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

合集下载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把关人”理论视角下的融媒体传播问题及对策——以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为例“把关人”理论视角下的融媒体传播问题及对策——以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为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媒体传播成为传媒行业的热门话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在年轻人中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融媒体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新闻报道领域。

本文将以“把关人”理论视角为基础,分析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抖音新闻类短视频的问题1. 片面追求点击率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往往以追求点击率为目标,通过使用煽情的标题和封面图片来吸引用户的点击。

这种片面追求点击率的行为导致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严重挑战,以致甚至形成了一种“标题党”现象。

2. 信息浅尝辄止抖音新闻类短视频以3-5分钟的视频形式呈现,时间短促使得报道只能概括性地介绍一个事件的大致情况,往往难以提供深入的背景和细节。

这导致观众对于事件的理解显得片面和粗浅,无法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

3. 缺乏权威性与客观性抖音新闻类短视频的制作者多以个人为主,他们缺乏专业的记者背景和对新闻报道的专业判断。

这使得报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此外,对于敏感话题和有争议性的事件,个人制作者可能存在主观倾向,导致报道偏颇。

二、应对策略1. 增加专业“把关人”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应增加专业的编辑和记者团队。

他们具备新闻专业背景和良好的判断力,能够对新闻报道进行事实核实和客观评估,提高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士对内容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2. 强化信息深度挖掘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应扩展报道的时间长度,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细节揭示。

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本身,提高对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对事实的调查和验证,避免错误信息的传播。

3. 加强监管和自律抖音新闻类短视频平台应加强对内容的监管,建立更完善的审核体系,对违规内容进行及时删除和处罚。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种子萌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掌握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原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1. 生动形象地引入生命无处不在,植物也是生命的一种。

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吃到植物,人们用植物也可以制作出各种衣物以保护自身。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植物的种子,种子萌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不知道什么是种子萌发的,但是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它。

2. 学习新知识首先,我们用显微镜看一下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里有一颗小小的胚芽,还有一些营养物质,胚芽可以长成一棵植物。

在雨水和阳光的作用下,种子的壳子会裂开,植物开始从地下探出头来,往上生长。

而在种子壳裂开之前,营养物质的作用达到最大。

3. 科学探究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有很多的原理、过程,但是这些原理、过程有没有什么关联呢?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们把一颗种子从外面看不出任何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容器里面,不断地加水,几天之后就能看到小小的芽正在往上生长,根往下扎。

根据上述介绍的原理、过程,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种子含有很多的“储备物”,也就是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为胚芽生长提供能源。

再加上适宜温度的作用,胚芽的呼吸加快,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利用。

这时,就可以看到种子中的萌芽了。

4. 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现在,我们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同学都可以拿到两颗干净的黄豆。

我们使用纸巾插在小盆里,然后将黄豆放在纸巾上,再淋上适量的水。

大家可以贴上自己的名字,每天观察一下,看看豆子的变化。

5. 活动总结通过这一次的实际操作和理论认识,你们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原理,并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们发现科学的乐趣,也了解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调查一下你身边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种子,向同学们报告,并说一下你对种子萌芽过程的见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指标和预期结果等。要求实验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种子的萌发》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观察家中的植物种子,记录其从播种到发芽的过程,包括播种时间、种子吸水、胚根生长、幼苗出土等阶段,并拍摄照片。结合观察结果,撰写一篇观察日记,分享你的发现和感受。
4.查阅资料,了解种子萌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处理方法等。将所学知识整理成一份报告,与同学们分享。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家中种植一棵植物,从选种、播种、浇水、施肥等环节进行详细规划,并绘制一份种植计划图。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条件以及实验方法。
2.强调种子萌发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观察和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2.对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难点,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课堂总结,巩固知识: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强化对种子萌发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培养“植物生活离不开环境”的情感,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教学突破:采取课前实验并观察、课上讨论分析归纳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关于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课上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结合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多媒体课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师生合作归纳出实验结论。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讨论法。

板书展示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MH心「外部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种子的萌发yI自身条件:胚要完整、有生命力且不处在休眠时期练习题1、种子萌发需要一家的条件,霉烂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 )A 、缺水 8、缺温度 *缺空气 D 、胚不完整2、下列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不可能萌发的是( )A 、种皮胺损伤的种子B 、胚受损伤的种子C 、果皮受损伤的种子D 、胚乳受损伤种子3、嘉鱼潘家弯是全国著名的蔬菜基地,菜农在早春播种后用 地膜或草进行覆盖,其目的是 A 、加快种子吸收无机盐 *保温保湿,利于种子萌发 4、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A 、制造营养物质 C 、进行呼吸 5、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 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 、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C 、没有一定的水分 6、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 A 、①④ ()B 、防止种子霉变腐烂D 、防止虫子咬坏种子 是由于种子不停地() B 、蒸发水分D 、制造氧气,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B 、没有适宜的温度 D 、没有充足的空气)④潮湿B 、②③C、①③7、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知识与技能1. 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观看照片和课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交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粒菜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Flash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课件及用Flash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CAI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当你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大的大树时,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教师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背景,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并体味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俗话说:“一大之计在于晨,而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生: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师: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作出假设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教学重点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抽样检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教学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巩固复习:种子的基本结构。

【呈现图片】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其中,种子的萌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出课题,并呈现学习目标。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P88-94并完成填空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3、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教师纠正。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探究一:种子萌发的条件知识点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问题: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种瓜点豆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请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学生回答。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复习探究的一般步骤。

学生回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提出问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3、作出假设阅读以下资料:(1)“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2)“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3)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根据资料提示,做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4、制定计划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实验过程。

②表格呈现四组实验装置。

③讨论:实验中一共有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教师点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别。

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

对照组:不接受变量处理。

探究实验中通常有一个对照组和一个或多个实验组。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的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的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的教案第一章:种子的结构与成分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掌握种子的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

2. 种子的成分:水分、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部分的特点。

2. 教师讲解种子的成分及其作用,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种子成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二章: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 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

教学内容:1.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温度、氧气。

2.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种子完整、活胚、非休眠期。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条件的作用。

2. 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种子萌发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三章: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2. 掌握种子萌发的各个阶段。

教学内容:1. 种子萌发的阶段:吸水、种子发芽、幼苗生长。

2. 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胚根生长、胚轴伸长、子叶展开、幼苗生长。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阶段的特点。

2. 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各个阶段,学生听讲并提问。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种子萌发过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四章:种子萌发的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步骤。

2. 掌握种子萌发实验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种子萌发实验的步骤: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

2. 种子萌发实验的操作方法:种子浸泡、种子播种、实验观察、数据记录。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种子萌发实验的步骤,学生听讲并提问。

2. 教师演示种子萌发实验的操作方法,学生观察并参与实验。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2、农民播种的种子都能萌发吗?需要哪些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90—P9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P92中1—6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课下完成: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1)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2)有人说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你如何探究?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2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阅读P93—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各小组根据课本思考讨论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3、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描述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拓展反思取三粒完整且具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甲切去了胚乳(只留下胚),乙切去了胚,丙不作处理,然后,将三粒种子种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三粒种子的萌发状况将会怎样?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观看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某良种站想把一袋优质玉米种子邮寄给远方的农民朋友,为保证邮寄的种子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作物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你应当怎样挑选种子呢?五、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5、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八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它们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影响?
2.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生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3.如何设计一个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分享观点,互补知识,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内部机制以及观察与分析实验能力。
2.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的深入理解,以及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设想进行教学:
a.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展示种子结构,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种子的组成。
b.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加深对萌发条件的理解。
5.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为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生理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种子的萌发这一主题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种子内部的详细结构和萌发机制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的观察入手,逐步深入到种子萌发的内在机制。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实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独立设计实验的经验。因此,本章节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生物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进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接着,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植物生长知识,如种子结构、植物的生命周期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此外,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种子萌发知识点的预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的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的教案

教师手把手教你种子萌发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种子萌发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种子萌发的定义和重要性。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1.3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意义。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种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二章:种子萌发的条件2.1 教学目标:掌握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2.2 教学内容:水分、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萌发过程中外界条件的作用。

利用动画或视频讲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第三章:种子萌发的实验3.1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能够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种子萌发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变化。

3.3 教学方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第四章: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4.1 教学目标:了解种子萌发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学会设置不同环境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4.2 教学内容:温度、湿度、氧气等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设计:设置不同环境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种子萌发的主要知识点。

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研究的兴趣。

第六章:种子萌发的观察与记录6.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记录种子萌发过程。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生物《种子萌发》教案1一、课标解读《种子的萌发》是生物新课标中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二级主题《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节,课标中具体的内容标准是“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二、本节具体内容介绍本节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第一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第二个内容里安排的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但这两个探究实验中,重点是第一个实验,教参确定本节的课时是两个课时,所以我这样安排本节内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个课时,后面两个内容合用一个课时。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就是第一个课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三、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课时实际就是一个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个实验是七(上)教材安排的第三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探究实验重在展示探究的一般过程,向学生介绍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知识,里面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设计的对照实验是一组;第二个探究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作假设和处理数据表格的能力。

这第三个探究实验重在训练学生作假设、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而且本实验一下子考虑的是三个变量,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会设计对照、控制变量。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七(上)探究实验的核心实验,一旦学生学会了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对后面的探究实验就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重点、难点的确定:在本节课中,关于变量和对照实验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控制变量,设计三组对照实验,难点就是学会利用三组对照实验控制三个变量,初步明确对照组和实验组。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复习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概念。

种子的萌发教案

种子的萌发教案
重点
通过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观看植物一生的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辨认种子结构,会区分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
(2)分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填写实验设计报告,分组汇报展示。
(3)播放实验视频,得出实验结论
(4)归纳概念: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有-----------------
(5)典故分析
三:课堂活动
闯关答题
第一关:基础测试,每小组任选一题作答。
第二关:难点突破,抢答
统计各小组得分,发放不同植物种子作为奖励。
四: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五:作业布置
根据所学知识培养各小组获得的种子让其萌发,做好观察记录。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共2课时
教材
《生物学》七年级上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 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参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种子的萌发一等奖教案3篇

种子的萌发一等奖教案3篇

种子的萌发一等奖教案第 1 篇教学目标: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教学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同学们,根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们知道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繁殖?(种子)师:对。

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首先种子需要萌发,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植物种子的萌发》。

CAI展示课题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同时板书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芸豆、莲子、玉米、松。

)。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或者CAI展示图片。

学生观察,并且说出展示植物种子的名称。

师:对,很好。

看了这么多植物的种子,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

师:那么你们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结种子呢?……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就先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其余的问题,大家可以课后继续探究。

刚才有同学问: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是否一样?同学们先别忙着回答我,我希望你们通过实验探究后再回答。

二、种子的结构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浸泡过24小时的种子,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解剖观察,并且结合以下问题以及课本插图5-1,将你们解剖好的植物种子粘帖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上!并且将种子各部分名称标上去。

然后请几组同学上讲台在实物投影仪上讲述种子的结构。

学生准备观察师:观察植物种子,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

师:观察方法:由表及里,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

师:解剖观察植物种子时请你注意以下问题?1、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凹陷处的名称及种子的内部结构名称?2、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作什么?3、你观察的植物种子子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4、对于种子本身而言,这些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解剖观察(5min)请学生上讲台讲述(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师:跟大家讲得一样,大豆以及其他豆类种子结构就是CAI展示大豆种子的结构。

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案

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案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说出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1、学生探究与教师讲解相结合2、教学准备:小麦、绿豆等种子、培养皿(或其他器皿)、吸水纸、标签、水、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节课大家解剖观察了大豆和玉米种子,下面请学生接龙说出种子的结构。

大多数种子成熟后,只要遇到适宜的外界条件就会萌发。

那么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呢? [集体朗读]:学习目标2、新课教学这节课我们通过2个活动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活动一】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阅读讨论探究报告册p42-44内容进行小组讨论:①提出问题:尝试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记录下来,选代表交流,写出本组认为的外界条件有哪些?)②作出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或或”的假设(本组确定的探究条件是哪个?)③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利用推荐的器材,写在报告册上④验证假设: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连续一周,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原因你知道吗?p65 种子中含有的和等物质在这种条件下,才能转变从为被利用的营养物质。

深入探究:光、土壤等对种子萌发有没有影响?【活动二】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①先请课代表汇报种子萌发的情况(观察时间段、发芽率,现在情况如何?)给大家展示。

②看图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书p65)①②③④③种子萌发时,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3、巩固练习;P65自我评价4、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记一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过程:①胚根发育成根②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④子叶逐渐消失五、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二、萌发的过程。

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

1.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

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问题的提出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2.作出假设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3.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

推测实验结果。

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5.得出结论: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并进行描述。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的过程,分析结果。

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的报告。

对有创意的给予肯定,不成功的帮助分析原因,鼓励重做。

7.本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置对照组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根据课本的要求,自主性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

指导看书,强调正确取样的方法,分发实验装置。

2.探究的结果: 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

强调发芽率的计算方法。

3.种子萌发自身 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指导学生温故而知新,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胚根→根 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胚芽→茎和叶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述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环环相扣的观察和探究。

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兔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44条,受精卵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A.22条B.44条C.88条D.44对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A.合作 B.竞争 c.寄生 C.捕食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分类法C.实验法D.调查法4.下列选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鼠→蛇→鹰 B.鹰→免→草 C.鼠→免→狐 D.草→兔→鹰5.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②要致富,砍大树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见毒蛇就打死它⑤退耕还林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弹钢琴的机器人 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C.正爆发的火山 D.正在生长的玉米7.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A.右上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9.枝芽能发育成新枝,枝芽的顶端是()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基本组织 D.输导组织10.做“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让叶片内保存更多的水分 B.让叶片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D.让叶片合成更多的淀粉11.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C.②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D.①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2.诗人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描绘草原风景,下列关于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的细胞内都没有细胞壁B.小草根、茎、叶表面的细胞构成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C.草和羊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D.结种子的小草和小羊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13.把蔬菜和水果放到冰箱的冷藏室中储存,主要目的是()A.增强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 B.降低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C.增强蔬菜和水果的蒸腾作用 D.降低蔬菜和水果的蒸腾作用14.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果实的是A.西瓜籽B.苹果C.红豆D.绿豆15.我们常食用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种子的()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16.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

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金鱼藻()A.有根、茎、叶的分化 B.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种子是裸露的17.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1要比蒸馏水中的玉米幼苗2长得更好,是由于土壤浸出液中有()A.有机物B.无机盐C.氧气D.水分18.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杨树的叶子 B.眼C.血液 D.杏仁二、判断题19.()植物体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分解淀粉时所释放的能量。

20.()养殖肾蕨时,放在光线明亮、干燥的地方.21.()绿色开花植物是高等植物,它们的结构层次和人的一样。

22.()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分生组织。

23.()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4.()大豆的根瘤中,有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三、连线题25.(2015秋•太和县校级期末)将种子和花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搭配(把序号填入括号中).种皮;胚;胚乳;花药;胚珠;A.储藏养料B.保护胚C.能发育成新植株D.含有花粉E.将来发育成种子.26.配对题27.四、综合题28.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剪取两个带有5﹣6片叶的大小及生理状态相同的甘薯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黑暗处2﹣3d。

然后按照下图装置进行设置,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25%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两个装置瓶口处涂上一点凡士林,防止气体的进出。

将两套装置移到光下照射2h 后,从两个枝条上相同位置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并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对照实验的控制变量是_____。

(2)本实验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_____。

(3)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_____作用,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4)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成蓝色,可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

(5)若想利用此装置检验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需将甲组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清水并置于光下,还应将乙组装置置于_____环境下。

29.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部分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步骤还需要的一个实验用具: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的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

(3)在①中,为了防止制作的临时装片中产生气泡,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后,应使它的一侧先接触________,然后缓缓放下。

(4)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5)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出现问题的是(______)A.① B.② C.③ D.④3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是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3)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4)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号答B DCD B D B A B C A D B B C B B C案二、判断题19.对20.错21.错22.对23.对24.对三、连线题25.B、C、A、D、E26.c;e;a;b;d27.四、综合题28.二氧化碳淀粉呼吸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黑暗(或遮光处理)29.染色为了更好观察细胞结构吸水纸/滴瓶③④②①水滴一侧生理盐水 A 30.草 5 草→鼠→蛇→鹰相对稳定增加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一物像,发现它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它移到视野中央,就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2.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D.城市生态系统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热带雨林湿度大,降水频繁B.缺含硼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C.草履虫大多生活在培养液表层D.枯叶蝶与枯叶的形态、颜色基本一致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因素是A.水 B.季节 C.生物 D.人类5.在探究“光照强度对苹果甜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光照强度 B.苹果甜度 C.日照时长 D.苹果树大小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弹钢琴的机器人 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C.正爆发的火山 D.正在生长的玉米7.北极熊白色体毛下厚厚的脂肪属于()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绿色植物 B.细菌、真菌 C.阳光 D.水分9.张晓买回两箱苹果,妈妈把表面有磕伤的苹果选出来先吃掉,因为磕伤的苹果不易储藏.其主要原因是A.分生组织破坏了,无法产生新细胞B.保护组织破坏了,保护功能下降C.输导组织受损,营养无法运输D.营养组织受损,储藏的营养物质易流失10.杏酸甜可口,是许多人喜欢的水果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