体、甲状腺相关抗体;〔2〕血、脑脊液自身免疫性相关抗体〔3〕并发其他感染患者行分泌物或排泄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七〕选择用药。

1.抗病毒药物:阿糖腺苷、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脑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

若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实质,则以病毒性脑炎为临床特征。

若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此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大多数患儿病程呈自限性。

【诊断标准】
(一)病毒性脑膜脑炎
急性起病,或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前驱传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倦怠、嗜睡。

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

一般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

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病程大多在1~2周。

(二)病毒性脑炎
急性起病,大多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可有精神情绪异常、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甚至脑疝。

部分患儿可有偏瘫,病理征阳性。

病情严重可有失语、多汗、流涎、瘫痪等后遗症。

病死率较高。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可正常,淋巴细胞可增多。

2.脑脊液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高,分类计数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大多正常或稍增高,糖含量正常。

3.头颅CT、MRI可有异常。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应以高热、惊厥及呼吸衰竭三关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与良好的护理。

成人补液量1500~2000ml/d,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保证热量。

(一)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合理营养。

(二)控制脑水肿和惊厥。

(三)呼吸道和心血管功能的监护与支持。

(四)抗病毒治疗。

小儿脑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小儿脑炎的症状治疗及预防

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突然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强、上肢与颈部及肩胛肌瘫痪,后遗症多见。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

疾病简介脑炎(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

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火罐网。

本病是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于我国东北,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林区,多发生于春夏季。

又称蜱传脑炎(tick-borne encephalitis,TBE),俄国春夏季脑炎(Russian spring-summer encephalitis),东方蜱传脑炎(encephalitis acarina orientalis)等。

发病原因脑炎由病毒直接侵犯或由病毒或其他异种蛋白引发的超敏反应所致的大脑急性炎症性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具有发热的脑膜炎症,其特征为脑脊液单核细胞增多症,糖定量正常,蛋白定量轻度增高,涂片及培养检查未发现细菌,脑脊髓炎脑和脊髓都被累及的炎症性疾病。

脑炎可以是病毒性感染原发的临床表现,或者是继发的临床表现,引起原发的脑炎的病毒有流行性的(虫媒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与柯萨奇病毒),或散发性的,通过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性脑((圣路易型脑炎,东方与西方马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只在温暖季节感染人体。

继发的脑炎通常是病毒感染的一种并发症,是由免疫机制所造成。

,举例来说,在麻疹,水痘,风疹,牛痘接种,天花以及许多其他不太明确的病毒感染后发生的脑炎都是继发的脑炎。

小儿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02
诊断方法与技术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及家长有关病情、症状、既往病史等,特别注意近期有无感染、 疫苗接种等情况。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瞳孔、脑膜刺激征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
实验室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 、血沉等,以了解患儿感 染状况及炎症反应程度。
头颅MRI
能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病变,包括脑实 质、脑膜和脑室等结构,有助于脑炎 的准确诊断。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参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综 合判断。
鉴别诊断
需与上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脑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特别注意与细菌性脑膜 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治疗及时性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改善预 后。
患者年龄与体质
年龄越小、体质越差,预后相 对较差。
并发症情况
如脑积水、癫痫等并发症会影 响预后。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 访。
随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或家庭访视等方 式。
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智力发育评估、疫苗接 种情况等。
液体管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 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预防脑疝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降颅压措施,如使用甘露 醇等脱水剂,以预防脑疝发生

处理高热惊厥
对于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采 取降温措施,并给予抗惊厥药 物治疗。
预防感染
加强患儿口腔、皮肤等基础护 理,保持环境清洁,以预防感 染发生。
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需选用适当的抗 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以控 制癫痫发作。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2-09-24T14:23:28.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汤奇羚[导读]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脑炎,为脑实质受多种病毒直接侵犯引起。

汤奇羚(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儿科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8 年12 月至2010 年12 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均采用降颅压、止痉、降温、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治疗,180 例患者中,治愈140例,占77.8%;好转39 例,占21.7%;死亡1 例,占0.5%。

平均住院时间14d。

结论:早期及时做出正常诊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脑炎,为脑实质受多种病毒直接侵犯引起。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故又称散发性脑炎。

本病病原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黏液病毒等为常见病毒[1-2]。

患儿以颅内高压征和脑实质损害症状为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可获得较好预后,但少部分患儿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发生,甚至短期内出现死亡,故及时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有着关键性的重要。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 年12月至2010 年12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8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0 例,男124 例,女56 例,男女之比为2:1,均符合第6 版《实用儿科学》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年龄最小3.2 个月,<1 岁41 例,1-3 岁72 例,4-6 岁35 例,7-12 岁32 例。

每个月均有发病,3-10 月较多。

临床病毒性脑炎临床评估、疾病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

临床病毒性脑炎临床评估、疾病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

临床病毒性脑炎临床评估、疾病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断标准脑炎是由脑实质的弥漫性或者多发性炎性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其病理改变以大脑灰质与神经元受累为主,也可累及白质和血管。

根据病因,脑炎总体上可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

病毒感染是感染性脑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病毒性脑炎是神经科较常见的急症、危重症之一。

诊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等结果,首先确定其患有脑炎,继而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等鉴定实验方可确诊。

(一)临床评估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评估要点包括:1.病史:(1)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旅居史、动物接触史、基础疾病、肿瘤病史、手术、输血与疫苗接种史、免疫状态;(2)现病史:起病时间、病程时相特点、主要症状与伴随症状、系统性症状。

2.体征及量表评分:(1)神经科体征:高级神经功能,脑干、小脑、锥体外系体征和脑膜刺激征等局灶性体征;(2)内科体征、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3.血液检查:血常规、生化、红细胞沉降率、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与Ig水平(必要时)。

4.X线与超声:胸部CT。

5.脑电图。

6.神经影像学:头颅CT(急诊可及)、头颅磁共振成像(平扫与增强)。

7.脑脊液检查:压力、细胞计数与细胞学、生化;寡克隆区带、脑脊液与血清自免脑炎抗体(必要时)。

8.感染病原体检测:(1)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或)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2)抗病毒抗体(主要用于RNA病毒);(3)其他病原体检测实验。

(二)诊断标准(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确诊需要同时满足主要条件、次要条件、确诊实验、排除其他病因共4个条件。

确诊病毒性脑炎需要同时符合A、B、C、D 4个条件:A.主要条件:精神状态改变,包括意识水平下降、嗜睡或精神行为异常且持续≥24h;或者新出现的癫痫发作。

B.次要条件:体温≥38℃的发热(起病前或起病后72h内),或新出现的神经系统局灶性表现,或脑脊液白细胞≥5×106/L,或脑脊液细胞学呈淋巴细胞性炎症,或影像学显示脑实质病灶符合脑炎,或脑电图异常符合脑炎。

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PPT

对症支持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循环 稳定,维持水电 解质平衡
控制颅内压:使 用脱水剂、利尿 剂等药物降低颅 内压
预防并发症:预 防癫痫发作、脑 水肿等并发症
营养支持:提供 足够的营养支持, 促进患儿康复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
癫痫发作: 可能出现 抽搐、意 识丧失等 症状
06 预后评估与康复指导
预后评估指标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等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 迷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脑脊 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效果:药物反应、症状 改善、并发症发生等
康复指导:饮食、运动、心 理支持等
康复指导建议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整: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心理辅导: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恢复信心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脑积水: 可能出现 头痛、呕 吐等症状
脑膜炎: 可能出现 发热、头 痛、颈部 僵硬等症 状
听力障碍: 可能出现 听力下降、 耳鸣等症 状
视力障碍: 可能出现 视力下降、 眼痛等症 状
运动障碍: 可能出现 肢体无力、 协调性差 等症状
预防措施建议
避免接触病患,减少感染风 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接触病毒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反应迟钝
抽搐:全身或局部抽 搐,持续时间不等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克氏征阳性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 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影像学检查:脑部病 变,水肿或出血
病毒检测:病毒核酸 阳性,特异性抗体阳

03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依据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探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探析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选取在2007年11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给予所有患儿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结果:观察组43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7%,对照组43例患儿中,显效19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4.4%。

结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要给予患儿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其中,采用基础治疗加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49-02小儿病毒性脑炎主要是指由于各种病毒影响,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在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病情危重,则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或者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制约到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1]。

此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腹泻、呕吐、昏迷、惊厥等,导致患儿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临床医生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以实现患儿病情的良好控制,从而减低其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2]。

当前,临床上采用丙种球蛋白对患儿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其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7年11月-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男性45例,年龄在9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女性39例,年龄在12个月-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病原诊断的金标准。但要求实验 室条件苛刻、费时,不利于临床的早 期诊断和应用,临床已不多用 。
目前可进行分离的有乙型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 毒、HSV、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 细胞病毒等,还有许多病毒至今无法 分离。
精选PPT
12
病原学诊断—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包括酶免疫方法、免疫荧光法等,可 以用于病毒鉴定、病毒抗原检测、特异性病毒 抗体检测。但是病毒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
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多在10~20 ×109/L,
脑脊液白细胞数可以高达(100~1000) ×106/L; 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多在病程的3~6d 阳性)有助早期诊断。
精选PPT
1精选PPT
11
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
婴幼儿多以发热,惊厥起病 。
精选PPT
6
临床表现—与病原有关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有多种,不同病原有其 各自不同的临床特点。
在国内,病毒性脑炎的第1 位病原是肠道病 毒,单纯疱疹病毒紧随其后(在重症脑炎中 占首位); 肠道病毒中又以柯萨奇病毒更多 见。
而各种虫媒病毒则是危害最大、传播最广 的病原,如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各种 马脑炎病毒和加利福尼亚病毒等。
时,脑电图示广泛高电压δ波。
(6) 除外其它诊断。
不能仅靠临床表现及脑 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
因脑电图阳性特异性低、
不能做病因学诊断。
精选PPT
3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 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免疫学方
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辅助检查:脑脊液、脑电图、头颅
精选PPT
13
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①如脑脊液中某种病毒的IgM 抗体阳性,一般可 以确定诊断;
②如能证实脑脊液中某一种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 白(Ig)相对高于血清,也可确定诊断; [抗体指数= (脑脊液特异性Ig/ 脑脊液总Ig) / (血清中特异性 Ig/血清中总Ig)。如该指数≥1.5,则提示该病毒 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
CT/MRI
精选PPT
4
临床表现—与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约半数病例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精神、
行为异常,运动障碍,惊厥发作等 体征—锥体束征;锥体外系损害;出
现原始反射;颅神经障碍; 失语; 共济失调等
精选PPT
5
临床表现—与年龄有关
年长儿常以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 碍起病;
2. 有时抗体滴度的升高可能是非特异性的, 可能是由于感染后的多克隆激活引起;
3. 单份血清病毒抗体检测不能确定是该病毒 的既往感染或是再激活还是非原发感染。
精选PPT
15
病原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 多重PCR、时时PCR 及生物学芯片等。
虽然PCR 技术敏感,但假阳性率高,标本易 污染,且迄今为止卫生部未同意PCR 用于 临床疾病诊断,而仅用于临床研究。
有研究显示不同脑脊液变化,特别是脑脊液白细 胞的数目,与脑炎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 脑脊液白细胞数>100 ×106 /L时,脑膜受累的症 状趋于明显,脑膜刺激征及头痛的出现增多 ( P < 0.05);同时,当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时,脑实质 损害症状,如意识障碍、抽搐、脑电图异常出现 减少( P < 0.05)。
病毒核酸的PCR 检测是早期快速诊断方 法,敏感性高达98 %,特异性94 %。
精选PPT
16
辅助检查—脑脊液
脑脊液检查为: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 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或单核 细胞为主,但在发病早期(48h以内)可能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 物含量正常,少数患儿脑脊液可完全正常。
在疾病早期反复的抽搐发作以及提示颞叶或额叶 病损的局灶性体征都强烈提示病因是单纯疱疹病 毒。
很难从脑脊液中分离到疱疹病毒,目前认为对于 疱疹病毒脑炎的病原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是用 PCR从脑脊液标本中检测到病毒的基因片段。
精选PPT
9
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生于夏秋季节,具有严格的季节性; 儿童多见;高热、意识障碍明显,重者引
③脑脊液中某种病毒的急性期和恢复期(间隔14d 以上)IgG抗体滴度有4 倍或以上升高,一般可以 确定诊断(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若血清和脑脊 液抗体比值≤20︰1,一般可以诊断)。
精选PPT
14
血清及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机体免疫反应需要一段时间,并且诊断往 往需要早期和恢复期双分标本病毒抗体滴 度4 倍升高,因此无法提供早期诊断指导治 疗,仅可用于回顾诊断;
目前对于肠道病毒脑炎最敏感、特异和快速的病 原诊断方法是用RT-PCR 从脑脊液中扩增肠道病 毒的核酸(基因片段),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 %~100 %和92 %~100 %;
精选PPT
8
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约占病毒性脑炎的2%~19%和散发性坏死脑炎 的20%~75%
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肌阵 挛及癫痫发作,大多伴有意识障碍,重者迅速进入 深昏迷。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 诊断与治疗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陈勇
精选PPT
1
病毒性脑炎的概念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 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 总称。通常主要是指病毒侵入脑组 织直接产生的脑实质急性炎症。
病毒性脑炎(除乙脑、森林脑炎外), 多无季节性、地域性,具有“散发 性”和病原多元性的特点。
精选PPT
7
肠道病毒脑炎
肠道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脑膜炎, 但是有10%~20%的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主要是柯萨奇A 组病毒。
多发生在夏秋季,常侵犯多脏器,引起重型心肌 炎、肝功能衰竭,甚至发生休克;
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有报道高达50×109/L者,个 别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可增至2000×106/L;
精选PPT
2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1)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有发热;
(2) 有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及体征;
(3) 脑脊液检查:2/3以上患儿可呈非化脓 性改变,
(4) 病毒病因学检查:是国内诊断的弱项, 方法主要有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 脑脊液病毒培养、鉴定
(5) 脑电图检查:当大脑皮层广泛重度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