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演化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

The Evolution of the Tourism Plans of Wulingyuan Scenic Park

吴楚之

徐红罡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演化规律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正面临着以下问题:从编制第一个旅游相关规划至今经历二十多年,出现多种形式与特点的规划,它们是怎么变化发展的呢?这个问题将给旅游地今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但相关研究并未将旅游规划发展过程划定一个明确的体系框架。基于以上理论与现实发展背景,本研究旨在研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相关规划演进过程。

本文采用道格拉斯·皮尔斯(Pearce, 2000)和拜达尔(Baidal, 2004)的规划评估框架作为武陵源若干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规划的分析工具,从单个规划及多个规划对比的评估角度分别抽取不同规划的关键元素进行技术性、执行情况和实施措施等方面的评估;综合对关键人物的访谈,将武陵源规划的发展演进过程放到前人总结的演进框架中,寻找其共性与特性。

研究表明,武陵源经历过的旅游规划方法与西方经历的主要规划方法具有相似的地方,其旅游规划方法显现出一般规律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旅游规划方法的演变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但现实中由于各旅游地情况不同,许多旅游规划方法出现的顺序并非严格按照以上顺序,而是跳跃性地发展。

1 研究问题

1.1 理论背景: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与开始受到关注

旅游规划的编制从世界范围看,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夏威夷(吴人韦, 2000a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技术工作,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发展过程并不协调同步。

随着规划的发展,西方理论研究界不断强化其科学性并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从规划理论研究角度看,西方学术界相应的理论研究比中国发展得更成熟。从旅游规划出现至今,其形式以及方法已经发生了若干变化,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这些变化的规律、影响因素以及与现实的反馈作用。1.2 现实背景:旅游地管治对旅游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西方规划界认为,规划是政府管治的一个手段,而且是重要手段(Wager J, 1995)。在中国,政府或相关管理机构更是通过规划手段完成对旅游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以中国重要的旅游地风景名胜区为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

摘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被认为是一项技术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旅游规划的编制发展过程并不协调同步。伴随西方城市规划研究理论的发展,旅游规划也开始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并关注其发展演化过程。本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已有的四个旅游规划,探讨中国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演进特点。

Abstract: Tourism planning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a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assignment.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are far lagged behind the practice of tourism plan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plann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studies on tourism planning theories and on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planning theories began to appear. This study uses Wulingyuan Scenica Park as the case study. By analyzing the four existing tourism related plans, the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evolutional process of the tourism planning in Chinese scenic areas. 关键词:旅游规划;演进过程;武陵源Keywords: Tourism Planning; Evolutional Process;

Wulingyuan

本文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旅游发展与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的互动机理及政策评价模型研究”项目批准号:70503007

作者:吴楚之,广州智道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研究经理。wuchuzhi@ 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xuhongg@

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第五条规定:“风景名胜区依法设立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和建设。风景名胜区没有设立人民政府的,应当设立管理机构,在所属人民政府领导下,主持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设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服从管理机构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地相关规划是政府以及管理机构建设和管理旅游地的重要依据和主要环节。

1.3 问题提出

旅游规划理论作为旅游规划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是旅游规划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吴人韦, 2000b)。在规划理论研究中,旅游规划的主要演进过程与规律以及这种演进与当地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一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希望以定性研究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探讨旅游规划的主要演进过程与规律。

2 文献综述

国外与旅游地规划演进有关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多结合案例地进行研究。近年的国外旅游地规划演进研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案例地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案例地较多选择在著名的旅游地,如土耳其、西班牙、塞浦路斯、秘鲁和中国海南省等,其中很多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作为规划研究的案例地,特别是近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土耳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矛盾较多情况复杂的塞浦路斯也是国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的热点。对旅游地规划涉及的政策变化及较长时间跨度的规划文本比较,则多选择较为成熟及发展已经趋于稳定的旅游地,例如英国(Kerry G, 1998)和西班牙(Baidal, 2004)。拜达尔(Baidal,2004)在其著作中较全面地综述了现有各种主要规划思想。在旅游规划方法变迁发展过程的相关研究中,盖茨(Getz,1986,1987)贡献最突出。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规划的不同方法划分为4个种类,包括推动地方加速发展(boosterism approach)、经济发展(economic approach)、物质空间规划法(physical-spatial approach)和以社区为导向的方法(community-oriented approach)。在这4种方法的基础上,现代旅游规划中还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方法:整体性战略规划(strategic approach)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国内方面,许春晓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旅游规划思想”变迁(或者说演进)问题上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文献归纳(许春晓, 2004)。研究成果主要是将现有规划的关注点划分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及人本主义等若干种类,并认为这些不同的旅游规划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从分类标准看,许春晓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历史方向,因此在划分不同的旅游规划思想时更多地使用思想史的标准和方法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在史学研究中有其合理性,但在旅游规划研究的现实应用中,按照人本主义、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研究关注点划分,则实用性比较有限。而且从这种分类方法更看不出各种不同类别的规划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过程。另外,其他国内学者对旅游规划发展状态的描述也做了一定工作。如关于旅游规划及其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吴人韦, 2000 b, 2000 c, 2000 d; 范业正, 胡清平, 2003; 任静, 2006)及未来发展趋势(田定湘, 2006; 吴人韦, 2000 e; 吴人韦, 1999),也有关注旅游规划发展中某阶段的研究,如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及实践方法(李建华, 董明辉, 2005; 吕敏, 闫来英, 2005; 贾党辉, 2003)和对系统旅游规划方法(刘峰, 1999)的关注。这类研究通常结合具体案例地(陈东田, 吴人韦, 2000; 邱彭华, 2004; 田喜洲, 2003)。最后还有旅游规划思想演化在地方旅游发展中的应用问题(袁松亭, 2003)。以上研究虽然都与旅游规划发展与演进过程有关,但研究多以静态眼光关注动态变化过程,或是关注整个发展过程的一个片段(如某种具体的旅游规划方法),或仅仅从理论层面讨论某种影响规划演变的因素,并未在现实层面研究和关注不同类型规划间的演化原因及内在逻辑关系。

在旅游规划演进过程中,外学科进入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界已有很多研究是从其他领域研究方法关注旅游规划的发展。如徐红罡、保继刚(2003)从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角度研究其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吴忠军(2002)、宗晓莲、甘万莲(2004)则关注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这些研究新方法在旅游规划的应用都印证了外来学科影响旅游规划方法演进这个事实。但现阶段尚未有研究专门从外学科进入的角度研究其对旅游规划演变的影响。

3 演变过程与规律

本文研究的规划文本主要包括:《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984)》(以下简称《84规划》)、《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90总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以下简称《01总规》)及《武陵源区旅游产业规划》(以下简称《07规划》)。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总结。

从武陵源各时期出现的旅游相关规划看,其经历过的旅游规划方法与拜达尔(Baidal, 2004)及盖兹(Getz, 1986, 1987)对国外(主要是西方)各种规划方法的归纳有相似之处。但笔者认为若从开发与保护的角度将武陵源现有各种旅游规划重新归类,将更能反映出各个规划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纵观中国已经出现了的各种旅游规划方法,主要都在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样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

国际城市规划2010 Vol.25, No.6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