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
有关舞蹈学科的研究在业界已经相对成熟,但伴随媒体视听技术的不断发展,舞蹈范畴里开始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舞蹈艺术,其相关研究众说纷纭各有所长。为了尽可能清晰地梳理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特质以及在舞蹈创作中的实践问题,本拟从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概念、起、分类,新媒体艺术在舞蹈表现中的功能,影视视听美学与舞蹈艺术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概述,厘清新媒体舞蹈艺术概念,对现代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舞蹈作为呈现人体体态美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在其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历史变迁、人变迁、科技变革的发展烙印。人们对舞蹈艺术的期待从最初的祭祀娱神到后的娱人自娱再到如今上升到精神表达、审美哲思范畴,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地加入更多视听美学因素,以期达到舞蹈艺术内容、形式的丰满和延展。当代舞蹈表演的场地大多从空旷的自然空间走进了一定封闭的室内舞台,同时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舞蹈的环境、空间、视听、审美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个别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舞台、舞蹈内容、舞蹈形态在视觉与听觉的感受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舞蹈化、舞蹈艺术的
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舞者和观众在进行有关舞蹈艺术的活动时,呈现出万花筒般的繁荣景象。
新媒体舞蹈艺术定义的再解析
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出现定义上的偏差,认为是新媒体——舞蹈艺术,但事实上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定义并非如此。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新媒体?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直到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较为赞同匡波教授的观点:“借助计算机 (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 传播信息的载体。”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在常见的媒体中分离归类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显然,新媒体舞蹈艺术并非是新媒体——舞蹈艺术,似乎新媒体舞蹈艺术能够更为贴切形象地阐释新媒体舞蹈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指舞蹈与类似于投影技术、全息技术、声光舞美等媒体技术交互之后,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新的舞蹈艺术门类。它的出现和诞生表明,单纯的舞者表演或简单的背景式舞台视频设计已经满足不了艺术创新和观众审美高标准的需求,技术的革新势必带动了艺术品质的提升。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起
有关新媒体舞蹈艺术的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北京舞蹈学院张朝霞教授曾在《新媒体舞蹈艺术流与特质探析》一中说,“1967年,斯德哥尔摩‘艺术与科技艺术节’,为自世界各地不同领域的先锋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进行
多媒体表演实验的媒介平台。某种意义上,它既是录像艺术、录像装置艺术和新媒体舞蹈表演艺术等新媒体艺术样式的‘播种机’,也开当代多媒体剧场和交互表演实验艺术之先河。”如此的实验性艺术表达正好符合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 • 贝尔在自己论著中的观点,他在《后工业社会临》中认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第五种影响,即形成了新的时空感,导致新的美学感觉和化形式出现,丹尼尔• 贝尔称之为“审美技术化”。
时间推动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思潮的进程,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新媒体舞蹈艺术出现之后,形成了舞蹈艺术有关舞蹈本体的三个重要阶段:舞蹈形态展示——舞蹈内容思考——舞蹈媒体渲染。中国的舞蹈艺术同样经历这样三个阶段,舞蹈媒体渲染阶段也就是现今的新媒体舞蹈艺术阶段,它为舞蹈艺术影视化、商业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成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类别
新媒体舞蹈艺术类别大体可以分为多媒体舞蹈、影像舞蹈、装置舞蹈三大类别。它们分别在舞台舞蹈艺术、屏幕舞蹈艺术、实景演出的艺术呈现上表现出超凡的舞蹈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一)多媒体舞蹈
此种形式是现代舞台艺术中较为常见的舞蹈表现形式,
舞蹈从业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控制声光舞美的包装效果,利用LED大屏幕视频播放和全息技术营造出逼真的舞蹈环境。这种方式不仅在视听感受上有所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的实际成本。在西藏林芝地区的歌舞表演《寻找香巴拉》中,笔者曾应用多媒体舞蹈形式展现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民间歌舞。主要表现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族村民在没有搬入安居房之前,在深山丛林中赤脚劳作、男子狩猎、女子织布等日常生活内容。其中,在表现森林生活条件艰险困苦的环境因素时,创作采用了LED大屏播放棕熊在树林中奔跑的虚拟镜头,同时配合计算机控制的声光舞美,展现闪电雷鸣、疾风骤雨的自然天气,使表演者和观众一同身临其境地走进珞巴族先民的生存环境和舞蹈化世界。如此的创作表演形式,丰富了表演者的舞蹈内容,增强了舞蹈表演的审美情趣。
(二)影像舞蹈
影像艺术在舞蹈表演中的渗入,出现了舞者与影像内容、形象可以随机灵活交互的情况,它主要是利用投影技术或影视后期技术在舞台区域投出舞蹈伴同物的影像,增加舞美内容、增强舞者与投影内容的交互性。2016年辽宁卫视猴年春晚《金猴闹春》节目中,六小龄童在美猴王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利用影像艺术的美学特质,与影像中的金箍棒、六只小猴子、筋斗云、七仙女、天宫等进行生动深度的互动,使六
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形象,在表现时增加了动作的张力和表意的内容,凸显了新媒体舞蹈艺术整体性、交互性、生命感并重的美学原则。但如此的影像舞蹈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在现场的观众看仅是一个单人舞蹈的表演呈现相对枯燥,对于电视观众说则是一场诱人的饕餮盛宴。
(三)装置舞蹈
常见的装置舞蹈,通常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依势而为,修建符合地势特征和舞蹈表演需要的景观,从而进行表演的舞蹈。如广为所知的“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杨丽萍创作的《云南映象》,张艺谋与团队联合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丽江》《又见平遥》,西藏最大的实景演出《成公主》等等。这些大型实景演出大多是在当地标志性、较著名的景点景区,根据现有条件,多选择夜晚,运用各种高科技机械技术、媒体技术,展现该地域自然、地理、历史、人、风俗等内容。
2016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最忆是杭州》 G20峰会艺演出就是在西湖的实际景观中,加入多种装置设施增强声光舞美的艺术效果,依照交响乐和舞蹈的融合,分别用《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等9个曲目,展开《最忆是杭州》的主题表达。创作团队依据西湖固有的景观特征和丰富的湖水资,启用蓄水、排水的升降装置,方便舞者在水槽中充分利用水的可操控性和水的灵性,表现中国化的意蕴悠扬、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