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牛逼,最简单,最实用的人工育王和分蜂方法

合集下载

无框格子养蜂较为先进方法之一,换王、分蜂方法详细解说!

无框格子养蜂较为先进方法之一,换王、分蜂方法详细解说!

无框格子养蜂较为先进方法之一,换王、分蜂方法详细解说!一格子蜂箱养蜂,根据蜜蜂群势大小、季节、蜜源等上下叠加,调整蜂巢空间,给蜂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方便生产封盖蜂蜜。

它是无框养蜂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

格子蜂箱养中蜂,管理较为粗放,即可城市业余饲养,山区也能放养。

格子蜂箱养蜂更换蜂王分蜂季节,清除王台,在蜂巢下方添加隔王板将上层贮蜜箱取下置于隔王板下、底座上,诱入王台。

新王交配产卵后,如果不分蜂,按正常加箱格管理,抽出隔王板,老蜂王自然淘汰;如果分蜂,待新王交尾产卵后,把下面箱体搬到预设位置的底座上,新王、老王各自生活。

分蜂增殖格子蜂箱分蜂也有自然与人工两种。

分出的蜜蜂都要饲喂,加强繁殖。

①自然分蜂。

需预测时间,伺机捕捉蜂王,引领分出蜜蜂,另成新群。

原群留王台1个,多余清除,撤下多余蜂巢(箱圈),盛装新群。

②人工分蜂。

是将格子蜂箱底座侧(后)门,做成随时可撤可装的形式,取下侧(后)门,换上纱窗门,改成通风口,关闭通蜂(巢)门;上加两箱圈,蜂巢置其上,打开上箱盖,将蜂吹至底部和及时于巢箱和空格箱圈之间插入隔王板,然后静等工蜂上行护脾。

底座和空格箱内剩余少量工蜂和老王,撤走另外放置,添加有蜜有子有蜂箱圈,两天后撤走格子空箱圈,即成为新群老王。

原群下再加底座,静等处女蜂王交配产卵。

分蜂有时也简单,当发现蜂群出现王台,在晴天午前,先移开原箱,原址添加一格箱圈,从原群中割取子脾,裁成手掌大小,固定于箱圈中后,导入成熟王台,回巢蜜蜂即可养育出新王。

蜂病防治巢虫是蜡螟的幼虫,钻蛀巢脾,致蜂蛹死亡,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蜂箱尺寸(宜略小不宣大)、更新蜂巢、蜂格相称和经常扫除蜡渣等预防。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

养殖蜜蜂时人工培育蜂王的方法人工育王须选择气温稳定、外界蜜源丰富的春、夏季进行。

(1)选择繁殖快、采蜜多、抗病强的蜂群作为父本与母本。

(2)在母本群中将3日内的幼虫移到事先制好的养王框的蜡丸内。

(3)将移好虫的养王框放在养王群。

(4)在王台中的蜂王出房前3天组织好交尾群。

(5)在处女王出房前1-2天,将王台介绍到交尾群。

(6)交尾群中的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将新王装入幽王罩内,并事先杀死老王,造成蜂群缺王情绪。

(7)在蜂群平静后,发现蜂群内工蜂开始饲喂新王时,就要除去幽王罩,然后轻轻放好巢脾,关好蜂箱。

(8)过2-3天后检查蜂群,若发现新王已开始产卵,就说明换王成功了。

人工育王的时间一般在蜜源初期、蜜粉源充足时为好。

人工育王的最佳时期是在4月,此时正逢油菜、紫云英花期。

人工育王须选择好父、母群。

应选择繁殖能力强、群势发展快、采集、生育能力强、不喜欢分群、盗性小且抗盗力强,抗病、抗巢虫力强、性情温驯、产蜜量高的蜂群作为父、母群。

如引进纯种蜂王进行杂交换种,应根据中国南北气温和蜜源的差异。

中国北方地区多引进耐寒的高加索蜂王、喀尔巴干蜂王,与“本意”雄蜂杂交;长江以南地区应引进适应暖湿气候的“纯意”,喀尼阿兰纯种蜂王,宜与“本意”雄蜂杂交,全部换王换种。

土养蜜蜂怎样人工分蜂,30只蜜蜂1只蜂王能繁殖吗

土养蜜蜂怎样人工分蜂,30只蜜蜂1只蜂王能繁殖吗

土养蜜蜂怎样人工分蜂,30只蜜蜂1只蜂王能繁殖吗取蜜的时候,把蜂群中的蜂脾割掉,注意观察自然王台的蜂脾,把带有自然王台的蜂脾连同巴掌大一块蜂脾取下来,注意不要伤了王台。

人工分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需要一个好的天气。

人工分蜂最有利的时机是蜂群即将自然分蜂的前夕,此时蜂群的分蜂意念特别强烈且分蜂后不易发生回蜂。

一、土养蜜蜂怎样人工分蜂1、首先在取蜜时,可以把蜂群中的蜂脾割了,割的时候一定要把带有自然王台的蜂脾取下来,注意不要伤了王台,然后准备好新的蜂桶,去除异味。

王台一定要固定在新的位置,可以用竹条固定好,然后从取蜜的老蜂桶中舀出一些蜜蜂放进去即可,分蜂当晚一定要进行奖励饲喂,直到新王出房交尾。

2、人工分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人工分蜂需要一个好的天气,不能在阴雨天气进行。

不过蜜蜂一般是不会冒雨自然分蜂,而且也会避开早和傍晚,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气温都比较低,通常是在午后或者上午进行分蜂。

3、人工分蜂最有利的时机是蜂群即将自然分蜂之前,因为此时蜂群的分蜂意念比较强烈,且分蜂后不易发生回蜂。

具体操作是用老蜂王、一半以上的新工蜂、封盖子脾组成新群,原蜂群中可以选留一个最好的王台和老工蜂,王台中新蜂王羽化成蜂就会与雄蜂交尾,之后便能正产卵繁育新蜂。

二、30只蜜蜂1只蜂王能繁殖吗1、30只蜜蜂1只蜂王不能长期进行繁殖,蜜蜂是一个比较严密的社会,需要有雄蜂与蜂王不断的进行繁殖。

它们都有很细的分工,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正常生存、运行的体系,如果只有30只蜜蜂1只蜂王很难长期繁殖,因为工蜂的寿命只有15天左右。

2、蜂王的分泌物也就是蜂王物质,主要是通过工蜂在蜂巢中传递,使其知道本群的蜂王是否存在。

如果蜂王不在,大概过几十分钟,蜂群中工作秩序就会受到影响。

这时只要给失去蜂王的蜂群诱入1只蜂王或王台,蜂群不安的状况就会改变,恢复正常活动。

3、蜂群里面一般只有1只蜂王,如果群内出现封盖王台时,蜂群就会开始分蜂,这时会出现两只蜂王争斗,直到剩下一只为止。

蜜蜂生产蜂王怎样培育_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蜜蜂生产蜂王怎样培育_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

蜜蜂生产蜂王怎样培育_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在蜜蜂的养殖中,培育蜂王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蜜蜂生产蜂王的培育技术蜜蜂种王的挑选一般说来,生产蜂场的蜂群,其种性都是比较混杂的,不宜留做种王,而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向种蜂场等供种单位选购适宜的种王。

若无法购买种王,只能在本场蜂群中挑选种王时,则应在重点考察蜂群的生产性能是否优良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某些重要的形态特征是否一致。

只有那些生产性能优良、形态特征又比较一致的蜂群中的蜂王才能留做种王。

种用蜜蜂雄蜂的培育至少在着手移虫育王前20天,就应开始培育种用雄蜂。

为保证父本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并保证未来的种用雄蜂发育良好,一定要及时调整父群的群势,密集其蜂数,抽出空脾,插入1张雄蜂脾。

对父群及时进行奖励饲喂,在雄蜂房封盖以前,应坚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奖励饲喂,如蜂群储粉不足。

还应补喂蜂花粉,以保证哺育蜂和幼虫有充足的蜜粉供应,同时还必须经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杀死非种用雄蜂。

1只处女王通常要与7~15只雄蜂交尾,但绝不能只按这一比例来培育种用雄蜂。

一般情况下培育1只蜂王应培育100只左右的种用雄蜂。

人工养蜜蜂王1、养王群的组织:养王群又称育王群或哺育群。

对养王群的种性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热的蜂群做养王群。

养王群应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势,群内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采集蜂,蜂数要密集,并且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巢内饲料充足。

养王群应在移虫前2~3天组织就绪。

一般用标准箱组织养王群。

即巢箱和继箱之间放l块隔王板,将继箱布置成哺育区,将巢箱布置成繁殖区。

哺育区内放2张幼虫脾、2~3张封盖子脾,外侧再放2~3张蜜粉脾,养王框放在两张幼虫脾之间;繁殖区内放3~4张老熟蛹脾和1~2张空脾,蜂王保留在繁殖区。

也可用卧式箱组织养王群,组织时,用框式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左右两个小区,将一个小区布置成哺育区,另一个小区布置成繁殖区。

中蜂人工分蜂的5种方法

中蜂人工分蜂的5种方法

中蜂人工分蜂的5种方法欢迎进入蜂业联盟中蜂,又称中华蜂、中华蜜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蜜蜂养殖的当家品种。

中蜂能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非常适合我国山区半山区定地饲养。

中蜂的唯一缺点是分蜂性强(分蜂也是蜂群发展的本能),处理分蜂也是中蜂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为避免自己蜂场自然分蜂造成的损失,从养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经多年实现与摸索,总结出以下5种人工分蜂的方法,扩群增殖,收到了显著效果。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均等分蜂法选择6-7框蜂的强群,将蜂箱拿开,在原箱正中左右两边放置2个相同的蜂箱(两箱间隔1米),巢门开口相同,把原有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放入2两个蜂箱内。

1箱放入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入1只新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也可两箱都诱入成熟王台,如果群有王台,则去除多余的王台,仅保存最好的1个。

放置好后,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箱内飞入。

如发现一箱的蜜蜂较少,就把这箱向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两边均衡后停止移动蜂箱,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此法的优点是对蜂群影响较小,可在较快的时间内化解'分蜂热',有利于新分群蜂王交尾不成功后的蜂群合并。

不足之处是易受地域限制,不能无限期等距离均衡分蜂,长期等距离均衡分蜂会造成蜂群摆放过于集中,增加盗蜂的几率。

同时为了两箱蜂平衡,移动蜂箱费时麻烦。

等距离均衡分蜂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早分,如果蜂群已经起台,越早分越好,可从他群引入成熟台最好,防止分蜂后工蜂分蜂情绪尚在,驱动老王带走两边部分工蜂再次分蜂(新王出,两边无王台,分蜂情绪会较快消除);二是分蜂后要逐步向两边拉开蜂箱距离,以便于日后常规管理。

三是晚秋和冬季不能分蜂,适合在分蜂季节。

2、自然与人工结合分蜂法在自然分蜂季节里,只要排查到造有王台的蜂群,不等其王台封盖,就要将老王剪翅。

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

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

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1、急造王台育王:流蜜期时将蜂王从蜂群中取出,一般2-3天后蜂群就会急造王台。

2、人工选择育王:自然分蜂期保留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有缺陷的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房要清理掉。

3、人工移虫育王:先用蜂蜡制成台基,然后向台基中移入1-2日龄的工蜂小幼虫,最后将人工王台放入育王群中由工蜂哺育。

一、新手中蜂最简单育王1、急造王台育王:具体操作是在流蜜期时将蜂王从蜂群中取出,大概过2-3天左右蜂群就会急造王台,等王台成熟后就可以更换其他蜂群的老弱病残蜂王。

2、人工选择育王:具体操作是在自然分蜂期时保留具有优良遗传特性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其他的有缺陷蜂群中的王台和雄蜂房一定要将其全部进行清理。

3、人工移虫育王:具体操作是先用蜂蜡制成台基,然后再向台基里面移入1-2日龄的工蜂小幼虫,最后将人工王台放入育王群中由工蜂哺育。

二、中蜂怎样养殖发展快1、环境适宜: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有合适的环境,比如夏季气温过高时要给蜂群提供一定的降温设施,否则蜂群就会消耗大量资源调节巢内温度,而且蜂箱周围的环境也一定要满足蜂群的需要。

2、蜂王优质: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提供优质的蜂王,因为蜂王不仅是蜂群唯一的繁殖者,它还是蜂群维持正常秩序的关键成员,蜂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发展速度。

3、蜂多余脾: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保证蜂多余脾,因为只有蜂多余脾时蜂群才有足够的护脾能力,不管什么时候如果蜂群里面长期蜂少于脾群势就会减弱,因此一定要根据蜂群实际情况添加或抽调巢脾。

4、饲料充足: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有充足的饲料,巢内饲料不足会导致一系列缺蜜反应发生,比如蜂群无法进行繁殖、蜂王停止产卵等,甚至还可能引发盗蜂和蜂群弃巢迁飞。

5、严防病害:如果想要中蜂快速发展一定要严防病虫害,病虫害轻者会影响蜂群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蜂群覆灭甚至波及全场蜂,比如中蜂囊状幼虫病可以摧毁一个养蜂场。

几种简单实用的分蜂方法,每年给蜂群分蜂都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几种简单实用的分蜂方法,每年给蜂群分蜂都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几种简单实用的分蜂方法,每年给蜂群分蜂都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春天温度适宜,百花盛开,蜜粉源丰富,蜂群外出采集积极,巢内幼虫得到足够的营养,群势不断增长,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蜜蜂就准备“分家”,养蜂人一般不会让蜜蜂自己“分家”,以免飞失部分蜂群。

现介绍几种笔者常用分蜂方法,每年给蜂群分蜂都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利用蜂群自然“分家”的积极性进行分蜂当蜂群中出现大批成熟雄蜂子脾时,将蜂王一侧前翅剪去三分之二。

自然分蜂后,即可在箱前地面上找到蜂王,待分蜂开始结团,将蜂王放入蜂团,原群中提出一张脱蜂的虫卵脾,将其靠近分蜂团,并仔细观察蜂团上脾情况。

蜂王上脾后,即可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空蜂箱中,并视蜂团的大小,加足巢础框,将蜂箱放置在面向蜂团附近的平地上,驱散剩余蜂团,盖好箱盖,分蜂便会很快进入蜂箱。

分蜂进箱后,即可将蜂箱搬往预先选好的地方。

原群选留一个粗壮正直的较好王台,将其余王台全部摘除。

如群势仍较强,可适当提出部分老熟子脾,脱蜂后补给其它弱蜂。

用上述方法分蜂,蜂群采集积极,蜂团进箱后,外勤蜂立即出巢采集,守卫蜂马上布兵设岗,蜂王很快正常产卵繁殖。

这样的分蜂群造脾积极,群势增长也快。

由于蜂王预先剪翅,避免了分蜂飞逃的损失。

但这种分蜂方法操作较繁琐,且每次只能分出一群,故较适合家庭业余养蜂者采用。

二、利用隔离板同箱分群当蜂群发展壮大后,在蜂箱后侧的一旁,或蜂箱的左右侧另外再开一个巢门,并在两巢门间增设障碍物,适当关小原巢门,开大新巢门,当蜂已习惯从两个巢门出入,且出入蜂量相近,即可将蜂群一分为二,用隔离板隔开,然后在无王侧介绍一个成熟王台,任其出台交尾产卵,分蜂即告完成。

蜂群群势壮大以后,一箱容不下两群,可分别从左右两室提取老熟子脾补给弱群。

也可将原箱往一边移动尺许,并在空出的地方另放一只空蜂箱,将靠近该箱的蜂群提入空箱,仍在原来方向开巢门。

三、转化分蜂傍晚,外勤蜂全部归巢后,即将蜂群按计划连蜂带脾均等分开,装入各自的蜂箱,然后连夜转地到3公里以外的新场址重新陈列。

图说人工育王非常详细

图说人工育王非常详细

图说人工育王非常详细前言人工育王原理:通常蜂群培养成强群,供应充足的食物,并用上隔王板将蜂巢分成两区。

蜂王在下边产卵,进行蜂群繁殖,上边是无王区,供培养新王。

然后仿造王台,人工育王原理:通常蜂群培养成强群,供应充足的食物,并用上隔王板将蜂巢分成两区。

蜂王在下边产卵,进行蜂群繁殖,上边是无王区,供培养新王。

然后仿造王台,用蜂蜡做成王台基,并将工蜂房中1日幼虫移住,再置于无王区,辅之必要的管理措施,就能培育出新蜂王。

人工育王详解1、是做蜡碗的蜡新蜡最好,蜡要放碗里在锅里用水蒸化,捞去杂质就行了,做蜡碗时连锅坐电磁炉上,蜡冷了随时可加温。

2、是移虫的时候选无风的晴天,温度在20度以上最好,动作要快,以免冻伤幼虫,根据情况可在室内操作。

3、是移虫时,挑起幼虫后,把带幼虫的移虫针尖伸到人工王台中事先点上的少量蜂蜜上,针尖先向下稍压入蜂蜜,幼虫就浮在蜂蜜上,然后向后退出移虫针就行了。

具体步骤1、用木质细腻的木棍做成蜡碗棒,用来做人工台基,要打磨光滑,10--11MM处直径8--9MM。

移虫针可买可做,好用就 ...2、新买的移虫针尖端太直,铲不起来幼虫,要把它弯点弧形。

3、再准备点新鲜赘脾化蜡最好,还有点小竹、木片,放在王台底上以后好取下王台,还有一碗凉水。

4、开始前先把蜡碗棒在水里泡湿,蘸了蜡时才好取下。

5、化开的蜡去掉杂质,温度不要太高,更不要烧焦了,把浸过水的蜡棒甩去多余水分,以免蘸蜡时起泡,垂直插入蜡 ...6、等几秒凝固后再重复两次,一次比一次蘸蜡的位置低一点,以使蜡碗口薄,蜂易接受。

7、蜡碗深度在10--11MM,三次后放入凉水几秒,然后轻轻取下。

8、在小木片上滴上蜡,粘上蜡碗9、口薄底厚的人工台基就做好了。

10、把他们用蜡粘在育王框上(用细木条做成和巢框一样长宽就行)。

11、然把育王框放到育王群让蜂清理2小时,取出后取卵虫脾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移入王台内,立即放入育王群。

12、移虫时可蘸点稀释的王浆或者蜂蜜到王台内,必须一次成功,移虫针尖上也可蘸少许王浆容易操作成功。

人工分蜂的步骤(中蜂实用型)!

人工分蜂的步骤(中蜂实用型)!

人工分蜂的步骤(中蜂实用型)!一、人工分蜂的步骤1.中蜂上了5框就容易分蜂,首先要准备好育王工具,蜂箱,分蜂群放置的场地(离原蜂场1.5公里为一好)。

2.育王前要查询当地半月天气预报,主要是移虫后天气要晴天多,粉原丰富工蜂育虫才积极。

3.在蜂场(周边二公里内)有雄蜂出巢飞翔就可人工移虫育王。

4.选育王群。

要求群势较好5脾以上,出勤较率高,上年产蜜量转好的,优良群。

首先把蜂王带一脾分走般到1.5公里预先选好做蜂场,在原群失王的前提下移虫接受率较高并且质量转好。

5.育王框移虫后及时加入无王群里并且连续饲喂4天。

这期间不要捡查育王框。

待移虫后第8天捡查成功了多少个王台事先有计划可分多少群。

6.如果你是新手不会移虫育王。

可以选择裂脾造王的方法。

现在介绍这方法。

选好五框群,要求有四脾且有新脾并且有较多一龄二龄虫的蜂群。

首先饲料二天然后把王弄一走让群失王,6小时后把脾拿起用锋利的刀在脾上见有一二龄幼虫的地方割掉约整脾的四分之一争取多露出幼虫,每脾如此,从裂脾算起第三天要把封盖的王台摘除(其质量)差。

从裂脾的第十天可割台分蜂,这方法也可获得较多王台。

应注意的是裂脾后只能饲喂一晚,如果多天饲喂容易工产。

7.有了王台就准备分蜂了。

上午把蜂群对半分开,把有王群搬到1.5公里外为的是防治工蜂飞回原群。

原位置群(无王群)6小后加入移虫后或裂脾后第十天的王台。

并记好标记。

8.原位置群(无王群)加王台后第三天应捡查看新王是否出台,一般移虫的王台应该出台,裂脾所产的台有的迟些天。

出台后要认真捡查脾上是否有急造王台要及时毁了,要不然会产生自然分蜂。

9.新王出台后天气良好一般第十天左右开始产卵。

如果婚飞失王则脾上又有王台出现。

注意事项新王出台三至六天期间一般不要捡查会影响处女王婚飞,在新王未产卵前不要饲喂否则工产。

10.新王开产后应奖励饲喂工蜂勤奋积极工作。

这样就可确认分蜂成功了。

二、两种简单实用的中蜂人工分蜂方法①具有强烈分蜂热的蜂群应在原场地近距离人工分蜂。

近距离人工分蜂,减少蜂群回蜂和偏集的技巧

近距离人工分蜂,减少蜂群回蜂和偏集的技巧

近距离人工分蜂,减少蜂群回蜂和偏集的技巧加入我们一起学养蜂提老蜂王带蜂巢脾给新蜂箱,原蜂群不留蜂王蜂群进行人工分蜂的时候,工蜂会有“回蜂”的情况,导致分蜂群内工蜂数量减少,近距离人工分蜂的无王分蜂群内回蜂情况较严,分蜂群第二天的时候,新蜂箱内剩下较少的幼蜂和蜂巢脾,工蜂数量较少,蜂巢脾上的幼虫得不到充足的哺育,导致幼虫数量减少,昼夜温差较大的春季和秋季,子脾受冻,蜂房内蜂蛹受冻,新蜂提前羽化出房,等等情况出现。

提老蜂王带蜂巢脾给新蜂箱,原蜂群内不留老蜂王,一箱5框蜂群在进行这种人工分蜂的操作的时候,这时将蜂群内1框封盖子脾2框带蜜巢脾提入新蜂箱,第二天分蜂群内工蜂出现回蜂的情况,蜂群内“蜂少于脾”,子脾上仍然有充足的工蜂护住子圈,同时,半蜜脾调回原蜂箱,这样两箱蜂群都能达到“蜂脾相称”的状态,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发展。

蜂箱并列摆放,预防蜂群出现“偏集”,单王群和双王群的管理措施强群和弱群放置在靠近的位置,强群蜂巢门口的工蜂出巢率较高,容易吸引旁边弱群采集回巢的工蜂,导致弱群采集工蜂数量减少,影响弱群的繁殖发展,这时养蜂人可以通过“抑强扶弱”的方法,将强群内的子脾调入弱群。

这时弱群内新蜂羽化出房之后,新蜂在试飞的过程中,也会重复出现上面这种情况,所以,强弱蜂群不适宜并列摆放,当蜂群群势差异较小,可以进行蜂箱并列摆放。

蜂群群势差异较小的2箱蜜蜂,采取“前低后高”的方式并列摆放蜂箱,蜂群容易受到地形和风力的影响,当两排并列摆放的蜂箱,在流蜜期的时候,工蜂采蜜回巢的过程中,蜜蜂负重飞行到蜂场位置,这时工蜂无法准确的降落在蜂箱巢门口,养蜂人在检查蜂群的时候,会发现并列摆放的蜂箱,越往前面的蜂箱巢门口工蜂的数量越多,这也是流蜜期的时候,由于地形导致工蜂出现偏集。

蜂箱并列摆放的时候,蜂场的“上风口”位置也会导致蜂群偏集,工蜂在采集回巢的时候,受到外界大风的影响,将工蜂给带跑偏,工蜂偏集到“下风口”的蜂群。

双王群出现偏集的现象比较常见,隔王板两侧的蜂群内蜂王控蜂能力差异,弱群的一侧工蜂跑到强群,这时养蜂人可以采用“互换蜂王”的方法,或者给弱群更换一只日龄和品质相仿的产子蜂王,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蜜蜂人工怎样分蜂

蜜蜂人工怎样分蜂

蜜蜂人工怎样分蜂篇一:最新流行人工分蜂原理[1]最新流行人工分蜂演算法1 均等分蜂法将1箱强群分成2箱,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配, 1箱有原来的蜂王,另一箱诱人1只新产卵蜂王。

以原位置作标准,两箱的原边线左右距离都离是30 cm。

这时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不得已分向左右两侧国手箱内飞人。

如发现一箱的蜘蛛较少,就把这箱向将原位置移近些,或把蜜蜂多的那箱移远一点,以后蜜蜂数自然就平均了。

2 幽闭法原箱不动,从里面拟定提出一半带蜂的子脾和蜜脾,放于一新箱内,同时诱入1只产卵蜂王,在箱上盖上铁纱兼盖,关上巢门。

然后搬到暗室内幽闭3~4 Et,再移到新位置,打开巢门。

或是把分蜂群的巢门用草堵上,放在新位置,注意尾端空气流通。

3~4小时后蜜蜂将草咬开,就很少飞返原巢。

3 远移法按第2种方法,把新分的蜂群立刻搬到5 km 外的新地址,一周后,再移回场内,打开巢门。

3小时后,撤去纱盖,换上副盖,盖好大盖,缩小巢门。

4 1群分为3群法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则可分为3群。

先提出带蜂的子脾3框和蜜脾1框,放于5框箱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蜂3框、子2框和老蜂王,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蜂箱放在原址不能动。

把2个分蜂群放在暗室内幽闭3~4日后移到新位置,放开巢门。

可把2个分蜂群放在一个10框箱内,中间用严密的隔板把箱内室内空间分成2部分,各开一个小巢门,前壁巢门上方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黄、蓝),以免蜜蜂走错巢门。

同样必须在暗室内幽闭3日。

5 1群分为4群法如1群内有蜂9框、子8框、蜜2框,也可分为4群。

使每一分蜂群都有带蜂子脾2框、蜜脾1框(用蜜脾补充),诱人产卵蜂王1只,原群内剩下子脾2框、蜂3框,再加入蜜脾、空脾各1张。

6 2群分出1群法如有2个10框蜂群,群势和上述相同,若只打算分出1群,可先预备1个带纱盖的蜂箱,从甲群内提出带蜂的誉脾5框、蜜脾1框,由乙群内所提出蜜脾1框加入分蜂群,诱人1只蜂王。

怎样人工育蜂王 蜂王培育技术

怎样人工育蜂王 蜂王培育技术

怎样人工育蜂王蜂王培育技术我们都知道每个蜂群中都有一个蜂王,蜂王的提醒是比较大的,并且蜂王的主要作用就是繁殖后代,其他的什么都不干。

每个蜂王在产卵的季节每天能产2000多枚卵。

蜂王的基本收买大约有4-6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蜂王的作用也不在大了。

那么如果人工想要培育蜂王该怎么做呢?怎样人工育蜂王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有蜜粉源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

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选择父母群: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

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

培育种用雄蜂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

3、准备育王群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

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

蜂王培育技术1、要选择适宜本地区的蜂种育王。

可以从正规的种蜂场引种,也可以从本场择优移虫培育,最好每隔两年就从外地引进一次种王,以免种性退化。

2、有了好的种王也不一定就能育出好王来,还必须有好的或辅助的蜜粉源,这是培育好王的又一个主要条件。

如外界蜜粉条件差则不能育王,蜜粉源条件一般时,则每天傍晚要进行奖饲。

3、有了上述两个条件还不够,还必须利用大卵育王,大卵育出的蜂王,初生体重大,发育好。

大卵是怎样得到的呢?首先要将种王用竹丝笼囚禁5—10天,移虫前4至5天放开种王开始产卵,放王后4天内所产的卵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以后随产卵量增多而逐渐变小。

蜂王吃什么食物1、蜂王终生都以蜂王浆为食,所谓蜂王浆就是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此乳状物就像哺乳动物的乳汁且极具营养价值和免疫功能,通常情况下蜜蜂(工蜂或雄峰)的寿限在一至六个月左右,而蜂王因一直食用蜂王浆一般能活五到七年。

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王台封盖后几天可以人工分蜂

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王台封盖后几天可以人工分蜂

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王台封盖后几天可以人工分蜂选择6-7框强蜂群,并将蜂箱中的子脾、蜜脾、蜜蜂平均放入两个蜂箱内,然后将成熟的王台放入原蜂箱内,老蜂王放入新蜂箱内,再立即将新蜂箱转移到3km以外的地方。

转移蜂箱后,打开巢门,经过30天过后,将新蜂箱移回养殖场内即可。

一、最简单人工分蜂办法1、均等分蜂法(1)选择6-7框强蜂群,去掉蜂箱,并在原来的蜂箱两边放置2个相同的蜂箱(间隔1m)。

(2)将原来蜂群的子脾、蜜脾、蜜蜂平均放入两个蜂箱内,其中一个蜂箱内放入原有的蜂王,另一个蜂箱内放入抑制新产卵蜂王或者是成熟的王台。

(3)放置好后,蜜蜂飞向2个蜂箱,如果某个蜂箱的蜜蜂数量较少,则将该蜂箱往原蜂箱位置靠近,或者将蜜蜂较多的蜂箱略微远离原蜂箱位置。

2、自然、人工结合分蜂法(1)当蜂群开始造王台,但王台尚未封盖的时候,将老蜂王一边的翅膀剪掉二分之一,让其不能飞行。

(2)王台封盖后,找出蜂王,并将其关入囚王笼中,放在巢门外,然后将6成的蜂以及老蜂王放入新的蜂箱中,而原蜂群中保留一个王台和4成蜂即可。

3、远移法(1)选择6-7框强蜂群,并将蜂箱中的子脾,蜜脾,蜜蜂平均放入两个蜂箱内。

(2)分好蜜蜂后,原来的蜂箱内放入成熟王台,另一个蜂箱内放入老蜂王,并立即转移到3km以外的地方,打开巢门。

(3)30天过后,将蜂箱移回养殖场内。

二、王台封盖后几天可以人工分蜂1、王台封盖后经过6-7天左右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

因为此时蜂群本身就拥有较强的分意念,并且王台中的新蜂王的发育已经趋近成熟。

2、分蜂时间过早,新蜂王容易因为温度问题而死亡,分蜂时间过晚,蜂群可能会进行自然分蜂。

3、在人工分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部分分蜂意念强的蜂群可能在王台刚刚封盖的时候就会开始自然分蜂,有的甚至在老蜂王产下受精卵后就开始自然分蜂。

养蜂经验:人工分蜂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养蜂经验:人工分蜂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蜜蜂在蜂群过于庞大时就会进行自然分蜂,但是自然分蜂不便于管理且可控性也较差,而人工分蜂则可以根据养蜂人的意图进行,所以很多养蜂场都会采取人工分蜂。

1、分蜂时间人工分蜂虽然对于时间没有过多的要求,理论上而言是任何时间都能进行,但是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分蜂能提高成功率。

具体的分蜂时间要根据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人工分蜂时当地气候是否符合蜜蜂生存,二是蜂群本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分蜂一脸,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人工分蜂。

2、分蜂群势群势是指蜜蜂对于环境适应力的,人工分蜂是要将蜂群人为的拆分为两群或者多群,这样群势较弱的蜂群在分蜂后会更弱,这样的弱群在适应力和抗病力上都比较弱,极易出现一些不利蜂群发展的情况。

所以人工分蜂的蜂群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群势,对于群势较弱的蜂群不宜进行分蜂,以免进一步导致群势弱小,使其难以生存。

3、蜜源条件人工分蜂必须要求外界有丰富的蜜源,这时因为分蜂后的蜂群急需消耗大量的食物来恢复群势,如果这时外界的蜜源不足则势必会影响到群势的恢复,时间一长可能会到蜂群逐渐灭亡。

所以人工分蜂时尽量在蜜源丰富的流蜜期进行,另外分蜂后也要加强饲喂和奖励饲喂,促使其尽快恢复。

4、分蜂方法人工分蜂一般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王台分蜂,也就是将王台和老工蜂留在原蜂群,而蜂王和新工蜂组建新的蜂群;二是介王分蜂,这种方法是原蜂王和老工蜂留在原群,新蜂王和新工蜂组建新蜂群;其三是无王分蜂,老工蜂在原群中急造王台,蜂王和新工蜂组建新蜂群。

5、注意事项人工分蜂时尽量选择分蜂意念时进行,这时方法是比较顺利,分蜂时外界的气候要适宜蜜蜂生存,连续的高温或者低温都不利于人工分蜂,否则会影响到蜂群的恢复甚至导致方法失败。

人工分蜂要用未认巢的新工蜂组建新群,这是因为老工蜂会出现回蜂现象,而未认巢的工蜂就会出现这些状况。

人工分蜂后要加群管理并快速稳定蜂群,比如加强饲喂和奖励饲喂,促使蜂群尽快恢复。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OK蜜蜂论坛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OK蜜蜂论坛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OK蜜蜂论坛中蜂产业还存在饲养管理水平低,很多蜂农还是在利用自然王台分蜂,此种育王方式随意性大、不方便管理,是制约中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本文主要介绍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流程和要点,解决中蜂育王难题。

1、人工育王时间四川不同地区育王时间略有不同,一般要根据蜂群情况、外界气候和蜜粉源情况制订育王计划。

春季育王要结合当地早春蜜源如油菜花等花期,秋季育王要结合当地秋季蜜源的花期制订育王计划。

成都地区中蜂人工育王大多在年初3月份左右,利用油菜花蜜源进行春季繁殖。

2、种用蜂群的选择要有意识地选择群势强、采集力强、抗病力强的蜂群作为种群。

对于已经选定的种群,还要考察种群亲代及祖代、同胞群的情况,最好经过一年以上的考察,从蜂场中选出性能优良、具有稳定遗传性的优良蜂群。

蜂场蜂群数量越多,越容易选出质量比较好的种群。

3、育王群的组织与管理要点育王要选择有分蜂热或自然交替倾向的强群,这种蜂群王台的接受率比较高,育出来的蜂王质量比较好。

中蜂育王通常采用一年以上的老王群,群势最好在8框以上,并且群内有大量哺育蜂。

育王群要在移虫前1d组成,用隔王板将蜂群隔开,一边将蜂王限制在箱内产卵繁殖,另一边作为无王区育王。

育王群每隔3d要对蜂群彻底检查一次,要及时将卵虫脾调到育王区。

4、移虫育王4.1、移虫育王用具台基(可以采用塑料台基或人工台基,建议使用新鲜蜂蜡自制成的人工台基)、育王框、弹性移虫针。

4.2、台基安装与修整移虫当天将蜂蜡台基按15mm左右的间距安装在育王框上,王台数量也不要太多,每个哺育群育王数量10~15个最佳。

移虫前将安装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让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2h左右,然后取出移虫。

4.3、移虫育王用的幼虫必须为选择种用蜂群的幼虫,日龄最好在1日龄左右,保持幼虫大小一致,移虫后育王框王台口向下插入育王群(蜂路要适当调小一点注意保温)。

5、交尾群的组织5.1、用交尾箱组织交尾群为了安全起见(防止由于移虫的误差,有蜂王先出房),一般要在移种用幼虫后第10d,就必须将所培育的成熟王台介绍到交尾群中。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

27资源与育种2023年10月 养蜂技术中蜂人工育王技术熊成 袁春颖│文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兴城 125100中华蜜蜂是在自然环境下选择出的我国特有的本地蜂种。

中蜂适应能力强,耐寒性强,嗅觉灵敏,善于采集零星蜜源和低温下开花的早春及晚秋蜜源植物,适合于定地及小转地饲养。

中蜂长期处于人工饲养或半人工饲养状态。

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只能在分蜂期或自然交替蜂王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王台培育蜂王。

虽然自然王台蜂王也能保证蜂群的繁衍和生存,但由于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季节、蜜源、群势、分蜂期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较大,中蜂种性难以改善,导致中蜂生产力降低,养蜂经济效益低。

自然王台中培育的蜂王是随机的,蜂王的遗传性状与亲代相近,虽然能更好保留亲代的性状,但是缺乏对优良性状选择的机会,并且培育的蜂王数量有限,出房时间不统一,不适合蜂场大规模换王。

人工培育蜂王可以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的培育蜂王,不仅可以培育出满足生产需求的良种蜂王,还可以对蜂王的数量和出房时间进行管控,方便蜂场进行人工分蜂及换王。

人工育王是中蜂饲养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人工育王选育优质蜂王,保证蜂王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蜂群能维持较大群势、抗逆性强、工蜂采集力强等优点,大大提高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人工育王前的准备1.父母群的选择中蜂人工育王在选择父母群时,要对全场蜂群上一年的遗传性状表现及生产性能进行全面考察,为在育王季节能更有效选出优良种群,平时要注意观察并做好各项记录。

选择具有优良种性和突出生产性状的蜂群作为父母群,种用蜂群应是蜂王产卵能力强、繁殖快、群势大、性情温驯、分蜂性弱、盗性弱、抗巢虫及抗中囊病能力强、采集力强的蜂群。

母群的选择应该要比父群的选择更严格些,同时父母群优良性状的选择要相互兼顾,使父母群性状表现优缺点能够互补,这样后代蜂王的遗传性状会比父母代更强。

父母群的血缘关系应尽量远些,要避免近亲杂交而造成种性退化,生产性能下降。

巧用继箱圈分台育王!

巧用继箱圈分台育王!

巧用继箱圈分台育王!
原创:王伟蜂业科技今天
每到秋季,养蜂人都要育一批新王,新王生命力强,可以顺利越冬,来年春繁产子旺盛,为夺取春季高产提供壮群。

这时,育王数量大,往往台多平箱少,许多王台只有丢掉了。

笔者这几年育王时,不再使用平箱,而是采用继箱分台育王,简便易行,使来顺手。

地上平铺一块比继箱稍大的平整物体。

把准备接受王台的继箱带蜂脾带覆布,带蜂盖,放于物体之上,打开继箱前方蜂进入的小口,第二天介入王台。

或者置一空继箱圈物体之上,掂两到三脾蜂,包装好,第二天介入王台。

待新王顺利交尾、产子,要介入生产群时,先去除老王,然后巧妙地在生产群上,加上一纱盖,置新王继箱于纱盖之上,两天后,去除纱盖,提脾把新王合入巢箱即可。

此法可以大大减少育王工作量,原群群势不会减弱,便于掌握新蜂王交尾产子情况,提高工作生产效率,又可以顺利实现新王介入,不失为一个的实用的育王小技巧。

人工育王之利用自然王台育王

人工育王之利用自然王台育王

人工育王之利用自然王台育王自然王台育王将有较多分蜂台的巢脾提出.把原来王台中的卵、幼虫除掉,加入到选择好要育王的蜂群中.育王群抽调部分巢脾,人为造成群势拥挤,促进育王群产生分蜂热.让蜂王在自然王台中产卵,育出新王。

也可以采取选留自然王台的方法。

选好母群,注意王台的封盖时期,在处女王出台前1-2天;割取成熟的王台直接诱入需要换王的蜂群。

1.选择育王群是选个性突出的,还是选均衡的,看个人爱好,发展初期,选好分蜂的,病虫害较多的地方,选维护强群的,追求效益的,选采集力强的.平时多观察,同一王繁育,三代以下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2.促成分蜂热主要是从其它蜂群选出较好的封盖仔脾并入育王群,群势必须在七脾以上,选择两三张脾,最好是边脾,用刀割去下边的边角,同时用蜂蜜加强喂养,一般情况,蜜蜂会在割去的地方做雄蜂房.也可以加半张巢础,工蜂做完上半部后,下半多会做雄蜂房及王眼.3.加隔王片侍蜜蜂做雄蜂房并产仔后,停喂,雄蜂房封盖后,会起台,也可能会同时进行,即做雄蜜房时,也做王眼,待有工蜂护台时加隔王片,主要是防止老王跑,只要老王不走,工蜂出房越来越多,分蜂热越来越强,工蜂做台越积极.4.选台相邻的王台必须去掉一个,主要是将来移台时不好移动,王台发展空间不够的去掉,主要怕顶到下梁,也不好移动,不直的去掉,太细的去掉,台子选粗而短的为好.5,移台王台封盖后记好时间,一般自然台封盖后7-8天出台,封盖后5天就可以移台,最佳时间是待王台顶变成深褐色,护台蜂兴奋异常,主要标志是用手驱不动,说明最多一天就可以出台了,这时移台最好.可以多次移台,成孰一棵移动一个,只要没有新王出台,后续蜂群还会做台,但后面的王台质量会越来越差,适可而止.6.解除分蜂热王台移净后,调出合并的脾,同时加一两张巢础,,扩大蜂路,记住此时不能撤隔王片,待蜂做完新加巢础,王开产才可以撤,.或留下一棵王台,同时囚王,待新王出台后,方可处理老王.利用自然王台育王的优点是:自然王台中发育的蜂王,从卵的孵化、幼虫的生长发育、蛹的变态,直至处女王的羽化出房一直都保持安定,未受扰动,环境也相对稳定.发育出的蜂王体健、个大、交尾的成功率高.同时,操作简单、难度低、快捷、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最牛逼,最简单,最实用的人工育
王和分蜂方法
谈到培育王,大家就会想到制作蜡碗,育王架,截脾育王等,对活框养殖有用对圆木桶养殖就用不上了,那么我来谈谈新的育王方式,对圆桶有用,活框更上一楼,圆桶也可以人工育王分蜂,我先谈圆木桶育王
圆木桶育王。

首先用准备好一个蜡碗,选择一个好育王群,用烟把蜂群熏开,再脾底部把做好的蜡碗詹在脾上(也可以不做蜡碗,直接在脾上做一个大槽)不过建议还是做个蜡碗,等蜂王在蜡碗里产卵,因为房大,工蜂会把那个卵培育成新王,放置好蜡碗,过2天左右检查,如果碗里有卵,证明你放置蜡碗成功了,当工蜂把蜡碗做成了王台那么你育王成功,当新王出房前2天的时候,依然用烟晕,把老王和一部分蜂熏出来,时间选择下午,用一个新蜂桶对着育王桶,把蜂熏进新桶,一定要把王给熏出来,活框更是简单,照上文说的,选一脾育王,待王出房前2天,提出育王脾,放到一个新的蜂箱,建议3脾蜂一箱,再从育王群里提2脾蜂,组成一个3脾新蜂群,下午操作,堵住槽门,等第二天早上开槽门。

此时,育王群有王,可以继续生产,多了一个无王有王台的新群,等新王自己出房,就不用再用到介王这个环节了,省力省心,没人保证介王都能成功。

传统育王,环节多而复杂,对前辈可能简单,对新人就是个难题,这个方法总结了传统育王法的特点,对圆木桶养殖,活框养殖都实用,并简单,由于没图片做解析,可能我说得大家不怎么理解,待以后上图再解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再细说,这是我摸索出来的,我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需要帮的朋友,共同改进放置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