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哲学第一二单元习题(含答案)

高中政治哲学第一二单元习题(含答案)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二单元练习题(一)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C.城市是社会运动主体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2.为ABCD3.ABCD4.AB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升华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棵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6.马克思说:“不是从观念中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如果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来讲,这句话主要表明A.哲学等思想观念不能正确地解释实践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实践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认识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7.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并加入到.②哲④有了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和艺术“菲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10.服用中药讲究“忌口”。

所谓“忌口”,是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如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而凡畏寒发热、头痛心烦者,则忌食竹笋、虾、蟹等食品。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对中药“忌口”的正确认识是①这是封建迷信思想,毫无科学依据②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思想③中医药及其诊疗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精华④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11.2013年10月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庆长假还未结束,雾霾天气卷土重来。

专家指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的大量增加,是①③造A.C.12AC13同点是A.C14.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启示是①利用自然首先必须改造自然②要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把握统一③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④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5.《庄子》濠梁之辩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理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理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揭示出二者区别的是①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经过系统学习才能掌握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③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 D.①②④2.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哲学是科学的伟大母亲。

”这告诉我们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3.哲学作为一种思辨的学问,给予社会发展巨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B.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C.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哲学所包含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4.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B.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C.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D.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5.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6.改革开放30余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由此可见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7.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我国杰出科学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曾经直截了当地说,从前我在国外待了很长时间,觉得在工作、搞学问中有几个窍门。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哲学表述正确的,哲学是()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生活处处有哲学”是指()A.自古就有哲学B.人人都懂哲学C.生活就是哲学D.哲学就在我们身边3.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4.下列关于世界观认识正确的是()A. 世界观人人都有B. 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 世界观都是科学的D. 世界观就是哲学5.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依据()A.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6.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B.哲学就是具体的科学知识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7.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8.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有神论与无神论的斗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10.下列说法中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11.下列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作用于世界观D.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12.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1]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1]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物质的观点B. 运动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A. 没有差别的同一性B. 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C. 包含差别的同一性D. 具体同一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A.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B.对规律的辩证否定C.对规律的根本改造D.对规律的发展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单项选择题答案]1.D2.C3.A4.C5.D6.A7.B8. A9.A 10.D 11.A 12.D 13.A 14.A 15.C 16.D17.B 18.A 19.D二、多项选择题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A.朴素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2 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范畴是(B)。

A.一切哲学的基石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C.辩证法的基石D.世界观的基石.2.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C)。

A.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D)。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B.可感知性C.具体性D.真实性5.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A)。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B.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6.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和纯粹的抽象,这是属于(B)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C)。

A.互不相关的两回事B.物质对运动来说可有可无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动对物质来说可有可无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观点是对运动的(D)。

A.朴素唯物主义理解B.机械唯物主义理解C.庸俗唯物主义理解D.辩证唯物主义理解9.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10.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A)。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C.夸大运动的绝对性D.夸大静止的绝对性1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12.静止就是(C)。

A.绝对不动B.暂时不动C.运动的特殊状态D.永远不动13.时间和空间(D)。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D.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14.“光阴一去不复还”是指时间的(A)。

A.一维性B.顺序性C.持续性D.珍贵性1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C)。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 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检测题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66 分第一课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的这种或那种生产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1.马克思的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单选题]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正确答案)B.人类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C.人类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D.人类应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2.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这句话告诉我们()。

[单选题] *A.宇宙的变化是无穷的B.宇宙是人们无法认识的C.宇宙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D.宇宙无限,永恒地存在着(正确答案)3.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④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正确答案)C.①②D.③④4.人们可以通过生物工程创造出新的物种。

这表明()。

[单选题]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人们可以创造物质C.新物种的产生离不开原有物种的属性(正确答案)D.新的物种产生于人的意识5.上述材料还说明()。

[单选题] *A.自然界先于入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肤浅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6.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等物质具体形态。

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单选题] *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C.永恒性D.矛盾同一性7.人类社会是一个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正确答案)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8.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试题

哲学第一二三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32×1.5分=48分)1 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2 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

”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D.一元论与二元论3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它是()A.源于实践的科学B.认识世界的科学C.改造世界的科学D.变化发展的科学5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6 喝上干净水是我国干旱地区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我国开展了10多年的援建“母亲水窖”活动是将雨水集到水窖储存,配备专用的雨水净化器,让干旱地区农民喝上干净水。

“母亲水窖”的创意()A. 源自人们的科学想象和思维创新B. 说明实践的结果由认识主体决定C.说明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D.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7 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

”这说明()A.真理是有条件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C.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8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哲学第一单元主观题练习

哲学第一单元主观题练习

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哲学 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中外 哲学的产生皆源于疑虑与惊讶。有人据此认为: 哲学开始于惊疑,形成于反思。 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对此加以评析 (12)
(1)惊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哲学不是从人的主观情绪中 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 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 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形成需要惊疑和反思。在生活实践中,哲学思想 起于对问题的“惊疑”,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 进而“反思”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 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 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 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触及哲学性质的问题还不等于形成了哲学;还需要把世 界观系统化、理论化,还需要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体科学 知识为基础,从中概括出最一般的结论。哲学是通过对一系 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 的一门学问。
哲学第一单元主观题练习
1.材料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 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 在你的心外。(明·王守仁) 材料 2:“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 ,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 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 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宋·朱熹)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 共同点?(6分)
①各种宗教思想都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 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些封建迷 信思想,尽管不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者 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②这些思想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很大危害,我 们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抵 制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词源⾃古希腊。

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哲学之义是“爱智慧”。

哲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科学之⼤全C.关于⾃然、社会、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从思维出发B.从实践出发C.从统⼀性出发D.从物质出发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然科学的概括4.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5.⼈们常说“⼼想事成”,这⼀观点在哲学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主义的观点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也”。

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C.形⽽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7.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主张,“宇宙便是吾⼼,吾⼼便是宇宙”。

这⼀观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客观唯⼼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8.“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主观唯⼼主义观点B.客观唯⼼主义观点C.形⽽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5)()A.物质第⼀性,精神第⼆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实践D.⾃然和社会的关系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A.旧唯物主义是形⽽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的辩证法11.20世纪西⽅的“上帝观”发⽣了变化,有⼈认为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上帝”观念代表的是⼀种终极关切,它是⼀种⼈⼼内在的价值观念。

第一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练习及答案




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 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5.A


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6.C

2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6.A


2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 应,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可观的 27.C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哲学不同 派别的依据。其中,对思维与存在是否一 致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的依据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C


4、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4.C

2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巨大 B.事物的变化是否能够感知 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D


23、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 是指 A.抛弃 B.事务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23.D



28、“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 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28.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 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29.A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专项练习(各省市高考真题、模拟题汇总)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专项练习(各省市高考真题、模拟题汇总)

班级:姓名: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考前冲刺练习1.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

A. 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 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D. 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相同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它是A. 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 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C.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 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3.“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与“理主动静”共同回答了()。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 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C. 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D. 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关系4.众弟子向王阳明请教“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回答:“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有()。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②“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A.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

A.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 物是观念的集合C.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6.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朱熹认为:8.“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B.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7.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基础测试题

《哲学生活》第一单元试卷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产生以来就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6.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A.它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它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C.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D.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 )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B.德国的古典哲学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的辩证法9.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0.哲学产生于人们的()A.主观想象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D.外部世界1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12.学习哲学使人充满智慧,心里明亮亮。

哲学 第一单元练习题

哲学 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专项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

”据此回答第1、2题。

1.“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怎样存在?”万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出其意义和价值,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的生活C.人类的所有活动D.整个世界2.追随哲人的足迹,用理性和智慧的明灯点亮生活。

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变化②帮助我们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③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意思是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千百年来,孔子的哲学思想指导着很多中国人做事、做人。

由此可见( )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B.孔子的哲学思想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决定作用C.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D.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5.回顾20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上述材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6对于世界观的理解,甲、乙两同学发生了分歧。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请把正确的观点找出来( )①甲同学认为,世界观是人类特有的 ②乙同学认为,世界观不是人类的专利 ③甲同学认为,正确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④乙同学认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中国“航天之父”“两弹元勋”钱学森在带研究生时,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辨析题】1.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

2.任意一种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

【简答题】1.简述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2.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3.试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论述题】1.有人说:“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样可以取得工作成绩;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免不了犯错误,这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工作没有用处。

”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③主体和客体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2.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①有限和无限的关系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④必然和偶然的关系3.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并作论证的哲学家是( )。

①马克思②费尔巴哈③恩格斯④黑格尔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①无限和有限的关系②一般和特殊的关系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④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①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②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③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④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①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②科学的哲学体系最终完成③绝对真理的体现④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且是哲学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7.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①万物皆备于我②心外无物③物是感觉的复合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⑤本质和现象的统一2.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有( )。

①形而上学②二元论③唯物主义④辩证法⑤唯心主义3.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 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 源泉和动力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哲学第一单元习题

哲学第一单元习题

一、选择题1.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试验飞船,展开了对太空空间站的实验与研究。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这体现在()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空间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体现了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C正确。

A、D 均不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

答案:C2.2013年7月7日下午14时22分许,日本东北地区的岩手县发生5级地震。

日本气象厅的地震速报称,震源位于岩手县北部,深80公里,最大震级为5级。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将会准确预警地震的到来,避免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与损失。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材料表明人们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故选①②③。

材料没有涉及改造世界的问题,④不选。

答案:A3.公孙龙有一篇谈论石头属性的哲学论文《坚白论》。

在文中他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

“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

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

这一观点是()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公孙龙“离坚白”,见离不见合,见异不见同,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坚与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独立于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

故选A。

答案:A4.2012年3月,科学家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这一重要成果对于最终揭开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有着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练习测试题1.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不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2、3 )。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论的“基本内核”④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3 )。

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⑷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2、4 )。

⑴物质世界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⑵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⑷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2、3 )。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2-3题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6、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10、“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11、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D.一元论与二元论12、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3、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形而上学14.“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16、虽然唯心主义哲学中也包含某些合理的因素,但列宁曾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是因为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相对立的 B.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C.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D.唯心主义不属于人类的认识17、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是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两种不同理解B.对意识决定物质的两种不同理解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两种不同理解D.对世界是否统一的两种不同理解18、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19、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高度一致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C.心外无物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20、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⑤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①④⑤2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3、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关于这两个“对子”之间的联系,错误的理解是A.彻底的唯物主义必然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于一体B.形而上学只会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必然与唯物主义相结合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D.形而上学可以与唯心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物主义结合24、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25.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①唯心主义②唯物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法的观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①形而上学②主观唯心主义③辩证法④客观唯心主义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它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是①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造世界②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③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④旧哲学从没有过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A.①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2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十九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0、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A.实践性B.灵活性C.革命性D.科学性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共40分31、“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请谈你的看法; 10分32、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声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10分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0分3请简述哲学与人的关系;10分参考答案1B 2B 3D 4B 5B 6D 7A 8A 9B 10C 11C 12D 13A 14B 15C 16C 17B 18D 19C 20D 21B 22A 23B 24C 25A 26C 27A 28B 29D 30C31答: 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因此题目的说法有其合理的一面;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32题: 1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一定形态的又反作用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0Х2=60分)1.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一材料说明(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D.哲学产生于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2.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

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3.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无事不有。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①哲学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②哲学总是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③哲学总是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A.闻鸡起舞 B.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5.眼下的校园,不少中学生热衷于明星绯闻、追求超前享受、个人主义思想膨胀。

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要迫切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7.在某校高二(1)班的一堂哲学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这一课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在你看来,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应是( )①哲学和经济学同时产生,密不可分②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④经济学以哲学为基础,随哲学发展而发展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9.“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1.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12.“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命题。

(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悲观主义D.教条主义14.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 (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④气者,理之所依也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③④15.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不变,道亦不变16.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令人生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9.某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的一位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T程师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七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

”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是上帝的旨意。

”工程师和主教的观点体现了他们具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21.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2.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限,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难以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的一些前兆,及时地做出预防措施。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24.《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25.“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2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它()A正确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C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D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2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这表明它(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 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二、主观题(40分)31.有位哲学家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10分)32.(10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科学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道理说明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3、(10分)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上述两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

34、(10分)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1---5CCCCC 6----10CCBCB 11-----15ABACC 16----20DACDA 21----25BABBB 26---30BBCBC 31.(8分)(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

第一位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对世界的一定看法,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普通人是共通的。

(4分)(2)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黑格尔认为,世界观虽然跟哲学有关,但并不等于哲学。

(4分)32、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在回答时要阐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1)钱学森同志的论述体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5分)(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10分)33.(8分)上述两段话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4、(6分)(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