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基本条件
办学条件的达标标准

办学条件的达标标准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中小学校舍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
即除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以外的校舍总和。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标准:小学段根据学校规模按6个班、12个班、18个班、24个班([6-11]个班、[12-17]个班、[18-23]个班、[24-])个班分别为5.42㎡、4.20㎡、3.72㎡、3.68㎡。
初中段根据学校规模按12个班、18个班、24个班([12-17]个班、[18-23]个班、[24-])分别为5.07㎡、4.39㎡、4.10㎡。
2、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运动场地包括:田径运动场、球类运动场、器械类场地。
包括室内室外的体育运动场地。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标准:5.3㎡。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是指学校固定资产中用于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资产值。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标准:小学段1000元,初中段2500元。
4、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是指计入学校固定资产,用于教学的台式、笔记本计算机。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标准:小学段8.33台,初中段10台。
5、生均图书册数-是指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拥有的正式出版书籍。
生均图书册数标准:小学段15册,初中段25册。
6、师生比-师:我省用的是教职工总数。
即学校教职工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比值。
师生比:201人以上小学1:20,200人以下小学按班师比1:1.7;初中1:16。
7、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是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是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
可以理解为高学历教师。
8、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小学是指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初中是指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
可以理解为高职称教师。
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没有标准,分析时采用了全省的平均值做参照。
私立学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办学条件建设参照标准一、学校设置与班额1、根据人口分布和人口出生率等综合因素,人口比较密集的平原地区,原则上每0.5万人左右设一所完全小学,每2-3万人设一所初中。
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平原地区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寄宿制学校)。
山区和边远农村可适当保留部分教学点。
同时,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2、原则上,农村成建制小学每年级为1—4班,城镇小学每年级为2—6班,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每年级为4—12班,班额不超过5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级为2—4班。
无超大班(66人以上)现象。
3、校园布局合理,区域分明;能够做到“三化”即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要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人文环境的育人作用;围墙坚固完整。
4、校园规划合理、区域分明、互不干扰。
生均用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平方米,初中不低于26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防火设计规范。
1、学校布局合理,生均建筑面积小学达到5.2平方米,初中达到6.4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应增加相应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建筑面积,其中农村全寄宿制小学、初中生均建筑面积应分别不低于13.13平方米、15.31平方米。
2、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初中不低于1.12平方米;教室采光玻地比不得低于1:6;40W荧光灯或同样照度节能灯9+2支,并配有灯罩;教室地面应硬化防滑,门窗无缺损、油漆完好。
3、实验室、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用教室(功能教室)建设符合《标准》。
即完全小学教辅用房应至少设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兼远程教育播放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等6室;初中教辅用房应至少设置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9室。
4、办公用房应包括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
大连市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标准

大连市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标准一、学校设置1. 学校应设置在安全、适宜的场所,远离污染源和危险区域。
2. 学校应符合当地教育规划,满足当地教育需求。
3. 学校应具有相应的设施设备,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
二、师资力量1. 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教学能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
2.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学校应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设施设备1. 学校应具备与教学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
2. 学校应定期维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学校应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使用。
四、课程设置1. 学校应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但需报请教育部门批准。
3.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学生管理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考勤、作业检查、考试考核等方面。
2. 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心理辅导机制。
3. 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六、校园安全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2.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七、其他1. 学校应建立家长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家长参与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2.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 学校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方案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方案一、项目简介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方案是指学校为确保学生正常学习及生活,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设立的一项重要方案。
该方案旨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校园环境及安全、师资力量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达到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内容1. 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1)教学楼:教学楼是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活动及考试的主要场所,应具备一定的规模、设施和设备。
学校应建设适宜的教学楼,确保其硬件设施完备,如还需配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
(2)实验室:实验室是理科、工科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应根据教学需要建设适宜的实验室。
实验室应装备完善,建设医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
(3)图书馆: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文化中心,用于支撑学生学业发展,同时也是文化娱乐场所。
学校应建设大规模的现代化图书馆,装备书籍、期刊、电子资源等。
2. 校园环境及安全(1)校舍环境:学校应保持校内环境优美、整洁,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
要开设校园网站,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服务。
(2)安全管理:学校安全管理是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应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保卫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
(3)饮食环境:学校应鼓励食堂实行清真餐制,建立一定的公共餐厅,确保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
3. 师资力量(1)师资队伍:学校应聘用具备相应资质的优秀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确保教育教学的高水平。
(2)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科研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4. 学生管理(1)班级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队伍一定数量的辅导员全程管理每个班级,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管理。
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普通高级中学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其建设标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环境。
为了确保普通高级中学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建设标准。
首先,校园环境要求。
学校应占地面积不少于30亩,校园绿化率不低于30%,建筑面积不低于1.5万平方米。
校园内应设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基本设施,并配备足够的教学用房和实验室,以及良好的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
其次,教学设施要求。
教学楼应布局合理,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空调设施。
实验楼应设有各类实验室,满足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需要。
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检索服务。
体育馆应设有标准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再次,师资队伍要求。
学校应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资质和专业背景,注重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学校管理要求。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要求。
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总之,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才能确保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环境的提升。
希望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能够重视学校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学校建设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特教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附件: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征求意见稿)二○一一年七月目录一、总则二、学校设置与规划(一)学校设置与规模(二)学校选址(三)学校规划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二)学校用地面积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一)校舍建筑组成(二)校舍建筑面积(三)校舍用房面积(四)校舍建筑标准五、装备条件标准(一)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三)图书馆设备(四)办公、生活及安全防护设备六、随班就读学校、幼儿园资源教室配置标准(一)基本建设要求(二)设施设备配备要求七、师资配备标准八、经费保障附件:1.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各类用房面积表2.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3.山东省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设施设备配备目录一、总则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试行)》,按照视力、听力和智力等残疾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实施特殊教育。
特制定《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
《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本省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幼儿园的资源教室建设。
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黔教基[2010]139号省教育厅关于下发《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通知各市(州、地)教育局:为了进一步搞好“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意见》(黔党发[2010]5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厅拟定了《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二○一○年七月十四日主题词:基础教育办学标准通知抄送:省政府办公厅,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2010年7月14日附: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根据《贵州省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评估标准》要求,制定本办学标准。
一、学校布局、规模、班额(一)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初中的布局,应根据县、乡(镇)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学生来源、地形地貌、交通、环境等综合条件确定。
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根据规模办学和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确定。
城市小学、初中学校应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尤其是本地适龄儿童少年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及其增减的趋势,以及城市交通、环境等因素合理布局,并符合下列原则:学生能就近走读;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规划建设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能就近入学。
学校布局不合理或原有布局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和有严重隐患的,县级人民政府要通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迁建。
学校布局调整要经过科学论证,撤并学校必须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二)学校规模、班额根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的适宜规模如下:二、办学条件(一)学校占地面积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25㎡。
(二)学校建设用地及建筑标准1、学校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运动场用地、绿化用地三部分。
办学条件标准

办学条件标准办学条件是指学校为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提供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
办学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办学条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工具,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教室应当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座椅舒适,黑板清晰,设备齐全。
实验室应当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图书馆应当收藏丰富,藏书数量和种类应当与学校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多媒体教室应当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支持多媒体教学。
二、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等特点,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民主、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五、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是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建设和更新,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六、综合保障。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合理配置教育经费,加强对办学条件的维护和更新,保障学校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在办学条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和办学特点,结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学条件标准,确保学校办学条件的合理、科学和有效。
教发〔200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文件教发〔200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原国家教委1996年发布实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教计[1996]154号)已不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
为此,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三、根据指标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订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
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2.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
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
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普通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方面,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自身特色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体系。
一、人员条件普通高等学校除要满足教职工职称结构比例要求外,还要求有足够的教职工组成高等教育科研、教学以外其他基本配套管理机构,其中,锻炼职工专业技能的需要,应占比例达50%以上。
二、工作条件普通高等学校要求办学机构有足够的、完备的办公场所,有适宜的教职工、学生的书读和科研活动室,及足够的实验室等供各学科教学和科研使用的空间。
三、财务条件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期间,学校财务条件要求学校应每年有效完成更新设备、教研经费以及教职工津贴补助、奖励和社会其他实体经济投入的20%以上的投资。
四、配套条件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有自己的运动场馆、实验室、图书馆、科研技术中心和学术实践中心等设施。
五、信息条件普通高等学校应拥有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系统及高等教育信息共享网络,保证教育管理、科研活动和学生学习利用最新信息技术。
六、卫生条件普通高等学校要求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学期要接受规范的体检,以保证体检结果在职工和学生队伍中不超过20%以上。
学校要重视生活卫生,为学生及教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服务,设立有充足的洗手间、厕所,建设有洗衣房、淋浴房和晾晒衣物的空间等设施。
以上就是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这些办学条件指标不仅是高等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更新,而且也是高等学校的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
它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伴随着更新机制和更完善的政策,普通高等学校在实施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方面可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助力高等学校的质量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1、学校应当有土地可供建设学生宿舍及教学活动。
2、校舍应当建筑质量完备,布局合理;各个教学楼应配有用于教学活动的讨论室,
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所等完备的设施。
3、校舍安全设施设施齐全,应有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火灾警报系统;应有空调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
4、学校内的综合实验室应包括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电子实验室,动物实验室,机电设备实验室等,均配有现代仪器设备和软件,保障软硬件资源充足、可靠。
5、学校应具备高校教学研究活动的合理的基础设施:比如图书馆、实验室、课题研
究室、学术报告厅、全套信息化设施以及通讯帮助设施等。
6、学校投入资金足够,师资力量丰富。
学校教学科研机构配备充足、可靠的教学资源,专任教师具有一定的职称水平,教学科研人员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
7、学校应为学生活动提供充足、安全、便于活动的空间,配置有适宜的活动设施,
如文体场馆、学术报告厅、影视放映厅、科技活动室等;并设置相应的活动时间及组织活
动的机构。
8、学校应有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及辅导教学的合理空间,形式多样,如互联网辅导室、分散课室、计算机实验室、中文实验室、外语实验室、实验室、图书馆等,配备多媒体教
学设施,学校应保证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新、维护。
私立学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私立学校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引言概述:私立学校作为一种学校类型,其办学标准对于保障学生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私立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
一、师资力量1.1 教师资质要求:私立学校应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资质,如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教师资格证等。
1.2 教师数量:私立学校应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需求,合理配置教师数量,确保教学质量。
1.3 培训机制:私立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提供教育教学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设置2.1 学科广泛覆盖:私立学校应提供全面的学科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2 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私立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
2.3 创新教育方法:私立学校应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学生评价与考核3.1 综合素质评价:私立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考试制度合理:私立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考试制度,避免过分应试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班级管理与辅导:私立学校应设立班级管理和辅导机构,提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帮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
四、校园环境与设施4.1 安全保障措施:私立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确保学生的安全。
4.2 校园环境优美:私立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绿化、教学设施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4.3 环保意识培养:私立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活动。
五、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5.1 家长参与机制:私立学校应建立家长参与机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2013—03-30 21:08:35)转载▼标签:教育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2009年修正本)》,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我省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
《标准》既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建设、改造和管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也是实现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是评估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实施《标准》应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标准》的实施;各设区市、县(市、区)根据《标准》制定本地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学校设置第四条学校布局应当依据城市或乡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高峰,综合考虑地形地貌、能源、交通、环境等因素,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合理设置。
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可适当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为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生应以走读为主,平原地区小学不宜建寄宿制学校,山区根据情况小学高年级可适当集中建设寄宿制学校;初中可建设部分寄宿学校。
提倡通过和公共交通解决学生上学远问题.第五条学校位置应选择在确保师生人身安全的地段,避开污染源处、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地段、泥石流地区及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高压线缆、易燃易爆市政管线及市政道路等不能穿过校区。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教基〔2007〕15号关于印发《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各市、县(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各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厅制定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安徽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地要切实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上来。
二、本《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应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是我省各级政府规划、设置、改造和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标准。
各地要根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规划,抓紧制订《标准》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
各地要加强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对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未达到基本标准的学校,要制定限期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加快改造进程,尽快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争取用5年时间,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省教育厅和各市教育局加强指导,并对实施《标准》有困难的地方予以支持和帮助。
各地要切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初中学校建设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办学基本标准要求

办学基本标准要求As educators,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uphold the basic standard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our students with the best possible learning experience.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维护教育的基本标准,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体验。
This includes ensuring that our curriculum is comprehensive and up-to-date, our teaching methods are effective and engaging, and our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safe and conducive to learning. 这包括确保我们的课程全面而更新,教学方法有效而引人入胜,学习环境安全且有利于学习。
By meeting these basic standards, we can better prepare our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their futur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deavors. 通过符合这些基本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
One of the key requirements of basic educational standards i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基本教育标准的关键要求之一是教学质量。
Teach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academic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their students, and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y are well-trained, knowledgeable, and passionate about their subject. 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学术和个人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必须接受良好的培训,掌握丰富的知识,并对所教科目充满热情。
特教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特教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附件:省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征求意见稿)⼆○⼀⼀年七⽉⽬录⼀、总则⼆、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设置与规模(⼆)学校选址(三)学校规划三、学校建设⽤地标准(⼀)学校建设⽤地组成(⼆)学校⽤地⾯积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校舍建筑组成(⼆)校舍建筑⾯积(三)校舍⽤房⾯积(四)校舍建筑标准五、装备条件标准(⼀)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三)图书馆设备(四)办公、⽣活及安全防护设备六、随班就读学校、幼⼉园资源教室配置标准(⼀)基本建设要求(⼆)设施设备配备要求七、师资配备标准⼋、经费保障附件:1.省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房⾯积表2.省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幼⼉园玩教具配备⽬录3.省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设施设备配备⽬录⼀、总则为了贯彻执⾏《中华⼈民国教育法》、《中华⼈民务教育法》、《中华⼈民国残疾⼈保障法》、《残疾⼈教育条例》、《省义务教育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残疾⼈事业“⼗⼆五”发展纲要》,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盲校、聋校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案(试⾏)》,按照视⼒、听⼒和智⼒等残疾⼉童及青少年⾝⼼发展的规律,适应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和师⽣⽣活的基本需求,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化建设,⾼⽔平、⾼质量实施特殊教育。
特制定《省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
《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本省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执⾏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提⾼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适⽤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幼⼉园的资源教室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初中评估标准7月前完成资料及完成人验收前两周资料完成人
完成
情况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15)1.学校设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服务半径适
宜,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1.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杨江维)
2. 学校发展规划(含规划图)(杨江维)
2.规模与班额2.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1.2014年春季分班花名册名册
2.2014年春季学期校务日志(与报表吻合)
1.2015年秋季学期开学报表
2.2015年秋季分班花名册名册
3.2015年春季学期校务日志(与报表吻
合)
3.占地面积
3.学校占地面积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
需要,2011年后新建学校生均不低于
25m2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二)校舍建设(25)1.校舍建筑面
积
4.生均不低于5.5m2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学生宿舍建
筑面积
5.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不低于3.5m2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寄宿学生名册(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吻
合)
3.学生身均面积统计表
4.学生宿舍财产登记薄(采购和统计)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寄宿学生名册(人数与2015年秋季初
开学报表吻合)
6.寄宿生每人一张床
3.辅助用房专
用教室等
7.应设置实验室(理、化、生)、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技术教室、
1.各类功能室配置统计表
2.各类功能室开展常规工作的资料
1.各功能室室开展常规工作的资料
2.2015秋实验开出通知单及实验报告单
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
3.2015年春实验开出通知单及实验报告单
4.2015年春图书借阅登记册
5.统一制作标牌、可以一室两用
3.2015年秋图书借阅登记册
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初中评估标准7月前完成资料验收前两周资料
完成
情况
(二)校舍建设(25)4.办公
用房
8.有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文
印档案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
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
1. 各类办公室图片
2.各室管理制度(与上墙内容一致)
3.各室财产登记账册
4.各室开展常规工作资料(存放于办公室)
5.统一制作标牌、可以一室两用
5.厕所
9.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25m2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生均厕所建筑统计面
积 3.硬化防滑图片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生均厕所建筑统计面积
10.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6.食堂
11.设施符合卫生规范,食品卫生许可
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齐
全;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食堂管理规章制度
3.“三证”复印件及原件上墙
4.食堂内卫生及食堂文化建设图片
5.寄宿生学生食
堂建筑面积统计表及寄宿生花名册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寄宿生学生食堂建筑面积统计表及寄宿生花名
册
12.寄宿生制学校寄宿生人均食堂建筑
面积不低于1m2
(三)
设备设施和场地(30)1.图书
13.生均不低于30册;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
3.图书借阅登记表
4.图书目录、图书登记表(总账、分账)
5.图书借阅率统计表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图书借阅登记表
3.图书借阅率统计表
14.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资
料、工具书、报刊、音像资料、电
子图书等
2.教学仪器
15.9个教学班及以下实验仪器值
不低于10万元,10个教学班及以
上不低于15万元,能满足开展实验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教学实验仪器总账、分
类账 3.仪器借用、使用记录及报损清单4.实验报告
(精选)等开展情况的相关材料 5.2014年实验分组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仪器借用、使用记录及报损清单
3.实验报告(精选)等开展情况的相关材料2015
教学活动名单、实验开出率
6.实验室上墙管理制度(复印件、装订成册)
7.危险药品管理使用登记表年实验分组名单
4.危险药品管理使用登记表
3.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16.计算机配置每百名学生不低于
10台
1. 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3.计算机统计表
4.计算机教
室使用情况登记;4.维修维护、报损等资料
1.2015学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计算机教室使用情况登记
3.维修维护、报损等资料。
4.班班通配置17.学校实现“班班通”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2.“班班通”管理制
度3.维修、维护及使用、培训记录
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初中评估标准7月前完成资料验收前两周资料完成情况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30)5.教育信息化
基础设施
18.1000人以上的学校须建立
电子备课系统
19.农村无网络学校应按照现
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要求配备远
程教育工程设备。
1.远教设备管理制度
2.接收、使用、维修维护的相关资料
1.接收、使用、维修维护的相关资
料
6.音美器材
20.最低按教育部印发的《九年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
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
[2002]17号)的基本要求配置
1.音美器材管理制度(借还、添置、报废
报损等)
2.音美器材登记账册(目录)
3.音美器材使用情况登记表
1.音美器材管理制度(借还、添置、
报废报损等)
2.音美器材使用情况登记表
7.体育器材
21.体育器材配备符合《国家学
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
准》(教体艺[2008]5号)的基本
要求
1.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借还、添置、报废
报损等)
2.体育器材登记账册(目录)
3.体育器材使用情况登记表
1.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借还、添置、
报废报损等)
2.体育器材使用情况登记表
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修订)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初中评估标准7月前完成资料验收前两周资料完成情况(四)
教师配置(10)3.教师学
历
27.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
以上
1. 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
3.教师学历证书复印件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8.初中专任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
不低于50%
(五)学1.教育
管理
29.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
规范,岗位职责明确
1.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2.学校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8.体育活动场
地
22.有平整、适用的活动场地; 1.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学校体育场地示意图及相关图片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3.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
5.5m2
(四)教师配置(10)1.教师工资24.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1.工资发放册
2.教师工资报表
1.工资发放册
2.教师工资报表
2.师生比
25.按照省的规定配齐教职工 1. 2014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教职工基本情况统计表
3.专任教师花名册
1.2015年秋季初开学报表
26.师生比不低于1:17
校管理(20)
30.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
定,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生免试
就近入学,学校均衡编班,无重点
班、快慢班等违法违规行为,减轻
学生课业负担措施有效
1.规范办学行为措施或方案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度措施
3.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含图片)
4.教学常规管理资料
1.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含
图片)
31.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课程计划,开
齐课程,开足课时
2.执行课程计划管理相关记录(教学日志等)
1.2015年9月学校总课程表;2015
年9月与总课表吻合的班课表
2.校园
环境
32.布局合理,区域分明;
33.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34.校园文化丰富、特色鲜明
35.围墙坚固安全、完整
3.校园
安全
36.按《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
法》,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
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安全宣
传教育培训,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1.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2.学校应急预案
3.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及整改记录
4.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相关资料(计划、总结、
图片、会议记录)
1..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登记及整改记
录
2..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计划、总结、图片、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