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四篇)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72cd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7.png)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Ⅰ、总体概述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制定本应急预案旨在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小环境污染影响。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参考实施。
Ⅱ、应急组织机构1. 主要领导责任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环境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决策及时到位;2.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快速响应、处置环境突发事件;3. 工作小组:分设环境监测、资源调配、宣传教育、救援行动等工作小组,协同配合完成应急处置工作;4. 保障组:负责提供后勤保障以及支援资源,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展开。
Ⅲ、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做好事件预警;2. 信息采集处理:搜集事件相关信息,快速评估事件影响程度;3. 应急响应启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相关资源、人员进入应急状态;4. 紧急救援行动:快速展开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小环境污染影响;5. 应急处置决策:根据处置效果调整救援方案,确保处置工作有效展开;6. 事件后续整改:彻底清理污染物、修复环境,并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Ⅳ、应急资源保障1. 人员力量: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训,确保人员有序参与应急处置;2. 物资储备:建立储备物资库,包括防护装备、急救药品等,保障救援物资供应;3. 技术支持:加强技术装备投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4. 通讯设备:保障通讯畅通,及时汇报应急处理情况。
Ⅴ、宣传教育与后续跟踪1. 宣传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2. 后续跟踪:定期对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以上为____年环保应急预案模板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环保应急预案范文(二)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化,保护环境变得愈发迫切。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环保应急预案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本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7f077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4.png)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本一、紧急状况描述公司面临的环境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漏、火灾、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可能对员工和环境造成损害的情况。
这些紧急状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因此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些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持续稳定。
二、应急响应团队1.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领导组成,负责制定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组成员:包括安全部门、环保部门、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应急措施。
3. 外部联络人员:负责与外部机构(消防、环保部门等)进行联络,协调应急措施。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接到紧急通知: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相关部门应立即通报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停止危险源:立即停止造成紧急情况的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3. 人员疏散:安全人员负责组织员工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
4. 应急处置:按照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
5. 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受到伤害。
6. 外部通知:与外部机构联系,协调应急措施,确保及时反馈信息。
7. 事后处理:在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应急设备和物资准备1. 紧急救援装备:公司应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急救车等,以便实施应急措施。
2. 应急物资准备:公司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医疗器械、紧急通讯设备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五、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确保员工了解应急预案,并熟悉应急流程,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
六、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应急措施,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七、应急预案监督和检查建立应急预案监督机制,定期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总结: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是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措施,必须得到公司领导和全员的重视和支持。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模板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0df806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05.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高本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相关行业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因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环境风险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3. 应急队伍根据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和特点,组建相应的应急队伍,包括环境监测组、事故处置组、现场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等。
4. 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协调各部门、单位间的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3)应急队伍:负责环境风险事故的现场监测、处置、保障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环境风险事故预警信息来源:监测数据、环境风险源企业报告、周边环境监测数据等。
(2)预警等级划分:根据环境风险事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预警。
2. 响应(1)一级预警:立即启动本预案,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2)二级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环境风险事故的监测、评估和处置工作。
(3)三级预警:加强环境风险监测,密切关注环境风险事故发展态势,必要时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措施(1)现场处置: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环境风险事故的发展,降低事故影响范围。
(2)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
(3)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提高公众对环境风险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力量,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
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c60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b.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应对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各类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放射性事故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2 分级响应机制根据环境风险事故的严重程度,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响应。
2.3 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环境监测、事故处置、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小组。
2.4 通信联络建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通信联络系统,确保应急救援信息畅通。
三、应急响应3.1 报告与预警发现环境风险事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预警机制。
3.2 现场处置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2)控制污染源,降低污染风险;(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4)进行环境监测,评估事故影响范围。
3.3 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4 物资保障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5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公布相关信息。
四、后期处置4.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
4.2 环境恢复采取有效措施,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
4.3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五、应急保障5.1 资金保障设立环境风险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救援工作。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baf2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8.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风险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地方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环境污染事故: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污染事故;(2)生态破坏事件: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破坏事件;(3)环境风险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环境风险事故;(4)其他突发环境风险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本预案;(2)决定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大决策;(3)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5)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2.2 设立应急工作组根据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性质和特点,设立相应的应急工作组,包括:(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和人员疏散;(3)监测评估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4)应急处置组:负责应急处置物资的调配和供应;(5)信息发布组:负责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三、应急处置措施3.1 预警与报告(1)加强环境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2)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件进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3)对已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立即启动本预案,向相关部门报告。
3.2 应急处置(1)现场救援: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进行人员疏散、现场处置、事故调查等工作;(2)环境监测:对污染区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和风险;(3)应急处置: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隔离、封堵、转移等措施,控制污染扩散;(4)物资保障:调配应急处置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优秀2篇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优秀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cbbb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f.png)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优秀2篇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本篇一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我厂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灾危害,根据上级防汛抢险有关要求,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职工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厂长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我厂安全渡汛。
二、组织机构(一)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主要职责1、增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执行上级防汛工作命令,增强对防洪抗汛工作的研究,督查各工作现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制度。
向上级报告防汛进展情况,随时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洪抗汛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全厂职工开展防洪抗汛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职工防洪抗汛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戒备状态。
4、指挥和组织职工进行防洪抗汛,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工作机构1、宣传报道组: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开展防洪抗汛宣传、发布防灾信息等工作。
2、抢险组:组长:职责:负责洪水来临时现场抢险救人、协助维持秩序等工作。
义务抢险队成员:组长:成员:汛期值班安排:3、保障组:组长:职责:负责防洪抗汛所需的各种物资准备和供给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组长:职责:负责受灾人员的。
安抚工作和灾后善后处理工作。
四、防洪抗汛的准备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全面组织各项防汛抢险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汛抢险任务。
2、组织人员对我厂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增强对有毒有害物品、供电和重要功能场室设备的防护,保证防汛抢险的顺利进行。
4、增强对职工进行防汛抢险的宣传教育,向职工提出严禁涉水过河,密切注意洪水、塌方等灾害,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模板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55ce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本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及地方相关环境应急管理制度-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环境破坏事件- 突发环境风险事件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1.1 指挥部组成- 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部门人员2.1.2 指挥部职责-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确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级别- 指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2.2 应急工作小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设立以下工作小组:- 技术支持组- 环境监测组- 信息报道组- 联络协调组- 后勤保障组2.3 各小组职责- 技术支持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技术分析和应急处理方案制定-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环境污染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情况- 信息报道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 联络协调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及公众的沟通协调- 后勤保障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的保障和现场后勤保障三、应急响应3.1 事件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将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级响应: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二级响应:重大环境事件- 三级响应:较大环境事件- 四级响应:一般环境事件3.2 响应程序- 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事件分级,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指挥部立即召开应急会议,部署应急工作- 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四、应急处理措施4.1 技术处理措施- 立即切断污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扩散- 清理污染物质,恢复环境原貌4.2 应急保障措施- 保障应急物资供应- 保障应急人员安全- 保障应急通信畅通五、后期处理5.1 事件调查- 组织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 对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5.2 环境恢复- 制定环境恢复计划,尽快恢复环境原貌-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六、附则6.1 宣传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教育和培训- 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6.2 预案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本预案- 对预案的修订情况及时进行宣传和培训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24年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模板
![2024年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3c84b5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8.png)
2024年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模板
一、背景介绍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有效保障公司员工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最大限度减少公司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二、管理体系建立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管理体系包括领导责任、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程序、培训和演练等环节。
三、事件评估与预警
在事件发生前,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与预警,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程序
事件发生时,公司应根据预案设定的程序,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蔓延。
五、资源调配与支持
公司应妥善调配资源,保障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的充足,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六、危险处置与恢复重建
对事故或灾难造成的危害进行有效处置,采取必要措施恢复环境,重建受损设施和设备。
七、监督检查与评估反馈
定期对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修订,不断提高预案执行效果。
八、沟通协调与宣传引导
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同时开展应急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工作。
九、总结展望
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以上即为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模板,希望能为公司提供参考,确保环境风险的及时应对和有效处理。
环境风险专项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9b4d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5.png)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 《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8. 《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环境风险类型1. 化学品泄漏: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泄漏事故。
2. 爆炸:涉及爆炸物品、爆炸性气体等爆炸事故。
3. 火灾:涉及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仓库等火灾事故。
4. 污染事故:涉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事故。
5. 地质灾害:涉及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五、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环境风险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监测组、应急处置组、应急保障组、应急宣传组等。
六、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发现环境风险信息后,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
2. 报告: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监测与评估:对事件影响范围、污染程度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5.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
6. 处置结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污染得到消除后,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七、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应急人员及时到位。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3.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充足。
4. 通讯保障:保障应急通讯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5. 医疗保障:组织医疗队伍,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6篇)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3982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e.png)
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2.1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预案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基层单位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
2.2成立公司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中心(简称“应急中心”)。
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基层单位、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应急中心”下设办公室、现场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督部。
2.3建立应急预案工作开展所需人员、设备、物资保障系统。
3.应急中心指挥系统工作职责3.1应急中心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的信息收集、整理;(2)负责指挥部领导指示的上传下达;(3)监督应急救援方案实施和有关会议决策落实情况;(4)负责上级部门的联络与接待工作;(5)负责通报有关事故情况;(6)协调其他部门参加救援活动的有关事项;(7)负责应急中心的其他工作。
(1)按照应急中心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____实施;(2)负责事故现场抢救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3)负责事故现场人员和财产的抢救;(4)负责事故现场抢救工作中的安全事项;(5)协助事故调查开展工作;(6)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1)配合应急中心对事故现场制定救援方案、计划、措施;(2)现场事故调查取证;(3)出具事故分析报告;(4)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救援人员、设备、物资调度;(2)做好受灾人员的情绪____工作;(3)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4)现场工作人员生活后勤保障;(5)对急需调用的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后负责落实归还;(6)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4.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4.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公司、市建工局,并按规定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4.2应急中心接到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下列领导和部门报告:4.3应急中心在接报告后,各小组立即就位,相关小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事故现场的保护、救援和证据收集工作。
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通用5篇
![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9155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4.png)
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通用5篇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202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篇1)网络信息中心机房环境主要监控目标对象为:电力供应、火情、空调异常。
监控对象表征为:UPS可监控数据(包括输入、输出、负载等)、烟雾、环境温湿度值。
环境监控报警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定为不同级别,予以不同处置,应急处置流程如下:一、紧急告警(一)机房烟雾告警1、如消防系统已启动,立即通知相关区域同志撤离机房。
2、如消防系统尚未启动,立刻调出该场地视频监控,确认是否有火情。
一旦确认火情,立即疏散,并确认消防系统能正确启动。
3、火警必须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中心主任、相关机房安全责任人、办公室主任和环境与设备工程师。
4、按消防相关程序处置。
(二)UPS输入掉电告警1、立刻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和相关机房负责人,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即刻响应并处理,通知机房负责人电池放电情况。
2、相关机房负责人待命响应,根据需要按预定程序逐级安全关闭各类系统或设备,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
3、如影响中心关键业务,由机房负责人作出判断,并立即通知业务所属责任部门。
(三)机房地湿告警立刻通知相关机房负责人和环境与设备工程师,现场查看空调底下是否有水管爆裂漏水。
备注:漏水事故影响不可轻忽,某些情况下会引起灾难性事故,请务必关注。
(四)UPS输出故障1、立刻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和相关机房负责人,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即刻响应并处理,通知机房负责人影响范围。
2、相关机房负责人立即响应,如影响中心关键业务,由机房负责人作出判断,并立即通知业务所属责任部门。
二、重要告警(一)监控数据通信中断告警发现监控数据通信中断告警,需要综合查看,首先排查是否网络原因,其次排查是否服务器原因。
以下状况考虑环境因素:如果同时有大面积的网络故障和服务器故障,很可能是UPS输出故障,立即通知环境与设备工程师、运行部负责人和系统部负责人。
环境应急预案2000字(模板10篇)
![环境应急预案2000字(模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35d15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9.png)
环境应急预案2000字(模板10篇)环境应急预案【篇1】一章总那么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根底,根据《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等文件,制定本方法。
二条本方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三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方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消费、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搜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方法。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应当依法进展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条鼓励其他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鼓励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工程建立、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众性集会活动主办企业,制定单独的环境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制定环境应急预案专章,并备案。
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标准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那么。
六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有关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标准或指导性技术文件,结合实际指导企业确定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向社会公布。
企业应当主动公开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等亲密相关的环境应急预案信息。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二章备案的准备八条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一般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一般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854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7.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2)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有关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环境风险识别评估报告。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风险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废水泄漏、废气排放、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组织机构成立企业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事故现场指挥、协调、调度等工作。
(2)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救援、恢复等工作。
(3)监测预警组: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
2. 职责(1)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2)应急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疏散、恢复等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监测预警组: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等工作,确保环境安全。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保障、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工作,确保事故现场秩序。
三、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1. 环境风险识别对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包括但不限于:(1)废水泄漏。
(2)废气排放。
(3)固体废物污染。
(4)噪声污染。
2. 环境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应急响应(1)接到环境风险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源头,防止事故扩大。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规范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_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0a8c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b.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 《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2. 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3. 污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超标;4. 生态环境破坏事件;5. 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事件。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建立环境风险应急专家队伍,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3. 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五、应急处置1. 预警响应(1)发现突发环境风险事件时,立即启动预警响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预警级别。
(2)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告知公众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2. 应急响应(1)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2)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处置,控制事故发展,降低风险。
(3)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监测,评估事件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危害。
3. 后期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受影响区域进行环境修复,恢复生态环境。
(3)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保障:加强环境监测、风险评估等技术支持。
4.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所需资金。
国际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国际环境风险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c8d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2.png)
一、编制目的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国际环境风险,保障全球生态环境安全,维护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国际社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风险公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公约》5. 《国际卫生条例》6. 相关国际条约和合作协议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球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国际环境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 突发生物安全事件;3. 突发核事故;4. 突发气候变化事件;5. 突发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风险。
四、组织体系1. 成立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球环境风险应急工作。
2. 设立国际环境风险应急中心,负责收集、分析、评估国际环境风险信息,提出应对措施。
3. 各国政府成立国家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负责国内环境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各国政府应建立环境风险信息收集网络,及时收集国内外环境风险信息。
(2)发现环境风险事件后,立即向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报告。
2. 风险评估与预警(1)国际环境风险应急中心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根据风险等级,向各国政府发布预警信息。
3. 应急处置(1)各国政府根据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的指导,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协调各国政府,共同应对国际环境风险事件。
4. 后期恢复与重建(1)各国政府根据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开展后期恢复与重建工作。
(2)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协助各国政府,共同推进国际环境风险事件的恢复与重建。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1. 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环境风险事件。
2. 定期举办国际环境风险应急演练,提高各国政府应对能力。
3. 建立国际环境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有无。
七、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各国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国际环境风险应急工作。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e58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a.png)
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背景环境风险事故指的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环境安全措施不到位、人为疏忽等原因引发的事故,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环境风险事故常见的有化工爆炸、有毒气体泄漏、废水排放超标等。
2.应急预案目标(1)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确保事故发生后尽快疏散人员,减少人员伤亡。
(2)减少环境损害:通过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对环境的破坏。
(3)快速响应:有组织地组织人力、物力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迅速控制事故扩大。
(4)降低经济损失:通过有效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降低修复和后续处置成本。
3.应急预案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根据事故规模和类型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应急分队等,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2)应急预警与监测建立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环境风险源的变化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并明确监测和报警程序。
(3)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根据不同风险源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情况、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沟通与协调等内容,并设立修订周期和机制,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应急资源准备根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和规模,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急救药品、污染治理设备等,保证应急工作的进行。
(5)人员培训和演练制定培训计划,对应急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和应急方案的熟悉使用。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变能力。
(6)应急响应与处置对事故发生后,根据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响应和处置。
包括人员疏散、事故隔离、封锁、启动污染物处理设施等,不断控制事故扩大。
(7)事故后处理与调查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评估,尽快进行事故后处理和修复,包括环境恢复、社会稳定、受害人救助等。
同时,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
环境风险应急演练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演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b485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一、目的与意义为提高本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和指挥。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环境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调配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2. 企业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初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2)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演练,检查和落实应急预案。
(3)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参加应急演练,培训应急技能。
(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应急设备和物资。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1)员工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现场指挥小组报告。
(2)现场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各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和指挥。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3)环境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调配应急物资。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事故信息。
4. 应急结束(1)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2)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技能。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医疗救护、环境监测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5篇)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15a5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1.png)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范文根据《____环境保____》、《____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厂区及周边环境、居住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适合本厂区的环境污染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
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厂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水、废气、危险废物事故排放等对河水造成污染、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对厂区员工或周围居民的生命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厂区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水、废气、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急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
三、危险辨实与评估厂区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
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危险品泄露、火灾、废水事故排放、大气事故排放等。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是化学品存储区、生产区、废水处理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
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指挥机构、职责和分工(一)指挥机构1、专项指挥部。
组建一个针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专项指挥机构。
2、现场指挥机构:机构内含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工作。
总指挥:刘大南副总指: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3、日常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组长:邸广民成员:李惠洲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4、物业管理(行政)。
协助事故报警及事故处理工作,包括保卫治安、医疗、消防、物质供应等。
组长:李惠洲成员:张万里徐毅许孝彬金超飞张红军黄埔毅文5、应急救援专家____安全环保部6、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点,组建应急救援专家组,由应急处理工作____负责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2、企业基本概况2.1企业名称、详细地址、概况安徽泰合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占地175658平方米。
主要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
生产区建有生产装置一套,为二层钢结构,面积912平方米,197立方米液化烃卧罐15只,2000立方米内浮顶立罐4只,630变压器2台。
建筑总面积5317平方米,其中控制室、分析化验室、配电室、磅房、门卫室共约920平米,生活办公区建有职工食堂两层结构,面积1460平米、办公楼(待建)为三层结构2050平米。
2.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从业人数民营企业、县级、80人。
2.3企业地理位置东临自强路,南接S327省道,北临通河南路,西临香荷大道(待建)。
3、危险源基本情况3.1危险化学品目标及其危险特征本公司生产原料主要为石油液化气(碳三、碳四)、甲醇,产品为(甲基叔丁基醚)、剩余碳四。
石油液化气、均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甲醇为有毒危化品。
3.2危险性分析3.2.1本公司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或操作者违规失误等因素,较易引起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可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事故、中毒伤害事故等。
3.2.2本公司易燃物品较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各种毒气比普通的火灾产生的毒气更强。
3.2.3.本公司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装置、罐区易造成火灾、爆炸等,造成群死群伤,应严格管理和按国家规定使用。
3.2.4本公司存在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易引起爆炸事故,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和加装防护设备。
4、事件分级执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
具体分类标准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5.工作原则5.1“预防为主、减少危害”,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迅速反应、及时控制。
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确保有序进行。
5.3“先控制后处理”和“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原则,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少污染范围,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必要时可请求社会救援力量支持。
6、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6.1组成6.1.1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安环部、生产部、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生产部长和环境管理监督员进行现场指挥。
6.2职责6.2.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2.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2.3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6.2.4负责保护现场和相关数据。
6.2.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6.3分工6.3.1总指挥:全面组织指挥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6.3.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6.3.3生产部经理: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调度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6.3.4安环部经理: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物料检测及有毒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工作。
6.3.5办公室主任: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对外联系。
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和保障,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7、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7.1:扑救组:由公司义务消防队组成,安环部负责人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灭火、洗消和协助医疗救护队抢救伤员任务。
7.2处理组:由公司三废处理人员组成,安全科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回收物料、污染物处理方案的实施,使处理后的污水、固废物达到规定排放标准。
7.3安全保障组:由公司安保人员组成,安保队长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生安全,负责保护现场,以备调查。
7.4物资供应组:由公司供应部人员组成,供应部负责人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住宿问题。
7.5医疗善后组:由办公室人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护送转院及其它善后事宜。
7.6事故调查组:组长由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路俊唐、范立岩、邓世平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7.7抢险抢修组:由机修动力车间人员组成,车间主任负责,担负抢险抢修任务。
8、监测与预警8.1.风险监测与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厂区内装置、罐区等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检巡查,及时排除各种隐患;◇完善避雷、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8.2.预警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立即报告指挥部并按照车间救援预案组织救援,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指派专人进行警戒,防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下令保安组人员赶往事故发生部位进行警戒,防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
公司指挥部门必须配合消防队对厂区及周边进行隔离。
9、应急响应9.1分级响应机制9.1.1厂级预案响应条件:(1)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2)威胁事故所在单位以外部位;(3)重大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事故;(4)由于火灾、爆炸引发重大环境污染等恶性事故;(5)事故所在单位领导向厂指挥领导小组请求支援;(6)毗邻企业紧急求援,上级机关、市政府等紧急通知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要求启动。
9.1.2车间级预案响应条件:(1)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可能发生严重危险化学品泄漏;(2)威胁事故所在岗位以外部位;(3)出现较轻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事故;(4)由于火灾、爆炸引起的一般环境污染等事故;(5)厂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启动;(6)毗邻车间紧急请求支援。
9.2应急响应程序在发生火灾、爆炸、有害物质泄漏等灾害事故后,岗位负责人立即向车间主任报告,车间主任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按照车间事故预案的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初期救援,通过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集合地点为车间办公室,由车间负责组织进行点名。
当事故扩大,威胁扑救人员安全,现场抢救指挥人员可视情况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后撤。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指挥现场各类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集合点名地点为厂办公楼前。
当事故扩大,威胁到周边居民区时,总指挥应立即报请园区领导,报警,并安排相关部门配合消防队组织居民紧急疏散、撤离。
在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时,必须向上风向撤离,要从远离泄漏危险化学品的释放源方位撤离。
在紧急撤离时,指挥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维持好秩序,不断地向疏散人员进行喊话,稳定其情绪,避免出现恐慌,防止乱冲乱撞、互相踩踏、倒行、横行等现象,做好扶老携幼、伤员优先,疏散人员时要为抢险人员、运送抢险物资、消防车、救护车让道。
10、信息报送与处理10.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必须立即向指挥部报告,若在夜间,指挥部无人,则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立即向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报告,并及时通知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经理应在事件发生后半小时之内向总经理报告,总经理应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之内向园区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0.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10.2.1厂内报告方式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必须立即向指挥部报告,若在夜间,指挥部无人,则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立即向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报告,并及时通知安全环保部,同时启动车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急救处置预案,安全环保部经理应在事故发生后半小时之内向总经理报告。
10.2.2厂外报告方式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总经理向园区或县级环保部门根据事件的发展及处理情况随时报告污染事件的初报、续报及处理结果报告。
11、应急处置11.1工艺处理措施按照在发生突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处理措施,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中关于异常情况识别和处置的要求,并按照所在单位的车间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进行事故初期抢险救援。
对于常见的异常情况处置参见以下要求:(1)泄漏:必须按照尽快截断危险物质来源,可以关闭相关部门,减少泄漏。
同时,严禁各种火源,必要时断电,严防起火。
对泄漏出物质采用围堵、吸附、中和等方式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危害扩大或进入其它岗位或下水系统,造成环境污染。
(2)火灾:如发生初期火灾,可以充分利用岗位配置的灭火器材或消防栓等进行扑救。
要注意灭火剂必须适合所灭火源,注意防范触电。
灭火人员必须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
(3)爆炸:如发生爆炸,首先确定爆炸设备、部位、可能伤害人员,并摸清是否可能发生次生爆炸,是否发生火灾。
要尽快采取措施关闭爆炸部位相关的物料管,切断危险物质的补给。
11.2监测和消除由公司化验分析室负责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产生的危害进行监测,对水体进行、等项目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针对人员、水体、土壤、大气采取隔离、收集和清除的方法直至符合事故前的环境保护标准。
对于不明性质物质和大气监测,事故指挥领导小组可安排安全环保部及时向园区或县级等主管部门申请支援。
水体处理:组织现场应急处置队队员,对受污染的设备、物质、器材和地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和现场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收集,收集后按性质选择处理办法。
可生化废水进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处理装置将加大曝气量),无方法处理的废水同园区环保分局进行联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气体处理:将有害气体的情况立即向园区环保部门汇报,请政府相关部门组织防化部队、消防队伍和现场应急处置队队员临时组成喷雾组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阻止其扩大扩散范围。
固体废物的处理:将污染的土壤和固体废弃物共同收集到容器中,按性质选择处理方法,厂内不能处理的统一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监测:组织厂内或请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支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直至符合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