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三体势研究[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三体势研究[1]
形意拳三体势研究
三体势是形意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论那家那派练习形意拳,无不把三体势视为入门的主要基本功。因为三体势把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要领排成一个圆满完整的姿势,所有的形意拳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姿势的基本法则,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致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然而,形意拳从创始以来,分演出了不同的流派,最为基本的三体势也在传承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各门流派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研究,各守一方,致使在究竟三体势怎么做才更科学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不利于形意拳的科学化,同时也令后学者不知所措。故本文试图在比较中对形意拳的三体势做法做一初步研究。一、三体势我称简说
三体势有人称三体式,势与式略有不同。《新华字典》对式的解说:“物体外形的样子。特定的规格、仪式”;对势的解释:“表现出来的情况,属于动作方面的,姿势”,从动作方面考虑,称三体势更为贴切。
三体势有人称拉弓势,是因其形状与劲力而得名;有人谓之“子午桩”又称“三才势”。称“子午势”者,以子为半夜之时,属阴;午为日中之时,属阳。于此时练功,最易贯通周天。再者,午为火,为南;子为水,为北。站桩时,面南为午,背北为子,取水火相济之意,这便是起名子午桩原因。“三才势”者,取天、地、人三才而命名,旨在表现其宏广、精深、威严、灵动之意。有人直接称桩法,也有人称三体子午桩等等。
从三体势的称谓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形意拳根据传统哲学之三才思想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精、气、神),引伸到人体外部的头手足,内部的气液固,方位的上中下,而称三体势;另一方面形意拳以医理为基础,讲究“子午流注”的方法,重在锻炼人体内部的气血,故又称“子午桩”的称谓。
值得说明的是,前贤曾以易学的“无极,太极,两仪”理论全面解释形意拳三体势,内容繁浩,而本文主要研究静态的三体势,故暂不涉及这些内容。二、三体势的种类划分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形意拳三体势有多种类型。(1)根据架势的高度分为:高(上)、中、低(下)三种;(2)根据练习的劲力分为:阴劲(即任脉劲),阳劲(即督脉劲)两种;(3)根据前手手腕的状态分为:塌腕或称坐腕,挺腕或称直腕两种;(4)根据重心的所在位置分为:单
重与双重;(5)根据两脚的所处关系分为:相对,相错;(6)根据前脚尖的朝向可分为:直脚,扣脚;(7)根据左右肢前后位置分为:左势,右势。三、三体势做法的分析研究
1.几种三体势在必行的做法及要求实录(1)《形意拳抉微》刘殿琛著:25页“第七章,桩法,目向前视,身斜45度,前膊约170度,后膊约百度,两腿约150度,前脚直,后脚约斜45度,前手与心平,后手与脐平,两肩平。桩法必要: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提膝,提肛手心回缩(图1)(2)《岳氏意拳五行精义》李存义著:第四节,两仪势,由太极势,左足前进二尺许,足尖向前,右足不动足尖,向右约35度,左足踵直,右足胫骨成大人字形,同时左手前伸,右手后退左手伸至极端,高与口齐,右手虎口内向,与脐接,而小指外翻,腕屈掌塌,手足齐落,左臂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微向上内弯,由腕至肘水平,右臂弯曲如新月,肘意内抱,手指均须离开,稍圆曲,如爪如钩,切忌
句弯著力,左手大指横平,食指前伸,余指及腕如右手,两目注视虎口抉形,两肩两胯均力垂扣,两肘力垂,两
膝挺扣,两足跟向外扭,是谓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时上身正直,不可仰俯,心气平静,不可助长,身则看阳而有阴,看阴而有阳,气则呼出为阳,吸入为阴,清气
上升为阳,浊气下降为阴,成于内者为阴,形于外者为阳,呼吸上下内外三者,以象阴阳,故谓之两仪。第五节,三体势:由两仪呼吸相应,上下相贯,内外如一谓之阴阳相合,阴阳相合而三体生焉(图二)(3)《形意五行拳图说》凌善清著:乙桩法由太极式而进演三体式,统名之曰桩法,左手作推势向前劈出(掌心向前略右),右手作后拉势按下至脐之右方而止(掌心向下),同时左足向前踏出一步,左膝与左足跟成垂线即成第九图之姿势(左足向前而直右足微横足尖偏向右前方),自立正至此即形意拳各路开始之预备姿势也(图3)。(预备姿势之校正)又立正时,头要顶项要直胸要宽谷道要上提方为合式。第五图腿屈后,腰要挺,上身要直,若前俯后仰,则乖谬百出。第八图手与足之动作须同时并起并落,不可参差而两手腕之扭转与左手之劈出,右手这按下,尤贵灵敏自然。此外更有四点最宜注意,形意拳无论何拳均注意此四点。一曰裹肘,二曰垂肩,三曰鼓腹,四曰展胸。裹肘者无论上钻研平伸,臂必微弯则肩之力可由此而速至於手。垂肩者所以使气不浮而下聚于小腹也。鼓腹者纳气于小腹也,人身藏气之所,为肺与小腹,藏气于肺,必须呼而更吸新者,其气不能久留,藏气于小腹,则无需呼吸较肺气能持久也。展胸者所以使胸怀开展而不凝呼吸也,欲藏气于小腹,必先仰胸仰胸使平而迫肺气入丹田,如是则肺部即受压迫,而呼吸当不能畅快,故又需展胸,使肺部不
凝,其呼吸焉。桩法亦名曰子午桩,有高矮之分,初练时宜用高低架,待有根基,再换矮桩架,如能先站好此桩,其它各拳练习,自不难矣。(4)孙剑云发表于《武术健身》三体式练法。
预备式:身体直立,眼向前看,舌顶上腭,口唇虚合,下颔微收,两肩垂平,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五指并拢靠在腿部,两腿直立,膝盖后挺,两足尖向外撇,足跟靠拢,成九十度,意识集中。转身半面向右,移动左足,脚尖向前,脚跟
靠住右脚内踝,成四十五度,平视前方。两小臂徐徐抬起,两肘靠肋,两肩松垂,两手心朝下,抬至与胸平,左手食指向前,平直在下,右手中指向前平直在上,盖于左手食指之上。手向上抬肘,两腿徐徐向下蹲屈。此式要点:头往上顶,腰往下蹋,抽胯,身体正直不可歪斜,心中要虚空,排除杂念,切不可有丝毫努气。此式有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称。鸡腿:两腿前虚后实,有似金鸡独立之势。龙身:身体三折,如龙之盘叠曲折。熊膀:顶直肩圆,如熊之威严。虎抱头:两手相抱,有虎欲离穴之势。
左足向前开一步,顺直落地,后足不动,两腿弯曲,前虚后实,重心在后腿上,此谓单重。步子的大小,以练者两腿之长为度。臀部要与后脚跟上下垂直,左脚膝盖要与左脚跟上下垂直。前腿暗合有向后夺劲,后腿有暗含向上蹬劲,两膝向内扣,脚跟向外拧。当左足前迈时,两手徐徐分开,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