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军事思想(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军事思想

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仍,给军事谋略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人们的思想大解放,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哲学思想大发展。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私有化的进程,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一大批原先社会地位较低的士登上了政治舞台和战争舞台,他们充分吸取当时的哲学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哲学理论和军事知识,有些兵学家本人的哲学早已就很深,如孙子、范蠡等,他们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在继承商周以来兵学传统的基础上,对丰富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凭借本人的聪明才智,抽象概括成理论,创立了新的军事学说。在孙子之前,曹刿、齐桓公(姜小白)、管仲、晋文公(重耳)、楚庄王(熊旅)、先轸、魏舒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通过战争实践和理论思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军事的规律。被誉为兵经的《孙子兵法》的问世,是春秋时期军事谋略思想成熟的标志。

孙武的军事谋略思想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强调“知彼知己”,以庙算“七孰”进行对比分析,讲求“战道”,探索战争规律,要从弱强乱治的矛盾中看到向其对立面的转化,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思辨特征的哲学思考。孙武通过战争事物中对立范畴(敌我、攻守、全破等)的认识,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生克消长关系,从而概括出深邃的军事谋略思想。《孙子兵法》揭示了军事领域中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对指导军事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是世界公认居于鼻祖地位的优秀军事理论遗产。

其后相继产生的《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六韬》等兵书,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体系更完备,内容更丰富。春秋战国谈兵之作,不仅限于兵学专著。当时诸子的著作,如《管子》、《老子》、《论语》、《墨子》、《商君书》、《孟子》、《荀子》、《鹖冠子》、《经法》、《韩非子》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军事思想,而这些著作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充分地表现出儒、墨、道、法等各家的军事主张。

(一)关于慎战。关于慎战问题,老子、孙子、管子等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二)关于先胜。关于先胜问题,孙子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见《孙子兵法·形篇》)先胜即战前先有胜利的条件和把握,有周密的打胜仗的方案。作为将帅,必须做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见《孙子兵法·地形篇》)

(三)关于全胜。

(四)关于易胜。

(五)关于战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兵贵胜,不贵久。上下同欲者胜。

(六)关于智胜。诡道,围魏救赵,批冈捣虚

(七)关于谋势造势。

(八)关于治军。驾驭

(九)

(十)关于。

关于战争谋划。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兵家十分重视战争谋划,如《孙子》强调“庙算胜”,《管子》强调“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见《管子·霸言》),争取未战之前就稳操胜券。

主张通过“伐谋”、“伐交”,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了适应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进攻战略受到普遍重视。

(二)《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大量论述了进攻战略的“为客之道”:在情况了解上要“知彼知己”;在战略目标选择上要先弱后强,攻敌要害;

(三)在战略方向上,要避实击虚;在战略时机上,要争取先机之利,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战略行动上要速战速决;在兵力使用和战术变换上要集中兵力,奇正迭用,因利争权,出奇制胜;等等。道家著作《老子》主张以退为进,“进道若退”,“柔弱胜刚强”。对于战略防御,范蠡提出的古朴的积极防御战略主张,内容较为完备:“彼来从我,固守勿与;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国语·越语下》)值得注意的是《墨子》“以亟伤敌为上”的城守思想,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依靠军民,争取外援,充分发挥守城器械的作用,完善环城防御体系,独立作战,长期坚守,乘机出击。

先秦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系统而完整的军事理论著作的问世,百家争鸣、“境内皆言兵”兴盛局面的出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哲理深刻的论兵言论的流传,使中国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