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总结讲课教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能够有效地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信息。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记叙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和精读记叙文,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践所学的阅读技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1周: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第2周: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如何提取和理解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
3. 第3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第4周: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5. 第5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记叙文》 讲义

《记叙文》讲义一、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性所记叙的内容通常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作者的筛选、加工和提炼。
2、叙述性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叙述,以及对人物的活动、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主题。
3、生动性记叙文往往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主题明确虽然记叙文侧重于叙述,但也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所记叙的内容传达出一定的情感、观点或道理。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一般包含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时间明确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有时精确到年、月、日、时,有时则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段,如“小时候”“去年夏天”等。
2、地点指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可能是具体的某个场所,如“学校操场”“_____的家里”,也可能是较为宽泛的区域,如“乡村”“城市”。
3、人物记叙文的核心之一就是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4、事件的起因交代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
5、经过详细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这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
6、结果说明事件的最终结局。
这六个要素在记叙文中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三、记叙文的分类根据内容和写作目的的不同,记叙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写人记叙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和精神风貌。
例如,《我的老师》通过回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对学生的关心等方面,塑造了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
2、叙事记叙文侧重于叙述一件或几件完整的事件,在叙述过程中揭示主题。
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讲述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困难和收获,表达了对旅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答记叙文阅读题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文阅读方法与技巧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5. 记叙文阅读实践与训练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分享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阐述其基本特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并强调要素之间的关联。
4. 教授记叙文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泛读、精读、猜读等方法,把握记叙文的主题和细节。
5. 解析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举例讲解记叙文阅读题的类型,如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并分享解题技巧。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主题。
2. 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记叙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提醒学生在答题时注意题目的要求,严谨认真。
六、教学拓展:1. 分享记叙文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让学生感受记叙文的魅力。
2. 介绍一些经典的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
3. 讨论记叙文阅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写作、面试等。
七、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技巧。
3.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分析和解答记叙文阅读题。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篇记叙文进行阅读,并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概括文章。
2. 布置一组记叙文阅读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记叙文》 讲义

《记叙文》讲义一、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有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性所记叙的内容通常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这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丰富。
2、叙述性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的描述,展现出事情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3、六要素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
清晰地交代这些要素,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4、主题明确尽管记叙文重在叙述,但也有其想要表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这个主题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抒发,对某个人物品质的赞美,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等。
二、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写人记叙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和精神风貌。
例如:《我的老师》通过描述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表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以及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塑造了一位敬业、关爱学生的老师形象。
2、记事记叙文侧重于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
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讲述了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遇所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经历这次独特的旅程。
3、写景记叙文描绘自然景观或社会环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像《家乡的四季》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展现了家乡在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状物记叙文主要描写物体的形态、特征、用途等,通过对物体的描写寄托作者的情感。
如:《我心爱的钢笔》详细描述了钢笔的外观、构造以及使用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支钢笔的喜爱。
三、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立意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立意要新颖、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比如写《我的母亲》,如果仅仅描述母亲为家庭的付出,可能比较常见。
《记叙文知识总结》PPT课件

❖ ⑤突出……中心(联系中心内容,主要 感情)
h
5
❖ 八、题目的作用
❖ ①揭示中心
❖ 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③是本文的线索
❖ 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⑤引起读者思考
❖ ⑥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他的本意,再分 析作用
❖ ⑦最能突出……主题,最能表现体现人 物……的思想感情。
h
6
❖ 九、开篇第一段作用
记叙文知识总结
一 、记叙文的顺序 1、顺叙
2、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 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
动性
3、插叙
作用:(1)补充交代…情节(内容,……的 原因)、
(2)为下文…作铺垫
(3)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
(4)使情节更完整h 。(突出中心)
1
二、人称
1.第一人称:真实亲切 ,便于直接抒发思想感 情。
2.第二人称:拉近 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 离,便于直接抒发思想感情。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叙述 ,客观灵活,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h
2
❖ 四.修辞手法
❖ 1、比喻:生动形象地…
❖ 2、拟人:生动形象地…,使…人格化
❖ 3、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了……,更 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4、反复:强调了…..
❖ 5、反问:加强语气, 发人深省
❖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 考
❖ 1、如果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同自然环境描写的 作用
❖ 2、其他情况:①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 ②总领全文. ❖ ③引起下文 ❖ ④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⑤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点出中心)
❖ ⑥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或直接 点明.或环境描写)
初中记叙文教案

初中记叙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素3. 记叙文的表达技巧4. 写作实践和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的、难忘的经历。
2. 提问: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有什么特点?二、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记叙文是叙述事件、描写景物、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
2. 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条理性。
三、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要素(10分钟)1. 引子:开篇点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刻画人物形象。
3.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四、讲解记叙文的表达技巧(10分钟)1. 运用生动的描绘性语言,形象地表现人物和景物。
2.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 合理安排情节,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写作实践(15分钟)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定一个题材,编写一篇记叙文。
2.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评价和总结(5分钟)1.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作文。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写作结构和要素,以及表达技巧,使学生对记叙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写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但在评价和总结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作文的点评,指导学生如何修改和提高自己的作文。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观察生活中的点滴,选定一个题材,编写一篇记叙文。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记叙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记叙文的要点概括教案怎么写

记叙文的要点概括教案怎么写教案标题:记叙文的要点概括教案撰写教案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能够概括记叙文的要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记叙文的要点概括。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吗?记叙文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它通常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并通过描写、叙述等手法展示故事情节和情感。
- 分析记叙文的要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是记叙文的要点,通过概括这些要点可以有效地理解和传达记叙文的内容。
3. 示范与实践(15分钟)- 示范概括记叙文的要点:选择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向学生展示如何概括记叙文的要点,可以使用关键词、短语或简洁的句子来表达。
- 学生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发一篇记叙文,要求他们概括出记叙文的要点,并进行展示。
4. 教师评价与反馈(10分钟)- 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准确地概括记叙文的要点,例如选择关键信息、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等。
5. 小结与延伸(5分钟)-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记叙文的要点概括的重要性。
- 延伸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记叙文,并尝试概括其要点,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小故事或图片2. 记叙文样本3. 学生分组材料教学评估:1. 学生在示范与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展示;2. 学生对记叙文要点概括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课后阅读中的概括能力的提高程度。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写记叙文时注重要点的概括,提高作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家记叙文作品,学习他们概括要点的技巧和方法;3.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活动,相互概括对方的记叙文要点,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记叙文初中教案

记叙文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事件和人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2. 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和描绘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合理安排记叙文的结构;2. 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事件和人物。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写作素材和参考范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记叙文知识,如记叙文的定义、基本结构等;2. 提问: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二、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15分钟)1. 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2.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3. 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安排记叙文的结构。
三、讲解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和描绘技巧(15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事件和人物;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技巧;3.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写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自选题目,进行记叙文写作;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疑问;3. 提醒学生注意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3.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修改和提高。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3.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以及语言表达和描绘技巧,使学生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写作。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接受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鼓励。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教师中心稿)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基本特征: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略读、寻读、精读等方法阅读记叙文。
3. 记叙文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提高分析能力。
4. 记叙文阅读实践:提供一定数量的记叙文篇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分类、特点和阅读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阅读记叙文,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阅读实践。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分类、特点和阅读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阅读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人物等要素。
4.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阅读实践。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检测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相关的记叙文篇目。
2. 参考书目:提供一些关于记叙文阅读的参考书目,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优秀的记叙文篇目,丰富教学内容。
4.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七、教学环境:2. 图书馆或阅览室:方便学生查阅参考书目和网络资源。
3. 网络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访问互联网,获取相关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分类、特点和阅读方法。
中考复习-记叙文指导-经典教案

⑤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⑥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⑦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⑧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描写。小说中运用描写比较多,一般记叙文则只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3)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__中直接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喜怒爱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不宜多用。否则令人产生做作、乏味之感。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
①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②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③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④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
①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②一个好故事(好布料);③一个好结构(好设计);④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记叙文教案,总结范文

记叙文教案,总结范文记叙文教案总结范文记叙文教案记叙文教案记叙文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能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善于选取和组织材料,并根据资料的需要,比较熟练的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把对象记述得具体生动。
重点难点: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3.了解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和写作过程。
教学设想:作文先明体。
辩明文体是很重要的事情,能够透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的体裁特点及其区别。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可按写作过程,培养学生立意、选材、抒情、组材、布局谋篇、联想和想象、过渡和照应、开关和结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潜力和表达技巧。
教师要讲明要求具体指导,并透过范文示例,使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关于记叙文的体裁特点,以及记叙文中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法。
先把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加以比较,透过比较了解其特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特点比较记叙文:写作目的以事感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传授知识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论点、论据、论证过程问题点(知识点)写作方法写人:肖像描述行动描述、对话描述、心理描述以及细节描述例证法、引证法、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层进论证、引申论证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用数字、列图表记事: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写景:抓住特征寓情于景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是说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还可根据资料和表达的需崐要采用其他表达方式。
但是,同时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在不同文体中运用相同的表达方式是否有区崐别?比如说,就应怎样看待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记叙文中的议论和崐议论文中的议论,议论文中的说明和说明文中的说明,等等。
我们认为它们是有区崐别的,不能混淆在一齐,不然就会出现以叙代议、以议代叙、以说代议崐,犯不符文体的毛病。
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概括准确、平实、明晰、周密资料主旨主题思想(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事物特点、实质记叙、描述、抒情、议论、说明等,是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记叙文知识点概括课件

06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开头技巧
使用悬念、引起共鸣、描绘场景等方法,吸引读者的 注意力,为全文打下基础。
结尾技巧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留下思考空间,使读者回味无 穷。
情节安排的技巧
情节连贯
确保情节发展自然、合理, 避免突兀和跳跃。
节奏控制
通过调整情节的紧凑度和 缓急,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地点描写
通过对地点的详细描写,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人物
人物
记叙文中的主要角色,通常包括主人 公、配角等。
人物塑造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 语言等方面,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 使读者对人物有深刻的印象。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起因
记叙文中描述事件发生的原因,通常在故事开头部分呈现。
结局意义
事件的结果对于主题表达和故事意义 具有重要影响,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
03 记叙文的顺序
顺叙
总结词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组织材料。
详细描述
顺叙是最常见的记叙方式,从头到尾,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先发生的先说,后发 生的后说,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倒叙
对偶
要点一
总结词
将两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句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 对比。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对偶是一种利用对比来强调表达内容的修辞手法。通过对 偶的运用,可以将相反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突出各自 的特点,使表达更加鲜明。
夸张
总结词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强调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详细描述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强调表达效果 的修辞手法。它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 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完整word)记叙文讲解教案

记叙文讲解教案一、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阅读的考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三、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
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四、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
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
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五、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六、记叙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4. 通过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特点:真实性强、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情感丰富。
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结构:引子、主体、结尾要素:人物、事件、环境、情感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抓住,预测内容细读开头,掌握主题分析人物,理解事件关注环境,感受情感提炼要点,概括总结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词语理解题句子理解题段落理解题文章主旨题人物分析题事件分析题环境描写题情感把握题5. 记叙文阅读练习与反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记叙文进行阅读练习对照答案,分析错误原因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习效果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实例分析: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策略。
3. 练习讲解:针对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解答案及解题技巧。
4. 针对性训练:根据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5. 测试反馈:定期进行阅读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 学生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部分取得优异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学习内容。
2. 教辅: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
3. 网络资源:有关记叙文阅读的优质教学视频、文章等。
4. 参考书籍: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解析、策略指导等书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记叙文阅读的思考。
初中记述文教案

初中记述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3. 记叙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写法4. 实例分析与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有哪些特点?二、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10分钟)1.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2. 分析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完整性、有序性。
三、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5分钟)1. 选择材料: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有趣味、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材料。
2. 确定主题: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 叙事详略:突出重点,抓住细节,巧妙运用省略。
4. 人物描写: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5. 环境描写:合理安排时间、地点、场景,运用景物烘托氛围。
6. 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
四、讲解记叙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写法(10分钟)1. 开头:简洁明了,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中间:叙事详细,描写生动,围绕主题展开。
3.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给人以启示。
五、实例分析与练习(10分钟)1. 分析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引导学生了解其写作技巧。
2. 让学生动手练习,编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记叙文》 讲义

《记叙文》讲义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文体,也是我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
一、记叙文的特点1、真实性记叙文所写的内容通常是作者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情,具有真实性。
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基于事实,不能虚构或夸张,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叙述性叙述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进行有条理的叙述,展现出事情的全貌。
3、六要素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
明确这六要素,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叙述清楚。
4、主题明确每一篇记叙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作者通过叙述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观点或思想。
二、记叙文的分类1、写人记叙文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
2、叙事记叙文以事件为核心,详细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突出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3、写景记叙文描绘自然风光、社会环境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表达作者的情感。
4、状物记叙文描写具体的物品,如动物、植物、器物等,展现物品的特点和作者对它的感受。
三、记叙文的写作方法1、精心选材选择有意义、有价值、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材料。
可以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反映出深刻的主题。
2、确定线索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物品、时间、地点等,它能够把文章中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
3、安排结构常见的结构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先写结果,再叙述事情的经过;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内容。
4、描写细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人物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知识点总结: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或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记叙文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四、记叙文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1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我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
2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
3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像在和作者或者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待清楚明白,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2、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3、说明主要是解说性状。
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
4、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着重于感情的抒发。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5、议论在记叙文中,议论不是主要表达方式,它只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过程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和评价,或者借以抒发胸臆。
六、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
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
2、对比
3、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借物抒情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
4、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5、托物言志
七、记叙文的中心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方法可概括为“四看一原则二分析”。
一原则:坚持整体性的原则。
要读懂原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尤其要辩明文体的特点,比如散文、小说等,根据文体特点分析归纳。
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全篇,对文章内容了然于胸,才能正确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也是音读理解的核心和归宿。
二分析分析主要的人和事。
分析作品的背景
四看:看标题、看材料、看首未段、看重点句
①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提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
材料是表现文章中心的基础,可通过选取的材料和详略安排分析其蕴含的中心。
③从分析文章的首未段入手。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开头就点明文章的中心,所以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结尾往往也提示和深化文章的中心,或启示读者作深一层的思考,研读结尾的语句可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④从重点句入手。
重点句有议论抒情句、主旨句、反复使用的语句。
记叙文中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归纳总结,便可把握文章的中心。
归纳中心思想,要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有的文章有点题句,抓住了这些语句,并用适当的词语将其连线起来,就是中心思想。
多数情况下,文中没有直接点明,就需要自己归纳概括,可以先把全文各段大意或各段的关键词连接下来加以综合,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立场、观点、感情等。
中心思想的形式: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了……赞美(表现、歌颂、抒发)了……批评(批判、抨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