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演奏器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机器音乐播放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种多功能电子琴,是集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于一体的新型电子琴。
它是以AT89S52 单片机为核心,并辅有一些外围器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多功能音乐播放,歌曲自动循环播放和使用琴键自编曲目功能。
此外,彩灯显示歌曲节奏,按键跳转到喜爱曲目,液晶显示当前播英文曲目。
目前流行的MP3,MP4播放器的音质相当好。
但略感遗憾的是除了选择歌曲和显示歌名外,绝大部分播放器没有诸如随意弹奏乐曲、乐曲节奏跳动显示等功能。
正是基于音乐播放器的多功能出发,提出这种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的设计方案。
之所以以单片机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为选题,目的在于从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细微处着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明确自己的所学所用,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的不足,对目前日益广泛应用的单片机有了更加理性化和感性化的认识,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单片机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目前的产品都致力于在功能全面、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精心设计;及时掌握最新的单片机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最新的单片机技术来研制其应用系统,再利用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等特点,以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具生命力。
单片机电子琴只和音乐播放器是单片机应用的一个点,由点及面,希望可以更好的了解和应用单片机技术。
通过单片机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这个选题,更深层次的了解了单片机技术,以前只是有理论,实践的机会不是很多,在作单片机电子琴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一些单片机芯片的应用,也解决了很多以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可谓对单片机的认识有了一个小的飞跃。
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猛,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全方位向更高水平发展。
目前单片机已用于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仪器仪表、信号处理、现代兵器、交通能源、商用设备、医疗设备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随着单片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双排键电子琴开题报告
[6]<<艺术教育>> 2010年第10期.
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
___________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签字)
年月
系(部)主任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系(部)主任(签字)
年月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年月
说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双排键电子琴作为交响乐器之一,其功能与特点在当代音乐发展中的地位不断突出。双排键电子琴作为作曲配器、音乐制作工具等,在音乐演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一场完整的音乐演奏中,必须把握好各个乐器的角色扮演及功能发挥,本文从这一点出发,提出有必要创建双排键电子琴配器法课程,并讨论了创建双排键电子琴配器法的意义与可能性。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加强双排键电子琴的学习与演奏,提高音乐演奏的整体水平。
双排键电子琴配器法
双排键电子琴成为作曲配器利器
(二)研究思路
文章主要从双排键电子琴的特点与功能入手,结合当代音乐发展的状况以及需要,探讨其在作曲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提出了创建双排键电子琴配器法的必要与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旨在唤起对双排键电子琴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视,加强双排键电子琴的教学水平,提高音乐演奏的整体水平。
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普及,电子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成为音乐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电子音乐在迸发出强烈的创造性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
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电子音乐的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建立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电子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中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水平。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研究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分析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3.探讨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水平中的作用;4.提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方案。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掌握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2.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深入分析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探讨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
3.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在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水平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研究,探讨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
4.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方案研究: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方案。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实践教学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掌握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探讨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对学生创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提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应用型电子音乐课程设计的方案。
本研究可以为高校教育部门提供电子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同时也能够为电子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学习和发展生态环境,促进电子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的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040410222****:*******:**2014年 2 月25 日1、课题来源2、研究目的和意义电子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
它在现代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片机具有强大的控制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实现特性,它已经溶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设计一个电子琴。
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键盘、扬声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在主控模块上设有16个按键和扬声器。
本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现代电子产品渗透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更快。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时间等于金钱的观念也被大家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时间把握非常严格和准确的人或事来说电子时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准确的人或事来说电子时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21世纪节能低碳是生活的主旋律,而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效率,功能强大,成本低廉的单片机作为电子时钟的主要部件则应运而生。
也正是单片机改变了人们对时钟的认识,结构小巧,时尚美观,功能实用而强大等等优点使得电子时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少的工具。
本设计就是要利用这种低功耗,高效率,成本低廉设计一款功能强大,实用新颖的电子时钟,从而使自己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工作中。
颖的电子时钟,从而使自己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工作中。
通过此次实物制作,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
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的理解和巩固,编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电子音乐播放器的制作报告
电子音乐播放器的制作报告电子音乐播放器的制作报告电子音乐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现在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便是使用音乐播放器。
作为一款电子产品,音乐播放器的设计与制作必须非常精细,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播放的各种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小组制作电子音乐播放器的过程和结果。
1.项目背景和目的本项目的背景是,我们小组需要借助这个项目的机会把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项目中。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设计一个高性价比的音乐播放器,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2.需求分析在开始制作之前,我们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音乐播放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数据存储方便:音乐播放器需要能够方便地存储音乐数据,不仅方便用户管理,同时也便于我们的设计。
(2)播放性能好:音乐播放器需要具备稳定的播放性能,播放出来的音质要好。
(3)体积小便携:在保证功能齐全的前提下,音乐播放器需要尽可能的小,便于携带。
(4)操作简单方便: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是我们设计音乐播放器的重要考虑。
3.设计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到音乐播放器需要有大量的存储空间,我们使用了SD卡作为存储介质。
同时,我们采用红外遥控器来方便操作。
在音乐播放的技术实现上,我们使用一款STM32单片机来实现。
该单片机具备较强的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我们制作一个高级音乐播放器的需求。
4.关键技术4.1 存储方案通过研究市场上各类音乐播放器,我们发现SD卡存储方式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案。
因此,我们设计的音乐播放器也采用了SD卡存储方案。
我们使用SDIO接口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在操作上,我们使用FATFS文件系统来实现SD卡的读取与写入。
4.2 播放器实现在音乐处理方面,我们使用的是STM32内置DAC芯片,实现了音乐的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
同时,我们采用了WAV格式来作为音乐播放的主要格式。
在操作上,我们使用了I2S接口来与DAC芯片进行连接。
MIDI电脑音乐制作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流行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传统的音乐创作模式,大致要经历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初创-乐队演奏-修改-乐队演奏-再修改-再演奏-定稿-乐队正式上台演奏与听众见面。而MIDI系统的运用,既可以保证作品的成功率,又帮助作曲家缩短了创作周期和创作成本。作曲家只要有一套MIDI系统并能够熟练操作,那么在创作过程中将不再只是面对一台钢琴、一张谱纸、一支铅笔了,而是面对一个庞大的乐队。当需要确定某一片断的最佳演奏乐器时,他可以运用MIDI系统对比各种效果,从而选定最能表达情感的乐器和声部。和声色彩的选定、织体设计、复调风格认可等都可运用这种方法。同时也省去了以往由钢琴缩谱乐队到总谱的过程,当创作者写完最后一个音符时,MIDI系统体现的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那么,国内对于MIDI音乐技术的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带着这些问题,基于MIDI电脑音乐制作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的角度,笔者就《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等若干重要期刊及九大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及各主要院校的硕博论文进行了学习和思考。
一.文献内容综述
笔者首先对所收集到的一百多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体区分。它们大致分为概述类、教学类和应用类
其中,概述类的文章内容主要是从宏观方面对MIDI音乐技术做出介绍、梳理等,包括对MIDI音乐技术的历史回顾、对当代的观察和对未来的展望。例如《谈近十年MIDI的发展概况》一文中,就描述了在MIDI音乐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具体技术解释。例如《浅谈电脑音乐与MIDI的制作概念》、《电子音乐与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历程》、《电子音乐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等文章主要对MIDI音乐技术及电子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作了探究。
应用类的文章内容主要阐述MIDI制作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例如《论电脑MIDI制作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MIDI在民族舞蹈音乐编曲中的应用技巧》、《机遇与挑战》、《影视音乐创作与MIDI应用研究》、《浅谈MIDI音乐的基本应用》、《音乐的三度创作及MIDI技术的发展》、《浅谈MIDI在音乐中的作用》等文章。
2019年电子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word范文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子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琴的设计系别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课程设计进行地点:任务下达时间: xx年 6月26日起止日期: xx年6月30日起——至xx年7月11日止教研室主任 xx年6月26日批准以下内容根据各专业特点自行确定(如条件、资料、内容、任务、度安排及要求等):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
1)简要说明用单片机设计出一个简易电子琴。
此电子琴完成产生中音Do到高音Do的8个音阶功能。
2)任务和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电子琴,该电子琴基本功能:通过本系统的扬声器产生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8个音阶。
实现的具体要求:首先设置8个按键分别连到单片机的I/O口,通过按键按下改变单片机I/O口的电平,其次根据单片机检测到I/O口上的信号,在某个I/O引脚输出不同频率的方波,最后此方波最后输出到扬声器中。
对于此题目学生首先研究不同音阶所对应的输出频率,根据所研究的内容,完成延时模块的设计、按键检测模块和波形输出模块的设计。
3)训练目标熟练使用Keil开发环境,具备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的初步能力,通过完成本课题的软硬件设计,使同学们了解单片机实例的整个开发流程。
2.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学生应撰写的内容为: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各部分内容要求可参照《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说明书(论文)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按《沈阳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打印。
简单电子琴设计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简单电子琴设计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B1003082013年12月15日1.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不断加深。
由此而产生的电子琴在这种形势下,因其体积小,易于携带,经济适用,是一般家庭都能承受得了的经济投入。
而且电子琴键盘操作直观易于掌握。
这样对初学者,尤其对识谱的人来说是很容易弹奏的,一首简单的曲子灵感好的人甚至不用很多的练习和教师的指导就能很快的弹奏出来。
这样就强烈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提高了电子琴的普及率。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电子琴大多是用单个的逻辑器件组合实现。
这样虽然比较直观,逻辑器件分工鲜明,思路也比较清晰,一目了然,但是由于元器件种类、个数繁多,而过于复杂的硬件电路也容易引起系统的精度不高、体积过大等不利因素。
例如八个不同的音符是由八个不同的频率来控制发出的,设计可用不同的分频器来对信号进行不同程度的分频实现。
电子琴的结构较为复杂,音源是由晶体管产生的电振动,并通过音色回路而产生各种音色;同时由周期波数调制产生颤音效果,由振幅调制产生各种乐器的音效。
电子琴的外形很像普通键盘乐器,只是某些种类多一排脚踏键盘,而且手触键盘也往往分为两层。
键盘式电子琴声音丰富、优美,有变音装置,能发出多种不同的音色,可以作为独特的乐器进行演奏,还能代替传统的风琴、钢琴供音乐课教学。
采用VHDL语言编程来实现电子琴的各项功能。
只是把整个系统分为乐曲自动演奏模块(AUTO)、音调发生模块(TONE)和数控分频模块(FENPIN)三部分,而不牵涉到具体的硬件电路。
用VHDL语言设计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1所示:图1.1 电子琴VHDL设计结构原理图乐曲自动演奏模块的作用是产生8位发生控制输入信号。
当进行自动演奏时,由存储在此模块的8位二进制数作为发声控制输入,从而自动演奏乐曲。
音调发生模块的作用是产生音阶的分频预置值。
当8位发声控制输入信号中的某参考文献[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3-45.[2] 王振红.VHDL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实践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4-67.[3] 西·VHDL与复杂数字系统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2-45.[4] 侯伯亨,顾新·VHDL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5-89.[5] 谭会生,瞿隧春·EDA技术综合应用实例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7-101.[6] 王道宪·CPLD/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与开发[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36-87.[7] 曾繁态等.EDA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45-98.[8] 曹建国,王威,王丹·一种基于VHDL的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大学学报.2006沈阳.18(6):2-4.[9] 黄仁欣.EDA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4-87.[10] 张庆双.实用电子电路200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6-65.[11] 江国强.EDA技术与应用(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8-62.[12] 邹彦,庄严等.EDA技术与数字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3-60.[13]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50.[14] Huang Jiwu.The Features of Microcontroller AT89C52 and Technique of Port ConnectionWith I2C SeriesBus[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00,(4):461-463.[15] Polosky MA,Carcia EJ,Allen JJ.Surface micromachinedcounter2meshing gearsDiscrimination devices.SAND29820256C.1998.103-123.[16] S.H.Kim,W.H.Tranter,and S.F.Midkiff.“Middleware for a distributed reconfigurablesimulator,”Simulation Symposium,Annual,vol.0,p.0253,2002.485-490.[17] S.Lee,K.Fleming,J.Park,K.Ha,A.Caulfield,S.Swanson, Arvind, and J.Kim.“Bluessd:An open platform for cross-layer experiments for nand flash-based ssds”[J].The5thWorkshop 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 Prototyping,ser.WARP,2010.230-340.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探索的开题报告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电子琴是一种音乐教育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乐器之一,其在演奏效果和表现方式上与传统钢琴相似,但在音乐创作和即兴演奏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即兴演奏是指在没有事先排练和准备的情况下,根据音乐创作要求和个人素质,现场即兴创作和演奏音乐的行为。
目前,虽然有很多研究探讨了即兴演奏的理论和技巧,但在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因此,本文将从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角度,对其探索和实践进行研究。
二、研究意义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意义:1.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可以在传统钢琴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即兴演奏部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论和技巧,更好地感受音乐。
2.提高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增强音乐创作能力。
3.促进音乐交流和合作。
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音乐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实施流程和实践活动。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践探索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具体地,文献研究法将用于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包括电子琴教学方法、即兴演奏的理论和技巧等等。
实践探索法将用于实现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实施和实践,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生成果评价等等。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基于电子琴的即兴演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
2.实践教学,验证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通过评估与反思,总结电子琴即兴演奏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研究限制本研究的限制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1.时间限制。
本研究期限较短,有关实践活动的时间较为紧张,教学资源和条件也可能受到影响。
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一) 选题依据单片机体积小,功能强大,价格低廉,因这些优势而被广泛使用,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片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国内的单片机多用于本地通话,玩具和液晶显示屏等产品,预计在未来,利用单片机发明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电子系应届毕业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技巧是必备的技能,基于这种考虑,我这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声光电子琴。
钢琴,从其发明之日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有的人们不能负担起钢琴的高额价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琴的发明让人们找到了能与钢琴媲美的声音。
怎样让我们的电子琴随身携带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电子琴。
从20世纪80年代单片机引入我国至今,单片机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计中,使电子设计智能化水平在广度和深度上产生了质的飞跃,数字化也成为了电子设计的必由之路。
运用51系列单片机设计电子琴,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功能来实现改变输出方波的频率,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符。
这样减少了老古琴弦与琴键的设置与调试的各种难题。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能实现更加灵活的逻辑控制功能,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电子琴是音乐学习、娱乐爱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
(二) 选题意义在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多功能、高精度、高频率的电子琴,但价格昂贵。
为了满足娱乐的实际需求,本次设计给出了一种较小规模和单片机(STC89C51)相结合的简易电子琴的设计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体积小、保密性强、设计简单、成本低、精度高,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实现的复杂度,减少了学习成本。
本设计是源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所设计的,通过对传统电子琴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传统的电子琴是利用单片机的汇编也语言的编程来实现的,而且功能单一,只能弹奏而不能随意的播放音乐,本设计是基于对STC89C51单片机的深入理解和对传统电子琴的小小的改革与创新,并且以简单的C语言程序替代了复杂的汇编语言程序而完成的,声和光是新电子琴的主题。
开题报告电子琴
开题报告电子琴开题报告电子琴一、引言电子琴是一种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模拟和合成各种乐器音色的键盘乐器。
它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方式,成为现代音乐制作和演奏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电子琴的历史、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电子琴的历史电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发明家们开始尝试用电子技术模拟乐器音色。
1920年代,美国的发明家Theremi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乐器,奠定了电子乐器的基础。
1940年代,法国的发明家Pierre Schaeffer创造了音乐磁带,为电子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950年代,美国的发明家Robert Moog发明了第一台商用电子琴,引领了电子琴的发展潮流。
三、电子琴的原理电子琴的原理是利用电子技术模拟和合成各种乐器音色。
它由键盘、音源、音色合成器和音箱等组成。
当演奏者按下键盘上的键时,触发器会发送信号给音源,音源根据不同的键位和力度产生相应的音色。
音色合成器则负责将不同音色的信号进行混合和处理,使其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最后,音箱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
四、电子琴的功能电子琴具有丰富的功能,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除了基本的音色模拟功能,电子琴还可以通过调节音色合成器的参数来创造出更加独特的音色。
此外,电子琴还可以配备节奏器、录音功能、自动和弦等功能,使演奏更加丰富多样。
五、电子琴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琴的功能和表现力不断提升。
现代的电子琴已经具备了更加精确和真实的音色模拟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连接电脑和其他音乐设备来实现更多的创作和演奏方式。
此外,随着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和审美的不断变化,电子琴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引入触摸屏、增加音效处理等,以满足不同音乐风格和个人需求。
六、结论电子琴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工具,不仅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方式,也为音乐制作和演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对电子琴的历史、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琴,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发展和创新。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开题报告
4、依照电路图,在电路板上焊接各元件,完成系统实物设计;
5、将焊好的电路板反复进行硬件调试和系统整体调试,直到实现系统要求的预定功能。
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设计用到的设备和软件:
主要设备:电脑、单片机烧写器
软件:Protel软件、keil软件
XXX学院
题目名称
基于51单片机的显示电子琴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产物,属第四代电子计算机,他具有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的特点。它的应用必定导致传统的控制技术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因此,单片机的开发应用已成为高科技和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1)、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选用的元器件;
(2)、分配单片机各个IO口地址,以连接对应的元器件,方便控制;
(3)、利用protel软件构建系统的硬件图;
2、确定软件部分的设计方案:
(1)、确定各部分模块对应要实现的功能,并根据连接图写出对应程序中对应的控制信息,便于软件编写;
(2)、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对应各模块功能模块பைடு நூலகம்编写,便于程序的检查和调试;
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涉及到通信与计算机两个领域。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今社会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水平,而且已经成为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 13 周:论文修改;
音乐播放器 课题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64684
中3
659
6
64777
中4
698
7
64820
中5
784
8
64898
中6
8
988
A
65030
高1
1046
B
65058
高2
1175
C
65110
高3
1318
D
65157
高4
1397
E
65178
高5
1568
F
65217
不发音
0
表2节拍编码表
节拍
1/4
2/4
3/4
1
1又1/4
1又1/2
[3]张洪润,兰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
[4]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
[5]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Windows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6;
[6]李广第,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6
进
度
安
排
起止日期
进度计划
2011.3.1-2011.3.15
收集资料、熟悉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2011.3.16-2011.3.25
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2011.3.26-2011.4.10
硬件系统设计及电路制作
2011.4.11-2011.4.25
软件编程
2011.4.26-2011.5.10
系统调试
[3]张洪润,兰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机器音乐播放器的方案设计书--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琴及音乐播放器的设计设计?实验研究□论文□题类型:课名:孙浩学生姓3070201411 学号:班业班级:自动化074专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杨元园指导教师:月 2011 时间:年3 开题年20113日月9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研究意义(价值)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种多功能电子琴,是集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单片机为核心,并辅有一些外围器件,AT89S52 于一体的新型电子琴。
它是以.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多功能音乐播放,歌曲自动循环播放和使用琴键自编曲目功能。
此外,彩灯显示歌曲节奏,按键跳转到喜爱曲目,液晶显示当前播英文曲目。
目前流行的MP3,MP4播放器的音质相当好。
但略感遗憾的是除了选择歌曲和显示歌名外,绝大部分播放器没有诸如随意弹奏乐曲、乐曲节奏跳动显示等功能。
正是基于音乐播放器的多功能出发,提出这种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的设计方案。
之所以以单片机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为选题,目的在于从日常生活能接触到的细微处着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明确自己的所学所用,也在实践中发现理论的不足,对目前日益广泛应用的单片机有了更加理性化和感性化的认识,使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单片机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目前的产品都致力于在功能全面、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精心设计;及时掌握最新的单片机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最新的单片机技术来研制其应用系统,再利用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等特点,以保证所设计的产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具生命力。
单片机电子琴只和音乐播放器是单片机应用的一个点,由点及面,希望可以更好的了解和应用单片机技术。
通过单片机电子琴和音乐播放器这个选题,更深层次的了解了单片机技术,以前只是有理论,实践的机会不是很多,在作单片机电子琴这个选题的过程中,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一些单片机芯片的应用,也解决了很多以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可谓对单片机的认识有了一个小的飞跃。
基于FPGA的电子琴设计开题报告
三、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特 色或创新点等)
研究内容: 使用 220 伏 50 赫兹的市电供电,设计电源输出 12 伏,5 伏,3.3 伏的直流电供系统
正常运作。设计 21 个按键,可以使电子琴发出高中低 3 个音阶。设计电源,直流稳压电 源是电子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作用是为电子系统提供稳定的电能。完成讲输入 220V,50Hz 的电网电压转化为 12V,再转化 5V 的稳定直流电,再转化为 3.3V 的直流电。一般选用 7805 等器件。
进行程序的设计
进行组装连线与系统调试,发现 问题,并进行处理解决。
通过编程设计,实现电子琴的弹奏, 播放,与区分两种不同音色的功能
系统功能的实现
解决的问题: (1)使得设计出的电子琴能够播放预存音乐 (2)用按键控制芯片使得喇叭能发出七音符 (3)使得电子琴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乐音 (4)使得电子琴可以发出不同音色 (5)让电子琴可以切换播放不同音乐 特色或创新点:
2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 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 要参考文献)
电子琴最早由美国人发明,由日本人生产并发展开来,技术较为成熟。国内对于电 子琴的使用,已经比较普及,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
国外电子琴设计一般采用集成电路,配置声音记忆存储器。用于存放各类乐器的真 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的时候输出。常用的电子琴有编曲键盘(自带伴奏)和合成器(无 自动伴奏)两大类。
从电子琴的基本功能切入设计电源弹奏播放预存音乐等功能设计电源对芯片进行编程设计放大电路与弹奏按键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制作将所有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大大减小了电子琴的体积依赖功能墙的的计算机在eda工具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而且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并可调试仿真制作时间大大缩短
电子琴开题报告
电子琴开题报告电子琴开题报告一、引言电子琴是一种现代化的音乐乐器,它以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键盘演奏产生音乐声音。
它的出现使得音乐创作和演奏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本篇开题报告将探讨电子琴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电子琴的起源和发展电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发明家们开始尝试使用电子技术制造乐器。
最早的电子琴是通过电子元件产生声音,但由于技术限制,音质并不理想。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琴的音质逐渐改善,并且在20世纪中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电子琴开始进入大众市场,成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电子琴制造商如罗兰、雅马哈等相继推出了各种型号的电子琴,满足了不同音乐家和爱好者的需求。
电子琴不仅可以模拟传统乐器的声音,还可以通过内置的音色库提供各种特殊效果和声音。
三、电子琴的应用领域电子琴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教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电子琴可以作为乐器使用,演奏各种音乐曲目,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等。
它的键盘设计使得演奏者可以轻松地切换音高和音色,实现更加灵活的演奏。
其次,电子琴在音乐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曲家可以利用电子琴的多种音色和特效来创作新颖的音乐作品。
电子琴还可以与其他乐器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组合。
此外,电子琴还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
它的易学性和多功能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
许多音乐学校和音乐培训机构都使用电子琴作为教学工具,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四、电子琴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琴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电子琴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功能。
例如,它可以通过人声识别技术自动调整音高和节奏,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
其次,电子琴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为演奏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演奏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看自己演奏的场景,与其他虚拟乐手合作演奏,增加音乐表演的趣味性和创造力。
电子琴 开题报告
电子琴开题报告电子琴开题报告引言:电子琴是一种现代化的音乐乐器,它通过电子技术模拟出各种音色,并且具有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演奏方式。
在当今的音乐界,电子琴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
本文将探讨电子琴的历史、原理、分类以及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历史电子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电子琴是由美国的发明家和音乐家发明的,他们利用电子技术制作出了可以模拟钢琴音色的乐器。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琴的功能也逐渐增加,音色也更加丰富多样。
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电子琴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摇滚乐队和流行歌手的标配乐器。
二、原理电子琴的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模拟出各种乐器的声音。
电子琴内部包含了音源、音色合成器、音效处理器等各种电子元件。
当演奏者按下琴键时,电子琴会根据按键的位置、力度等参数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音源产生出对应的音色,并经过音效处理器进行加工,最终传送到扬声器发出声音。
三、分类根据功能和外观的不同,电子琴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是家用电子琴,它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和简单的功能,适合家庭使用和初学者练习。
另外,还有舞台电子琴,它具有更多的音色和功能,适合专业演奏和现场表演。
此外,还有合成器、电钢琴、电子风琴等特殊类型的电子琴,它们在音色和演奏方式上都有所不同,满足了不同音乐风格的需求。
四、应用电子琴在音乐创作、演奏和教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许多音乐家和作曲家使用电子琴进行创作,利用其丰富的音色和灵活的演奏方式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
同时,电子琴也是许多乐队和演唱者的必备乐器,它可以模拟出各种乐器的音色,使演出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电子琴还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许多学校和音乐培训机构都使用电子琴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论和技巧。
五、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琴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电子琴可能会更加智能化,通过与智能设备的连接,演奏者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创作和演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音乐演奏器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在这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技术不断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利用它进行产品开发,不仅成本低、周期短、可靠性高,而且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80C51单片机,附加一些外围电路组成的电子音乐演奏器。
利用KEIL编写的C语言来实现乐曲的自动播放和按键演奏的功能。
再通过proteus 仿真软件画原理图,将程序导入到单片机中进行仿真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功能,从而验证了设计目的。
选题的意义: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和工具发声了巨大的改变,单片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给设计者带来了更加的方便。
利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不仅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而且易扩展,性价比高。
本文介绍了以Intel公司生产的80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
单片机是通过利用定时器来产生各种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也可以产生“DOU”、“LUAI”、“MI”、“FA”等音阶的各种频率的声音。
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12MHZ的晶振,产生的频率信号由P1.7口输出,信号经过放大后由蜂鸣器发声。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基于80C51单片机设计一款电子音乐演奏器。
该演奏器具有自动播放音乐和按键演奏的双重功能,同时可以通过按键来实现功能间的转换。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研究现状
1.2 发展趋势
1.3 方案选择
2 电子音乐演奏器概述
2.1电子音乐演奏系统工作原理
2.2 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功能分析
3 电子音乐演奏器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2 发声电路设计
3.3 按键电路设计
4 电子音乐演奏器软件设计
4.1 音乐的产生
4.1.1音乐频率
4.1.2音乐节拍
4.2 软件程序设计
4.2.1主程序设计
4.2.2按键演奏程序设计
4.2.3音乐播放程序设计
5 系统调试及仿真
5.1程序在keil上的编译
5.1 Proteus软件仿真
5.2.1proteus简介
5.2.2proteus仿真
5.3 系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
采用C程序在KEIL上进行编译,编译成功后将程序以.HEX格式导出。
接下来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原理图,将所编写的.HEX格式的文件烧到单片机中进行仿真,模拟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各种功能,以此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研究手段:
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系统学习音乐原理,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演奏器,用proteus仿真软件和硬件描述语言在计算机上仿真来实现乐曲演奏的的各项功能。
乐曲播放器的功能模块电和时钟模块等组成,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首先编写功能模块,然后用顶层原理图将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系统流程介绍:系统主要核心模块、按键设计模块、分频模块等组成。
实验方案:首先是先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并熟悉各个模块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
然后用软件制作电路图。
还有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调试彷真,验证设计是否存在着错误或缺陷。
四、参考文献
[1] 赵佩华.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北京:0t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绕庆和.MCS一51单片机实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 沈红卫.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与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4] 周明德著《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5] 余永权.Flash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6]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7] 黄振杰卢小冰.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多功能音乐播放器. 电子设计工程, 2009.
[8] 徐伟,徐富军,沈建良. C51单片机高效入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 Sandor Dornbush, Jesse English, Tim Oates, Zary Segall, Anumpam Joshi. XPod:
A Human Activity Aware Learning Mobile Music Player.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conference on New interfaces for musical expression.
[10] Steven Strachan, Roderick Murray-Smith. BodySpace: inferring body pose for
natural control of a music player. ACM New York, NY, USA 2007.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整体方案:
利用单片机设计一款双功能的电子音乐演奏器,核心模块采用Intel公司的80C51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通过proteus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的
电子音乐演奏器的各项功能。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0.11.3~2010.12.10):资料收集、文献查阅
第二阶段(2010.12.10~2011.01.30):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熟悉乐曲简谱
第三阶段(2011.02.01~2011.02.28):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并掌握单片机工作原理及C语言的程序编写方法
第四阶段(2011.03.01~2011.03.31):进行开题准备,熟练运用KEIL C软件,完成音乐节拍发生器的设计,并完成开题的各项工作。
音乐播放器仿真分析
第五阶段(2011.04.01~2011.04.15):编写程序,结合程序对系统进行调试。
第六阶段(2011.04.16~2011.04.24):撰写论文
第七阶段(2011.04.25~2011.05.06):论文修改定稿,完成其他相关文档
第八阶段(2011.05.07~2011.05.14):准备毕业答辩材料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能够实现多功能音乐播放器预期的基本功能和指标。
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扩展一般音乐播放器的功能,实现了自弹自唱和自动播放两种模式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