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汇总(中小幼通用)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观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5.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

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2.入职培训教师入职培训,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3.在职培训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性——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3.基础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是学生阶段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4.发展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促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6.开放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1.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2.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素质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2.举办家长学校3.建立学习与家长联系制度(4)其他的途径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什么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2)坚持能力为重(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第二节、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小学-综合素质记忆口诀

小学-综合素质记忆口诀

《综合素质》(小学)知识点口诀一、必背考点之口诀1.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两个(个性)全(全体、全面)是(实践)新(创新)的。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一发两独。

3.新课程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观: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⑤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行为观: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禁言开放行,重赏发饭盒。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

(3)关爱学生(师德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师之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内在要求)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发展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的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的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的汇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的汇总。

一、思维能力1.观察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2.记忆力: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如游戏、画图、复述等。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推理、归纳、演绎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能力1.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等。

3.计划与执行:教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提高学习效果和自律能力。

4.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三、人际交往能力1.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与他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公平与友善:教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培养友善、宽容的品质。

3.自我表达: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四、创新能力1.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培养创造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并试验和创新,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3.鼓励尝试:支持学生尝试新的方法和不同的解决方案,为他们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

五、体育运动能力1.培养运动兴趣: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培养身体协调能力:通过体育游戏和锻炼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

六、其他综合素质1.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社会公德:教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培养社会良好行为和习惯。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综合素质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品德与社会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之一。

孩子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长辈、同学和老师。

懂得关心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情心和爱心。

同时,要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在社会方面,要了解基本的社会规则和秩序,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等。

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如参与环保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语文素养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包括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识字是基础,孩子们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能够正确书写和认读。

通过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的意图。

写作能力的培养从简单的句子、段落开始,逐渐过渡到完整的作文。

要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口语表达同样重要,能够清晰、流利地说话,讲述故事、表达观点,在与他人交流中做到文明有礼。

三、数学思维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

认识数字、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是基础,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同时,要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时的计算、时间的认识等。

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认识也很关键,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和分割。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数学谜题、数学游戏等方式,提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四、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如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在物理科学方面,学习简单的力学、光学、电学等知识,比如物体的运动、影子的形成、电路的连接。

对于地球科学,要知道四季的变化、天气现象的成因、地球的结构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一、道德与品德素质:1.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并遵守公共道德规范。

2.诚实守信:重视诚实和信任,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3.礼貌待人:遵守基本礼仪,懂得如何礼貌地与人相处。

4.自律自控: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控制自己的情绪。

5.合作与分享:懂得合作,善于与他人分享并互助。

6.爱心与同情心:关心他人,表现出对他人的爱心与同情心。

7.公正与正义:公正对待他人,遵守公正的原则与标准。

二、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1.科学思维与探究:培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用科学思维来对待问题。

2.知识的获取与整理: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学会查阅书籍、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知识,并整理归纳。

3.实验与观察:通过实验和观察,对于现象进行发现、思考、验证。

4.科学解释与推理:学会用科学的解释来解析现象,并进行科学的推理。

三、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1.视觉艺术:欣赏、分析与创作绘画、摄影、雕塑等视觉艺术作品。

2.音乐艺术:欣赏、分析与表演音乐作品,学会乐理知识,培养音乐感觉与欣赏能力。

3.文学艺术:阅读、分析与创作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与表达能力。

4.戏剧艺术:观看、分析、表演戏剧作品,理解戏剧表演的基本元素。

5.舞蹈艺术:学习、欣赏与表演舞蹈作品,培养舞蹈技巧与舞蹈表现力。

6.传统文化: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古代音乐、古代绘画等。

四、体育与健康:1.锻炼与健康:了解身体结构与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

2.体育规则与礼仪:了解基本的体育运动规则,掌握比赛的基本礼仪。

3.团队合作与努力:学会团队合作,与他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努力克服困难。

4.体育精神与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社会常识与生活常识:1.社会生活:了解社区、城市的发展,明白社会各种规则与制度。

2.安全与防范:学习预防安全事故的知识,懂得如何预防火灾、交通事故等。

3.劳动实践:了解劳动的意义,参与家庭、学校或社区的劳动实践活动。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小学教资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下面是对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1.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课程与教学-了解课程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了解教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3.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必备的教学能力。

4.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实施策略。

5.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合作模式。

-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和责任。

6.评价与奖惩-了解评价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奖惩的原则和方法。

7.美育与身心健康教育-了解美育的内涵和目标。

-了解身心健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8.科学素养与实验教学-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和要点。

9.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0.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11.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2.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了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13.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了解创新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步骤。

14.社会公德与道德教育-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了解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小学

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小学

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小学1. 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法制观念、民族团结观念、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方向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 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具有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科学思维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不仅注重传授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身心健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是指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学校通过体育锻炼、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4. 艺术素养艺术素养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学校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5. 劳动实践素质劳动实践素质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劳动习惯。

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6. 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通过各种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7.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指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相互尊重和相互帮助的精神和能力。

学校通过各种合作游戏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团结互助的意识,锻炼他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下面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的知识点梳理。

1.知识方面:-语文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的理解、拼音、词语的认读、古代文化常识等。

-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地理、历史、道德与法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美术与音乐知识:包括绘画、音乐基础知识等。

2.能力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写、表达思想、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等。

-计算思维能力:包括数学公式和运算符的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实验与观察能力:包括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等。

-探索与解决问题能力:包括思维逻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手工制作与艺术创作能力:包括手工制作和艺术创作的能力等。

3.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包括积极参与、勤奋学习、独立思考等。

-合作态度:包括与他人合作、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等。

-坚持和努力的态度:包括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勇往直前等。

-积极向上的态度:包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正面心态等。

4.价值观方面:-个人价值观:包括自尊、自爱、自信等。

-社会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公平正义、勤俭节约等。

-人生价值观:包括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助人为乐等。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的知识点梳理。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只有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概述

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概述

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知
识点概述
本文档旨在概述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的知识点。

以下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 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以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和评估工具。

2. 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
原理,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掌握教育目标的
制定和教育评价的方法。

3. 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合法合规,维护学生权益,处理与家长的合作与
沟通等。

4. 教育科技应用:掌握基本的教育科技工具和方法,如电子教
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在线资源利用等,灵活运用教育科技提升教
学效果。

5. 教育社会学:了解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如教育公平
与多元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等。

掌握学校管理、班级管
理和教育组织的基本原理。

6.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掌握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熟悉小
学综合素质评价和评估方法。

7. 学科教育与课程设计:了解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标准,
能够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发展。

以上是2023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的知识点概述。

教师应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共14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育观(一)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

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包括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小学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阶段,为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对小学综合素质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家长和教师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一、语文知识点1. 识字与拼音:小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的汉字,掌握拼音的基本规则,能够准确地拼读和书写单词。

2. 词汇积累:通过课文、阅读和写作等活动,提高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性、句子结构和句法关系等,能够正确使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

4.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提取关键信息和推理判断等。

二、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等基本概念与操作方法。

2. 几何形状:认识和描述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直线、曲线、三角形、圆形等,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数据统计:学生需要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能够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推断。

4.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模、推理和推算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三、英语知识点1. 基本语音与发音:掌握英文字母和音标的发音规则,能够准确地发音和拼读单词。

2. 基本词汇和短语:积累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提高词汇量,培养日常交流的能力。

3. 语法知识:了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名词复数和动词的变形等,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阅读与写作: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包括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和撰写简单的英语作文等。

四、科学知识点1. 自然界与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认识不同的动植物,理解自然界的有机体和非有机体等概念。

2. 物质与能量: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掌握简单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规律。

3. 科学探究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 教育心理学: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1. 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评价:熟悉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1.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学过程的管理、掌握学生研究规律等知识。

2.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学科教育与课程标准1. 学科教育:掌握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了解小学常见学科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课程标准: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原则,了解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生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小学生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小学生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小学生的阶段是一个全面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全面的素质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小学生综合素质必背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品德与道德1. 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与尊严,理解并关心他人。

2.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撒谎,不偷窃,不作弊。

3. 礼貌待人:与人为善,有礼貌,懂得感恩,举止文雅。

4. 自律自爱:自我管理,规划时间,培养自律与自爱的习惯,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5. 团结合作:尊重集体,与他人合作,乐于助人,团结互助。

二、学习方法与技能1. 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

2. 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时间。

3. 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4. 记忆技巧:使用记忆技巧,如归纳法、联想法等,提高记忆效果。

5. 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能力。

6. 问题解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寻找解决方案等。

7. 学习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作业,按时上交,遵守考试纪律。

三、科学知识1. 自然界: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天气气候,水循环,生态保护等基本常识。

2. 物质与能量:学习常见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如固液气相变,热的传导等。

3. 健康与生活:了解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如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个人卫生等。

4. 环保与资源:学习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

四、艺术素养1. 音乐:学习音乐基本常识,欣赏音乐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 绘画: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审美能力,表达个人情感。

3. 舞蹈: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良好的韵律感,表达个人情感。

4. 戏剧:参与戏剧表演,培养表演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体育运动1. 健康体魄: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健康体魄。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主要知识点汇总】综合素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能力。

下面是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知识点汇总:一、社交与情感管理1.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和意见。

2. 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意识。

3. 情感管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学会自我激励和情绪调节。

二、创造与创新1. 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学会独立思考。

三、学习与探究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续学习的态度。

2. 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信息获取与处理:培养学生获取、筛选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环境与社会责任1. 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

2.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五、健康与生活1. 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运动和作息习惯。

2. 安全与自护: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文化与艺术1. 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2. 艺术修养: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艺术的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七、品德与价值观1. 品德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2.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

以上是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的主要汇总,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交与情感管理、创造与创新能力、学习与探究能力、环境与社会责任意识、健康与生活习惯、文化与艺术修养,以及品德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通过这些综合素质知识点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让学生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成为有自信、有思维能力、有责任心的未来的栋梁之才。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一、综合素质的定义综合素质是指一个学生在学业、品德、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1. 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 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3. 促进个体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全面发展个体的个性、创新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培养综合素质的方法1. 设计多元化的研究任务: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多元能力。

2. 开展综合活动和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综合素质拓展班、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综合素质的方法1. 多角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品德表现、社会实践、学术竞赛等方面。

2. 个性化评价: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评价,关注他们的发展潜力和特长。

3. 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报告,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教育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

六、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评价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根据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的要求和常见考点,以下是20个必考知识点:1.道德修养: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公民道德:了解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尊重他人的权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3.国情教育: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政治制度等基本概念。

4.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5.尊师重教:学生要尊重教师的权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6.学习方法: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思维导图等。

8.社交礼仪: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学会表达和倾听。

9.心理健康: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管理、自我调节等。

10.健康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了解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11.体育锻炼: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

12.安全教育: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13.文明礼仪:了解社会礼仪,如谢礼、道歉、排队等。

14.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15.艺术修养:了解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如绘画、音乐等。

16.科学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如自然现象、科学发现等。

17.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18.信息技术:了解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如电脑操作、网络等。

19.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关系、国际冲突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等。

20.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以上是20个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准备和学习。

另外,考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教育观(一) ——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

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在古代教育中,教育是为培养统治者服务的.这种社会政治形式下的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育是为人民普遍的教育需要服务的.是人民的教育。

在同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也可以有不同的教育观,这是由对教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认识上的差异而产生的。

例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如果强调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教师中心的教育观;如果强调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会产生学生中心的教育观。

再如,在教育内容的德、智、体、美等不同组成方面的关系上,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德育中心的教育观:强调智育的首要地位,会产生智育中心的教育观。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二)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一、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七点,包括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造就平等的公民、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心理成熟化,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

3.造就平等的公民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现实目标。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着重于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具备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并且愿意自我学习。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

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来说,法制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现代技术的根源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

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五点,即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1.面向全体我们国家实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能进到学校里来,进到班级中来。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个方针贯彻好、落实好.在这方面不能有任何放松。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不能限制人们的思维空间,而应该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能力的基础,应该把知识融人人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真正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弘扬主动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给学生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观(三)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内含着教师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需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德对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

优化学校管理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现行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环节。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育性质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德育基地的活动等;智育性质的学科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体育性质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等;美育性质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场所参观等:劳动技术教育性质的课外实践、社会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等。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当中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不教学生如何学习,是影响教学质量深层次的问题。

因此,判断教育者有没有掌握素质教育的方法,就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学习者是否学会了学习。

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学习.又学会了学习,才能表明教育者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表明教育者所采用的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

教育观(四) ——素质教育观的运用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当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如下表所示:①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莺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