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过程,掌握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layout 设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和方法;(3)熟悉垃圾填埋场的 layout 设计要求和步骤;(4)了解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选址和 layout 设计;(2)能够分析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设计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设计中的安全生产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原则和方法;3.垃圾填埋场的 layout 设计要求和步骤;4.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措施。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的基础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设计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进行垃圾填埋场设计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垃圾填埋场设计教材作为主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课程内容;4.实验设备:配置垃圾填埋场设计模拟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固体废弃物课程设计填埋场

固体废弃物课程设计填埋场

固体废弃物课程设计填埋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分类及处理方法,特别是填埋场的运作原理和环境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填埋场的设计原则、操作流程及安全标准,了解相关环保法规。

3. 学生能够描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途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填埋场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化版的填埋场模型,展示其对填埋场运作原理的理解。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估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认识到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的重要性。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中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

3.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其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结合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将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教学要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固体废弃物基本概念:介绍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及其环境影响。

- 教材章节:第一章“固体废弃物管理概述”2. 填埋场运作原理:讲解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原则、操作流程及安全标准。

- 教材章节:第二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3. 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填埋场对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途径及防治措施。

- 教材章节:第三章“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环境影响”4. 填埋场设计与模型制作:学习填埋场设计原则,分组设计简化版填埋场模型。

- 教材章节:第二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5. 环保法规与废弃物处理:了解我国固体废弃物管理相关法规,探讨法规对填埋场的影响。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概念、组成及运作原理;2. 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3. 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政策在垃圾处理方面的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提高环保意识;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垃圾处理问题,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2.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教育课程,结合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达成课程目标,实现学习成果的分解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填埋场基础知识: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分类、组成及运作原理,垃圾处理的相关环保政策。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2. 垃圾分类与处理:垃圾的分类方法,各类垃圾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分类与处理”。

3.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填埋场对土壤、水源、大气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教材章节:《环境科学》第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的环境影响”。

4. 实地考察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垃圾填埋场,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案例,了解垃圾处理现状和问题。

垃圾填埋场的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的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描述垃圾填埋场处理垃圾的过程,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

3. 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垃圾填埋场在环保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垃圾填埋场的信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垃圾填埋场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从垃圾填埋场的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垃圾填埋场相关知识,还能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 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定义及其作用2. 垃圾填埋场工作原理- 垃圾填埋场结构及设施- 垃圾填埋过程及操作步骤3.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污染物来源及传播途径- 生态影响及人体健康危害4. 垃圾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 垃圾填埋场优化与改进措施5. 环保意识与行动-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垃圾减量与资源利用的实际案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课时:垃圾填埋场概述、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第二课时:垃圾填埋场工作原理、结构及设施第三课时: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垃圾处理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第五课时:环保意识与行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垃圾填埋场相关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垃圾填埋场固废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固废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固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废物处理及填埋的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相关环保政策及法规。

3. 学生能够描述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学会如何评估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固废处理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问题的紧迫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通过学习,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究、合作学习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课程内容需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介绍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教材章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章2. 固废处理原理:讲解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教材章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章3. 环境影响评估:分析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

- 教材章节: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4. 环保法规与政策:解读我国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相关环保政策及法规。

- 教材章节:环保法规与政策第四章5. 固废处理技术改进:探讨现有垃圾填埋场固废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介绍改进措施及发展趋势。

卫生填埋处理课程设计

卫生填埋处理课程设计

卫生填埋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卫生填埋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2. 掌握卫生填埋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环保要求;3. 了解我国关于卫生填埋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估卫生填埋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环保建议;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并掌握卫生填埋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卫生填埋处理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态度;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垃圾处理问题的严峻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卫生填埋处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及环保要求。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环保问题关注度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卫生填埋处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填埋处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卫生填埋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要点- 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要求;- 垃圾的分类、预处理及填埋要求;- 填埋气体与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填埋场封场、绿化及后期管理。

3. 环保要求与法律法规- 卫生填埋处理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关于卫生填埋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保要求及措施在卫生填埋处理中的应用。

4. 环保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卫生填埋处理项目案例,了解其实施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案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改进方法。

5.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卫生填埋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中涉及的环境保护、土建工程、防渗系统等关键知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垃圾处理政策及垃圾填埋场相关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垃圾填埋场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垃圾填埋场平面图和剖面图,提高空间想象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设计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地理与环境保护学科实践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 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的作用与意义- 垃圾填埋场的发展历程2. 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 填埋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 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填埋场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 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排放3. 垃圾填埋场设计与施工- 填埋场设计流程与规范- 填埋场土建工程设计要点- 填埋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4. 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与管理- 环境监测项目与方法- 填埋场运营与管理要点-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5. 我国垃圾处理政策与法规- 垃圾处理政策概述- 填埋场相关法规与标准- 政策对垃圾填埋场设计的影响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垃圾填埋场概述第二课时: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上)第三课时: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下)第四课时:垃圾填埋场设计与施工第五课时: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与管理第六课时:我国垃圾处理政策与法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相关知识。

城市垃圾填埋课程设计

城市垃圾填埋课程设计

城市垃圾填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城市垃圾填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对环境的影响;2. 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填埋场的设计、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知识;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政策、法规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垃圾填埋场处理方案,包括填埋场选址、设计及运行管理;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垃圾填埋领域的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垃圾填埋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初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基础,对现实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究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分享,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垃圾填埋概述- 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与运行- 填埋场选址的原则与方法- 填埋场的设计要点与设施布局- 填埋场的运行与管理措施3. 城市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填埋场对大气和噪声的影响- 填埋场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4. 垃圾填埋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 我国垃圾处理政策法规概述- 垃圾填埋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垃圾分类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5.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填埋场实地考察与调研- 垃圾填埋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垃圾分类与减量化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城市垃圾填埋概述第二课时: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与运行第三课时:城市垃圾填埋对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垃圾填埋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运作原理和环境影响,培养学生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分类、运行机制和污染控制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机制和污染控制技术;3.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4.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垃圾填埋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和污染控制;3.讨论法:学生就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和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和环保措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介绍垃圾填埋场的相关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和环保措施。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20%;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占总评的5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2.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有足够的讲解和讨论时间;3.教学地点:选择适宜的教室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环境良好。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的基本知识,包括填埋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和环保要求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了解填埋场的定义和分类;b.掌握填埋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c.理解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d.熟悉填埋场的环保要求和监管政策。

2.技能目标:a.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填埋场设计;b.能够评估填埋场的环保效果和运营效率;c.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填埋场设计和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b.使学生认识到固体废物处理对环境的重要性;c.激发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2.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3.填埋场的环保要求和监管政策;4.填埋场设计和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一课时: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第二课时: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第三课时:填埋场的环保要求和监管政策第四课时:填埋场设计和运营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环保要求等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填埋场设计和运营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案;3.讨论法:学生讨论填埋场的环保效果和运营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4.实验法:如有条件,可安排学生参观填埋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实践经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相关教材;2.参考书:国内外相关论文、报告、案例等;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如有条件,可安排实地参观填埋场。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作业和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一次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测试学生对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填埋场知识的掌握程度;4.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绪论1.卫生填埋意义和种类介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堆肥、焚烧和填满三种。

堆肥法是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但处理量因市场需求而定,许多大中城市难以用堆肥法消纳和处理所产生的垃圾。

另外,堆肥前后的残余仍需处理(一般运至填埋场)。

焚烧法虽然能有效处理垃圾,但相对成本较高,投资大。

相对来讲,垃圾的卫生填满是一种适合于经济发张较落后、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使用的垃圾最终处理方法。

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填满法也仍然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如美国、加拿大等)。

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卫生填埋法仍是绝大部分城镇处理垃圾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方法。

卫生填埋法有如下的特点:(1)是完全独立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2)是一切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方法;(3)无需对垃圾进行预处理;(4)处理成本相对较低;(5)处理及时相对简单,有利于推广普及;(6)卫生填埋场可选择非耕地作为厂址,如滩地、山谷、废坑、洼地、沟渠等处,填埋场经若干年后加以中场覆盖,场地可作多种用途,实现土地的再利用。

二.项目背景(1)蚌埠市区背景资料收集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蚌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663.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8℃。

全市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其中市区面积601.5公里,人口87.4万。

(2)蚌埠市区垃圾人均产量及成分特征已知我国人均城市固废产量为0.8~1.2kg/(人·天),以最大量取1.2kg/(人·天) [1]。

蚌埠市生活垃圾成分有区域和时间变化特征:有机物与可回收物含量较高,而无机物含量较少;有机物含量随时间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无机物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但近些年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均逐渐趋于平稳,变化不是很大。

某市卫生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卫生填埋场课程设计

某市卫生填埋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卫生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环境卫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卫生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环保意义;掌握卫生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卫生填埋场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卫生填埋场进行初步设计和评价;具备分析环境卫生问题和管理卫生填埋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提高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生填埋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卫生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环境卫生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2.卫生填埋场的工作原理:讲解卫生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包括垃圾的填埋、压实、覆盖等过程,以及垃圾分解、气体收集和渗滤液处理等环节。

3.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和施工:介绍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施工要求,包括场地选择、填埋容量、防渗措施等。

4.卫生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讲解卫生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垃圾填埋、环境监测、渗滤液处理、安全生产等。

5.我国卫生填埋场相关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卫生填埋场相关政策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卫生填埋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卫生填埋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参观卫生填埋场,实地观察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运营管理,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卫生填埋场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环境卫生学》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对垃圾填埋场的了解和相关技术的掌握,对于推进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的介绍、运行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机理和处理技术,并能够掌握相关工具和方法,为未来从事环保工作或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1.1 填埋场定义和分类1.2 填埋场建设与管理1.3 填埋场环境污染问题2. 垃圾填埋过程2.1 垃圾填埋原理2.2 垃圾堆积与压实2.3 水分控制与渗滤液收集2.4 垃圾气体处理与利用3. 垃圾填埋场技术手段3.1 覆盖层材料与设施3.2 渗滤液处理设备3.3 垃圾气体收集与利用技术3.4 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4. 实践操作环节4.1 填埋场现场参观4.2 填埋场操作模拟演练5. 综合案例分析5.1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案例分析5.2 现有填埋场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三、课程设计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手段等内容。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到实际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参观和实地操作,让学生深刻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机理和具体操作过程。

3. 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查阅资料等方式,研究垃圾填埋场的案例和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程设计评估方式1. 课堂作业: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组织学生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实地操作,并根据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3. 综合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垃圾填埋场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综合报告,并通过口头答辩形式进行评估。

五、课程设计教材和参考书目1. 《环境工程概论》,王世明等著2.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王丽等著3.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张晓光等著4. 《垃圾填埋场管理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六、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机理和处理技术,为未来从事环保工作或研究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垃圾处理的方法和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描述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解释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分析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气体排放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垃圾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科学仪器进行垃圾填埋场的和研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其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其对垃圾处理方法提出创新性建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

3.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和气体排放等。

•导言:介绍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垃圾填埋场的功能和分类。

•第二部分: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三部分: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用于探讨垃圾处理的方法和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垃圾填埋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处理问题的实际情况。

4.实验法:通过实验方法和科学仪器进行垃圾填埋场的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的垃圾填埋场教材,提供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垃圾填埋场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固废填埋场的课程设计

固废填埋场的课程设计

固废填埋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固废填埋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固废填埋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关于固废填埋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固废填埋场资料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如何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合理处理固体废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未知,积极创新。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固废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环境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分析固废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 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关于减少固废填埋场污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汇报。

4.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固废填埋场基础知识:- 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 固废填埋场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固废填埋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原则及结构组成。

- 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3. 固废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场对地下水质、土壤和大气的影响。

- 填埋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4. 我国固废填埋场相关政策和法规:- 国家关于固废处理的政策及法规介绍。

- 固废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

5.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固废填埋场基础知识及分类。

- 第二课时:固废填埋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三课时:固废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环境影响,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管理的认识和态度。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b.掌握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流程;c.认识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2.技能目标:a.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垃圾填埋场及其适用场景;b.能够评估垃圾填埋场的环境效益和 drawbacks;c.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固体废物处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b.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减少废物的意识;c.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固体废物管理的行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垃圾填埋场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分类及各类填埋场的特点。

2.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原理:讲解垃圾填埋场的工作流程、设备及其功能。

3.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分析垃圾填埋场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垃圾填埋场的防治措施:介绍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5.固体废物管理:讨论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技术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垃圾填埋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2.讨论法:学生就固体废物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应用和实践。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原理和环境影响。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以拓展知识面。

现代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a市

现代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a市

现代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a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垃圾填埋场的类型、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垃圾填埋场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2.解释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原理和运营管理方法。

3.分析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4.探讨垃圾填埋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填埋场的类型及其特点,如卫生填埋场、工业填埋场、有害垃圾填埋场等。

2.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原理,包括填埋场选址、防渗系统、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等。

3.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方法,如垃圾入场、压实、覆盖、渗滤液处理等。

4.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5.垃圾填埋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垃圾填埋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和环境效益。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现代垃圾填埋场技术》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规范和政策法规等参考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和图片等,以便直观地展示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4.实验设备: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实验室设备,如土壤筛分仪、渗透仪等,以便进行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安徽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安徽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安徽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3.让学生理解我国垃圾分类的政策及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案例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垃圾填埋场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情感态度。

3.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教育课程,结合地理、生物、科学等学科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环保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善于合作与表达。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 垃圾的分类与组成- 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2.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场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填埋场对大气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垃圾填埋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 垃圾分类与处理- 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及实施情况- 垃圾处理技术简介(如焚烧、堆肥、回收等)- 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分类处理中的作用4. 环保教育与行动- 环保意识的培养- 垃圾减量与分类的实践方法- 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垃圾填埋场概述,介绍垃圾的分类、组成以及垃圾填埋场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填埋场对地下水、土壤、大气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题:垃圾填埋场一、概述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固废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建设和管理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于固废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管理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或进行相关研究的学生做好铺垫。

二、课程设计目标1. 了解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垃圾填埋场的规划与设计方法;3. 理解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管理措施;4. 掌握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和监测方法。

三、课程内容1. 垃圾填埋场概述1.1 垃圾填埋场的概念与分类1.2 垃圾填埋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2. 垃圾填埋场规划与设计2.1 城市固废处理规划与布局设计2.2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与场地准备3.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及管理3.1 垃圾填埋场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的影响3.2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估4. 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与监测4.1 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流程4.2 垃圾填埋场的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理论讲授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垃圾填埋场的相关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填埋场的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提高学生对垃圾填埋场实际操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将包括课堂表现、实习报告、设计论文以及期末考核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场的案例资料、实地调研所需的设备和场地,以及相关的专业教材和学术期刊等。

七、总结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固废处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垃圾填埋场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设计(45万人口)院系:生化工程系学生姓名:朱会朱婷婷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级:09 环监(2)班学号:09 00指导老师:于卫东前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

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

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扬州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目录1.概论1.1设计背景……………………………………………………………………1.1.城市生活垃圾1.2.垃圾卫生填埋1.3填埋场的防渗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总结及建议1.7设计规范与注意事项1.8结论及建议1.9参考文献总体设计2.1总体设计………………………………………………………………………2.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2.2.2服务年限……………………………………………………………………………2.3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设备…………………………………………………… 2,3,2渗滤液处理设备尺寸………………………………………………………………2.4填埋气的产生量………………………………………………………………CAD制图设计说明书1.概论1.1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加。

而目前市内还没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工程措施,基本上所有的垃圾都是简易堆放处理,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卫生要求远达不到环境法规的卫生标准。

这些简易的垃圾堆放场已经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表现在:一,垃圾露天堆放,散发阵阵恶臭,污染大气环境,周围几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可以闻到,严重影响景观。

二,垃圾无隔离措施,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的地表水,极大地威胁居民的健康。

三,污染周围的土壤,使土壤失去应有的功能。

目前, 国内外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基本分为三种, 一是卫生填埋法, 二是焚烧法, 三是堆肥法。

考虑到国内的具体情况, 在此介绍的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

1.2自然条件气像资料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8.1度最热月平均气温 35.1度极度最低气温 5.2度极度最高气温 40.8度湿度最冷月平均 76%最热月平均 84%降水量平均年降水量 1120.8mm日平均年降水量 82mm风向冬季西北夏季东南1.1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是由多种废物组成的混合物,成份非常复杂,因此垃圾的热值高低取决于构成垃圾的各种废物的性质及其所占的比例。

生活垃圾主要来自于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市政环卫业、交通运输业、文教卫生业、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单位以及水处理中的污泥等。

(1).垃圾热值和物理成份随时间和地点有比较大的波动。

(2).垃圾的含水量较高,有的高达80%,对焚烧非常不利。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热值有一定的提高,灰土的比例降低。

生活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垃圾。

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废纸,废织物,废旧家具,玻璃陶瓷碎片,废电器制品,废塑料制品,煤灰渣,粪便,交通工具和庭院垃圾。

而本设计中垃圾中的橡胶塑料,纸类纤维,竹木,玻璃陶瓷金属均回收利用。

1.管理体系:政企不分,基本完全依靠政府,缺乏自身活力。

2.资金来源缺乏,导致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差,收运机械及辅助生产设备陈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设备不足,工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3.垃圾运收,处理技术发展受限1.2垃圾卫生填埋垃圾卫生填埋是垃圾是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卫生填埋的含义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代谢机能,对垃圾进行土地处理,寻求垃圾的无害化与稳定化处置。

通俗地说,垃圾填埋就是垃圾埋入土地,垃圾卫生填埋就是不造成污染的垃圾填埋。

卫生填埋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三种类型。

其中好氧填埋类似高温堆肥,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因垃圾降解过程渗出液积累过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其次好养填埋分解速度快,所产生的高温可有效地消灭大肠杆菌和部分致病细菌;但好养填埋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较难于推广。

准好养场地介于好养和厌养之间,也存在类似好养填埋的问题,使用不多。

厌养填埋是国内采用最多的填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1],故该设计采用厌氧填埋方法。

为了使垃圾填埋不对土地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就要采用卫生填埋技术来进行垃圾填埋。

卫生填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垃圾填埋场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场底水平防渗、周边垂直防渗等;2.垃圾卫生填埋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填埋分区、填埋倾倒及推铺、垃圾压实、覆盖、雨污水分流等;3.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按国家排放标准排放;4.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气体的导排、处理、利用等。

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所在的地形不同课分为四种类型:平地型填埋场、山谷型填埋场、坡地形填埋场、滩涂型填埋场。

1.选址过程(1).制定厂址预选标准,对每一个预选场址的情况对照预选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否定法剔除不符合预选标准的厂址;(2).对预选出的厂址采用肯定法对厂址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价,选出几个初选厂址;(3).对初选厂址进行进一步的地形地貌勘察,然后比较选出最佳厂址。

2.选址考察标准(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理方面;(2).天然水体保护方面;(3).空气、噪声及土壤方面;(4).交通和居住区情况;(5).对其他行业的影响;(6).其他因素。

1.3填埋场的防渗1.填埋场防渗的主要目的:防止渗滤液渗入地下水系外,还要防止地表水进入填埋场。

2.填埋场防渗材料:天然防渗、改良型衬层、人工合成膜防渗3防渗方式:水平防渗、垂直防渗4防渗层的设置:单层防渗、复合防渗(渗滤液排水层、保护层、防渗层、地下水排水层、地基)1.垃圾渗滤液的来源:(1)垃圾自身含水;(2)垃圾生化反应生成的水;(3)地下潜水的反应;(4)大气降水2.渗滤液来源与产生(1)降水;(2)场外水;(3)垃圾出水;(4)蒸发出水3.卫生填埋场渗滤液产量的确定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1)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进行处理;(2)在填埋场设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独立处理(3)渗滤液循环回流喷洒,(4)土地处理(5)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混凝液的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反渗透)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中的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决定垃圾填埋场技术成功的关键,其直接关系到对附近地表水的污染程度。

处理流程图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填埋气是填埋场内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厌氧降解、挥发和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种混合气体,作为垃圾填埋的副产物。

填埋气具有以下特点:(1)填埋气是一种温室气体(2)填埋气是爆炸性的气体(3)填埋气中含有大量的痕量气体(4)填埋气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对于大型垃圾填埋场,填埋一段时间后,填埋气体逐渐增多,填埋气体主动导排系统应及时建立,并根据情况建设气体利用设施目前气体利用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燃气内燃机发电(2)燃气轮机发电(3)填埋气体作为燃料的蒸发轮机发电(4)填埋气体用于锅炉燃料(5)用于民用或工业燃气(6)生产压缩天然气(7)其他利用方式(例如:用填埋气制造燃料电池、用填埋气制造甲醛产品以及制造轻柴油)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1)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本底值的测定;(2)填埋工艺设施的准备;(3)填埋设备机具的准备;(4)辅助设施的准备;(5)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6)垃圾填埋场运行规划的制定(1)垃圾的检验与计量;(2)垃圾的调度;(3)垃圾的倾倒;(4)垃圾的摊铺压实(5)日覆盖;(6)中间覆盖;(7)终场覆盖。

(1)填埋过程中的卫生防疫;(2)环境监测;(3)填埋工艺设施及设备的维护。

(4)厂区绿化(1)主体设备:是指垃圾填埋工艺所需机械设备,包括垃圾计量、垃圾摊铺、垃圾压实、修边坡、覆土、渗滤液导排与处理、气体导排与处理等各工艺过程的机械设备。

(2)辅助机械设备:是指机械维修设备、供配电设备、通讯设备、场区保洁设备、卫生防疫设备、管理设备、交通设备等。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的维护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至设计年限,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应停止垃圾的填埋,及时封场。

封场的内容主要有:(1)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最终覆盖;(2)对填埋区进行园林绿化;(3)在填埋区垃圾最终覆盖层表面做好雨水排导设施;;(4)做好气体导排井的建设,入填埋操作期间没有完善的气体导排井,封场应完善,保证气体导排井覆盖整个填埋区。

(1)填埋气体的导排和回收利用;(2)污水处理;(3)环境监测;(4)场区绿化的维护。

表4.0.1防洪要求填埋场场底应在地下水位最高丰水位1m以上;垃圾填埋场不应设于离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垃圾填埋场不应设于直接与河流或湖泊相距50m以内的地区;自然防渗处理应保证黏土类衬里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场底及四壁黏土衬里厚度不小于2m;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一般集中布置,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中心,生活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与库区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一般在500m以上。

1.8结论及建议填埋垃圾的优点:卫生填埋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垃圾集中处置的主要方式。

填埋垃圾的缺点:投资稍少、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

但是,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

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

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1.9参考文献资料《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刘海春主编. ―2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宁平,张承中,陈建中主编《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建设部人事教育局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编《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 17―2001)《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CJJ 122―200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设计计算书2.1总体设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定:垃圾卫生填埋场根据建设规模(总库容)和日处理能力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与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