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组合讲解人船模型
初中人船模型教案
初中人船模型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船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人船模型的基本原理。
2. 人船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人船模型的构建和操作。
教学准备:1. 船模型材料:船体、桨、绳子等。
2. 人体模型材料:人体模型、重量等。
3. 实验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船模型的概念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人船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基本原理(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人船模型的基本原理,如浮力、动力学等。
2.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
三、人船模型的构建和操作(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船模型材料和人体模型材料。
2. 指导学生根据基本原理构建人船模型,并进行操作。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分钟)1. 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救援、运输等。
2. 引导学生运用人船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解决问题中的心得和体会。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人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人船模型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人船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实验和解决问题环节,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总结与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研究模型建构培养科学思维
中相应模型的构建规律,而图像是表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要方式,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题型来看也越来越多的涉及到图像知识点.不仅如此,图像还包含在分析某物理问题中出现的过程分析草图,通过这些草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知识,并在物理复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在第二轮物理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以往的考点、热点、学生平时作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做到有的放矢的向学生展现物理知识,强化物理高考热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知识触类旁通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各个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知识联系.图2比如在复习“人船模型”类型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图2所示,在长度为L 、质量是M 的小船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人从静止开始走到船尾,在不计算水阻力的时候计算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是多少?从人的运动来看,整个系统在水平的方向上具备动量守恒定律,在加速前进的时候船只向后做加速运动,假设人对地的速度是v ,船对地的速度是v′,结合动量守恒定律mv -Mv′=0.人运动速度和船的速度成正比关系,人的平均速度和船质量成反比关系,船的位移和人的位移也和他们质量成反比.S 船S 人=mM(人船模型中位移和质量的关系)根据图2得到S 船+S 人=L ,最终得到S 人=M(M +m )L,S 船=m (M +m )L .三、积极思考把握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能够把握各类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来突破学习的难点问题.比如在学习力学知识的时候,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知识是力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结合运动定律能够将力出现的原因和力与加速度充分联系在一起,进而为力学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方法支持.在高三物理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是运动定律的重要内容,而动量和机械能则是从时间、空间理念提出了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为力学问题的解决寻求了新的方法.综上所述,物理学习是高考考察的重点,高三第一轮的物理复习帮助学生扫清了知识盲点,实现了对物理知识的查缺补漏,在第二轮的物理复习则是需要教师能够从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上下功夫在二轮复习的工作中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1]褚林根.知识网络化,解题理性化———谈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1(4):52-55.[责任编辑:颜卫东]研究模型建构 培养科学思维杨晶晶(江苏省启东中学 226200)摘 要:模型建构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科学思维的集中体现.2017版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思维认知水平的描述就是对模型建构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模型建构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物理模型;科学思维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18-0045-02收稿日期:2019-03-25作者简介:杨晶晶(1981.1-),男,江苏省启东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其中模型建构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点和难点,是解决物理问题重要的手段.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思维分了5级认知水平,这些认知要求给我们教师开展模型建构教学和评价提供了指导依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呢?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教学内容凸显了模型建构的科学思维,笔者就以“静电场中的模型”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熟知基础合理想象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的认知水平1:能说出一些简单的物理模型.在静电场中基本模型有:孤立的正(负)点电—54—荷、一对正负点电荷、一对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情况;在孤立的正负点电荷的基础上,书本上又阐述了均匀带电球体外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情况可以等效于孤立的正(负)点电荷.在熟悉基本物理模型基础上可以通过合理想象提升科学思维的水平.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翅膀,合理的想象是优质的思维品质.学生熟知静电场中的基本模型后,如遇到稍复杂的物理情景时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据基本物理模型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图1例1 如图1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 =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A .kq 4R 2B .kq 2R 2-EC .kq 4R 2-ED .kq 2R2+E 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这是静电场中一个基本物理模型.把半个带正电荷的球面等效为整个带正电荷的球面跟半个带负电荷球面叠加在一起.整个带正电荷的球面在N 点的场强E 1=k 2q (2R )2=k q2R 2,半个带负电荷球面在N 点的场强E 2=E ,N 点的场强E N =E 1-E 2=k q2R2-E ,则B 项正确.在例题中均匀带电的半球面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物理情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回顾静电场中与习题中相似的基本物理模型,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从半球补成整球,构建基本模型,再用对称法求出结果.合理想象是科学思维提升的阶梯. 二、注重双基选择模型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的认知水平2:能在熟悉的问题情景中应用常见的物理模型.如何实现这样的能力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双基教学,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实现这样的能力要求.例2 (多选)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图2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 、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D .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由图2知,a 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密集,所以E a >E b ,A项正确;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b >φa ,B 项错误;由场强公式E =k Qr 2和场强叠加原理可知E c >E d ,C 项正确;而D 项难度相对较大.题中电荷组合可以看成一对正负点电荷和孤立正点电荷模型的结合体,应用电势的定义,取一正的试探电荷从d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孤立正点电荷的电场对试探电荷不做功,一对负点电荷的电场对试探电荷做正功,试探电荷电势能减少,故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D 项正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点,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出发点.静电场中的知识点多而琐碎,物理方法尽数呈现,这一章节对学生是不小的考验.上述例题中就是应用了电势的相关知识,创设物理情景,合理选择物理模型,解决难题.可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能力提升的基石. 三、科学推理转换提升解决物理原始问题,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重要表现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物理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建立物理模型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关键能力.例3 实验表明,地球表面上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且方向竖直向下,说明地球表面有净负电荷.设地球表面净负电荷均匀分布,且电荷量绝对值为Q ,已知地球半径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选地面电势为零,则与学校高度为h 的教学楼顶等高处的电势为( ).A .-kQh (R +h )2B .kQh R +h C.-kQh R D.kQhR2这是一道物理原始问题,给出的情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这样的习题需要学生根据情景科学推理,建构物理模型.由题意可知,我们可以把地球建构成带负电荷的球体,教学楼顶就是球体外的一点.由题意可知B、C 项的结果不符合电势的单位,显然不对;A、D 项表述方式一致,选地面电势为零,由负电荷电势分布和特点判断教学楼顶等高处的电势为正值,故D 项正确.学生通过科学推断合理建模在没有电势公式的基础上,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物理原始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过程一般要对原始问题进行信息提取,模型类比,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等步骤.在本题中“地球表面有净负电荷”“选地面电势为零”就是关键信息,把地球类比成负电荷就是模型类比,把题中情景构建成表面电势为零且带负电的球体就是建立模型,通过科学推理选项的结构就是解决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1]居津.基于科学思维水平层次,培养学生建模能力[J ].物理教师,2019,40(01):18-20.[责任编辑:颜卫东]—64—。
模型船的结构及制作
第二单元模型船的结构及制作单元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船的发展、模型的组成及模型的制作、试航等相关常识,要求学生了解模型船特别是涡轮船的主要结构、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以及简单操作方法。
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船体或类是船体的形状物,可用木材,纸,塑料或其他东西做成.现在收藏的船模型一般都是由“锌合金、工程塑料、树脂等材料制作而成。
船上的摆设,装修等都和原船一样设计。
主要模型材料主要模型材料1、木材;制作模型骨架等,是常用的材料。
(1)桐木以泡桐为主,有比重轻、相对硬度大变形小、易加工等特点。
(2)松木:东北松的特点是纹理均匀,木质细密、比重较轻、不易变形、易于加工、有一定的弹性。
(3)桦木:材质坚硬、纹理均匀紧密、比重较大,可用作发动机架等受力构件。
(4)轻木:材质很硬、比重很轻、纹理均匀、不易变形易于加工,用来制作受力不大的零件。
(5)胶合板材:较薄的胶合板材(3层)可用来制作船的龙骨,具有强度大、不易变形的特点。
2、金属材料:有强度大柔韧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1)薄铁片:用作支架、固定电机等。
(2)薄铜片:制作导电触片、开关、电池夹、调速器等理想材料常用0.3~0.5mm厚.(3)硬铝板(半硬铝板);用作支架、机械转换装置、推拉杆等,可折性差。
3、塑料:不同或分和工艺的塑料,其性质的差异可能很大,用途也非常不同.(1)聚苯乙烯泡沫板:一种硬原则泡沫塑料密度小、易切割、易打磨、用来制作船体省时省力。
一般常用电热丝切割。
(2)聚氢酯泡沫塑料板:质地轻软、是良好防震材料、颗粒较大。
(3)有机玻璃:聚甲基丙酸甲酯塑料,高度透明,比重轻,不易碎。
110摄氏度变软,可成型加工、可加工成才各类特殊形状的沟槽和零部件。
第二课船模型的制作方法制作一艘具有一定难度的精品舰船模型,就其全过程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人、机、料、环、法四要素。
人:参与制作船模的人员。
应该掌握:过程管理、计算机CAD制图、工艺加工、机械动力、电工电子、材料应用、涂敷粘接、造型雕刻、文字表达、成本核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哈船---MSC.Patran 船舶结构建模中的一些实用技巧
MSC.Patran 船舶结构建模中的一些实用技巧陈国龙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MSC.Patran 船舶结构建模中的一些实用技巧Applied Skills in Modeling a Whole Ship Using MSC.Patran陈国龙(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摘要:结合本人的实际建模与分析经验,本文就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进行船舶全船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软件的Group、List等功能在建模中起到的事半功倍的作用,并对Tools工具集下的有关工具的使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船舶,结构分析,MSC.Partan,有限元建模Abstrac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modeling and analysis using MSC.Patran, some skills in modeling whole ship structure using MSC.Patran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t role the Group function and List function playing in modeling a whole ship structure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uses of tools in Tools menu are introduced Keywords: s hip,structure analysis, MSC.Patran,FEM model1. 概述随着当今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向着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
为了满足不同用途船舶的不同需求,不同种类的船舶都有其各自的结构特点。
各国的船级社都针对船舶结构设计开发了自己的结构设计软件,这些软件具备从结构的初步设计到强度校核的比较完备的功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曲线运动
当堂小练
1.如图,篮球沿优美的弧线穿过篮筐,图中能正
确表示篮球在相应点速度方向的是 ( C )
A.v1
B.v2 C.v3 D.v4
【解析】依据曲线运动特征可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是 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图中能正确表示篮球在相应点速度方向的只有 v3,故C项正确。
解:如图所示,甲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v甲y v甲 sin 0.76 sin 30 m/s 0.38 m/s
乙在竖直方向的速度
v乙
=
2
0.15 1
m/s 0.3 m/s
因此v甲y
>
v乙,甲先到楼上。t甲
=
h v甲y
4.56 0.38
s 12 s
甲比乙先到达楼上,甲上楼用了12 s。
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 1、小船渡河模型
一、合运动与分运动 3.蜡块运动的速度 速度 v 与vx、vy 的关系已经在图中形象地标出,因此可以根 据勾股定理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从图中还可以确 定速度v的方向,即用速度矢量v与x轴正方 向的夹角θ来表示,它的正切为
一、合运动与分运动 4.合运动与分运动
(1)合运动与分运动概念
在蜡块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 (图丙),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
一、合运动与分运动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这个实验中,蜡块既向上做匀速运动,又由于玻璃管的移动向右做匀 速运动,在黑板的背景前我们看到蜡块向右上方运动。那么,蜡块向右上 方的这个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呢?
要想定量地研究蜡块的运动,就要建立坐标系,具体分析。
浅谈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区里的教学设计评优,题目是《在星空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我为这节课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教学模型,这个模型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问题。
今天我就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和大家做一探讨。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新华字典》中对模型的解释为:1、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体,多用于展览或实验。
2、铸造用的模子。
模型可以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存在统一的分类原则。
按照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结构模型和仿真模型。
物理模型也称实体模型,又可分为实物模型和类比模型。
①实物模型: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原系统比例缩小(也可以是放大或与原系统尺寸一样)的实物,例如风洞实验中的飞机模型,水力系统实验模型,建筑模型,船舶模型等。
②类比模型: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力学的、电学的、热学的、流体力学的等)的系统中各自的变量有时服从相同的规律,根据这个共同规律可以制出物理意义完全不同的比拟和类推的模型。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由节流阀和气容构成的气动系统的压力响应与一个由电阻和电容所构成的电路的输出电压特性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用比较容易进行实验的电路来模拟气动系统。
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一类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代数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积分方程或统计学方程,也可以是它们的某种适当的组合,通过这些方程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系统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
除了用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外,还有用其他数学工具,如代数、几何、拓扑、数理逻辑等描述的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数学模型描述的是系统的行为和特征而不是系统的实际结构。
结构模型主要反映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因果关系的模型。
结构模型中的一类重要模型是图模型。
此外生物系统分析中常用的房室模型等也属于结构模型。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总结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总结第二课时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关:基本关与高考前景基础知识一、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数学表达式①p=p′.也就是说,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如果有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通常写为:m1v1+m2v2=m1v1'+m2v2'② δp=p′-p=0。
即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③δp1=-δp2.也就是说,相互作用系统中的物体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动量的增量等于另一部分动量的增量,且方向相反(3)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内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而外力可以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动量守恒定律:①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② 系统上的外力远小于系统的内力。
例如,在碰撞或爆炸的瞬间,外力可以忽略③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则该方向动量守恒(分动量守恒).灵活的学习和应用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ma>mb,中间用一段细绳相连并在一被压缩的弹簧,放在平板小车c上后,a、b、c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地面光滑,则在细绳被剪断后,a、b从c上未滑离之前,a、b在c上向相反方向滑动过程中()a、如果a、B和C之间的摩擦力相同,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也守恒b.若a、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相同,则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也不守恒c、如果a、B和c之间的摩擦力不同,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但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以上说法均不对分析:当两个物体a和B形成一个系统时,弹簧力是内力,a、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外力。
当a、B和C之间的摩擦力相反时,由a和B组成的系统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当a、B和C之间的摩擦力不相等时,由a和B组成的系统上的组合外力不为零,对于由a、B和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因为弹簧的弹性力以及a和B和C之间的摩擦力都是内力,无论a和B之间的摩擦力,B和C是否相等,由a、B和C组成的系统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因此选项a和C是正确的,选项B和D是错误的答案:ac注:(1)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组合外力为零。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归纳_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归纳_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归纳高中物理的绝大部分题目都是有原始模型的,考生需要时刻总结归纳这些模型,掌握物理常见模型,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力学常见物理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电磁学常见物理模型】“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
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度、力能角度。
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课前认真预习。
想提高物理考试成绩,基础一定要掌握的牢。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很吃力,主要是因为前面落下了很多内容。
因此,请做好预习工作,在这一点上,不要学班里的学霸们,他们不预习,是因为他们考点掌握的很牢固了。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经典模型
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WEDO机器人搭建手册
WeDo早期机器人课程西觅亚公司版权所有二零零八年六月WeDo‐‐‐‐‐12个主题活动目录 编号 活动名称 教学目标1 跳舞的小鸟 机械:了解皮带传动的特点不同大小滑轮传动速度的变化 编程:了解WEDO的编程界面学会使用马达以及声音模块2 聪明的陀螺 机械: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不同齿数的齿轮传动的速度变化 编程:感受运动传感器的功能感受显示模块和循环模块的功能3 打鼓的猴子 机械:了解凸轮的作用不同凸轮组合对机械臂运动方式的影响 编程:运用电脑键盘来控制音乐4 饥饿的鳄鱼 机械:了解冠状齿轮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组合编程:学习马达不同的旋转方向以及等待模块的功能 了解运动传感器的功能和循环模块的功能5 怒吼的狮子 机械:了解小齿轮和冠状齿轮的传动编程:电脑键盘、声音模块以及马达的组合运用 感受倾角传感器的功能6 会飞的鸟 机械:了解平衡和支点灵活运用凸轮编程:学习倾角传感器的功能 运用运动传感器7 足球射门员 机械:了解支点和运动的关系编程:感受球射的远近与马达功率及其它因素的关系 运动传感器的运用8 足球守门员 机械:了解联杆系统的运动传动方式编程:学习随机模块的功能了解显示模块和运动传感器的结合,形成一个计数系统9 啦啦队 机械:灵活运用凸轮,掌握齿轮组的传动编程:运用声音模块综合运用运动传感器和声音模块的组合10 飞机营救 机械:马达带动螺旋桨编程:学习倾角传感器和马达模块组合11 逃跑的巨人 机械:学习涡轮的结构和功能 编程:了解条件循环模块功能12 暴风雨中的小船 机械:学习平衡和连杆传动编程:学习随机模块的功能综合运用倾角传感器和声音模块的组合软件的使用打开WEDO软件后,电脑桌面上全屏出现下面的图面。
软件窗口的右上角为主工具栏,单击后可出现下拉菜单,菜单中有3个选项。
从上往下分别是“关闭”、“打开”、“新建”。
关闭:关闭WEDO软件。
打开:打开电脑中已有的WEDO程序文件,文件后缀名为“.WeDo”。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把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展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熟悉、观看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妙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进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展表现的力量,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觉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学习用简洁的几何形观看事物,并用添加或削减的方法夸大、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由几何形绽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绘画法、演示法、嬉戏法、观看法、故事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预备: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事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事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事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许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始终在争论谁的本事大......”究竟它们谁的本事最大呢?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3、提醒板书课题。
二、嬉戏体验,理解感知。
1、嬉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外形: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辨别外形,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消失包含两种外形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外形。
3:比照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展比照,让学生找出它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外形,便于把握简洁、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形状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
(七星瓢虫、刺猬的形状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形状与方形相像,等等)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形状,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形状特征。
租船数学解题技巧分享
租船数学解题技巧分享租船数学解题技巧分享租船是常见的应用数学题型,要求考生通过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所需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解决租船问题的技巧和步骤,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租船数学解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租船数学解题技巧(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播放歌曲伴奏)预设:生:《让我们荡起双桨》2.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预设:生:北海划船师:我们去划船,该怎样租船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板题)二、进入新课(1)指名读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2)指名说。
人数:30人小船租金:20元/艘小船人数:4人/艘大船租金:35元/艘大船人数:6人/艘问题是:怎样租船最省钱2、解决问题:以组为单位,商量出租船方案,找出最省钱的方案,同时,写出分析过程。
3、小组汇报:4、梳理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假设:①如果都租小船:30÷ 4=7(只)……2(人) 7+1=8(只) 20× 8=160(元)②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思考: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
模型组装活动方案
模型组装活动方案背景模型组装是一项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手工艺活动,通过组装一些小零件,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模型,比如飞机、船、汽车等等。
这个活动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参与,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模型组装活动,让参与者能够体验到手工艺和创造的乐趣,并且从中学到一些技能和知识。
同时,这个活动也可以增进人们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时间和地点我们计划在本月的第三个周末,也就是XX月XX日的下午,在本公司举办这个模型组装活动。
地点为公司的大会议室,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可以容纳30人左右的参与者。
参与者这个活动面向公司的所有员工和他们的家属,我们也欢迎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一起参加这个活动。
由于每个人的水平和兴趣不同,我们建议每个家庭组队参加这个活动。
每个队伍需要至少有一名成年人和一名未成年人,也可以有两名成年人和多名未成年人。
用品和材料我们将会提供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材料,但是为了让参与者更好地参与和享受这个活动,我们建议每个家庭自行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比如剪刀、胶水、美工刀、定位器和一些装饰品等等。
我们也欢迎参与者自行带来一些有趣的材料和工具,来丰富这个活动。
活动流程1. 欢迎和介绍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将会进行一次简短的欢迎和介绍。
我们会介绍这个活动的目的和主题,以及提供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安全提示。
我们也会介绍一些有趣的参考材料和成品,以供参与者参考和借鉴。
2. 分组和选题在介绍和讨论之后,我们将会按照家庭的组合和参加人数,将参与者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可以自行选择一个主题和模型进行组装。
我们也将提供一些简单的挑战和任务,以供小组参考和选择。
3. 组装和制作在分组和选题之后,每个小组将会开始自己的组装和制作工作。
我们鼓励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和合作,并且互相交流和学习。
我们也将提供一些辅助和指导,以帮助参与者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完整版)排列组合常见21种解题方法
(完整版)排列组合常见21种解题⽅法排列组合难题⼆⼗⼀种⽅法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因此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合理恰当的⽅法来处理。
教学⽬标1.进⼀步理解和应⽤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策略;能运⽤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题。
提⾼学⽣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3.学会应⽤数学思想和⽅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复习巩固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法,在第2类1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n m种不同的⽅法,那么2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法.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完成⼀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法,做第2步1有m种不同的⽅法,…,做第n步有n m种不同的⽅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2有:种不同的⽅法.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分类计数原理⽅法相互独⽴,任何⼀种⽅法都可以独⽴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法完成事件的⼀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般过程如下: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步或每⼀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些常⽤的解题策略⼀.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解:由于末位和⾸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先排末位共有13C然后排⾸位共有1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34A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434288C C A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列的花盆⾥,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相邻元素捆绑策略例2. 7⼈站成⼀排,其中甲⼄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排列,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排。
小船过河模型知识点总结
小船过河模型知识点总结1. 基本问题描述小船过河模型的基本问题描述为:有四个人(或其他物品)和一条小船,他们需要过河,但小船只能搭载一两个人。
且有一些限制条件需要满足,比如船的容量,人的行动速度等。
目标是找到一种最短的方案,使得四个人都安全地过河。
2. 图论小船过河模型可以转化为图论问题。
将小船从一个岸边到另一个岸边看作是一条边,两个岸边上的状态看作是图的节点。
在这个图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满足各种限制条件的情况下找到一条从初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路径。
3. 递归与回溯解决小船过河模型的一个常见方法是使用递归与回溯。
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每一步小船搭载一两个人的情况,然后递归地搜索所有可能的组合。
在搜索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限制条件,比如小船的容量、每个人的行动速度等。
如果某种组合满足了所有条件,我们就可以继续搜索下一步;否则,就需要回溯到上一步,更换其他组合继续尝试。
4. 状态空间搜索我们还可以使用状态空间搜索来解决小船过河模型。
在状态空间搜索中,我们将问题的每个可能状态都看作一个节点,然后使用搜索算法(比如A*算法)来寻找最优路径。
在搜索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表示节点的状态、如何评估节点的代价等问题。
5. 问题变体除了基本的小船过河模型,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变体问题,比如增加更多的人或更多的限制条件等。
对于这些变体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基本的解题思路进行变换和扩展,来解决更加复杂的情况。
总结:小船过河模型涉及到了图论、递归与回溯、状态空间搜索等多个数学概念。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充分理解问题的本质,合理地建模和表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希望本文的总结对您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船模航模选修课教案
航模教案1、陆模的定义在陆地上行驶,减轻人们劳动强度的交通工具;一块可以滚动的圆木使人类萌生了车轮的概念;五千年前的中国古人首先领会轮子的原理,制造了服务于战争的战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车逐渐在工业、农业、国防、运输业以及人们生活等众多领域充当着挚友和帮手的角色,当今的人类已无法想象没有车的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车的模型是车的同胞弟兄,随车的演变而演变,随车的发展而发展;车的模型还像车一样,是文化和艺术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是速度和质量的载体;车辆模型运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科技与竞技相结合的体育项目;70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车辆模型比赛,随后逐渐演变为国与国选手之间进行的比赛;2、海模的定义地球上70%的表面是水,谁征服了海洋,谁就征服了世界;3、空模的定义人类从古至今的梦想,从热气球、滑翔翼,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作者,他们的飞机在1908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他们就是先用大风筝进行种种试,然后制造出滑翔机,解决了升降,平衡,转弯等问题,最后才把飞机制造成功的;4、模型好玩,但是需要自己完成后才能玩,做模型的过程是自我坚持,排除万难的过程,需要你坚持到底; 对于喜爱模型的人来说,模型已经不仅仅是他们手中的玩物,而是成为了一个个收藏品,他们会认为,因为制作模型,他们追忆了童年,启迪了智慧,也促进了友谊,更为他们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快乐;5、说说自己为什么来学航模,最喜欢哪一类的模型,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知道模型的课堂常规:不允许把吃的带到教室;上课不允许下位置,随便换位置,交头接耳有什么疑问请举手不准自带剪刀或小刀等危险物品,以免受伤;6、讲解今天要做模型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先看图了解橡筋动力飞机:是以橡筋储能作为动力的飞机模型;其制作的关键是重量要轻,在保证坚固度的前提下,越轻越好,制作基础是重心要正,前后的重心比左右的重心难以掌握,所以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是一架好的空模,其形状还要合理,表面要光滑,要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远离和符合橡筋飞机的特点,目地是增加升力又减少阻力,橡筋储能越多,越均匀,留空时间越长;调试技巧比放飞技巧更加难以掌握,在制作的时候应当有调试的意识;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7、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学会自己看图制作模型,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模型;是自己亲手做的,会非常有成就感;8、讲解要点:认真听仔细看耐心做不怕困难,有克服困难的精神;9、调试、试车、试飞;等同学们的模型全部做好以后,我们就要去空地上去调试;看看小车能否开的稳,。
中班船的结构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船的基本结构,知道船的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船的基本结构。
2. 让幼儿动手拼装船的各个部分。
教学难点:1. 让幼儿正确拼装船的各个部分。
2. 让幼儿在拼装过程中学会互相合作。
教学准备:1. 船的结构图若干张。
2. 船的各个部分拼图若干套。
3. 讲述船的故事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船的故事或播放船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船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新授1. 教师出示船的结构图,向幼儿介绍船的各个部分,如船头、船身、船尾、船桨等。
2. 让幼儿观察船的结构图,提问:你们能说出船的各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吗?3.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船的各个部分,如船头是船的前端,船身是船的主体,船尾是船的后端,船桨是用来划船的。
三、操作活动1. 教师分发船的各个部分拼图,引导幼儿拼装船。
2. 提示幼儿在拼装过程中注意船的各个部分的连接,如船头和船身、船尾和船身等。
3. 鼓励幼儿在拼装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检查幼儿的拼装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提问:你们知道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吗?3. 引导幼儿思考,如船可以用来运输货物、载人等。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船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了解更多的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船的故事、观察船的结构图、动手拼装船的各个部分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船的基本结构,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船的各个部分的认识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了解船的基本结构,知道船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组合讲解一一人船模型
申健
[模型概述]
“人船”模型极其应用如一人(物)在船(木板)上,或两人(物)在船(木板)上等,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极为常见,分值高,区分度大,如果我们在解题中按照模型观点处理,以每题分布给分的情况来看还是可以得到相当的分数。
[模型讲解]
例•如图1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质量为m的人从静止开始从船头走到船尾,不计水的阻力,求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为多少?
解析:以人和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当人起步加速前进时,船同时向后做
加速运动;人匀速运动,则船匀速运动;当人停下来时,船也停下来。
设某时刻人对地的速度为v,船对地的速度为v',取人行进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即V m
v M
的位移S船vt,所以船的位移与人的位移也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即
<1>式是“人船模型”的位移与质量的关系,此式的适用条件: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在系统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由图1可以看出:
s船s 人L 2
[模型要点]
动力学规律:由于组成系统的两物体受到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一对力,故两物体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方向相反。
这类问题的特点:两物体同时运动,同时停止。
动量与能量规律:由于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而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又由于相互作用力做功,故系统或每个物体动能均发生变化:力对“人”做的功量度“人”动能的变化;力对“船”做的功量度“船”动能的变化。
两个推论:①当系统的动量守恒时,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动量也守恒;
Mv' 0,
因为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每一时刻都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所以每一时刻人的速
度与船的速度之比,都与它们的质量之比成反比。
因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
均速度v与船的平均速度v也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即
v詁,而人的位移s A
人的平
vt,船
s A
L,-J^L
M m
②当系统的动量守恒时,系统的质心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适用范围:动量守恒定律虽然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得到的,但它的适用范围比牛顿第 二定律更广泛,它既适用于宏观也适用于微观,既适用于低速也适用于高速。
[误区点拨]
动量守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系统,对一个物体就不能谈动量守恒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是 一个矢量表达式;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状态量表达式, 它只与系统的初末状态有关; 动量守
恒定律具有相对性,表达式中的速度应是对应同一参照系的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具有同时性, 表达式中的初状态的动量应该是指同一时刻的各个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末状态也是如此。
[模型演练]
如图2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上面站着一个质量为 m 的人,车以V o 的速度在光滑的 水平地面上前
进,现在人用相对于小车为 u 的速度水平向后跳出后,车速增加△ v ,则计算 △ v 的式子正确的是:( )
图2 A.
(M m)v o M (v o v) mu B.
(M m)V o M (V 。
v) m(u v o ) C. (M m)V o M (V 。
v) m[u (v o v)]
D. 0 M v
m(u v)
答案: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