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雷达对抗第5章—雷达干扰技术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发布时间:2021-11-08T07:13:10.842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7期作者:马征1 许保卫2 李文学3 [导读]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灵巧的干扰样式对雷达的性能构成严重威胁马征1 许保卫2 李文学3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灵巧的干扰样式对雷达的性能构成严重威胁。
雷达抗干扰技术正在成为现代雷达设备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适应旁瓣相消技术和副瓣匿影技术在现代雷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有效抑制干扰重要技术。
关键词:空域对抗;极化对抗;频率对抗在现代战争情况下,不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系统再也无法探测、控制敌方目标。
因此,改进和提高抗干扰控制已成为现代雷达系统的优先事项。
当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也是衡量作战推进系统性能的重要尺度时。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干扰方法、技术手段和技术系统的出现,雷达抗干扰技术得到了发展。
一、雷达的抗干扰对抗技术1.空域对抗技术。
雷达空域对抗是指尽量减少雷达被另一方探测到并干扰空间的可能性。
也可以说,雷达波束是低扰动空域的对抗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雷达空域的对抗由天线波束参数决定。
天线束的主波束越窄,旁瓣越低,雷达空域就越坚固。
雷达天线分为主和旁瓣。
主瓣比较窄,但旁瓣比较宽。
如果雷达天线受到严重干扰,接收到的对主瓣的干扰将对雷达产生不利影响,在目标检查时会影响天线的主瓣。
因此,雷达天线旁瓣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事实上,较低的旁瓣可以避免干扰,但理论上可以减少雷达天线旁瓣降低,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设计低旁瓣天线,会有很多外部干扰,使得低旁瓣天线的设计变得困难。
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另一种方法,即消隐和对消技术旁瓣,以消除对旁瓣的干扰。
这些技术使用独立的通道。
此外,不同雷达天线的接收通道也不同。
主天线是主接收信道,次天线自然是次接收信道。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课件
04
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趋 势
抗干扰能力的提升
抗干扰能力
随着雷达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干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通过采用 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雷达干扰设备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干扰信号的影 响,确保正常工作。
信号加密技术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雷达干扰设备还采用了信号加密技术。通过加密雷达信 号,可以防止敌方截获和破解,从而更好地保护雷达系统的安全。
案例三:某型雷达干扰技术的反制措施
总结词
反干扰技术
详细描述
针对某型雷达干扰技术,采用特定的反干扰技术和手段,如采用高速跳频、扩频等抗干扰技术,降低 干扰对雷达工作的影响,确保雷达能够正常地探测和跟踪目标。
雷达干扰信号的产生
雷达干扰信号是由干扰源产生的,通常采用特定的频率、波 形和调制方式,以模拟或复制目标雷达信号,从而对目标雷 达进行干扰。
常见的干扰信号类型包括噪声干扰、假目标干扰和欺骗干扰 等,这些干扰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如电子管、晶 体管、集成电路等。
雷达干扰信号的传播
01
雷达干扰信号通常通过无线电波 传播,这些波可以在大气中传播 较远的距离,取决于干扰信号的 频率、功率和传播条件。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目录
• 雷达干扰技术简介 • 雷达干扰技术原理 • 雷达干扰技术的主要方法 • 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 雷达干扰技术的挑战与对策 • 雷达干扰技术案例分析
01
雷达干扰技术简介
雷达干扰技术的定义
雷达干扰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设备或 技术手段,向雷达系统发射干扰信号 ,以扰乱雷达的正常工作,使其无法 准确探测和识别目标的技术。
05
雷达干扰技术的挑战与 对策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第五讲雷达干扰原理(第十一次课)
抗 对
与
北京理工大 5.1学概雷 述上—达 次—与 4课.有对 回源干抗 顾扰技 与无术 源干研扰究所
北京理工 概 (Ac念大 tiv有:e学 源J有干a雷 m源m扰i达 达 n干g) 与 是扰 对概 波J抗 am的念mi散n:技 g射)无是、无指反术 源源利射干干用、研 扰扰物折体射(P究 对或as电吸si磁收v所 e
抗 对
上次课回顾 与
北京理工 5.2大 雷图5达学 .2.干4给雷 扰出了方几达 程种压—与 制—干扰5对 .的2.示5抗 关意图于干技 扰方术 程的几研 点讨究 论 所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与对抗技术研究所 达
雷 学 大 工 理 京 北
图5.2.4 宽带阻塞式干扰窄带、瞄准式干扰和窄带扫频式干扰示意图
• 自卫干扰、学 支援干雷 扰;
工 按照干大 扰能量的来源分:
京理 • 有源干扰、无源干扰;
北
诱饵:是一种独特的自卫电子干扰
抗 对 与
上次课回顾 北京理工大 5.1学概雷 述—达 — 与 2. 压对 制干抗 扰与技 欺骗术 干扰研究所
北京理工 工 J噪以取压遮示概a信器m声阻制蔽念m息产i的止干干大 大 n:生。g干接扰扰)的就扰收 又 。压学 学 压效是信机 被 压制制果用号从 称 制干雷 雷 如噪淹期 为 干干扰图声没望 噪 扰扰C或期信 声 在达 达 所望近号 干 雷(示C信似中 扰 达o。与 v号于e获 或 显r,对概 J望 方 欺am骗信位抗 念mi干号和:ng扰,速技 )欺效是使度欺骗果用雷等骗术 示干干达做干意扰对出扰扰图研 信目错(如D号标误e图c的的混究 eDp距判淆所ti离断示期v所 e、。。 理
抗 对
与
北 北京 京理 理工 工•压大 大 压 信信在施制制。号 噪 干干干, 比 扰学 学 扰扰使 严 信,敌 重 号雷 雷 的5又方 降 之.概3称电 低 中达 达 念压为子 , 而遮信 有 难与 与 制蔽息 用 以干式系 信 或对 对 干统 号 无扰扰、模法抗 抗 ,电 糊 判是子 不 别技 技 指设 清 的概发备 或 电术 术 述射的 完 子强接 全 干研 研 干收 淹 扰端 没 措扰究 究所 所
雷达干扰技术
A=
2 4
Gt雷达天线有效面积
Pj干扰机发射功率
Prj Prs
PjG j PtGt
4 j
Gt Gt
Rt 4 Rjj干扰信号对雷达天线极化系数
A=
2 4
Gt雷达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有效面积
Gt雷达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自卫时干扰方程
• 当干扰机配置在目标上(目标自卫)时
Rj Rt ,Gt Gt方程可简化为
PjG j
Kj
j
PtGt 4 Rt2
f j fr
或R0
K j PtGt f j 4 j PjGj fr
R0称为干扰机的最小有效干扰距离。
*当f
j
f
时,f r f
j r
值取1。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5干扰扇面
• 干扰信号在环视显示器屏幕上打亮的扇形区 域称为干扰扇面。打亮时干扰功率大于接收 机内部噪声一定倍数。
干扰方程
5.2干扰方程 • 干扰方程将干扰机、雷达和目标三者间的空
间和能量关系联系在一起,是干扰机设计的 基础,也是评价干扰效果的依据。 • 功率准则是衡量干扰效果或抗干扰效果的一 种方法。 • 判断干扰是否有效的指标是压制系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1基本能量关系 • 探测和跟踪目标时雷达天线主瓣指向目标 • 干扰机天线主瓣指向雷达,干扰信号可能从
宽带干扰方程
• 干扰机带宽比雷达带宽大很多时,干扰机功 率无法全部进入雷达接收机。
干扰机带宽f j > 雷达接收机带宽fr
PjG j PtGt
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与应用
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与应用摘要在雷达体制和信号处理等新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干扰技术及干扰样式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本文研究了现代电子战常用的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了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技术的应用,重点对新型组合式干扰——“灵巧噪声”干扰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子战;雷达干扰;欺骗干扰;灵巧噪声随着近年来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中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1991年海湾战争及其后的科索沃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均表明,电子对抗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开路先锋,并贯穿着整个作战过程,战争主动权的获得就是以”制电磁权”的获得为前提,有效的实施高强度、有针对性、多样式电磁干扰,成为提高电子战作战水平、生存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成为战争胜负的至关重要因素。
1 ECM常用的干扰方式根据干扰的来源,雷达干扰可分为积极干扰和消极干扰两大类[1]。
积极干扰又称为有源干扰,它是利用专门的干扰设备,通过对雷达的侦收、分析,给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电磁信号所形成的干扰,它包括杂波干扰、连续波干扰和应答式干扰等;消极干扰又称为无源干扰,它是由某些物体反射雷达电磁波所产生的干扰,其中根据产生途径的不同又有自然消极干扰和人为消极干扰之分,按照它产生的性质,可分为分布式消极干扰和点式消极干扰。
根据干扰的作用,雷达干扰则可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
压制式干扰是用连续波信号或大量杂乱无章的信号来压制或者掩盖雷达目标信号,欺骗式干扰则是通过施放与目标信号十分相似的干扰信号,使得雷达处理程序无法正确识别有效目标,产生误跟踪甚至跟踪丢失的干扰方式。
2 压制式干扰典型的压制式干扰包括分布式消极干扰、杂波干扰、脉冲调幅干扰以及连续波干扰[2]。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布式消极干扰和杂波干扰,这两种干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一直都被广泛采用。
2.1 分布式消极干扰分布式消极干扰是一种在空间分布较广的无源干扰。
分布式消极干扰采用大面积投放形成干扰走廊,掩护机群。
这种干扰在雷达的显示器上形成很强的类似噪声的乱杂波干扰波形,因而可以掩护目标回波。
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报告〔一〕XX:学号:班级:1105201指导教师:冀振元,李高鹏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雷达对抗技术实验〔一〕一、理论根底1、信号产生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单周期表达式为:上式中,的取值X围是:LFMCW信号调制斜率,且::LFMCW信号起始频率:LFMCW信号幅度:LFMCW信号带宽:LFMCW信号周期多周期信号:式中,为整数采用FFT对信号进展谱分析,并用频谱进展平移显示。
仿真生成如下:图1 单周期线性调频信号时域和频谱图图2 多周期线性调频信号时域和频谱图2、信号分析非平稳信号是指信号的统计特征随时间变化的时变信号,其频率也是时间的函数。
线性调频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
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可求得信号的频率,但该方法是基于信号的全局信息,并不能反映信号的局部特征,也不能反映其中某个频率分量出现的具体时间及其变化趋势,不具备分析信号的瞬时有效性。
而瞬时频率,能给出信号的调制变化规律,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瞬时有效性。
瞬时频率作为描绘非平稳信号特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其估计和提取一直是非平稳信号处理中的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已提出如瞬时自相关法、相位法、过零点法、时频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本实验只要求时频分析方法。
在信号的时频分析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短时傅立叶变换是典型的线性时频表示。
这种变换的根本思想就是用一个窗函数乘时间信号,该窗函数的时宽足够窄,使取出的信号可以看成是平稳的,然后进展傅立叶变换,可以反映该时宽中的频谱,如果让窗函数沿时间轴移动,可以得到信号频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现对短时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介绍如下。
它在傅里叶分析中通过加窗来观察信号,因此,短时傅里叶变换也称加窗傅里叶变换。
其表达式为:其中表示的复共轭,是输入信号,是窗函数。
浅谈雷达干扰与反干扰技术
浅谈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技术近年来,由于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扰与抗干扰之间的斗争亦日趋激烈。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雷达必须提高其抗干扰能力,才能在现代战争中生存,然后才能发挥其正常效能,为战局带来积极影响。
1、雷达干扰技术1、对雷达实施干扰的目的和方法雷达干扰的目的是使敌方雷达无法获得探测、跟踪、定位及识别目标的信息,或使有用的信息淹没在许多假目标中,以致无法提取真正的信息。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雷达是通过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至目标,由目标散射回波被雷达接收实现探测目标。
因此对雷达实施干扰可以从传播空间和目标这两处着手。
具体来说就是辐射干扰信号,反射雷达信号,吸收雷达信号三个方面。
为了实现对雷达实现有效的干扰,一般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空间上,干扰方向必须对准雷达,使得雷达能够接收到干扰信号。
频域上,干扰频率必须覆盖雷达工作频率或者和雷达工作频点相同。
能量上,干扰的能量必须足够大,使得雷达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大于其最小可接收功率(灵敏度)。
极化方式上,干扰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应当和雷达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尽量接近,使得极化损失最小。
信号形式上,干扰的信号形式应当能够对雷达接收机实施有效干扰,增加其信号处理的难度。
2、雷达干扰分类雷达面临的复杂电子干扰可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两大类,这两者又分别包括有源和无源干扰,具体如下图所示。
2、雷达抗干扰技术雷达抗干扰的主要目标是在与敌方电子干扰对抗中保证己方雷达任务的顺利完成。
雷达抗干扰措施可分为两大类:(1)技术抗干扰措施;(2)战术抗干扰措施。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收机中;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这些技术措施都用于雷达的主要分系统如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中。
1、与天线有关的抗干扰技术雷达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目标信号,但同时可能接收到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在天线上采取某些措施尽量减少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
大学_《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_1
《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内容提要第1章雷达对抗概述1.1 雷达对抗的基本概念及含义1.1.1 雷达对抗的含义及重要性1.1.2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1.1.3 雷达对抗与电子战1.2 雷达对抗的信号环境1.2.1 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的特点1.2.2 信号环境在雷达对抗设备中的描述和参数1.3 雷达侦察概述1.3.1 雷达侦察的任务与分类1.3.2 雷达侦察的技术特点1.3.3 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1.4 雷达干扰概述1.4.1 雷达干扰技术的分类1.4.2 雷达干扰设备的基本组成习题一参考文献第2章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2.1 概述2.1.1 雷达信号频率测量的重要性2.1.2 测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2.1.3 现代测频技术分类2.2 频率搜索接收机2.2.1 搜索式超外差接收机2.2.2 射频调谐晶体视频接收机2.2.3 频率搜索形式2.2.4 频率搜索速度的选择2.3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2.3.1 微波鉴相器2.3.2 极性量化器的基本工原理2.3.3 多路鉴相器的并行运用2.3.4 对同时到达信号的分析与检测2.3.5 测频误差分析2.3.6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2.4 信道化接收机2.4.1 基本工作原理2.4.2 信道化接收机存在的问题2.4.3 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和应用 2.5 压缩接收机2.5.1 Chirp变换原理2.5.2 表声波压缩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2.5.3 压缩接收机的参数2.6 声光接收机2.6.1 声光调制器2.6.2 空域傅立叶变换原理2.6.3 声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2.6.4 声光接收机的主要特点习题二参考文献 ?第3章雷达的方向测量和定位3.1 概述3.1.1 测向的目的3.1.2 测向的方法3.1.3 测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2 振幅法测向3.2.1 波束搜索法测向技术3.2.2 全向振幅单脉冲测向技术3.2.3 多波束测向技术3.3 相位法测向3.3.1 数字式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3.3.2 线性相位多模圆阵测向技术3.4 对雷达的定位3.4.1 单点定位3.4.2 多点定位习题三参考文献 ?第4章雷达侦察的信号处理4.1 概述4.1.1 信号处理的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4.1.2 信号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 4.2 对雷达信号时域参数的'测量4.2.1 tTOA的测量4.2.2 PW的测量4.2.3?AP的测量4.3 雷达侦察信号的预处理4.3.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预处理4.3.2 对未知信号的预处理4.4 对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1 对已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4.2 对未知雷达信号的主处理4.5 数字接收机和数字信号处理4.5.1 数字接收机4.5.2 数字测频4.5.3 数字测向4.5.4 信号脉内调制的分析习题四参考文献 ?第5章雷达侦察作用距离与截获概率5.1 侦察系统的灵敏度5.1.1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和工作灵敏度POPS的定义 5.1.2 切线信号灵敏度PTSS的分析计算5.1.3 工作灵敏度的换算5.2 侦察作用距离5.2.1 简化侦察方程5.2.2 修正侦察方程5.2.3 侦察的直视距离5.2.4 侦察作用距离Rr对雷达作用距离Ra的优势 5.2.5 对雷达旁瓣信号的侦察5.3 侦察截获概率与截获时间5.3.1 前端的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5.3.2 系统截获概率和截获时间习题五参考文献第6章遮盖性干扰6.1 概述6.1.1 遮盖性干扰的作用和分类6.1.2 遮盖性干扰的效果度量6.1.3 最佳遮盖干扰波形6.2 射频噪声干扰6.2.1 射频噪声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6.2.2 射频噪声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6.3 噪声调幅干扰6.3.1 噪声调幅干扰的统计特性6.3.2 噪声调幅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3.3 噪声调幅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4 噪声调频干扰6.4.1 噪声调频干扰的统计特性6.4.2 噪声调频干扰对雷达接收机的作用 6.4.3 噪声调频干扰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6.5 噪声调相干扰6.5.1 噪声调相干扰的统计特性6.5.2 影响噪声调相干扰信号效果的因素 6.6 脉冲干扰习题六参考文献第7章欺骗性干扰7.1 概述7.1.1 欺骗性干扰的作用7.1.2 欺骗性干扰的分类7.1.3 欺骗性干扰的效果度量7.2 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1 雷达对目标距离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2.2 对脉冲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7.2.3 对连续波调频测距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 7.3 对雷达角度信息的欺骗7.3.1 雷达对目标角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3.2 对圆锥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3 对线性扫描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3.4 对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7.4 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7.4.1 雷达对目标速度信息的检测和跟踪7.4.2 对测速跟踪系统的干扰7.5 对跟踪雷达AGC电路的干扰7.5.1 跟踪雷达AGC电路7.5.2 对AGC控制系统的干扰习题七参考文献第8章干扰机构成及干扰能量计算8.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性能要求8.1.1 干扰机的基本组成8.1.2 干扰机的主要性能要求8.2 干扰机的有效干扰空间8.2.1 干扰方程8.2.2 干扰机的时间计算8.3 干扰机的收发隔离和效果监视8.3.1 收发隔离8.3.2 效果监视8.4 射频信号存储技术8.4.1 模拟储频技术(ARFM)8.4.2 数字储频技术(DRFM)8.5 载频移频技术8.5.1 由行波管移相放大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 8.5.2 由固态移相器构成的载频移频电路习题八参考文献第9章对雷达的无源对抗技术9.1 箔条干扰9.1.1 箔条干扰的一般特性9.1.2 箔条的有效反射面积9.1.3 箔条的频率响应9.1.4 箔条干扰的极化特性9.1.5 箔条回波信号的频谱9.1.6 箔条的战术应用9.2 反射器9.2.1 角反射器9.2.2 龙伯透镜反射器9.3 假目标和雷达诱饵9.3.1 带有发动机的假目标9.3.2 火箭式雷达诱饵9.3.3 投掷式雷达诱饵9.3.4 拖曳式雷达诱饵9.4 隐身技术习题九参考文献《雷达对抗原理》(赵国庆著)目录该书系统介绍了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应用的主要技术等。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课件
常见的雷达干扰技术
电子干扰
通过电子对抗手段,使雷达系统因受到干扰而无 法继续正常工作,比如发射、接收或处理上的问 题。
电磁脉冲
通过向雷达系统发射高能的电磁脉冲来使其受到 干扰,通信线路或设备等损坏。该技术被广泛用 于对抗反卫星武器。
光干扰
通过向雷达发射红外线、激光等光学信号,干扰 其传输和探测功能,使其误判目标、误报距离、 错误辨识战术等。
反射、散射、折射、 衍射
利用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 特性,对雷达发射的信号进行 反弹、散射、折射或衍射,使 雷达无法准确识别目标。
冒充、欺骗、干扰、 压制
利用雷达系统缺少有效识别机 制的缺陷,通过冒充、欺骗、 干扰或压制的手段误导、破坏 或使其输出错误信息。
物理和技术手段
包括电磁辐射、红外辐射、音 频干扰、微波干扰、水下声学 干扰、光学干扰等多种干扰手 段。
雷达干扰技术的分类
主动干扰
被动干扰
隐身干扰
通过向雷达系统发送强干扰信号, 使其无法正常接收回波信号,从 而干扰其工作状态。
通过截取并重发雷达回波信号的 方式,使雷达系统误判目标位置、 反应等,从而达到干扰的目的。
利用隐身材料或技术,掩盖自己 的存在,使雷达无法探测到自身, 从而实现干扰的目的。
雷达干扰技术的原理
隐身技术
通过采用特殊材料、机体结构,减少或遮蔽目标 对雷达的反射信号,达到规避干扰的效果。和干 扰技术一起使用,将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伪装。
雷达干扰技术的应用领域
1
军事应用
军事干扰技术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一环,可应用于情报收集、战役指挥、武器系 统部署等方面。
2
民用应用
除了军事应用,雷达干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车载雷达或雷达速 度表等均存在干扰现象。
雷达反干扰
军用雷达工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各种有缘干扰和无源干扰(一方面是在低空和超低空发现来袭目标时,存在固有的苛刻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敌方施放的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因此需采取相应的反干扰措施来消除或减弱这些干扰的影响,以发挥雷达的功能。
千方百计地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已成为雷达设计者所面临的严峻任务。
没有抗干扰能力的雷达是很难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作用的,而且还会成为敌方利用和摧毁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100多种抗干扰措施出现,随着干扰和抗干扰的斗争,今后还将继续发展各种有效的针对性的抗干扰方法。
我们在下面将按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和信号处理等主要雷达分机分别讨论其抗干扰措施。
值得指出的好似:抗干扰包括为了削弱敌方电子干扰活动而采用的任何行动,除了电子技术和方法外还可能包括战术、配置和运用原则等,不过本书只限电子技术和方法类的抗干扰措施。
1.与天线有关的电子抗干扰天线是雷达与工作环境间的转换器,是抵御外界干扰的第一道防线。
收/发天线的方向性可以作为电子抗干扰的一种方式进行空间鉴别。
它能产生雷达空间鉴别的技术包括低旁瓣、旁瓣消隐、波束宽度控制和天线覆盖范围和扫描控制。
当有一部分较远距离的干扰机干扰雷达时,如果设法保持极低的天线旁瓣,则可以防止干扰能量通过旁瓣进入雷达接收机;到那个天线主波瓣扫描到包含干扰机的方位扇区时,闭塞或关断接收机,抑或减小扫描覆盖的扇区,使雷达不会“观察”到干扰机而受其干扰,这样便可在整个扇区内基本上保持雷达探测目标的性能,而干扰机所处方位附近除外。
这种天线扫描覆盖区控制可以用自动或自适应的方法来实现,以消除空间分散的单个干扰源,并防止在规定区域内雷达的辐射被电子侦察接收机和侦向机发现。
可以采用窄的天线波束宽度,此时相应为高增益天线集中照射目标,并“穿透”干扰。
具有多个波束的天线可用来取出包含干扰的波束而保留其他波束的检测能力。
某些欺骗干扰机依靠已知或测出的天线扫描速率来施行欺骗干扰,这是采用随机性的电扫描能有效地防止这些欺骗干扰机与天线扫描同步。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ppt课件
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目标方位。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 量。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雷达测速原理
依据多普勒效应,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 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 和跟踪目标。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2 干扰分类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 收机中; 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 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战术抗干扰则指通过伪装、隐蔽等战术手段反干扰,这里不予讨论。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注:副瓣匿影:加装一个(或多个)辅助天线和接收机,通过将主天线信号与辅助天 线信号相减来对消旁瓣干扰信号。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罗厚饶 13031109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1 雷达简介
雷达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它用来对反射性物体检 测和定位。其原理框图如下: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岛屿
90
本船
°
245°
目标船
岛屿
海图平面
270
245 雷达不能“感知”目标的背面, 因此目标的后沿是不可见的.
量程: 12 nm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注:频率分集是在发信端将一个信号利用两个间隔较大的发信频率同时发射,在收信端同 时接收这两个射频信号后合成,由于工作频率不同,电磁波之间的相关性极小,各电磁波 的衰落概率也不同。频率分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别有效,但付出的代价是成倍地增加了 收发信机,且需成倍地多占用频带,降低了频谱利用率。 动目标显示(MTI):MTI是多普勒处理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在固定杂波中检测出动目标,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目标和杂波的相对径向移动而产生的不同多普勒频率来滤除杂波。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侦 察 天 线
干 扰 天 线
干扰资源 1 雷达侦察 设备 干扰决策 资源管理 干扰资源 2 功率合成 波束形成 干扰资源 n
54
补充问题3——雷达干扰机的分类 引导式干扰机 回答式干扰机
55
补充问题3——雷达干扰机的分类 引导式干扰机
雷达信号
干扰信号 侦 察 天 线 侦察 频率信息 接收机 脉冲参数 侦察接收系统 引导控系统
方向对准 (一) Concept
(三) 能量足够
???
(五)
(四) 极化一致
46
三.有效干扰雷达的条件
频率对准 (二)
方向对准 (一) Concept
(三) 能量足够
信号形式有效 (五)
(四) 极化一致
47
主要内容
一
雷达干扰的目的意义
二
雷达干扰的基本方法
三
雷达干扰的有效条件
四
雷达干扰的作战对象
48
《雷达干扰原理》
第一章
雷达干扰概述
复习“电子对抗”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内容:
一
雷达干扰的目的意义
二
雷达干扰的基本方法
三雷达干扰的有效条件四 Nhomakorabea雷达干扰的作战对象
3
复习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的定义?
电子对抗的内容?
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电子对抗分类?
4
电子对抗定义
5
电子对抗定义 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 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 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 统称。
第三种方法:在目标上采用隐身技术
目标
雷达
31
二.干扰雷达的基本方法
第三种方法:在目标上采用隐身技术
11第五章 雷达干扰原理(第十一次课)
的方案。
抗
北京理工 5.3大 .35.1.学 信3号压雷 形制式干达 及特扰与 与 征 对 对 5.3抗 .3噪技 声调术 频干研 扰 究所
北京理工 •• 直响在络大 与检接常机波射 规学 内器频 雷噪输高 达雷声出斯 中达 达 的服噪 ,相从声 当与 似瑞对 仅。利雷 有对 分达 高布目斯抗 ,标 噪而检 声技 高测 时斯产 ,术噪生 雷研 声的 达影 包伴究所 随信号学 同时雷进入接收机时,包络检波器的输
工出大 则服从广义瑞利分布。
收学 电磁雷 波(或)声波能量,来削弱或
工大 阻碍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的战术
京理 北
技术措施。
抗
对
与
上次课回顾 北 北京 京理 理工 工 电按按按•• 子照照照雷 压达 制干被干干大 大 干 干扰干扰扰扰 扰的扰的的、、学 学 通欺分的作战信骗类信用术干干雷 雷 方号机使扰扰法类理用;、光有型分目达 达 达 电多分:的干种:和扰与 与 、:空导间航对 对 几干扰何等抗 抗 位;置分技 技 : 术 术研 研究 究所 所
北京 京理 理可干工 工 以扰看机σA因大 大 .做的/素比P评 一。j值G学 学 判 个j雷 品达 质雷 雷达 达 B表 和 这 干 ••• .123示 雷 个扰)))带宽窄扫与 的 达 比分宽带带频是 的 值为阻瞄式比,干 带以对 塞准干Δ将扰 宽下式式扰f j干干。压信 比几/ Δ抗 扰扰制号。类f。。r :技“适如的C旁增.冲术 用值果瓣加上淡于大雷技烧述”支大达研 术穿原干援降采,距理扰干低用究 使离同效扰,超,得样果,将低所 。 北
哈工程雷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雷达的发射、接收、处理和显示过程;3. 学习雷达在距离、速度测量中的应用;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信息的电子设备。
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1. 发射机:产生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2. 接收机: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3. 天线: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4. 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目标信息;5. 显示器:显示目标信息,如距离、速度和方位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雷达实验系统;2.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3. 雷达发射机;4. 雷达接收机;5. 天线;6. 电源。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系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 启动雷达实验系统,设置雷达工作参数;3. 开启雷达发射机,发射无线电波;4. 观察雷达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分析目标信息;5. 采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关闭雷达实验系统,整理实验器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距离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距离。
根据雷达测距公式,距离D与雷达信号往返时间t和雷达信号速度c之间的关系为:D = c × t / 2其中,c为雷达信号速度,约为3×10^8 m/s。
2. 速度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速度。
根据多普勒效应,目标速度v与雷达信号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v = 2f × c / λ其中,λ为雷达信号波长。
3. 方位测量实验过程中,通过雷达系统测量目标方位。
根据天线方向性,可以计算出目标方位角。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距离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距离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2. 速度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速度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3. 方位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说明雷达系统在方位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4. 实验过程中,发现雷达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存在误差,如信号衰减、噪声干扰等。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ppt课件.ppt
多波束形成技术
减小主瓣干扰受影响范围
设置辅助天线与诱饵 降低雷达被精确定位的可能性
注:副瓣匿影:加装一个(或多个)辅助天线和接收机,通过将主天线信号与辅助天 线信号相减来对消旁瓣干扰信号。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分类
抗干扰措施
主要作用
频率捷变
频率分集
频率域
宽带/超宽带雷达
(频率选择)
MTI、MTD、PD
雷达测速原理
依据多普勒效应,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 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 和跟踪目标。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2 干扰分类
雷达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如下图,雷达要在如下众多干扰中将反射回来 的目标信号分离出来,这关系到雷达的生存和性能。
雷达系统抗干扰技术
分类
抗干扰措施
宽动态范围接收机(如对数接收机、线 性-对数接收机)
主要作用
电路抗干扰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近程增益控制电路(STC)
抗饱和过载
“宽-限-窄”电路
注:“宽-限-窄”电路包括:宽带放大器、限幅器和窄带放大器,综合利用了频域和时域 抗干扰原理,多次“整削”宽带噪声调频干扰的能量,同时又充分保护目标回波信号能量 不受损失,可极大地改善系统信干比,从而极大地降低雷达虚警概率、提高发现概率。
3 雷达抗干扰技术
雷达抗干扰的主要目标是在与敌方电子干扰对抗中保证己方雷达任务 的顺利完成。
雷达抗干扰措施可分为两大类:(1)技术抗干扰措施;(2)战术抗 干扰措施。
技术抗干扰措施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使干扰不进入或少进入雷达接 收机中; 另一类是当干扰进入接收机后,利用目标回波和干扰的各自 特性,从干扰背景中提取目标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遮盖性干扰
5.3.2最佳遮盖干扰波形
• •
最佳干扰波形就是随机性最强或不确定性最大的波形。 在限制平均功率的情况下,熵最大的最佳遮盖干扰波 形为正态分布的噪声。 熵定义为H ( x) p ( x) log a p ( x)dx
p ( x)dx 1 条件 x 2 p ( x)dx 2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遮盖性干扰
5.3遮盖性干扰
•
• •
有源干扰按干扰信号的作用机理可分为:遮 盖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 前面分析的干扰方程一般形式主要针对的就 是单站雷达的遮盖性有源干扰 遮盖性干扰就是用干扰信号淹没有用信号, 阻碍雷达检测目标信息,实际就是降低信噪 比以在恒虚警检测中降低发现概率。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2 2
2
有效干扰扇面 j 2 2
Pj G j Gt
4 k j Rt 2 0.5 PG Kj t t Rj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干扰在目标上时有效干扰扇面要求
•
有效干扰扇面是指在最小干扰距离上干扰能压制 信号的扇面,在此扇面内雷达不能发现目标。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概述
干扰分类方法
•
• • •
能量来源:有源(Active),无源(Passive) 产生途径:有意干扰,无意干扰 作用机理:遮盖性干扰,欺骗性干扰 空间位置:远距离支援干扰(SOJ, Stand off Jam
ming),随队干扰(ESJ, Escort Jamming) ,自卫 干扰(SSJ, Self Screening Jamming) ,近距离干 扰(SFJ, Stand Forward Jamming)
•
•
1,2点在压制区扇面小但不能显示目标 3点进入暴露区扇面大但被发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5干扰扇面
•
干扰信号在环视显示器屏幕上打亮的扇形区 域称为干扰扇面。打亮时干扰功率大于接收 机内部噪声一定倍数。
Prj mPn Prj
2 Pj G j Gt j
(4 ) R j
2
2
mPn
为雷达馈线损耗系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天线增益曲线
•
根据天线 增益曲线 可以得到 不同方位 上天线增 益。也可 以根据经 验公式计 算,但一 般角度不 能太大。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干扰扇面角
经验公式 Gt 0.5 k Gt
2
B 2 2
遮盖性干扰
5.3.1遮盖性干扰概述
雷达向空间发射信号sT (t ) 被目标调制后形成回波s(t ) 叠加各种干扰和噪声c(t )后接收机收到sR (t ) 经雷达处理后在终端显示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遮盖性干扰
遮盖性干扰分类
1.
2.
3.
4.
瞄准式干扰, 干扰信号强 阻塞式干扰, 干扰范围宽 扫频式干扰, 周期性强干扰, 范围宽 组合式干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概述
雷达、目标、干扰机的空间位置关系
•
•
•
•
远距离干扰:远离战区, 安全。 信号强,旁瓣,遮 盖性干扰 随队干扰:目标附近,信 号强,主瓣或旁瓣,遮盖 性干扰 自卫干扰:目标上,主瓣, 遮盖和欺骗干扰 近距离干扰:领先目标, 距离近干扰效果好,不安 全,无人机,遮盖性干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压制系数是常数但决定于干 扰信号调制样式和雷达类型。 压制系数越小雷达的抗干扰 性能越差。 压制系数是比较各种干扰信 号样式优劣的重要标准。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3干扰方程
•
有效干扰必须满足
Gt Rt 4 2 Kj Prs PG Gt R j t t Prj Pj G j 或 PG t t Pj G j 4 j 4 ( Gt ) Rt Gt Kj Rj2 4 j
p ( x) 1 e 2
x2 2 2
H ( x) max p( x) ln p( x)dx ln 2 e 2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遮盖性干扰
噪声质量因数
• • •
噪声质量因数是指在相同遮盖效果条件下,理想干扰 信号所需功率与实际干扰信号所需的干扰功率之比。 实际干扰信号概率密度难以确定,常用实验方法确定 噪声质量因数。 可以用以确定实际干扰信号所需功率。
(t )服从[0, 2 ]均匀分布
两者独立
j 远大于J (t )谱宽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遮盖性干扰
5.3.3噪声调幅干扰
•
广义平稳随机过程均值时间无关,相关函数仅与 有关
J (t ) [U 0 U n (t )]cos( j t )
2 U n (t )零均值,方差 n ,[-U 0,]广义平稳
A j 4 j
Pj G j Gt j 2 (4 ) 2 R j 2
目标雷达截面 2 A= Gt 雷达天线有效面积 4
Pj 干扰机发射功率 G j 干扰机天线增益 R j 干扰机到雷达距离
Gt Rt 4 2 Prs PG Gt R j t t
j 干扰信号对雷达天线极化系数 2 A= Gt雷达天线在干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自卫时干扰方程
•
当干扰机配置在目标上(目标自卫)时
R j Rt ,Gt Gt 方程可简化为 f j PG t t Pj G j 2 j 4 Rt f r Kj
K j PG f j t t 或R0 4 j Pj G j f r
独立于U n (t )且服从[0, 2 ]均匀分布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理解干扰区
•
随距离减少目标回波功率按四次方增长,而干扰 功率按二次方增长,故逐渐会从压制区过渡到暴 露区。雷达功率越大,目标雷达截面越大,暴露 半径就越大;想减小暴露半径就要提高干扰机有 效辐射功率,或选择干扰样式降低压制系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不同距离的干扰效果
R0 称为干扰机的最小有效干扰距离。 f j *当f j f r时, 值取1。 f r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干扰方程的讨论
• •
• • •
压制大功率雷达需要大功率干扰机。(有效辐射 功率) 雷达天线方向性越好抗干扰能力越强,旁瓣进入 时干扰信号衰减巨大,所以干扰机配置在目标上 最省功率。 目标雷达截面越大需要掩护干扰机的功率越大 压制系数越大需要干扰功率越大 极化损失系数越小,极化损失越严重,需要功率 越大
雷达对抗技术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目标和内容
目标和内容
了解并掌握与雷达干扰技术相关的概念、 原理和方法。 干扰方程 遮盖性干扰 欺骗性干扰 干扰设备 无源干扰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概述
5.1概述 雷达对抗就是雷达电子战(EW, electronic w arfare)。包括 • 电子支援(ES, electronic support) • 电子攻击(EA, electronic attack) • 电子防护(EP, electronic protection)
2 2 Gt 2 PG t t K j j 4 R j 2 4 (4 )3 Rt 4
Pj G j
或
R j Gt K j PG Rj PG t t t t Pj G j 4 4 j 4 Rt Gt j 4 Rt 0.5 Kj
瞄准式f j (2 ~ 5)f r , f j fs f j f j 阻塞式f j 5f r , fs f j , fj 2 2 扫频式f j (2 ~ 5)f r , f j fs t , t 0, T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r j 2 j 2 arcsin Rmin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干扰在目标外时有效干扰扇面要求
r j 2(1 2 ) 2 arcsin 2 Rmin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有效干扰扇面讨论
• • • • •
有效干扰扇面和干扰参数、雷达参数及目标截面 有关,还和干扰机及目标距雷达距离有关。 通常说的雷达干扰扇面比有效干扰扇面大得多。 所需有效干扰扇面根据被保卫目标的大小和干扰 机的位置确定。 干扰机配置在被保卫目标外是所需要小干扰扇面 比配置在目标上时大很多。 一部干扰机不能覆盖时可以用多部干扰机共同形 成一个有效干扰扇面。
Gt雷达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2压制系数
•
压制系数指雷达发现概率下降到10%以下时, 接收机输入端所需最小干扰信号与雷达回波 信号功率之比:
K j Pj / Ps | pd 0.1
K j 压制系数 Pj 干扰功率 Ps目标回波功率 pd 发现概率
• • •
这两个式子称为干扰方程。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宽带干扰方程
•
干扰机带宽比雷达带宽大很多时,干扰机功 率无法全部进入雷达接收机。
干扰机带宽f j > 雷达接收机带宽f r Pj G j Gt Rt 4 f r 2 Kj PG Gt R j f j t t R j f j PG t t Pj G j 4 j 4 ( Gt ) Rt f r Gt Kj
Pj G j Gt k j mPn
高增益k 0.07 ~ 0.10 低增益k 0.04 ~ 0.06
0.5 4 R j
電子工程技術研究所
干扰方程
5.2.6有效干扰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