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和臭氧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氧气不属于温室气体。
2、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A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B 长时间使用空调C 节约用电D 植树造林答案:B解析:长时间使用空调会消耗大量电能,而我国的电能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减少碳排放。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节约用电、植树造林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 6 月 5 日B 4 月 22 日C 3 月 12 日D 5 月 31 日答案:A解析:1972 年 6 月 5 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A 果皮B 废电池C 玻璃D 用过的纸巾答案:C解析: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用过的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5、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水资源?()A 节约用水B 治理水污染C 加强水资源管理D 推广节水器具答案:ABCD解析:节约用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治理水污染能够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加强水资源管理有助于合理分配和保护水资源;推广节水器具能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2、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有()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C 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D 生活垃圾的填埋答案:ABCD解析:工业废水排放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会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残留于土壤;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雨水渗透等方式污染土壤;生活垃圾填埋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土壤污染。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氧气不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2、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减少塑料污染?()A 自带环保袋购物B 使用可降解塑料C 随意丢弃塑料制品D 重复使用塑料制品答案:C解析:随意丢弃塑料制品会导致塑料垃圾的堆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自带环保袋购物、使用可降解塑料以及重复使用塑料制品都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3、下列哪项不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生活污水排放C 雨水冲刷地面D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答案:C解析:雨水冲刷地面本身不会造成水污染,但是如果地面存在污染物,雨水冲刷可能会将这些污染物带入水体中。
工业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4、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储量有限。
5、以下哪种行为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砍伐森林B 过度捕捞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引进外来物种答案:C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砍伐森林、过度捕捞和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6、以下哪种垃圾应该放入有害垃圾桶?()A 废电池B 废纸C 塑料瓶D 果皮答案:A解析: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应该放入有害垃圾桶。
废纸、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7、以下哪种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A 长时间开水龙头冲洗B 用大量水洗车C 安装节水器具D 灌溉农田时大水漫灌答案:C解析:安装节水器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浪费,从而节约水资源。
长时间开水龙头冲洗、用大量水洗车以及灌溉农田时大水漫灌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世界环境日知识竞赛题库试题157道含答案
世界环境日知识竞赛题库试题157道含答案世界环境日知识竞赛题库试题157道(含答案)1. 地球之所以能维持适宜的生态环境,主要归功于哪个自然界的部分?答案:大气层2. 气候变化对世界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了什么严重的问题?答案: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3. 以下哪一种行为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a) 分类垃圾b) 节约用水c) 减少碳排放d) 使用可再生能源答案:d) 使用可再生能源4. 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哪一种行为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a) 行走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b) 避免使用塑料袋c) 减少电力使用d) 食用本地生产的食物答案:a) 行走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5. 温室效应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哪一种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氩气答案:b) 二氧化碳6.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害。
以下哪一种行为会导致空气污染?a)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替开车b) 减少用电c) 种植树木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d) 燃烧化石燃料7. 以下哪一种因素被认为是森林砍伐的主要原因?a) 过度放牧b) 过度建设c) 风暴和火灾d) 木材需求答案:d) 木材需求8.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哪一种行为会导致海洋污染?a) 回收利用废纸b) 尽量减少使用塑料制品c) 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d) 投放废弃物到海洋中答案:d) 投放废弃物到海洋中9. 以下哪一种能源被认为是绿色能源?a) 煤炭b) 风能c) 核能d) 天然气答案:b) 风能10. 以下哪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是可持续的?a) 过度放牧b) 过度捕捞c) 设立自然保护区d) 大规模清理灌木丛答案:c) 设立自然保护区1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12.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节约能源?a) 长时间开着电视机而不看b) 每次都用洗碗机清洗碗筷c) 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d) 每天都洗热水澡答案:c) 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13.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哪些行为?a)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 避免过度消费c) 回收废弃物d)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以上全选答案:以上全选14. 以下哪种材料可以回收利用?a) 纸张b) 塑料袋c) 玻璃瓶d) 一次性餐具答案:a) 纸张、c) 玻璃瓶15. 以下哪种行为会造成土壤污染?a) 有机农业b) 持续过度灌溉c) 植树造林d) 使用可再生能源答案:b) 持续过度灌溉16. 以下哪一个国际组织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a) 世界卫生组织(WHO)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c)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d) 国际红十字会答案:c) 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17. 下列哪种动物被认为是环境保护的象征之一?a) 蝴蝶b) 蟒蛇c) 狮子d) 熊猫答案:d) 熊猫18. 以下哪种行为会造成水源污染?a) 定期清洁水池和水井b) 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c) 使用低流量淋浴头和龙头d) 将废弃物投放到河流中答案:d) 将废弃物投放到河流中19. 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水资源?a) 多种植树木b) 安装滴灌系统c) 每天洗热水澡d) 使用过多的化学清洁剂答案:b) 安装滴灌系统20. 什么是可持续农业?答案: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种植和养殖方式,旨在保护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多选及答案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多选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减少碳足迹?A.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B.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 购买本地生产的食物D. 所有以上2.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核能3. 垃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垃圾量B. 回收再利用C. 保护环境D. 所有以上4.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A. 风能B. 地热能C. 生物质能D. 煤炭5. 什么是温室效应?A. 地球表面温度自然升高B.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C. 植物生长的自然现象D. 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现象6.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A. 定期通风B. 使用空气净化器C. 种植室内植物D. 所有以上7.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 基因的多样性D. 所有以上8. 以下哪些活动有助于保护海洋环境?A. 减少塑料垃圾B. 保护珊瑚礁C. 支持可持续渔业D. 所有以上9. 什么是碳中和?A. 通过植树造林来抵消碳排放B. 减少碳排放到零C. 通过购买碳信用来抵消碳排放D. 所有以上10. 以下哪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经济可持续B. 环境可持续C. 社会可持续D. 所有以上答案:1. D2. C3. D4. D5. B6. D7. D8. D9. A10. D结束语:通过参与环保知识竞赛,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学习到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
2024年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4年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通用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室气体?()A、甲烷B、水汽C、氧气D、臭氧参考答案:C2.噪音污染是指:一般声音达到()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
A、100B、120C、60D、80参考答案:D3.新环保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生态保护B、新能源C、垃圾分类D、环境保护参考答案:D4.《西藏自治区登山条例》规定登山团队应当在开展登山活动()前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登山申请。
()A、15日B、30日C、45日D、60日参考答案:B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分贝。
A、60B、90C、120D、140参考答案:C6.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7.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三个层次?()A、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B、动物多样性/食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细胞多样性/食物链多样性参考答案:A8.我国于()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A、1980年12月25日B、1980年9月26日C、1980年5月22日D、1980年3月25日参考答案:A9.陆地上最重的飞鸟是?()A、大天鹅B、东方白鹳C、大鸨D、丹顶鹤参考答案:C10.“世界地球日”之父是?()A、丹尼斯·海斯B、盖洛·尼尔森C、盖洛德·纳尔逊D、丹尼斯·琼斯参考答案:A11.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心血管系统D、泌尿系统参考答案:C12.我国于()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A、1980年12月25日B、1980年9月26日C、1980年5月22日D、1980年3月25日参考答案:A13.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100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以下哪种垃圾属于有害垃圾?A.废旧报纸B.废电池C.剩菜剩饭D.废金属2.以下哪种绿色出行方式是对环境更友好的?A.自驾游B.坐飞机C.乘高铁D.搭公交车3.以下哪种行为是不利于节约能源的?A.关灯节能B.开着电视睡觉C.光线不足时使用台灯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4.以下哪种场景是不应该随地吐痰的?A.在公园散步时B.在自家院子里C.在路边等车时D.在医院门口等待就诊时5.以下哪种品种的植物是中国国花?A.梅花B.菊花C.月季花D.牡丹花6.以下哪种工作常年接触放射性物质,是一项高危职业?A.建筑工人B.一线医护人员C.服装设计师D.程序员7.以下哪个国家是核武器大国?A.德国B.加拿大C.美国D.瑞士8.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A.中国B.美国C.阿拉伯联合酋长国D.俄罗斯9.以下哪种方式不能减少电子废弃物的数量?A.减少使用电子产品B.买二手电子产品C.正确处理废旧电子产品D.将废弃电子产品扔进普通垃圾桶10.以下哪项措施可以减少家庭垃圾的产生?A.开空调B.做饭时不剩余C.使用筷子D.使用一次性餐具......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种植什么类型的植物既可美化环境,又可以起到遮挡、防尘、降温、保湿等作用?(多选)A.落叶乔木B.常绿乔木C.常绿灌木D.草本植物2.以下哪些人群属于轻度噪声危害?(多选)A.机动车司机B.音乐教师C.酒吧DJD.超市售货员3.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多选)A.骑自行车B.开车上班C.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步行上班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多选)A.城市气候B.工厂排放C.人类活动D.自然环境5.以下哪些排放物会造成大气污染?(多选)A.硫化物B.氧气C.氮氧化物D.电气设备......三、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家庭生活垃圾可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024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通用版)
2024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及答案(通用版)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其他垃圾的是()A、文具B、用过的湿巾纸C、贝壳D、光盘磁带参考答案:C2.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是哪个?()A、南海子湿地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C、额尔古纳湿地D、大兴安岭汗马参考答案:B3.世界上建立最早的保护区是哪个?()A、台湾垦丁国家公园B、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C、美国黄石国家公园D、日本大雪山国立公园参考答案:C4.我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是位于新疆省的()?A、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天山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日喀则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昆仑山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考答案:A5.陆地上最重的飞鸟是?()A、大天鹅B、东方白鹳C、大鸨D、丹顶鹤参考答案:C6.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心血管系统D、泌尿系统参考答案:C7.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是()。
A、6月7日B、9月16日C、12月5日D、9月18日参考答案:B8.()最早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A、日本B、英国C、德国D、中国参考答案:C9.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上极为不均衡,雨季集中旱涝并存;在地域上的分配规律是()。
A、南方少,北方多B、东北多,西南少C、东北多,西北少D、南方多,北方少参考答案:D10.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B、用完的塑料袋焚烧C、倒垃圾自觉分类D、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E、拥有绿色的消费观念参考答案:B11.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
A、500米B、1000米C、2000米D、5000米参考答案:B12.《大熊猫国内借展管理规定》用于借展的大熊猫应当是人工繁殖的健康个体,年龄在()。
A、3岁以上30岁以下B、2岁以上30岁以下C、2岁以上25岁以下D、1岁以上25岁以下参考答案:C13.栖息于北极,享有“北极精灵”之称的是()。
2024年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70题)
2024年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70题)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吗?是不是本题答案:是2、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等温室气体。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本题答案:二氧化碳3、风力属于清洁能源吗?本题答案:是4、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烧煤,因此节约用电可减少排放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不是本题答案:是5、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过量会对生物有害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保护伞。
碳化物硫化物氟化物氧化物本题答案:氟化物6、在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较大的是()。
粉尘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烟尘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本题答案:二氧化硫和氟化物7、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热量本题答案:紫外线8、地球大气中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保护伞。
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本题答案:臭氧层9、大气中水汽的主要供应者是()。
海水河水自来水雨水本题答案:海水10、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
汽车在()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
高速行驶中速行驶加速行驶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本题答案: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11、1962 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在()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呼吁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
从此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环境医学我们共有的地球本题答案:寂静的春天12、人类的环境分为可分哪两种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3、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及时清洗或维修储水箱和水管可有效防治饮用水污染。
分散随意集中循环本题答案:集中14、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为宜,放得过多和过少都费电。
A100 B60C50D80本题答案:B15、不能随意露天焚烧垃圾,是因为城市垃圾在不完全燃烧时,能够产生一强致癌物,请问这种强致癌物是什么?亚硝胺类苯并芘黄曲霉素二噁英本题答案:二噁英16、儿童的衣服以选择()为宜。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学生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学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3月22日B. 6月5日C. 12月31日D. 5月1日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石油答案:D3. 什么是碳足迹?A. 一个人或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B. 一个人行走的总距离C. 一个人体重的总和D. 一个人消费的总金额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减少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A. 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B. 回收塑料C. 随意丢弃塑料垃圾D. 使用塑料替代品答案:B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A. 只考虑当前利益的发展B. 只考虑经济利益的发展C. 只考虑环境利益的发展D. 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答案:D6. 以下哪个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答案:B7.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D. 所有生物的总和答案:A8.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一个人或组织对环境的影响B. 一个人或组织占用的生态空间C. 一个人或组织产生的垃圾量D. 一个人或组织的碳足迹答案:B9. 什么是绿色建筑?A. 用绿色植物装饰的建筑B.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建筑C. 颜色为绿色的建筑D. 位于绿色区域的建筑答案:B10. 什么是生态保护?A. 保护所有生物B.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C. 保护经济利益D. 保护人类健康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垃圾分类的意义。
答案: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请列举至少三种日常生活中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的措施。
答案:使用节能灯泡,减少不必要的电器使用,提高空调和暖气的使用效率。
3.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平衡,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
2023年环境保护工作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精华版)
2023年环境保护工作知识竞赛测试题库附答案(精华版)第一部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1.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2. 环境污染有哪些主要来源?答案: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化肥、城市生活垃圾、工程施工等。
3. 国际上常见的环境法律法规有哪些?答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清洁发展机制》等。
4.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危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5. 请列举三个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答案: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
第二部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环境影响评价是什么?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2. 请列举三个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
答案:《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3.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环境监测可以收集环境数据,了解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污染,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4. 请列举三个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答案:《巴黎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5. 请简述环境污染责任主体的概念。
答案:环境污染责任主体是指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应承担责任的单位或个人。
第三部分:环境保护实践1. 请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
2. 环境教育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境友好行为惯,推动环境保护的广泛参与。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法。
答案:资源回收利用、可降解材料的使用、节约用水和用电。
4.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预防为主、污染控制、环境修复”的原则。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应从源头上预防污染,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同时对已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
5. 请举例说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特点。
答案: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资源利用率高,可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世界环境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3月22日B. 4月22日C. 5月22日D. 6月5日答案:D2. 世界环境日由哪个组织设立?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C. 世界卫生组织D.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答案:B3. 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绿色经济C. 清洁空气D. 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一氧化碳D. 氮气答案:D5. 什么是碳足迹?A. 一个人或组织对环境造成的总影响B. 一个人或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 一个人或组织消耗的水资源总量D. 一个人或组织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世界环境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对)2.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每年都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
(对)3. 202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错)4. 温室效应是由臭氧层破坏引起的。
(错)5. 碳足迹越大,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世界环境日的起源。
答案:世界环境日起源于1972年6月5日,当时联合国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此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会选定一个主题,以提高全球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行动。
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3. 为什么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防止物种灭绝,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通过个人行动减少碳足迹。
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附带答案)
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附带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 A) 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B) 人类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C) 自然环境和农田环境- D) 工作环境和农田环境正确答案:A2. 下面哪种行为有助于节约能源?- A) 关闭闲置电器的电源- B) 每天洗澡时间延长- C) 经常开启空调- D) 高温季节多穿单衣正确答案:A3. 对于可降解垃圾,应该采取什么处理措施?- A) 丢弃到普通垃圾桶- B) 投放到可回收物桶- C) 埋入地下填埋- D) 投放到专用垃圾桶正确答案:D4. 植树造林对环境保护有何作用?- A) 改善空气质量- B) 保护地表水源- C) 防止土壤侵蚀- 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 环保标志中下面哪个表示该产品符合环保要求?- A) 绿色徽标- B) 蓝色徽标- C) 红色徽标- D) 黄色徽标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题,请在下面回答"正确"或"错误"。
1.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2. 精简使用纸张有助于节约森林资源。
正确答案:正确3. 碳酸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
正确答案:正确4. 环境保护只需要政府和组织机构的行动,个人无需参与。
正确答案:错误5. 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没有实际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会破坏以后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
2. 请列举三种个人可以从事的环境保护行动。
- 回收利用废纸、塑料等可回收物;- 减少用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种植绿化植物,提高空气质量。
以上是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试题及答案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略有调整。
*。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节能减排?A. 骑自行车上班B. 使用节能灯泡C. 长时间不关电脑D.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答案:C3. 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A. 3月22日B. 4月22日C. 5月5日D. 6月5日答案:D4. 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物?A. 废电池B. 废塑料C. 废纸D. 厨余垃圾答案:B5. 什么是碳足迹?A. 一个人行走的距离B. 一个人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C. 一个人消耗的水资源D. 一个人产生的垃圾量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正确7. 塑料制品是可降解材料,对环境无害。
()答案:错误8. 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答案:正确9. 空调温度设置在26度以上可以节约能源。
()答案:正确10. 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绿色出行”?答案: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交通方式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旨在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
12. 什么是“低碳生活”?答案: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个人或家庭的碳足迹。
13. 请列举三种家庭节能的措施。
答案:减少不必要的电器使用;使用节能灯泡;合理调节室内温度,避免过度使用空调。
14.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即在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
15. 请简述垃圾分类的意义。
答案: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0分)16. 论述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环境保护知识复习题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
A基本国策B政策C方法D工作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B上海C广州D抚顺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
A北京宣言B二十一世纪议程C生物多样性公约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节水日D爱鸟日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氯氟烃D盐酸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B地震C水灾D火灾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B只有一个地球C环境医学D我们共有的地球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B人类环境宣言C增长的极限D南极条约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热量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
()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保护动物。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
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B垃圾境外转移C海洋污染D野生物种灭绝14.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A6 B4 C10 D201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
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1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全球性气候变暖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17.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18.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19.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27 B7 C47 D6720.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
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
A麋鹿B野鹿C羚羊D马鹿21.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b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B黄河C汾河D大运河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修订。
A.2014年3月30日B.2014年5月6日C.2014年4月24日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
A.基本政策B.基本国策C.基本战略3、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A.生态文明建设B.社会文明建设C.经济文明建设4、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生态因素B.自然因素C.环境因素5、()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C.一切单位和个人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一切单位和个人7、()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一切单位和个人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8、每年()为世界环境日。
【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A.6月4日B.6月5日C.5月4日9、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A.国家B.各级环保部门C.人民政府10、()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人民政府相关部门B、各级环保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1、()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国家B.教育行政部门、学校C.教育行政部门12、()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13、()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A.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B.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4、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影响分析C、环境影响登记1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A.责令停业、关闭B.处以罚款C.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A.上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17、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A.限期达标规划B.限期达标政策C.限期改正规划18、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实行严格保护。
A.生态保护区域B.生态保护红线C.环境保护红线1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A.工业废弃物B.生活废弃物C.公共废弃物20、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A.同时备案B.同时设计C.同时投标21、防止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环境保护验收文件C.环境安全评价文件22、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
A.排放总量控制指标B.排放总量值C.排放浓度指标23、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排污许可证B.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4、为控制环境风险,国家鼓励投保(),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A.环境安全责任保险B.环境污染事故保险C.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5、()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A.公民B.法人C.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6、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A.环境信息B.环境质量C.违法信息27、()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重点排污单位2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可能受影响的公众B.建设项目周围的公众C.受污染区域的公众2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举报。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30、我国环保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3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A.按月连续处罚B.按日加倍处罚C.按日连续处罚32、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期限为(?)年。
A.4、1B.5、2C.5、133、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并处以罚款。
A.恢复原状停止建设B.停止生产原地拆除C.停止建设恢复原状34、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赔偿法》35、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提出处分建议。
A.监察机关B.其任免机关C.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36、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适用()。
A.举证责任倒置B.谁主张谁知举证C.由原告被告共同举证37、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
A.新闻监督B.法制监督C.舆论监督38、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B.环保、节约C.绿色、安全3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9)、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A.企业事业单位B.公民和个人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40、()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人民政府B.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41、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17),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