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9897b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f.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防备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意识,订立本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燃气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旨在规范燃气设备设施的管理,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燃气设备设施的部门和员工,包含但不限于燃气设备检修、使用、保养、维护等工作。
第三条:术语定义1.燃气设备:指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与燃气相关的各类设备,包含供气设备、输气设备、燃气利用设备等。
2.设施:指与燃气设备相关的供气管道、输气管道、燃气储罐等。
3.监测检测:指对燃气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物理、化学、电气、机械等各项检测和监测措施。
第二章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第四条:设备设施安全责任1.公司设立安全管理岗位和相关责任人,负责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包含但不限于:–确保燃气设备设施与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相符合;–开展燃气设备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排查和除去安全隐患;–订立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保证计划的执行;–对员工进行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供应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第五条:设备设施的选用与采购1.在选择和采购燃气设备设施时,公司应充分考虑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公司应建立设备采购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供应商资质等相关信息,以备查阅。
第六条:设备设施的安装和调试1.设备设施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正确、连接可靠。
2.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严禁使用不合格、伪劣产品和料子,保证设备调试完成后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维护1.企业应依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订立相关操作程序和维护计划,并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36ab5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燃气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燃气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单位。
二、安全责任1.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建立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2.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配备专职的燃气设施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燃气设施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检查1.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运行。
2. 检查内容包括燃气设施连接是否完好,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等。
3. 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四、事故应急1.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燃气设施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2. 发生燃气设施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3. 事故后及时进行评估,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故报告和处理。
五、消防安全1.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建立消防安全制度,保证燃气设施的消防安全。
2. 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配备消防器材,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六、设施维护1. 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制定燃气设施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施维护。
2. 对设施进行定期检修,更换老化的部件,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3. 设施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措施,防止因维修造成的意外事故。
七、违规处理1. 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使用和管理单位应及时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2. 对于违规操作、私自改动设施等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
八、监督检查1. 燃气设施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使用和管理单位进行监督。
2.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应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九、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燃气设施安全监管部门所有。
对于不遵守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是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使用和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和补充,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2024年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篇)
![2024年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cfdc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1.png)
2024年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和电气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燃气和电气设备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完善的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2.目标2024年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燃气和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使用者对安全的重视和认知。
3.制度内容(1)燃气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燃气设备风险评估制度,对不同类型的燃气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 加强燃气设备安装和维修的监管,要求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资质认证。
- 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 加强对燃气设备的使用者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
- 加强对燃气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管,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2)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建立电气设备安全标准,明确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 加强对电气设备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 加强对电气设备安装和维护的监管,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资质认证。
-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 加强对电气设备使用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
- 加强对电气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管,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4.落实机制(1)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加强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统筹工作。
(2)加强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加大对燃气和电气设备使用单位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4)加强燃气和电气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处置事故,减少损失。
5.预期效果通过2024年燃气和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减少燃气和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次数和人员伤亡数,保障人民的安全。
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7ea06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a.png)
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0篇)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正确使用燃气管道设施爱护管道设施“五不”:1、不要敲击、碰撞户内、户外管道燃气设施。
不要在管道上挂物;2、不要在管道燃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品;3、不要在地下燃气管道及其设备周围搭建建筑物和构筑物;4、不要将燃气管道及燃气设施作为电气设备接地线使用;5、不要弄松固定燃气管道的墙码,以致管道失去支撑而变形、漏气。
二、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管道燃气完全燃烧时,需消耗的空气量是该气体的5-10倍以上,应保持厨房、浴室、燃具周围良好的通风状态。
三、保持燃气管道设施处通风透气,防止腐蚀根据国标(GB50028—93)规定:不要将燃气管道包围在洗菜台、洗衣机出水口处及潮湿有腐蚀性的地方。
否则,易引致管道设施生锈漏气。
用户要经常对燃气设施检查,发现管道锈蚀应及时报修。
四、燃气管道与电气设施应有安全距离根据国标(GB50028—93)规定:明装绝缘电线与燃气设备的距离:平行敷设不应小于25厘米,交叉敷设不应小于10厘米;暗装或套管的绝缘电线与燃气设备的距离:平行敷设不应小于5厘米,交叉敷设不应小于1厘米。
相邻管道应保证燃气管道、相邻管道的安装、安全维护和修理。
五、打不着火时要注意如果连续三次打不着火,应停顿一会儿,确定燃气消散后,再重新打火。
因为燃具虽未点着火,但燃气已多次释放,遇到明火极易燃爆。
使用热水器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六、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切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使用燃具。
汤、粥、牛奶、面食等烹煮时容易溢出,一定要多加照看,以免溢出的汤水淋熄炉火,造成燃气泄漏。
七、用气结束时要注意养成“人走火熄”的好习惯。
使用完毕、睡觉前、外出时,应检查是否已关好燃气。
燃气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7686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9.png)
燃气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保障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水平,防范事故发生,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燃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包括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维护、维修和更新等方面。
1.3 运营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燃气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
二、责任主体2.1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燃气设备设施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2.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燃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2.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2.4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燃气设备设施的维修。
三、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3.1 燃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3.2 燃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规定。
3.3 运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4 定期进行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燃气设备设施的维护4.1 燃气设备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人及具体维护内容和标准。
4.2 定期对燃气设备设施进行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对设备设施的磨损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情况逐步更新设施。
4.3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维护记录和档案,对设备设施的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便于日后的查询和分析。
五、燃气设备设施的维修5.1 燃气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fea061b52acfc789ebc99f.png)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燃气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认真贯彻落实燃气安全规程,建立健全燃气设备“点检制”,除当班应进行常规性重点部位检查外,还应进行月、季、年度大检查,对设备的严密性、管道的壁厚、腐蚀老化,燃气、空气的高低压报警及泄爆装置、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防护仪器的反应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燃气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气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
燃气管网、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设施的管辖单位要建立严格的燃气操作、运行、检修、维护等有关规程,对各种主要的燃气设施,各类切断装置,放散装置,排水器、补偿器、支架等附属设施编号,号码应写在明显的地方。
燃气管理室应挂有“燃气工艺流程简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燃气管网、设施的管辖单位,应建立技术档案、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检修报告、竣工说明书等完整资料,并归档保存,对设备大、中修及重大情况的设备故障、设备缺陷、事故隐患及工艺变更作好详细记录。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燃气公司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公司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855a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c.png)
一、总则为保障燃气公司设施运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员工和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燃气公司所有燃气设施、设备、管道、储罐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三、安全责任1. 公司总经理对本公司的设施运行安全负全面领导责任。
2. 生产运行部门负责设施运行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3.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
4.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施运行安全的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
5.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设施运行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
四、安全管理制度1. 设施运行前的安全检查(1)设施运行前,生产运行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2)检查内容包括:设施设备状态、管道泄漏、阀门开关、电气设备绝缘等。
2. 设施运行中的安全管理(1)生产运行部门应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操作技能。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运行参数。
(3)设施运行过程中,生产运行部门应加强对设施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3. 设施维护保养(1)设备维护部门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维护保养工作应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确保维护保养质量。
4. 安全教育培训(1)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 事故调查处理(1)发生事故后,生产运行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五、奖惩措施1. 对在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71979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5.png)
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为了使各子公司的燃气生产设施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长周期、高效运行,对燃气生产设施实施有效控制,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子公司生产过程中所有燃气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3术语3.1.1特种设备:指涉及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3.1.2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联锁装置等。
4控制程序各子公司在燃气生产设施建设、使用、维护、保养等操作和管理过程中,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严格执行营运管理部、工程管理部、总工办等相关部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4.1燃气生产设施的建设4.1.1燃气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____公司建设燃气生产设施,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骏工验收六个阶段,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4.1.3燃气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4.1.4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4.2设备采购4.2.1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设施严格按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采购。
4.2.2新增、更新设备入厂,需进行验收工作:包括外观、出厂资料、安全附件、检测和测量仪表等。
4.2.3新增、更新设备试车前应进行安全附件、检测和测量仪表的校验,并进行风险分析,同时进行试车验收。
4.3燃气生产设施的使用4.3.1各子公司应建立公司燃气生产设施台帐并负责监督管理。
4.3.2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表)、液位计、安全联锁装置、可燃气体探测器、防雷、接地等安全设施的校验、检测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1be9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7.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气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保障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燃气设备设施是指安装在本单位内部或者使用者使用的供燃气进行加热、照明、燃料供应等用途的经外观、设计或者使用条件来看,具有燃燃气设备设施特点的生产设备、特种设备及其他设施。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按照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本制度,明确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燃气设备设施达到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第二章责任第五条本单位应当设立燃气设备设施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职责、权限,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燃气设备设施管理人员。
第六条燃气设备设施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组织制定本单位的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对燃气设备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三)组织燃气设备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四)开展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五)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燃气设备设施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第七条燃气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执行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参与燃气设备设施的巡查和维修保养工作;(三)参与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四)及时报告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事故和隐患。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八条本单位的燃气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和验收。
设备设施的品质、功能、参数等应当与设计规范相符合。
第九条燃气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定期进行,维修保养记录要详细、真实,保养工作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条燃气设备设施的运行记录应当详细、真实,运行记录应当留存备查。
第十一条燃气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当参加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e5329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0.png)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燃气设备是生产、储存和使用燃气的设备,包括燃气锅炉、燃气灶具、燃气管道等,为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司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燃气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二、责任和义务1.公司负责人是燃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燃气设备管理员负责燃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3.公司员工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燃气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燃气设备的选购和安装1.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燃气设备的选购,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法合规的产品,并进行质量检验。
2.在燃气设备的选购之前,应进行场地的测量和燃气管道的布置规划,确保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3.燃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前必须经过负责人审批,安装后需进行验收,并填写相关安装记录。
四、燃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改动和拆卸设备,如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2.燃气设备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加油、润滑等,维护记录需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项目和维护时间。
3.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需经过负责人审批,并填写相关维修记录。
4.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燃气管道连接是否松动、燃气泄漏、设备漏气等问题,并及时处理。
五、燃气设备紧急情况处理1.燃气泄漏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使用明火,关闭燃气阀门,并及时通知燃气供应单位和有关部门。
2.设备突发事故应立即报警,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根据情况采取避免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1.公司应定期组织燃气设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燃气设备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
2.新员工上岗前应经过燃气设备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02b53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3.png)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第一条:制订目的:为了切实加强我公司煤气动火作业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煤气设备和设施的违规动火作业而导致的火灾与爆炸事故,给员工的生命和给公司财产带来极大的伤害和严重的损失,依据GB6222-____《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并密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煤气产生、抽气、回收、净化、输送、加(降)压、储存、使用、修理与维护保养以及新老煤气管道已对接的有关各单位和各部门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所有外协队伍人员。
不适用于未与生产运行煤气设备和设施对接的在建煤气设备和设施。
第三条:必须办理“煤气设备动火证”的范围1、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除未与老的(包括在用或停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连接在一起的在建煤气新设备外,从高炉和转炉的烟罩起,到各个使用煤气的炉、窑(包括钢水包、铁水罐等用户)止,其间的所有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电、气焊等动火作业。
2、煤气区域:煤气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距高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边缘10m以内的区域;(2)距转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15m以内的区域;(3)规定的煤气危险区域;此类区域我公司现有:煤气柜院内、炼钢风机房内、BPRT厂房内。
在以上规定的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上及上述三类煤气区域内,动用电、气焊等动火之前,都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又称:动火作业票)。
第四条:动火作业票的实施程序及要求1、在煤气区域内或煤气设备及设施上动火,必须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或虽已办理,但煤气防护人员未在作业票上签字“同意动火”前,严禁动火。
2、动火作业票,一般应提前一天办理,一式三份,认真填写票内所列各项内容和必须的安全措施,或制定出书面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
3、动火票填写完毕后,经逐级领导审核完善并签字同意,交由煤气防护站。
4、作业前,经煤气防护人员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检测、实验合格后,签发同意动火许可证,并作业现场负责人收到煤气防护人员签字同意动火的“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后,方准动火。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篇)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62187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0.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型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场站内生产区,瓶组间、存瓶间等,未经批准严禁在上述生产区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操作。
2、站内防雷设施、防静电装置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每年雨季前及入冬前____次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3、定期对用于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装卸车、灌瓶、加液、加气用的橡胶和金属软管及液化气加气枪防拉断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卸车软管每年进行打压试验,打压不合格和外皮有龟裂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4、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和其他有害气体并进行氧份检测,确定安全后方可进入。
5、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根据需要穿戴防护用具,系好安全带、安全绳;作业必须____人以上,____人作业,____人监护。
作业人员应轮换操作。
6、维修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带气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或采取防爆措施,防止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
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以下的照明及防爆电动工具。
8、各场站及超过____个瓶的瓶组间必须____小时值守。
二、设备管理(一)压缩机、烃泵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行压力、温度、密封、润滑、冷却和通风系统无异常。
2进、出口阀门开关灵活,连接部件紧固,运动部件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等。
3现场压力、温度等一次仪表正常、各运行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
4各项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应正常。
5当有下列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车处理:1)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失灵;2)润滑、冷却、通风系统出现异常;3)压缩机运行压力高于规定压力;4)压缩机、烃泵、电动机、发动机等有异声、异常振动、过热、泄漏等现象。
6压缩机检修完毕重新启动前应对设备进行置换,置换合格后方可开机。
7压缩机、烃泵的大、中、小修理,应按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准执行。
8压缩机、烃泵所配备的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一年校验一次。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ecf02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4.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燃气管理,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用户和燃气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燃气经营企业供给生活、生产使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层气和人工煤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燃气工程建设,燃气生产、经营和使用,燃气设施保护和燃气器具销售、安装、维修、使用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天然气开采、液化石油气炼制及其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不适用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对燃气的安全生产、运输、消防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另有规定的,依据其规定。
第四条发展燃气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利用、配套建设、保障安全、规范服务、有序竞争、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燃气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安全生产监督、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价格、环境保护、交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燃气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公民使用燃气的安全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进行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播放、刊登燃气安全使用的公益广告。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七条设区的市、县(市、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燃气专项规划,征求上一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负责实施。
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611b6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e.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燃气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燃气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拆除等各个环节。
三、安全管理职责1. 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2. 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3. 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 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施安全运行。
3. 安全检查制度(1)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安全检查应包括设备设施、管道、阀门、仪表等各个环节。
4. 应急预案(1)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2)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教育培训(1)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6. 安全技术措施(1)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燃气设施的安全性能。
(2)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监督与检查1. 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2. 燃气设施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安全管理工作。
六、奖惩措施1. 对在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燃气设施运营单位负责解释。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7194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c.png)
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燃气设备安全管理,防范燃气设备事故,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依据《燃气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使用燃气设备的组织,保证燃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条燃气设备指的是使用燃气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的设备,包括燃气热水器、燃气锅炉、燃气灶具、燃气空调等。
第四条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应当依法、科学、合理、严格,以预防为主,兼顾监管和援救,加强安全管理,保证设备安全。
第五条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燃气设备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燃气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架构第六条单位应当建立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最高主管负责,设专职负责人。
第七条单位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对燃气设备安全管理进行审核和评估。
第八条单位应当设立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机构,负责燃气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单位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燃气设备的安全评估、检测和维修等工作。
第十条单位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燃气设备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制定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燃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燃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燃气设备的选购、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管理规定;(二)燃气设备的日常巡检、维修、保养和安全监测规定;(三)燃气设备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理预案;(四)燃气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燃气设备档案,包括燃气设备的购置合同、安装验收记录、日常巡检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资料。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制度,确保燃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建立燃气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燃气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f1c74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e.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确保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燃气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特制定本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燃气公司及其所属分公司的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 燃气设备设施:指燃气生产、储存、输配、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设施,包括燃气生产设备、燃气储存设备、燃气输配设备、燃气销售设备、燃气使用设备等。
3.2 燃气生产设备:指用于燃气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如燃气发生器、燃气净化设备、燃气压缩设备等。
3.3 燃气储存设备:指用于储存燃气的设备,如燃气储罐、燃气气瓶等。
3.4 燃气输配设备:指用于燃气输配过程中的设备,如燃气管道、燃气阀门、燃气调压器等。
3.5 燃气销售设备:指用于燃气销售过程中的设备,如燃气表、燃气充值设备等。
3.6 燃气使用设备:指用于燃气使用过程中的设备,如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等。
4. 组织机构4.1 燃气公司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4.2 各分公司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分公司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4.3 燃气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各分公司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5. 安全管理职责5.1 燃气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建立健全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5.2 燃气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定期对燃气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5.3 燃气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加强对燃气设备设施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5.4 燃气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5 燃气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加强对燃气设备设施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6. 燃气设备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6.1 燃气设备设施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d3a53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8.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加强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燃气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燃气管道、燃气灶具、燃气锅炉等。
3.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4.本制度的内容包括燃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安全使用要求、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二、燃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1.燃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2.燃气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在无人时进行,绝不得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修或加装。
3.燃气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操作证书。
4.定期检查燃气设备设施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查燃气管道、燃气阀门是否存在泄漏情况;检查燃气灶具、燃气锅炉是否正常燃烧;检查燃气设备设施周围是否存在可燃物品等。
5.发现燃气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立即停用设备,并上报相关责任人,协助进行后续处理。
三、安全使用要求1.燃气设备设施的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设施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设备设施周围的通风良好;使用设备设施时应注意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
2.使用燃气设备设施前,应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设备设施处于正常可用状态后方可使用。
3.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拆除燃气设备设施,禁止私拉私接燃气管道。
4.燃气设备设施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知识,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5.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燃气设备设施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停用设备,并上报相关责任人,协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四、事故应急处理1.燃气设备设施发生事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并在第一时间报警。
同时,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远离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856df8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2.png)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燃气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障燃气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提高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2.1 目的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燃气设备设施在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报废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合理和科学的管理,防止燃气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2 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燃气设备设施的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燃气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3. 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3.1 安全第一原则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应当放在首位。
任何时候都要以安全为前提,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风险管控原则管理者应通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 法律法规遵循原则所有管理活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燃气设备设施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4.1 设备设施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4.1.1 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设计燃气设备设施时应考虑安全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等因素。
4.1.2 设计文档应详细记录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安全预防措施等。
4.2 设备设施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4.2.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工作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性。
4.2.2 施工人员应依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使用符合要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4.3 设备设施运行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4.3.1 设备设施运行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熟悉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设备设施。
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641d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8.png)
一、目的为加强燃气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燃气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燃气设施的生产、储存、输配、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燃气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
2. 设立燃气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燃气安全管理。
四、管理制度1. 燃气设施安全检查(1)燃气设施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2)燃气设施安装、改造、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燃气使用安全管理(1)使用燃气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使用燃气时,必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严禁使用明火检查燃气泄漏情况。
(4)严禁私自改装、拆装燃气管道。
3. 燃气泄漏应急处理(1)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气源,切断电源,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撤离现场,避免发生爆炸。
(3)立即通知燃气公司进行处理。
4. 燃气设备维护保养(1)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修。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燃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加强对燃气设施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3. 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宣传,普及燃气安全知识。
六、安全责任1. 燃气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2. 燃气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燃气安全工作负总责。
4. 员工应自觉遵守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燃气设施安全运行。
七、监督与检查1. 定期对燃气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燃气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燃气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新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制定与实施,我单位将进一步加强燃气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燃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新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燃气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新版)一、一般规定:1、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型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场站内生产区,瓶组间、存瓶间等,未经批准严禁在上述生产区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操作。
2、站内防雷设施、防静电装置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每年雨季前及入冬前2次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3、定期对用于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装卸车、灌瓶、加液、加气用的橡胶和金属软管及液化气加气枪防拉断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卸车软管每年进行打压试验,打压不合格和外皮有龟裂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4、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和其他有害气体并进行氧份检测,确定安全后方可进入。
5、进入压缩机房、气瓶间、燃气调压室及其他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根据需要穿戴防护用具,系好安全带、安全绳;作业必须2人以上,1人作业,1人监护。
作业人员应轮换操作。
6、维修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带气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或采取防爆措施,防止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
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以下的照明及防爆电动工具。
8、各场站及超过30个瓶的瓶组间必须24小时值守。
二、设备管理(一)压缩机、烃泵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行压力、温度、密封、润滑、冷却和通风系统无异常。
2进、出口阀门开关灵活,连接部件紧固,运动部件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等。
3现场压力、温度等一次仪表正常、各运行参数应在规定范围内。
4各项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应正常。
5当有下列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车处理:1)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失灵;2)润滑、冷却、通风系统出现异常;3)压缩机运行压力高于规定压力;4)压缩机、烃泵、电动机、发动机等有异声、异常振动、过热、泄漏等现象。
6压缩机检修完毕重新启动前应对设备进行置换,置换合格后方可开机。
7压缩机、烃泵的大、中、小修理,应按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准执行。
8压缩机、烃泵所配备的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每一年校验一次。
9定期对压缩机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进行排污,污物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二)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灌瓶间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灌装设备、介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运行管理方式,但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2灌装前应对灌装设备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灌装系统连接部位紧固,运动部位应平稳,无异响、过热、异常振动;2)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应正常;3)气动阀、手摇油泵系统的压力、密封、润滑正常;4)使用的灌装秤、加气机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灌装秤灌装前应进行校准;3对站内管道、阀门应定期进行巡检和定期维护,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阀门无锈蚀;2)站内管道无泄漏;3)阀门和接头没有泄漏、损坏现象;4)定期对阀门进行启闭操作和维护保养,无法启闭或关闭不严的阀门,要及时维修或更换;4灌装前应对在用气瓶进行检查.发现下列情况时不得灌装:1)未取得国家颁发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厂生产的气瓶;2)外表损伤、腐蚀、变形严重以及被判报废的气瓶;3)超过检测周期的气瓶;4)新投用的未经置换或未抽真空处理的气瓶;5)未张贴电子标签的车用瓶;6)绝热气瓶失去真空度的;5气瓶灌装后应对其灌装重量和气密性进行逐瓶复检。
合格的气瓶加封塑封防伪标志。
6加气、卸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软管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2)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灌装秤、加气机定期进行检定;3)加气、卸气前应检查系统连接部位,确认密封良好,自动、连锁保护装置正常,接好地线;4)卸(装)车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液化天然气装卸车时人体未受保护部分不得接触未经隔离装有液化天然气的管道和容器;5)液化天然气卸(装)车结束之后,应使拆卸下的低温软管处于自然伸缩状态;严禁强力弯曲,恢复常温后,应对其接口采取封堵措施;6)卸(装)车作业结束后,应对卸(装)车管道内的液体燃气进行回收或排空,严禁液体燃气滞留在密闭管段内;(三)储罐及附件的运行、维护符合下列要求:1储罐及附件的运行、维护和保养,根据各场站内设施的工艺特点及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
2站内值班操作人员必须定时、定线进行巡检,并记录储罐液位、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储罐进出液时,应观察液位和压力变化情况。
3当储罐压力超出范围且安全阀起跳时,且外界温度超过35℃时应启动喷淋降温。
4进入冬季后,要对储罐的排污管、阀门、液位计、液相管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并定期对储罐进行排水、排污。
5储罐的第一道阀门应为常开状态。
阀门应经常维护,保持其启闭灵活。
6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校验。
7每年定期对阀门做密封和启闭性能测试,当阀门无法正常启闭或关闭不严时,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8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时进行气密试验采用充惰性气体和充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但是采用充水方法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9地下储罐应定期检查储罐的防腐涂层及腐蚀情况,设有电保护装置的应定期检测,每年不应少于2次。
10储罐区内水封井应保持正常的水位。
11液化天然气储罐必须采用惰性气体进行试压,不得使用空气和水。
12每年对真空绝热储罐蒸发率进行检查;每2年对其检测1次真空度;13不同来源、不同组分的液化天然气宜存放在不同的储罐中,并应密切监测气化速率。
14对较长时间储存液化天然气且不向外输气的储罐,应定期进行倒罐处理。
(四)瓶装供应站和瓶组气化站瓶装供应站的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瓶、实瓶按指定区域分别存放,并设标志,漏气瓶或其他不合格气瓶应及时处理,不得在站内存放。
2气瓶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2层;50kg气瓶应单层码放,并应留有通道。
3气瓶总容量不得超出设计的数量,存放数量及接口数不得随意更改。
4对无人值守的瓶组站应每日定期巡查,站内密封点应无泄漏,管道及设备应运行正常,瓶组站周边环境良好,并做好巡查记录。
5瓶组站的工艺管道应有明确的工艺流向标志,阀门开、关状态明晰,安全附件齐全。
6站内灭火器每年定期检查和补充。
(五)调压器及附属设备(包括各瓶组间、场站内)的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巡检各连接点及调压器工作情况。
当发现有燃气泄漏及调压器有喘息、压力跳动等问题时,应及时处理。
2及时清除各部位油污、锈斑,不得有腐蚀和损伤。
3对新投入使用和保养修理后重新启用的调压器,必须经过调试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4对停气后重新启用的调压器,应检查进出口压力及有关参数。
5定期检查过滤器前后压差,并及时排污和清洗。
6定期对切断阀等安全装置进行可靠性检查。
7瓶组供应站内配有伴热系统的调压装置,在瓶组卸压时应观察各级调压器热媒的进水和回水温度,不得超出正常范围。
(六)气瓶运输1运输气瓶的车辆应符合下列规定:1)必须是取得运输危险化学品相关手续的车辆;2)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准运证和化学危险品运输驾驶证;3)车厢必须为敞开式;4)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5)配备GPS定位系统;2气瓶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运输车辆上的气瓶,应直立码放,且不得超过两层。
运输50kg气瓶应单层码放。
并应固定良好.不应摇摆、碰撞;2)气瓶装卸不得摔砸、倒卧、拉拖;3)气瓶运输车辆严禁携带其他易燃、易爆物品;4随车人员严禁吸烟;三、管网管理1已建成的地下管道上方应设立标志桩或标志砖,无法设立的地段,应在管道附近的永久建筑物上进行标注。
2在燃气管道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应有土壤塌陷、滑坡、下沉、人工取土、堆积垃圾或重物、管道裸露、种植深根植物及搭建建(构)筑物等。
3如管道沿线有燃气异味、水面冒泡、树草枯萎和积雪表面有黄斑等异常现象或燃气泄出声响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4对穿越跨越处、斜坡等特殊地段的管道,在暴雨、大风或其他恶劣天气过后应及时巡查。
5在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的施工,巡线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安全进行监护。
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有书面记录。
并要设立临时警示标志;如施工过程中造成燃气管道损坏、管道悬空等,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6对燃气管道附件丢失或损坏,要及时修复。
7对架空敷设的燃气管道应有防碰撞保护措施和警示标志;应定期对管道外表面进行防腐蚀情况检查和维护。
8泄漏检查可采用仪器检测或地面钻孔检测,可沿管道方向和从管道附近的阀门井、窨井或地沟等地上(下)建(构)筑物检测。
9管线上的凝水缸应定期排放积水,排出的污水应收集处理,不得随地排放,严禁空放燃气;在道路上作业时,应设作业标志。
四用户设施1定期对燃气用户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对用户进行安全用气的宣传,并符合下列要求:1)对商业用户、工业用户、采暖等非居民用户每年检查不得少于1次;2)对居民用户每2年检查不得少于1次;2入户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并应做好检查记录:1)确认用户设施完好;2)用户不得被擅自改动管道或将管道作为其他电器设备的接地线使用,管道无锈蚀、重物搭挂,连接软管应安装牢固且不应超过1.5米及老化,阀门应完好有效;3灶具、热水器符合安装、使用规定。
4燃气无泄漏。
5灶前燃气压力应正常。
6计量仪表完好。
7进入用户室内作业应首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开窗通风,切断气源,消除火种,严禁在现场拨打电话;在确认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0%时,方可进行检修作业。
8向用户宣传下列用户必须遵守的规定:1)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或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2)不得擅自改动燃气管线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3)在安装燃气计量仪表、阀门及气化器等设施的专用房内不得有人居住、堆放杂物等;4)不得加热、摔砸、倒置液化石油气钢瓶及倾倒瓶内残液和拆卸瓶阀等附件;5)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泄漏;6)连接燃气用具的软管应定期更换,严禁使用过期软管,并应安装牢固,不得超长;7)正常情况下严禁用户开启或关闭燃气管道上的公用阀门;8)当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燃气用具异常、燃气泄漏、意外停气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严禁动用明火、启闭电器开关等,应及时向我公司报修,严禁在漏气现场打电话报警;9用户有义务协助燃气供应单位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