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第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第四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九条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第十条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各项审计准则。
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第十一条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第十二条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第六章合理保证第十三条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6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1101号)
5.4.1.2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存在:记录的资产、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 在的。 在的。 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和控制, 和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 的偿还义务。 的偿还义务。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均已记录。 者权益均已记录。 计价和分摊:资产、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 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循环
各循环包括的 记账凭证的主 要种类
各循环包括的总账项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 利润表项目
销售与收款
收款、 收款、转账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 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应交税费 业税金及附加、 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预付账款、固定资产、 预付账款、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 应付账款 存货(包括材料采购 包括材料采购、 存货 包括材料采购、 原材料、生产成本等)、 原材料、生产成本等 、 营业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财务费用、投 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财务费用、 其他应收款、 资收益、 其他应收款、长期股 资收益、营业 权投资、 外收入、 权投资、长、短期借 外收入、所得 款及实收资本等 税
5.4.1.3 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 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 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完整性: 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 露均已包括。 露均已包括。 分类和可理解性: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 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2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 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 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 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返回
第一节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
▪ 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标 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 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 层次。
▪ (1)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 它是针对整个财务报表审计而言的。
(二)认定的类型
▪ 3.对列报的认定
▪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 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 均已包括。
▪ (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 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 (4)准确性和计价。即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 披露,且金额恰当。
在的。 ▪ (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 还义务。 ▪ (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 者权益均已记录。 ▪ (4)计价和分摊。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 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 录。
▪ (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 据已恰当记录。
《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
《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转换:读你校对:龙逸凡复核:龙逸凡排版:龙逸凡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1)二、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 (4)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5)一、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6)二、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6)三、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7)四、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7)五、目标的导向作用 (8)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8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9)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10)三、遵守审计准则 (11)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12)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 (12)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 (14)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 (15)一、职业怀疑态度的含义 (15)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17)第六章合理保证 (18)一、合理保证的含义与要求 (18)二、为什么是合理保证 (19)第七章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22)一、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2)二、审计风险的含义 (23)三、审计风险模型 (24)四、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 (26)五、审计风险的控制 (28)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三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本准则第三条明确了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受托责任。
管理层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了借助公司内部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制约关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要求治理层①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五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练习
❖为完成对上市公司账户余额〝完整性〞认定的 审计目的,注册会计师普通思索与以下〔 〕 项目的低估有关。 A.应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收款项 D.预付款项
❖AC
练习
❖注册会计师A经过清点得知存货实有500万元 ,但是财务报表上记载600万元,注册会计师 应以为管理层对存货项目的〔 〕认定存在效 果。 A.发作 B.准确性 C.计价和分摊 D.存在
第三节 与各类买卖、账户余额、列报 相关的审计目的
管理层的认定
与列报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
与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 未发生或与客户无关的交易、事
务
项未包含在财务报表中
固定资产抵押
完整性
应当披露的事项包含在财务报表 中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恰当的描述且披露内 容表述清楚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量能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能否具有相关性、牢靠性、可
比性和可了解性; 〔4〕财务报表能否作出充沛披露,使财务报表运用者可
以了戒严重买卖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运营 效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
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注册会计师应当思索:
➢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能否与注册会计师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分歧;
➢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能否合理; ➢ 〔3〕财务报表能否真实地反映了买卖和事项的经济
实质。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
历史本钱
VS. 公允价值
〝居酒屋〞的招牌 50年前的四姐妹
〝居酒屋〞的如今 50年后的四姐妹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
历史本钱
VS. 公允价值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审计准则,其中包括第1101号审计准则。
本文将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一、审计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明确了财务报审计的目标,其中包括:1. 发表审计意见:通过审计过程,确认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便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并最终发表审计意见。
2. 揭示潜在风险: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识别并揭示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险。
3.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通过审计过程,确保财务报告中的信息披露充分、准确和适当,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二、审计原则1. 独立性和专业判断: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和审慎的专业判断,不受企业管理层或利益相关者的干扰。
独立性是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准确的基础。
2. 审计计划和程序:审计师应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并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审计计划应基于风险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证据的获取和评价:审计师应基于适当的证据来支持对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
审计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审计程序来收集证据,并对所收集到的证据进行评价和分析。
4.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师应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充分关注存在的风险,并在必要时调整审计程序。
5. 合作和沟通:审计师应与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充分的合作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
同时,审计师还应及时与企业的董事会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确保审计结果能够被充分理解和接受。
总结: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明确了财务报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El标与一般原则》依据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制定,统领规范财务报表审计的其余38项审计准则,在审计准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对该准则的重点、难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准则第3条规定,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在准则中引入治理层的概念,并明确治理层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是本次准则修订的重大变化之一。
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之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是考虑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受托责任,管理层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了借助公司内部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制约关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要求治理层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责任。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准则第4条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所谓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是指管理层选择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应当符合会计主体的性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
就会计主体的性质而言,民间非营利组织适合采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常适合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企业根据规模或行业性质,分别适合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按照编制目的,财务报表可分为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两种报表。
前者是为了满足范围广泛的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要,如为公布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后者是为了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相应地,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也有所不同。
关于审计准则第X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等4个项目的说明
按照审计准则制定程序,每批审计准则需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注协于2004年10月8日发布了四个审计风险准则项目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结束后,中注协收到全国地方协会、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反馈的意见。
2005年1月16日至21日、2月23日至3月5日、3月8日至3月19日分别召开了国内专家学者研讨会,5月13日至14日召开第一届审计准则委员会第一次会议,6月1日至4日召开港澳台及外国专家咨询组会议,对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进行逐一论证,并根据专家学者的论证意见以及有关反馈意见对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现将修改的情况说明如下:一、关于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征求意见稿)》的修改1.对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准则框架进行了修改,由5章调整为7章,通过将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增加“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范围”和“职业怀疑和合理保证”两章内容,同时将原第三章“会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更名为“财务报表审计的职业道德要求”,使准则从逻辑上更加严谨。
2.将第一次征求意见稿第二条六个概念分别移到了以后的章节。
基本原则是,在总则中只给出最重要概念的定义,其余概念则在之后章节第一次出现的地方给出,以便于理解。
3.将第一次征求征求意见稿中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管理层的责任从原第二章调整至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的第一章。
4.审计范围实际上是指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范围,而不是审计对象。
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执行审计程序的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将审计范围进一步明确为审计工作范围,并定义为“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应当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
二、关于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修改1.根据审计证据的定义,第二次征求意见稿指出仅测试会计记录存在局限性,并对其他信息作出进一步补充,即增加第四条“依据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会计记录以获取审计证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财会[2006]4号2006-02-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第四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九条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第十条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各项审计准则。
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第十一条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第十二条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财务报表的审计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三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本准则第三条明确了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受托责任。
管理层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了借助公司内部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制约关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要求治理层①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因此,本准则第三条规定,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管理层应当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就会计主体的性质而言,民间非营利组织适合采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常适合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企业根据规模和行业性质,分别适合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一般原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第四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九条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
第十条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各项审计准则。
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第十一条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第十二条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第六章合理保证第十三条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会计师审计准则第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第一章总则 (3)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二、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5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6)一、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6)二、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6)三、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7)四、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7)五、目标的导向作用.......................................7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8)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8)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9)三、遵守审计准则........................................10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10)一、审计范围的含义 (10)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11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 (12)一、职业怀疑态度的含义 (13)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14)第六章合理保证 (14)一、合理保证的含义与要求 (14)二、为什么是合理保证....................................15第七章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17)一、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17)二、审计风险的含义 (18)三、审计风险模型 (18)四、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的关系 (20)五、审计风险的控制 (21)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三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本准则第三条明确了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任。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受托责任。
第五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第三节 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相关的审计目标
管理层的认定
与列报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
与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 未发生或与客户无关的交易、事
务
项未包含在财务报表中
固定资产抵押
完整性
应当披露的事项包含在财务报表 中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恰当的描述且披露内 容表述清楚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 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第三节 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相关的审计目标
管理层的认定 存在
权利与义务 完整性
计价和分摊
与账户余额相关的一般审计目 标
已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与存货余额有关的具体审计目标
❖D
练习
❖ 注册会计师在审查销售部门的销货合同时,发现
与A公司有一笔100万元销售未入账,通过函证A
公司,检查该笔销货记录,证实A公司实际已购
货且欠款100万元。那么,注册会计师首先认为
管理层对营业收入账户的( )认定存在问题。
A.发生
B.完整性
C.准确性
D.计价和分摊
❖B
练习
❖ 甲公司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门在入账时,
恰当记录。
第三节 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相关的审计目标
四、针对列报的认定与一般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 利和义务
完整性
分类和可 理解性
准确性和 计价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南转换:读你校对:龙逸凡复核:龙逸凡排版:龙逸凡目录第一章总则..................................................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二、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 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一、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二、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三、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四、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五、目标的导向作用......................................... 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三、遵守审计准则........................................... 第四章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 第五章职业怀疑态度............................................一、职业怀疑态度的含义.....................................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第六章合理保证................................................一、合理保证的含义与要求...................................二、为什么是合理保证....................................... 第七章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一、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二、审计风险的含义.........................................三、审计风险模型...........................................四、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五、审计风险的控制.........................................第一章总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三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各自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本准则第三条明确了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承担受托责任。
管理层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为了借助公司内部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制约关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要求治理层①对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①有关治理层的定义及治理层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贵任,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及其指南。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因此,本准则第三条规定,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管理层应当根据会计主体的性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就会计主体的性质而言,民间非营利组织适合采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通常适合采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企业根据规模或行业性质,分别适合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按照编制目的,财务报表可分为通用目的和特殊目的两种报表。
前者是为了满足范围广泛的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要,如为公布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后者是为了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相应地,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也有所不同。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管理层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财务报表中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如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及预计负债的金额等。
管理层有责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为了履行编制财务报表的职责,管理层通常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本准则第三条同时规定,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为履行这一职责,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二、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本准则第三条还规定,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表审计是财务信息生成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两者各司其职。
法律法规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同时,在某些方面,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
管理层和治理层作为内部人员,对企业的情况更为了解,更能作出适合企业特点的会计处理决策和判断,因此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尽管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能向管理层和治理层提出调整建议,甚至在不违反独立性的前提下为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协助,但管理层仍然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责任,并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这一责任。
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己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本准则第二章(第四条至第五条),主要说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一、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本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l)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汁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三、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l)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四、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本准则第五条指出,财务报表审计属于鉴证业务。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第三方,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旨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绝对保证。
审计存在的固有限制将在本指南第六章详细说明。
虽然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的经营效率、经营效果作出某种判断,但审计意见本身并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经营效果提供的保证(本准则第十五条第二款)。
五、目标的导向作用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例如,既然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只关注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有关的内部控制,而不对内部控制本身发表鉴证意见。
同样,注册会计师关注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影响到财务报表,而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法规行为提供鉴证。
第三章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本准则第三章(第六条至第八条),主要说明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