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

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

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

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4。

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5。

助理医师医士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了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各专业手术分类一外科系统甲类手术 1。

普通外科 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 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及楔形切除 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买十二指肠切除术 4胆道再次手术 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 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 7经胸颈无名及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血管移植术 8扩大全胰腺切除术 9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切除术 10右心耳下腔静脉旁路移植术 11腹腔内肿瘤联合3种以上脏器切除 12新开展的各种手术 13诊断不明确的探查术. 2。

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规定

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规定

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规定手术是临床医生在特定的医疗环境下进行的治疗和修复患者组织结构的一种方法。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

这种制度旨在对手术的复杂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一章手术分级系统1.1 手术的定义与分类手术是通过外科操作修补损伤的治疗方法。

按照手术对象的不同,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类:A类手术:对患者安全风险低的简单手术,如皮肤切口、简单切除等。

B类手术:对患者安全风险适中的中等难度手术,如腹腔镜手术、骨折复位等。

C类手术:对患者安全风险高的高难度手术,如心脏手术、肝移植等。

1.2 手术分级规定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等级,医疗机构应设定相应的手术分级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A类手术:手术时间短于2小时,无需住院观察,患者安全风险低。

B类手术:手术时间2-4小时,部分患者需要住院观察,患者安全风险适中。

C类手术: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大部分患者需要深入住院观察,患者安全风险高。

第二章手术医师权限管理2.1 手术医师分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医师的资质和经验设立合适的手术医师分级制度,确保手术医师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临床经验。

分级制度如下:初级手术医师:具备基本手术操作技能,可独立完成A类手术。

中级手术医师:具备较高的手术技术水平,可独立完成B类手术。

高级手术医师:具备专业领域的深入手术技术,可独立完成C类手术。

2.2 手术医师权限管理规定为确保手术医师的技术能力和安全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手术医师权限管理规定,具体如下:初级手术医师:只能独立完成A类手术,完成B类手术需在中级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

中级手术医师:可独立完成A类和B类手术,但完成C类手术需在高级手术医师指导下进行。

高级手术医师:可独立完成所有手术类别。

2.3 手术医师职责与义务手术医师在进行手术时,应遵守以下职责与义务:1) 严格按照手术标准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提前评估手术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取得知情同意;3) 配合团队完成手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物资和设备的准备充分;4) 妥善记录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形成完整的手术记录。

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科室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对手术项目的难度和风险进行
评估,对手术科室的手术进行分级管理,以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

以下是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依据和目的
二、手术项目的难度和风险评估
三、手术分级的设定
根据手术项目的评估结果,手术科室应该根据手术分级的设定,将手
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

分级的依据可以包括手术的难度、
手术的风险、手术的复杂性等。

四、手术分级的管理
手术科室应该对手术分级进行管理,包括定期评估手术项目的难度和
风险,及时更新手术项目的分级等。

同时,手术科室应该根据手术分级的
不同,确定不同的手术操作要求、手术人员的资质要求等。

五、手术分级的信息共享和传递
手术科室应该建立手术分级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机制,包括将手术分级
的信息纳入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中,及时向手术相关人员进行传递,确保手
术科室内的每个相关人员都了解手术项目的分级情况。

六、追踪和评估
手术科室应该对手术的分级进行追踪和评估,包括对手术的操作情况、手术的术后效果等进行评估,以及对手术分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同时,手术科室应该不断优化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与时俱进,使其更加适应不同阶段的手术发展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4年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4篇

2024年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4篇

2024年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4篇目录第1篇附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2篇市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五)第3篇州医院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第4篇县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市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五)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五)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

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附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手术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对各级手术医师的管理,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特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一)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三)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四)ⅳ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手术医师指主刀人员(助手除外),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 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管理要求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管理要求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管理要求一、总则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要求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涉及手术分级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 制定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确立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原则和实施方式。

2. 划分手术分级,分为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三级手术。

3. 手术级别的确定:根据手术复杂程度、风险程度、医疗技术要求等因素确定手术级别。

4. 手术安全措施:对于每一级别的手术,制定相应的手术安全措施,确保手术过程安全顺利。

5. 手术队伍组建:根据手术级别确定手术队伍成员,包括主刀医师、助理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

6. 手术设备准备:根据手术级别确保手术所需设备的齐备和正常运转。

7. 手术术前准备:对于每一级别的手术,医疗机构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手术安全检查等。

8. 手术风险评估:在手术前应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9. 手术流程控制:对于每一级别的手术,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手术流程,确保手术过程规范有序。

10. 手术后管理:对于每一级别的手术,应做好术后管理和随访工作,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11. 手术质量评价:对每一级别的手术进行质量评价,及时反馈结果,不断改进手术质量。

四、责任分工1. 医院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分级管理的顺利实施。

2. 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指导医务人员做好相关工作。

3. 医务人员: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工作,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

4. 护理人员:参与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做好患者护理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五、监督检查1. 建立手术分级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2. 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对于严重违反手术分级管理规定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本管理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订,须报医院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明确外科医师的手术资格和责任,规范和限定各级外科医师对本专业手术的操作范围,确保手术安全和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我院根据相关规定,参照有关资料,在原有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一、手术分级1.1普通手术(一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较低普通手术。

(二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1.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⑴被手术者系外宾、侨胞、港、澳、台同胞的。

⑵被手术者系特殊监管对象、甲、乙类传染病人和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

⑶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⑷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⑸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⑹术前已知手术、麻醉风险极高、预后差的。

⑺外院医师应邀来院参加手术的。

⑻器官移植术。

⑼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必要时科主任上报医务部备案,协调组织实施。

异地行医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获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手术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第三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疗效优先、质量可控、公平公正。

第四条手术分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前准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质量。

第二章手术分级原则第五条按照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和手术病种等因素,将手术分为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第六条一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低的手术,一般适用于普通病例,需要较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七条二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中等的手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病例,需要较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八条三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较高的手术,适用于高风险病例,需要全面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第九条医院应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手术分级,确保分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手术分级管理措施第十条医院应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手术分级标准、审核手术分级申请、指导手术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等。

第十一条医院手术分级评估应由手术前的多专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手术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

第十二条手术分级评估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方案确定等内容。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分级申请流程、手术分级标准和手术分级审核程序等。

第十四条手术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例复杂性、手术难度、手术器械和设备等多种因素。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手术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估,对手术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改进措施。

第四章手术分级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七条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应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评价。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目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规范各级医师手术操作权限,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定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指为保障患者安全,按照手术风险程度、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和资源消耗不同,对手术进行分级管理的制度。

三、适用范围全院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

四、制度内容(一)手术分级1.根据手术的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本院的手术分为四级并进行管理: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本制度所指医师,系在我院注册的执业医师。

根据手术医师取得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将其分为四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1.住院医师:限于一级手术。

2.主治医师:限于二级及以下手术;在具备二级手术资质准入的基础上,经授权后可以开展部分三、四级手术。

3.副主任医师:限于三级及以下手术;具备三级及以下手术资质准入的基础上,经授权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

4.主任医师:四级手术以及本专业其他各级手术。

任何级别医师所作的外科手术级别,均不可超出所受聘医院的外科手术执业范围。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1.常规手术(1)一级手术: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

(2)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签发手术通知单。

(3)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签发手术通知单。

(4)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签发手术通知单。

2.急诊手术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员生命,值班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进行急诊、抢救手术的安排,并迅速向科室主任和医务部或总值班汇报,请求技术支持。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一、总则为了规范手术管理流程,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开展手术工作,特制订本分级管理制度。

此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手术管理,包括手术的安排、审核、执行和监督等相关内容。

二、手术分级制度1. 一级手术:指常规手术,对手术操作要求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等。

2. 二级手术:指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心脏搭桥手术、肺癌根治术等。

3. 三级手术:指手术操作要求非常高,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器官移植手术、复杂神经外科手术等。

4. 四级手术:指特殊手术,对手术操作要求极高,病情非常罕见或独特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面部移植手术、胎儿手术等。

三、手术管理流程1. 患者评估: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手术级别并记录在病历中。

2. 专家评估:一旦确定手术级别,同时进行专家评估,确保手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术前准备: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确保患者手术前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4. 手术安排:根据专家评估和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安排手术时间、手术室和手术团队。

5. 手术执行:根据手术计划,手术团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6. 术后处理:术后医生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

7. 术后随访:手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检查术后效果,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手术质量评估1. 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根据手术级别和手术难度,制定相应的手术质量评估标准。

2. 定期质量评估:定期对手术进行质量评估,检查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确保手术质量可控。

3. 处理手术意外事件:一旦发生手术意外事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以避免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五、手术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及时识别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避。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模板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模板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了规范医院手术操作,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外科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

三、手术分级标准1. 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风险等级及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将手术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手术:常规、简单、风险较低的手术。

- 二级手术:中等难度、风险适中的手术。

- 三级手术:较高难度、风险较高的手术。

- 四级手术:高难度、高风险、需要特殊技术或设备的手术。

2. 具体手术分级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根据手术操作规程和实际情况确定。

四、授权原则1. 医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执业经验,方可申请相应等级手术的授权。

2. 授权应根据医生的专业技能、手术经验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评估结果进行。

3. 授权不是永久性的,需定期复审,根据医生的手术表现和患者反馈进行调整。

五、授权程序1. 医生向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提交手术授权申请,并附上个人简历、执业证书、过往手术记录等相关资料。

2.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和手术能力评估。

3. 通过评估的医生将获得相应等级手术的授权,并由医院颁发授权证书。

4. 授权证书有效期为两年,到期后需重新申请复审。

六、监督管理1. 医院应建立手术授权档案,记录医生的授权信息和手术表现。

2. 对于手术中出现的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及时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调整或撤销医生的手术授权。

3. 医院应定期对手术授权情况进行内部审计,确保授权制度的执行。

七、附则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未经授权擅自进行手术的医生,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适时修订。

八、生效日期本制度自XXXX年XX月XX日起生效。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库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手术管理工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手术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不同种类手术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进行科学分类、分级别管理的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从事手术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

第四条手术分级管理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手术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手术管理制度,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卫生。

第二章手术分级标准第六条手术分级标准应当根据手术的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器械设备需求及术后护理要求等因素进行确定。

第七条手术分级标准分为四级:(一)一级手术:指对患者较简单、手术相关风险较低、不需要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二)二级手术:指对患者比较复杂、手术风险适中、需要少量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三)三级手术:指对患者相对复杂、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较多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四)四级手术:指对患者极其复杂、手术风险很高、需要大量特殊器械和设备的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室、器材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等情况,明确每个手术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第三章手术管理程序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管理制度和手术分级标准。

第十条手术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审查和评估手术管理工作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登记制度,对每台手术进行记录、归档,并建立手术数据库。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对每台手术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术前讨论会制度,对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手术进行讨论并确定手术方案。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整理手术相关数据,及时发布手术管理通报。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文件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该医疗机构内所有手术室的管理和操作。

三、手术分级根据手术的创伤性、复杂程度和风险等不同情况,手术分为三级:1.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小、简单的手术,风险较低,如阑尾切除术、痔疮切除术等。

2.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中等、较复杂的手术,风险适中,如胆囊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3.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主要是指创伤性大、高度复杂的手术,风险较高,如心脏搭桥术、肝移植术等。

四、手术分级的确定1. 手术科室负责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的创伤程度、手术的复杂程度、手术的风险等因素,结合专科医师的意见,确定手术的分级。

2. 手术分级应当在手术前进行,并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确保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和理解。

五、手术分级的管理1. 手术科室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对每台手术进行登记和归类,确保手术分级准确无误。

2. 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应包括手术名称、手术级别、手术日期、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等信息,并应当做好安全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3. 手术分级管理台账应当每月进行核对和汇总,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手术分级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一级手术管理1. 一级手术应当由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师负责,并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

2. 一级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好相应的检查和评估,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一级手术应当在洁净、安静的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器械和器材应符合要求,确保手术安全无菌。

4. 一级手术应当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

七、二级手术管理1. 二级手术应当由具有一定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负责,并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和麻醉医师。

2. 二级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好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评估手术的风险和可行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6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精选6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

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2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

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

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

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

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引流、膀胱结石、鞘膜积液、一般四肢手术、体表肿瘤、胎头吸引器助产等手术由主治医师或科主任批准,由住院医师担任手术者(实习医师担任术者,必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手术质量,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手术权限及责任,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实施全面的手术风险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外科、骨科、眼科、口腔科等涉及手术操作的科室。

三、管理标准1. 手术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难度、风险和技术要求,将手术分为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术和三级手术。

1.1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包含常见且技术要求较低的手术,操作风险较小,可以由护士或医技人员执行。

1.2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风险,并需要医生进行操作。

二级手术需要经过相关科室主任或副主任的授权才能执行。

1.3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需要经过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以及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的授权才能执行。

2. 授权责任2.1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责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制定本科室的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并确保手术授权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同时,对本科室的医生进行一定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医生具备相应的手术技能。

2.2 手术医生责任手术医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进行准确的手术分级和风险评估。

同时,手术医生应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获得手术授权的书面同意。

2.3 护士或医技人员责任护士或医技人员需要熟悉手术过程和操作规范,协助医生完成手术,确保手术过程中依据授权权限进行操作,同时负责手术过程的记录和相关文档的归档。

3. 手术分级授权流程3.1 申请与评估阶段•手术医生提交手术申请,包括手术类型、预计手术难度和风险评估等相关信息。

•科室主任或副主任进行手术类型和难度的评估,确认手术分级。

3.2 授权与备案阶段•科室主任或副主任根据手术分级,在手术授权簿上签署授权意见。

•授权簿将被归档并备案。

4. 手术风险管理4.1 风险评估手术前,医生应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与患者沟通,提供风险提示与建议,取得患者书面同意。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是外科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它能够改善病患的健康状况,缓解疾病的痛苦。

然而,手术的风险与复杂性也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外科学界制定了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针对不同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进行分类和管理,为外科医生提供准确的参考,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一、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外科手术的风险与复杂性各不相同,有些手术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另一些手术则相对简单。

因此,建立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供指导和参考: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外科医生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医生可以根据手术的级别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经验的手术,避免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优化资源分配: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可以优化资源的分配。

高风险的手术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以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设备。

相反,低风险的手术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避免浪费。

3. 提高手术质量:通过分类和管理不同手术,医疗机构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

高风险手术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规范管理,确保每个手术环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低风险手术也能够得到必要的关注,防止因为轻视而产生的错误。

二、外科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1. 设立手术分级标准:不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相应的手术分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手术风险、手术复杂性、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标准越细致,越能够确保手术的准确分类和管理。

2. 开展专业培训:为了让医生准确理解和应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手术分级标准的解释和示例、手术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等。

通过培训,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意义和实施要求。

3. 建立电子管理系统:为了更方便地管理和监控不同手术的分级情况,医疗机构可以建立相应的电子管理系统。

河南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各专业手术分级

河南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各专业手术分级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手术的责任人、操作规程、术后管理和并发症处理等。
3.医疗机构应当对开展各级手术的医师进行资质认定,确保医师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能力。
4.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专业手术分级
1.外科手术:
(1)一级手术:如浅表肿物切除、阑尾切除等;
八、信息管理与公开(续)
5.建立省级手术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间手术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
6.通过手术信息平台,加强对手术质量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九、患者权益保障
1.医疗机构在开展手术前,应充分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2)二级手术:如胆囊切除、甲状腺手术等;
(3)三级手术:如胃大部切除、肝叶切除等;
(4)四级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心脏手术等。
2.妇产科手术:
(1)一级手术:如人工流产、宫颈息肉切除等;
(2)二级手术: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等;
(3)三级手术:如全子宫切除、卵巢癌根治等;
(4)四级手术:如盆腔脏器切除、宫颈癌根治等。
十二、宣传与教育
1.加强对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手术风险的认识。
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手术分级管理的理解和配合。
3.鼓励医疗机构举办手术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4.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普及手术分级知识,促进社会公众对医疗行业的理解和支持。
3.其他专业手术分级,参照上述原则,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制定。
五、监督管理
1.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对全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指导。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
(1)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风险的认识。
(2)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手术不良事件,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九、患者权益保护
1.医疗机构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为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手术信息。
(1)医疗机构应制定患者知情同意书,确保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充分理解并同意手术方案。
(2)医疗机构应将手术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医务人员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十一、跨科室协作
1.医疗机构应鼓励跨科室协作,以综合管理患者手术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1)对于涉及多个学科的手术,医疗机构应组织多学科团队共同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2)医疗机构应建立跨科室沟通机制,确保手术相关信息在不同科室间高效流通。
七、持续改进与评估
1.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进行内部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1)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手术质量改进活动,分享经验,提升手术水平。
(2)医疗机构应对手术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2.医疗机构应主动参与外部评估和质量认证,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手术管理水平。
四、手术过程管理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详细的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每一级手术都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2.手术前,医疗机构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手术风险的告知和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签字。
(1)对于风险较高的手术,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术前讨论,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2)医疗机构应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具备充分的知情同意,包括手术方式、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等信息。
本办法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通过明确手术分级标准、手术权限管理、质量控制、人员培训、风险管理、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化建设、跨科室协作、紧急情况处理和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手术管理水平。同时,明确法律责任和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手术服务。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规定

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规定

手外科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规定一、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手术医师。

二、科室成立手术授权管理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师的手术权限管理,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及高年资主治医师医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科主任任组长,为本科室手术权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三、管理小组定期对本科室的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权限评估工作,结合每位手术医师的实际工作水平与能力明确其具体的手术权限。

四、管理小组讨论确定医师的手术权限后,填写《手术权限申请表》,经科主任签名确认后报送医务部,医务部将申报情况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医师方获得相应的手术权限。

审批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由科主任保存,另一份由医务部备案。

五、手术医师权限的动态管理。

1、根据手术医师级别变动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科室管理小组将适时组织手术权限的再评估工作,并在履行申请审批程序后,扩大申请医师相应的手术权限.2、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确定因为一年内手术医师存在医疗过失行为而导致非计划再次手术达到2例者,科室将降低其手术权限一级或限制其部分手术权限3至6个月。

3、手术医师不得超权限实施手术,否则给予通报批评或降低、暂停手术权限3个月至1年等处罚。

4、发生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手术医师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六、手术医师手术权限的再授权机制.1、被降低、限制手术权限或暂停执业的手术医师,医院将责成本科室的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察,考察时间为3个月至1年不等。

2、考察期满后,管理小组对被考察医师再次进行手术权限评估。

3、根据评估结果,如管理小组认定被考察医师可以再申请或恢复相应手术权限,需填写《手术权限再授权申请表》,并经申请医师、科主任签名确认后报送医务部。

4、医务部对再授权申请进行审核,并提请医疗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方可对该医师的手术权限进行再授权。

手术准入及有创操作管理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为了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和手术质量及手术效果,特制定本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经外科系统质量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1、甲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乙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职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乙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乙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四、各级外科医师手术资格准入程序(一)医院成立“外科手术医师资格准入评审小组”,由外科主管业务院长负责,各手术专业相关专家任成员;成立“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教科,由医教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确定每年组织一次全院外科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核审批工作;各外科手术科室成立本科室“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核小组”,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手术医师准入资质进行审核。

同时每年底对科室每一名医师的手术资质与能力进行一次评价并有记录。

(二)新近取得执业医师证的外科手术医师需主持手术时,或手术医师根据前述有关条款需晋级主持上一级手术时,医师应根据自己的资历、实际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情况,在每年的第二、四季度前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交本科室主任。

(三)各科室主任收到医师的《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后应及时组织科内审核小组进行讨论认定,由科室主任审核后提交医教科,由医教科提交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评审小组”讨论审批。

(四)每一位术者可承担本人最高级及以下各类型手术,但不能承担高于本人最高级别手术。

(五)实习生、进修医生、新分配来科的医师尚未取得执业资格时,不得以主刀职责从事任何类型手术。

(六)为尽快培养人才,高一级别的主刀医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带下一级别医师,下一级别医师应虚心学习,尽快提高。

(七)主刀医师应承担相应手术技术责任,术后应加强管理,助手决不能因未承担主要责任而疏于术后管理。

(八)医教科授权手术麻醉科和本科主任(科室负责人)共同负责手术准入范围的监督工作。

对每天各手术科室提交的下一天手术通知单,其术者必须填写真实,并经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专人送至手术麻醉科,手术麻醉科按通知单填写的术者考核。

如遇特殊原因,手术需临时更换术者时,需在具有同级或高一级手术资格的医师中调换,并且科主任(科室负责人)要及时通知手术麻醉科。

同时在病程中做相应记录,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取得其签字。

(九)凡违反本规定者,手术麻醉科有权拒绝接受手术,产生后果由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医生负责。

三次违反本规定的相关人员暂停1~3月同类手术资格。

如果发生同类手术水平的技术事故,相应责任人除承担相应责任外,同时给予手术资格降级处理;在执行中,若手术麻醉科、本科室主任(科室负责人)监督不力,导致违反本规定的事件发生,手术麻醉科及本科室主任(科室负责任人)负主要责任。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常规手术1、甲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术前经全科讨论同意,由住院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并打印一份由科主任确认签字后报医教科备案。

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重大(致残、特殊)手术审批表》,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同意意见后报主管业务院长审批签字并报医教科备案。

2、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术前经科内治疗组讨论,由住院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

3、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同意,术前经科内治疗组讨论,由住院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

4、丁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同意,由住院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

(二)急诊手术1、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通知并施行手术。

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或手术中发现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科主任、医教科(总值班),由医教科(总值班)报告主管院长,需要时继续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原则上应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

2、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科主任(科室负责人)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任何级别的值班医生在不违背科主任(科室负责人)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术毕一周内补办书面手续,填写《超范围及新开展(科研)诊疗技术审批表》,一式二份,一份入住院病历,一份医教科备案存档。

(三)新技术、新项目、重大的新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超范围手术审批程序1、重大的新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超范围手术,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后,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科研性项目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申请批准时需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原件和复印件;(2)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学历,职称,技术开展情况,设备,基础设施条件及日常技术质量考核情况;(3)近二年本科室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统计;(4)开展新手术的可行性论证报告;(5)人员进修学习情况;(6)是否有上级指导医师;(7)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2、一般性的新技术、新项目手术需由所在科室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初定后报医教科审核。

医教科根据本科医护人员结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设备条件,现场操作等综合考评合格后报主管业务院长审批,并报市卫生局批准同意后执行。

(四)外出会诊手术本院医师受邀请到下级医院指导手术,必须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外出手术医生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按本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五)特殊手术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8)大器官移植。

以上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重大(致残、特殊)手术审批表》,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教科,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住院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

六、监督管理程序(一)手术科室科主任在签署“手术审批表”时,必须按照各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签署是否同意手术意见,如主刀医师超越手术权限,科室主任有权停止该手术或更换主刀医师(二)医教科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其检查结果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范围。

(三)出现手术医疗事故或其它医疗问题的医师,科室可组织本科室专家组对其技术水平进行再认定,并经科主任审核签署意见后,提出书面报告交医教科,由医教部提交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评审小组”进行讨论,决定该医师是否降级手术权限或停止某级某种手术。

七、具体说明:1、各手术科室的各级手术医师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规定。

手术医师未经管理程序擅自越级主持或开展手术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对无准入资格的医生,无论职称、级别高低一律不准主刀任何级别手术,若擅自主刀手术,按非法执业处理。

有副主任编制的科室,副主任(无论职称高低)要无条件的严格履行此规定,经审批后方能独立/或与主任合作手术。

2、各级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遇到未预测的特殊情况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教科、主管业务院长。

3、各科室要严格手术审批权限及制度,严格执行乙级及以上手术术前病例讨论制度,达到术前检查全面,诊断明确,准备充分,方案合理,手术人员配备符合要求。

4、经术前病例讨论,认为手术过程有一定难度时,要拟订相应措施,同时要采取与上级合作,利用台上会诊的办法共同解决难点,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5、有关手术级别的划分,各科室根据具体手术开展的情况进行划分,原则要比要求降一级执行。

6、各手术科室对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以上医疗事故的人员降一级执行,直至取消手术资格,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重新恢复手术级别,需经医院和市卫生局考核后裁定。

7、各手术科室的各级手术医师未执行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一经查实,追究科室主任的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应科室主任、责任人的责任。

8、麻醉科室医师资质认定,请参照此管理规定的手术分级、手术医师分级标准,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从事本专业年限、手术分级级别、实际操作水平等标准,进行本人申报、科室审核小组审核,本科室主任同意并签字后报医教科。

由医教科提交主管业务院长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