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苏氨酸的制备

合集下载

苏氨酸生产工艺原理及其应用

苏氨酸生产工艺原理及其应用

连消系统
维持罐:使加热后的培养基在维持罐中保温一段时间,以达灭菌目的。维持8-10min。
四效浓缩糖:藉加热作用使部分水汽化,达到生产所需要的糖液浓度。
苏氨酸发酵基本原理
二 级
二级种子的扩大培养是为 了保证发酵所需的足够的 菌体数量。 菌体的生长四阶段,即适 应期、对数生长期、平衡 期和死亡期。 苏氨酸二级种子质量标准: △ OD:0.3、Rg2.0/1.0。 二级控制条件: T37℃、pH7.1、通风比1: 0.4v/v.min、接种量 0.01143% 、罐压08h0.08MPa 、 812h0.1MPa 、初定21m³ 。
苏氨酸基础知识
1. 目前本公司是以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进行纯种培养后利用物理分离的方式得到湿品 苏氨酸在经闪蒸烘干生产出成品L-苏氨酸。 2 . L-苏氨酸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苏氨酸(包装成品)
苏氨酸生产工艺
1 2 3
苏氨酸工艺生产流程及原理 苏氨酸工艺生产操作规程
苏氨酸工艺生产主要设备
苏氨酸总工艺路线
苏氨酸提取基本原理
干燥:指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湿分(如水)汽化并排除,从而得到较干物料的过程。
烘 干
干燥目的:一便于产品包装贮存运输;二水分低产品性质稳定, 有较长的保质期。 加热空气经风道由主机底部进风口切向进入,在塔内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物 料由加料器均匀地加入主塔,易分散物料在气流的强烈冲击下迅速分散,同时与热 气流进行热交换而完成干燥任务;不易分散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被主塔 底部的多层刀片粉碎并微粒化,直到旋转气流能够带动物料上升。
苏氨酸提取基本原理
结晶良好区域是在介稳区左下方, C’D’ 线和 AB 线之间 育晶的原理:当溶液中同时有大晶粒存在, 则微小晶粒溶解而大晶粒长大,直至

L_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

L_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

第28卷第5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28,N o .52007年10月Journa l o fH enan Un iversity of Techno l o gy(N atural Sc i e nce Edition)O c.t 2007收稿日期:2007 06 05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6AA02Z216)作者简介:黄金(1979 ),男,安徽利辛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673 2383(2007)05 0088 05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黄 金,徐庆阳,陈 宁*(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300222)摘要:介绍了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用途、生产方法,重点介绍了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生产现状.依据代谢调控理论综述了L-苏氨酸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及研究实例,并对L -苏氨酸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L-苏氨酸;生产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1 2 文献标识码:A0 L-苏氨酸的理化性质苏氨酸(Threon i n e)化学名称为 -氨基- -羟基丁酸,1935年由W.C .Rose 在纤维蛋白水解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1936年,M eger 对它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因结构与苏糖相似,故将其命名为苏氨酸[1].苏氨酸有4种异构体,天然存在并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是L-苏氨酸[2].其化学结构式为:图1 L-苏氨酸结构式分子式为C 4H 9NO 3,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2,熔点为255~256 ,比旋光度[ ]20D=-25.0~-29.0 (5m ol/L H C l),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微甜;解离常数p K COO H =2.15,p K N H2=9.12,等电点p I(25 )=5.64,溶解度为20g /100m L 水(25 ),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1 L-苏氨酸的应用在人体和动物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第4种氨基酸[3-6].苏氨酸在人的生长发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以及医疗等方面.在食品方面,由于当前食品加工度高、生产量大、保存期长、流通领域广,营养素容易受到破坏和损失,需要加以补充.因此,食品强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氨基酸类强化剂在食品强化剂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苏氨酸与葡萄糖共热可产生焦香味,有增香作用.一般与其他氨基酸合并用于强化谷物,有时也用于糕点、婴儿食品、牛奶中,起抗氧化作用[7].在饲料添加剂方面,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一起列为4大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未成年仔猪和家禽等.苏氨酸是畜禽饲料中的重要元素,在畜禽饲料中添加苏氨酸,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衡各种氨基酸,促进蛋白质沉积,降低动物氨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改善饲养条件.在医药工业方面苏氨酸应用也十分广泛,其铁盐可作抗贫血药,可用于配置氨基酸输液和综合氨基酸制剂,同时其自身还具有促进人体发育和抗脂肪肝的药用疗效,也是制造高效抗生素单酰胺菌素的中间体,以及用于生化研究.在临床上苏氨酸还具有提高免疫的功能:苏氨酸有促进骨髓T 淋巴细胞前体分化发育成为成熟T 淋巴细第5期黄 金等: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89胞的作用.苏氨酸是谷蛋白中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对人体皮肤有保湿作用.在膜蛋白中苏氨酸的羟基能与寡糖链结合,对保护细胞膜起重要作用.此外,苏氨酸代谢生成甘氨酸,提供一碳单位.另外,苏氨酸是11种、14种、17种、18种、20种氨基酸大输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氨基酸大输液常用于手术前后、创伤、烧伤、骨折、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在临床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 L-苏氨酸生产方法研究进展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8]、化学合成法[9]和直接发酵法[10].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因其存在种种弊端,工业化生产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直接发酵法以其生产成本低、资源节约、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化生产L -苏氨酸的主要方式.2.1 蛋白质水解提取法苏氨酸主要以L 型存在于血粉、角蹄、玉米麸质粉、棉籽饼、丝胶等天然蛋白质中,可将上述蛋白质经水洗、搅碎、干燥、酸解得水解液经浓缩得浓缩液,用活性炭脱色、上柱,接收液作纸层析,收集苏氨酸部分.但该方法存在不少问题,操作复杂,需处理大量洗脱液,最主要的是苏氨酸在这些蛋白质中含量较低,尤其是提取目标氨基酸时,其他氨基酸作为废料处理掉,造成资源的浪费.2.2 化学合成法苏氨酸的化学合成路线,主要有巴豆酸法、乙酰乙酸乙酯法、甘氨酸铜法及不对称环氧化法等,其中路线较短、收率较高、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方法是甘氨酸铜法.2.2.1 巴豆酸合成法巴豆酸在乙醇中进行汞化反应,再经溴化、脱汞、氨化得DL-苏氨酸.该法反应条件缓和、产率也不低,但步骤较繁、溶剂成本高,加之含汞废液处理困难等,使其利用价值不大.2.2.2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将乙酰乙酸乙酯氨化、还原,即可得DL-苏氨酸,该路线反应条件要求高,且产率低.2.2.3 甘氨酸铜合成法甘氨酸由于与Cu 2+络合,生成螯合物,从而增强了 氢的酸性,更利于其与乙醛缩合,最终脱去铜,生成DL-苏氨酸.Cu 2+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有用五水硫酸铜或氯化铜与甘氨酸和乙醛来制备的.Aune 则采用中间体双(2,5-二甲基-4-恶唑烷羧酸酯)二水合铜,与甘氨酸反应合成DL-苏氨酸.这样,可以较大地提高产率.但成本也大大增加了.通常,采用廉价的Cu(OH )2CO 3和CuC l 2为催化剂.合成路线如图2.图2 甘氨酸铜合成路线2.2.4 不对称环氧化法不对称环氧化法,具有选择性高的优点,但由于其反应过程复杂,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法以C H 2C HC H (OH )C H 3为原料,双键经环氧化后,与phCONCO 反应,生成五元杂环化合物,再酸化开环,生成DL-苏氨酸.2.2.5 非水相反应合成以苯为溶剂,将氰基乙酸丁酯与乙醛,在30~35 搅拌反应6h ,经过滤,酸化滤液,可得88%的苏氨酸.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甘氨酸铜合成法得到普遍使用.该法成本低,合成路线短,产率高(以甘氨酸计,可达80%以上).但铜盐的回收再利用,离子交换脱铜过程繁杂、且洗脱液不易浓缩.2.3 微生物发酵法直接发酵法是借助于微生物具有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氨基酸的能力,通过对特定微生物的诱变处理,选育出营养缺陷型或结构类似物抗性菌株,以解除代谢调控中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从而达到过量积累某种氨基酸的目的[11].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工业微生物生物化学信息的增多、特别是工业生物载体系统的成功构建,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前苏联研究者开始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苏氨酸菌种[6],为优良的L -苏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产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使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L -苏氨酸成为一种廉价的工业化生产方法.90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2.4 L -苏氨酸代谢调控育种研究2.4.1 L-苏氨酸合成及调控机制由L-天冬氨酸为起点产生L-苏氨酸和L -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3所示.图3 L-苏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 整个合成途径中含有两大节点,即由L-丁氨醛酸合成L-赖氨酸或高丝氨酸以及由高丝氨酸合成L-甲硫氨酸或L-苏氨酸直至L-异亮氨酸.前一节点两条途径的代谢流的流向由高丝氨酸脱氢酶(H D)和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对其共同底物丁醛氨酸的相对亲和性控制.这两个酶的编码基因分别为ho m 和dapA.在正常情况下,HD 的第五亲和性以及转化率是其竞争对手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25倍,因此碳源主要流向苏氨酸-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但当生产菌细胞内L-苏氨酸大量积累时,由于HD 对L-苏氨酸的变构抑制作用极为敏感,从而导致丁氨醛酸优先合成赖氨酸[12-15].L-苏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中二氨基庚二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及异亮氨酸中的碳原子都来源于天冬氨酸.其共同途径的第一步是由3种不同的门冬氨酸激酶所催化的.天冬氨酸激酶I 能被苏氨酸抑制,它的合成被苏氨酸及异亮氨酸所阻遏.天冬氨酸激酶II 的合成则被甲硫氨酸所阻遏.而赖氨酸则能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并且阻遏其合成.从丁氨醛酸到高丝氨酸的则由两种不同的高丝氨酸脱氢酶所催化的,高丝氨酸脱氢酶I 的合成可被苏氨酸及异亮氨酸阻遏,其中苏氨酸又能抑制其活性;而高丝氨酸脱氢酶I 的合成由甲硫氨酸所阻遏[16-17].2.4.2 育种实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志村、植村两位教授采用添加前体物的方法发酵生产苏氨酸.国外从60年代就开始有直接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的报道.70年代末苏联的研究者们用基因工程菌规模生产L-苏氨酸.国内从1982年才开始有L -苏氨酸产生菌选育的报道,黄和容等报道了以钝齿棒杆菌(C orynebacteri u m crenatum )为出发菌株选育苏氨酸产生菌,产量为13g /L ;1986年檀耀辉等报道以乳糖发酵短杆菌(B revibacterium lacto fer m entum )出发选育出一株L-苏氨酸产生菌,在适宜条件下发酵72h 可产酸16g /L ;1990年沈阳药学院的常尊学等用亚硝基胍(NTG )和紫外线(UV )诱变处理黄色短杆菌获得一株苏氨酸高产菌株ME7(AHV rAEC rM et E th s),在含有葡萄糖10%的培养基中发酵48h 可积累L -苏氨酸17.9g /L.2000年韩国K.-H.Song H.-H.Lee 等构建一耐高盐浓度菌株H S528在5L 罐发酵产酸可达74g /L .2002年华东理工大学沈琼构建苏氨酸基因工程菌E.coli V NBk B -3507发酵48h 产酸52.7g /L .2005年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公司的王焕章、吴新等人利用大肠杆菌K12通过同源重组缺失苏氨酸脱氨酶基因,筛选L-Ile 营养缺失菌株,导入苏氨酸操纵子质粒,获得基因工程菌E.coliTHR 6,发酵32h 产酸可达75g /L .2006年韩国的M an -H yo ,H ong -W eon Lee 等利用蛋氨酸缺陷菌大肠杆菌MT201,添加生物素和蛋氨酸发酵33h 产酸可达80.2g /L .3 L-苏氨酸市场概况及展望苏氨酸为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年增长率达到20%多.我国市场多年来对苏氨酸的需求平衡,近几年市场开始升温.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需大批进口.预计今后国内外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量还将以较大比率上升,短期内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无法根本解决,仍需进口.因此,开发苏氨酸市场前景看好.最近几年,全球苏氨酸市场以每年20%多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亚洲、北美等地区的需求快速增长.需求的旺盛拉动了生产,1993年,全世界苏氨产量为4000,t 1996年为5000,t 1999年猛增至2.5万,t 2001年达3万,t 2002年达4万,t 目前约为5万,t 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左右.全世界主要的苏氨酸生产企业为日本味之素公司、德国德固赛公司、美国AD M 公司、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等.这几大公司的产量占全球份额的90%左右.其中,日本味之素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苏氨酸生产企业,多年来该公第5期黄 金等:L-苏氨酸的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91司生产的苏氨酸占据全球市场60%以上的份额.日本协合发酵工业公司和美国AD M公司分别拥有1万t和5000t的苏氨酸生产规模.近年来,这两大企业密切合作,拟共同投资生产苏氨酸等氨基酸产品.此外,韩国希杰公司、Che il三星印尼公司等也生产苏氨酸.由于市场持续热销,各公司都有意扩大苏氨酸的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的苏氨酸市场仍有多个增长点,发展空间广阔.首先,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用量将持续大量增加.近10多年来,我国饲料工业产量平均年增幅达到2位数.现在全国饲料年产量已超过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各种饲料添加剂的产量将达300万,t市场对苏氨酸的需求量将达到6万~8万.t其次是医药及其他领域.氨基酸大输液一直是临床用量很大的品种,苏氨酸是其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多种氨基酸饮料正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流行,今后将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扩展.氨基酸在化妆品特别是中高档化妆品中的用量也在增多.此外,多种氨基酸片剂及口服液等保健产品现已在我国市场上崭露头角,∀瑞年#、∀万基#∀金日#等品牌的多种氨基酸保健品市场销售状况良好.各种营养食品对氨基酸的需求也在增加.参考文献:[1] 贾冬舒.苏氨酸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J].饲料广角,2006(1):28 29.[2] 蒋莹.氨基酸的应用[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 冯美卿,瞿超进.L-苏氨酸制备方法评述[J].河北工业科技,1999,16(4):15 18.[4] Debabov V G.The threonine story[J].AdvB ioche m Eng B iotechno,l2003,79:113 136.[5] Leuchtenberger W.Am i n o acids:Techn ica lproducti o n and use[M]//Roehr M.B iotechno.l VC H,W e i n he i m,1996:465 502[6] Debabov.M ethod for preparing stra i n s w hichproduce a m i n oac i d s:U.S.A,4278765[P].1981 07 14.[7] 焦瑞身.微生物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6 17.[8] 常尊学,李福德.L-苏氨酸产生菌选育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0,7(3):185 188.[9] Y a m ada.Process for produc i n g L-threonineby fer m entati o n w ith Prettger.i U.S.A:5342766[P] 1994 08 30.[10]K ra m er R.Geneti c and physi o l o g ica l approaches f o r production o f a m i n o acid[J].J B i otechno,l1996,45:1 21.[11]Furuka w a S,O zaki A,Ko tan i Y,et a.lB reedi n g of L-threonine hyper producer o fE scherichia co li K12[J].B ioc h i m B i o physRes Co mmun,1988,18:788 795.[12]Ji n-H o Lee,Dong-Eun Lee,Bheong-UkLee,et a.l G lobal analyses o f transcr-ipto m es and proteom es o f a parent strain and anL-threonine-overproducing m utant stra i n[J].Jour nal of Bacteriology,2003,185:54425451.[13]Y ang-H oon K I M,Ji n-Seung PARK,Jae-Yong C HO,et a.l Proteo m ic response ana l y sis of a threon i n e-overpr oduci n g m utan tof E scherich ia co li[J].B i o che m J,2004,381:823 829.[14]Cohen G N.The co mm on pathw ay to l y si n e,m e t h ionine,and threon i n e.Am ino acids:B iosynt h esi s and genetic regu lation[M].Addison-Qesley Publish i n g Co,I nc,1983. [15]W illia m E,K arsten,Ja m es R.Purification o faspartase and aspartok i n ase-ho m oserine dehydrogenase I fro m Escherichia coli by dye-li g and chr o m atograpgy[J].Analytical B i oche m istry,1985,147:336 341.[16]M ark JM,Tho m as J S.Starvation for d ifferen tnutr i e n ts i n escher ic h ia co li resu lts i n d ifferentia lm odu lation o f rpoS levels and stab ility[J].Journa l of Bacteriology,2005,187:434 442[17]Y en-Fang K eng,Ronald E.Spec ific ity o f aspartok i n ase III fro m E scherich ia coli and anexa m i n ation of i m portant ca talytic residues[J].Archives o f B ioche m istry and B iophysics,1996,335(1):73 81.92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T HE METHODS AND STUDY EVOL UT I ON OFL-T HREON I NE P RODUCT I ONHUANG Ji n,XU Q i n g yang,C H E N N i n g(S chool of B ioeng i n eering,T i a njin Un i v ersit y of Science&T echnology,K ey Laboratoryo f IndustrialM icrob iology,T i a njin300222,China)Abst ract:The physicoche m ica l properties,u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 f L-threon i n e w ere introduced.The producti o n m ethods,especially m icr obia l fer m entation m ethod,w ere d iscussed.Based on developm ent o f in ter national and do m estic studies,the L-threonine b i o synthesis exa m ples and m etabo lic regulation m echan is m w ere i n troduced.M oreover,the m arket perspective of L-threonine w as pr ospected.K ey w ords:L threon i n e;pr oducti o n m et h ods;study evo l u tion(上接第87页)BI OLOG I CAL RESEARCH ON CON J UGATED LI NOLE I C ACI DISO M ERASE OF M ICROORGAN IS M SWANG H ong j u n,CAO Ji a n,WANG Yu j u n,DONG L,i X I A NG L i x i n,Z HANG Lin (Colle g e of B iologicalE ngineering,H enan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 i n a)Abst ract:Am ong all o f the CLA iso m ers,c9,t11-18∃2and t10,c12-18∃2iso m ersw ere consi d ered to be t h e t w o w ith m any i m portant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carci n ogen ic activity,antiather ogen i c acti v i ty,as we ll as the ab ility to reduce body-w eigh,t enhance g r ow th pro m oti o n and reduce the catabo lic effects o f i m m une sti m ulation,and thus sho w ed a w ide fie l d of applicati o n i n m edic i n e,food,healt h care and cos m etic i n dustry.So m e m i c roor gan is m s could produce con j u gated li n o le i c acid i s o m erase(EC5.2.1.5),wh ich cou l d catalyze t h e c he m ica l reaction o f li n o le ic ac i d(LA)to e ither or both of the t w o CLA iso m ers w ith the above physi o log ica l activ ities.Therefore,the production o f con j u gated li n ole ic ac i d through b iolog ical m ethod w as considered to be the develop i n g trend i n the f u ture,so con j u gated lino leic ac i d iso m erase has been attracting t h e attention o fm any researchers in and abroad.H o w ever,distribution of th is enzy m e i n species,the ir evo lu ti o nary relati o nship,its biological functi o n i n v ivo,acti v e cen ter and catalytic m echan is m etc haven%t been re vealed by now,effective expressi n g o f reco mb i n ed conjugated li n o l e ic ac i d iso m erase using genetic eng i n eering technique also re m ains to be a prob le m.Progress achieved i n the field o fb iolog ical study of con j u ga ted li n o leic acid iso m eras i n recent years,such as distribution o f conjugated li n ole ic acid iso m erase,bio l o g ica l function, proposed cata l y tic m echanis m,clon i n g and expression o f the gene w ere summ erized in t h is paper,pri m ary a nalysis o f the kno wn sequences of the enzy m e using b i o infor m atics m ethod were also put for w ard.K eywords:Con j u gated lino leic aci d iso m erase;bio l o g ical function;gene clon i n g and expressi n g;sequence a nalysis。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ⅴ)—dl—别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ⅴ)—dl—别苏氨酸的光学拆分

合成苏氨酸的研究(ⅴ)—dl—别苏氨酸的
光学拆分
光学拆分法是目前用于合成dl-苏氨酸的最主要技术,它可将混合物中的两种成分分离纯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及制药行业、饮料等行业。

首先,原料苏氨酸溶于甲醇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然后对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以合适的pH值维持控制下,由于手性催化剂的作用,混合物中的“d”和“l”两种形式,在结晶过程中分离出来,利用微滤法可筛出dl-苏氨酸的晶体。

接着,可将其用室温90~95℃水浴蒸馏,经过分离柱分两次蒸馏得到纯度较高的dl-苏氨酸分子,并将其再次干燥,即可获得纯度较高的dl-苏氨酸产品。

dl-苏氨酸过去常用熔融分离法分离获得,由于该法只能处理高纯度(>99%)的混合物,并且操作过程费力耗时,所以不太适用于大量分离合成。

而光学拆分法的优点是简便快速,且不受手性制剂品质的控制,能够精确控制目标组分的浓度,适合大量分离合成。

因此,用光学拆分分离法合成dl-苏氨酸在医药、制药行业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制药行业的生产效率,为人类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以下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1. 苏氨酸的生产主要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株,如泛菌属、窄丽菌属、谷氨酰胺细菌等。

经过筛选后,选出高效、稳定的菌株作为生产菌株。

2. 生产菌株的培养。

将选好的菌种接入培养基中,经过适当的培养条件,如温度、pH、营养物质等进行培养,使菌株得到良好的生长。

3. 发酵过程。

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发酵罐中,加入发酵基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盐等。

通过控制适宜的发酵条件,如温度、通气、pH等,菌株进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苏氨酸。

4. 苏氨酸提取。

发酵完成后,通过离心等操作,将菌体与发酵液分离。

然后采用溶剂法、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提取技术,从发酵液中提取出苏氨酸。

5. 苏氨酸的纯化。

经过提取得到的苏氨酸仍然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可通过逆流色谱、溶剂结晶、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苏氨酸。

6. 苏氨酸的干燥。

纯化后的苏氨酸为湿糊状或液体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将苏氨酸转化为粉末状。

7. 苏氨酸的包装和贮存。

经过干燥后的苏氨酸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密封包装,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纯化等步骤,可获得高纯度的苏氨酸产品。

同时,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条件和质量,可以提高苏氨酸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工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能够用于家禽、猪、牛等畜禽的生产中以改善生产效果。

苏氨酸的生产过程复杂,要求工艺技术先进,设备精良,操作技术熟练。

本文将介绍苏氨酸的生产工艺、反应步骤及实验条件。

一、苏氨酸生产原理苏氨酸的生产原理是在亚甲基四氢叶酸的催化下,焦磷酸和谷氨酰胺反应生成苏氨酸,产生的废物为脲和二氧化碳。

二、苏氨酸生产反应步骤焦磷酸和谷氨酰胺在亚甲基四氢叶酸催化下发生反应,生成苏氨酸,反应方程式如下:焦磷酸 + 谷氨酰胺 + N^10-亚甲基-THF → 苏氨酸 + 二氧化碳 + 尿素该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非均相反应,需要在酸性环境中进行催化,同时在反应体系中引入硫酸铵和硫酸钠等杂质,可通过适当的分离和纯化工艺,得到纯度较高的苏氨酸产物。

三、苏氨酸生产工艺1、原材料准备苏氨酸的主要原材料为焦磷酸和谷氨酰胺。

为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纯度高、质量稳定的原材料;(2)对焦磷酸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3)将谷氨酰胺溶于水中,并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性调节剂,以保证反应的酸性环境。

2、反应条件控制苏氨酸的生产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碱度等。

其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反应结果的关键因素。

(1)反应温度在选择反应温度时,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温度过高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同时也会加剧反应产物中杂质的生成,从而影响苏氨酸的纯度;另一方面是温度过低会导致反应速率过慢,从而影响苏氨酸的产量。

根据实验数据,苏氨酸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50-80℃之间,其中较为理想的温度为65℃。

(2)反应时间苏氨酸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对苏氨酸的产量和纯度产生影响。

同时,在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反应产物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杂质,从而影响苏氨酸的纯度。

一般情况下,苏氨酸的反应时间控制在6-8小时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并达到较为理想的反应产物纯度和产量。

L-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L-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株 。其 对菌 种 的生 产能 力和 发酵设 备及 发酵条 件要
求 都较 高 ,因而生 产往 往受 到限制 。
22 化 学合成 法 .
苏 氨酸 的化学 合成路 线根 据原料 的不 同可 分为
巴豆酸法 、乙酰 乙酸 乙酯 法 、不 对称 环氧 化法 及甘
天 然存 在 的 L 苏 氨 酸 为 无 色 或 微 黄 色 晶 体 , 一
L 一苏 氨 酸 的 生 产 工 艺
冯 烁
(南京 农 业 大 学 动物 医学 院 ,南 京 209 ) 10 5

要 :文 章 介 绍 了 苏氨 酸 的理 化 性 质 ,重 点介 绍 了 苏氨 酸 的 不 同生 产 3 艺特 点 、 工 艺 流程 ,影 响 生 产 工 艺 -
的 因素 ,并 展 望 了苏氨 酸 的 市场 前 景 。
无臭 、微 甜 ,可溶 于水 ,难溶 于 乙醇 、乙醚 、氯仿 等 有 机 溶 剂 ,2 【 溶 解度 为 9g 10m ~ 0c =时 ・0 L ,熔
的 8种必需 氨基 酸 中 ,苏氨 酸仅 次于蛋 氨酸 、赖 氨 酸 和色氨 酸 。在 畜禽饲料 中添加苏 氨酸 能提 高饲料 蛋 白质 的生 物学 价值 ,平 衡各 种氨基 酸 ,促进 蛋 白
道 并不 多 。直 接 发 酵法 生 产 L 苏 氨酸 ,通 常采 用 一 短 杆 菌属 细 菌 的 一 基 一 氨 羟基 戊 酸 ( V) S AH 和 一
( - 基 乙 基 ) L 半 胱 氨 酸 ( E 双 重 抗 性 变 异 2氨 一一 A C)
苏 氨 酸 的 分 子 式 为 CHN 。O ,结 构 式 为 C , H一
反应 条 件缓 和 、产率 高 ,缺 点是 步骤 繁琐 、溶 剂成

DL-苏氨酸的制备

DL-苏氨酸的制备
减压浓缩温度维持在54-58℃,馏出液为无色液体。
蒸馏后的液体经活性炭脱色后主要有三种深浅不一的颜色:无色、黄色、浅绿色,继续减压蒸馏至有固体析出或剩余约5ml液体,加入4倍体积甲醇后,现象依次为:无沉淀产生、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底部有一层黄色油状物、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底部有一层绿色油状物,黄色及绿色油状物能溶于水,加甲醇后又有白色沉淀析出。
3.3物理常数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溶解性
甘氨酸
75.07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甜
182
233
1.595
溶于水,微溶于吡啶,不溶于乙醚
乙醛
44.05
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121
20.8
0.78
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硫酸铜
CuSO4·5H2O
249.68
无水为白色粉末,含水为蓝色粉末
2、实验原理[3][7]
本实验采用分步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先与Cu2+形成螯合物,成甘氨酸铜,再与乙醛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制得苏氨酸铜,然后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以除去铜离子和其它无机盐而获得D,L-苏氨酸。
3、理化性质
3.1苏氨酸的化学结构
苏氨酸的分子式为C4H9NO3,结构式为CH3-CH(OH)-CH(NH2)-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8。苏氨酸分子中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有4种异构体,但只有L-苏氨酸是天然存在并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一种氨基酸。
L-苏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对人和动物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是重要的营养强化剂,添加与食品中可增加蛋白质的营养值,在医药上苏氨酸可用于氨基酸输液中,苏氨酸是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缺乏苏氨酸会抑制免疫球蛋白及T、B淋巴细胞的产生,从而影响免疫功能,另外,动物还表现出对肿瘤和疟原虫敏感。近几年,全球苏氨酸市场以每年超过20%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而未来苏氨酸的市场仍将增加。因此对苏氨酸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有利于促进苏氨酸产量的增长,从而促进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开发。[2][3]

苏氨酸 生产工艺

苏氨酸 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

下面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介绍。

苏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发酵、提取、精制和包装。

首先是原料准备。

苏氨酸的主要原料是谷维素,可以通过谷物副产物、木质素和纤维素等进行提取。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对后续工艺起到重要的影响,需要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发酵。

将处理后的原料加入到发酵罐中,接种适量的苏氨酸发酵菌种,进行发酵。

发酵条件的控制非常重要,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调整。

发酵完成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提取。

常用的提取方法是中和法或溶剂提取法。

中和法是利用无机酸将发酵液中的苏氨酸中和成苏氨酸盐,然后通过析出或浓缩等工艺步骤将苏氨酸盐分离。

溶剂提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苏氨酸提取至有机相中,然后进行脱溶剂和浓缩等步骤将苏氨酸分离。

提取后的溶液需要进行精制。

精制工艺主要包括过滤、结晶、干燥等步骤,通过对溶液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去除杂质、提高苏氨酸的纯度。

最后是包装。

将精制后的苏氨酸产品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
式包括塑料袋、桶装或瓶装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卫生和密封性。

以上就是苏氨酸的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

苏氨酸生产工艺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剂,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处理步骤从原材料中生产出苏氨酸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苏氨酸的生产工艺和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

苏氨酸的生产通常从大豆粕或玉米为主要原料开始。

首先,将大豆粕或玉米经过粉碎、筛选等处理步骤,获得粉末状的原料。

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进行水解。

水解是将大豆粕或玉米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水解反应完成后,产物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其中包括苏氨酸。

接下来,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苏氨酸。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离心、过滤和结晶等步骤,通过去除杂质和有机溶剂来提纯产物。

在分离和纯化完成后,苏氨酸还需要通过干燥和烘烤等步骤进行最后的处理。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去除余留的水分,使苏氨酸达到合适的含水率和稳定性。

最终,苏氨酸通过包装和贮存等工艺来保持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苏氨酸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是水解和分离纯化。

水解是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可以通过酸或碱来促进反应。

分离纯化则是将水解产物中的苏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分离开来,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苏氨酸。

这些步骤的高效进行对苏氨酸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苏氨酸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

同时,对原料的选择和处理也会对生产工艺产生影响。

不同原料的性质和质量可能导致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的差异。

总体而言,苏氨酸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通过水解、分离纯化、干燥和烘烤等步骤,从大豆粕或玉米等原料中生产出高质量的苏氨酸。

这个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苏氨酸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对于原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也起着关键作用,只有确保原料的良好品质,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苏氨酸。

苏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剂,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有助于提高苏氨酸的供应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2小结建议体会
①离子交换时滴速不要太快,否则离子交换不充分。当洗脱出来的溶液依旧有淡蓝色但过柱效果不好时,可以适当浓缩之后再过一次离子交换柱。因为淡蓝色时活性炭脱色效果不好,会使得产品呈蓝色。
②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实验及进度,找出不足,提高了实验技能,为后续的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7、实验记录
日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记录
9.6-9.8
将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2mol/L的盐酸浸泡一天,然后用蒸馏水清洗掉游离的酸至呈中性,再加入2mol/L的氨水,搅拌之后浸泡6h。
盐酸浸泡后PH试纸检测PH=1,蒸馏水清洗后呈中性,氨水浸泡后PH=13
9.8下午
①制备甘氨酸铜:在1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g甘氨酸,8.0g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后加入甘氨酸中,称取25.0g五水硫酸铜,缓慢加入到甘氨酸钠溶液中并搅拌,抽滤,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在80℃下烘干。
4、周蓓蕾,方岩雄.苏氨酸的制备和应用前景[J].广州工业大学分析中心,2000,28(4):85-86.
5、李美同等.饲料添加剂大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7.
6、廖晓恒.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5,17(4):4-8.
7、蔡干,曾汉维,钟振声.有机精细化学品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59-61.
减压浓缩温度维持在54-58℃,馏出液为无色液体。
蒸馏后的液体经活性炭脱色后主要有三种深浅不一的颜色:无色、黄色、浅绿色,继续减压蒸馏至有固体析出或剩余约5ml液体,加入4倍体积甲醇后,现象依次为:无沉淀产生、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底部有一层黄色油状物、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底部有一层绿色油状物,黄色及绿色油状物能溶于水,加甲醇后又有白色沉淀析出。
结晶24h后抽滤得到少量淡蓝色粉末。
重复实验,所有洗脱液均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最终经浓缩结晶,以及浓缩母液,得到2.305g白色粉末。
8、实验结果分析及表征
8.1产率计算
第一次得到少量蓝色产品约0.2g,第二次实验得到2.305g白色产品,产率为:
8.2表征
8.2.1测定熔点
用SGW X-4显微熔点仪测定其熔点,熔程为234~237℃。
5、性质表征
5.1测定mp
用SGW X-4显微熔点仪测定。
5.2IR表征
6、注意事项
(1)控制温度:合成苏氨酸铜时,温度高于60℃,会发生乙醛与高价铜的氧化还原反应,还会发生乙醛的自身缩合,使苏氨酸铜析出少。
(2)控制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柱速度,约2~3mL/min。如果流速太快会使离子交换不充分,太慢则影响实验进度,且导致铜离子与铵根离子络合。
8.2.2红外表征
苏氨酸标准红外图谱
实验图谱
图谱解析:3434,3388cm-1的两个吸收峰对应于为α-氨基N-H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2928cm-1的弱吸收峰为羧基O-H伸缩振动吸收峰;1600cm-1的强吸收峰为羧基C=O特征吸收峰;1569cm-1的吸收峰为-NH2弯曲振动吸收峰;1491cm-1,1430cm-1的吸收峰对应于-CH-和-CH3弯曲振动吸收带;此外,羧基-COOH在3000cm-1处的强宽吸收峰不明显,而β-羟基O-H吸收峰在图谱中未显示出来。
1.2制备方法的选择
D,L-苏氨酸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蛋白质水解法、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等,目前以合成法为主[4]。
1.2.1水解蛋白质法制备D,L-苏氨酸
用酸、碱或酶水解蛋白质,然后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精制[5]。该法操作复杂,且由于苏氨酸在蛋白质中的含量较低,故产率低,且不经济。
1.2.2生物合成法制备D,L-苏氨酸
3.2苏氨酸的理化性质
天然存在的L-苏氨酸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微甜,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20℃时溶解度为9g/100mL,熔点为253~257℃,D-苏氨酸为斜方晶体,是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易被碱破坏,熔点为229~230℃。L-苏氨酸的解离常数pKCOOH=2.15,pKNH2=9.12,等电点pI(25℃)=5.64。[2]
减压蒸馏乙醛当温度为34℃开始有液体流出,达到43℃时温度开始下降。
滤液为约200ml墨蓝色液体。
9.9下午-9.15
①过柱:将墨绿色的溶液依次过柱到准备好的5根阳离子交换树脂中,用2mol/L的氨水洗脱,洗脱液用茚三酮溶液加热检测呈红色即收集。重复过柱直到洗脱液呈无色或者淡黄色。
②浓缩:将收集到的洗脱液分批减压蒸馏浓缩至三分之一,若无色则继续浓缩至晶体析出:若有色,则用活性炭脱色后继续浓缩至晶体析出。将浓缩液倒入烧杯,加入4倍体积甲醇,摇匀,放入冰箱结晶。
洗柱:将2mol/L盐酸从用过之后的柱子顶端加入,清晰至蓝色和绿色褪去,改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2mol/L氨水缓慢过柱,使树脂再次转换为铵型,即可继续过柱。
③重复实验:收集到少量苏氨酸产品后发现产品呈淡蓝色,于是总结经验和问题后,改进后续的过柱步骤,并重复实验一次,最终收集到白色产品。
用多个锥形瓶收集颜色深浅不一的流出液,每个收集体积约为20ml,用茚三酮检验,若呈红色,则将浅色部分收集在一起,颜色较深的继续过柱。交换过的树脂变为墨蓝色(交换能力弱,需活化树脂)
(2)离子交换树脂的准备
把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钠型)浸泡在2M的盐酸中1天,使之转变为氢型。再用湿法装柱,从柱上端加入浓度为5mol/L的氨水,控制流速1~2mL/min,使树脂从氢型转变为铵型(呈橙色),备用。
(3)D,L-苏氨酸的制备
三口烧瓶上装置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加入11.5g(0.05mol)研细的苏氨酸铜一水合物,16mL新蒸的乙醛水溶液,30g无水碳酸钠和37mL蒸馏水。将烧瓶置于75~80℃水浴上搅拌回流2h。反应混合物呈墨绿色。稍冷,改为蒸馏装置,减压蒸馏出多余的乙醛。冷却,向烧瓶中加入70mL浓氨水和100mL蒸馏水。过滤,滤液通过铵型阳离子交换柱,用2M氨水洗脱,收集能使茚三酮试剂显色的洗脱液。减压浓缩之,再用活性炭脱色,后继续浓缩至30mL左右,倒入4倍量的甲醇中,摇匀,置冰箱中24h使析出晶体。抽滤,用甲醇洗涤数次,烘干,得D,L-苏氨酸。[7][8]
2、实验原理[3][7]
本实验采用分步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先与Cu2+形成螯合物,成甘氨酸铜,再与乙醛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制得苏氨酸铜,然后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以除去铜离子和其它无机盐而获得D,L-苏氨酸。
3、理化性质
3.1苏氨酸的化学结构
苏氨酸的分子式为C4H9NO3,结构式为CH3-CH(OH)-CH(NH2)-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8。苏氨酸分子中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有4种异构体,但只有L-苏氨酸是天然存在并对机体有生理作用的一种氨基酸。
9.9
①制备苏氨酸铜:在三口烧瓶上装置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加入11.5g烘干的甘氨酸铜一水合物,16mL乙醛水溶液,30g五水碳酸钠和37mL蒸馏水。在75-80℃下回流2h。
②反应完后稍冷却,减压蒸馏出过量乙醛。然后加入70mL浓氨水和100mL蒸馏水,过滤,保留滤液过柱。
溶液蓝色逐渐加深,当杯壁出现棕色固体时,溶液变为墨绿色,回流温度控制在75-80℃。
设计性实验报告
题目名称:D,L-苏氨酸的制备及表征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报告日期:年月日
D,L-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苏氨酸,学名为2-氨基-3-羟基丁酸。是一种含有一个醇式羟基的脂肪族α氨基酸。其中,L-苏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4种异构体。是哺乳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它是由Mecoy在1935年于纤维蛋白水解物之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因其结构类似苏糖,故命名为苏氨酸,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1]
200
3.603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05克/100克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甲醇
32.04
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有毒
-98
64.5-64.7
0.791
易溶于水
苏氨酸铜
(C4H7NO2)Cu
164.56
蓝色结晶粉末,无臭,微甜。碱性溶液不稳定,受热分解
---
---
---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8.3结果分析及小结体会
8.3.1结果分析
产率低的因素:①实验中,在合成苏氨酸铜时温度控制在75~80℃,但文献要求该温度是水浴的温度,实际反应温度应比水浴温度低。由于错误理解导致反应温度偏高,发生乙醛与高价铜的氧化还原反应,还会发生乙醛的自身缩合,使苏氨酸铜析出少。②在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交换洗脱时,为了使收集的洗脱液不会太多,在洗脱液仍与茚三酮溶液有较浅的颜色反应时停止了洗脱,从而降低了产率。③在脱色过程中有时因颜色较深而加入过多的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使得产率降低。
苏氨酸
119.12
白色斜方晶系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
253℃
---
---
高温下溶于水,25°C溶解度为20.5g/100ml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4、实验方案
4.1实验仪器
反应装置减压蒸馏装置
测定mp装置:X-4显微熔点仪离子交换装置
4.2主要仪器
搅拌器、三口反应瓶、恒压滴液漏斗、层析柱、SGW X-4显微熔点仪
③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洗树脂而使用了大量的盐酸和氨水,并且耗费了较多时间,建议实验室多提供一些可再生的树脂,用完后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廖晓垣,刘方,刘增辉.经济节能法合成DL-苏氨酸[J].化学世界,1992,(4):429.
2、冯硕.L-苏氨酸的生产工艺.南京农业大学,2010.
3、丁学杰,卢显振,肖启慧.化学法合成:228.
4.3主要试剂
甘氨酸、乙醛、硫酸铜、阳离子交换树脂、盐酸、甲醇、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浓氨水、茚三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