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

合集下载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优缺点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优缺点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优缺点交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行业的快速精密控制执行器。

它能够实现高速度、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扭矩调节,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优缺点。

一、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源提供三相交流电,通过伺服驱动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装在电机上的编码器实现位置控制,通过对电流进行调节实现速度和扭矩控制。

二、交流伺服电机的特点
1. 高精度:交流伺服电机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扭矩控制,可以满足各种高精度加工需求。

2. 高响应速度:交流伺服电机响应速度快,可在瞬间完成位置、速度和扭矩控制,能够适应高速运动的需求。

3. 低噪音:交流伺服电机工作时噪音低,不会对生产环境和人员造成干扰。

4. 稳定性好: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稳定性好,能够保证高精度运动的稳定性。

5. 易于操作: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简单易用,操作方便。

三、交流伺服电机的优缺点
1. 优点:
(1) 高精度、高响应速度,可满足高精度加工需求。

(2) 稳定性好,能够保证高精度运动的稳定性。

(3) 易于操作,操作方便。

(4) 低噪音,不会对生产环境和人员造成干扰。

2. 缺点:
(1) 价格相对较高,成本较高。

(2) 对于小负载、低速运动的需求,效果不如直流电机好。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电机具有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小负载、低速运动的需求。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来满足工作要求。

伺服电机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伺服电机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伺服电机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控制电机转速和位置的电机。

它由电机、编码器、控制器和驱动器组成。

伺服电机具有许多优点和适用场合,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伺服电机具有精准控制能力。

通过编码器反馈信号,可以实现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可以更准确地控制位置和速度,适用于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

伺服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

伺服电机通常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内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这使得伺服电机在空间受限的场合下具有优势,如机床、医疗设备等。

伺服电机具有快速响应能力。

由于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时响应编码器反馈信号,并根据控制算法进行调整,因此它能够快速响应外部指令,实现快速准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这使得伺服电机在需要频繁变换运动状态的场合下表现出色,如包装机械、印刷设备等。

伺服电机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机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保证电机的稳定运行。

与传统的步进电机相比,伺服电机具有更低的失步率和更小的震动,能够更稳定地工作。

因此,伺服电机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

然而,伺服电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伺服电机的成本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需要配备编码器、控制器和驱动器等附加设备,因此成本较高。

其次,伺服电机的安装和调试较为复杂。

伺服电机的安装和调试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此外,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需要编写控制算法和调试参数,因此对工程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伺服电机具有精准控制、高功率密度、快速响应、可靠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对运动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虽然伺服电机的成本较高,安装和调试较为复杂,但其优点使其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机床、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伺服电机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交流伺服电机的作用

交流伺服电机的作用

交流伺服电机的作用1. 什么是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带有反馈控制系统的电机,可以实现高性能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和电压,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交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

2. 交流伺服电机的作用交流伺服电机在工业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包括:•高精度位置控制:交流伺服电机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可以精确控制电机的转角和位置,适用于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高动态响应:交流伺服电机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特性,能够迅速响应控制信号的变化,实现快速启动、停止和准确的速度控制,适用于需要频繁启停和高速运动的场合。

•载荷变化自适应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可以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使其适应不同工作负载的要求,从而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节能环保:交流伺服电机采用先进的调速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智能调节输出功率,有效节能降耗,减少能源浪费,符合现代工业发展的节能环保要求。

•可靠性高:交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工作寿命长,能够保证工业生产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

3. 交流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交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机床加工: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主轴驱动和运动控制。

2.机器人技术:用于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多轴控制、精准定位和动作控制。

3.自动化生产线:用于传送带、装配线等自动化设备的驱动和位置调节。

4.制造业装备:包括包装机械、注塑机械、纺织机械等的动力控制和运动控制。

5.医疗设备:用于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床边监护设备等的定位控制和运动控制。

4. 结语交流伺服电机作为一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响应、自适应能力强、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交流伺服电机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持续发挥其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价值。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用途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用途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用途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一种能根据特定指令适应性地调整输出角度、速度和位置的电机。

它们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精度控制和快速动态响应的工业领域。

伺服电机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1.数控机床: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电机用于驱动各轴运动,如X、Y、Z轴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准确的移动。

2.自动化生产线:用于控制输送带、机械手和其他关键组件,帮助实现流水线生产的高效率和持续性。

3.飞行器航空电子设备:伺服电机在飞行器的航空电子设备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调节方向舵和高低舵的位置,保证航空器的稳定飞行。

4.医疗设备:在医疗器械中,伺服电机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机器、CT扫描仪和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度设备中。

5.仪器仪表:用于控制测量和实验机器的运行,确保实验和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机器人: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运动,实现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和多样化的动作。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精确步进角度的电机,通常用于需要精确位置控制的应用。

步进电机的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于:1.打印机:步进电机被广泛应用于打印机中,控制打印头的水平和垂直移动,实现打印机的高精度打印。

2.机床设备:用于控制镗床、车床和磨床等机床设备中的工件夹持、切削和移动,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3.纺织设备:步进电机被用于控制织机、缝纫机和绕线机等纺织设备,确保纺织品的均匀织造和加工。

4.数码相机:用于控制数码相机的焦距、光圈和快门速度等参数,帮助用户捕捉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

5.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中,步进电机被广泛应用于X射线机器、实验设备和医疗机器人,帮助医护人员实现精准的操作和治疗。

6.通讯设备:用于调节天线的角度和方向,确保通讯设备的信号接收和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用途,它们通过精准控制电机转动角度和速度,帮助实现各种复杂机械系统的高效、精准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交流伺服电机 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 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领域。

它具有准确的位置控制、高速响应、高运动精度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需要精确控制运动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控制器中的控制算法,将电机的转动位置与目标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驱动器向电机供电,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使得电机的转动位置逐渐接近目标位置。

控制器中的反馈装置可以提供电机当前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使得控制器能够实时调整驱动信号,使电机稳定在目标位置上。

交流伺服电机主要由电机本体、编码器、驱动器和控制器组成。

电机本体是负责输出转矩和转动运动的部分,通常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

编码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机的转动位置,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

驱动器是通过控制电源的电流和电压,提供适当的电能输入给电机,以实现控制电机转动的目的。

控制器则是根据编码器反馈的信息和控制算法,产生适当的驱动信号发送给驱动器。

交流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即通过不断调整目标位置和实际位置之间的误差,使电机的转动达到精确的位置控制。

控制器中的控制算法一般采用PID算法,即比
例-积分-微分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
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交流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和驱动器的协作工作,利用编码器反馈信号实时调整驱动信号,从而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和运动控制。

它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等优点,成为许多自动化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

伺服电机的分类及用途

伺服电机的分类及用途

伺服电机的分类及用途伺服电机是一种用于精密控制系统的电机,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来实现准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自动驾驶、机床加工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和结构特点,伺服电机可以分为直流伺服电机(DC Servo Motor)、交流伺服电机(AC Servo Motor)和步进伺服电机(Stepper Servo Motor)等不同类型。

1. 直流伺服电机(DC Servo Motor)直流伺服电机是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机,它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直流伺服电机通常采用编码器进行位置反馈,可以实现准确的位置控制。

直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机器人、印刷设备、纺织设备等领域。

2. 交流伺服电机(AC Servo Motor)交流伺服电机是使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机,它具有功率大、扭矩稳定、寿命长等特点。

交流伺服电机通常采用编码器或者回转变压器进行位置反馈,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交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印刷设备、包装设备、纺织设备等领域。

3. 步进伺服电机(Stepper Servo Motor)步进伺服电机是通过将步进电机和趋近器(Driver)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电机。

步进伺服电机具有高扭矩、低噪音、低成本等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开环或者闭环控制。

步进伺服电机通常采用编码器进行位置反馈,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步进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纺织设备、包装设备、印刷设备等领域。

除了上述的主要分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伺服电机。

例如,直线伺服电机(Linear Servo Motor)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电机,广泛应用于激光切割机、激光打标机、注塑机、剪板机等领域。

扭矩伺服电机(Torque Servo Motor)是一种可以提供连续扭矩输出的电机,通常应用于需要大扭矩输出的机械设备。

伺服行业

伺服行业

伺服电机应用行业总结现代交流伺服系统最早被应用到宇航和军事领域,比如火炮、雷达控制。

逐渐进入到工业领域和民用领域。

工业应用主要包括高精度数控机床、机器人和其他广义的数控机械,比如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设备、邮政机械、冶金机械、自动化流水线、各种专用设备等。

其中伺服用量最大的行业依次是:机床、食品包装、纺织、电子半导体、塑料、印刷和橡胶机械,合计超过75%。

在数控机床中使用永磁无刷伺服电机代替步进电机做进给已经成为标准,部分高端产品开始采用永磁交流直线伺服系统。

在主轴传动中采用高速永磁交流伺服取代异步变频驱动来提高效率和速度也成为热点•无轴(电子轴)传动技术在印刷机上应用,也是目前全球印刷企业和机械制造商的焦点。

无轴传动就是用多个单独的伺服电机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链,伺服驱动器之间依靠高速现场总线进行联系,通过软件保证各伺服轴对内部的虚拟数字电子轴保持严格同步。

采用无轴传动技术为印刷机的生产制造、为印刷业服务革命带来了最佳解决方案,目前欧洲50%的凹印机采用了无轴技术,日本也有30%以上采用。

其他采用无轴传动的机械包括卷筒纸印刷机、柔印机、上光机、烫金机、模切机等各类印刷设备。

这一领域最顶级的伺服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是来自德国的博世力士乐、伦茨、日本的住友和奥地利的贝加莱。

国内目前仅有北人和松德等个别厂家进行无轴传动印刷机的开发,部分规格的性能指标接近国际水平,但是其采用的电子轴传动伺服系统和套准控制系统均来自日本和欧洲,国内相关伺服厂家还鲜有涉足。

国产伺服和控制系统要达到这个领域的要求,需要顶级的技术水平和对这个行业的透彻理解,看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包装设备上,采用伺服控制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品种适应性和提高产品质量,因此交流伺服在包装机械上的广泛使用只是时间问题。

采用数字伺服技术的电子齿轮和电子凸轮将代替传统机械部件,随着价格的下降,成本也逐渐接近纯机械的方案。

伺服电机应用场景

伺服电机应用场景

伺服电机应用场景伺服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自动化领域的电动机。

它们具有精确的位置控制、高速度和高扭矩输出的能力。

伺服电机通过测量输出轴的位置,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调整电机的行为,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

伺服电机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保健、农业和服务行业等多个领域。

伺服电机通过提供精确的位置控制和快速的响应时间,使得机器人能够执行精细的操作和复杂的任务。

在制造业中,伺服电机驱动机器人进行装配、焊接和涂装等工艺;在医疗保健领域,伺服电机用于手术机器人和康复设备,帮助医生实施精确的手术和提供精准的康复治疗。

2. 自动化设备伺服电机在各种自动化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数控机床、印刷设备、包装机械等。

伺服电机通过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使得这些设备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种加工和操作任务。

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电机驱动刀具进行精细的切削与加工,实现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在印刷设备中,伺服电机精准控制张力和位置,保证印刷品的品质和精度。

3. 纺织机械纺织机械行业对于伺服电机的需求也非常大。

伺服电机能够提供高速度和高扭矩输出,适应纺织机械中不同工艺的需求。

在纺纱过程中,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纱线的张力,确保纱线的质量和稳定性;在织布机和绣花机中,伺服电机能够精确控制织物的速度和细节,实现高精度的织造和刺绣。

4. 包装与输送系统在包装和输送系统中,伺服电机能够提供高速度和准确的位置控制,使得产品能够准确并快速地进行包装和输送。

在自动灌装线中,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液体的流量和灌装量,实现高效的灌装操作;在输送线中,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产品的位置和速度,确保产品的顺利输送和堆垛。

总结:伺服电机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设备、纺织机械以及包装与输送系统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通过提供精确的位置控制、高速度和高扭矩输出,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伺服电机和其他电机(如步进电机)相比到底有什么优点1、精度: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克服了步进电机失步的问题;2、转速:高速性能好,一般额定转速能达到2000~3000转;3、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能承受三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特别适用;4、稳定: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类似于步进电机的步进运行现象。

适用于有高速响应要求的场合;5、及时性: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之内;6、舒适性:发热和噪音明显降低。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那种普通的电机,断电后它还会因为自身的惯性再转一会儿,然后停下。

而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是说停就停,说走就走(反应极快)。

但步进电机存在失步现象。

(当然有这么多好处价格就相应的上去了就看怎么选择了)至于原理什么的我觉得就没有必要深入了解了(如果你是做销售的话)应用领域就太多了。

只要是要有动力源的,而且对精度有要求的一般都可能涉及到伺服电机。

如机床、印刷设备、包装设备、纺织设备、激光加工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对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等要求相对较高的设备。

本人感觉数控机床上用的尤其多,你重点跑一些数控机床厂,一台机床(就说小型数控),他的主轴部分就需要一台,进给部分也需要一台(其他部分根据要求厂家会选择动力源),比如客户会因为成本原因选择步进电机,但你值得一试你也可以多关心一下那些老师傅们经常跑那些领域谢谢不够的话你再补充一下问题,我可以再详细一点步进电机是一种离散运动的装置,它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目前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

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

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现就二者的使用性能作一比较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比较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比较c。

一、控制精度不同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3.6°、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

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更小。

如四通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慢走丝机床的步进电机,其步距角为0.09°;德国百格拉公司(BERGER LAHR)生产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1.8°、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

以松下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为例,对于带标准2500线编码器的电机而言,由于驱动器内部采用了四倍频技术,其脉冲当量为360°/10000=0.036°。

对于带17位编码器的电机而言,驱动器每接收217=131072个脉冲电机转一圈,即其脉冲当量为360°/131072=9.89秒。

是步距角为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1/655。

二、低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

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

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

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三、矩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且在较高转速时会急剧下降,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

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

四、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以松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

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三倍,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

步进电机因为没有这种过载能力,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五、运行性能不同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出现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的现象,所以为保证其控制精度,应处理好升、降速问题。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

六、速度响应性能不同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一般为每分钟几百转)需要200~400毫秒。

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以松下MSMA 400W交流伺服电机为例,从静止加速到其额定转速3000RPM仅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

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

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

写这个帖子的人,是卖交流伺服电机的吧?内容基本正确,但是,不全面。

楼主用于对比的几个部分,有些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

1、控制精度不同显然,楼主不知道步进电机驱动器有"细分"的概念。

两相步进电机的步进角是 1.8度没错,但是,现在64细分的驱动器也很常见了。

注意,这个时候,电机是200*64=12800个脉冲转一圈。

而市面上常见的交流伺服,编码器不过是2048或者2500线的。

当然,有17位编码器的电机,不过,步进驱动器也有256细分的。

从分辨率而言,交流伺服还是要高一些,但是远没有楼主所写得那么夸张。

而且,既然是说控制精度,那么,用过伺服的人都应该知道,伺服的动态重现性是分辨率的多少倍。

就常规设计而言,选型时,要把重现性指标乘以5作为伺服反馈的分辨率。

这样,伺服的控制精度真的比伺服好吗?2、低频特性不同当步进电机细分数达到32以上时,基本就没有低频振动的问题了。

而伺服想保持一个准确、稳定的低速,用过的人应该知道参数有多难调(只要速度、不要位置的话,还好做一点)3、频矩特性不同对于转矩,需要补充一点,伺服本身是没有保持力矩的,而步进电机有保持力矩。

区别在于,伺服电机的所谓静止,实际上是一个动平衡的过程,电机不会真的停在指定位置上(所以交流伺服的重现性要定到反馈分辨率的3-5倍,而步进电机重现性可以比分辨率更高)。

4、过载能力不同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对于力矩浪费的说法,还是有点意见。

很多步进驱动器提供了半流功能,在不需要全力矩输出的时候,可以降低电流,减小力矩。

5、运行性能不同丢步确实是步进电机的致命缺陷,但是,伺服就可以不考虑加减速的曲线吗?你真给一个阶跃信号试试,电机会有多大的抖动。

不过抖归抖,最终还是会停在正确的位置上,这确实比步进强。

如果是定位控制,这个抖动无所谓了,如果是过程控制,谁敢这么用?6、速度响应性能不同因为交流伺服可以有瞬间大扭矩输出,所以加速性能可能比步进强,不过松下加到3000RPM用几毫秒,先试过再来说话好不好?而且说到响应,那就不能不说交流伺服的本质缺陷——滞后。

一般电机,速度环响应2毫秒,位置环响应则很少看到数据,一般认为是8毫秒。

说到快速起停,伺服总是手其响应频率限制,而步进电机基本不用考虑响应时间的问题。

用步进电机可以很简单的做到一秒起停100次,每次移动20微米,用伺服大家可以试试看。

步进与伺服,无所谓优劣,各有适用场合而已,一般来说,大负载,高速度的应用,不要用步进电机,但低负载、低速度的场合,高细分的步进性能比交流伺服要好。

- 作者:motioncontrol 2005年04月16日, 星期六19:44 回复(1)| 引用(0)加入博采变频器基本参数的调试(转载) 关键词:变频器参数调试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

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一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但有些参数由于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关系,且有的还相互关联,因此要根据实际进行设定和调试。

因各类型变频器功能有差异,而相同功能参数的名称也不一致,为叙述方便,本文以富士变频器基本参数名称为例。

由于基本参数是各类型变频器几乎都有的,完全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关键词:变频器参数调试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

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一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但有些参数由于和实际使用情况有很大关系,且有的还相互关联,因此要根据实际进行设定和调试。

因各类型变频器功能有差异,而相同功能参数的名称也不一致,为叙述方便,本文以富士变频器基本参数名称为例。

由于基本参数是各类型变频器几乎都有的,完全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一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0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0所需时间。

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

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

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二转矩提升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f/V增大的方法。

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

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

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三电子热过载保护本功能为保护电动机过热而设置,它是变频器内CPU根据运转电流值和频率计算出电动机的温升,从而进行过热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