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合集下载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牡丹江医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一、课程评估指标体系1.课程建设1-1 课程建设总体规划*1-2 措施与保障 *2.教学队伍2-1 主讲教师*2-2 教学梯队2-3 队伍建设2-4 教师风范.教学内容3-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33-2 课程改革 *3-3 课程内容 *3-4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条件4-1 教材建设与选用*44-2 实践教学条件4-3 网络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5-1 教学方法55-2 教学手段 *5-3 考试改革.教学效果6-1 同行评价*66-2 学生评价* 7. 课程特色1二、课程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一级二级指标指标观测点标准A C说明1-11.课程建设院(系)总体规划 *课程1-2建措施与保障 * 设思路、规划经费投入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定位准确,思路明确,并有具体的实施计划。

有与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相配套的措施,有经费投入,执行情况好,成效显著。

课程负责人为副教授以上,担任主讲教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思路较为明确,有实施计划。

有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担任主讲教师的副教授、教授总体规划包括全面建设规划,校级精品课程、合格课程建设规划(含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建设规划)。

1.结构指教师的规模、年龄、2.2-1主讲教师 *2-2职称、学术与教学水平队伍结构师的副教授、教授≥60%,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显著,有市级以上科研和教改项目,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授课有特色。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校际交流活跃;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占该课程教师人数 50%以上,课程组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普遍反映水平高,教≥40%,学术水平较高,有校级以上科研和教改项目,教学水平较高,授课有一定特色。

结构合理,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数占该课程教师人学历、学位、职称、学缘及知识结构情况。

2.发展趋势良好指有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梯队。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2.教学团队建设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构成、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教学能力等方面。

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4.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方面。

2.科研团队建设指标:包括团队规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方面。

3.科研经费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充足性、使用情况等方面。

4.科研机构建设指标: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训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质量、合作机构等方面。

2.实践教育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3.社会服务活动指标: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合作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

4.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四、管理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等方面。

2.质量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方面。

3.资金管理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信息化水平、数据管理等方面。

以上是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工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评估结论

武汉工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评估结论

武汉工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评估结论一、武汉工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二、武汉工业学院课程建设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1、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优秀:A≥22,C≤4,(其中重要指标A≥10,C≤1),D=0,特色鲜明。

良好:A+B≥22,(其中重要指标A+B≥10,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D≤4,(其中重要指标D≤1)。

不合格:D>5,(其中重要指标D≥2)。

2、本方案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共27项。

三级指标中重要指标(用“▲”注明)12项,一般指标15项。

三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 级,低于C级的为D级。

3、若被评估的课程无三级指标某项内容(如C14实验设备、C16实习实践基地),其该项指标的评估等级视为B。

附件3:
武汉工业学院
重点建设课程验收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负责人:
所属部门:
填报时间:
教务处制
二OO七年一月
验收表填报注意事项
一、验收表中所有数据须如实填写,用A4纸打印(一式3份)。

二、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分为公共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和“两课”课程)、基础课(包括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包括专业课和基础课)。

三、外聘教师的情况仅在“师资队伍”一栏中统计。

其它表中有关师资情况不统计外聘教师。

四、表中的“青年教师”指35岁以下的教师。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一)
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表二)
评估等级说明:
评估结果用等级状态表达式表示,即V=aA+bB+Cc+Dd,其中A、B、C、D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a为A级状态分值和,b为B级状态分值和,c为C级状态分值和,d为D级状态分值和,a+b+c+d=100。

通过状态分值确定评价等级。

优秀的标准是:a≥80,d<10;
合格的标准是:a+b+c≥80。

[注1]在评估标准中,只给出A级和C级标准,介于A级、C级之间即为B级,低于C级标准即为D级。

[注2]论文篇数折算方法如下:一篇论文,公开发行刊物为1篇,核心期刊或报刊转载为2篇。

[注3]课堂教学质量评估80分以上为良好。

校系领导对教务处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可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种程度设计调查表。

教师、学生评价可按同样方法操作。

[注4]在校生对课程建设质量满意程度的调查,可按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四种程度设计调查表。

[注5]抽测由评价组组织命题、阅卷。

[注6]设置特色项目旨在鼓励和促进评估对象在工作中创造特色,多出经验,提高质量。

特色项目应为:本指标体系未包含,或已包含但优秀特别明显,在校、省、国家获奖、推广,或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特色项目由评估对象申报,专家审定。

在评估工作中,其状态分值为校级1—2A,省级3—4A,国家级5—6A;特色项目数不受限制,分值可以累加。

特色项目分值不计入总分值,供确定等级时参考。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课程建设评估总表
评估时间:年月日专家组长签字:。

优质课程建设评估指标

优质课程建设评估指标

优质课程建设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使用说明:
1.评估等级按A、B、C、D(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分;
2.指标体系只给出A、C级评估标准,使用中,若达不到A,但又比C的标准高,则给出B等级,若达不到C,则给出D等级;
3.总分计算:M=ZKimj,其中Ki为评分系数,A、B、C、D的系数分别是1.0、0.8、0.6、0.4,时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4.优质课程的认定标准为:
(1)总分在90分以上,且教学效果好,没有D项;
(2)没有实践环节的课程,评估项目中扣除实践教学项,总分必须在80分以上。

5.评定总分大于80(含80)分,小于90分者为良好;评定总分大于60(含60)分,小于80分者为合格;评定总分小于60分者为不合格。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概述随着各个行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各企业和组织必须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评估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和。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个评估指标的综合性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基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能够指导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评估结果。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建设评估的重点,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教学过程应该包含教师教学的方法、课程内容、学生反馈等多方面内容,能够全面反映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师能力教师能力是课程建设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多个方面。

4. 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学习成果是课程建设评估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来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包括:1. 明确评估目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评估方法,以便筛选出合适的评估指标,并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统一标准和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并要求评估人员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3. 重视反馈和改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在评估结果反馈和改进方面进行重视,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改进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包括:1. 考虑课程特点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考虑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便更加客观地评估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 改进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需要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并不断改进课程建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湖南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情况表

湖南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情况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项目序号主要观测点评估标准(K i)评估方式满分值(M i)评价结果(A、B、C、D)A(1.0)C(0.6)教学队伍20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5分)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主讲(指导)教师具有相应中级及以上职称。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能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

调查相关教师、学生,查看有关信息资料。

5第1 页分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6分)2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合理,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60%;老、中、青教师呈合理的梯队;根据课程需要合理配备辅导教师与教辅人员。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能够团结协作;学历结构基本合理,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40%;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能基本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

查看教学人员配置情况及人员信息资料。

4 3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

有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具体措施,实际效果不明显。

查看培训计划与实施效果。

2第2 页1-3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4教研教改活动能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近三年课程组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或校级重点教改立项数≥1项。

能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三年课程组获得校级及以上教改立项数≥1项。

查看实物、活动记录、总结等。

4第3 页(9分)5教改成果与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成果显著。

近三年课程组完成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或校级重点项目≥1项;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校级一等奖)、教学表彰≥1项;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1篇/5人。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三年课程组完成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项;或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或教学表彰≥1项;或公开发表教改教研论文≥1篇/5人。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资源丰富,能在线布置作业、 讨论、答疑,有效运用慕课、 翻转课堂等方式,有优质的课件、参考资料、题库等各10个
以上.使用绩效好〔包括学生登录次数、学习时长等〕.
12
信息平安及知识产 权保证
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平安治理标准,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
动;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
3
教学特色
由工程负责人自行提供〔包括出版新形态教材等〕,专家打分.
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 水平开展.
5
四、教学 活动与 评价
25分
4-1教学模 式
教学模式设计和互 动
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 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在线辅导 和答疑、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结合线下探 讨交流等手段,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 交流和协作学习.
10
2-2教学资

教学视频〔微课〕质 量和知识点涵盖情 况
视频〔微课〕满足技术标准,根本覆盖课程所有知识点,并在
视频中嵌入测验题目、 作业、讨论区以及考核测试 〔关卡〕等, 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效果.自主开发优质课
程资源〔案例、专题、素材、试题、作业、讨论等〕.
12
在线答疑、作业、题 库、课件等其他网络 教学资源的数量、质 量及使用绩效
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水平强.
5
1-2教学改
革与教学 研究
教研活动、教改成果 和教学成果
教学思想活泼,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
三年内获市级及以上教改工程或教学成果奖1项或课题组在
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3篇及以上.工程负责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
0.5
选用优秀教材。使用效果好。
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或采用自编教材,使用效果较好。
优秀教材是指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对自编教材,要提供两位(至少有一位是校外同行专家的)评定意见及校外使用者的反映意见。
3.1.2
教学参考资料及教学文件
教学有一定启发性,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教学手段*
4.2.1
多媒体教学条件
1.0
有使用多功能、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能配合教学需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达到20%以上。
有相应的教学媒体,以及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
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青年教师(≤35周岁)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60%。
结构合理,青年教师(≤35周岁)中,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40%-50%。
结构指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等情况。
1.2.2
师资培养情况
0.4
有符合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有中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执行情况较好。
1.3
教师风范
1.4.1
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
1.0
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教书育人;遵守教学纪律,无教学事故;团结协作好。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无严重教学事故;
团结协作较好。
2.教学内容
2.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2.1.1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

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一、引言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其要求和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评估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评价指标,并探讨相关主题内容。

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1. 专业特色鲜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中,首要考虑的是课程的专业特色。

课程应该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点,体现学科的创新性和前沿性,以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2. 教学理念先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入是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要求。

课程应该体现出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3. 教学资源丰富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的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4. 教学团队优秀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教学团队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国际化的教学视野。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索和实践活动。

三、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指标1. 教学效果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中,教学效果是关键指标之一。

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术成就、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2. 学生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是评价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反映了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对于改进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评价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包括课程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评估。

教学成果直接反映了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和质量,是评价课程建设的关键指标之一。

四、总结与展望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和评价指标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及申报书

优质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及申报书

附件2A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优质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指标 二级指标指标 主要观测点 分值 评 估估 标标 准准得 分 A (1.01.0))C (0.60.6))教学队伍队伍 1414分分 *1-1课程负责人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4分 课程负责人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授该课程两轮以上,发表过关于该课程的教改论文,出版了相关教材,主持课程建设的能力强。

程建设的能力强。

课程负责人能为人师表、从严执教,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有能力主持课程建设。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与人员配置 4分 全体任课教师师德好、全体任课教师师德好、责任感强、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3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707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上比例达到353535%。

%。

%。

全体任课教师能够团结协作;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理,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202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5050%(专%(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青年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到1515%。

%。

%。

1-3教学研究与改革教研教改活动活动3分 能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近三年课程组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改立项数≥1项。

项。

能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三年课程组获得校区级以上教改立项数≥改立项数≥11项。

项。

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3分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成效显著,近三年课程组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上教改项目≥11项,或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或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11篇以上。

上。

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三年课程组完成校区级以上教改项目≥级以上教改项目≥11项,或受过校区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或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人均文人均0.50.50.5篇以上。

延边大学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自评报告)

延边大学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自评报告)

延边大学学科主干课程建设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自评报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等级标准A C1 师资状况1.1课程带头人职称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学术研究成果获教学、科研成果奖,或3年内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篇或省部级刊物上发表3篇(教研、科研均可,必须为第一作者)、或有专著、教材。

获校级奖,或3年内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教研、科研均可,必须为第一作者)。

本课教龄及效果3年内有2年担任过本课主讲,教学效果优秀。

5年内有3年担任过本课主讲,教学效果良好。

1.2教师结构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结构基本合理。

青年教师研究生学位比例有硕士学位者≥50%(个别专业至少有一名以上具有硕士学位者)。

有硕士学位者40%以上(个别专业应有一名具有硕士学位者)。

主讲教师资格及职称主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符合主讲岗位资格的教师为100%,主讲教师具有高级职称≥90%。

1.3教师的成果及获奖(三年内不含带头人)教学研究成果3年内,1/3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第一作者),或有经鉴定或获奖的教学成果(主要完成人)。

3年内,1/4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第一作者),或有经鉴定或获奖的教学成果(主要完成人)。

科学研究成果3年内,1/2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论文(第1、2作者),或有经鉴定的成果或专利(第1、2、3完成人),或有公开出版的教材(人参编5万字以上)3年内,1/3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论文(第1、2作者),或有经鉴定的成果或专利(第1、2、3完成人),或有公开出版的教材(人参编5万字以上)教学优秀奖和反映敬业精神的奖励3年内,1/4的教师获校级教学优秀奖和反映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奖励。

3年内,1/5的教师获校级教学优秀奖和反映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奖励。

2 教学改革与建设2.1教学改革状态教学内容改革近三年内有教学改革成果,效果明显。

有改革、有效果。

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

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

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第一节:课程设计的意义与目标在学校教育中,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它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帮助他们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课程设计应该紧密联系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理念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教育理念。

首先,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其次,课程设计应包含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和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节:课程设计的内容与结构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科知识以及道德、体育、艺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同时,课程设计的结构应合理,包含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重要要素。

第四节:课程评价的重要性课程评价是对教育成果的检验和评估,它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课程评价还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第五节: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手段应多样化,包括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业、小组讨论、学科竞赛等。

通过这些评价手段,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课程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第六节:课程评价的标准与要求课程评价的标准应准确、明确,并紧密联系课程设计的目标。

它应包括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第七节: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关系课程设计与评价是相互关联的,两者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课程设计提供了评价的依据,而评价结果又可以为课程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

第八节:课程设计与个性化教育课程设计应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第九节:国内外课程设计与评价案例通过对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国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水平。

第十节:课程设计与评价的挑战与改进在实际教学中,课程设计与评价面临一些挑战,如对教师的要求过高、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等。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附件1: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年)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河北省教育厅二○○七年四月一、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1.本评估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冀教高[2005] 4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创新,并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①在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②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③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方案分为综合评估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综合评估占80%,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5.总分计算:M=∑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 本评估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和《河北省精品(优秀)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试行)(冀教高[2004]20号)制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录象应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授课方法和手段。
特色
及政
策支

专家依据《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5-1中所报特色及创新点打分
80分
课程特色是在教学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长期积淀形成的,体现本课程的优质风貌,可体现在课程建设思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等不同层面,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4分
1、教学团队结构指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情况及实验教师比例)。
2、高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比例≥70%。还要考察双师结构(即专业教师和职业界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
3、A级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应达100%,高级职称比例30-50%。
5-2
学生
评教
学生评价
意见
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新增课程根据申报表4-5中所列材料,评估课程根据自评报告第7项材料)。
6分
评价材料包括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5-3
录像
资料
评价
课堂实录
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
6分
整体素质
教师敬业爱岗、责任感强、团队协作精神好;坚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教师培养
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1-3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教研和教改活动
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了;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8分
全体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并能提供教学团队开展教研和教改活动的佐证材料。
高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要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探索考核模式改革。
3-3
教学
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
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有高水平的教学课件。
教材及相关资料建设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或资料清单;实验(训)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在教材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建设方面有成效。
4-2
实践
教学
条件
实践(训)教学环境的先进性、开放性
实践(训)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开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3、高职:专业课程负责人应为具有丰富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4、A级应有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
教学水平
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有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及成果。
学术水平
学术造诣高,有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立项项目及成果。
1-2
教学
队伍
结构
及整
体素

教学团队结构
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并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教师和实验(训)教师。
2-2
教学
内容
组织
与安

教学内容
安排
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8分
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安排合理;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及采取的解决办法适应生源情况和培养目标。
高职:要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知道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实践教学上有突出的改革与创新点,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
教学
方法

手段
24

3-1
教学
设计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应用研究型学习、探究型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8
高职:能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要兼顾就业准备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5分
高职:建设具有真实或防真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有满足教学要求、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效果好。
4-3
网络
教学
环境
网络资源
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明显,运行机制良好,并能经常更新,上网开放,能够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率较高,受益面大,在教学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11分
设计课程要注重在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高职:基础理论教学应体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验课程
内容设计
设计理念先进,课程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职业性(高职)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艺、虚拟实验(训)。




15

4-1
教材
及相
关资

教材选用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
5分
教材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
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料信息包括网络资源信息。
高职:优先选用近年出版的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特色鲜明,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规划教材。


18

5-1
同行
及校
内督
导组
评价
校外专家及校内督导组及同行评价
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新增课程根据申报表4-5和5-2中所列材料,评估课程根据自评报告第7项材料)。
6分
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应有客观形成的原始评价材料,并将主要原始材料录制上网。
高职:有省厅级以上教研、教改立项项目及成果
教研和教改成果
有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立项项目及成果;发表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23

2-1
课程
内容
[1]
理论课程
内容设计
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准确,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符合学科专业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及时把学科(高职:职业技术)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
20分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组织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及已评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奖励情况。
(1)根据课程类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验课程内容设计中选择相应部分进行评价。
(2)实践教学含社会调查、实验、实习及其他实践教学活动。
5分
网络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课件、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程试卷、教学录象等。
建议上网必要的举证材料:教师成果、教学条件、教改、课程特色材料等。
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能满足教学需要,能提供完善的、先进的共享平台。


教学设计
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3-2
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中应用新技术;教师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改革,因材施教,改革效果明显。
8
教学应用新技术,实行讨论式、案例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应有举证材料。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评审标准
分值
(Mi)
评价等级(Ki)
内涵说明
A
B
C
D
E
1.0
0.8
0.6
0.4
0.2




20

1-1
课程
负责
人与
主讲
教师
教师风范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师德好
8分
1、师德好的佐证:获校级以上的荣誉表彰或学生组织推荐的荣誉称号。
2、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所任课程及教学效果资料和教改成果资料评价。
教学文件建设
有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系统完整,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指导思想把握准确,实施有计划、有措施,成效显著。
2-3
实践
教学
[2]
实践教学
活动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
4分
高职: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实训教学主要由双师型教师和职业界兼职教师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