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合集下载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

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与赏析技巧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尤其是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学习和欣赏古诗词,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提升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而要真正读懂古诗词,就需要了解其语言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赏析技巧。

一、语文古诗词的语言特点1、精炼含蓄古诗词往往用极为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

寥寥数语,就能描绘出壮阔的景象、细腻的情感或深刻的哲理。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就展现出了边疆沙漠的雄浑与辽阔。

这种精炼的语言,要求读者在阅读时发挥想象力,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从而体会其中的韵味。

2、形象生动诗人常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使诗词中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表现出春风的灵巧与神奇。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音律和谐古诗词注重音韵格律,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韵脚整齐,节奏明快,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用典丰富诗人常常引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加诗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哀怨。

5、多义性由于古诗词的语言简练,往往一个词、一个意象具有多种含义,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人的身世背景来理解。

比如“月”这个意象,有时代表团圆,有时又象征着离别;“柳”有时表示挽留,有时又寓意着春天的到来。

二、语文古诗词的赏析技巧1、了解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词的内涵至关重要。

比如杜甫的《春望》,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他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就能更好地体会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解读题目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概括或提示。

古典诗歌鉴语言风格

古典诗歌鉴语言风格

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 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 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 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 怎样的效果。
(九)绚烂飘逸
• 即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用华丽的辞藻、多样 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 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 绿、绚烂多彩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 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 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 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 那么明丽。
(七)幽默讽刺
• 指诗歌体现的诙谐、风趣、辛辣或讽刺的笔调和趣味。 • 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 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 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 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 郊,谁之永号?”公然将当政者比喻成人人唾骂的大老鼠, 形象贴切,入木三分,以简短的文字将人们对当政者重敛 盘剥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诗讽 刺之深、激愤之极在中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几乎是 空前绝后的。
(三)婉约细腻
• 在婉约词派的词作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往往体现 出“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 绵,笔触细腻,具有柔婉之美。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古诗的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特点

古诗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炼传神,富有意境。

古诗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寥寥数语便能
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古人作诗作词,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故古诗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2.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古诗讲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
有音乐感。

其音韵之美,主要表现在押韵、平仄和句式三个方面。

3.言简意赅,富含哲理。

古诗语言精炼,含义深刻,富含人生哲理。

古人通过独特的诗语表达,传递出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使人产生共鸣。

4.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诗中语言朴实无华,不刻意堆砌词藻,清
新自然的风格中又不失雅致。

5.豪放、雄浑:古诗中也有一些雄浑壮阔的诗句,表现出诗人的豪
放气概,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沉郁、凝重:古诗中也有一些凄婉、沉郁的诗句,表现出诗人的
沉重心情和深刻思考,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俊逸、婉约:古诗中也有一些俊逸、婉约的诗句,表现出诗人的
清秀逸致和柔美情思,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冲淡、含蓄:古诗中也有一些冲淡、含蓄的诗句,表现出诗人的
淡泊名利和内敛性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总的来说,古诗的语言特点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对古诗的语言特点产生影响。

但无论哪种特点,都需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品味来深入理解。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特点独具特色,值得我们品味和传承。

谈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谈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谈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语言风格一、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二、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含有深意,藏而不漏。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三、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的、美的愉悦。

四、形象生动、绚丽飘逸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的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展现了一幅绚丽飘逸的画面。

五、婉约细腻、幽默讽刺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腻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另外在诗中也不乏诙谐风趣和辛辣的笔调。

如“竹帛烟硝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六、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

如刘邦的《大风歌》,壮志凌云,刚毅雄健;项羽的《垓下歌》,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曹操的《观沧海》,胸襟豁达,豪情横溢;雄浑是盛唐时期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古代诗词语言特色与表达技巧

古代诗词语言特色与表达技巧

古代诗词语言特色与表达技巧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古代诗词的语言特色1. 精炼简洁:古代诗词追求简洁精炼的表达方式,将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融入短小精悍的文字中。

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常用几句简短的文字便能表达出庞大的意境。

2. 高度凝练:古代诗词具有高度凝练的特点,将复杂的思想用简约的语言精准地传达出来。

通过精选词语和诗句的排列,使得诗词在表达上达到了至臻至美的程度。

3. 借景抒情:古代诗词常常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4. 善用比喻和象征:诗人借助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诗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用明月比喻思念的情感,用红叶象征衰老的岁月等。

二、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1. 出奇制胜:古代诗人常常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打动读者,给人以新鲜感和意外之美。

诗人会用一些与众不同的词语或句式,使得诗词独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2. 寓情于景:古代诗人善于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绘来唤起读者的共鸣。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情。

3. 突出形象描写:古代诗词在表达时注重形象描写,通过对事物的具体描绘,使抽象的思想变得可触可感。

相比于描述抽象概念,形象描写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4. 追求音韵和谐:古代诗词追求音韵和谐,注重平仄押韵的运用。

通过押韵和韵律的呼应,诗词更具韵味和节奏感,使得诗词更富有音乐性。

总结:古代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凝练精炼、借景抒情、善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唤起读者对自然、情感和生命的共鸣。

古代诗词的表达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形式,通过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它们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象。

本文将深入解析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带领读者领略其无尽的魅力。

一、韵律之美
中国古典诗歌注重音韵和谐,强调通过节奏和韵脚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无论是唐诗的平仄对仗,还是宋词的婉约豪放,都体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

这种韵律不仅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更在无形中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二、意象之丰富
与西方诗歌不同,中国古典诗歌更注重意象的创造。

诗人通过具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情感,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比如,月亮常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则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意象深入人心,使得古典诗歌更富有诗意和哲理。

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表达往往含蓄而内敛。

诗人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古典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四、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中国古典诗歌中,修辞手法极为丰富多样。

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在古典诗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
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在无形中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蕴。

总结: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从韵律之美到意象之丰富,从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

古典诗歌语言特征

古典诗歌语言特征

古典诗歌语言特征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水平。

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

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

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

”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

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诗之含蓄长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长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长远之谓也。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这个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很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

”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谈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谈古诗词的语言风格

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美、质朴、晦涩等类型。

一般说:清新明快、古朴凝练、形象生动、含蓄委婉、〔华美〕绚丽多彩、质朴无华、晦涩险怪、豪放与婉约等。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比方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风光,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特点是明白畅快,表情达意,直截了当,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如白居易的诗等。

如唐代诗人王驾的"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一首即兴小诗。

诗的第一、二两句通过比照、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本已扫兴,而那蜂蝶却又纷纷过墙而去,以致诗人的心情又多一层惆怅,竟疑心“阳春〞长了脚,不住自家,而偏偏跑到邻家去。

这里,虽没有大叫、大笑、大跳,但诗人那惜春之情抒发得直截了当,亦不失为明快。

3、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

古诗词语言,一般都比拟含蓄委婉,很多诗词句“意在言外〞,意蕴丰富,常常不是直接表达,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5、华美〔华美绚丽〕〔绮丽〕的语言风格,主要指有华美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人们历来推崇朴实的语言风格,但也同样喜欢绮丽的语言风格。

朴实和绮丽其特点各有千秋,关键是不同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决定了它们的各自长处。

绮丽的语言风格常常表达于强光重彩的细描浓写之中,给人以华美绚丽、优雅生动的感受。

由此可知,具有这种语言风格的作品多用形容之类的词语和比喻、夸*等修辞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还意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读就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

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

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

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这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

"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杜吃酒的。

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

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

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

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古诗词有哪些语言特点呢?了解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可以提高做题速度。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欢迎大家阅读!古诗词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学诗札记文 /枫叶流丹主编:网海诗社责任编辑:飞雪梨花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是:笔墨精练,形象生动,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一、精练语言精练是中国古典诗歌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特点。

《诗人玉屑》卷六中曾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

诗要求语言精练,要用紧凑简练的文笔,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从而达到记事咏物抒怀的目的。

例如杜甫《羌村三首》(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秋,杜甫在饱尝“安史之乱”的苦难中,自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妻孥。

乱离中的诗人历尽艰险,终于与家人相聚,自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组诗《羌村三首》。

组诗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

第一首着重写诗人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写诗人刚刚抵达羌村的情景。

诗人辗转千里,风尘仆仆,傍晚时分终于到了羌村。

此时,西天红云高峻,霞光匝地,荒村柴门久闭,鸟雀喧鸣。

景象描写聊聊数语,却为下文的叙事抒情渲染了气氛。

中四句写诗人初见妻孥的情景。

战乱给百姓带来难以言状的苦难,诗人能劫后余生,家人自然悲喜交集。

先是非常奇怪,次而惊恐难定,进而喜泪纵横。

诗句语言精炼,人物的复杂情感却跃然纸上。

后四句写邻人围观及秉烛对坐的情景。

众多乡邻看到诗人和家人在战乱中得以团聚,不禁“感叹亦歔欷”。

这一侧面描写用语不多,却充分表达出战乱给天下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

结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更是神来之笔。

诗情由傍晚转到深夜,诗人通过秉烛、对视两个细节描写,文字简练,却穷极人物情态,表现出亲人团聚时喜悦。

正如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所说:“宜睡而复秉烛,以见久客喜归之意。

”“如梦寐”仅三个字,写恍惚神情深切感人。

因此,这两句诗也被后世诗人词客屡屡化用,如宋代晏几道的“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便是。

浅谈古诗文的语言特征

浅谈古诗文的语言特征

浅谈古诗文的语言特征古诗文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古诗文的音韵、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谈谈古诗文的语言特征。

一、音韵:声律优美,韵味独特古诗文注重音韵的和谐搭配,以达到声律优美、韵味独特的效果。

它追求声音节奏的和谐统一,通过声韵上的运用,增添诗歌的美感。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音律多为双音节或多音节的韵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时有”与“问天”,音律上的呼应使诗句在读起来更加融合、平衡。

此外,古诗文还注重声调变化,通过调子的起伏变化,使整首诗篇或文章读起来更加韵味悠长。

二、语言结构:简练而意蕴丰富古诗文具有简练、精练的语言结构,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意蕴。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几个简短的词语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读者在几个字间感受到了壮美的山河之美。

此外,古诗文追求意象的传神生动,用具象的词语来描绘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小扇、流萤等词语,以及织女星与牵牛星借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三、文化内涵:充满哲理和情感古诗文不仅注重语言表达的美感,更融入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古代文人将自己对生活、人性、宇宙等问题的思考与感悟融入到诗文中。

中国古代文人在创作过程中经常以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为基础,表达着对伦理道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夜晚的静谧营造出对故乡的思念,悠远中透露着深情。

此外,古诗文中也充满了矛盾和哲理的表达,给予读者深思的空间。

杜牧的《秋夕》中表面上是对景物的描绘,实际上通过织女和牵牛的形象暗喻离别之痛与渴望重逢之情,引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浅谈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浅谈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

浅谈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摘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审美活动,首先要通过品味语言的艺术效果,去领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进入作品美的境界。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诗歌是通过语言向读者提供艺术鉴赏形象,因此,诗歌的语言浓缩的特点。

苏珊·朗格说:“诗人从根本上说来就不同于普通的会话语言,诗人用语言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关于事件、人物、情感反应、经验、地点和生活状况的幻象。

”所以,诗歌语言鉴赏是诗歌审美活动的核心环节,这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内指性、跳跃性等主要特点紧密相连,只有掌握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诗歌审美活动。

主题词:诗歌鉴赏语言特点音乐性内指性跳跃性一、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诗歌语言按照和谐、对称的规律运动,使诗具有韵律、节奏,呈现出音乐美,诗歌的形象得以更好的展示。

正像萨特所说:“诗与散文的区别在于它不以与散文同样的方式使用文字,甚至可以说诗不得不使用文字,它反而是为文字服务的,诗人不把语言看作工具,他把文字看成物而不是符号”,也就是说,在诗歌中,语言作为言说的主体,获得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再是静止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运动着的有生命的物。

借助诗歌语言的张力,诗歌语言的形象性通过气韵这一审美形态得以展示,使诗歌从外在美上升到内在美,从自然美上升到艺术美。

气韵可以说是意境的外壳,是件漂亮的外衣,是审美对象源源不断流淌出来的生命乐章,是超越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之外的音符。

诗歌的创造就是将这种音乐美升华为形象美,让人回味无穷。

诗歌审美鉴赏中如何获得声韵。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就是反复吟诵一首好诗,就仿佛听到音乐的谐声,看到那颤动的琴弦。

诗歌的功能主要是抒情。

想要表现、喧泄情感,用日常谈话语式的、漫无边际的、凌乱的语言是无法实现的。

伴随情感喷发的应当是铿锵有致的、带有歌唱性的和谐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词汇的精炼、韵律的优美、意境的深远以及语言风格的独特等特点而蜚声中外。

作为经典的文学形式,古代诗歌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需要认识到它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所呈现出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本文将从用词、押韵、修辞手法以及意象等方面,谈一谈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首先,古代诗歌的用词非常精炼。

其用词简练到极致,往往一个形容词或动词就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意境。

例如杜甫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中有一句“万里长江横渺,只影向秋空”,仅用“渺”与“影”两个词,即成功地描绘出“江水辽阔,天空空灵”的景色。

在这种用词的情况下,阅读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那些舞蹈的空白。

此外,在古代诗歌中还有大量四字、八字、十六字等定格词汇,让整首诗的用词更为凝练,这些冰冷的字眼会在读者脑海中组合出各种情境的意味。

因此,诗歌中的用词是体现古诗独特语言风格之一。

其次,古代诗歌的押韵美妙动人。

诗歌的押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古至今一直在歌颂。

押韵在古代诗歌中分为平仄、声韵、叠韵、断韵等,这些都是有着严谨的规则需要遵循。

尽管规则的限制,古人却能够运用押韵的手段,使自己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而不失优美。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脩墙并蒿莱草生》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门。

”这些类似于“金辘轳”的多音节韵词,不但使整首诗有了一定的押韵效果,同时还能够增强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明显的韵律之美,此便是古诗的艺术传承。

再者,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异常丰富。

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歌富含情感、软化文字的生硬度,增强诗歌的隐喻和印象,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有独特性。

古诗的常用修辞手法有对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问、独白等。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脩墙并蒿莱草生》:“狐裘蒙削,月照弓臂冷。

骊山胡骑,凤凰池客,襄王路斜,遗庙犍为并牛女。

”此处的排比手法,使整个诗歌生色不少,人物更具形象,增强了描绘力度。

诗歌的语言特点Word版

诗歌的语言特点Word版

诗歌语言特点(1)、清新。

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

也称质朴。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3)、绚丽。

主要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

如李商隐的《无题》等(4)、含蓄。

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

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5)、简洁。

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

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

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一)语言的风格1.朴素与绮丽绮丽诗风的语言特点: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朴素诗风的语言特点: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对李白诗歌语言最生动形象地概括。

2.直白与含蓄直白诗风比起一般的朴素诗风,直白诗风更显朴素、平淡。

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近乎口语的语言,并且有的诗还溶入了俗语俚词、民歌之类,所以这种诗又被称为白话诗(近于打油诗)。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

含蓄诗风中所惯用的多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善用典故等手法。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委婉、蕴藉、精炼、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

3.沉郁与豪迈在众多诗人中,有愤世嫉俗者,有报国无门者,有屡试不第者,有屡遭贬谪者,有为民请命、哀叹民生者,他们的诗表达自我的哀怨,切中社会现实,反映阶级现象。

代表诗人如杜甫、韩愈、李商隐等。

此类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

如杜甫的《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等句利用俗语,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

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包括边塞诗),这类诗歌语言特点往往与诗人的心胸抱负有很大的关系。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所以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

刘勰《文心雕龙》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

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

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

”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

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诗之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深远之谓也。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_____________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内容省略、意象罗列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一、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要详加分辨。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着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王维《送别》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

不这样理解,就会觉得诗歌的矛盾,怎么下马喝君的酒,而君去归卧南山陲?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

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的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中的“老” “肥”字便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风使莺雏老,雨使梅子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

二、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1)谈谈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要求

(1)谈谈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要求

(1)谈谈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要求谈谈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要求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

对于诗词作者来说,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语言还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是沟通诗词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

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

”清代诗论家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文章中说:“意喻(比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他形象地把文章比作米做成的饭,而把诗则比作米酿成的酒,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诗词与文章的区别。

强调了诗词比文章更加浓缩,味道更加浓郁,语言理所当然的要更加精美。

正如明代诗人谢茂秦所说:“凡作近体,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操丝。

”强调了写作诗词必须要有精美的语言。

一、关于诗词的语言要求诗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其高雅并不在于它如何如何的深奥难懂,而在于它有不同于一般文章的意境、韵味以及情真意切的感人魅力。

它的语言越是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就越能获得其本身所具有的高雅艺术的社会效应。

对诗词语言的要求,总的要“意新语工”,“语意两工”。

有了新意,还要有好的恰如其分的语言,才能使新意得到充分和完美的表达。

就一般诗歌而论,都具有反映生活的高度集中性和概括性,具有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诗,它对语言的要求则更高、更严。

因为它篇幅短小,除了题目,最短的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最长的七律也只有56个字。

要用这么短而少的文字来表现一定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高度概括,语言就必须特别凝练、含蓄。

另外,古代诗歌又都是便于吟诵的,又要求语言具有均匀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

因此,古今凡优秀的诗词作品,在语言上无不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准确达意,2、精练含蓄,3、形象生动,4、色彩鲜明,5、音韵和谐,具有节奏感,能配乐演唱。

下面分别说一说这个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

五· 实词、虚词粘合情与景
• • •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 《江汉》
• 诗人用“共”、“同”、“犹”、 “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的思想 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 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 而欲苏,老骥伏枥的情怀溢于笔端。 而寓情于景的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 着情感的“景语”,正所谓“一切景 语皆情语”。
• 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 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 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 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 “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 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 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 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 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 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 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 正在于诗的多义。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依依”、 “霏霏”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 情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兮不复还!”“萧 萧”“寒”满载的是壮士报国 的悲壮情愫。
• 总之,由于诗歌语言更具抒情 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的特点,往往不好把握。我们 在进行欣赏时,就必须抓住其 特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 累和生活经验,亦实亦虚,从 最基础的部分做起,以逐步提 高欣赏水平。
中国古典诗词 语言特征
中国诗歌突出特征是对语言的 变形
•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 要表现为 :
• 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 分等等 • 目的 ,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 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 间。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语言风格特点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语言风格特点

语言的风格特点: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所以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

刘勰《文心雕龙》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况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特征:简约性、象征性、音乐性、画意性。

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思想否认或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实,“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之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之区别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即“有尽之言”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

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古典诗的水平之高下,主要不在于说出的东西,而在于说出的言词对未说出的东西所启发、所想象的空间之广度和深度。

中国古典诗的语言所具有的上述基本特征,兹作如下论述。

一、言约旨远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引述了《漫斋语录》中这样一段话:“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

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易,此诗人之难也。

”我们当然不必拘泥于这些比喻性的具体数字,也不必认为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到七言诗是一个距离“言约旨远”的水平愈来愈低下的过程。

这段话无非指明了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说出来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

唐庚的《唐子西文录》称赞杜诗之含蓄深远说:“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杜诗虽小而大……”“小”者,词量少之谓也;“大”者,含意深远之谓也。

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歌语言的这一特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要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有许多句子的结构就非压缩不可。

”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甜蜜的友谊的回忆来。

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但仅仅词量少并不足以暗示未说出的空间之深远,“言约”一条并不足以保证“旨远”。

这说出的少量语言还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特点,才能达到“旨远”的目标。

二、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
它以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象征)深远的意境。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利科认为,“语言的神奇性正是在于:语言是利用象征的特性玩弄‘指明一隐藏’的双重方向的运动的魔术——语言在‘指明’时就包含了一种新的‘隐藏’,而在‘隐藏’时又包含了再次指明的可能性”利科这段话是就一般语言的特性而说的,至于诗的语言,我想当然更具这种象征性特色。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冬不凋的具体形象,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格,从而使读者理解诗人的内心生活。

中国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共同的传统背景,生活于一个古今一体的“共同体”中,所以即使是今人也能理解丹橘的品质,从而使古人张九龄的个体性的东西得到今人的理解和同情。

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古典诗都以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见长,但象征性和暗喻性语言在中国
古典诗中却是常见的现象,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这种语言构成了中国古典诗的一个重要特色。

黑格尔也曾提到,东方诗人爱用具体的图像和暗喻的方式使人兴起对所写对象之外的与其本身有联系的东西的兴趣,也就是说“把人引导到另一境域,即内容本身的显现或别的相近现象。

黑格尔还以此作为诗与散文意识的区别:散文意识注重所写对象本身的特性以及对此对象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精确、鲜明和可理解性;诗则注重形象及其所引发的背后与之有关联的领域,因此,人们可以用散文对诗做不同的解释。

散文是凭知解力表述真理;诗是用形象显现真理。

黑格尔对诗的这一特点及其与散文的区别的说明,对中国古典诗也有一定的意义,只是黑格尔从西方古典的概念哲学和西方古典美学的典型论出发,把诗所写的东西背后的境域或真理只理解为理念、概念、典型,而中国古典诗所暗喻的未说出的领域则主要不是抽象的理念、概念,而是具体的深远的意境。

三、画意性语言
上面已经谈到诗的语言应是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形象性语言,这一点实际上已涉及画意性语言,但单纯形象还不等于就是画意。

例如,前引张九龄的《感遇》虽然用的是形象性语言,但比较缺乏画意,而《终南别业》则是一首画意很浓的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四句诗,虽然是语言而非绘画中的线条、颜色和人物姿态,但这样的语言却具有触发人的想像和联想的特点,让鉴赏者在头脑中产生一幅“状溢目前”的生动画面,“状溢目前”在这里就是有线条、有颜色、有人物姿态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