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教案:小班数学比较长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比较长短”。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长短特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长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长短特点,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棒、玩具、图片等。
学具:每人一组小棒、玩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小棒,提问:“大家看,这些小棒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发现小棒的长短不同。
2. 讲解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比较长短的方法,示范如何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小棒的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学会正确比较长短。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准备的小棒、玩具或图片进行比较,练习判断物体的长短。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比较。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请把长短不一的小棒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答问题。
教师讲解答案,解释为什么这样排列。
5.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长短的方法1. 观察物体,发现长短特点2. 用比较的方法确定长短3. 语言表达,得出结论七、作业设计(1)小鸟小鱼(2)苹果橙子(3)铅笔尺子答案:(1)小鸟小鱼(根据实际情况判断)(2)苹果橙子(根据实际情况判断)(3)铅笔尺子(铅笔比尺子短)小棒、铅笔、尺子、玩具车答案:玩具车最长,铅笔最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024年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2024年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数学教材第二章《认识图形和空间》的第三节“比较长短”。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通过直接比较、工具辅助比较等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掌握长和短的基本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培养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观察、比较,区分物体的长短,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对事物长短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能准确判断物体的长短。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绳子、不同长度的铅笔、教学图片等。
学具:学生人手一把尺子、绳子、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铅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比较铅笔、绳子等物品,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讲解如何使用尺子进行准确测量。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方法比较组内物品的长短,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比较长短2. 内容:比较方法:直接比较、工具辅助比较长短描述:A比B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找出家里三种不同长度的物品,用尺子测量并记录下来。
(2)用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长短关系。
2. 答案:(1)物品:铅笔、筷子、书本。
长度分别为:10cm、25cm、20cm。
(2)铅笔比书本短,书本比筷子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比较长短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弯曲的物体(如绳子)的长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度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篇1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套、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2、尝度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
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
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小猫小狗小刺猬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结束课题。
小猫小狗小刺猬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后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走边念: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
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小班数学活动长和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比较长短》
《比较长短》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物体的长短。
2.学会使用长短词汇描述物体,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用词汇表达。
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并解决比较物体长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等。
2.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等。
3.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幼儿玩“猜猜看”游戏,让幼儿猜一猜哪个物品更长,哪个更短。
2.引导幼儿用长短词汇描述物品,如“这个木棍比那个木棍长”、“这条绳子比那条绳子短”。
(二)基本环节1.感知长短(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小木棍,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2)教师出示绳子,让幼儿比较绳子的长短。
(3)教师出示积木,让幼儿比较积木的长短。
2.学习比较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比较物体长短,讲解比较方法:把两个物体一端对齐,观察另一端的长短。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互相比较物品的长短。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
3.游戏活动(1)组织幼儿玩“长短排序”游戏规则:每组幼儿将长短不一的小木棍、绳子、积木按长短顺序排列。
(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指导。
(2)教师强调用词汇表达物体长短的重要性。
(三)巩固环节1.教师出示新的物品,让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判断。
2.幼儿互相交流比较结果,用词汇描述物品长短。
(四)结束环节1.教师出示一幅画,画中有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幼儿找出画中的长短物品。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设计新颖,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基本环节设计合理,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比较方法。
3.游戏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
4.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
5.结束环节对课程进行了回顾,巩固了幼儿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比较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
思
教学目标:
1. 认得物体的长短概念;
2. 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大小;
3. 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判定力。
教学准备:
1. 长短不同的物品,如木棍、毛线等;
2. 呈现板、彩笔。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老师手持两根木棍,分别放在桌子上,并说:“小伙伴,你们看这两根木棍,它们长短不同,哪根木棍比较长,哪根棍比较短呢?”引导幼儿进行判定和比较。
【学习活动1】
老师手持数个物品数个不同长度的毛线让幼儿进行察看和比较,询问幼儿毛线的长度,让幼儿用手比较长度并说出判定。
【学习活动2】
老师向幼儿呈现两个物品,让幼儿比较它们的长度,并说出它们的长短大小,让幼儿自由玩耍找寻长短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
【学习活动3】
老师指定两个幼儿随机拿起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在桌上放置,询问其他幼儿:“这两个物品哪个比较长,哪个比较短呢?”引导幼儿们一起进行比较,找出比较长和比较短的物品。
【学习活动4】
老师利用呈现板进行教学,上面画出几条不同长度的小鱼,幼儿通过察看逐一说出哪条小鱼比较长,哪条比较短。
【活动总结】
老师让幼儿对今日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说出今日所学习的学问点。
【拓展实践】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忙幼儿进行巩固和拓展,如看谁能找出房间中最长和最短的物品,或者用积木搭出不同长度的形状进行比较等。
教学反思:
1. 同学的注意力和活跃度还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幼儿的特别性,用语还要更加简洁明白,语速慢,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把握;
2. 在教学前要对准备的教具进行增多删少,不要给幼儿眼花缭乱。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
小班数学《比长短》优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比长短》。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长短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长短,掌握长短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能够进行长短排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短概念,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长短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短不同的铅笔、绳子、直尺。
学具:每组一套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些铅笔和绳子有什么不同吗?2. 讲解概念(1)教师拿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支短,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长的铅笔是比短的铅笔长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长短。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比较铅笔的长短。
(2)讲解比较方法:用直尺量,或者直接观察。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铅笔、绳子。
(2)学生用比较方法,判断铅笔、绳子的长短。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6.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2)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比较这些物品的长短。
六、板书设计1. 《比长短》2. 内容:(1)长短概念(2)比较方法(3)排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铅笔、绳子的长短,并排序。
(2)找一找生活中的长短物品,并比较、排序。
2. 答案:(1)铅笔:从长到短排序。
绳子:从短到长排序。
(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短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比较长短,如用尺子量、折叠等。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比较长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含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够对物品的长度进行判断,并能够运用“较长”、“较短”等描述词语进行比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长度的认知;2.比较长短的能力;3.培养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模拟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场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学开始前,我将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带入本节课的主题“比较长短”,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接下来,我将向学生说明“比较长短”的概念,并通过图片和示例物品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3. 游戏1我将与学生们玩一组游戏:“找出长的和短的”。
我会给学生几幅图片,其中有一幅是瓶子,另外一幅是铅笔盒,再给学生几条字符串,其中包含“长”、“短”字眼。
让学生依据字符串的提示比较,找出长的和短的。
4. 课堂互动接着,我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些例子,让他们说出哪个物品更长,哪个物品更短,并让他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5. 游戏2到了这一步,我将与学生们再一次玩一个游戏:“手摸长短”。
我首先会给学生观察1秒钟钟的时间,同时我会拿出两种不同长度的木棍,并藏在被子底下,或者在桌子下,让学生分辨哪个木棍长,哪个木棍短。
6. 课堂练习在这个环节里,我将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道具,并让学生自己组合成不同长度的图案,以培养学生的判断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化教学法的引导方式,我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了学生参与度;2.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都成功地掌握了物品长度的比较,而且大多数学生也能够用“较长”、“较短”等词语进行表达,并且也能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3.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和引导,增强学生口语和表达能力。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用10篇)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一、小班数学教案的特点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这些共性原则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符合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学科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实质和价值及明确的应用方向。
3.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
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不墨守成规,能继往开来,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5.教学方法有创新。
不照本宣科,不满堂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讲要抓住本质、引人入胜;练要有的放矢,调动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关学科领域核心知识“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不是我会什么讲什么、我想讲什么讲什么,而是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需要什么就注重讲什么,就带领学生研究什么。
总之,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二、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环节,让幼儿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幼儿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长短,掌握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操作,正确比较物体长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长短不同的物体若干,如小棒、绳子、木块等。
(2)比较工具,如尺子、小棍等。
(3)幼儿操作材料,如卡片、拼图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椅、窗户等,引导幼儿发现它们的长短不同。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长短不同的物体。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长短不同的物体,如小棒、绳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工具(如尺子、小棍)来比较这些物体的长短。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比较各自的长短物体,并说出比较结果。
(4)教师提供操作材料,如卡片、拼图等,让幼儿独立操作,比较长短。
3. 巩固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如“长短接力赛”,巩固比较长度的能力。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和体验。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找出长短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通过作业收集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长短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理解长度的概念。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比较长度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教案目的•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中的比较长短•培养幼儿对事物进行运算、比较和分类的能力•促进幼儿对物体长短的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发展教学准备•板书:长,短•教具:各种长度的小棍子、绳子、贴纸等•看图故事书:《小猪肚子上的红线》活动一:比较长短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幼儿他们认为哪个物品是长的,哪个是短的。
2.采用演示的方式,拿出不同长度的小棍子或绳子,让幼儿依次比较,找出最长和最短的。
活动二:游戏比较1.分发给每个幼儿一根小棍子或绳子,并要求他们找到比自己的棍子更长和更短的物品。
2.引导幼儿将找到的物品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通过口头比较的方式解释他们的选择。
活动三:绘画比较1.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画一个长的图案和一个短的图案。
2.让幼儿互相展示他们的画,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他们画的图案。
活动四:故事讲解1.带领幼儿通过看图故事书《小猪肚子上的红线》来了解长短的概念。
2.阅读故事书时,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物体的长短,并用手势或比较来表达他们的观察结果。
活动五:小组活动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不同长度的小棍子或绳子。
2.要求他们合作将小棍子或绳子按照长短顺序排列。
3.每个小组报告他们排列的结果,并进行互相比较。
活动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并总结长短的概念,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比长短的理解。
•结合实际情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并比较物体的长短。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过引导幼儿的观察和比较,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中的比较长短,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运算、比较和分类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物体长短的观察和比较能力的发展。
这个教案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比较长短、游戏比较、绘画比较、故事讲解和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在参与中理解和掌握长短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幼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通过观察实物和绘画等方式,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长短这个数学概念。
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8篇
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8篇数学比长短小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在故事情境中体会到做错事要勇敢地面对解决。
5 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活动准备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四、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通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五、活动延伸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教学反思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
最好是现成的物品。
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幼儿园小班比较长短教案
设计评价策略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评估他们对比较长 短概念的理解程度。
提问法
向学生提出问题,检验他 们是否掌握了比较长短的 方法。
测试法
设计简单的测试题目,评 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反馈
在学生完成任务或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 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
具体反馈
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提供具体的反馈意 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幼儿园小班比较长短教案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 • 作业布置 • 教师自我反思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01
让幼儿能分辨物体的长短,并学会 使用“长”、“短”等词汇来描述 物体的长度特征。
鼓励性反馈
在反馈中注重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和学习动力。
建议性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07
作业布置
阅读相关绘本或故事书
《比长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 帮助幼儿理解长短的概念。
《不一样的长短》
介绍不同物体之间的长短比较,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02
初步理解物体长短的相对性,能够 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能 够发现物体的长度差异。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 欲望。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的良好学习 习惯。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附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长短》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长短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掌握长短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比较过程中,能够注意到长短的细微差别。
三、教学准备1.教具:长短不一的小木棒、绳子、积木等。
2.环境创设:将长短不一的物品摆放在教室内,供幼儿观察和比较。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积极性。
(二)主题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摆放的长短不一的物品,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长短不一的物品,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长,哪个短。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长短的概念。
4.教师示范如何用语言表达长短,如:“这个绳子比那个绳子长”,“这个木棒比那个木棒短”。
5.组织幼儿进行“比长短”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内幼儿轮流用长短不一的物品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
6.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表达,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积木,引导幼儿用积木搭建长短不一的建筑物。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评价哪个长,哪个短。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反思:本节课的实践活动环节,幼儿参与度较高,搭建积木的过程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长短的变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找到长短不一的物品,与家长一起比较并表达长短。
2.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长短概念,如:比较鞋子、裤子等物品的长短。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长短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仍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短概念。
《比较长短》小班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长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了解长短的相对性。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长短。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长短的相对性,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短不一的物体(如小棍、绳子等),尺子,画纸,彩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短。
2. 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物体,让幼儿进行比较,并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比较结果。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比较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长短的相对性,让幼儿自己尝试组合长短不一的物体,使其相互匹配。
3. 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一组新的长短物体,让幼儿自主进行比较。
(2)幼儿尝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短,并记录在画纸上。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共同探讨测量方法。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长短物体,进行比较练习。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比较长度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比较长度练习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幼儿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延伸:1. 开展“长度大比拼”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一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并与同伴进行比较。
2.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发现长短不一的物体,与家长一起进行比较,并拍照记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是否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触摸,识别物体的长短。
2.培养幼儿比较物体长短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比较物体的长短。
2.学习用语言表达物体的长短关系。
教学准备:1.长短不一的木棒、绳子、塑料尺等物品。
2.画有长短不一的线段的图片。
3.教学卡片。
4.音乐CD。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猜猜看”游戏,让幼儿猜测教师手中的物品是长的还是短的。
二、主题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教具教师展示长短不一的木棒、绳子、塑料尺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幼:这是木棒,这是绳子,这是塑料尺。
它们有的长,有的短。
2.比较物体长短教师将长短不一的木棒、绳子、塑料尺等物品放在地上,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出这些物品中哪个是最长的,哪个是最短的吗?幼:这个木棒最长,这个塑料尺最短。
师:那你们能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这些物品吗?幼:可以。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物品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3.学习用语言表达物体长短关系教师展示画有长短不一的线段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物体长短关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张图片,这两条线段哪个长,哪个短?幼:第一条线段长,第二条线段短。
师:那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关系吗?幼: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
教师继续展示其他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物体长短关系。
4.游戏活动:找朋友教师将长短不一的木棒、绳子、塑料尺等物品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个。
每组中一个物品长,一个物品短。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你们要找到和自己手中物品长短一样的朋友,然后一起站在一起。
幼儿开始找朋友,找到后站在了一起。
师:恭喜你们找到了朋友。
现在请你们用手中的物品比较一下,哪个是长的,哪个是短的。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得小班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比较长短的概念。
2.学会使用比较长短的量词,如“比、最、更”等。
3.能够在比较长短的情境下,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教学内容1. 比较长短的概念首先,老师将会用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示范,例如:笔、橡皮、书等物品。
然后,老师会让学生根据这些物品,分别谈谈它们的长短。
这样,学生们就能够了解什么是比较长短了。
2. 比较长短的量词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探究物品,对比了物品之间的长短。
在这个基础上,老师会引导学生们学习使用比较长短的量词,比如:•比:用于比较两个物品的长短,如“这个比那个短”。
•最:用于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物品的长短,如“这是三个球里面最短的一个”。
•更:用于表达物品更短或更长,如“用这个笔比那个更长一些”。
3. 比较运算在学习了比较长短的概念和量词之后,老师会通过现实中的实物,让小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
例如,让学生比较长短不一的铅笔,或者让学生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身高等等,提高学生们的比较能力。
教学流程1.导入–老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对它们的长短进行观察探究。
–引起学生们想起什么是比较长短,以及比较长短的重要性。
2.学习–老师讲解比较长短的量词,示范使用每一个量词,并且巩固量词的差异性。
3.运用–让小班学生参与现实的比较运算,观察和比较物品的长短。
–引导学生们将比较长短的量词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比较能力。
4.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比较长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拼图、实物对比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巩固比较长短的概念和应用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创造有趣、有用、有挑战的教学环境。
教学机会此次教学可以让小班学生了解比较长短的概念,掌握基础的量词应用和比较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生动、轻松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们喜欢数学学科的热情,培养学生们的思维逻辑和判断能力。
2024年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用
2024年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三章《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比较长短”。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短比较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比较物体长短。
教学重点:长短概念的理解和比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直尺、长短不一的铅笔、绳子等。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课堂练习时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长短不同的物体,如铅笔、绳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2. 探索长短概念(5分钟)3. 比较长短方法(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比较物体长短,并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如重叠法、对应法等)进行比较。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比较,并解释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组合作(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长短概念2. 比较长短的方法直尺法重叠法对应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物体长短,并说明比较方法。
(1)铅笔和橡皮擦(2)书本和练习册答案:(1)铅笔长于橡皮擦,比较方法:直尺法。
(2)书本长于练习册,比较方法:重叠法。
2. 课后拓展:在生活中找出长短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长短概念和比较方法。
课后反思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长短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4年标准教案定制小班数学《比较长短
2024年标准教案定制小班数学《比较长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长度测量》,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32至34页,着重讨论比较物体长短方法和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比较,理解长度单位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使用直尺,准确比较物体长短,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物体长短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使用直尺比较物体长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教学PPT、长度不同物体若干。
学具:每组一套直尺、长度不同铅笔、测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日常生活场景,如书桌、铅笔、绳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些物体长短?”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教材第32页例题,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比较,以及长度单位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题,巩固比较长短方法。
4.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使用直尺和铅笔进行实际操作,比较铅笔长度,并记录在测量卡片上。
6. 知识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直尺,还有哪些工具可以测量长度?如何测量弯曲物体长度?六、板书设计1. 《比较长短》2. 内容:长度单位:厘米、米比较方法:直接比较、工具比较(直尺)注意事项:对齐、垂直、读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直尺测量你铅笔、书本、橡皮,并记录它们长度。
(2)思考:如何测量一张纸厚度?2. 答案:(1)学生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2)答案不唯一,可以采用累积法、折叠法等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比较长短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测量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长短》
1、通过让对同类物体进行长短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2、能够比较和区别物体的长短。
3、学习用并置的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3-1 3-2)
2、长短不同物品、幼儿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根魔棒,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让幼儿发现长短不同。
)
二、展开
1.通过操作,学习并置比较法。
教师出示长短不同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物品的名称、颜色、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用什么方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呢?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小结: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
与幼儿一起朗诵教师总结的儿歌,边说边操作。
两个朋友比长短,
先躺下,左对齐;
眼睛向着右边看,
就能比出长和短。
3.趣味练习:比较长短
观察图片,比较相同物体的长短。
请幼儿看看图片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并在最长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红色,
在短的铅笔下面的圆圈里图上蓝色。
4.分组操作,巩固方法。
请幼儿在小筐里分别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相邻两名幼儿相互交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掌握不好的幼儿。
三、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后,让幼儿通过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形成长于短的体验。
(活动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