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踩踏责任制度
学校梯间防踩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校园内楼梯间踩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学楼、宿舍楼等设有楼梯的场所,包括楼梯间、楼道、出口等区域。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学校保卫部门负责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区域内的楼梯间防踩踏工作负总责。
4. 楼梯间值班人员负责现场巡查和应急处置。
四、预防措施1. 设施保障(1)确保楼梯间照明充足,无遮挡物,地面平整,无障碍物。
(2)定期检查楼梯扶手、踏步等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2. 人员管理(1)学生上下楼梯时,须遵守纪律,依次排队,不得拥挤、打闹。
(2)上下楼梯时,靠右行走,不得逆行、奔跑。
(3)楼梯间内禁止追逐打闹、嬉戏玩耍。
3. 安全教育(1)定期对学生进行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普及防踩踏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4. 疏导管理(1)在上下学高峰期,安排教师或学生志愿者在楼梯间进行疏导。
(2)遇到特殊情况,如火灾、地震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疏散。
五、应急处置1. 发现踩踏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如关闭楼道门、疏散人员等。
2. 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定期对楼梯间防踩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将楼梯间防踩踏工作纳入学校安全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是指学校为了预防踩踏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
这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学生、教职工和其他校园成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的常见措施:1.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学校应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安全要求,包括禁止在拥挤区域奔跑、推搡、摔跤等危险行为。
2.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和教职工普及踩踏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并提供相关的应对措施。
3. 安排专人管理:学校应设立专门负责校园安全管理的职位,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控校园内的人流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4. 设立警示标识:学校应在拥挤的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示学生和教职工注意安全,避免拥挤和踩踏。
5. 加强监控设施:学校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等设施,对校园内的拥挤场所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6. 加强救援准备:学校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踩踏事故时能够迅速救治伤者。
7. 加强校园保洁:学校应定期清理校园内的杂物和垃圾,保持道路和通道的畅通,避免拥堵和踩踏。
8. 加强学生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不参与和制造踩踏事件。
综上所述,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校园成员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设立专人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加强监控设施、加强救援准备、加强校园保洁和加强学生管理等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校师生安全、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人员,包括师生、工作人员、外来访客等。
第三条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踩踏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防踩踏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防踩踏应急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师生员工,以及其他在本校活动的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学校防踩踏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应急指挥部职责:(1)制定防踩踏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3)协调各部门开展防踩踏工作;(4)负责踩踏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5)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组织应急演练,落实教学场所的防踩踏措施;(2)后勤保障部:负责校园设施的维护,确保通道畅通,保障消防设施完好;(3)保卫处:负责校园安全巡逻,维护校园秩序,预防踩踏事故发生;(4)学生处:负责对学生进行防踩踏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应急演练;(5)其他部门: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配合做好防踩踏工作。
四、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完善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防踩踏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急处置流程。
3.加强设施维护: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确保通道畅通,消除安全隐患。
4.强化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门卫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5.优化人员疏散: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确保人员疏散有序。
五、应急处置1.踩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3.救援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救助伤员。
4.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尽快送往医院。
5.稳定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六、责任追究1.对未按照本制度执行,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2.对在踩踏事故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5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学生和师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师生和员工,并且要求全体师生和员工严格遵守。
第三条学校应当加强对防踩踏事故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条学校应当定期组织防踩踏事故的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各项预案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防踩踏事故的报警、处理和记录机制,及时发现、处理和汇总踩踏事故的信息。
第二章防范措施第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人员疏导机制,采取必要的行动,有序引导师生并遵守规定的通道和路线。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和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防范踩踏事故的意识。
第八条学校要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和警示标志,引导师生正确行走和疏散。
第九条学校要加强对轮候区域的管理,设立疏导人员,维持秩序。
第十条学校要加强对大型活动和人员密集区域的管理,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和人流疏导方案。
第三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协助教育、医疗、安保等人员,以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应急演练流程。
第十三条学校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
第十四条学校要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踩踏事故,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要对踩踏事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事故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防范措施。
第四章追究责任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健全防踩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造成踩踏事故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第十七条学校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培训和警示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学校要根据踩踏事故的后果,进行公开通报,引以为戒,并向社会公众公布处理结果。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工作制度进行细化和完善,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条本工作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学校要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向师生和员工宣传。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本一、工作目的:本制度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踩踏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的各类人员,包括师生员工等。
三、工作责任:1. 学校领导负责防踩踏工作的整体策划、组织和督导。
2. 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防踩踏工作措施,落实执行,并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3. 教职员工要遵守防踩踏工作相关规定,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演练。
4. 学生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配合学校防踩踏工作。
四、防踩踏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防踩踏常识和技能,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开展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学校应定期对校园人员密集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相关设施、设备和通道的完好无损,以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3. 设置警示标识和警戒线学校应在人员密集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戒线,引导人员有序通行,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
4. 增加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学校应合理规划校园内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以便在突发情况下及时疏散人员,减少踩踏事故的风险。
5. 加强管理和监控学校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人员密集区域的异常情况,防患于未然。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踩踏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工作,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 所有人员应按照预案要求,有序疏散,并积极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
3. 学校应及时通知家长和有关方面,向他们提供相关情况,并组织做好事故后续处理工作。
七、工作考核与改进:1. 学校领导应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不力的相关部门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进行相应的整改。
2.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并总结踩踏事故与预防措施的案例,进一步提高防踩踏工作的水平。
八、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
学校防踩踏工作制度

学校防踩踏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确保我校师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提高我校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学校成立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防踩踏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及安全员组成。
2. 各部门、班级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防踩踏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通过课堂、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防踩踏知识,教育师生掌握正确的紧急避险方法。
2. 日常管理(1)加强校园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合理安排校园活动,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拥挤现象。
(3)加强上下楼梯管理,确保楼梯畅通,防止拥挤。
3. 应急预案(1)制定详细的防踩踏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和应急人员职责。
(2)定期组织防踩踏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
四、应急处理1. 发生踩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报告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3. 各部门、班级要密切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一旦确定有师生受伤,要立即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并报告学校及上级部门。
五、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组成事故调查组,对踩踏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2. 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3. 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防踩踏工作措施。
六、监督检查1. 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班级要相互监督,共同做好防踩踏工作。
3. 学校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防踩踏工作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

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防踩踏安全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防踩踏安全管理1、制定《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2、在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指定不同年级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位置。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及班级安排在底楼或低楼层教室。
4、实行错开时间及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制度。
5、学生上放学、间操、上下课、集会等集中上下楼梯时,班主任带队,每个楼层转角处有值周老师值班。
6、学生到功能室上课,必须排队,做到不推拥,不喧哗,不怪叫。
7、明确楼层值周老师的职责,学生离开教学楼或进班级后,值周老师才能离开。
8、实行学校领导防踩踏值班(带班)制度。
二、防踩踏硬件设施1、教学楼楼道有能正常工作的`照明设备。
2、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
3、楼梯口转弯处张贴“礼让右行,注意安全”,“下楼慢行,请勿拥挤”等警示语。
4、教学楼道和楼梯墙壁装置应急灯、标明逃生方向安全出口指示灯。
三、防踩踏安全教育1、定期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不能追逐、打闹、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发生。
3、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走的习惯。
4、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值班老师应及时制止。
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5、学生上下楼梯时若被推倒或滑到,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倒地学生应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四、防踩踏安全检查1、学校负责人要每天检查老师防踩踏值班到位情况。
2、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损坏的楼梯通道照明设施。
3、定期检查楼梯通道,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

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
三、职责分工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防踩踏事故工作的开展。
2. 各部门、年级组、班级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防踩踏事故工作。
3. 班主任、辅导员负责本班级学生的防踩踏安全教育和管理。
4. 上课教师负责所授课教室的安全管理,确保课堂秩序井然。
5. 后勤部门负责校园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6. 保卫科负责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校园秩序。
四、预防措施1. 教育宣传(1)通过班会、安全教育课、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踩踏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1)避免在狭窄的空间举行大型活动,如必要,应提前进行安全评估。
(2)在人流量较大的时段,如上下楼梯、食堂、操场等地方,安排专人进行疏导。
3. 设施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校园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确保楼梯、走廊、通道等地方畅通无阻。
4.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防踩踏应急预案。
(2)明确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对能力。
五、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踩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及时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报相关部门。
3. 全力救治受伤人员,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
4.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 总结事故教训,加强防踩踏安全教育和管理。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防踩踏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年级组、班级要相互监督,共同做好防踩踏工作。
3.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防踩踏工作的监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4. 定期开展防踩踏工作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4篇)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班级:初二(6)班班会目的:1. 深入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根源与机理。
2. 掌握预防踩踏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3. 明确在遇到踩踏事件中应如何妥善处理伤者。
4. 强调学校踩踏事件的严肃性,培养学生认真面对的态度。
班会过程:一、开场通报与班主任讲话主持人首先通报了____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的概况。
随后,班主任进行讲话,严肃指出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第五小学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多名学生伤亡的严重后果。
班主任强调,此类事故对生命的威胁不容忽视,应深刻反思并探讨如何预防与处理。
二、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踩踏事件案例班主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踩踏事件资料,强调事故教训的惨痛性。
学生汇报了包括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____年____月____日江西九江地震后学生撤离过程中的踩踏事件、____年____月____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及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等多起踩踏事故,每一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三、交流讨论班主任组织学生就踩踏事件的易发场所、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学生指出,学校楼道、超市活动现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是踩踏事件的高发地;而人群集中、恐慌情绪、激动行为等因素则往往是踩踏事件的直接诱因。
在讨论中,学生还提出了面对踩踏事件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推搡、顺人流行走等具体应对措施。
四、总结班主任总结强调,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学生应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
面对可能发生的踩踏事件等安全事故,学生应做好充分准备,掌握有效的应对措施。
班主任呼吁学生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踩踏等危险行为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2024年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例文(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学生因上下课拥挤、火灾等突发事件引发的踩踏事故,特制定本制度如下:一、强化防踩踏安全管理机制1. 预案制定:制定详尽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随学校发展不断完善与更新。
学校宿舍防踩踏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宿舍楼发生踩踏事故,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宿舍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宿舍防踩踏工作。
2. 宿舍管理员:负责宿舍楼的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逃生通道。
3. 学生宿舍长:负责宿舍内的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4. 学生:遵守宿舍防踩踏规定,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和演练。
四、制度内容1. 宿舍安全管理(1)宿舍管理员应定期对宿舍楼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楼道、楼梯、消防设施等完好。
(2)宿舍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3)宿舍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禁止存放危险品。
2. 紧急疏散演练(1)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宿舍楼紧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互救。
3. 逃生通道管理(1)宿舍楼内的逃生通道应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
(2)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应按照预定路线迅速撤离,不得拥挤、推搡。
4. 人员密集区域管理(1)宿舍楼内人员密集区域(如楼梯、楼道、门口等)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在人员密集区域,学生应排队有序通行,不得奔跑、拥挤。
5. 伤害事故处理(1)发生踩踏事故后,宿舍管理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学校。
(2)学校应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时处理事故,保障学生权益。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宿舍防踩踏制度,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和演练的学生给予表彰。
2. 对违反宿舍防踩踏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依法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宿舍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防踩踏_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踩踏事故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防踩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通过班会、校会、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观看防踩踏事故教育视频,学习防踩踏自救互救知识。
2. 逃生通道(1)学校应设置合理的逃生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定期检查逃生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3)在逃生通道两侧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人员管理(1)学校制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2)加强学生课间活动管理,防止学生拥挤、打闹。
(3)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4. 紧急预案(1)学校制定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踩踏事故的能力。
(3)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的报警、疏散、救援、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
5. 日常巡查(1)学校定期开展日常巡查,检查校园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防止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引发踩踏事故。
(3)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三、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1. 事故报告(1)发生踩踏事故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2)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责任追究(1)对因学校管理不善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2)对因个人违规操作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学校预防踩踏工作制度内容

学校预防踩踏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
以下是学校预防踩踏工作制度的内容:一、组织机构与职责1. 学校成立预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预防踩踏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预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年级、班级要明确责任,落实预防踩踏措施,做到责任到人。
二、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定期开展预防踩踏事故演练,使师生掌握应急自救技能。
2. 设施设备(1)学校要确保教学楼、食堂、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通道畅通,无障碍物。
(2)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人员管理(1)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管理,遵守校园秩序,不拥挤、不推搡。
(2)严格控制大型活动的规模和人数,确保活动安全。
4. 应急处理(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员。
(2)一旦发生踩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救治伤员,组织疏散。
三、监督检查1. 学校定期对预防踩踏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预防踩踏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学校要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责任追究1. 对不履行预防踩踏工作职责、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 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 对在预防踩踏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预防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通过建立健全学校预防踩踏工作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完善设施设备,强化人员管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对预防踩踏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学校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内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各个场所,对于在校园内发生的防踩踏事件负有责任的人员,一律依法追究。
第三条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防踩踏意识和安全素质,组织开展相关的安全宣传活动,确保每个师生都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
第四条学校应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建立防踩踏事件的联防联控系统,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及时调查处理,追究责任。
第二章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机构第六条学校内设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主任,安全保卫处、学工部、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其他专家教师组成。
第七条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办法;2. 组织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3. 协助公安部门建立防踩踏事件的联防联控系统;4. 指导各部门做好安全工作;5. 安排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6. 组织安全责任人培训和演练;7. 组织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
第三章校园内各场所的安全管理第八条学校教学楼的安全管理:1. 各楼层必须设置明显的紧急逃生指示标志,确保师生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2. 楼梯间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防止堵塞逃生通道;3. 楼梯口必须安装防踩踏设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1. 实验室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师生注意安全;2. 实验室必须配备充足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消防设备、急救箱等;3. 实验室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确保师生的安全。
第十条学校图书馆的安全管理:1. 图书馆内必须设立安全责任人,负责监督和检查图书馆的安全工作;2. 图书馆一楼的通道必须保持宽敞畅通,不得堆放杂物;3. 图书馆必须做好防疏散预案,及时疏导人群。
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预防制度模版

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预防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旨在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预防学校楼梯、楼道踩踏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措施,确保校园整体安全。
二、责任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踩踏事故预防制度,并监督执行。
2. 学校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楼梯、楼道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
3. 教职员工负责遵守楼梯、楼道使用规定,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三、楼梯、楼道设计和维护1. 楼梯、楼道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并保持良好的状况。
2. 楼梯、楼道的宽度、坡度、高度差等参数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 定期对楼梯、楼道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4. 楼梯、楼道的扶手、踏板等部分应牢固稳定,防止意外松动或损坏。
四、楼梯、楼道使用规范1. 所有师生员工在使用楼梯、楼道时应保持文明待人、文明按序上下。
2. 不得在楼梯、楼道中奔跑、打闹,严禁逆行和超员。
3. 上下楼梯时应抓好扶手,不得随意攀爬、跳跃、玩耍等行为。
4. 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要尽量靠右行走,保持队伍整齐,避免拥挤和堵塞。
5. 遇到楼梯、楼道拥堵情况时,应保持冷静,互相协助分散人群。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 学校应利用班会、校会等场合进行楼梯、楼道安全教育宣传。
2. 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楼梯、楼道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等。
3. 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4. 在新生入学时,学校要组织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新生对楼梯、楼道使用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学校应设立楼梯、楼道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处理流程。
2. 一旦发生踩踏事故,学校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并报警、通知家长等相关处理措施。
3. 学校应保留现场证据,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
七、监督和评估1. 学校行政部门应定期对楼梯、楼道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随时对楼梯、楼道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

校内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范围内的所有教学、办公、生活区域。
第三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校长负责制,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办主任、德育主任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
第五条安全办负责制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措施,组织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六条德育处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疏散演练。
第七条总务处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校舍、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第八条教学部门负责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九条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对容易发生拥挤的场所,如楼梯、走廊、校门等,要定期检查,确保畅通无阻。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上下楼。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校园秩序管理,严格门卫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处理事故。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对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定期对各部门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对在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不履行职责、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部门和个人,学校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学校楼道防踩踏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师生在楼道活动中的安全,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在学校楼道内的活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楼道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各班主任、生活老师、保安等担任成员,负责全校楼道防踩踏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班主任为楼道防踩踏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及疏散演练。
3. 生活老师负责对楼道进行日常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4. 保安人员负责对学校楼道进行全天候巡逻,确保楼道畅通无阻。
四、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开展楼道防踩踏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踩踏事故的危害,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
2. 疏散演练:学校定期组织楼道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楼道设施:确保楼道内设施齐全、完好,如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
4. 疏散通道:保持楼道内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5. 人员管理:加强楼道内人员管理,严格控制人员流动,避免拥挤。
6.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上下课、课间操、集会等时间,避免集中上下楼造成拥挤。
五、应急处置1. 发现楼道拥挤现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
2. 发现踩踏事故,立即组织救援,并报告学校领导。
3.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联系家长。
4.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追究相关责任人。
六、责任追究1. 因管理不善,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事故隐瞒不报、不及时处理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楼道防踩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防校园踩踏工作制度

防校园踩踏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校园内进行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防踩踏工作。
三、组织机构1.成立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辅导员为成员。
2.设立防踩踏事故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防踩踏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督促。
四、工作职责1.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研究制定校园防踩踏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2)组织防踩踏培训和演练活动;(3)指导、检查、督促各部门、班级开展防踩踏工作;(4)处理校园踩踏事故的应急事务;(5)定期总结防踩踏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2.防踩踏事故工作办公室职责:(1)负责校园防踩踏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2)组织开展防踩踏培训和演练活动;(3)收集、整理防踩踏工作资料,建立健全档案;(4)对各部门、班级的防踩踏工作进行检查、督促;(5)及时报告校园踩踏事故,协助领导小组处理应急事务。
3.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将防踩踏知识纳入课堂教学;(2)学生处:负责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学生上下楼梯、集体活动秩序;(3)保卫处:负责校园治安管理,维护校园秩序,确保校园安全通道畅通;(4)后勤处:负责校园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5)团委、少先队: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防踩踏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班主任、辅导员职责:(1)对学生进行防踩踏安全教育;(2)组织学生参加防踩踏演练活动;(3)加强课堂管理,规范学生上下楼梯秩序;(4)及时报告班级发生的踩踏事故,协助领导小组处理应急事务。
五、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防踩踏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规范日常行为: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教育学生遵守校园秩序,上下楼梯文明礼让,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气氛。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学校是教育培养学生的场所,但在学生茫茫人海中,踩踏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提高防踩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以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为主题,探讨其内容和重点。
二、工作目标学校的防踩踏事故工作目标是确保学生平安,防止踩踏事故发生,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建立防踩踏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学生安全。
2.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安全保障努力。
4. 设立防踩踏事故工作小组,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制度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建立学校安全巡视制度,定期检查学校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
(3)制定学生人数控制标准,避免拥挤现象发生。
(4)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确保学校周边道路通畅。
(5)在学校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示学生的行动方向。
2. 应急处理机制(1)建立防踩踏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2)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
(3)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4)设立应急处理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5)建立信息报告和通讯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
3. 踩踏事故的处理(1)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调集应急救援力量。
(2)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学生的安全。
(3)第一时间报警,并向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4)启动学校内部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向全体师生通报事故情况。
(5)全力救治和抢救伤员,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的治疗。
(6)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追究事故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重点工作1. 教育培训(1)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开展学生安全意识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安全观念。
(3)组织学生参加逃生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2.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踩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学校的应急处理能力。
学校楼梯防踩踏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校楼梯使用安全,防止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楼梯使用习惯。
2. 建立健全楼梯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楼梯使用安全。
3. 保障师生在楼梯上的人身安全,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三、制度内容1. 楼梯使用规范(1)师生在上下楼梯时,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不得在楼梯上追逐打闹、奔跑。
(2)上下楼梯时,应靠右侧行走,不得逆行。
(3)严禁在楼梯口、拐角处停留、玩耍。
(4)在紧急情况下,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有序地撤离。
2. 楼梯管理职责(1)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楼梯防踩踏制度,并组织实施。
(2)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楼梯安全教育和管理。
(3)值日教师负责在楼梯口、拐角处巡视,确保楼梯使用安全。
(4)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对楼梯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楼梯设施完好。
3. 应急预案(1)发生楼梯踩踏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警,并组织救援。
(2)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3)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迅速撤离现场,并安抚学生情绪。
(4)对受伤师生进行现场救治,并立即送往医院。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楼梯防踩踏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对在楼梯防踩踏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楼梯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在楼梯上的人身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4篇)

学校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序言:近年来,校园踩踏事故频发,给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对校园踩踏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防踩踏事故工作制度,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校园活动。
本制度将从校内环境改善、校外教育、校园宣传教育和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我校校园踩踏事故的防控水平。
一、校内环境改善1.1 学生活动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学生年级、活动特点和人数,划分不同的学生活动区域,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规定的区域参与校园活动,避免拥挤引发踩踏事故。
1.2 家具设施合理布局:校内各种活动场地的家具设施布置应合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特别是在大型活动场地,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座椅和休息区域,减少学生拥挤情况的发生。
1.3 疏导通道设置:为了避免学生在校内活动过程中拥挤造成踩踏,应在活动场地周围设置明显的疏导通道,引导学生有序进出。
同时,要确保通道的宽度足够,随时应急。
1.4 设施维护保养:学校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各种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如活动场地地面的平整度、防滑性、安全通道的畅通度等都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和顺畅。
二、校外教育2.1 学生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外教师和学生进行踩踏事故防护知识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知识普及、案例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对踩踏事故的认知和防范能力,提醒他们在校外活动中注意自己的安全。
2.2 家长教育: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开展家庭教育,加强踩踏事故防范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现场教学、家庭联欢会、家访等多种形式,提高家长对踩踏事故的认识和关注度,帮助他们认识到踩踏事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威胁,并提醒他们在学生校外活动中加强监护和引导。
2.3 校外活动管理:学校举办的校外活动应有明确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
在活动现场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学生的行动进行监控和疏导,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三、校园宣传教育3.1 宣传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踩踏事故防范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踩踏事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旧小学防踩踏责任制度及应急预案教育
为加强学校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学生密集出入时防踩踏责任制度及《预防学生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组长:陈清清
副组长:李松林
成员:旷理雄周景芳唐成菊付幼萍钱电英
涂霞肖亚银贺家明舒辉各班主任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学校行政领导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学校行政领导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
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5、行政值日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
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印制全校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所有教师确保通讯
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
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三、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放学路队如有学生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和教办,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5、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对路队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6、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学校领
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学生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
同时组织学生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8、在出现火情等事故时,要即使通知学灭火行动小组、疏散安全小组、通讯联络小组和防护救护小组,保证在最短时间赶赴出现危险的地点。
9、要学会正确上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10、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
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生进行紧急疏散:
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舒辉),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
(2)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白天值班教师负责)。
(3)操场及运动场指挥员、各班班主任
(4)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疏散下来的学生按指定线路经过升
旗台到运动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四、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全部学生按做操位置在运动场集中。
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学生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疏散,不能抢先,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