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诗歌中的亭
王安石《湖岸恬亭》赏析
王安石《湖岸恬亭》赏析
王安石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表现出他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是《湖岸恬亭》。
在这首诗中,王安石以湖岸上一座宁静的亭子为背景,描绘了四季的变化和亭子周围的自然美景。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令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脉动。
首先,诗中的亭子象征着宁静和安逸。
作者通过“岸边恬亭”这一描述,表达了对人们追求心灵平静和放松的愿望。
亭子成为了人们逃避城市喧嚣和压力的避风港。
其次,诗中描绘了四季变换的景象。
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不同季节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春天的“新绿如练”,夏天的“蝉声远逝”,秋天的“片叶入湖声”,冬天的“鸟翅惊啼”,每一季都带给人们独特的美感和情绪。
最后,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也起到了抒发对生命的赞美和思考
的作用。
作者通过描绘湖水流动、鱼儿跳跃、风景变幻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珍惜之情。
通过《湖岸恬亭》这首诗,王安石成功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
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宁静、四季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这首
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
重新审视并珍惜自然之美。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作者:唐洪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9期内容摘要:亭作为中国古诗中一种独特之意象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蕴藉。
不同类型的亭,诗人倾注了不同的情感和审美理想。
本文通过对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等古诗歌常见亭意象的分析,揭示出亭意象所积淀的诗人的闲情哲思,评点历史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的人生感叹与审美理想。
关键词:古诗亭闲情哲思优国伤时别愁思绪亭最早作为国防军用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多设于边疆要塞,用以监察敌情、传递烽火。
到秦汉时为基层单位,众所周知,刘邦原为泗水亭长。
同时《说文解字》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言“亭停也,人所停集”,可见亭也是一种供人休息的建筑。
亭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特别是受魏晋南北朝时玄学隐逸、登山临水之风气影响,亭的这种审美功能得到凸显。
意象是中国文论之特产。
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故“圣人立象以尽言”,在立好象后“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藉(《二十四诗品》),由此可见意象中蕴含着创作者之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
亭作为古诗中常见之意象,经历代文人情感之倾注,凝结了他们的人生情感与审美意蕴,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常见的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
归纳出亭意象所积淀之闲情哲思、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人文内涵与审美情思。
一.山水园林之亭——闲情哲思宋代陆游《秋雨初济徙门外有作》:“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
《越绝书》“勾践种兰渚山”,其名源于此。
在王羲之前,兰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公文、维系治安之用。
而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名士游山玩水于此,并由王羲之写下了著名之《兰亭集序》。
由此之后兰亭名显于世,其审美功能逐渐凸显。
《兰亭集序》在对兰亭清丽山水的描绘中表达了文人的闲情哲思,抒发了对人生之生与死的感慨。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
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
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
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
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
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试析 中国古诗 的亭意象
回 唐 - 共
内容摘要 : 亭作为 中国古诗 中一种独特之 意象积淀着深厚 的文 化蕴藉。不 同类型 的亭, 诗人倾注 了不 同的 情感 和审美理想。本文通过对 山水 园林之亭 , 古迹之亭, 长亭短亭等古诗歌常见亭意象的分析 , 揭示出亭意象所 积淀 的诗 人的闲情哲思, 评 点历史忧 国伤 时, 别愁思绪的人生感叹与审美理想 。 关键词 : 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 国伤 时 别愁 思绪
于“ 似 僧院 ” 的南 亭 , 四面 之景 呈 现与 眼 中 , 空 气 清新 , 山色 明丽 ,
李 白《 金陵新 亭》 : “ 金 陵风景
好, 豪 士 集 新 亭 。举 目 山 河 异 , 偏
之生与死 的感 慨 。而在后世 之古 典诗歌 中一出现兰 亭则多指 王羲 之笔下之 , 且情感颇为相似 。上文 陆游之诗 ,借 兰亭意 象表现 了作 者在经历 了人生之后 的一种 自然 闲适的态 度。而与《 兰亭集 序》 所 体现 的悲情 意识不 同的是 ,诗人
( 初 春记事二 首 ) 。读 者 可 以 看 出 陆 游 以兰 亭 给 人 们 呈 现 出一 种 不 为 世 事 所 拖 累 的 及 时行 乐 的人 生
杜牧 《 题 乌江亭 》 : “ 胜败兵 家
事不 期 , 包 羞 忍 耻 是 男 儿 。江 东 子
丞 相愀 然 变色 曰 : ‘ 当共 戮王 室 , 克服神 州 , 何至作楚 囚相对 一。此
于 此 体 现 的 是 一 种 乐 观 积 极 的 人 生 态 度 。陆 游 的 另一 首 诗 写 到 “ 新
闲读 “ 先贤传 ” , 兴来弹素琴 , 表现
出 诗人 对 一 种 超 然 的 生 活 之 追
试论古典诗词中的“长亭”这一意象。
试论古典诗词中的“长亭”这一意象。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有关的诗词: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月到,犹自梦渔樵。
点绛唇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浣溪沙晏几道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减字木兰花晏几道【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临江仙晏几道淡水三年欢意,巍跻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少年游晏几道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醉落魄晏几道满街斜月,垂鞭自唱阳关彻。
断尽柔肠思归切,都为人人,不许多时别。
南桥昨夜风吹雪,短【长亭】下征尘歇。
归时定有梅堪折。
欲把离愁,细捻花枝说。
木兰花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亭台诗词赏析
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
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
孤亭幽思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
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
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论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意象
论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意象嘿,朋友,你知道吗?唐宋诗词里的亭台楼阁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就说那亭子吧,在诗人笔下,它有时像一位安静的老友,默默陪伴
着文人墨客。
比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在溪边的
亭子中沉醉游玩,这亭子仿佛见证了她的欢乐时光,难道你不觉得它
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吗?
再看那楼台,多是登高望远、抒发愁绪的好去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独自一人登上西楼,望着那如钩的冷月,心中的愁苦该
有多少啊!这楼台难道不像一个装满心事的匣子吗?
还有那阁,总是充满了神秘和浪漫。
“滕王阁序”中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美景,让滕王阁成为了多少人心中向往的
地方。
这不就好比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吗?
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宣
泄之处。
它们承载着喜悦、忧愁、思念等各种情感。
难道我们读这些
诗词的时候,不应该去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吗?
我觉得呀,唐宋诗词里的亭台楼阁意象,就是一扇扇通往古人内心
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是多
么奇妙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啊!。
古典诗文中亭意象蕴含的精神文化模式分析
古典诗文中亭意象蕴含的精神文化模式分析黄仲山【摘要】亭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涵括了文人认知、情感、伦理道德、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模式,体现了文人对天人交通的哲学理解、对人生聚散的情感领悟、对仁孝、节义的道德坚守、对自由超脱的精神追求,这些在古典诗文中反复出现、代代传承的精神文化理念的表达,在古典文学语境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和一种特定的文化符码.通过对亭意象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解读,可以深入探求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追求,进而获知传统文化的基本样态和发展轨迹,并且深入了解文人精神与传统文化模式的相互建构与影响.【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41)001【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古典诗文;亭;亭意象;精神文化模式【作者】黄仲山【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亭在中国古典诗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是文人表达复杂的精神和文化意蕴的载体,其涵盖的文化心理十分广泛,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精神价值追求等,我们可以通过亭意象的文化解读,探求文人群体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建构和影响。
因此,下面将就古典诗文文本中的亭意象进行梳理解读,分析其包含的几种精神文化模式。
一、心物相契的认知模式古代文人讲求格物致知,以“天人合一”宇宙观为基础,亲近自然,取诸物象以证道心,通过接纳外物,心与物在交融中达到和谐,进而体悟宇宙人生的奥秘。
因而,文人的内心相对于外界自然是敞开的,与物象交通,以使万物存在和运行之“道”了然于心。
在西方的认知理论中,也曾包含一种“荒野体验”之说,美国学者戴斯·贾丁斯提出:“在荒野上,人们可以成功地感受到最高真理及精神美德(Spiritual excellence)。
”[1]181这种理论与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有相通之处,但仅仅停留在认识论层面,而后者则不仅体现对真的追求,还涵括着美的理想和种种宏阔而细微的人生哲学与生存感悟。
12.09-每日分享-诗歌意象-长亭
每日分享——诗词意象之长亭读诗词的基本方法1.把握诗词意象的主要特点。
2.体会作者在事物中寄托的情感。
3.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法。
一、长亭常见意象内涵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二,例子菩萨蛮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心情。
开头两句为远景。
高楼极目,平林秋山,横亘天末,凝望之际,不觉日暮。
下片玉阶伫立仰见飞鸟,与上片登楼远望俯眺平楚,所见不同,思念之情则一。
末句写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玉楼春·春恨宋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三、模拟题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辛弃疾陈同父①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
既别之明日,复欲追路。
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
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
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浅析
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浅析摘要: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中最精美的小品建筑,历来深受文人的钟情与喜爱。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抒情传统中的离别意象之一,而且还是“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图从“离别追怀”、“天人合一”两个方面来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亭”意象进行一个简要的剖析。
关键词:亭;离别;天人合一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精美的小品建筑。
它或依山傍水,或深藏庭院之中,在充分体现古代建筑韵味的过程中,更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其特有的美学理念和象征追求。
回览文学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文人墨客仿佛从不吝啬自己对于“亭”这一意象的钟情和留念。
《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人,人之所也。
”这说明亭是供人休息之所。
在传统意义上,亭是一种军事建筑和行政划分单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就被用来监察敌情和传递信息等。
《汉书注》应邵曰:“ 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亭真正作为游览和观赏的对象,大致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至此,在古代文人眼中,“亭”逐步由具体物象一步步转化为情感意象,一种他们寄托感思、隐逸心灵的意象。
1 送别之所,见证离别,追怀往昔“作为诗歌构成的基本元件,意象是物与心、象与意、现实存在与心灵世界和谐交融的有机统一体,它的形成有赖于人对自我与外物间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审美性把握。
”[1]“亭,停也。
”古人出门远行,其亲朋好友多在郊外的长亭为其设宴践行。
此刻,“亭”不单单只是一处实实在在的场所,它更多地被倾注了一种惜别的深情。
见亭如见人,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追怀当日长亭话别的情景,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于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李白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在这种长亭送别习俗的延续影响下,“亭”与“晓风残月”、“杨柳秋风”等艺术形象一道构成了离别这一抒情母题的象征。
作为送别之所、离别见证者,无论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是“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亭”浓缩的都是送别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浅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美的小品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实用价值减弱,观赏价值增强,开始成为文人墨客题咏的对象。
文因亭发,亭因文名,两者相得益彰,亭之美便不仅是建筑美,而更是闪耀着文学之泽了。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亭”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承载的功能。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特征,有无“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审美意象乃是诗歌的本体。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便会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了该意象的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所接受。
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亭”意象便是如此。
一、离别诗的典型意象之一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而古时交通不便,音讯难求,人世莫测,一旦分离不免会成为死别,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抒情主题。
在离别诗中,诗人笔下经常出现依依杨柳,凄凄芳草等离别意象群。
“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亭”与“停”谐音,而古人有出远门,其亲朋好友到郊外的长亭为其设宴饯别的习俗,这些都暗示了亭与离情别绪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总是带着离别之人感伤的离恨别绪,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只要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就很容易联想到在古道长亭、衰柳斜阳的背景下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惜别之情。
“亭”这一意象的使用频率虽然没有“杨柳”高,但还是被众多作家用来抒情达意。
如唐代李白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论亭在唐代文学中的作用
试析古代诗歌中的“亭”意象【摘要】亭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它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美的小品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实用价值减弱,观赏价值增强,开始成为文人墨客题咏的对象。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抒情传统中的离别意象之一,而且是诗歌、戏剧中特殊的艺术情境。
在艺术创造中,亭成为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媒介,生命的思考和创作激情由此产生。
【关键词】亭、意象、情感、送别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作品都是提及“亭”,亭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逐渐变成一种意象,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它从原始的需求中诞生发展至今,几乎具有了全部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如梁、枋、柱等,特别是斗拱这一东方建筑所独有的特殊构件,能完全体现古代建筑的韵味。
在此形式基础上富有寓意的丹青、彩画从更高的艺术层面润饰了这一建筑符号,使其从最初的实用功能为主过渡到美学理念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吉祥、美好、富贵、幸福的永恒追求。
文学是记录亭文化演变的最佳途径,亭通过文学的解读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象征意义,而升华为多元的文化载体。
亭的实用价值改变,观赏价值增强,以魏晋南北朝为分水岭。
此时亭已进入文学创作视域,成为描摹的对象。
较著名的是东晋兰亭。
东晋永和9年,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名流文士于山阴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修禊,王羲之应景而作《兰亭集序》,文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此次文人聚会,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文人的审美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
艺术水平虽不高,但反映了魏晋士子追慕自然、笑傲江湖的浪漫气质。
在当时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历史环境下,儒家的道德教条和仪礼规范已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文人名士开始寄情山水、崇尚隐逸,并从自然中表现自我、体悟玄理。
随着中国古典园林经营设计的日益精细,亭不仅成为文人内心建构的精神绿洲之外化,而且为他们结交挚朋道友、切磋诗艺提供了理想的交流空间。
亭台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何常见描写?
亭台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何常见描写?亭台,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常常被描绘为具有浪漫和美好意境的场景,成为诗人们倾诉情怀、表达心意的象征。
以下是亭台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一、幽静清雅的亭台亭台往往被描绘为位于山水之间、林荫间或花园中的一处幽静清雅之地。
比如,《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中岳阳楼呈现出江水洪涛滔滔之背景下,亭台清幽的景象。
亭台常常被修建在池塘边,林木古树下或峰巅之上,使人们可以在亭台上俯瞰美景,领略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二、与爱情相关的亭台亭台经常被用来描绘爱情故事中的场景,成为情侣们约会、相聚的地方。
例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就是一个美丽的亭台,亭台上有花园和秋水,为他们的相会增加了浪漫的气息。
亭台作为爱情的见证者,见证着男女主人公的相知、相爱和情谊的升华。
三、庄重高尚的亭台亭台往往也被描述成庄重高尚的场所,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约会、相会的地点。
这样的亭台通常是修建在庭院之中,亭内设有红色或黄色的锦帐,内有琴书画瑟等文人雅物,并常由乐师演奏音乐,为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
四、哀怨离愁的亭台亭台也常常被写作哀怨离愁的背景。
在一些作品中,亭台成为表达思乡之情、别离之苦的场所。
比如,《渡江云·望江南》中,亭台成为主人公倚栏远望的地方,他在这里怀念故乡,表达远离家乡的寂寞与思念。
总而言之,亭台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以其幽静清雅、浪漫高尚的形象闪烁于文字之间,为诗人们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亭台既是美丽风景的代表,也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古代传世之作,还是后世名篇佳作,亭台清雅的形象都让我们在阅读中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雅致与魅力。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 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本文通过对“亭”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以及“亭”意象审美意蕴分析,阐释“亭”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亭、亭意象、功能及意义“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同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学作品都是提及“亭”,“亭”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逐渐变成一种意象,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一、亭亭是一种有顶无墙、无门无窗、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的建筑物。
现在所发现最早的“亭”字, 是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
自秦以来, 亭就具有很多功能。
首先是驿馆功能。
《说文解字》对亭的解释为“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 从高省, 丁声。
”《经籍纂诂》对此进一步解释为“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驿馆,当时的亭建于道路之上, 便于官员停留办理公务以及休息用的。
行政功能。
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朝修直道, 设郡县制度, 汉承秦制, 设县、乡、亭、里等各级地方机构, 县境的领土划分为乡, 乡划分为亭, 亭划分为里。
西汉时全国有亭29635 个, 大约10 里一亭, 亭由负责维护法律法规的亭长管理。
在汉代, 亭不仅具有实物含义, 也是作为一种行政单位的名称而出现的。
汉代以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观赏的亭。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 如南朝朱道超《和元帝登百花亭怀荆楚》“亭高登望极, 春心远近同。
”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因王羲之的书法而名扬天下的兰亭。
在这一时期, 亭已经成为文人聚会的场所, 是文学活动发生的背景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亭的规模要比今天园林中玲珑小巧的亭子要大得多, 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亭中畅饮的情景。
亭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亭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亭是古代园林建筑的一种,也是各种文化活动中常见的场所。
在古诗词中,亭经常被用来描绘文人墨客的身影和心境,成为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下面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亭与文人相映成趣
1. 《清平乐》:“亭中吹笛却回头,应共新人赏落晖。
”
亭子被用来描绘文人吹笛赏景、品茗吟诗的场景,强调文人的情趣。
2. 《长恨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亭子的玉砌栏杆、雕刻装饰作为背景,描述了新娘离宫的情景。
表现出文人情感丰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创造力。
二、亭与文化知识交流
1. 《滕王阁序》:“亭台虽小,雅致若亡,一览众山小。
”
亭作为文化知识交流的场所,表现出文化知识渊博的文人风貌,引领读者领略到文人社交和文化的氛围。
2. 《氓》:“遂令晋阳饮二客,满池荷叶實华盖。
”
亭子中的荷叶华盖,为饮宴活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将文化和娱乐融合在一起,表现出文人志怀和文化追求。
三、亭与人们情感交流
1.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亭子作为文人心灵的寄托,独自坐在亭中吟咏,表现出人们在忧愁、悲伤、孤独等负面情感中所寻求的文化精神慰藉。
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亭子中作为文人展示自己情感状态的场所,表现出人们对未知未来、未完成的愿望和期盼的渴求。
总之,亭子作为文人精神气质的体现,渗透在古诗词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文化和文艺瑰宝。
它既是文人思想、文化精神的高度凝聚,也是人们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体现。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文/向双全摘要:“亭”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它的文化渊源,实际功用,意象功能,审美意蕴等几个方面做出具体分析,阐释“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功能和其所承载的精神层面的内涵。
关键字:亭,长亭,亭意蕴,亭之审美其一,亭史渊源。
亭:最基本的释义是亭子。
【1】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
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作用是监视敌情、传递烽火,亭设有亭史。
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它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
《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
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
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
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
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逐步出现。
特别是作为现代意义上作为游览和观赏意义于一体的亭,大致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
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
又兴庆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
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宋代以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其二,实际功用。
(1)、军事作用。
亭最早作为国防军事建筑,皆设置于边疆要塞,起着监视敌情、传递烽火的作用。
如:“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2】(2)、行政制度。
随着亭的逐渐增多,亭逐渐演化为秦汉时的一种基本行政制度。
如:“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
”【3】(3)、休憩遮挡,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醉翁亭,《牡丹亭》中的牡丹亭。
古诗中的亭子
古诗中的亭子
1. 古诗中的亭子啊,那可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你看“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在溪亭里尽情欢乐,这亭子不就像是她快乐的小窝吗?
2. 古诗中的亭子,有时候就像是一个避风港!“亭台六七座”,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亭子能给人带来安宁吗?
3. 哎呀呀,古诗里的亭子哟!“孤亭突兀插飞流”,那亭子简直像个勇敢的卫士站在那里,多厉害呀!
4. 古诗中的亭子,往往有着别样的魅力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和敬亭山相对,这亭子不就成了他的知己吗?
5. 嘿,古诗中的亭子!“苏溪亭上草漫漫”,亭子在那荒草中,是不是特别有故事感呢?
6. 古诗中的亭子呀,真的太神奇啦!“短亭过尽长亭到”,这一路的亭子就像人生的一个个节点,不是吗?
7. 哇哦,古诗中的亭子!“水亭幽处捧霞觞”,在那水亭中饮酒作乐,多惬意啊,难道你不想体验一下吗?
8. 古诗中的亭子,有时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高亭大榭却敌氛”,这亭子在画面中多突出呀!
9. 哈哈,古诗中的亭子!“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这亭子简直汇聚了所有美好,你说神奇不神奇?
10. 古诗中的亭子,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啊!“亭子留题蘸碧澜”,那亭子和碧澜相互映衬,多美呀!
我的观点结论:古诗中的亭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它们是诗人情感的承载,也是我们感受诗意的窗口,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亭玉立”——浅析“亭”的文化内涵摘要:亭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形式,小小一亭,玲珑涵虚。
亭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亭也逐渐发展成为华夏文化意味隽永的特殊符号,蕴含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亭,源流,文化内涵一、亭的源流亭在中国古代起源很早,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
《说文解字》:“亭,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1]这是从字形来解释的。
《园冶》:“《释名》云:‘亭者,停也,所停集也”;《营造法原》曰:“亭为停息凭眺之所。
”秦汉以前,亭的形制还并不成熟,但到汉朝时期,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实用的建筑。
覃力在其《亭史综述》里将汉以前的亭又分为四类:1.城市中的亭。
城市中有街亭、市亭、都亭、旗亭等。
张衡在《西京赋》中说:“廓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2.行政治所的亭。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说明亭是处于乡里之间的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
3.驿亭、邮亭。
秦汉时在交通干道上设亭,兼有邮递、异站和旅舍的作用,所以又称作“亭传”。
《墨子·杂守》中有“筑邮亭者圜之”之句,《东汉观记》中有“凿山通路,列亭置邮”。
后来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和离人、乡思、旅愁相联系的,富于伤感色彩的象征性的建筑。
4.边防报警之亭。
是在边防城墙、要塞处设置的亭侯、亭障、亭隧等。
《汉书》:“稍筑列亭,连城而西”。
[2]魏晋时期,天下分分合合,影响了社会各个方面。
魏晋以后,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亭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
由功能性亭向观赏性亭转变。
魏晋时期会稽山阴的兰亭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到隋唐时期,亭更成了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物,亭的数量以及建制都大有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样式。
建筑材质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木亭、石亭、茅亭和竹亭等。
宋元以后,亭的建筑造型更加精细,细节处更加考究。
到明清时期,在对亭的造型进行强调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周围环境的相互搭配,追求亭意境的创造,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技术还是艺术上都达到十分纯熟的境地。
二、亭的类型平面形式:“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出,亭的平面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一般常见的四角方形,还有六角、八角亭,以及圆亭屋顶也有攒尖、歇山和重檐多种形式。
”[3]常见的类型有三角、五角、九角以及另外一些较为特殊的几何形状,如梅花、扇面、海棠等,在实际建造中还经常将集中形式交叉使用以求更好的艺术效果。
屋顶:在亭的组成部分当中,最能凸显亭本身魅力的在于亭的屋顶造型。
古来素有“如翚斯飞”的说法。
亭的顶以各种攒尖最为常见,如圆攒尖、方攒尖、三角攒尖、五角攒尖等。
亭的屋顶也是最能展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部分。
亭身雕刻:除亭的平面形状外,建造者亦会于亭上展现其雕刻之功。
此外,在亭的整体造型上,还有单向组合、竖向组合、复合组合和亭组之分。
[4]单向组合,就是两对相同平面形态的亭的组合。
竖向组合,使指单层、双层、三层、以及多层的亭。
从立面上看,又有单檐、重檐、三重檐和多层重檐之分。
复合组合,即两个相同造型的组合和一个主体与若干个附体的组合。
对于亭的建造,不同的材料使亭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木亭:中国建筑大多是以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所以亭也大多是木头结构的。
砖亭:与木亭相比,砖亭在亭外砌了一圈砖墙,用以保护亭内的设施,造型别具特色。
石亭:石亭在我国也相当普遍,以石为材,造型古朴厚重。
竹亭:竹亭是非常独特的一种类型。
白居易曾经说:“竹似贤,竹本固,竹性直,竹心空,竹节贞。
”[5]竹象征品格高洁,历来为人所称道。
以竹建亭,清新雅致,别有意趣。
三、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古代文学作品解读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除有具体名称的亭之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出现过的亭有:“长亭”、“短亭”、“离亭”、“旗亭”、“津亭”、“邮亭”、“驿亭”“风亭”、“危亭”、“江亭”、“小亭”、“虚亭”、“水亭”、“池亭”、“梅亭”、“山亭”、“园亭”、“竹亭”、“林亭”、“草亭”、“石亭”、“野亭”、“溪亭”、“闲亭”、“幽亭”、“凉亭”、“茅亭”等。
刘勰《文心雕龙》云“:人察七情,应斯物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6],游览者进入亭这一审美情境中,内心的情感充溢于胸臆之间,必得外放与环境相呼应。
或是津亭折柳的离别之痛,或是日暮荒亭的羁旅之苦,或是林亭幽贞的怀古之思,或是草亭闲卧的悠然之趣。
亭这一独特的审美意象,在有限的空间里,放飞无尽的想象,承载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人生命运的探考和审视,包蕴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多元的文化图腾。
(一)别情依依送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永恒母题,历朝历代的文人创作了大量的离别诗词来述说自己所经历过离别苦恨,为离人饮泣,也聊以慰己。
就如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长亭离宴,南浦分携,如今兰舟已经催发,此去是晨、是暮、是旦、是夕,是日、是月、是星、是辰,是风、是雨、是霜、是雪,谁也无法预料,或许经年便能重聚,或许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就让我为你折一支杨柳,下的泪化作漫天细雨,湿润你涸了的眼。
把离去的路记住,才找得到回来的路。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其《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诗人不直接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天下的伤心处是送客亭。
不写离别之事而写离别之处,不写离别之人而写离别之亭,更加烘托了离别的愁绪。
想必是春风也深知离别之痛,不忍世人折柳送别,所以不愿意吹拂柳条让它抽条发青。
与此诗正好相反的是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相较之下,二诗都写的是离亭送别,都是由送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
两首诗中的春风都被情感化,深知红尘离愁。
不同的是李商隐这首设想的是春风见世人被离别所苦,于是吹拂着让柳枝抽条,不惜被人攀折也想以来慰藉离人。
林逋《点绛唇》:“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
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别意绵绵,难舍难分,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
后一句写作者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亭作为千古送别的文学意象,在其和“柳”“草”“雨”“烟”“月”“水”等意象的交叠使用中,构建了凄清婉娩,深沉感伤的意境,长亭送别,两情依依,举手劳劳,其所表达的离愁别恨已经作为一个永恒的符号融入中国古代文人的骨血中,述说那个遥远时空里最深重也是最真挚的哀愁与不舍。
(二)羁旅愁苦羁旅是指长期漂流在外,不得归乡。
许多文人因为“流寓、逃亡、贬谪、宦游、行役”[7]等原因而不得不羁留他乡。
独自在外,踽踽凉凉,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我人生命运的思考等情感通过羁旅途中所见所闻的人事物所表现出来。
正如王粲《七哀诗》中所说的“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作为源流悠长的中国传统建筑,亭,也进入古代文人的视野中,打上了深重的羁旅之思的烙印,断肠人望尽天涯路。
魏晋诗人曹丕《于明津作诗》中说:“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
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
”山亭遥遥而立,星星在皎皎的云间闪烁。
看见这样的景象,游子心里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再也无法抑制,故乡才是他的归属,他的魂。
杜牧在《题齐安城楼》也感叹:“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诗人一直高踞城楼,凭栏回首,远眺通向乡关之路。
正出神之际,忽然一声角鸣,这才发现天色已晚,夕阳已沉没水天之际。
“寒”字和“苦”也是诗人的心境写照。
“不用凭栏苦回首”,看似诗人的自我劝解,因为“故乡七十五长亭”,即便回首又如何能望尽这连绵关山?这种自我宽慰反而强化了诗人的羁旅漂泊的孤寂怅然。
宋代词人秦观《如梦令》:“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作者通过对夜宿驿亭的描写,长夜沉沉,驿亭风紧,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深刻的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凄凉寂寞的心情和倦于宦游的情绪。
羁旅的愁苦一直都是文人们吟咏的主体,行路之难、离群之叹、回乡之念、思亲之深、心灵之困这些复杂的情感糅合在一起,从亭生发,由亭承载,再让亭镌刻,终成不朽。
(三)怀古忆昔亭多处与山水林泉的自然环境之中,亭的景观布局是不拘一格的。
山岗之上,临水之畔,花木之间,都可以见到亭的身影。
它和周围的环境互为衬托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关系,相映成趣,处处成景。
“而亭往往成为一个环境空间中视线的集中点或放射点,常在意象群落中处于突出的位置,成为整体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8]当诗人处在一个整体意象景观中时,对过往历史的思考和艺术创造的激情就在两者的交汇点生发出来。
此诗,亭就成了抒情主体兴怀的载体,亭意象群落所蕴含的动静虚实、有限与无限、人工与自然,给予诗人深切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回顾古人的业绩或遭遇,再反观个人境遇,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滚滚红尘人世无常,忆旧怀古,寄托胸臆。
唐许浑《汴河亭》中这样写道:“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汴河亭”是隋炀帝杨广倾尽民脂民膏开凿的运河通济渠之滨的行宫。
通过作者的描写隋炀帝穷奢极欲的景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发人深思。
本诗对隋炀帝的骄奢行径进行了强烈的鞭笞,实际上是针对晚唐政治腐败,统治者生活奢靡的现实而发的,也是对今人的警策。
陆游《哀郢》其二中:“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
陆游因地而追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诗结合着历史感情,吊古伤今。
楚国的枯荣兴亡尚在眼前,宋王朝却在步其后尘。
不怕壮士穷途苦厄,只怕光阴苦短,白发暗生,空有凌云之志却终不能实现。
抒写了作者沉痛的爱国情怀。
宋代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作者一心想要抗金,但是却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和打压,而面对现实除了无奈却别无他法。
作者登上了建康赏心亭,看到周围的景物,触景伤怀,思绪万千,于是写来这首“吊古”词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
“只有兴亡满目”,国势早已衰微,作者看到这样的国家,心中只有满满的愁苦,虽有其心奈何不在其位。
全词悲愤沉郁,感人至深,表现了诚挚无私的爱国之心。
在中国古人心中,纵情山水、揽景于心、饮啸赋诗是他们遣兴抒怀,寄托胸臆的独特而又普遍的方式,更是一种亘古持久的文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