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合集下载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一览表
18项
20项
14
感染性
疾病科
针刺、艾灸、拔罐、穴位贴敷、刮痧、穴位注射、雾化吸入、耳穴埋籽
7项
8项
15
康复科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推拿、中药内服、微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超短波治疗、练功、刮痧、耳穴埋籽、康复养生
心血管病科
针刺、艾灸、拔罐、中药灌肠、耳穴埋籽、穴位按摩、养生保健
5项
7项
12
老年病科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拔罐、穴位注射、刮痧、穴位按摩
8项
10项
13
外科
贴敷、切开、引流、药捻、扩创、结扎、垫棉、中药熏洗、灌注、灌肠、涂擦、针刺、艾灸、耳穴埋籽、穴位贴敷、外用中药临方调配、拔罐、雾化吸入、穴位注射、刮痧
18项
21项
总计
151项
182项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17项
17项
5
骨伤科
普通针刺、外固定、外固定调整术、牵引、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籽、艾条灸
6项
8项
6
肛肠科
针刺、艾条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拔罐、耳穴埋籽
10项
13项
7
针灸科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头皮针、拔罐、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湿热敷、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
9项
12项

推拿科
针刺、推拿、艾灸、湿热敷、拔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熏蒸、中药奄包、小针刀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皮肤问题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困扰之一,特别是在城市生活中,环境污染、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导致皮肤浮现各种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在皮肤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中医在皮肤问题的治疗上也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服务项目。

一、中医理论与皮肤问题中医学认为,皮肤问题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指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而外因则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从整体上调理身体,改善皮肤问题。

二、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 中药外治疗法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皮肤科的一大特色。

中药可以通过煎煮、熏蒸、敷贴等方式直接作用于皮肤病灶,起到消炎、杀菌、止痒等作用。

例如,中药熏蒸疗法可以利用药材的挥发成份渗透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修复。

中药敷贴疗法可以将药物糊剂敷贴在患处,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皮肤科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调节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修复。

例如,针灸可以用于治疗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同时,针灸还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全身状况,进而影响皮肤问题的治疗效果。

3. 中草药内服疗法中草药内服疗法是中医皮肤科另一个重要的特色服务项目。

中草药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气血循环等,改善皮肤问题。

例如,中草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改善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中草药内服疗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配方,因此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4.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皮肤科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等是保持皮肤健康的基础。

因此,中医皮肤科会提供一些养生保健的建议,如合理饮食、调节作息、适度运动等,以匡助患者改善皮肤问题,并预防未来的皮肤问题。

结语皮肤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困扰,而中医皮肤科的特色服务项目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

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

”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

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开展了湿敷、清创、药膜、贴敷、面膜、罐疗、针灸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及药浴、熏蒸、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床调配等服务项目。

妇科开展了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以及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腹针、足浴等服务项目。

儿科开展了雾化吸入、推拿、罐疗、针灸、药浴、中药熏蒸、中药香囊等中医外治服务项目。

眼科开展了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赵针灸、耳穴、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等中医眼科特色治疗。

耳鼻喉科开展了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刺、灸法、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治疗、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等中医特色技术。

骨伤科开展了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功能康复等医疗项目;针刀疗法,手术、理疗等治疗技术。

针灸科开展了针刺(包括毫针、电针、快针、腕踝针等)、灸法、放血疗法、罐疗(包括火罐、走罐等)、头针、耳针、舌针、梅花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针灸服务技术。

1
推拿科开展了推拿手法、膏摩、中药、敷贴、湿热敷、理疗、练功等特色服务项目;腿疗、药浴、熏蒸、罐疗、针灸、刮痧、穴位注射、中医骶疗、中医微创疗法等服务项目。

急诊科制定了常见急诊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以安全、有效、方便、经济为核心,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
一、中医内科:
1.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中医
调理方案,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进行治疗。

2.中医养生保健:开展中医养生保健项目,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预
防常见的慢性病。

二、中医外科:
1.中医创伤救治:利用中药和中医理疗手段,为创伤患者提供综合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2.中医整形美容:结合中医经络学理论,开展中医美容项目,达到改
善面部皮肤状况的效果。

三、中医妇科:
1.中医妇科调理:针对妇科常见病症,采用中药、针灸等中医疗法进
行调理,减少药物的使用。

2.中医月子保健:提供中医按摩、中药补益等服务,帮助产妇康复身体,增强免疫力。

四、中医儿科:
1.中医儿科常见病治疗:提供中医药治疗方案,针对儿童常见病症进
行治疗,例如感冒、咳嗽等。

2.中医儿童体质调理: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和调理,提供中医养生建议,提高儿童身体抵抗力。

五、中医骨伤科:
1.中医骨伤康复:利用中医推拿、艾灸等手法进行骨伤康复,加速骨折愈合和康复。

2.中医骨质疏松预防:结合中医养生理论,为中老年人提供骨质疏松预防服务,包括中医养生建议、草药调理等。

六、中医眼科:
1.中医眼科调理:针对不同眼病,开展中医治疗项目,例如青光眼、干眼症等。

2.中医眼保健:提供中医眼保健养生建议,增强眼部抵抗力,预防眼病。

以上仅为推荐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中医医院各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通过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中医医院的竞争力。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达到舒筋活络、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作用。

中医推拿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并且具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特点。

1.2 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中草药熏蒸利用中草药的药性和气味,通过蒸汽或熏蒸的方式,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引入人体,起到驱寒、祛湿、通络、活血等作用。

中草药熏蒸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并且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等特点。

1.3 中医养生指导中医养生指导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的重要一环。

中医养生指导通过针对个体的体质、病症等,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方面。

中医养生指导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并且具有个性化、综合性等特点。

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针灸针灸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入细针,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作用。

针灸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消化系统疾病等,并且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

2.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中药治疗通过使用中草药的汤剂、丸剂等形式,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治疗可用于治疗各种内科、外科疾病,并且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

2.3 中医针药结合疗法中医针药结合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它将针灸和中药治疗相结合,通过针刺和中药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疾病、提高疗效的目的。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中医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遵从“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战略,坚持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及疾病预防、康复、健康保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医药特色服务上,悉心研究解决患者病痛的良方益法,经几十年积累,形成了一系列中医特色疗法,广泛应用中医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中药外治、推拿、拔罐、艾灸、刮痧、药浴、蜡疗、熏洗、灌肠、埋针、挂线、穴位贴敷、穴位经络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近100种,研制院内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数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主要特色服务项目如下:一、中药外治类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

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

”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

“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

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产品名称】: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产品简介】: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是一项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的综合性皮肤科服务。

通过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疗法,针对皮肤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改善皮肤问题,恢复皮肤健康。

【产品特点】:1. 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皮肤治疗方案。

2. 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皮肤问题和身体状况,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维护皮肤健康: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不仅仅是治疗皮肤问题,更注重预防和维护皮肤健康。

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皮肤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的复发和扩散。

4. 独特的中药配方: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采用独特的中药配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配伍,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调理身体内部环境,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5. 安全无副作用:中医特色皮肤科服务项目采用天然的中药材料,无化学成分,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无需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产品流程】:1. 专业咨询:患者来院后,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详细的咨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

2. 个性化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中医师进行个性化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3.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中医师开具中药方剂,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服用。

4. 中医疗法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采用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5. 仪器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治疗,如光子嫩肤、射频紧肤等。

6. 定期复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诊,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一、拔罐疗法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皮肤病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将罐具叩拔在人体的穴位上,抽空产生负压,形成局部瘀血,使人体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湿,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适应症:牛皮癣、湿疹。

蛇串疮、接触性皮肤炎等。

禁忌:孕妇、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心脏病等。

二、耳压法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用法:用王不留行子或六神丸用胶布固定,每3-7天换一次。

适应症:油风、瘾疹、风骚痒、湿疮、蛇串创、热疮、痤疮、牛皮癣等。

部位:双耳廓。

常用穴位为脾、胃、肝、心、肺、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三、面膜疗法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方法,适宜于损害广泛的面部痤疮。

一般局部清洁、消毒后挤压出粉刺在涂以外用百多邦乳膏然后进行喷雾并应用中医手法按摩数十分钟石膏或中药面膜倒膜使理疗、按摩、药物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效果。

适应症:痤疮等。

使用部位:脸部。

肛肠科特色服务项目一、枯痔疗法“枯痔”是指痔疮脱水感喟坏死之意,其作用机理是:①、异物刺激炎症反应:枯痔钉本身作为异物插入肛管黏膜下层的痔静脉丛其间质中,引起一系列的异物刺激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闭塞、间质纤维组织收缩、慢性纤维化,从而使痔核皱缩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三级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三级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医院各科室应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一、妇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二、儿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雾化吸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穴位贴敷、耳压、熏洗、外敷、中药灌肠、平衡针、浅针、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皮肤科:至少应开展8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薰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

四、眼科:至少应开展15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眼法、钩割法、熨烙法、眼部注射法、针灸、耳压、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局部按摩、雷火灸等。

五、耳鼻咽喉科:至少应开展17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清创、吹药、中药滴剂、中药灌洗、中药含漱、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外敷、中药雾化吸入、针灸、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压、烙治、割治、啄治、按摩导引、钩活术、平衡针、穴位埋线、浅针、火针、蜂疗、雷火灸等。

六、肿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药内服、外治、注射,针灸,穴位埋线,康复养生等。

七、骨伤科:至少应开展6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中医手法整复骨折及外固定、牵引、手法、中药、功能康复、针刀、铍针、带刃针、钩活术、松解疏通术、理疗等。

八、肛肠科:至少应开展10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灸、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挑治、穴位注射和钩活术、热敏灸、火针、穴位埋线等。

九、针灸科:至少应开展9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如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灸法,耳针、头皮针、腕踝针、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及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皮内针、金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蜂疗、割治等。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为加强我院临床各科室规*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我院临床各科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临床各科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刮痧、穴位贴敷、熏蒸、穴位注射、足浴1、中药外敷疗法。

是中医的特色疗法,是用中药材捣碎用纱布包扎,外敷腹部或者切口等患处,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恢复和切口愈合,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

主要治疗疾病: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宫外孕、切口愈合不良、痛经、月经不调。

2、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门纳药法。

是将中药煎剂或者掺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即中药可通过直肠粘膜静脉丛的吸收使盆腔血循环得到改善,促使增生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清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殊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

控制简单、安全,患者痛苦少,而且中药灌肠方法简便,疗效切当,毒副作用小。

主要治疗疾病: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发热、大便秘结。

3、熏洗法是将药物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润全身或者局部患处。

熏洗法操作简便、合用面广、取材容易、药简效捷、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主要治疗疾病: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妇科疾病,带下量多、小便淋痛、子宫脱垂合并感染以及需要保健的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产后保健。

4、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份。

具有治疗*围广、收效快、疗效高、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5、耳穴是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

主要治疗疾病:痛经、产后腹痛、妊娠剧吐。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医疗技术项目引言概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技术。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是中医在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健康保健和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的内容和特点。

正文内容:1.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1 中药浴中药浴是一种通过草药浸泡水中,让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特色服务项目。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慢性疾病的症状。

1.2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常见的一种,通过针灸和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它在疼痛管理、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1.3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以及采用中药、中医按摩等方法,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注重个体化的养生方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制定相应的养生计划。

2.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2.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核心内容,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配伍应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治疗在传统中医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2.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在疼痛管理、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3 中医手法疗法中医手法疗法是中医医疗技术项目中的一种,通过按摩、拍打、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它在骨伤科、妇科、儿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总结: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和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是中医在现代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包括中药浴、针灸推拿和中医养生,通过中药的渗透、针灸按摩和个体化的养生方案,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健康保健和治疗手段。

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外一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刮痧一、项目简介: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功效:活血祛瘀、舒经通络、排除毒素、行气活血等。

三、适应症:发热、头痛、颈椎病、高血压、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四、操作方法:1、操作方法: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用手掌握着刮痧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

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2、刮拭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3、刮痧时间:用较重刺激手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要刮3~5分钟。

用轻刺激手法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分钟。

对于保健刮痧无严格的时间限制,以自我感觉满意、舒服为原则。

五、常用部位、穴位:1、发热:取位:坐位或伏卧位。

操作步骤:术者取光滑平整的汤勺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沿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

轻者,每天l次;重者,每天2次。

刮痧后最好饮温开水,以助发汗。

2.咳嗽:刮拭背部大抒穴、肺腧穴至脾腧穴,痰热者加大椎、风池穴,兼喘者加定喘穴。

3.呕吐:背部:至阳至脊中。

双侧膈俞至胃俞;腹部:天突、中脘;上肢:双侧内关;下肢:双侧足三里。

双侧公孙。

4.高血压(头痛、头晕):百会(头顶部)、天柱(项部 哑门穴向外旁开1 3寸处)、风池(项部 风府穴两旁凹陷处)、肩井(肩胛骨与锁骨中间、缺盆上)、风市(膝上七寸 在腿外侧正中线上)、曲池(屈肘时 肘横纹外端凹陷处)、足三里(外膝眼穴下三寸)。

六、刮痧注意事项:1、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

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拭部位;2、刮痧出痧后1小时以内忌洗澡;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

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2)二、皮肤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4)湿敷(附操作流程图) (4)贴敷(附操作流程图) (6)面膜(附操作流程图) (9)拔罐(附操作流程图) (11)针刺(附操作流程图) (14)艾灸(附操作流程图) (16)熏洗(附操作流程图) (18)涂药(附操作流程图) (20)火针(附操作流程图) (22)薰药(附操作流程图) (24)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

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

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医疗操作程序,组方用药合理。

4、积极参加各种中医培训,提高业务理论知识,改善中医医疗质量,严防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5、中医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必须按照医院有关制度进行,否则取消进修资格。

6、对全科事中医药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督导中医特色项目服务项目。

7、对各类传染病有及时上报的义务,不得瞒报或者不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8、有弘扬中医文化的权利,对撰写论文发表的,视其情况给予奖励。

9、对不遵守有关规定的中医工作技术人员要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批评或者严肃处理。

一、湿敷法湿敷法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急性皮炎、急性湿疹、化脓性或感染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三、禁忌症年老体弱、恶病质者,或外感风寒发热者慎用。

四、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二、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将药物研细末,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之一,贴敷疗法能使药力直达病灶发挥作用之外,还可以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以祛病邪,从而治愈疾病。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等疾病。

三、禁忌症1、对胶布过敏者慎用。

2、佩戴心脏起搏器者慎用。

3、皮肤溃疡及糜烂处禁用。

四、告知1、敷药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治疗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请教医生,外敷时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可以随时揭去药膏。

如出现痒、热、微痛等感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此为正常反应,不必过多担心。

2、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3、贴敷当天避免贪凉,不要过度吹电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以利于药物吸收。

否则,体内阴寒发不出去,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4 注意室内通风,注意防暑。

适当活动,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镊子2把,药粉、石蜡油、植物油、持物钳、9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干缸、调拌碗,调匙,胶布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贴敷穴位。

4、用酒精棉球擦净局部。

在第2次涂药前,需用消毒干棉球蘸上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第1次所涂敷的药物,擦干后再涂上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5、调拌药粉成糊状,摊到指定穴位,敷上纱布,胶布固定。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贴敷时应采取合理体位,暴露贴敷穴位。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准备物品是否齐全。

3、贴敷穴位有无油污。

4、所用物品,均应消毒后备用。

5、如贴敷部位瘙痒,可去除并擦净药粉残余。

三、面膜中药面膜疗法是将中药磨成较细的粉末,然后调成糊状覆盖于面部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面部的皮肤情况。

3、面部敏感程度。

4、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化妆品皮炎、口周皮炎、日光性皮炎、痤疮、脂溢性皮炎、黑头粉刺、酒渣鼻、黄褐斑、黑变病、雀斑、白癜风。

三、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四、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垫巾等。

五、禁忌证婴幼儿颜面部禁用,对面膜药物成分过敏者、有渗出倾向者禁用。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铺一次性垫巾,取仰卧位,眼鼻口覆盖纱布。

3、清洁面部皮肤,将配制的药物均匀地涂面部。

厚1-2cm4、,上覆塑料薄膜保湿。

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30min后去除面膜,洗净面部。

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敷面膜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2、敷面膜次数依病情、药物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瓶盖盖紧,防止挥发。

3、敷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闭塞。

4、婴幼儿忌用。

5、敷面膜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四、拔罐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寻常痤疮、慢性荨麻疹、硬皮病、皮肌炎、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黄褐斑、背部毛囊炎、酒渣鼻、离心性环状红斑、手部顽固性湿疹、玫瑰糠疹等。

三、禁忌症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3、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五、物品准备1、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3、防止烫伤。

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4、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6、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五、针灸(一)针刺针刺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疹、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痒疹、银屑病、酒渣鼻、痤疮、脱发、白发、黄褐斑、白癜风、雷诺病等等所有常见多发的皮肤病。

三、禁忌症1、妊娠3个月以内,小腹部腧穴禁针。

2、妊娠3个月以上,腹部、腰骶部腧穴禁针。

3、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间禁针。

4、产后未满月或产后失血过多也应禁针。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晕针、弯针、折针等异常情况。

2、针刺部位可能有疼痛、少量出血,针刺完后能自行消失。

五、物品准备1、治疗盘、毫针、75%酒精棉球、干棉球、干缸、碘伏、持物钳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治疗穴位位。

4、局部消毒后,干棉球清洁穴位,选择适当的进针方法和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行针的手法,适时留针。

5、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行针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

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针尖是否钝弯,针体有无裂痕。

3、避开血管,防止扎破血管。

4、使用过的毫针,均应消毒后备用。

5、起针后,如局部出现出血,可用干棉球按压。

(二)艾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适应症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跖疣、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硬皮病、斑秃、痤疮、白癜风、慢性湿疹、疖肿等三、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

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