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政治:国家宪法日专题练习
中考道法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中考道法宪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B2. 根据宪法,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体现了宪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A. 平等原则B. 人权原则C. 法治原则D. 公平原则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纳税D. 服兵役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主义制度D. 混合制度答案:A5.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对)2.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对)3. 宪法只适用于成年人,不适用于未成年人。
(错)4. 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对)5. 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随意发表任何言论。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答: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等。
2. 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何不同?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具体法律,用于规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效力低于宪法。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市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未经法定程序就强制拆迁了一部分居民的房屋。
请问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宪法精神?为什么?答:这种做法不符合宪法精神。
国家宪法日题(含答案)
“12·4”《宪法》《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每题4分,总分20分)1、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内容主要是规定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的机关组织、职权划分及活动原则。
(√ ) 2、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仅指党的外部活动即党的执政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党内活动则不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3、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但可以通过内部工作分工,确定其只部分负责。
( ×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二、填空题(每空4分,总分40分)1总目标。
2保证,坚持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三、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40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
A、依法治国B、中国共产党领导C、听党指挥D、人民当家作主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由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C)起施行。
A、10月1日B、11月1日C、12月1日D、8月31日3、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D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D )。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5、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A )。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B),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专题13 宪法意识、依法治国(第02期)-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汇编(原卷版)
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此规定()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③说明我过法律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④表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肖丽同学在一部法律中看到以下条文:“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卷))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凡经人大及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是就职时应公开向宪法宣誓。
这表明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D.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4.(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
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几个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宪法赋予我权利,行使权力应遵规B.宪法规定我义务,履行义务是天职C.宪法意识我树立,违宪行为必刑罚D.宪法尊严我维护,践踏宪法敢斗争5.(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①昭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可违②消除了民主自由与依法治国的矛盾③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形式④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措施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6.(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多选】(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法治化时代,这()A.使我国的慈善事业有法可依B.有利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C.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D.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8.(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益阳卷))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以下做法符合依法治国要求的是①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②开展创文创卫活动,构建和谐益阳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④依法惩治制假售假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温州卷)9.【从无到有】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2016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试卷
2016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试卷单位(部门):姓名:职务:分数: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2、关于合同商务条款的审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促成交易,未约定担保等风险防控条款。
B、明确约定合同对方违反合同核心义务的违约保障措施以及违约金的计算方法。
C、把价款的支付进度和对方合同义务的履行进度结合起来。
D、因合同对方实力和资信情况不佳,适当减少预付款安排或控制预付款额度。
3、我国宪法规定,()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4、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相适应。
A、社会发展B、社会资源的增长C、生态环境D、社会发展计划5、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起施行。
A.10月30日B.11月1日C. 11月10日D. 11月11日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相结合C、按需分配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规定。
A、1999B、1993C、1988D、19828、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主权B、领土C、主权和领空D、主权和领土完整9、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B、人民C、人民代表大会D、工农联盟11、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重要组成部分B、必要补充C、重要基础D、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部分12、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活动试卷(参考答案)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活动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实施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
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6.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8.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9.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1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3.因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4.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15.担保法规定,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中考政治考点练习 专题06 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doc
专题06 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教材重点回顾:1、中华文化的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1、宪法定义: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③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5、宪法的具体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受宪法的严格规范和限制。
表现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6、宪法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规范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两部分。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
其内容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7、宪法原则及表现:(1)权力属于人民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原则(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4)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1)成文宪法典:宪法典是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绝大多数国家以一部统一的法典形式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典的国家是美国。
(2)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
最新国家宪法日考试试题及答案
“12·4”国家宪法日宪法考试卷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A 、2年B 、3年C 、4年D 、5年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A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B 、自治州的人民法院C 、自治县的人民政府D 、自治旗的人民代表大会3、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席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
在补选之前,应由谁临时代替主席的职位()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C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 、国务院总理4、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哪些条件()A 、赔偿B 、补偿C 、兑换D 、支付金钱5、我国采取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国家结构形式()A 、“一国两制”B 、统一的多民族C 、复合制D 、单一制6、下列选项的制度中最能反映我国的政治生活全貌的是()A 、民主集中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C 、政治协商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7、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是什么时间公布施行的()A 、2004年2月28日B 、2004年3月4日C 、2004年3月14日D 、2004年3月15日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法定多数通过。
这个法定多数是指下列哪一项()A 、3/4以上B 、2/3以上C 、3/5以上D 、1/2以上9、根据宪法第91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在下列那一主体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A 、国务院B 、国务院总理C 、国家主席D 、国务院审计署10、根据宪法第107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批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A 、市一级人民政府B 、县、市级人民政府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 、国务院11、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对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机构提出质询案()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中央军委12、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法定机关的许可不受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性质的审判()A 、民事审判B 、刑事审判C 、经济审判D 、行政审判13、我国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下列哪一项原则()A 、首长负责制B 、民主集中制C 、分工协作制D 、议行合一制14、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向党中央报告。
初三政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试题
初三政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试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A.总目标B.根本目的C.基本要求D.本质【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应选A。
【考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近年来,我国被依法判决但执行困难甚至无法执行的案件有增长的趋势。
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
”这主要说明:A.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B.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C.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重要性【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了执法必严的重要性,D应入选。
AC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的说法错误,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考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3. 2014年10月2 0~23日,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更加凸显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性。
下列有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②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③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德治国不放松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运用。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互依存的,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其中②③没有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考点】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4.下列关于树立公民法治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树立公民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B.树立公民法治观念就是要求公民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C.树立公民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D.树立公民法治观念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答案】B【解析】此题是一道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初中宪法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宪法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政府C. 政党D. 军队答案:A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A. 政治权利B. 经济权利C. 社会权利D. 文化权利答案:C3.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D. 缴纳个人所得税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主要体现在:A. 公民的名誉权B. 公民的隐私权C. 公民的姓名权D. 所有上述权利答案:D5.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得:A. 侵犯他人权利B. 破坏社会秩序C. 损害国家利益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宪法规定,__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
答案:宪法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________。
答案:平等8.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________的原则。
答案:人权保障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得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活动。
答案:违法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________。
答案:继承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平等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
12. 请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民族团结、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13. 请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的人格尊严有哪些保障?答案:我国宪法对公民的人格尊严提供了全面保障,包括但不限于:禁止非法拘禁和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禁止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等。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活动试卷(参考答案)
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律知识答题活动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实施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
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6.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7.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8.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9.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0.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1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3.因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4.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15.担保法规定,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专题13 宪法意识、依法治国(第03期)-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汇编(原卷版)
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日照卷)政治】]2016年2月26日,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之所以向宪法宣誓是基于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D.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2.【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省六盘水卷)政治】如图是王同学学习“法治时代”这个单元做的部分笔记,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我国法律体系金字塔顶部应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包头卷)政治】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其根本原因是A.普通法律只是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4.【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政治】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总纲第四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只能由宪法规定②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③没有宪法的保障,就不可能实现现阶段各组人民的共同理想④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5.【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武汉卷)政治】2015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当天,全国许多中小学校进行了宪法晨读活动,开展宪法教育活动是因为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全部权利和义务D.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制度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根基。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复习主题二规则与法律考点14宪法精炼
考点14 宪法精炼一、选择题(第1~6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第7~10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6·泰州16)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这是因为( B )A.宪法是普通法律之和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C.宪法是党的组织原则D.宪法可以代替其他法律2.(2016·广东19)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都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这是因为宪法( D )A.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B.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认可的C.只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D.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2016·十堰10)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宪法宣誓制度,誓词是“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这说明( 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宪法具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解析】施行“宪法宣誓”制度说明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2016·云南16)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凡经人大及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应公开向宪法宣誓。
这表明( C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D.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5.(2016·吉林5)对右侧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B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立法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我国正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国家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立法保障6.(2016·重庆B卷5)学完宪法相关知识后,思想品德老师布置了一次“宪法知多少?”的社会调查作业。
国家宪法日理论试题及答案
国家宪法日理论试题及答案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
在国家宪法日,各地会举行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其中也包括组织宪法知识的测试。
以下是一套理论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
一、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请简述宪法的三个基本功能。
答案:宪法的三个基本功能包括: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框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2.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这是因为什么?答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之所以严格,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关系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体现最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 宪法中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现了什么?答案:这一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由人民行使,为人民服务。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答案: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6. 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哪些基本义务?答案: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等。
四、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7. 我国宪法规定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答案:我国宪法规定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宪法对国家主席的职能是如何规定的?答案: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的职能主要包括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以及其他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
五、宪法的实施和监督9. 宪法的实施需要哪些保障?答案:宪法的实施需要法律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的支持。
专题13 宪法意识、依法治国(第04期)-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1.【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杭州卷)社会思品】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
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①犯罪与违法②主刑与刑罚③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④权利与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解析】考点:宪法与法律;主刑与刑罚等2.【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昆明市)政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想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④宪法的制定要以普通法律为依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运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的制度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中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考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市)政治】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慈善法等。
这表明A.我国是全国人大代表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权【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地位4.【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凉山州)政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关于修改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已由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④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全国人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中政治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政治宪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答案:A2.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奴隶制答案:D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维护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人民民主D.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D二、填空题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
答案:人民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__。
答案:人权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制度。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案: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秩序等。
2.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受教育权是如何规定的?答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鼓励公民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企业、加强环境监管等,以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环境权益。
问题:根据我国宪法,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答案:根据我国宪法,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包括:享有健康环境的权利,有权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过程,有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
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包括: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五、论述题请论述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首先,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依据。
部编版(2016)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习题(2)
坚持依宪治国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问题。
3.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4.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知识点2 最高的法律效力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8.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根本的活动准则1.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还包括(D)①总纲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国家机构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这是因为(A)A.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宪法只涉及政治领域的问题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知识点2 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C)①法律地位②法律权威③法律制裁④法律效力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下面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A)A.宪法规定了人们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C.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D.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5.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湖北武汉2016中考试题政治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一)(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2016年武汉马拉松赛成功举办,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的“最美赛道”旁,四千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志愿者的行动告诉我们()A.人生的价值在于回归自然B.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D.在艰苦的岗位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答案】B【解析】考点: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2.我国大力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使“一带一路”成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重视国际合作说明()A.加强合作可以消除竞争B.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形成团队精神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D.合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中国重视国际合作,表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所以正确答案选D,其中A观点没有认识到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B在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所以B观点错误;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合作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在零下五十度的极低温度下,冒着凛冽的暴风雪,穿越冰裂缝,于2016年4月24日胜利抵达北极点,这一壮举告诉我们()A.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多多益善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尊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C.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是自强的捷径D.坚强的意志是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保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坚强意志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题文中的登山队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重重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其中A没有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面性,是错误的;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实力是撑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所以错误;C自强的捷径是扬长避短,所以错误,正确答案选D考点:坚强的意志4.地铁成环、通达三镇,武汉要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铁城市”,需要广大市民增强尊重社会的意识,这要求市民()A.认识到尊重自然的核心是遵守交通规则B.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C.通过他人了解自己,通过集体认识自我D.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潜能【答案】B【解析】考点:尊重社会5.遇到困难时,晓薇总会告诫自己“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她调控情绪的方法是()A.注意转移B.改变环境C.理智调控D.合理发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考政治:国家宪法日专题练习
2016中考政治:国家宪法日专题练习,更多2016中考资讯、2016中考报名、2016中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材料1: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1.为什幺要设立国家宪法日?(为什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因为: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一切社会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⑤这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