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大学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范文(2)
大学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范文(2)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篇三:《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内容提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中国内债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四:(1)迫切需要对近代中国内债问题作一个系统、专门的研究,使相关的专著能早日面世;(2)必须联系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来研究近代中国内债;(3)应该拓宽近代中国内债史的研究领域,深化研究的层面;(4)应运用现代公债理论来分析近代中国内债史,为今天国债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摘要题】近代经济史公债问题,是近代中国经济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1949年以前历届政府的财政、金融和社会经济影响至深。
对近代中国的外债(国外公债)研究,学术界开展得较早,中外学者关注较多,至今已是硕果累累。
比较而言,对近代中国的内债(国内公债)研究相对缺乏,系统、专门的研究尚不多见。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20世纪近代中国内债史研究的学术演变作一回顾,并对未来内债史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一展望,以期对近代中国内债史研究有所推动。
一、概念的厘清按照公债经济学的界定,公债是指"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运用国家信用方式,向国内外投资者所借的债务"[1](p.97),作为一种财政范畴,公债的产生要比税收晚些。
现代意义的公债制度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
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大利产生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公债。
到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的扩大,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急剧膨胀,只能通过大量发行公债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公债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国家的职能空前扩大,国内外战争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财政危机接踵而至,公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规模越来越大,制度日趋健全,公债已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篇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姓名:黄永超班级:2010020901 学号:105020940026 指导老师:刘晓研【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通过条约体系,不仅夺占了大量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而且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等,使其侵略势力逐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与此同时,中国缓慢地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并且促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救国救民【正文】一、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国廉价工业品的大量倾销,又促使了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结构走向解体,同时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首先,中国从此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中国人民面临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的同时,还必须遭受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受洋鬼子的种种欺压。
其次,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社会性质的改变,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主权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是灾难,而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则是进步。
近代文学研究范文
近代文学研究范文的文学,又处于中西文化交流和撞击的大潮之中,因此它具有许多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新内蕴、新形式和新特点,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倘与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研究相比,其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的差距。
但,许多专家学者在这块处女地上付出的劳动和作出的贡献仍值得我们珍视。
今天适逢世纪之交,回顾一下本世纪来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不论是从总结中国文学研究学术史的角度,还是对推动21世纪的近代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近代文学的终点是“五四”运动,然而早在“五四”前,就已有人着手近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如寅半生(钟骏文)的《小说闲评》(1906)、俞明震《觚庵漫笔》(1907—1908)、刘师培的《论近世文学之变迁》(1907)、李详的《论桐城派》(1909),以上这些笔记和评论文字多是对某一作品和某一文派即兴式的评论,也有关于作家真实姓名的考索和身世的介绍,总的说还比较零碎、肤浅,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更谈不到对近代文学整体的探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
但在“五四”前的笔记和文章中也有个别有价值的见解,如《谭瀛室随笔》指出《官场现形记》的结构“仿《儒林外史》,每一人演述完峻,即递入他人,全书以此蝉联而下,盖章回小说之变体也”(注:转引自蒋瑞藻编:《小说考证》下册,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版,第415页。
)。
再如黄人的《小说小话》评《三侠五义》云:“豪情壮采,可集剑侠传之大成,排《水浒记(传)》之壁垒”;“而摹写人情冷暖,世途险恶,亦曲尽其妙,不独为侠义添颊毫也”(注:《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5—376页。
)。
像如上这类中肯的、有见地的评论在当时并不多见。
对近代文学较系统的研究工作是“五四”之后开始的。
我把“五四”至本世纪末的近代文学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开始期(1919—1949);(二)重建期(1950—1978);(三)繁盛期(1979—1999)。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2)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篇二《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11音响工程徐艺铭 201107713015【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关键词】鸦片战争双重影响社会经济思潮(一)鸦片战争:19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
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
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
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政治腐败的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
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气的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始终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20至50年月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判”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
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详细的作品中体现的,同学的文学修养及其力量的培育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
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史”的学问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不能为了学问的积累而忽视了同学发散思维力量的培育。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育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同学阅读量不足和同学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同学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假如同学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
先让同学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同学的观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查找两者的相像点。
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高校生很难宁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情愿读。
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嬉戏很感爱好,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报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4000字范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4000字范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随着中国近代史各个领域研究的开展和深化,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也日益热烈,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史研究。
下面是WTT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4000字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近代史论文4000字范文篇一:《论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摘要: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孙中山和谐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原因而形成的。
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是构建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参照标准,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和谐;和谐社会翻开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世俗的、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和谐理念为其终极与归宿,以和谐社会蓝图为目标和旗帜,号召人们为之实现而努力奋斗。
回顾并总结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对于21世纪对待民族和谐问题无疑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孙中山的民族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形成的背景孙中山民族和谐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动荡的年代。
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孙中山之所以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1]正是孙中山对社会的不和谐认识基础上提出的。
这不和谐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政治方面,孙中山痛感“中国现行政治,可以概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
”[2]第二,在经济方面,针对因中国的生产力落后、区域经济不协调、经济结构畸形、经济秩序混乱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而造成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障碍,孙中山提出建立生产发达、区域协调、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经济。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延安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毛泽东倡导大力加强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研究,强调近代史研究必须有组织地进行。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摘要: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她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五四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
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在这些年中,中国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彻底的改变。
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共成长。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五四精神孕育而出。
五四精神代表着积极、进步、平等、和平、自由等,她留给后人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如周策纵所说的“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他而推动。
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不完的事业。
”[1]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她丰富的精神内涵永远激励着当代青年。
(一)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胡锦涛曾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2]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在五四运动中,大学生及青年知识分子将爱国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11期.邱秀华.[2]."问题意识"培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学术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3期.郭国祥.[3].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3期.王顺生.[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以北京大学为例.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王久高.[5].地域历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价值与运用.《思想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10期.刘进.[6].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朱志敏.[7].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8期.宋俭.[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6期.王久高.[9].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9期.阎治才.[10].现代教学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思想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张北根.二、中国近现代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作者:原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2014(学位年度)[2].李平心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作者:李岩.中国近现代史河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学生满意度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07级本科550名学生问卷调查为基础.被引次数:2作者:贾玮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华中科技大学2008(学位年度)[4].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问题研究——以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为视角.作者:闫兴纳.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福建农林大学2011(学位年度)[5].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以《虎门硝烟》游戏片断为例.被引次数:2作者:徐婷.教育技术学华中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高校思政课混合式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作者:那明新.教育技术学华中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7]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被引次数:59作者:毕苑.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8].论西北军队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作者:孙亮.中国近现代史华中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湘鄂西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开发——以洪湖、监利红色文化资源为主体透视.被引次数:14作者:汤红兵.中国近现代史华中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10].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被引次数:25作者:吕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武汉理工大学200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近现代史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highresolutionrecordofvegetationandenvironmentalvariationthro ughthelastsimilarto25,000yearsinthewesternpartoftheChineseLoessPlatea u.Wu,HNMa,YZFeng,ZDSun,AZZhang,CJLi,FKuang,J《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1/2[2]SeasonalvariabilityofmoderndustovertheLoessPlateauofChinaart.n o.4665.SunDH.ChenFH.BloemendalJ.SuRX.《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Biogeo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3d21[3]ChinesestrainsofJCvirusareAfroAsiaticinoriginbutarephylogeneti callydistinctfromtheMongolianandIndianstrainsandtheKoreanandJapaneses trains(Type2A). CuiXHWangJCDeckhutAJosephBCEberweinPCubittCL 《JournalofMolecularEvolu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45[4]GeneticHistoryofSoutheastAsianPopulationsasRevealedbyAncientan dModernHumanMitochondrialDNAAnalysis. LertritPPoolsuwanSThosaratRSanpachudayanTBoonyaritHChinpaisalCSuktiti patB《AmericanJournalofPhysicalAnthropology》,被SCI收录SCI.20084[5]OntheCultivationof"SoftPower"amongUniversityStudentswithRefere nceofCreativeThinkingintheTeachingofChineseHistory.FANCuihong2012[6]HISTORICALSTUDYONCITYTRANSFORMATIONANDCITYCONSTRUCTIONOFMODERN NANCHANG.BaihaoLiXueYuan2011[7]Historicalstudyoncitytransformationandcityconstructionofmodern Nanchang.BaihaoLiXueYuan2011[8]TheapplicationofHanDynastyculturalelementstomodernproductdesig n.Chen,LilingKang,JinshengZhang,LeileiWang,MengchengWang,Ding2014[9]TheExpressionsandEnlightenmentofDecentralismCityPlanningThough tsinModernChina.DaweiWang2013[10]TheExpressionsandEnlightenmentofDecentralismUrbanPlanningThou ghtsinModernChina.WangDawei2012四、中国近现代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宁波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规划研究.熊婷,2014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究.李建英.李丽忠.燕娟,201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3]自适国情与五权宪法:钱穆的观钱穆关于制的历史认识与现实方案. 刘嫄嫄,20112011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近现代史[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燕娟.李丽忠.李建英,201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5]“国学”研究的文化政治以北京大学《国学季刊》与东南大学《国学丛刊》为例.张春田,20112011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近现代史[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德育功能.李春梅,2008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7]中国近代善书局与善书刊印及传播以上海翼化堂善书局为例(19331937).朱新屋,20112011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近现代史[8]关于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两点思考.刘文丽,2008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9]近代社会启蒙思潮中的民间信仰书写.穆昭阳,20112011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近现代史[10]情境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常迺媛,2012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第四届学术年会。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三篇)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篇)1.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2. 探讨汪曾祺作品中的中华人文精神3. 浅析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探讨白先勇小说的创伤叙事一、白先勇的创伤经历(一)年幼多病:“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白先勇出生于贵族之家,父亲白崇禧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马佩璋是官家大小姐。
贵族的血统和优裕的生活本该注定着他人生的一帆风顺、无忧无虑。
可是,年纪轻轻的白先勇却患上了肺病。
在那个谈痨色变的年代,白先勇被单独隔离在一幢小房子里,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养病,偷偷窥探外面的欢声笑语。
白先勇自己回忆这段生活时,感伤地写道:我在山坡的小屋里,悄悄掀起窗帘,窥见园中大千世界,一片繁华,自己的哥姊,堂表弟兄,也穿插其间,个个喜气洋洋。
一霎时,一阵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兜上心头,禁不住痛哭起来。
①繁华与孤寂的强烈反差,使得白先勇年幼的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被人摒弃,为世所遗”的悲愤感。
虽说这时他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混沌的阶段,但这段生病的创伤经历便使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了雏形。
(二)历史动荡:历史沧桑感白先勇出生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爆发,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接着又是四年国共内战。
他的童年便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度过的。
白先勇随同母亲在广西老家,躲空袭、跑防空洞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湘桂大撤退和国共内战爆发后,白先勇举家迁移,辗转各地,先后在重庆、南京、上海、香港等地居住。
白先勇回忆时说:我重回“人间”之后,就碰到一连串的动乱,随着家人的迁徙,从上海到广州到香港再到台湾。
你知道,青少年每到一个新环境,总会产生适应的问题。
而且当时我在语言上也不适应,一下子是上海话,一下子是广东话,一下子是台湾话,令我更感觉无所适从,到处都自觉outofplace。
276动荡不安的时局和“逃亡”式的生活对白先勇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创伤,在被遗弃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历史沧桑感和不安定感。
在大陆的时候,白崇禧得势,白氏家族力量雄厚。
论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辛亥革命内容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是一场革命运动,又是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同时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但是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是的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充分的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虽然它失败了但它开历史之先河,指明了中国今后应该走的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运动意义道路一、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
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
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
1911年十一月初十,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三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二十八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2]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运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来表达中国现当代的思想感情的文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一: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
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的,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
另一代是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
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
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
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的需要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
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型: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
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
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有关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
有关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历经150年,是中国从落后挨打,到探索救国,最终从困境灾难中走出来的斗争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有关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篇一《浅析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摘要: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其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长期以来成为史学界热议的话题。
郑大华教授在《晚清思想史》中指出,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者。
事实上,就太平天国统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言,其自身根本无力担负起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任,然其对晚清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却客观上成为清政府实施近代化的“催化剂”。
关键词:太平天国;近代化;催化剂关于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郑大华教授在其近作《晚清思想史》中指出“太平天国存在着实施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1]97,并从太平天国靠近最先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海,其领导人不反对西方文化并进行了军事近代化的尝试,还提出了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但这仅仅是就其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其现实性。
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固然有推行近代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逐渐封建化的农民政权中是极其有限的,换言之,太平天国领导人很难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为他们必须和自身的封建性做艰巨的斗争,包括其严重的宗教迷信,高度集权式的皇权主义统治,存在于诸王中的腐败现象,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以及太平天国群众的小生产者的自发倾向等。
而郑教授所做出的“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1]99这一论断无疑将太平天国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扩大化了,甚至上升到了对其实施近代化的现实性的讨论。
首先,太平天国领导人虽然不反对西方文化,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是否足以使其冲破固有的封建枷锁和小农意识,真正开启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则又应另当别论。
中国近代史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参考文献1.《中国近代史》(上),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2.《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岳麓属蛇1987年4月出版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出版4.《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5月出版5.《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出版6.《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苑书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1986、1988年出版7.《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8.《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9.《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10.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11.《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12.《中国的现代化》,吉尔伯特·罗兹曼,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13.《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柯文著,林同齐译,中华书局 2002年1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鸦片战争》6册《第二次鸦片战争》6册《太平天国》8册《捻军》6册《回民起义》4册《洋务运动》7册《中法战争》7册(正在陆续出版续编)《中日战争》7册(近年又出齐续11册)《戊戌变法》4册《义和团》4册《辛亥革命》8册《北洋军阀》5册15.《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册),龚书铎主编:中华书局1980年16.网络资源(1)近代中国网:(2)学术批评网:(3)国学网:(4)血铸中华网:(5)中国近代史网络课程:/courses/zgjxds/kecheng.htm(6)近代中国研究:(7)中华文史网:/cns/index.html。
近代史论文范文2000字怎么写(2)
近代史论文范文2000字怎么写(2)近代史2000字论文篇三《近代史话语的变迁》[论文关键词]近代史;话语;革命;近代化[论文摘要]纵观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是在“革命”与“近代化”两种话语模式中展开。
各个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规定其研究方式。
左右其话语权。
本文试图通过对20世纪中国近代史话语的变迁过程的回顾和述论来解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中国近代史话语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和李鼎声的《中国近代史》为代表的“革命”话语,前者以中西关系为中心,以近代化为主线来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后者以帝国主义侵略为主线构建中国近代史话语。
两种话语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其角色地位在一定时期互相变换。
1949年以前,近代化话语是正统、是中心,居主导地位。
1949年以后,革命话语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正统,近代化话语则被边缘化,其角色正好互换。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出了大量从近代化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的论著,近代化话语日益受到学者的青睐,近代化话语有趋向主导地位的态势,保守地说至少可以和革命话语平分秋色。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外交问题影响中国的内政非常深刻和直接,许多内政做法都是以外交举措为转移。
帝国主义在中国扮演着控制内政的重要角色,因此20世纪初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是从外交史起步。
刘彦著的《中国近时外交史》1910年完稿,重点探讨中西关系。
蒋廷黻1923年从美国回国后首先着手近代外交史的研究。
这一时期近代史和外交史合二为一,外交史的研究是广义的外交史研究,即“所有中国对外力挑战的反应之种种内政的举措与变革的研究,所有中国不同阶段内的自强的努力,如不同的维新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发动与发展,均列入范围之内。
因为这些内政举措与变革的原始推动因素,虽然是错综复杂的,但无不可以从中发现一条‘外力’影响与操纵的线索——这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与拥有完整主权与强大政权的近代大国,很不相同的一点。
近代文学史论文6900字_近代文学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近代文学史论文6900字_近代文学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近代文学史论文6900字(一):“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的产生与接受论文[摘要]“曾门四弟子”是研究晚清古文时必须涉及的一个概念,最早出自近代骈文家李详的《论桐城派》。
“曾门四弟子”作为曾国藩之后接续古文文脉的晚清古文家代表,为桐城派后期别支“湘乡派”提供了创作倾向相对一致的作家队伍。
而这一概念能被此后的文学史和桐城派研究接受并沿用,则离不开钱基博对李详湘乡派观点的进一步阐发。
钱基博从文章源流和作品风格两方面深入分析湘乡派的创作实绩,构建与传统的桐城派分庭抗礼的晚清古文脉络,客观上明确了曾门四弟子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曾门四弟子”从提出到接受,侧面反映出近代转型期文学批评视野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曾门四弟子;桐城派;湘乡派;李详;钱基博;近代文学史“曾门四弟子”是文学史中关于桐城派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曾国藩门下四位古文成就最突出的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
四人都是曾国藩的弟子兼幕僚,在古文创作方面瓣香曾氏,故称为“四大弟子”。
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当下的近代文学史和桐城派研究之中,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研究探寻过“曾门四弟子”名称的由来。
相关史料中并无曾国藩亲言此四人为其古文事业后继的记载,也没有来自当事者和同时期人做出的类似评断。
然而一个文学史概念的形成,不仅要考虑到史料、作品等物质材料的充分性和可靠性,而且要考虑到文学史知识系统构成上的合理性。
在没有明确史实依据的情况下,后世学者对于文学史概念的建立必然是慎之又慎的,需要跨越时间维度重新深入研究文本,比对考量文本材料与文学理论中各方面因素重新解释研究对象。
对于“曾门四弟子”这一以作家群体为对象的文学史的概念产生来说,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四人与其师曾国藩在古文观念及创作上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因素,另一方面需要客观考量四人并称的概念在文学史结构构成中的合理性,即四人并称在近代古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意义。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大学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高校中国近代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一:《当代大学生之五四精神初论》[摘要]五四精神作为启蒙现当代知识分子的核心思想,以关注人文、个性解放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
而当代大学生正在逐步遗失这种自我意识和整体意识,并且形成一股不良的社会观念。
本文将从五四精神的核心出发,剖析这种社会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五四精神”;个性解放;社会责任感;“立人”思想;和谐社会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文明的、自由的、民主的国度都会拥有属于自己国家、民族的核心精神,如美国的实用主义、英国的绅士风度,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而以五四运动为发端产生的五四精神,则成为现当代中国的核心精神之一.它作为中国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国家的兴盛与富强不断努力前行。
一、“五四精神”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五四精神”代表着进步、自由、平等、创造与和平的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是民主与科学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同时,五四精神也升华了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把握时代潮流的伟大理想。
而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近现代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特征。
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以独立的人格、身份和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论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
论中国近代史的大学论文3000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中国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的3000字论文篇一《近现代中国救国道路探索》摘要: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的儿女们为救国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在这很长时期内,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本文根据《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历史理论与知识,通过对这段时期各个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的总结与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的客观性出发,结合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与体会,研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历史原因,并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
关键字: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出路历史必然性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流和本质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中国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而艰苦的斗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各条路线的主力军,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认识到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艰辛历史进程及其简略的发展规律。
越是了解国史、国情,我们越是深刻体会到历史和人民是在怎么是困境下经过怎么样的波折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历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鸦片战争的爆发,引起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的改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战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变得复杂化了,又增加了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一对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地位越来越突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文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文献书目:《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马良春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册)杨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中国现代诗歌史》龙泉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的一代》李欧梵王宏志等译新星出版社2005《当代小说二十讲》王德威三联书店2006《周作人传》钱理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京派海派综论》杨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文章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新青年》2卷5号1917.1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新青年》2卷6号1917.2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新青年》4卷4号1918.4人的文学周作人《新青年》5卷6号1918.12平民文学周作人《每周评论》5号1919.1什么是新文学李大钊《星期日》社会问题好1919.12诗的格律闻一多《晨报》副刊1926.5,15《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茅盾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郑伯奇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周作人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5我们的文学新运动郭沫若《创造周报》3号1923.5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成仿吾《创造月刊》1卷9期1928.2对于左翼作家的意见鲁迅《萌芽月刊》1卷4期1930.4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瞿秋白青光书局1933.7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建设新中国的人们文艺而斗争郭沫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茅盾《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秦兆阳《人民文学》1956年9期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诗刊》1981年3期崛起的诗群徐敬亚《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1期》新文学史研究中的整体观陈思和《复旦学报》1985年3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文学评论》1985年5期论文学的主体性刘再复《文学评论》1985年6期关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文学评论家》1989年2期评康白清的新诗集《草儿》胡适《读书杂志》“努力增刊”1922年1期评冰心女士的《超人》成仿吾《创造》季刊1923年1卷4期评《沉沦》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北新书局1923.9读《呐喊》茅盾《文学周报》1923年91期徐志摩论茅盾《现代》1932年2卷4期评蒋光赤《鸭绿江上》钱杏邨《文学周报》1928年4卷评《动摇》钱杏邨《太阳月刊》1928年停刊号论郭沫若沈从文《郭沫若论》上海光华书局1931叶圣陶的童话贺玉波《现代作家论》上海光华书局1932《子夜》和国货年瞿秋白《申报.自由谈》1933.4.3女作家丁玲茅盾《文艺月报》1933年1卷2期周作人论许杰《文学》1934年3卷1号沈从文论苏雪林《文学》1934年3卷3号叶紫作《丰收》序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林语堂论胡风《文学》1935年4卷1号评卞之林先生《鱼目集》李健吾《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冯雪峰《工作与学习丛刊》之二1936论《雷雨》和《日出》周扬《光明》半月刊1937年2卷8号论鲁迅毛泽东《文献》1937年2期论巴金的《家》的三部曲巴人《论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桂林文丛出版社1943论赵树理的创作周扬《解放日报》新诗的我见宗白华《少年中国》1920年卷9期论散文诗郑振铎《文学旬刊》1922年22期论小诗周作人《觉悟》艺术之本源与其命运李金发《美育》1929年2卷新诗的格调及其他梁实秋《诗刊》窗框行1931年诗论戴望舒《现代》1932年2卷1期《望舒草》序苏汶《望舒草》复兴书局1932关于《现代》的诗施蛰存《现代》1934年4卷1期关于诗的问题郭沫若《杂文》1935年3期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沫若文集》11卷1936论中国诗的韵朱光潜《新诗》1936年2期叙事诗的前途茅盾《文学》1937年8卷2期关于诗和田间底诗胡风《剑,文艺,人民》泥土社1950易卜生主义胡适《新青年》1918年4卷6号予之戏剧改良观欧阳予倩《新青年》1918年5卷4号动的艺术欧阳予倩《戏剧》1929年1卷2期中国戏剧运动的进路郑伯奇《艺术月刊》1930年1卷1期现代中国戏剧马彦祥《戏剧讲座》现代书局1931戏剧大众化和大众化戏剧田汉《北斗》1932年2卷3、4合刊洪深与《农村三部曲》张庚《光明》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张庚《理论与现实》1939年1卷3期农村剧团的地方性与农村性赵树理《农村新文艺运动的开展》上海杂志公司1949.9 华北评剧研究院十年来阿甲《华商报》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朱自清《文学周报》1928年345期谈谈小品文钟敬文《文学周报》1928年349期讽刺文学与社会改革冯雪峰《萌芽月刊》1930年1卷5期小品文的危机鲁迅《现代》1933年3卷6期关于小品文茅盾《话匣子》上海良友公司1934《现代十六家小品》序钱杏邨《现代十六家小品》光华书局1935小品文和气运茅盾《小品文和漫画》生活书店1935谈谈报告文学周立波《读书生活》1936年3卷12期关于报告文学茅盾《中流》1937年1卷11期报告文学简论沈起予《新中华》1937谈散文李广田《文学枝叶》益智出版社1948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刘半农《太平洋》1918年1卷10号论短篇小说胡适《新青年》1918年4卷5号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周作人《新青年》1918年5卷1号论“黑幕”小说周作人《每周评论》1919年4号评四、五、六月的创作茅盾《小说月报》1921年12卷8期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茅盾《小说月报》1922年13卷7期小说的研究瞿世英《小说月报》1922年13卷7期张资平的恋爱小说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2卷上海泰东书局1931 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冯雪峰《北斗》1932年2卷2期历史中的小说吴晗《文学》1934年2卷6期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洪深《新中华》1935年3卷7期关于新心理写实主义小说石凌鹤《杂文》1935年4号武侠小说在下层社会张恨水《前线周刊》1945年11期典型人物的描写徐懋庸《街头文谈》光明书店1946评路翎的短篇小说胡绳《大众文艺周刊》1辑1948也谈经验赵树理《人民日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合集6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1篇1、鲁迅的民间文艺观2、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3、鲁迅关于民间文艺的思想与实践4、鲁迅作品中的方言与俚语5、《故事新编》中的故事6、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7、鲁迅与民间宗教8、民间传说在鲁迅作品中的运用9、鲁迅作品中的神话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1、鲁迅看社戏及其他12、《二十四孝图》中“孝”13、《故乡》中的风俗画14、《野草》“梦”解15、鲁迅谈“民间陋习”16、鲁迅论风俗习惯的改革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18、鲁迅与地方戏曲19、鲁迅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1、《雪》的乡土风俗画22、鲁迅与中医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24、朱自清记人散文研究25、对五四新文学启蒙主义精神的探讨26、对宋剑华《质疑五四》的质疑27、五四文学革命的功过与成败28、鲁迅后期著作及书信日记中搜购图书考29、鲁迅后期杂文之得失论30、中国现代文学中改革国民性主题31、茅盾小说中性爱描写研究32、“再批判”的批判33、革命样板戏批判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5、试论三十年代的女性写作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0、现代散文文体认知41、现代散文类型初探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论文范文第2篇现当代美学史研究论文许多人不满意前人的观点学说,常停留在指陈弊病缺憾,但却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更具说服力的观点来代替。
祁志祥是在学习反思前人各种学说观点的基础上,从美的“乐感”性能出发,推导、剖析美的语义、范畴、根源和特征,周密谨慎地推出自己取而代之的观点学说——“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用这一核心观念统帅全局,辐射广远。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面向未来,促进发展。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要牢记历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篇一《仰史诗,追求崇高理想》光信息09-2班张佳 10094585摘要:《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
这部史诗巨著使我们在建党就是周年之时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国情;教训《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是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内有军阀混战、外受帝国主义欺辱这样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而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旨在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也提醒现代观众特别是党员们不要忘记那些新中国的开拓者们。
观看完该片,我同大多数观看者一样,被深深感动,同时也深受启发。
该片对于我们今天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首先,影片展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革命选择中国共产党来完成其历史使命,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必然。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直遭受列强入侵,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近代文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2期.高玉.梅新林.[3].论中国近代文学的本位性.《学习与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6期.高玉.梅新林.[4].中国近代文学起始之我见.《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裴毅然.[5].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东岳论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6期.郭延礼.[6].论翻译小说对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贡献.《科技资讯》.2015年1期.郭祯.[7].卢梭: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形象.《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5期.宗先鸿.[8].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特色.《北方文学(下旬刊)》.2015年1期.骆捷文.[9].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特征.《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年1期.刘倩倩.[10].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2期.左鹏军.二、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研究.作者:张兴.中国古代文学济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2].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作者:惠萍.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3].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研究.作者:张伟卓.英语语言文学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学位年度)[4].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被引次数:2作者:王爱荣.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5].时间·空间·科技——论近代科学小说的现代性体验.作者:曹四霞.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6].“林译小说”中的“误读”现象研究.作者:范晓霞.中国古代文学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学位年度)[7].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作者:龙莹莹.中国古代文学济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8].转型期语境中启蒙话语的选择与建构——梁启超的“新文体”.作者:余璇.文艺学华中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9].赛珍珠《大地》叙述视角浅析.作者:贾丹.文艺学华中科技大学2012(学位年度)[10].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作者:房芳.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南开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近代文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NetworkTechnologyinLiteratureCreatio n.LinWang2014[2]GiftsfromChineseMedicinefordiabeticnephropathy:Ancientformulas inmoderntimes.Zhang,LeiMao,WeiLi,YinSu,GuobinLiu,Xusheng2012[3]PrecisionisochronousmassmeasurementsatthestorageringCSReinLanz hou.Tu,X.L.Wang,M.Litvinov,Y.A.Zhang,Y.H.Xu,H.S.Sun,Z.Y.Audi,G.Blaum,K.Du ,C.M.Huang,W.X.Hu,Z.G.Geng,P.Jin,S.L.Liu,L.X.Liu,Y.Mei,B.Mao,R.S.Ma,X .W.Suzuki,H.Shuai,P.Sun,Y.Tang,S.W.Wang,J.S.Wang,S.T.Xiao,G.Q.《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Section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DetectorsandAssociatedEquip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1[4]GasphasechemistryofMo,Ru,W,andOsmetalcarbonylcomplexes.Y.WangZ.QinF.L.FanF.Y.FanS.W.CaoX.L.WuX.ZhangJ.BaiX.J.YinL.L.TianL.Zh aoW.TianZ.LiC.M.TanJ.S.GuoH.W.G?ggeler《RadiochimicaActa:InternationalJournalforChemicalAspectsofNuclearSci enceandTe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2[5]Integrativemin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iteratureandMEDL INEforfunctionalgenenetworks. XuezhongZhouBaoyanLiuZhaohuiWuYiFeng 《Artificialintelligenceinmedicin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72[6]Anewexperimentalsetupestablishedforlowenergynuclearastrophysic sstudies.S.Z.ChenS.W.XuJ.J.HeJ.HuC.E.RolfsN.T.ZhangS.B.MaL.Y.ZhangS.Q.HouX.Q.Y uX.W.Ma《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Section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DetectorsandAssociatedEquip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7]KnowledgeofEasternmateriamedicainpremodernMediterraneanmedical traditions:Astudyincomparativehistoricalethnopharmacology. Touwaide,A.Appetiti,E.《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132[8]Implicationsofpostmodernthinkingon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Teaching.YanLi2015[9]AfterPearlBuck:modernChinesefiction.KempfAndrea《LibraryJournal》,20022[10]Systematicassessmentoftherepresentativenessofpublishedcollect ionsofthetraditionalliteratureonchinesemedicine.May,B.H.Lu,Y.Lu,C.Zhang,A.L.Chang,S.Xue,C.C.L.《The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researchonparadigm, practice,andpolicy》,被SCI收录SCI.20135四、中国近代文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王国维与中国近代文学悲剧观的确立.刘再华,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2]湖北近代作家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中国近代文学的贡献.程翔章,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3]近代文学的自觉和奠基阿英先生的近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左鹏军,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4]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栾梅健,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5]近代国学研究的历史走向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刘殿祥,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6]清光緒二十九年资產階級革命派的創作出版活動:以《覺民月刊》為例. 田若虹,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7]汉译史中第一部德国诗集:《德诗汉译》.郭延礼,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8]道咸衰世的布衣诗人沈世良其人其诗探析.左岩,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9]被“遗忘”的“文学巨子”王钟麒研究述评.邓百意,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10]从王闿运之诗学体用观看传统学诗的现代化意义.李亚峰,2012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