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合集下载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中医中药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处方大全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中医中药的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处方经验,使得中药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中药处方,供读者参考。

1.诸事汤【组成】生地、黄柏、牡丹皮、木通、车前子、茯苓、山药、煨大枣。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适用症】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小便黄赤、烦热、口渴、或尿道灼痛等症状。

2.四妙丸【组成】僵蚕、蜜炙生姜、大枣、红枣、茯苓、甘草、白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适用症】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

3.八正合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柴胡、枳壳、黄芩、生姜。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

【适用症】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头痛、目赤、口苦、烦躁不安等症状。

4.四季气调汤【组成】生姜、红枣、山药、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养阴、调和四季之气。

【适用症】用于气虚引起的四肢乏力、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等症状。

5.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党参、熟地、枸杞子、齐墨。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肺。

【适用症】用于气血虚损引起的心悸失眠、乏力、面色无华等症状。

6.攻毒散【组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金银花、板蓝根、黄芩、大青叶。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消肿。

【适用症】用于风热外袭、热毒内伤引起的咽喉肿痛、疮疖肿痛等症状。

7.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黄芪、云苓、裙带、党参、熟地、枸杞子、齐墨、山药、薏苡仁。

【功效】益气养阴、补虚填精。

【适用症】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乏力懒言、气短、脱发等症状。

8.消渴汤【组成】黄芪、黄连、黄柏、石决明、瞿麦、夜交藤、车前子、白茅根。

【功效】清热利湿、祛病浊。

【适用症】用于糖尿病引起的多饮多尿、口渴、便溏等症状。

9.逍遥散【组成】天麻、石菖蒲、山药、香附、仁参。

【功效】宁心安神、开窍醒脑。

【适用症】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状。

10.四逆散【组成】细辛、附子、干姜、独活、川芎、白芍、柴胡。

100张名处方良处方汇总

100张名处方良处方汇总

100张名处方良处方汇总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

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水冲泡代茶饮。

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

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

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

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导读:本篇文章整理了中医里非常出名的10大方剂,这些方剂不仅疗效神奇,而且使用广泛,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六味地黄丸古方:山茱萸、地黄、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

功效: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古方溯源: 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老年病等多个学科。

古方新用:六味地黄丸(成药) 主要成分: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临床应用:调节免疫体统;抗肿瘤及抗突变;降血脂;抗缺氧、抗疲劳;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保肝及改善肾功能;延缓衰老;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肝炎、肾病。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不宜同服感冒药。

二、阿胶补血膏古方: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

功效: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古方溯源:《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皆将阿胶列为上品、圣药、贡品。

阿胶性味甘平,无毒,乃阴阳平和之物。

久服可美容滋补,养性延年,是国药瑰宝。

古方新用:复方阿胶浆(成药) 主要成分:阿胶,红参,熟地黄,党参,山楂,辅料蔗糖。

临床应用: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

本品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主要有抗疲劳、耐缺氧、耐寒冷、抗辐射损伤、促进血液凝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贫血的作用。

注意事项: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性质较粘腻,有碍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消,腹胀便溏者忌服。

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三、鹿茸膏古方:红参、五味子、白芍、党参、黄芪(蜜炙)、鹿茸、当归、熟地黄、肉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蜜炙)、远志。

功效: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强壮筋骨。

古方溯源:由补血四物汤、补气四君子汤、气血双补八珍汤、十全大补膏等经典药方演化而来,历经千年,是集合中药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调五脏、强筋骨的传奇药方!公元1148年,作为命门金方记录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茸膏滋补命门,入五脏六腑,通气血筋骨。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1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1

中药配方颗粒经验处方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方一:急性发作期:矮地茶 1包,灵芝 1包,丹参 1包,浙贝母 1包,葶苈子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方二:症状缓解期:灵芝 1包,黄芪 1包,丹参 1包,瓜蒌皮 1包,炙甘草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方三;症状较轻期:灵芝 1包,丹参 1包,川贝母 1包,鹿衔草 1包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2.慢性咽炎、慢性扁桃腺炎方一:连翘 1包,蒲公英 1包,赤芍 1包,丹参 1包,岗梅根 1包,全蝎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方二:荆芥 1包,僵蚕 1包,蝉蜕 1包,桔梗 1包,牛蒡子 1包,川牛膝 1包,甘草 1包,红花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3.慢性鼻窦炎处方:葛根 1包,连翘 1包,鱼腥草 1包,三七 1包,蝉蜕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4.过敏性鼻炎处方:葛根 1包,连翘 1包,鱼腥草 1包,防风 1包,蝉蜕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1.冠心病处方:黄芪 1包,三七 1包,丹参 1包,银杏叶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2.中风后遗症处方:黄芪 2包,川芎 1包,蜈蚣 1包,三七 1包。

用法:黄芪每次一包,其余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3.脑动脉硬化处方:天麻 1包,三七 1包,蝉蜕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1.慢性结肠炎处方:苦参 2包,三七 1包,赤芍 1包,沉香 1包。

用法:苦参每次一包,其余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1.腰椎间盘突出处方:三七 1包,杜仲 1包,牛膝 1包,蜈蚣 1包,补骨脂 1包,黄精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2.颈椎间盘突出处方:葛根 5包,当归 1包,川芎 1包,蜈蚣 1包。

用法:每天一付,分两次服用,开水泡服。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9药材配方大全

9药材配方大全

9药材配方大全在传统中医中,药材配方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材配方,它们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用于不同的健康问题。

1. 清热解毒配方:适用于热毒内盛,表现为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板蓝根15克- 甘草5克2. 补气养血配方:适用于气血两虚,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 黄芪15克- 当归10克- 红枣10克- 龙眼肉10克3. 健脾养胃配方:适用于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5克- 陈皮5克4. 滋阴润燥配方:适用于阴虚内热,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 玉竹10克- 麦冬10克- 石斛10克5. 温阳散寒配方:适用于阳气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 肉桂5克- 干姜5克- 附子3克- 川芎10克6. 疏肝解郁配方:适用于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胁痛等症状。

- 柴胡10克- 白芍10克- 郁金10克- 香附10克7. 利水渗湿配方:适用于水湿停滞,表现为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 泽泻10克- 茯苓15克- 猪苓10克- 车前子10克8. 安神助眠配方:适用于失眠多梦,表现为难以入睡、易醒等症状。

- 酸枣仁10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远志10克9. 活血化瘀配方:适用于血瘀疼痛,表现为局部疼痛、瘀斑等症状。

- 红花10克- 丹参15克- 川芎10克10. 补肾强身配方:适用于肾虚体弱,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症状。

- 杜仲10克- 桑寄生15克- 枸杞子10克- 肉苁蓉10克请注意,这些配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药材的用量和配比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药配方秘方范文

中药配方秘方范文

中药配方秘方范文中药配方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中药配方秘方。

1.八珍汤【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川芎、桂枝、当归、香附、芍药。

【功效】益气养血,调和气血。

2.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3.知柏地黄丸【组成】知母、柏子、生地、山茱萸、黄柏、白芍、山药。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除烦,益气生津。

4.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补中益气。

5.舒筋活血丸【组成】莪术、牛膝、桂枝、陈皮、姜黄、熟地、赤芍、白芍、鸡血藤、络石莲、葱白、生姜。

【功效】舒筋活血,止痛消肿。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常用的中药配方秘方,中医药学中存在着众多的经典配方秘方。

这些配方秘方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中药配方秘方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配方秘方虽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使用时仍需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并由具备相应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同时,患者在使用中药配方秘方时也需要了解自身体质和病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配方秘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中药配方秘方,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愈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正确的使用和合理的调整是保证中药配方秘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配方秘方,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处方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处方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处方前言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而免疫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提高免疫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1.黄芪党参汤配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功效黄芪党参汤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适用于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乏力等症状。

服用方法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取汤,分两次服用。

2.玉竹阿胶汤配方•玉竹30克•阿胶1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红枣10枚•大枣10枚功效玉竹阿胶汤具有益气健脾、养血润燥、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适用于免疫力低下、口干舌燥、气短乏力等症状。

服用方法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取汤,分两次服用。

3.参苓白术散配方•党参30克•苡仁3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白扁豆30克功效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服用方法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5克,用温水冲服。

4.当归党参汤配方•当归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苡仁30克•丹皮30克•红枣10枚功效当归党参汤具有补血养气、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

服用方法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取汤,分两次服用。

5.黄精阿胶汤配方•黄精30克•阿胶1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甘草6克功效黄精阿胶汤具有滋阴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适用于免疫力低下、贫血、失眠等症状。

服用方法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取汤,分两次服用。

注意事项1.以上中药处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部分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或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遵医嘱。

3.中药服用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高人总结

最全处方常用药对最强的中药绝配七情配伍寒热温凉一应俱全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

特效中药方72个中药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中药方是指以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药方,具有特效疗效。

本文将介绍72个特效中药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疗效和应用。

特效中药方1:四物汤组成:当归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应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特效中药方2:桂枝汤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牡丹皮9克,甘草3克。

功效:温经散寒,止血止痛。

应用:主治寒凝无痛期经、痛经、产后腹痛。

特效中药方3:逍遥散组成:茯苓1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槟榔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苏子10克,牡蛎10克。

功效:降逆平喘,理气止痛。

应用:主治胃脘疼痛、胸闷、腹胀。

特效中药方4:百草煎组成:山楂15克,蒲公英15克,郁金15克,决明子1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黄连5克,川贝母5克,浮萍5克。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应用:主治烦温不思饮食、水肿。

特效中药方5:三七煲鹿尾组成:三七1克,鹿尾血3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应用:主治外伤后疼痛、肿胀,疼痛无碍。

特效中药方6:参芪汤组成:人参10克,黄芪10克。

功效:补气养血。

应用:主治气虚血瘀引起的面黄肌瘦、四肢无力。

特效中药方7:复方丹参片组成:丹参10克,石决明2克,鳖甲5克,山茱萸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明目强心。

应用:主治心绞痛、视力减退。

特效中药方8:川贝牛黄清心丸组成:川贝母10克,牛黄10克,冰片5克,石菖蒲10克,丁香3克。

功效:清心安神,化痰止咳。

应用:主治心悸、健忘、多梦、咳嗽。

特效中药方9:黄芪蜜糖膏组成:黄芪30克,蜂蜜100克。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胃。

应用:主治气虚症状,如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特效中药方10: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巴戟天10克,鹿茸10克,肉苁蓉10克。

功效:益肾壮阳。

应用:主治男性性功能障碍、肾虚性阳痿。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1、益气通瘀组成:太子参15克、枣仁15克、苏木15克、降香15克、丹参15克、桃仁15克、川芎5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XXX,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克、莲子心2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克、郁金12克、积壳10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克、白芍15克、僵蚕、夏枯草12克。

2、逐瘀调经汤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五灵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益母草15—30克,肉桂3克,[后下]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

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2]天或行经的中期[2—3]天为适合。

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克,杜仲10克,狗脊10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

神疲乏力,小腹中作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克,黄芪10克,煨木香5克,党参15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

腹疼剧烈,胀疼拒按者,加入延胡10克、灸乳没各6克、XXX10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克,〈包煎〉、雪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

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克、炒柴胡5克、炒丹皮10克、勾藤15克,以清除肝经湿热。

若烦热口渴,大便干躁者,可加积壳10克、大黄6克〈后下〉。

3、化瘀止漏汤组成;当归20克、山楂20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宝贵经验。

在治疗疾病时,中药常常发挥着独特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最强中药配方和常用处方,供参考。

1.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痛。

【适应症】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疲乏乏力等。

【用法用量】一次煮30分钟,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2.清热解毒口服液【组成】连翘、蒲公英、板蓝根、金银花等。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每次10毫升,一日3次。

3.十全大补丸【组成】当归、黄芪、白术、党参等。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适应症】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三次。

4.小儿退热颗粒【组成】连翘、麦冬、金银花等。

【功效】清热解毒,退热止痛,生津润肺。

【适应症】用于小儿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口服或溶解后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5.逍遥丸【组成】远志、酸枣仁、杜仲等。

【功效】舒筋活络,缓解疼痛,调理气血。

【适应症】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用法用量】每次6-9克,一日3次。

6.人参鹿茸丸【组成】人参、鹿茸、菟丝子等。

【功效】益气养血,强身健体。

【适应症】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心悸、贫血等症状。

【用法用量】每次6-9克,一日3次。

7.当归生发液【组成】当归、黄精、杞子、党参等。

【功效】活血滋养,促进头发生长。

【适应症】用于脱发、头发稀疏等问题。

【用法用量】外用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最强中药配方和常用处方,但在使用中药时,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并且,个体差异较大,对药物成分的不同反应也不一样,因此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剂量。

此外,中药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疗效,患者应坚持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和剂量。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中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相对较少的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接受。

老中医作为中医界的精英群体,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中药在治疗老中医自身患病时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中药治疗老中医的有效处方针对老中医经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节气血、益气健脾、滋阴养肾、健脾化痰、舒肝理气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部分处方。

1. 调节气血老中医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常常会出现气血不调的情况。

气血不调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如心悸、头晕、乏力等。

针对此类情况,以下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处方一】杞菊地黄丸(方剂)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茯苓等。

功能:补肺益肾、明目退翳、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 益气健脾老中医因长期奔波和工作压力,脾气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益气健脾的中药处方:【处方二】四君子丸(方剂)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益胃止呕。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 滋阴养肾老中医由于长期从事中医工作,容易导致肾阴不足的情况,肾阴不足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腰膝酸痛、失眠等。

以下是一种滋阴养肾的中药处方:【处方三】六味地黄丸(方剂)组成:熟地、益智、山药、茯苓、牛膝、泽泻等。

功能:滋阴补肾、固涩安神、健脾养胃。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4. 健脾化痰老中医长期从事医疗工作,面对各种病症,往往肺脾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痰湿症状加重。

痰湿症状的加重会引发咳嗽、胸闷等问题。

以下是一种适用于健脾化痰的中药处方:【处方四】陈皮牛膝散(方剂)组成:陈皮、牛膝、茵陈等。

功能:健脾燥湿、理气止痛、化痰止咳。

用法用量:一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 舒肝理气老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常常会面对情绪波动等问题,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中药配方大全范文

中药配方大全范文

中药配方大全范文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中医学认为,中药的配方是根据病情和个体的特点来进行调配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药配方,供参考。

1.十全大补汤(补气血)黄耆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淮山药1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养血,益气固表,温中暖阳,宁心安神。

2.四物汤(调经补虚)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功效:调经补血,益气活血,舒肝理气。

3.茵陈五苓散(清热利湿)陈皮10克,茵陈蒿6克,白茅根12克,芡实15克,茯苓15克。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4.柴胡桂枝汤(解郁散热)柴胡10克,半夏10克,干姜6克,生姜6克,大枣10克,茯苓10克,桂枝10克,甘草5克。

功效:解郁清热,调理脾胃,促进气血循环。

5.小柴胡汤(解表和解郁)柴胡15克,干姜10克,生姜10克,人参10克,大枣6克,炙甘草6克,桂枝10克。

功效:用于感冒发热,胸胁满闷,烦躁易怒等症状。

6.通窍活血汤(散结消肿)柴胡15克,人参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赤花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窍散结,消肿止痛。

7.四君子汤(健脾补气)白术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健脾益气,补中益气,宽中和胃。

8.正骨丸(活血化瘀)当归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牛膝10克,没草10克,蛇床子10克,苏子10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强筋壮骨。

9.温经艾灸丸(补益肾阳)补骨脂10克,杜仲1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0克,当归10克,桑椹子10克,蚕蛹15克,灵芝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补益肾阳,温经通络,提高性功能。

10.解郁安神丸(平肝潜阳)龙骨10克,牡蛎10克,大枣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

中药配方大全中药配方是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应用,是中医药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中药配方大全汇集了丰富的中药配方,包括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对于中医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感冒类。

1. 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适应症,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咳嗽气喘。

2. 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疏通经络。

适应症,风寒感冒,头痛发热,身痛畏寒。

3. 葛根汤。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芍药。

功效,解表散寒,解热解毒,利咽化痰。

适应症,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

二、消化类。

1. 保和丸。

组成,砂仁、茯苓、泽泻、厚朴。

功效,健脾和胃,化湿和中,调理气机。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2. 三黄片。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痢止渴。

适应症,湿热痢疾,热痢腹泻,口渴咽干。

3. 苦参汤。

组成,苦参、黄芩、黄连、知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适应症,热毒血痢,血热便秘,小便淋沥。

三、祛痰止咳类。

1. 杏苏散。

组成,杏仁、苏叶、桔梗。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化痰止咳。

适应症,痰饮咳嗽,气喘咳嗽,咳痰吐血。

2. 百合固金汤。

组成,百合、桔梗、金银花、连翘。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解毒利咽。

适应症,肺热痰盛,痰多咳嗽,咽喉肿痛。

3. 天麻钩藤散。

组成,天麻、钩藤、桔梗、半夏。

功效,祛风化痰,平喘止咳,镇惊安神。

适应症,风痰咳嗽,气喘眩晕,癫痫抽搐。

以上所列举的中药配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中药配方大全中还包含了更多丰富多样的配方,涵盖了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

希望这些中药配方能够为中医药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配方时能够遵医嘱,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草药配方秘籍种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详细介绍

中草药配方秘籍种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详细介绍

中草药配方秘籍种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或症状,中草药配方的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和改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配方,并说明它们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一、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配方,主要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

四物汤适用于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使用时,可以将四味药材捣碎,煮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二、桂枝汤桂枝汤是一种常用的解表药,适用于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桂枝汤的主要组成是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加水煎煮,每日3次,每次10克。

三、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一种常用的调养药,适用于气虚引起的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补中益气汤的主要组成是黄耆、白术、党参和茯苓。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煮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四、柴胡加芍药汤柴胡加芍药汤是一种常用的消炎药,适用于一些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柴胡加芍药汤的主要组成是柴胡、白芍、生姜和大枣。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煎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五、枣仁汤枣仁汤是一种常用的镇静药,适用于焦虑不安、失眠等症状。

枣仁汤的主要组成是枣仁、茯苓和生姜。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煎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六、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适用于胃热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青龙汤的主要组成是黄芩、黄连、生姜和大枣。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煮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七、二妙丸二妙丸是一种常用的肠胃药,适用于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妙丸的主要组成是厚朴和泽泻。

使用方法是将药材煎水饮用,每日3次,每次10克。

总之,中草药配方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上述介绍的配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每种中草药配方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中草药配方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使用,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中医处方大全

中医处方大全

中医处方大全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应用。

中医药的处方是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后开具的药方,包括药物的种类、用量、用法和用时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处方,供大家参考。

1. 四物汤。

四物汤是中医经典处方之一,主治妇女气血不足所致的诸多病症,如月经不调、经期腹痛、产后血虚等。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组成,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2.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治疗肝郁脾虚型情志失调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情志不畅、胸胁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胃气的功效。

3. 葛根汤。

葛根汤是治疗风寒表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解表散寒、解毒宣肺的功效。

4. 逍遥散。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气滞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情志不畅、胸胁胀满、嗳气、纳差等症状。

逍遥散由枳实、木香、香附、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

5. 清热解毒汤。

清热解毒汤是治疗热毒蕴结证的经典处方,主要用于治疗热毒壅滞、热毒内蕴所致的症状。

清热解毒汤由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芦荟、连翘、地丁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效。

以上介绍的中医处方都是中医药中的经典之作,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被证明在治疗相应疾病时具有显著疗效。

但是在使用中医处方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谨慎使用,最好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了解中医处方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了解,让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

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

【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

【附子肉桂】 5~10g(先煎);~3g(煎服)、1~(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附子】 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

【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

【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

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

【全蝎蜈蚣】 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

研磨吞服,bid,病重者加倍。

【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

小儿按年龄适当减少。

【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露蜂房】~3g(煎服)、~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

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

【僵蚕蝉衣】 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

【代赭石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

【陈皮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

效果较小。

【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

效果较大。

【香附川楝子】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

治气分郁滞。

【延胡索川楝子】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

治气滞血瘀。

长于止痛。

【柴胡郁金】 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

长于疏泄。

【川楝子路路通】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

【槟榔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

药力峻猛。

【小茴香沈香】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

药力和缓。

【莪术三棱】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

【鸡内金三棱】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

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

【桃仁红花】10g;5~10g 濡润行散、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证。

【五灵脂蒲黄】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 利湿祛瘀,适用于瘀湿相兼证。

祛瘀之力大于利湿之功。

【泽兰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调经、利尿退肿,适用于血瘀挟湿的鼓胀、闭经病。

此药对药性平和,有久服不伤正之特点。

【乳香没药】5~10g 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证,特别是跌打损伤痛证。

此药对味苦气浊,易致恶心呕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血证。

【水蛭 (虫亡)虫】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 破血消症,适用于血积症块、妇人血积经闭。

为峻猛破血药,孕妇禁用,体质虚者应加入益气养血药。

【麦芽谷芽】 10~15g(炒用) 消食健脾,适用于食积不化。

此药对含脢量较高,若炒焦则降低脢的活力,影响其疗效,故以微炒为好。

【款冬紫菀】各10g 适用于凉燥咳嗽证。

【牡蛎玄参】 30g(生用);15g 软坚散结、消瘤廮,适用于阴虚挟痰热之廮证。

【熟地当归】 10~15g;10g 养血填精,适用于精血不足证。

【熟地白芍】10~15g;10g 补血填精,适用于精血虚弱证。

此药对主静守纯养,阳气未衰,脾运尚健时,方为合适。

【当归丹参】10g(温炒);15~20g 补血活血通经,适用于闭经、月经过少病。

【鸡内金白术】 3~10g;10~15g 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病证。

【蜈蚣当归】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痹证。

此药对与蜈蚣、白花蛇药对相比,均有通络治病效用,此药对之扶正祛邪较佳,彼药对之通络搜邪力强。

【附子人参】 30g(先煎);10g(浓煎) 大温大补、回阳救脱,适用于阳气欲脱病证。

【玉竹生地】 10g;15g 滋阴养津,适用于肺阴亏损之干咳、阴虚津涸之消渴、阴亏失养之痹证。

此药对为纯阴药对,胃阳尚健时可用之,否则需和他药配合。

【麦冬天冬】各10g 滋养肺胃肾之阴,适用于阴虚之消渴、干咳病。

胃家素寒者应慎用。

【何首乌仙灵脾】 10~15g(2~3个月) 平补肾中阴阳、生精强身,可用于精子异常之不孕证。

【益智仁补骨脂】各10g 收涩、温脾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泄、劳淋。

【蛤蚧紫河车】1~;~3g 补益肺肾,适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

哮喘久嗽之病证,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

【菟丝子杞子】各10~15g 平补肾中阴阳,适用于肾精不足证。

【山茱萸山药】 10~15g;10g 益肾涩精,适用于男子肾虚遗精、女子肾虚带下。

以不热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点。

【仙灵脾仙茅】各10g 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

1. 和蛇床子、石楠叶药对相比,2. 药性较缓。

3. 和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相比,4. 均有补肾助阳之用,5. 彼药对温补柔润,6. 此药对温补燥烈。

【蛇床子石楠叶】温补肾阳、兴阳道,适用于肾阳不足之男子阳萎、女子宫寒不孕证。

1. 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2. 药性较峻。

3. 宜暂用,4. 不5. 宜久服,6. 久用宜加苁蓉、锁阳温润之药物。

【肉苁蓉巴戟天】补肾助阳,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之优,适用于肾虚证。

和仙灵脾、仙茅药对相比,均有补肾助阳之用,此药对温补柔润,彼药对温补燥烈。

【覆盆子紫石英】 10g;10~15g 暖宫补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肾阳虚寒证。

【鹿角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益肾助阳、温通督脉、填补精血,适用于肾督阳虚病证。

须防伤阴之弊。

相须药对【紫河车鹿角】 5g;3g 填补精血,温补肾督。

适用于肾督阳虚,精血亏乏之证。

阴虚有火者禁用【赤石脂禹余粮】 10-20g 涩肠,固崩漏、带下,适用于久泄、崩漏、带下之病证仅供收涩之用,若脾肾两虚者,加上培补脾肾之药。

【木蝴蝶凤凰衣】 3g;5g 润咽喉,开音。

适用于音喑病,对慢性喉炎、声带小节失音尤为适宜。

【硼砂乌梅】 1-2g;5g 止呕,适用于胃虚之呕吐,而尤适宜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呕吐。

柴胡升麻 3-8g 升举阳气。

适用于气陷证【槟榔常山】 10g (常山酒蒸炒熟) 截疟,并能缓和胃肠,顺胃气,引药下行,避免单用常山截疟有呕吐之弊。

适用于湿疟。

发作前二小时服用较好。

【槟榔南瓜子】 30g;30-60g 杀虫,适用于蛔虫、绦虫、姜片虫、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临卧一次,次日早晨再服一次为宜。

【葛花枳椇子】 10g 醒脾解酒毒,适用于酒毒引起的病证。

病情重者,尚需在辨证前提下加入适宜方药。

【威灵仙金钱草】 10-30g;30-50g 利胆排石,适用于胆结石、胆囊炎病。

用于肾结石,亦有较好疗效。

【黄芩白术】 10g 安胎,适用于脾虚胎热之胎动不安。

剂量要度量脾虚、胎热程度而定。

【麻黄桂枝】 5~10 g 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防风】 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辛夷苍耳子】 10g 散风寒、通鼻窍,适用于鼻渊病。

【葱白豆豉】 3~7个;10g 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菊花桑叶】 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 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知母】 30~60g先煎;10g 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代赭石石膏】 30~45g先煎;15~30g先煎清热降逆,适用于胃热所致呕吐、吐血病证。

【鲜芦根鲜竹叶】 60g;30g 生津清热,适用于温热病后期热伤津虚之症。

煎后代茶、温热病后期。

【甘草桔梗】 3~5g(清炙炒用);5~8g 利咽喉、排痰,适用于咽喉痛,肺痈成痈期。

【金银花连翘】 10~15g 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期或热疮痈证。

【田基黄垂盆草】各30g/day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天癸子土贝母】各10g 清热解读、消肿散结。

需服1~2个月,重者加倍。

【鱼腥草野荞麦根】 20g/bid(痰热咳嗽);30g/tid(肺痈患者)清肺热、祛痰浊,适用于痰热咳嗽、肺痈病。

【虎杖红藤】 10g;10~15g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黄芩】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山栀】 3g(吞服)、5~10g(煎服);10g 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知母】各10g 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鲜石斛鲜生地】各30g 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煎后代茶、温病中后期。

【赤芍丹皮】各10g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

【皂荚明矾】 1g;减肥、祛痰、降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

1. 服2. 药期长,3. 需3个月以上。

4. 需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鲜茅根茅花】30g;5~10g 清热、止血、生津,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血证。

【藿香佩兰】各10g 化湿解暑,适用于湿困脾胃、暑湿中阻之病症。

【藿香猪胆汁】丸剂吞服,10g/bid 清胆通窍,适用于鼻渊病。

症状消失后需再服一周方能消去病根。

【生姜枳实】各10g 消痞除痰,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胸痹。

【制半夏干姜】 10~15g;2~8g 散寒化饮、降逆止呕,适用于寒饮呕吐、胃痛。

【石菖蒲远志】5~10g(干)10~20g(鲜);5~10g 宁心、化痰,适用于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病证。

【石菖蒲制南星】 10~15g(干)、30g(鲜);5~10g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适用于痰浊内闭之神昏、痰湿内阻之闭经。

【制半夏茯苓】 10~15g;15g 化饮降逆、渗湿利水,适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