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名词解释
商业经济学概论名词解释
商业经济学概论名词解释-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商业的产生分工:从生产的围观层次看,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进行合理的劳动而把劳动专业化的做法。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由一组不可再分的“操作”组成的,从这个角度分析,分工还可以表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如果一个人或组织将生产活动集中于某个职能的操作上,则成为专业化。
交换:马克思将交换分为广义交换和狭义交换。
广义的交换,既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如分工、协作),也包括生产品的交换。
生产品的交换是狭义的交换,包括产品交换和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是商品交换过程连续进行的整体。
简单商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最初形式和直接形式,是生产者之间或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直接交换方式。
其在第二次大分工之前出现,但之后获得普遍发展。
一方面,大分工导致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由此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简单商品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产生了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执行货币职能,逐渐成为占优势和普遍的货币商品,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
(商品生产者直接承担将产品出售给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的商品交换事务)复杂商品流通:商品生产者将其承担的商品交换职能独立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的商业形式。
商品流通本质:商品流通是形式,产品实现是本质。
商品流通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产品的市场实现问题。
一.产品市场实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二.以市场实现为轴心组织商品流通,要求以销售为中心,即以满足消费为中心来组织商品流通。
商业内涵:商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方式”。
商业是商品交换的形式,只有商品交换的发达方式才叫商业。
第一,商业是一种商品买卖行为,但并非所有商品买卖都是商业;第二,商业是由专门的人经营的专门行业,是介于商品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第三者之间的专业”;第三,商业和独立的货币投资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概论知识点总结
经济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基本概念1.1 经济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物质财富的活动及其规律。
1.2 商品商品是指具有价值并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物品或服务,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单位。
1.3 市场市场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和机制,是供求关系的表现。
1.4 买卖双方买卖双方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主要参与者,买方追求满足需求,卖方追求利润。
二、供求关系2.1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决定价格和数量的基本因素,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2.2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数量的关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
2.3 市场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将达到均衡,这一点被称为“市场清算”。
三、价格理论3.1 价格的基本功能价格在市场经济中有三个基本功能:资源配置、成本决策和收入分配。
3.2 价格的决定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利润水平、商品质量等。
3.3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或供给的变化程度,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四、生产要素4.1 劳动力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4.2 资本资本是指生产资料和设备,是劳动力的补充和扩展,资本的积累对生产效率和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4.3 土地土地是一个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
五、市场结构5.1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市场上有大量买卖双方,市场价格是自由竞争的结果。
5.2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卖方控制市场,能够通过限制供应或者提高价格获取额外利润。
5.3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卖方主宰市场的情况,寡头市场需要一种监管机制来防止滥用市场权力。
六、产权和市场经济6.1 产权的作用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对产权的保护和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学概论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经济学一、经济学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我们社会中的家庭、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的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作为社会科学,它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是家庭、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的行为;但是社会行为有许多种,经济学只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而把其他行为留给了其他学科去研究。
那么什么是经济行为呢?它是对稀缺资源的选择行为。
在经济学中,社会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品。
经济学的“土地”是指包括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劳动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资本品是指人类制造出来的用于生产的东西。
资源是稀缺(scarcity)的。
稀缺这个词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
为什么资源的获得是有限的呢?在人类需要的无限性面前,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说资源的有限是相对的有限,是相对于人类无限需要而言的。
既然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家庭、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的无限的需要就无法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同时满足。
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家庭、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面临选择(choice)问题。
经济学中的选择是指组织在资源配置面临多种可能性的时候,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择优行为。
显而易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就是选择,而选择的内容就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的最基本的选择内容是什么呢?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济的最基本的选择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于经济中没有足够的资源去生产社会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即欲望总是超出可用资源,因而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并且舍弃那些相对次要的行为和商品。
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可以生产产品的机会是很多的,它的各种用途的总和被称为机会集合(opportunity sets)。
但我们可以将这众多的机会抽象为两种:例如民用品和军用品。
在几何上,一国经济资源能够生产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的轨迹被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这样,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两个坐标轴之间的区域表达经济的机会集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1. 供给: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2. 需求: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3. 市场:指供求双方进行交换的地点或渠道。
4. 均衡价格:指市场上供求达到平衡时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5. 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供应者的情况。
6.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或产生不公平现象的情况。
7.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
8. 通货紧缩: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情况。
9.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10. 通货:指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
11. 增长率:指在一段时间内经济规模扩大或减小的速度。
12. 失业率:指在劳动力总量中没有就业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13. 预期效应:指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期来行动。
14.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多于进口的情况。
15.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多于出口的情况。
16.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对外经济交易的收入与支出平衡。
17. 弹性:指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18. 垄断定价:指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19. 成本效益分析:指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佳选择。
20. 政府干预:指政府通过政策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
21. 外部性:指经济活动对除参与者之外的人或组织产生的效益或成本。
22. 资本:指用于生产的物质或货币形式的资产。
23. 劳动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总量,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4. 不完全竞争:指市场上有多个供应者或需求者,但市场力量不够强大以致无法实现完全竞争的情况。
25.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经济学概论的知识点整理
经济学概论的知识点整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涉及到个人、企业和国家等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
在经济学概论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经济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财富的科学。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稀缺性、选择性、机会成本和边际效应等。
稀缺性指的是资源有限而需求是无限的;选择性指的是在有限资源下做出选择;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成本;边际效应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资源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二、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它以市场价格为导向,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自由交换商品和服务。
计划经济是由中央政府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它以计划和指令为导向,中央政府对生产和分配进行控制。
三、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价格上涨;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价格下跌。
四、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别衡量了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需求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供给弹性大于1表示供给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供给弹性小于1表示供给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五、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
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
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生产函数可以衡量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六、成本和收益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1. 经济学 (Economics)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的科学。
它研究个人、企业和政府在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所作的决策,并揭示了经济体系的运作方式。
2. 供给 (Supply)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生产者的预期利润等因素。
3. 需求 (Demand)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数量取决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收入、消费趋势、个人偏好以及市场情况等因素。
4. 市场 (Market)市场指的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机构或机制。
在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买卖来交换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价格和数量的协商。
5. 垄断 (Monopoly)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唯一的供应者或销售者,他们掌握着市场的全部权力。
这使得垄断者能够控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并对市场产生影响。
6. 通货膨胀 (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经济需求,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通常伴随着物价上涨,对经济活动和消费者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7. 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总体表现和稳定物价。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做市操作和定向准备金等手段来实施。
8. 贸易 (Trade)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购买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增长,并且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互动。
9.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DP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增长的重要指标。
10. 通货紧缩 (Deflation)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不足以满足实际经济需求,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上升。
西方经济学概论 名词解释
8。 短期变动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量对可变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4.微观经济学: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19.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又可进一步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
20.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
21.供给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10.效用函数:某一种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11.等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
12..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1.总效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22.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经济学概论名词解释
《经济学概论》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主体如何选择,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方式的一门社会科学2.实证经济学:是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设的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结果,它不对现象进行好坏或坏的评价也不对应该如何做进行问答3.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简单称作需求弹性,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作出的反应程度4.消费者均衡:指的是消费者达到最大满足程度,也即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得总效用最大时的一种状态5.效用:经济学把消费者从商品和劳动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称为效用6.恩格尔曲线:是反映货币收入量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它又被称为收入—需求曲线7.完全竞争市场:也称为纯粹竞争市场,是一种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竞争得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最具效率的一种市场结构8.市场失灵:一般将市场作用受到限制的情况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并不是认为市场完全不好,而是指市场没有实现或不能实现可能达到的理想效果9.公共物品:就是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10.外部性:是指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者支付全部成果,结果,社会所得到得收益或成本与经济行为人的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私人的最优与社会的最优产生偏差,从而自发行为导致低效率11.科斯定理:可以概括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12.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办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从而使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的动机13.委托代理:是指由于委托人不能确切了解代理人能力与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代理人追求自己利益目标的行为可能会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失14.机会成本:是以放弃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样的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来衡量的1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6.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17.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18.充分就业:如果一个社会只存在这类自然失业,而不存在或已消除了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这种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19.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事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20.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21.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水平的这种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波动22.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增减政府支出或者调整税收等手段来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23.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24.存款准备金比率:其核心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以控制其贷款2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量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MPC表示26.菲利浦斯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提出的一条用来表示失业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经济学概论练习题名词解释
经济学概论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第二章价格理论一、名词解释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Qs与商品的价格p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增加,价格下降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减少,因此供给量Qs是价格p的单调递增函数,称为供给函数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需求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供给弹性是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即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第三章消费者决策一、名词解释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总效用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消费水平,即消费的物品与劳动数量越多,总效用越大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消费量额外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第四章生产者行为一、名词解释生产函数答:生产是企业把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过程,把投入和产出联系在一起的是生产技术;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我们称之为生产函数;要素报酬递减率答:要素报酬递减率又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答:等产量线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量可以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生产出来;边际技术替代率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成本函数答: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理论主要分析成本函数;短期成本答:由于短期有部分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短期成本分为:短期固定成本FC、短期变动成本VC、总成本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变动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平均成本答: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量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答:是指企业在短期由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答:是企业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长期成本答:长期成本是指规模可以变动,各种要素数量都能够变动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必须花费的可能的最低成本;第五章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也是几个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卖者的成本;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二级差别价格:垄断者对出售一定数量的物品收取一种价格,对另外一种数量的同种物品收取另一种价格,所以又称为批量定价,既不同的批量采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差别价格:是垄断者对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采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民生产净值: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个人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投资乘数: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政府购买乘数: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例,其数值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当政府购买增加时,国民收入会以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倍或者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倍增加.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自主消费:指总消费中由于外生变量决定的那部分支出;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不是由于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那部分消费;引致消费:指由内生变量而引起的消费.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由国民收入变动决定的消费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自主储蓄:根据各个银行自身的情况自主吸收居民存款的方式就叫做自主储蓄;引致储蓄:自发储蓄的对称,指居民在储蓄中由外生变量引发的引导性存款的方式;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增加或者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用字母I表示;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投资函数:与利率变化,自主投资有关的投资量函数i=e-dre是自主投资,是即使利率r为0时也会有的投资量;d是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自主投资:是指不受国民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品等经济情况影响和限制的投资;引致投资: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1.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产生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
2.供需理论: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市场上商品和劳动的定价是如何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它研究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为对总体效益的影响。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是决定个人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4.生产与成本:生产与成本是研究企业如何生产产品以及生产成本如何形成的经济学理论。
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差异以及企业间的竞争程度。
熟知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经济效果的偏离。
其中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和市场势力等问题。
7.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的方法。
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投资和消费等指标。
8.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活动的长期趋势和速度。
经济发展则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包括人口增长、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9.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
通货膨胀则是指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是与之相关的关键概念。
10.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全球化则是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移民等活动日益加深的现象。
比较优势、关税与贸易壁垒、汇率和贸易政策是研究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以上只是经济学概论中的一部分知识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复杂而深入的学科,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学习和掌握。
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分子是总产出(即,CDP),分母是资本、劳动和资源的加权平均数。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增长是构成生产能力的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都影响着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总投入量(即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投入量)以及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生产率),其他(诸如土地、非正常因素、农业气候、劳动争议、需求强度)可以略而不计。
由于全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变化,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常被用以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且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也常常用技术进步替换全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
3、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4、挤出效应(Crowing out):“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经济学概论第5-7章答案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是指一种不存在丝毫的垄断因素方面的作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与买者垄断 (Monopsony)能同时调节)。
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三级价格差别:即对于同一商品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意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答:因为理论上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无需做广告。
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
2、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3、“虽然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亏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答:同意。
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
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
因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固定成本不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4、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平行的线,而行业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为什么厂商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都会是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曲线?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否也一定是向右上倾斜的?答:由于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销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因此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和横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商品的售价。
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
经济学概论复习笔记
经济学概论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对经
济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下面是对经济学概论的复笔记:
1. 经济学基本概念
- 经济学: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市场上对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购买能力,供给是指市场上某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 机会成本:进行某项活动时,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其他活动。
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 市场经济: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源分配的经济系统。
- 计划经济:由政府计划决定资源分配的经济系统。
3. 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
- 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
- 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手工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方式。
4. 经济体制
- 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基础,实行私有制的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体制:以计划为基础,实行国有制的经济体制。
- 混合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体。
5.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
- 经济周期:经济长期波动的一种规律。
6. 货币和通货膨胀
- 货币:指用于在市场上交易的支付手段。
-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过度扩大,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以上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笔记,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
你考试顺利!。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名词解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类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以及资源的利用方式。
在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专门的名词和概念需要加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经济学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指的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提供量,它受到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则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价格、收入、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有利可得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次选择都存在机会成本。
例如,一个企业决定购买机器设备用于生产,那么它放弃了将这笔资金用于其他投资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
3.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再购买或再消费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帮助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和选择。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4. 弹性弹性是指商品价格或供给需求对某种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通过研究弹性,可以了解市场的相应能力和供求关系的稳定性。
5.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上涨的过程。
通货膨胀通常由货币供应增加、需求过度扩张等原因引起。
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的购买力逐渐上升,导致物价下降的过程。
虽然通货紧缩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但也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减缓和不稳定。
6.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波动和变化。
经济周期通常包含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
繁荣阶段是指经济增长和就业率高涨的时期,衰退阶段是指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的时期,复苏阶段是指经济重新恢复增长的时期,萧条阶段是指经济活动低迷且失业率上升的时期。
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概论
1 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是研究决定价值资源分配的社会性原理、过程及结果,和决
定消费、生产、交换、保存等经济活动结果的经济特征与规律的学问。
又称社会生产经营行为科学。
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的基础学科。
它指导
经济规律的阐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的探索。
2 概念
经济学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包括价值、货币、市场、投资、效率、利润、产出、消费、成本等概念和诸如物价的涨落等问题。
它既从宏
观层面,以政府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调节、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比较
研究等问题展开,也从微观层面,从消费者决策、效用决策、企业决策、产品兼容个别行为研究展弋。
3 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分析基本方法涵盖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经
济模型、经济发展基本过程分析、实验室分析、案例分析等。
其中比
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是最为流行和重要的研究方法。
4 目标
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国家和企业的
经济目标。
经济学专注于提供关于如何利用限量资源来满足更大的需
求的答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的实现。
它致力于寻求如何最好地
使用和调整资源,以满足最终的目标,例如实现有效的组织治理。
综上所述,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利用理论和实证的手段,研究和阐释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提供帮助和指导以达到有效的经
济管理。
(word完整版)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文档
经济学名词讲解大全汇总名词大全1.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若是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对照就拥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 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企业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局部来自高风险集体。
3. 选择本钱〔 Alternative cost 〕若是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本钱,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本钱。
4. 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若是P1 和 Q1 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 〔Q1-Q2 〕〔 P1 +P2 〕/ 〔 P1-P2 〕〔 Q1 +Q2 〕5. 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加者拥有的信息其实不一样样。
比方,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平时要比潜藏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本钱〔 Average cost 〕平均本钱是总本钱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本钱。
7. 平均固定本钱 (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本钱是总固定本钱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 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 平均可变本钱〔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本钱是总可变本钱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 (Beta〕β胸襟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以分其他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全部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怎样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 (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出入平衡图〔 Break -even chart 〕出入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销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本钱是怎样变化的。
出入平衡点是为防范损失而必定卖出的最小数量。
经济学概论机会成本名词解释
经济学概论机会成本名词解释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为了选择某种行动或决策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简单来说,它是指当你选择做某件事情时,你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所带来的损失。
机会成本的存在是由于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经济现实。
当面临多种选择时,选择其中一项意味着无法选择其他项,因此要考虑所放弃的那些选择所带来的损失。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两个选择:去看电影或者去打篮球。
如果你选择去看电影,那么你放弃了打篮球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机会成本就是打篮球的收益或享受所带来的价值。
即使看电影也可能很有趣,但你要为此放弃了其他可能的活动。
机会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决策的权衡和资源的分配。
人们经常面临各种选择,而理性的决策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机会成本,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机会成本不仅限于货币成本,还可以包括时间、努力、机会失去等方面的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
缺资源,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是人
的行为(人的选择行为)进行着资源的
配置。
3)机会成本: 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
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4)理性人: 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
实现其目标的人。
5)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
量调整。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6)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做出关于世界是
什么样子的描述。
7)规范表述:规范性的,做出关于世界应
该是什么样子的描述。
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
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
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
形。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9)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
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会减
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
需求量增加。
10)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
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
物品价格下降,该种物品供给量减少。
11)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
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12)低档物品:当收入减少时,如果一种物
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物品就被称为抵
挡物品。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13)弹性:用来衡量消费者对物品变动的反
应程度。
14)总收益:某种物品的买家支付从而卖家
得到的量。
15)需求价格弹性:衡量某种商品需求量相
对变动对于价格相对变动的敏感性程
度。
16)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某种商品需求量的
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
反应的敏感程度。
17)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衡量某种商品需求
量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相
对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8)价格下限: 出售一种物品法定最低价
格。
19)价格上限: 出售一种物品法定最高价
格。
20)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
进行分配的方式。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21)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
最高量。
22)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
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23)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
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24)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
大利益的特征。
第10章外部性
25)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
影响。
26)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
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27)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和遵守协议
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28)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
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29)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
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
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
题。
第12章生产成本
30)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
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31)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
本。
32)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33)隐形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
成本。
34)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
成本与隐性成本。
35)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
而减少的特性。
第13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3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
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的市场。
37)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
收益的变动。
38)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第14章垄断
39)垄断企业: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
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40)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
或者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
一种物品或者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41)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
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第15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42)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43)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它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校正
44)真实GDP:按基年价格(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它经过通货膨胀校正45)投资: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
46)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第16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47)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48)名义利率: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49)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50)通货膨胀率:是从上一年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第17章生产与增长
51)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52)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53)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第18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54)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55)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56)债券: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57)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代表对企业所获得利润的索取权。
58)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59)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税收收入短缺。
第20章失业
60)失业率:劳动力中失业者所占的百分比61)自然失业率:失业率围绕它而波动的正常失业率。
62)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背离。
63)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寻找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64)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
第21章货币制度
65)准备金: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66)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67)贴现率:美联储向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68)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向另一家银行进行隔夜贷款时的利率
69)货币乘数:银行体系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
7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决策者对货币供给的安排
71)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买卖美国政府债券
第22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72)货币数量论:对物价水平如何决定以及为什么它一直在变化的解释。
73)货币中性:货币供给变动对真实变量的无关性。
7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