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乡土文化

合集下载

梧州文化传统

梧州文化传统

梧州文化传统
梧州,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里的文化传统不仅体
现在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梧州的建筑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手工艺术在这里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

古老的城墙、古迹、庙宇等建筑物,无不展现着梧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古老建筑所带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统。

梧州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是别具特色。

梧州的美食以潮汕菜为主,口味清淡、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梧州的饮食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美食上,更体现在饮食礼仪和餐桌文化上。

在这里,人们注重饮食的品质和礼仪,传承着饮食文化传统。

此外,梧州的服饰文化传统也是独具特色。

梧州的传统服饰以潮汕传统服饰为主,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梧州,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服饰的穿着习惯,传承着服饰文化传统。

除了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外,梧州的人们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人们尊重长辈、注重家庭和谐,传承着孝道和礼仪之风。

在梧州,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传承着梧州的文化传统。

梧州的文化传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底蕴,它不仅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梧州的文化传统,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以下是部分文化遗产的介绍:
- 藤县龙母传说:藤县龙母庙是西江流域与广东悦城龙母庙、广西梧州龙母庙并名的庙宇。

位于广西藤县西江大桥下的胜西村,是传说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龙母的出生地。

- 蒙山山歌:蒙山山歌是蒙山人民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结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价值。

- 长洲八音:乐队吹奏着八音闹新春。

- 长洲采茶剧:
- 梧州冰泉豆浆制作技艺:梧州冰泉豆浆是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名小吃。

位于梧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的梧州冰泉豆浆馆,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其经营的冰泉滴珠豆浆,以"香、滑、浓"三大特色驰名海内外。

- 梧州三蛇酒泡制技艺:三蛇酒是广西著名传统动植物酒,特别是梧州三蛇酒,更是闻名中外,早在明洪武年间已颇有名气。

三蛇酒采用验方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需要选择优质的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来泡制。

- 岑溪古典鸡制作技艺:岑溪古典鸡是广西的历史名鸡,具有体型小巧、外貌华丽、爱啄好动、肉质细嫩、味鲜而醇香、皮薄骨细、皮下脂肪适度、鸡肉味特别浓郁等特点。

这些文化遗产是梧州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精神文化的支持,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于开展梧州早茶文化的通信稿

关于开展梧州早茶文化的通信稿

梧州市作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后世留存的角度来看,有很多民俗文化值得弘扬和传承,曾经的梧州早茶文化更是其中之一。

早茶在梧州已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百余年。

在梧州,早茶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人们社交、交际的一种方式。

梧州早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梧州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是梧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早茶的起源梧州早茶最初起源于清朝末年,梧州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钟楼街一带是梧州的商业中心,这里的茶楼分布很多。

早晨,茶客们会提前来到茶楼享受一顿香气四溢、色、香、味俱全的早茶。

梧州早茶的兴盛,也促成了梧州当时居民早起、早出门、晚归家的生活习惯。

因而,早茶文化被大多数市民接受,并深入市井百姓的生活之中。

梧州人以早茶为荣,觉得早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从艺术家到普通市民,凡能品尝早茶,都自以为高雅之人。

日益形成了在梧州文化中间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早茶的文化内涵梧州早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品茗的茶客中间流传着“茶者梧州”的传统民谣。

可以说,它是一种乡土生活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景。

它凝集了梧州人对家乡的遥想,抒发了梧州人对生活的憧憬。

早茶饮者借助早茶文化,在生活中体味传统美德、彰显文明素养、追求心灵净化。

地域、文化、历史、生活、艺术这五个方面,构成了梧州早茶文化的完整内涵。

三、早茶的价值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梧州早茶一直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着梧州市民的情感。

梧州早茶的发扬,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

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觉性,培养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和促进国家文化安全。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梧州早茶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该通过无线终端客户端、网络社区、信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让梧州早茶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出去。

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电台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更广泛的宣传。

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梧州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民俗文化在梧州乃至整个广西地区逐渐受到关注,对于传承和发展梧州的民俗文化,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

梧州民俗文化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梧州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梧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许多传统工艺品、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民间音乐舞蹈等。

这些民俗文化资源承载着梧州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梧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梧州的民俗文化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正在失传,许多节日习俗也在衰退。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下降,年轻一代对于本地的民俗文化了解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再次,梧州正在积极探索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

为了传承和弘扬梧州的民俗文化,梧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组织民俗文化展览和表演,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承机构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度,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在未来,梧州民俗文化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趋势也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梧州的民俗文化有望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梧州,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其次,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梧州的民俗文化将有更多的展示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和传播民俗文化,提高其在年轻一代中的认可度。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成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在线互动和分享,促进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最后,梧州的民俗文化发展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研究。

只有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研究队伍,才能有助于对于梧州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推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民俗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梧州红色诗词

梧州红色诗词

梧州红色诗词
【最新版】
目录
1.梧州红色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梧州红色诗词的主题和特点
3.梧州红色诗词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梧州,一座位于广西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这里,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梧州红色诗词,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瑰宝。

梧州红色诗词起源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

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斗争和追求。

梧州红色诗词的主题涵盖了劳动、爱情、战争、历史、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中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反抗封建统治的内容最为突出。

这些诗词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和鲜明的个性,展现了梧州人民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精神风貌。

梧州红色诗词在形式上以七言、五言为主,同时也有自由诗、散文诗等形式。

其表现手法多样,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史诗,也有讽刺幽默的短篇小品。

在风格上,梧州红色诗词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富有音韵之美为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梧州红色诗词的影响和价值在于它不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一种表达
情感、传递思想的文学形式,而且为研究梧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同时,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梧州红色诗词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梧州红色诗词是广西地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魅
力的民间文学形式。

广西梧州八大传统文化

广西梧州八大传统文化

广西梧州八大传统文化龙母文化龙母文化属于民间原生态水文化宗教信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和中华龙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母,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越族女首领,姓温,名凤娇。

相传龙母生前为西江流域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有功于国,有德于民而利泽天下。

千百年来,一直被西江流域的民众信奉为“水神”而建庙敬拜。

梧州保存着始建于北宋时期的龙母庙,民间龙母文化流传广泛,相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龙母开金库、龙母诞、五龙朝母、祭典等);域内藤县是相传的龙母诞生地(清嘉庆《藤县志》),并且早在北宋时就建有龙母庙(《太平寰宇记》),民间龙母文化活动一直延伸到解放前(广东悦城龙母庙逢龙母诞期必派人到藤县请龙母家乡的妇女四人到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沐浴更衣)。

龙母文化,是西江文化的内核,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并不亚于海神妈祖。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淀积而形成的龙母文化所孕育和产生的强大文化力,已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正是龙母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江流域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继承和发扬龙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西江流域的社会财富,推动了西江流域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梧州的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民间,在桂东南、粤港澳以至东南亚还有众多的现代崇拜者,是梧州地方文化的瑰宝。

骑楼文化骑楼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特有的近代建筑,至今梧州已拥有骑楼建筑560幢,骑楼街道总长7公里,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为国内罕见,被人们誉为“中国骑楼博物馆”。

这些历史悠久又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骑楼,成群成片,保存完好,是梧州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昔日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内的民居、商业建筑独具特色,建筑风格主要以骑楼为主。

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临街楼层可作商铺,楼上可住人。

骑楼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时遮阳挡雨,又可扩大楼房面积。

广西梧州岑溪的饮食文化

广西梧州岑溪的饮食文化

广西梧州岑溪的饮食文化在广西梧州有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岑溪。

《说文解字》曰:“山小而高曰岑”、“水注川曰溪”,“岑溪”这一地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色。

岑溪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气候适宜,山水环绕,森林覆盖率近80%,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非常适宜人居。

同时,她也坐落在两广交界处,交通便利,是珠三角经济圈与大西南、两广交流的结合点之一。

岑溪的前身,是唐武德五年永业县地内南义州分置的三县之一:龙城县,当时的龙城,也是南义州的周治。

直到唐至德二年,龙城县改名为岑溪县,成为岑溪的县名之始。

宋开宝六年,原南义州的三县也先后并入岑溪,至此,岑溪的基本区域得以固定下来,后历代除隶属变迁外,县名和建置基本不变。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久远的文化历史传承,岑溪发展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岑溪的悠久历史,养育了岑溪人勤劳、乐于享受生活的秉性。

民以食为天,岑溪的饮食发展,离不开她的地理环境,因此,在菜肴上独具当地特色。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啦。

主食说到吃,大家最关心的应该是饭桌上的主食了。

地处亚热带的岑溪水热资源非常充足,盛产水稻,所以米饭和白粥是每日必吃。

肉类的话,由于岑溪人善养家禽家畜,所以肉类多为猪肉、鸡鸭肉、鹅肉等;而青菜大多是家中自己种的时令蔬菜;其次,在饭桌上唱主角的就是各种酿食了。

在岑溪人眼里,大部分的蔬菜都可以作为酿食,从而成为一道独特口味的菜肴。

比如豆腐酿、木瓜酿、茄子酿、辣椒酿、芋头酿等,此外还有柚子皮酿、竹笋酿、香菇酿、南瓜花酿等等,种类多样,做法各式,或煎、或煮、或蒸、或炸、或煲、或炖,都依个人口味而定。

这类特色菜在岑溪人眼里成了家常必备和待客必备菜,而且随季节变换种类。

酿食,是岑溪一种特色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煎豆腐,本地又称“豆腐酿”。

这特色菜从何时开始,已无从可考,起码有百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还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不可少的“传统保留节目”呢!外地的朋友每到这里,也一定会点这一道特色美味。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梧州民俗文化发展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摘要】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然而梧州民俗文化目前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外来文化冲击、缺乏规范化引导等诸多挑战,因此,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民俗文化了解程度,做好梧州传统民俗的保护与弘扬、开发与利用工作,对激活千年古城的文化基因,进而推动梧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一、前言(一)调查背景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江文化最早的一个文化中心,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之一。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桂江交汇处,毗邻粤、港、澳,曾有广西“水上门户”的美誉。

早在百年前,梧州就依托着河内港的优势,乘“襟连两广,水控三江”的东风,成功转型为“百货出入之枢,商贾云集之地”。

因水而兴的百年商埠,有着鲜明的历史发展个性和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骑楼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龙母等宗教信仰文化传承久远、厚重奇特。

当前,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与关注,梧州这一座历史古城在这方面应该有着一种自觉。

但是,近年来梧州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民俗遗产保护力度仍不够,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资金投入,我市民俗遗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优秀的民俗遗产,有效开发民俗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发展势必会有力推动梧州打造岭南山水文化名城的步伐,促进梧州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文明建设。

(二)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1日——2010年12月8日(三)调查地点梧州市三城区(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梧州“三县一市”地区(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四)调查目的梧州民俗不仅是活着的过去,也是未来的过去,更是现在梧州人民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愈益清晰看到梧州民俗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

我的家乡梧州

我的家乡梧州
现在全市共有风光、胜迹、文物点250多处,著名的有鸳江 春泛、中山公园、龙母庙、西竺园、蛇园、白云山公园,以及 苍梧县李济深故居、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和藤县太平狮山、蒙 山县太平天国封王遗址、象棋镇的石表山风景区、琅南镇的蝴
蝶谷漂流等。
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 • 一、蝴蝶谷漂流
二、龙母庙夜景
三、别具一格的骑楼城
梧州特色
梧州的特色有很多,著名的有龟苓膏、冰泉豆浆、梧州纸 包鸡、田螺鸡煲、艇仔粥、生炒田螺、三黄鸡和蒙山肉丸。
龟苓膏
冰泉豆腐
梧州纸包鸡
田螺煲鸡Biblioteka 艇仔粥三黄鸡其中最具特色的当然是人工宝石.据不完全统计,梧州人工宝 石占世界总产量85%以上,宝石加工成为了梧州的特色产业.
五彩斑斓的人工宝石
一年一度的梧州国际宝石节
梧州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四、坐落在白云山腰的四恩寺
梧州欢迎您!
梧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改革开 放以来,梧州社会、经济、文化发生重大的变化, 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到来了社会文化的重大变 迁,使得现在的梧州俨然是现代化的都市,传统和 现代结合的城市。当然,梧州的各个方面还在发展, 还在发生变化,梧州美好的明天需要各方有才之士 的加盟,来共同创建。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梧州投 资发展、生根发芽!
地理位置
梧州市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省市) 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 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 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 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 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 、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 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 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 往来。

广西春节传统乡土美食

广西春节传统乡土美食

广西春节传统乡土美食广西,位于中国的南部,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而闻名。

而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广西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乡土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的传统习俗和对春节的美好祝愿。

本文将就广西春节传统乡土美食展开论述。

1. 柳州螺蛳粉柳州螺蛳粉是广西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

其中的特色食材螺蛳是广西水乡的特产,鲜美可口。

而螺蛳粉的制作工艺独特,口感软糯,配以辣椒和香料,令人回味无穷。

在春节期间,柳州螺蛳粉作为一道传统美食,常常出现在广西人的饭桌上,象征着吉祥和团圆。

2. 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是广西另一道传统的乡土美食,以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配料而闻名。

制作桂林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经过精心加工而成,清香爽滑。

在春节期间,桂林米粉常被广西人用来招待亲友,共享团圆的喜悦。

3. 梧州醪糟梧州醪糟是梧州地区传统的春节美食,以发酵制作而成。

醪糟的主要原料是黄米和糯米,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发酵,形成了独特的酒香味道。

在春节期间,梧州人常用醪糟迎接新年,祈求丰收和幸福。

4. 河池豆腐脑河池豆腐脑是广西河池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是豆腐和辅料。

豆腐脑的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鲜嫩滑爽,常常搭配花生酱、辣椒油等调料一起食用。

在春节期间,河池豆腐脑成为人们喜庆的美食,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5. 南宁阿胶糕南宁阿胶糕是广西南宁地区一道传统的糕点美食,在春节期间备受欢迎。

阿胶被誉为“黑色珍珠”,具有滋补养生的功效。

阿胶糕制作时加入阿胶、糯米和其他辅料,口感软糯香甜,寓意着健康和幸福。

总结:广西春节传统乡土美食丰富多样,代表了广西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美好祝愿。

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梧州醪糟、河池豆腐脑和南宁阿胶糕都是在春节期间人们喜爱的美食,每一道美食都散发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和浓郁的节日氛围。

与家人朋友一起品尝这些传统美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向祖辈的敬意和对新年美好期许的传承。

广西梧州骑楼老街简介

广西梧州骑楼老街简介

广西梧州骑楼老街简介梧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条蜿蜒曲折的老街——梧州骑楼老街。

这条老街是梧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梧州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

梧州骑楼老街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骑楼式样而闻名,骑楼是一种兼具商业和居住功能的建筑形式,特点是在房屋前部设置廊道,供行人步行、遮阳和雨避之用。

梧州骑楼老街上的骑楼建筑错落有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梧州骑楼老街上,有许多老字号的商店和餐馆。

这些商店和餐馆有的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代代相传,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经营理念。

走进这些商店和餐馆,仿佛穿越到了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了梧州的古老和繁华。

除了商店和餐馆,梧州骑楼老街上还有一些文化艺术机构和手工艺品店。

这些机构和店铺致力于传承和发展梧州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梧州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也可以购买到梧州特色的手工艺品,如陶瓷器、木雕等。

除了商业活动,梧州骑楼老街还有许多节庆活动。

每年的农历新年期间,这里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购物。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观看到传统的表演和游戏,感受到浓厚的年味。

梧州骑楼老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和丰富的商业活动,还在于其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条老街见证了梧州的历史变迁,记录了梧州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奋斗历程。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梧州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气息,了解到梧州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梧州骑楼老街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传承梧州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梧州骑楼老街的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梧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欣赏和体验。

梧州骑楼老街作为梧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商业活动和浓厚的历史氛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体验。

梧州的饮食文化

梧州的饮食文化

梧州的饮食文化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梧州人,因此从小便受到这座岭南小城乡土文化的熏陶,并无比热爱这座岭南小城。

梧州,位于珠江上游,是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美誉。

有人文历史积淀,有独特于世间、个性鲜明的文化符号,就是文化品牌。

梧州的文化品牌,自然就是西江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粤语文化、饮食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既自有特色和范畴,又彼此圆融渗透,互为表里,是梧州山水文化的组成部份和物质载体。

乡土地理梧州骑楼城

乡土地理梧州骑楼城

《乡土地理》题目:梧州骑楼城系(院)名称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班别11地科二班学生姓名朱艳萍学号111401025920014年12月梧州市骑楼城在广西东部有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梧州,梧州市历史久远,有“百年商埠”之名。

梧州市的老城区现为河东区,老城背靠白云山并为西江与桂江所环抱。

2002 年 8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领导经过深入的考察骑楼建筑主要的特点可以如此表述:一、沿街而建的建筑,前跨底层架空(确实是架空而不是挑出)相连成廊,形成人行的自由空间;二、骑楼、骑楼就是骑在人行道上的楼。

骑楼建筑一般二至三层,底层营商,楼上居住;前铺后仓,前街后巷。

骑楼建筑除其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外,又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因为无论雨天、晴天,顾客都不受天气影响,生意自然会好。

这种建筑特别适合岭南亚热带的气候。

所以,不仅盛行于广州,也落户梧州。

同时还见于厦门、海口、北海、广东沿海的城市。

现存的梧州骑楼集中在梧州市河东区,且河东区为梧州市商业经济中心。

梧州市骑楼城的规划用地范围,就是河东区约二平方公里的区域,紧靠桂江和西江。

在此区域内,现存的骑楼街有二十二条,骑楼建筑沿街道的长度约6.2 公里,占整个河东区街道长度的百分之六十。

梧州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要以山、水、城为三大核心内容,尤其是在建设河东区防洪堤的同时全面改造河东区,将其建成富有特色的“骑楼城”。

梧州骑楼——珍贵的历史街区建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展的产物。

梧州骑楼的形成的过程就是梧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

1、梧州骑楼的历史特征梧州地处广西东部,东面与广东省的郁南县、封开县接壤,南面紧接广东省罗定市、信宜市。

梧州是岭南古城,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苍梧王城是梧州建城之始。

梧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扼浔江、桂江、西江汇总,广西境内江河百分之八十以上经过这里汇入西江东注南海。

西江可航行千吨级船舶。

唐代开始,梧州就有木帆船通往广东沿海,此后广东大批商人溯江而上,到梧州进行贸易。

梧州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梧州历史文化景点介绍

梧州历史文化景点介绍600字
梧州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部。

以下是梧州历史文化景点的介绍:
1.骑楼城:骑楼城是梧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也是中国南部的骑楼建
筑之首。

这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中西结合的骑楼建筑,代表了梧州近代时期的繁华景象。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浓郁的岭南风情,品尝地道的梧州美食,购买特色的手工艺品。

2.龙母庙:龙母庙位于梧州市区桂江东岸的龙母庙,是梧州最著名的宗教建
筑之一。

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历经多次修缮,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龙母庙之一。

这里供奉着传说中的龙母娘娘,是当地人民心中的神圣之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

3.博物馆:梧州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包括古代铜鼓、青铜器、玉器和书画等。

博物馆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和讲解等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梧州的历史和文化。

4.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梧州最具代表性的近代建筑之一,是为了纪念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建。

这座建筑具有浓郁的西式风格,内部装饰精美,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

5.鸳鸯江:鸳鸯江是梧州的著名景点之一,因两条江水交汇处形似鸳鸯而得
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江景,品尝美味的河鲜美食。

以上是梧州一些主要的历史文化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无论你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想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旅行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的文化遗产介绍
梧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素有“南国桂城”之称。

梧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介绍:
1. 万秀古城:位于梧州市中心,是梧州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建于214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古城内有众
多历史建筑和文物,体现了梧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 万寿塔:位于梧州市江洲区,是梧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万寿塔建于唐代,高约33米,是梧州市民信仰佛教的重要场所。

3. 荔浦石窟:位于荔浦县城西南16公里的巴马山上,是一处
罕见的岩石雕刻艺术珍品。

石窟栖息于山洞内,有数百尊唐、宋时期的佛像和文化壁画,展现了古代岭南地区的佛教艺术。

4. 梧州博物馆:位于梧州市长洲区,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艺术品和民间工艺品,展示了梧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5. 苗族风情园:位于梧州市长洲区,是一座展示苗族文化的主题公园。

园内有苗族的传统建筑、服饰、工艺品等,还有苗族歌舞和民俗表演,让游客近距离了解苗族的生活和文化。

6. 隆安县太阳谷:位于梧州市隆安县,是一个集农耕、人文、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区。

这里有苗族风情村、龙山古村、城隍庙等,保留了传统苗族村落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梧州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展示了广西地区的历史、民族和地方特色。

对于喜爱历史文化的游客来说,梧州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传统六堡茶制作记忆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传统六堡茶制作记忆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传统六堡茶制作记忆
一、项目背景
历史名茶。

属黑茶类。

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


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后发展到广西二十余县。

采摘一芽二三叶,
经摊青、低温杀青、揉捻、沤堆、干燥制成。

分特级、一至六级。

有特殊的槟榔香气,存放越久品质越佳。

主销广东、广西、港澳地区,
外销东南亚。

其原料大部分采自当地生长的大叶种茶树,经初制渥堆、
气蒸复堆、蒸压、陈化而成。

外型条索紧结;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
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甘;香气纯高,带有特殊的槟榔香。

风格独
树一帜,素以“ 红、浓、陈、醇” 四绝著称。

而且耐于久藏,越陈
越好。

饮后生津解渴、醒酒提神、清热消滞、养胃和气、祛除疲劳
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至清代嘉庆年间
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因此,六
堡茶可以称作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茶品。

二、项目介绍
韦洁群,人称“群姐”是广西唯一获得"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堡茶传统工艺制作传承人"这一殊荣的人。

由于勤奋好学,群姐在
很小的时候就习得了采茶、杀青、初揉、沤堆、复揉、烘干、分类、
发酵、干燥、上蒸、陈化等六堡茶制作的传统工艺,并将其发扬广大。

三、表演详述
1、表演人员:韦洁群以及其女儿2人。

2、表演器具:传统六堡茶揉捻机、炒锅、干燥机(待定)
3、表演流程(图示)。

梧州家乡介绍

梧州家乡介绍
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汉族地区近年来民间也 自发举行三月三歌会,节日期间,有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调、桂剧、 侗乡电影、侗戏、传统扮故事、篝火多耶晚会等表演活动。此外,还有千人品茶、斗鸡、斗鸟等表 演活动和奇石展、民族服饰展示、商品交易会、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梧州的风味小吃有纸包鸡、艇仔粥、糯米糍、艾糍、炒田螺、豆 浆、龟苓膏、神仙钵、及第粥、肠粉、裹蒸粽、萝卜糕、伦教糕、 马蹄(荸荠)糕、蕉叶糍等。
梧州龟苓膏是梧州市的一种特产,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 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 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 物,它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 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 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 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备 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 并畅销中外,远近闻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梧州交通已 经大变,南广高铁、一环六射高速 公路、西江机场西江都已经完工, 水上客运也进入了萧条时期,且慢 慢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还将有BRT、 水上巴士、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 大大方便了人民的出行。
生于斯,长于斯,居于斯
Click to enter the title content, the content is concise and clear.
李济深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 出生于广西苍梧县大坡乡,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军事家,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早年历任粤军第一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广东 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等职。1933年联合 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 革命政府。抗战爆发后,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 号召。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9 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我的家乡梧州

我的家乡梧州

我的家乡梧州1、我的家乡梧州我的家乡是梧州。

它座落在西江边上,是西江上的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它的山是绿色的,它的水是绿色,连它的特产也是绿色的。

梧州的山苍翠欲滴。

它有着这三座远近闻名的山,它们是珠山、北山和。

其中最美要数了。

它是最高山峰,山上树木参天,晨雾迷漫,属于一座森林公园,它被由松树、桉树和榕树等绿色植物覆盖,从远处看它是绿色的海洋,从近处看,它像绿色的城堡。

最奇特的是它在下雨后会出现“云岭晴岚“奇观。

在脚下你还可以观赏到世界E级,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非常可爱。

梧州的水是碧绿碧绿的。

梧州有一条江叫桂江,它在“山水甲天下”的下游。

它的水总是那么青,就像一条碧绿的丝带围绕着梧州;它的水总是那么绿,就像一块碧绿的宝石。

夏天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运动就是到桂江去游泳。

投入到桂江的怀抱,你会觉得柔柔的凉凉的桂江水在轻轻抚摸着你,让你觉得非常舒服,忘记了这是炎热的夏天。

梧州的特产食品也是绿色的,有龟菱膏、和蜜枣。

为什么说它们是绿色的食品呢?是因为它们的制作原料取自大自然不受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我主要介绍一下龟菱膏吧,因为它最出名了。

它主要以龟和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蒲公英等药物精制而成。

老人吃了滋阴补肾,小孩吃了清热去湿,年轻人吃了去暗疮、养颜提神。

在梧州它可是最受欢迎的小吃,因为它药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倍受人们喜爱,并畅销海外。

它的味道的点苦,所以最常见的是吃法是加点蜂蜜,这是原味。

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吃原味的,也可以加冰萁淋、西米、红豆或者水果等,如果把冰冻后再吃口味更好。

小朋友是不是有点流口水了?那赶快来梧州尝尝吧。

梧州真是一个好地方,有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食物,欢迎的朋友来梧州做客!2、我的家乡梧州我的家乡是梧州。

它座落在西江边上,是西江上的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它的山是绿色的,它的水是绿色,连它的特产也是绿色的。

梧州的山苍翠欲滴。

它有着这三座远近闻名的山,它们是珠山、北山和。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的风土人情作文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的风土人情作文

广西省梧州市藤县的风土人情作文梧州有许多传统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剧和舞。

梧州的乡土文化由东诗(苍梧)、西球(藤县)、南戏(岑溪)、北歌(蒙山),和中部市区的粤剧(梧州)五大版块构成。

岑溪的牛娘剧,古朴欢快、风趣幽默,是中国剧种中的珍品;梧州市郊的鹿儿舞,纯真朴实、土而不俗,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火碗舞,揉杂技与舞蹈于一体,象征着光明兴旺;麒麟白马舞,动作多变、气氛热烈,是农村中恭贺新禧常见形式。

苍梧石桥镇的鲤鱼舞,欢快喜庆、凭添活力,表现了鲤鱼跃龙门的上进精神;沙头镇的木樨舞,人兽激斗、孔武有力,显示了人类的强大力量。

古代的民间舞,从其特点来看,主要是古代人们以模仿动物的形象而舞的舞蹈,其内涵与中国各地的传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固定的时间,将这些反映西江人民劳动、生活、爱情、历史的剧、舞展现给观众,既能让人民大众参与,又能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梧州市的旅游地位,对吸引知识型旅游者起着较大作用。

麒麟舞450多年前,麒麟艺术随着客家先民们的脚步,从中原大地辗转扎根于梧州市郊,几百年来,成为独具风格和魅力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麒麟,是客家文化的图腾,也是传说中的神兽,它生性活泼、聪慧、祥和。

他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而麒麟居于"四灵"之首。

传统的麒麟舞分为头套和尾套,统称麒麟套。

舞麒麟与舞龙舞狮相比,步法更刚猛,体现麒麟的威武好斗性情。

鲤鱼舞鲤鱼舞流传在苍梧石桥镇一带。

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

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

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

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

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

梧州泼水节

梧州泼水节

梧州泼水节
《梧州泼水节:中国瑶族的传统喜庆节日》
梧州泼水节是中国瑶族的传统喜庆节日,每年都在农历三月二十六举行,是瑶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这一天,瑶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人们身着传统服装,手持水桶,在街上互相泼水,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泼水节源于古代瑶族的祭神活动,人们相信水是神灵的象征,泼水可以驱除不祥之气,祈求神灵保佑。

如今,泼水节已经成为了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在泼水节当天,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好水桶,并在街上设立泼水阵地,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

人们手持水桶,面带笑容,互相泼洒着清水,象征着祝福和祈愿。

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传统游戏和美食展示,让游客们能够全面了解瑶族文化,感受当地的热闹气氛。

除了互相泼水外,瑶族人民还会在泼水节当天举行各种富有乡土特色的活动,比如舞龙、歌舞表演、传统体育竞技等。

在这一天,整个梧州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放下一年的疲惫和忧虑,尽情享受这一天的快乐。

梧州泼水节作为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不仅对于瑶族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瑶族文化和习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机。

希望泼水节能够
一直保持下去,成为瑶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统计,1951年至1994年该团演出7430场,观众682.81万人次,年均16万人次。最高的1979年为60.52万人次。
粤剧在梧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还表现在,除专业剧团外,市群众艺术馆和各区文化馆及工会组织也成立有业务粤剧团、队。这些剧团、队在重大节日和配合中心工作,到公共场所、下厂下乡演出,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中心工作有重要作用。
1951年6月,梧州实践粤剧团成立。首演《刘永福》获得好评。1955年8月,广西首届戏曲会演,该团以古装戏《游龟山》、现代戏《罗汉钱》参演,取得会演九个奖项中的八项奖,成为会演获奖最多的剧团。
1957夏季,实践粤剧团“猛龙过江”,带着传统剧《双结缘》、神话剧《百鸟衣》,首次赴佛山、江门、肇庆和广州等地巡回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高度评价。华南戏剧家协会撰文在《南方日报》向广东全省同行及粤剧爱好者推荐《双》、《百》两剧。1960年团长黎侠峰代表实践粤剧团赴京出席全国文教卫群英大会。60年代中实践粤剧团更名为梧州市粤剧团。
梧州粤剧
光绪年间,粤剧传入梧州。其时,广东粤剧红船班经常来梧州演出。随后又溯江而上向南宁、百色和柳州等地传播,成为广西拥有众多观众的一大剧种。辛亥革命前夕,由革命人士组成的广东志士班,掀起粤剧改良运动,在梧州演出《火烧大沙头》、《戒洋烟》、《贼仔升官》、《虐婢报》等暴露旧礼教、旧风陋习和社会黑暗、时政腐败的剧目,因顺民意而深受欢迎。其后又上演取材梧州真人真事的《陈太龙抢亲》等剧,在社会上产生更大反响。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同盟会组织优胜者剧社(志士班)排演《岳飞报国仇》、《文天祥殉国》,也有深远影响。民国18年(1929年)梧州工人剧社、警钟剧社、新青年剧社先后成立,粤剧在梧州深深扎根。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粤人西迁,梧州粤剧出现了戏班多、艺人多、演出多的兴旺景象。爱国艺人关德兴和新青年、觉先声等剧团还为抗日救亡募捐义演。期间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红线女等粤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来梧演出。粤剧风行延续至抗战胜利之后,乃至成为广西最流行的剧种。
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班。以后又逐渐有过不少班社。光绪末年(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人称“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广戏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至40年代,因当局禁赌,戏班演出受到很大影响。解放以后,牛娘戏得到恢复和发展,60年代以后建立了专业性剧团,并创编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剧目,其演出影响日渐扩大。
龙岩“三月三”炮节
苍梧县石桥镇每三年举行一次龙岩“三月三”炮节。所以歌圩活动成为乡民们翘首以盼的重大节庆。
早上10时许,由“带路人”、“
仪仗队”、“演出队”等10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长达几百米,浩浩荡荡地往“龙岩洞”进发。将近1个小时的巡游中,鞭炮声此起彼伏,满地鲜红的鞭炮屑恍如给镇上穿上一件吉祥的衣裳。走在队伍最前面、挑着两个火盘的跛脚老汉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这是有奥秘的。原来跛脚在当地被称为“亿”,“一瘸一瘸”则被称为“一亿一亿”,每走一步就代表得到“一亿喜庆,一亿吉祥”,计算起来,这500多米的路程全村人就能得到上千百个“亿”。
梧州有许多传统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剧和舞。梧州的乡土文化由东诗(苍梧)、西球(藤县)、南戏(岑溪)、北歌(蒙山),和中部市区的粤剧(梧州)五大版块构成。岑溪的牛娘剧,古朴欢快、风趣幽默,是中国剧种中的珍品;梧州市郊的鹿儿舞,纯真朴实、土而不俗,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的美好愿望;火碗舞,揉杂技与舞蹈于一体,象征着光明兴旺;麒麟白马舞,动作多变、气氛热烈,是农村中恭贺新禧常见形式。苍梧石桥镇的鲤鱼舞,欢快喜庆、凭添活力,表现了鲤鱼跃龙门的上进精神;沙头镇的木樨舞,人兽激斗、孔武有力,显示了人类的强大力量。
夏宜瑶族乡是梧州最大的少数民族乡,瑶族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每逢“盘王节”,夏宜周边村寨
的瑶族同胞便云集在夏宜街“闹歌圩”。把美好的新生活、爱情、幸福、情感寓于歌声之中。节日往往要持续两三日,约有万人聚会,热闹非常。
大型“民俗风采”文体节目12时在龙岩坪开始,造型别致的“鲤鱼舞”、“麒麟舞”把观众带进了石桥镇古老的历史中;而“山路十八弯”、“又唱浏阳河”、“三姐传情”等阵阵山歌则勾起了听者无尽的遐想;对歌、抛绣球环节更是引来了在场观众的和应。1点25分,激动人心的抢花炮活动正式开始,“轰”的一声四枚寓意着“丁、财、贵、寿”的花炮腾空而起,60多名队员纷纷跃起争抢花炮。各组队伍齐心协办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把抢到的花炮送到花炮台。把本次活动筹委会的顾问李先生介绍,这次“三月三”炮节活动吸引了包括梧州、贺州、沙头、六堡等县市的2万多名群众前来参与。自从1988年石桥镇举办民俗风情文体活动以来,就引起了周边市民的密切关注,虽然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但目前已经形成了盛大的民间团体活动。
石桥镇以“东诗”著称。逢年过节,民间成立的农民诗社和东安诗社组织农民诗歌吟唱、赞颂新生活的美好,妙趣盎然。
牛娘戏
“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
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色”而独立进行。据口碑资料:清乾嘉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
麒麟,是客家文化的图腾,也是传说中的神兽,它生性活泼、聪慧、祥和。他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而麒麟居于"四灵"之首。传统的麒麟舞分为头套和尾套,统称麒麟套。舞麒麟与舞龙舞狮相比,步法更刚猛,体现麒麟的威武好斗性情。
鲤鱼舞
鲤鱼舞流传在苍梧石桥镇一带。每逢喜庆节日,各乡村、城镇常常可以见到。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由鲤鱼带领才寻到水源的。人们为了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就舞起鲤鱼,以示纪念。以后又逐步衍变为每逢喜庆节日,都舞鲤鱼庆祝丰收,寓意“年年有余”,祈愿天下太平。
牛娘戏唱腔为联曲体制,有[采茶调]、 [春牛调]、[贺年调]等少数几个唱腔和简单的锣鼓过门。从70年代始,岑溪县文艺队在创作演出新剧目的同时,对其音乐不断改进和创新,将原来民歌体单句式的唱腔改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调],句式多为七字句,少量的为五字、十字或长短句结构,常用的“罗”、“呀”、“你”、“个”、“都”、“道”、“又”等衬词,并无明确含义,只是演员的演唱习惯,但显得较为口语化。70年代经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罗”字外,其它衬词全部取消。原来只用锣鼓伴奏以掌握节奏,烘托气氛。后来借鉴粤剧增加了大笛、横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风琴等。乐队也从3人变为大乐队伴奏。
古代的民间舞,从其特点来看,主要是古代人们以模仿动物的形象而舞的舞蹈,其内涵与中国各地的传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固定的时间,将这些反映西江人民劳动、生活、爱情、历史的剧、舞展现给观众,既能让人民大众参与,又能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梧州市的旅游地位,对吸引知识型旅游者起着较大作用。
麒麟舞
450多年前,麒麟艺术随着客家先民们的脚步,从中原大地辗转扎根于梧州市郊,几百年来,成为独具风格和魅力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藤县禤997年,原来只是农闲时节、喜庆欢乐时大伙凑在一块,在村里和邻近乡镇乐上一把,不料几年下来这支狮队已经舞向全国。他们独创的侧空翻下桩、钢丝前滚翻、飞桩2.8米等高难度动作,堪称全国一绝,先后多次在广西和全国的舞狮比赛中获得殊荣。2002年禤洲狮队被列为国家A级狮队,甚至还有墨西哥的朋友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禤洲村农民狮队2004年开始走出国门,出征“2004马来西亚美里国际狮王争霸赛”。禤洲是浔江上的一个美丽的内陆生态岛,岛上瓜果四季飘香、民风纯朴。
1979年7月,黎侠峰应邀率团赴穗以保留剧目《女附马》在中山纪念堂演出,引起轰动。连演7场观众达4万人次。广东电台、电视台作了全剧录音录像播放;中国唱片公司、香港海燕唱片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为该剧录制卡带、唱片在国内外发行。1990年黎侠峰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1990年~1994年,该团国家一级演员潘楚华领衔应邀先后三次赴香港、一次赴澳门演出《女驸马》、《孟丽君》等剧,反响热烈,十多家报刊作了报道介评。
鲤鱼的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骨架是用竹蔑、竹片及铁丝扎成的,然后用铁丝连接起来,再将圆竹棒的一头插入鱼腹至鱼背顶端为握棒,最后用白布包缝各部位,绘上图案和色彩。握棒,靠鱼的一端为棒头,另一端棒尾。鲤鱼舞由男子五人表演,动作大部分是模拟鲤鱼灯在艺人们的手中栩栩如生,众鲤鱼在头鱼的带领下,时而在水面悠然游动,时而潜下水底寻找食物,时而相互嬉戏。高潮时鲤鱼急速翻腾,全力拼搏,最后高跃龙门。此时观者情绪激昂,全场欢呼喝彩,气氛热烈。
蒙山歌节
蒙山县每年农历八月初四日举办“盘王节”,这也是夏宜瑶族人民的歌圩。八月十六日为“修路节”,是长坪瑶族人民的歌圩。每逢歌圩佳节,瑶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盛装艳服,赶赴歌圩,唱歌、跳舞。男女青年利用对歌形式,互相倾吐爱情,问答姓名,唱到情投意合时,互相赠送信物定亲。同时,还用歌曲歌唱美好的新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