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地区发展及空间优化研究文献综述——蔡晓辉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精)
中国乡村变化文献综述学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已有的研究不仅为后来者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资料准备,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产生。
回顾既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最初多出自于一些社会学家,尤其是人类学家之手,产生了林耀华的《义序的宗族研究》、《金翼》,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等这样一批作品。
这些著作多以研究村庄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为主,同时,也较多地关注了乡村政治的变迁及村庄社会的权威与秩序等问题。
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学者难以从村庄从事田野调查,不过,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著述的主要特征是,关注这一时期中国村庄社会的政治变迁,并且将这种变迁置于一个更大的革命化政治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如1966年,威廉•韩丁出版了他以40年代革命根据地的调查为基础的《翻身: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纪实》,杨庆堃出版了以广东鹭江村调查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过渡初期的一个中国农村》一书,1956年,W•R•葛迪斯来到费孝通所描写过的“江村”,并撰写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革命前后开玄弓村的社会变化进行了研究。
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学者们重新进入村庄从事田野工作成为可能。
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以村庄的叙事作为文本表达方式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佩华、赵文词、安戈1984年合作出版了《陈村:毛泽东时代一个中国农村地区的近代历史》和1992年出版了《当代中国农村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继其之后,黄宗智利用满铁调查资料撰写了《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此外,同样给黄宗智带来巨大学术声誉的还有其后的《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上述颇具影响的研究和著作多为海外学者所作,这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缺失有关,重新积聚能量尚需时日。
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由本土学者所撰写的村庄研究的个案性著作相继问世,极大地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或严重破坏的危险。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形状和结构,也包括村落的整体布局和相关的地理环境。
这些空间形态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还可以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和特色,探索其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为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独特之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和理解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演变过程,拓展文化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所取代,传统空间形态面临消失和破坏的威胁。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和传承的依据和参考,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继承。
《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范文
《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优化与提升对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增强乡村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为乡村空间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一)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与投入。
目前,大部分乡村的公共空间包括广场、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新建。
这些空间不仅是村民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问题然而,在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部分乡村的公共空间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部分已建成的公共空间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三是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布局缺乏科学指导,导致空间分布不均,使用不便。
三、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针对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布局问题,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首先,要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将公共空间规划与村民的日常活动紧密结合。
其次,要结合乡村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公共空间的位置和规模。
此外,还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方便村民使用。
(二)完善设施建设为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应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
一是增加设施种类和数量,如建设文化活动室、健身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
二是提高设施的质量和舒适度,确保设施的耐用性和使用安全性。
三是注重设施的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设施的维护成本。
(三)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为提高乡村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空间的功能性设计,使每个空间都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二是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空间的建设和运营。
探寻契合点
第41卷第3期2024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探寻契合点: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①以横村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为例郭晗潇[摘 要] 乡村微治理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它是指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精准㊁细致㊁有效的治理实践㊂近年来,乡村微治理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㊂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横村开展的农居庭院美化项目为田野考察对象,研究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㊂研究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两委采用了探寻契合点的策略:探寻国家发展战略与村民观念的契合点,并推动后者向前者趋同;探寻具体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的契合点,消解乡村微治理过程中的阻力;探寻工作目标与村民利益的契合点,达到利益均衡,实现合作共赢㊂可以概括为观念趋同策略㊁消解阻力策略和利益均衡策略㊂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体现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逻辑,呈现了乡村微治理的转型态势㊂[关键词] 微治理;乡村振兴;实践策略;农居庭院[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乡村微治理实践策略与有效机制的社会学研究”(23CSH086)㊂[作者简介] 郭晗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讲师㊂①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的指导,特致谢忱㊂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我国乡村基层治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㊂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中心㊁以集体组织生产为劳动形式的乡村治理结构解体,逐渐形成了农民自主组织生产㊁乡村基层组织承担公共事务㊁维系基层社会秩序的乡村治理结构㊂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完善自治㊁法治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㊂一㊁乡村微治理:研究视角与文献综述近年来,乡村微治理引起了学界关注,成为乡村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㊂乡村微治理是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精准㊁细致㊁有效的治理实践,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㊂与一般意义的乡村治理不同,乡村微治理关涉乡村公共事务㊁公益事业㊁乡村社会秩序等与村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仅与国家战略㊁政策法规相关,还与乡土文化㊁村民行动㊁思想观念以及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有关,如民间纠纷解决㊁乡村公益事业发展㊁乡村环境整治等,均属于乡村微治理的范畴㊂乡村微治理的策略是指在乡村微治理的过程中,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方式以及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方法㊂乡村微治理是精细化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与路径,也是乡村治理精准化㊁具体化和细微化的体现,是福柯所说 权力的末梢”(Foucault,1980:102)细微而又鲜活的呈现㊂当前关于乡村微治理的研究尚不多见㊂对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总结相关研究成果㊂理论层面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与价值研究两个方面㊂(1)阐述微治理的内涵㊂乡村微治理是治理理论在公众日常生活治理中的运用,其基本特征是精细化(包先康,2018)㊂微治理将乡村治理中自上而下的制度权力与自下而上的生活需求相结合,通过治理空间划分和治理单元下沉,推动乡村治理转型(丁波,2023)㊂(2)探讨微治理的实现路径与应用价值㊂微治理能够化解基层治理中自治和他治的双维困境(程同顺,魏莉,2017)㊂社区微治理通过制度赋权㊁社区赋权和技术增能等机制,可以促使社区单一权力结构得到改善(尹浩,2016)㊂实践层面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机制与对策建议两个方面㊂(1)分析乡村微治理的具体机制㊂例如, 村改居”过程中网格化管理模式所包含的微治理机制,在 开放空间技术”场景下社区微治理的新型治理模式等㊂也有学者基于 制度与生活”理论视角,分析乡村微治理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㊂一方面,乡村微治理能够有效应对村民自治下沉的制度环境,回应村民差异化的生活需求,及时处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 微事务”;另一方面,微治理以村民小组为治理单元,构建 微共同体” 微网格”和 微组织”等内在要素,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再造㊁治理方式重塑和治理资源整合(宁华宗,2014;丁波,2019)㊂(2)提供关于乡村微治理的对策与建议㊂刘桃和包先康(2021)通过对皖北W 村的个案分析发现,高额彩礼造成了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困窘,并提出从秩序㊁福利两个层面建构一个由 宏”至 微”的多主体治理体系,以缓解农村高额彩礼带来的冲击㊂乡村微治理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下沉和精细化的有效治理模式,能够实现治理主体㊁治理方式㊁治理内容和治理规则等要素的转变㊂已有研究提出的微治理分析框架,拓展了乡村治理研究的视野,对于有效应对村民自治下沉的制度环境㊁回应村民差异化的生活需求以及处理乡村治理中的 微事务”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㊂但当前关于乡村微治理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㊂第一,相关经验研究不足㊂大部分研究关注微治理如何可能,集中于前端学理性讨论,少有人挖掘微治理具体实践的经验性后端,尤其缺乏对乡村微治理实践策略的研究㊂第二,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有待拓展㊂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城市社区微治理模式的运作过程和实践困境,对乡村微治理关注较少(丁波,2023),尤其是对乡村微治理的策略研究较少㊂策略因人因㊃701㊃第3期 郭晗潇:探寻契合点: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㊃80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地因时而异,考察乡村微治理的具体策略能更深刻地反映乡村治理的过程与问题㊂本文以浙江省横村①农居庭院美化项目(属于乡村治理的具体事件)为例,采用实地考察㊁观察㊁访谈㊁座谈等研究方法,从中发现主体间互动的方式,进而总结提炼出乡村微治理实践中各行动主体的应对策略㊂二㊁项目缘起:从公共环境美化到农居庭院美化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农村居民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表现之一就是更加关注家居的舒适和美观,注重自家庭院的绿化和美化㊂在横村,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庭院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㊂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并不常见㊂经过实地调研,笔者了解到这是横村村两委统一组织㊁统一规划推广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的成果,而非村民自发自为的行动㊂考察横村的新面貌要从2005年说起㊂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考察时,从认识论的角度首次提出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8月24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提出 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的观点, 两山”理念重要思想已见雏形㊂2017年,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强化和凸现了 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的表述(黄承粱,2018)㊂至此, 两山”理念正式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㊂中国的 美丽乡村”建设发祥于浙江省,安吉县又是 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地处安吉县的横村在县级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 千村示范㊁万村整治” 十万农民饮用水” 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等项目,摘掉了 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㊂2021年,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0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61万元㊂2015年伊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横村摆脱贫困㊁走向富裕的重要实践节点㊂时任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的罗箭调任横村第一书记,负责调解横村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主导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㊂彼时在县政府的指导下,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㊂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原计划只包含乡村公共环境的整顿,如整顿村庄整体环境㊁拆除违章建筑㊁ 五线”下地以及村庄公共环境绿化等㊂罗箭独具匠心地提出,在整顿公共环境以外,村民自家的庭院也要进行美化,以使横村整体上呈现出更加美观㊁整洁㊁宜居的村容村貌,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由此诞生㊂横村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由村两委组织规划,带领村民对自家庭院进行美化改造,①按照学术惯例,文中相关地名和人名已作化名处理㊂以与村庄美化后的公共环境相适应㊂有学者提出考察乡村问题的 制度与生活”理论视角,其中,制度是以国家名义制定并支撑国家各个层级和部门代理人行使其职能的正式制度;生活是社会人的日常活动,既包括各种权宜性生产的利益㊁权力和权利诉求及生活策略和技术,又指涉相对例行化的民情和习惯法(肖瑛,2014)㊂类似横村这样由村两委出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村民美化自家庭院的现象,实质上是乡村权力对村民日常生活的介入㊂村两委作为制度的代理人,是乡村微治理的主体之一,其与另一个乡村微治理实践主体 村民,在推进农居庭院美化项目这一具体的乡村微治理实践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互动,各自的策略又是怎样的呢?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中心㊁以集体组织生产为劳动形式的乡村治理结构中,农户与村集体的利益冲突并不突出,政府的意志与决策往往能够顺畅地得到贯彻㊂乡村治理结构转型之后,乡村基层组织的功能转变为承担乡村公共事务㊁维系基层社会秩序,功能的转变必然伴随着工作方式和实施策略的转变㊂显然,村集体的治理目标与农户的利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以弥合这些缝隙㊂那么,横村在开展农居庭院美化项目过程中,是怎样找到这些契合点的呢?三㊁观念趋同策略:探寻国家发展战略与村民观念的契合点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推行,乡村的发展策略也有所转变㊂这种转变不是向 农业主义”或 农村偏向”发展策略的简单回归,而是在城乡协同论的基础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 重点论”(叶敬忠,2018)㊂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意味着价值取向的改变,也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改变(文军,2017)㊂国家层面希冀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恢复乡村的主体性,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性㊂中国农民自古以来追求的是 私”的利益,即只关心自己家庭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利益(林语堂,1988:184)㊂因此,探寻国家层面的乡村发展战略与农民个人层面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之间在观念上的契合点尤为重要㊂在农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之后,营造美观㊁舒适的居家环境无疑也是 追求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㊂罗箭到横村任第一书记时,已经认识到要想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重阻碍,就必须让村民意识到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与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㊂罗箭为何提出进行农居庭院美化呢?他认为,在县级政府和村两委的领导下,横村的公共环境已经达到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但村民的一些生活需要并未得到真正满足㊂开展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的最初灵感源于上级领导在横村视察时的一次对话㊂㊃901㊃第3期 郭晗潇:探寻契合点: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㊃01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在上车的时候他(领导)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觉得现在(乡村)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我觉得现在我们能够提供给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都有哪些需求,我们没办法去满足㊂(2019年8月21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罗箭)罗箭认为这种需求就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中包含了对优美的乡村环境的需求㊂在公共环境基本建设完成后,村民私人居住环境的建设同样重要㊂老百姓需要的不仅仅是漂亮整洁的公共环境,也关注自身能够获取的利益㊂罗箭提出必须将生态环境建设与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挂钩,让他们真正理解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㊂我们浙江老百姓渴望发展,文化经济发展欲望很强,从逻辑关系上老百姓是能够接受的㊂环境搞这么好,有这么好的环境才能有后面的经济发展业态,做零售之类的㊂那么环境就是我们家有资源,资源越好以后你们的财富越多,老百姓很接受㊂我把环境保护好了,弄漂亮以后可以赚更多的钱,就是资本,白话就这么说,老百姓是绝对能够接受的㊂(2019年8月21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罗箭)当村民接受了优质的环境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后,美丽乡村的建设就会顺畅得多㊂有学者认为,乡村中超出家庭的功能性组织运转的基本逻辑是克服内部的分离力量,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组织力量内化到村民心中,让村民对功能性组织产生文化上的认同,使村民认为这个组织是 我们”的组织(贺雪峰,2007)㊂罗箭就采取了这种策略,将 美化环境”这种游离于农民群体之外的观念转变为 大家”的观念,村民养成保护㊁美化环境的习惯之后,横村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观念就会趋同,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了㊂农居庭院美化项目的推行是横村村两委为村民谋福利的一次具体实践,也属于乡村微治理实践㊂在项目推行初期,横村村两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资金支持,村两委出钱补贴农居庭院建设,每个家庭1000元,农户自行选择庭院内部绿化设施㊂横村妇女主任张兰对具体做法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村班子开会,决定给每户人家做一个花坛,每户补贴1000块,在外面上班没空做的,村里会帮着做㊂如果村民认为自己的美化意识比较好,想做一个3000块或4000块的,除村里补助的1000块外,其余的钱要自己出㊂(2019年8月15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张兰)横村80户农户每一户都得到了村两委1000元的庭院花坛补贴㊂村两委还给每一户发放了两个木箱或铁艺花坛及免费花种,用来装饰庭院㊂这种资金支持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为他们带来的实在利益,有益于加强村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与支持,寻找到国家发展战略和村民 追求美好生活”在观念层面的契合点,使后者向前者趋同㊂横村村两委实施趋同策略时还采用了许多具体的工作方法㊂例如,为了进一步深化村民的观念,在农居庭院美化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普及与审美教育㊂这项工作由横村妇女主任张兰分管,她分享了自己的具体做法:培训是学习,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把上级领导的思想观念传递给村民㊂要有人来听,但是没工资他们怎么会来,不可能的㊂我们以前是发一点肥皂㊁牙膏或者毛巾等㊂后来因为有了绿化㊁美化庭院的观念,我们就不发这些实用品了,而发洒水壶㊂你们家种花了是要洒水壶的对吧?或者给一些其他有关庭院绿化的东西,如花籽㊁一盆花㊂另外,我们每年都要开运动会,运动会的奖品也是这样,得一等奖的村民发大一点的花,得二等奖的村民就发小一点的花㊂(2019年8月15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张兰)为了深化村民的庭院美化观念,张兰将各种活动的奖品和礼品都换成了与庭院美化相关的实用物品,将庭院美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㊂在使用这些奖品和礼品的过程中,村民会深化对庭院美化观念的认知㊂村两委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用行政命令㊁强行灌输的工作方式,而是引领㊁培育村民的审美观念,使其与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一致,再进一步将审美观念转化为农居庭院美化行动㊂也就是说,找到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与村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契合点,尽量使二者趋同,是农居庭院美化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微治理的具体策略㊂四㊁消解阻力策略:探寻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的契合点在项目启动阶段,村两委的工作策略是着力探寻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与村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之间的契合点,尽力使二者趋同㊂通过宣传教育㊁资金支持㊁免费发放物资等方式,使村民认同国家的乡村发展战略,在行动上乐意配合村两委㊂在全村实施农居庭院美化项目这个问题上,村两委与村民达成了共识㊂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当乡村权力介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时,不可避免出现矛盾与冲突㊂在项目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村两委采用的工作方式既需要符合国家乡村发展的政策目标,也需要考虑到乡村社会的文化本土性问题㊂探寻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之间的契合点,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阻力,缓和乡村微治理主体间的矛盾冲突,是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之一㊂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面子机制是日常交往的主导控制机制(赵锋,2016)㊂在村民彼此相识的熟人社会中, 爱面子”是常见的现象,也是中国乡土文化的特质之一㊂村两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工作方式与 爱面子”的本土文化特质相契合,有益于项目的顺利推进,横村村两委正是采取了这一策略㊂为了进一步落实农居庭院美化项目,横村村两委在2016年出台了一项 美丽家庭”长效管理评比政策:每个自然村由业主管理委员会成员㊁党员志愿者㊁生产队长㊁㊃111㊃第3期 郭晗潇:探寻契合点: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㊃211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妇女队长等10人组成绿化卫生评定小组,采取村与村之间交叉评比的方式,每个季度按照 美丽家庭”长效管理评比表的标准为每一户农居庭院打分,并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一㊁二㊁三等奖(所有农户都会获奖),张贴在村内告示栏,给予一等奖200元奖励㊁二等奖160元奖励㊁三等奖120元奖励,奖金从村两委拨付的自然村管理经费中支出㊂村两委及业主管理委员会主动协助得分最低的住户查找原因并帮助整改㊂横村村两委制定具体工作策略时充分考虑到村民既 要面子”,又不能 伤面子”㊂将每次 美丽家庭”评比的结果张贴在村口的公告栏是罗箭的想法,这与他之前做小学教师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㊂学校的各项考试与考核均会进行排名,罗箭将他之前的生命经历有机联系到目前的工作中,现在的工作方式是他早期人生经历的一种积累性结果(李钧鹏,2011)㊂奖惩不是目的,排名结果 很难看”才是奖惩制度起作用的根本㊂排名出来以后,排在最后很难看,所以对老百姓有刺激㊂老百姓呢,这个钱他不是很在乎,关键是面子上的事情,因为每个月的排名都贴在广场那里,老百姓稍微看看,我家一等奖,你家三等奖㊂所以这个机制建立了,他(老百姓)都要面子,关键是这个面子㊂(2019年8月8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罗箭)罗箭将 爱面子”的本土文化特质融入具体工作中,促进庭院评比活动的进行,在村民中形成浓烈的 比学赶帮超”氛围㊂有学者认为,面子是一种 社区性货币”,通过正向的褒誉机制和负向的排斥机制可以实现社会治理㊂ 面子”丰厚的人,能从村庄社会中获得很高的声望评价; 面子”贫乏的人,会被社会边缘化(董磊明,郭俊霞,2017)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横村,村民很在意每次评比的排名,他们真正在意的不是金钱奖励,而是希望能够挣到这种 社区性货币”㊂虽然各奖项之间金额差距不大,但是 面子”就是最好的激励机制㊂妇女主任张兰在设置奖金金额时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差距不用拉得太大㊂因为大部分农户其实基本上是差不多的㊂差距拉得太大了,怕起副作用㊂最后一名是三等的,其实一二等是奖了,第三的不是奖了,对吧?我说也要有钱的,但是不要拉得太大㊂(2021年1月8日,张兰家,张兰)金钱刺激不是最终目的,对生活水平较高的横村村民来说,奖金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㊂排名的结果张贴在村口告示栏,排名在前会给村民带来 脸面”,获得高声望评价才是村民的内在追求㊂因此,村两委最终的决定是获得一等奖的家庭奖励200元,获得二等奖的家庭奖励160元,获得三等奖的家庭奖励120元㊂如果相差太大,有的人会觉得我们其实只相差一点点,你家一等奖我家三等奖,相差一两百块钱的话,有可能会起副作用㊂特别是有的人可能素质不太高,我钱这么少,你钱这么多,可能会把垃圾扫到大路上,这种情况也会有㊂当时我们提出来差距小一点,每户人家(平均)多一点,弄得好的多几块,弄得不好的少几块,但是你都在扫地,这个钱是要给你的,对吧?这样相对来说副作用少一点㊂(2019年8月16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张兰)奖项金额差距不大也有利于保护村民的 面子”,使村民不会因为一个评比活动彻底丧失 面子”,成为乡村的越轨者,进而影响村庄的稳定性㊂面子机制的社会治理功能作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微观领域,横村村民蔡淑芬在农居庭院评比活动中从三等奖上升至一等奖的故事就深刻体现了面子机制的乡村治理功能㊂蔡淑芬原先在距离横村一公里的转椅厂上班,2014年退休,有个儿子在县城工作并结婚,平时主要生活在县城,周末偶尔回村看望父母㊂蔡淑芬的丈夫管理着一个装修工程,工作比较忙,蔡淑芬平日在家打麻将㊁侍弄花草㊂她特别喜欢吃自己种的菜㊂在第一次 美丽家庭”评比中,蔡淑芬得了三等奖,但是她认为自家的地扫得很干净,应该得一等奖,于是她给张兰打电话询问原因㊂张兰首先肯定了蔡淑芬的勤劳,同时向她解释了评比表的规定㊂我说我每次去的时候你(指蔡淑芬)是蛮勤劳的,经常看见你在扫地㊂我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㊂我就把评比表拿出来,评比表不是有扣分项么,基本分是100分,加分项是10分 加分项是庭院美化和绿化,比如说你家种了一些新品种,特别赏心悦目的,加10分㊂(2019年8月16日,横村村两委办公楼,张兰)接到蔡淑芬的电话后,张兰当即拿出了她的评比表一一对照,查看扣分的原因,并给当时负责打分的横村业主委员会主任张东明打电话,询问得到三点扣分原因㊂一是蔡淑芬家有生锈的铁衣架,影响美观;二是菜地里的塑料薄膜被风吹得很响,同样影响美观;三是她在公共区域种南瓜,属于破坏绿地㊂尽管蔡淑芬家的庭院打扫得非常整洁,但因为上述扣分只能得三等奖㊂不能获得高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加分项,也就是蔡淑芬除了村委统一给每家农户做的庭院美化项目外,没有额外对庭院再做绿化与美化,所以没有拿到额外加分㊂横村业主委员会主任张东明告诉笔者,他去检查的时候大部分农户都能够做到包干的公共区域和自家庭院干净整洁,这并不是难事㊂基本项大部分农户都不会扣很多分,但是附加分就很难得到了㊂在张兰找出蔡淑芬没有获得一等奖的原因后,张兰是这样解决争议的:后来我就打电话,说了这三点,她说是这样的是吧 后来她也没说什么,因为这是事实㊂我后来也跟阿姨(指蔡淑芬)说,这个菜你就这次收掉,下一次不要种了㊂这个是村里公共绿地,不然下一次分数又要扣掉了㊂这种蛮简单的整治,老百姓很重视的 面子很重要的,我们村里的人其实都㊃311㊃第3期 郭晗潇:探寻契合点: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
国土空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
国土空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摘要:自2019年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五级三类四体系”的规划框架,到今年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规划在不断探索和体系优化后逐渐完善。
村庄规划作为城市开发边界外的详细规划,同时也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单元,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导下,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文章从村庄规划的实践入手,探索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下的村庄规划实践。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多规合一1.村庄规划编制的政策背景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的印发,标志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式建立。
本文以陕西省铜川市黑池塬村为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分析现阶段黑池塬村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新要求,结合《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在城乡融合发展阶段,把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谋划、安排和部署,从村庄布局、土地整治、产业引导、设施支撑、特色发展、乡村治理六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要点,为村庄规划的应编尽编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2.村庄概况黑池塬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包含4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319.51公顷。
农业用地占86.63%,建设用地占10.87%,生态用地占2.5%。
现状的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
根据对黑池塬村的现场调研和深入分析,其存在如下问题:村庄老龄化、空心化严重,缺乏活力;存在部分荒弃地,缺乏国土空间规划;村庄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已有产业未形成一定规模,整体缺乏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是排水设施,缺少文体设施及娱乐活动场所。
3.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实践3.1加强战略引导,明确村庄功能定位在充分挖掘村内的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的基础上,将黑池塬村发展定位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优势,发展新型农业经济体系。
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首先,地理环境是影响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福建省地处于海岸线上,拥有丰富的山岳、平原和海洋资源。
因此,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各县域内乡村的地理位置分布,还决定了乡村间的交通和交流条件。
例如,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导致山区乡村发展相对滞后。
相反,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乡村经济发展较快。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
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县域之间存在差异。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的流入,乡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而内陆山区经济相对较落后,乡村经济发展缓慢。
这导致了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不均衡分布的现象。
政策及规划措施也对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政策和规划引导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优化和合理布局。
例如,政府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引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改善乡村经济状况,从而影响福建省县域乡村的空间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还有社会文化、人口流动等。
福建省的传统文化对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土楼、传统手工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另外,人口流动也会对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产生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减少、乡村精神文化的衰败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不均衡。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发展。
乡村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乡村振兴论文参考文献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富裕。
为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的背景、现状和发展策略,本文选取了以下参考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
1. 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形势——彭明辉,霍从玉,刘金良,晏天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剖析。
对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形势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把握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方向。
2. 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乡村的影响评估——刘凤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9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贫困乡村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发展建议。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影响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贫困乡村的促进作用,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3. 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实施对策——李旭,王椿元,郑怀东,郑如日.《湖北农业科学》,2017该文探讨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对策,提出了多种可行的发展模式和措施,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对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和实施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为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政策提供指导。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变迁与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吴忆东,高力.《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融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解决办法。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社会融合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研究,对于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丁连华,杨晓琼,朱颖慧,《科技与创新》,2019该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的角色和责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的角色进行研究,对于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执行效能。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参考文献对乡村振兴的背景、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把握乡村振兴的重点和方向,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富裕。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特色空间研究与塑造
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地理科学研究, 2023, 12(3), 343-350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gser https:///10.12677/gser.2023.12303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特色空间研究与塑造——以凉城县井沟村为例陈娟娟,张秋亮*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收稿日期:2023年4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6日摘要 乡村是自然演进与人类共同作用的产物,经历了一系列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由于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乡村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的发展迎来了又一红利。
笔者借鉴前人的经验,通过实地踏勘、村民访谈及3S 技术,依托井沟村规划的实践,结合当地特色,从宏观–村庄整体环境、中观–村庄公共空间、微观–重要景观节点三个方面对井沟村村庄特色空间进行营造,提出了具体策略。
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乡村环境品质,提升乡村文化形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建立紧密联系。
希望能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品质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村庄的文化与特色。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特色空间,井沟村Research and Shaping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Jinggou Village in Liangc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Juanjuan Chen, Qiuliang Zhang *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Apr. 21st , 2023; accepted: Jun. 8th , 2023; published: Jun. 16th, 2023AbstractThe countryside is a product of natural evolu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 and has undergone a se-*通讯作者。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探析——以屏南县三万里村为例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0,Vol 10,No 8:98-100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探析——以屏南县三万里村为例徐锦柏福建省地科勘测规划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0摘要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范村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以屏南县路下乡三万里村为例,分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编制难点和“留白”机制,以期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三万里村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8–098–03DOI:10.19383/ki.nyzhyj.2020.08.046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村庄规划是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的有机融合,是“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落实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详细规划,主要划定村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明确村域土地利用开发保护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利于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有利于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利于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 三万里村概况1.1 地理位置三万里村位于屏南县路下乡西部,西与门里村相邻,北与芳院村接壤,东与长桥镇、柏源村接连,距离县城36 km,距离乡政府所在地7 km,省道303经过并于国道237相互衔接。
村庄三面环山,居民点附近地势平坦。
与被誉为“北方少有,南方仅有”的仙山牧场相距约20 km,通往仙山牧场的省道303从村口经过。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长沙村为例
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2021年第03期总第273期No 03 • 2021Vol - 27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长沙村为例骆星辰(霞浦县自然资源局 福建宁德350921)摘 要: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县长沙村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调研,分析其不足,提出了国土空间村庄规划应从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建设空间、国土综合处理与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21)03 -0028 -05Research on vd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nd and space planning------A case stedy of Changsha vdlage , Xiapu County , Fujian ProvinceLUO Xingchee(land space and urban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unit of natural resources bureau of Xiapu County , Ningde 35092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a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space planning in Changsha villaae , Xiap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thio paper analyzes its shortcomings , and puts torward that the land space villaae planning should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de sian from the aspects of ecclovicai space, aaWculturai space, construction space, comprehensive land treatment and ecclovicai restoration, historicc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Keywords :Land and spaceplanning ; Villaae planning ; Design ; Method1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1.1为乡村土地空间规划提供思路国土空间规划以其基础性和约束性为主要开发 内容,执行发改委将国土空间分三类划分标准,即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地区。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_3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探讨发布时间:2021-09-06T11:20:13.12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11期作者:陈实[导读]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陈实浙江万维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1摘要: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我国传统的用地相关的规划体系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与之相对应的体制也进行了系统化的变革和完善。
乡村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背景形势下,我们需要识别现行村庄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不协调的地方,并更新和完善顺应新背景趋势的村庄规划思路,提出与之相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实用性引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体制下,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国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在全面认知乡村价值的前提下,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传承人文历史为先决条件,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安排,统筹农村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资源配置,协调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利用的有力抓手,进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最终目的是通过重构农村地区的空间结构,为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塑造新型的城乡建设关系,缩小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最终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1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体系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空间规划体系列为八大重点改革制度之一。
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
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特色小镇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貌的小城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建设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
本文通过对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探讨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展望,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特色小镇的研究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热潮。
国内外学者对特色小镇的定义、构建、发展路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更是成为地方政府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形成了一大批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目前特色小镇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实践经验不够系统和深入、成果应用不够广泛等方面。
二、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是多方面的。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都非常重视。
而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到文化传承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不够多元化、特色小镇品牌营销不够精准等方面。
一些特色小镇也面临着旅游业发展不可持续、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特色小镇的存在问题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不够科学,存在发展方向不明确、规划不到位等问题。
2. 产业发展单一。
部分特色小镇过度依赖旅游业发展,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环境保护不足。
一些特色小镇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
4. 民俗传统丢失。
一些特色小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存在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居民点空间重构分析——以晋南南大里村为例
116国土工程GUO TU GONG CHENG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以及有序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和支持,普遍呈现一种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状态,尤其是山区的农村居民点,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相对稀缺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是造成其空间布局分散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这些地区本身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多,规模相对较小,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这种形势下亟需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适当的改造和空间重构,而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约束作用,做好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居民点空间重构的基础。
1 区域概况分析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居民点空间重构的分析和研究,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对村庄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分析。
南大里村位于晋南地区的东南部,是晋南特色的田园乡村,2018年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672户住户,常住总人口178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200元。
经实地踏勘调查,该村地质地貌环境情况较为简单,村内地势相对比较平坦,这也是该村成为区域范围内农业发展代表性村庄之一的原因所在。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当地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该村的土地利用首选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逐渐从小农户自营农业生产转变[1]为以规模化特征来实现经营的特色农业发展趋势。
但是,在整个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居民点功能布局不完善、空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各类用地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空间重构势在必行,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居民点空间重构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1 现状数量结构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要立足村域实际,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村土地利用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村集体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村民对村域发展的愿景,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提出有符合村域实际需要的空间重构方案。
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
特色小镇研究的文献综述及展望特色小镇是指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结合旅游、农业、商贸等产业资源,全面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保障,以文化传承为支撑的综合性小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特色小镇的发展愈发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对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1.特色小镇的概念特色小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型城镇发展模式,它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地域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和宜居空间,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居民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就业创业。
特色小镇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探索。
2.特色小镇的类型根据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特色,可以将其分为文化特色小镇、旅游特色小镇、生态特色小镇、农业特色小镇、商贸特色小镇等多种类型。
各类特色小镇在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发展优势上存在差异,但都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核心,以多元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为支撑,以宜居环境的营造和维护为保障。
3.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我国各地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如浙江的乌镇、江苏的周庄、四川的都江堰、广东的大鹏新区等,都是以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生态环境和宜居空间为支撑,建设起了独具特色的特色小镇,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二、特色小镇的展望1.弘扬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模式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才能赋予特色小镇更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特色小镇也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和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宜居,只有通过改善环境、提高服务,增加居民福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巨大,空间规划和土地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和土地空间,可以提高农村发展质量。
正因如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地方规划的众多类型和数量,进而分析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期为乡村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土规划与空间;乡村振兴;开发实例引言随着国家对地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开发、保护和建设活动进入攻坚阶段。
通过多年“多规合一”规划工作的开展,我国初步实现了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片区主体功能规划、五年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结合及其他相关。
统筹规划,解决相互问题我们分析了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建立了国家航天层面统筹协调的平台和机制。
村庄作为连接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1地方议会有多种类型和规模我国的村庄具有分布广、人口多的特点,受村庄经济发展的影响,各个村庄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在村级地方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地方规划体系。
从城镇空间布局分析来看,在现行规划中,大部分空间规划对城镇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划的方方面面也很多,统筹规划的必要性、重叠性较大的问题是当前农村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地方规划的制定必须基于进一步的数据资源,数据复杂,内容分工不明确时,会影响具体地方规划的实施。
我国村级空间规划和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
地方规划不仅仅涉及某个村落,还需要一定区域内的空间社区系统。
在规划过程中,横向和纵向会影响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沟通,不同村落的差异会影响区域的整体局部规划。
地方规划种类和数量的巨大强度使得现阶段的地方制度没有得到完全应用,这对村级地方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更新与发展模式2.1集成组装基础设计工作六单位根据工作方案,明确城镇规划整体用地空间的作用是开发实施更高的用地空间,将市县户口向上下传至乡镇个人户口。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范文
《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对于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与问题1. 现状乡村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乡村广场、活动中心、绿地、道路等,它们为村民提供了社交、娱乐、交流等场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投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 问题(1)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乡村公共空间布局散乱,缺乏整体规划,导致空间利用效率低下。
(2)设施陈旧:一些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村民的需求。
(3)文化功能缺失: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缺乏文化特色和吸引力。
(4)管理不善:部分乡村公共空间的管理不善,导致环境脏乱差,影响了村民的使用体验。
三、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空间布局优化(1)整体规划: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确保空间的合理布局。
(2)功能分区:根据公共空间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如活动区、休闲区、绿化区等。
(3)连通性:加强公共空间之间的连通性,方便村民使用。
2. 设施更新与升级(1)设施更新:对陈旧的设施进行更新,以满足现代村民的需求。
(2)增加设施:根据村民的需求,增加新的设施,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3)智能化设施:引入智能化设施,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3. 挖掘文化功能(1)文化活动: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间艺术展览等,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
(2)文化元素融入:将乡村的文化元素融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如壁画、雕塑等,增强公共空间的文化特色。
(3)文化教育: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村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乡村地域系统视角下农村土地利用问题解析与优化路径
乡村地域系统视角下农村土地利用问题解析与优化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的和方法 (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二、乡村地域系统概述 (6)1. 乡村地域系统的概念 (7)2. 乡村地域系统的特点 (8)3. 乡村地域系统的结构 (9)三、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0)1. 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 (1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益 (13)3. 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14)四、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解析 (15)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16)2. 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17)3. 土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18)4. 土地利用中的产权问题 (19)五、土地利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1. 政策法规因素 (22)2. 经济因素 (23)3. 社会文化因素 (24)4. 自然环境因素 (25)六、农村土地利用优化路径 (26)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8)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29)一、内容概要本文旨在从乡村地域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文章首先概述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强调了土地利用在乡村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浪费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空间规划、土地整治、产权制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对优化路径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乡村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域系统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土地资源丰富,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低效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乡村生活空间重构浅析——以上饶市灵溪镇东塘边村为例
乡村生活空间重构浅析——以上饶市灵溪镇东塘边村为例摘要:随着国内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乡村空间的剧烈变动,乡村人口转移和生产方式变革加剧了乡村空间的异质性;新时期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对乡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为乡村的传承与复兴提供了重要机遇,乡村正在经历持续的功能转型及空间重构过程。
中国农村聚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不同地域类型区村庄空间分布模式特征各异,同时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在当代背景下,乡村生活空间是透视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
本文拟通过灵溪镇东塘边村探索以功能导向的乡村空间研究,提出乡村生活空间的问题与研究,重构乡村空间,建设宜居生活空间,实现乡村居民的可持续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当代中国乡村生活空间丰富多彩的发展实践,以期为乡村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生活空间;重构乡村生活空间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所,是乡村居民居住、就业、生产、消费和休闲等日常活动迭置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内在关联的有机统一体,也是一定乡村地域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和空间意义内在关联的有机统一体。
乡村内部不同生活空间类型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乡村生活空间的意义在于乡村地区的宜居性和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只有“用更加整合的、整体的和空间的,而不是部门的方式来理解乡村变化”,才能够真实再现乡村世界的生活场景、进而揭示乡村生活空间变化规律。
1研究对象与框架东塘边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北靠信江,南邻吴楚大道,属于龙泉村的一个自然村,约120农户,是上饶地区典型的环境较为优美的山坞型自然坡地聚落。
研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首先是村落空间特征评价分析,以东塘边空间特征评价的结构和重要特征作为乡村空间规划和模式设计的参考,东塘边生活空间特征以现场实地勘探调研为主。
空间特征评价是提取乡村生活空间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的方法之一,其次是对生活空间问题的提取和相应生活功能空间属性的性格分析,并以此作为重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乡村景观的重要依据,通过生活空间类型对乡村进行相应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引导。
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时空变化分析
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时空变化分析李恺【摘要】借助于越来越成熟的时空数据库技术和GIS分析管理工具,时空数据分析已经开始在各种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活动中得以应用.仅仅依靠常规的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很难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好坏,也很难预测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方向.本文在常规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讨论了不同的时间维度添加方法,并依靠数据补充获取技术,建立了一个村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库.在此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时空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2009年至2012年以来潼南县崇龛镇水田减少情况并探究了利用时空分析方法帮助制定村镇空间规划的可行性.实验分析结果很好的说明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23【总页数】2页(P241-242)【关键词】时空分析;时间维度;GIS;土地利用;村镇空间规划【作者】李恺【作者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重庆401121;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研究中心,重庆401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1 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1.1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对于日常工作和研究的土地规划工作而言,经常使用到的仍然是一般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其只考虑了各种地理图斑在平面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
根据研究,基于地理空间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由三种类型的数据组成。
一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水系、山地、环境因素等组成的自然信息数据和由道路、行政边界、基础设施等构成的社会经济要素,以及历年来由不同渠道收集到的遥感影像。
该类数据一般作为土地利用情况的数据底图形式加以展现。
第二类是土地利用专业专题数据库,一般包含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土地等级数据以及城市规划数据等,该类数据主要为特殊的土地利用提供规则以及各类数据分析参考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研究
9
张瑾等(2009);张俊(2006); 阐述国内特色村镇的地区的布局形态、 李锦生(2010);朱晓明(2010); 空间特征 胡毅等(2014);武廷海 (2001,2011);邵甬(2011); 高璟(2005)
文献题目 广东五邑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作者
文献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 南方建筑 岭南文史 山西建筑
蔡 晓 辉
研村 究镇 文地 献区 综发 述展 及 空 间 优 化
目 录
1 2 3 3.1 3.2 3.3 3.4
引言 技术框架 国内文献分类综述 理论阐释类 保护与开发类 空间优化类 借鉴与应用类
3.5
3.6 3.7 3.8 3.9 4 5
旅游开发类
文化精神类 评价体系数据库建立类 乡村建设类 对比分析类 小结 下一步计划
胡毅、张 京祥、孙 东琪、付 清松
从聚落形态的演进看中国城市的起源
武廷海
微山运河古镇“一河三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研 武廷海 究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 邵甬、陈 悦、姚铁 峰 长江三角洲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的演变与优化 高璟
文章通过研究大理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试图探讨洱海区域村镇空间结 构的演变规律,分析影响村镇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2006年8月17卷4 村落拟城化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村落在外部景观上模拟城市,在内部关系上仍然相 当程 期 度保持村落特征的现象。文章阐述了村落拟城化现象及其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提出发展 小城镇以防止拟城化的蔓延。 理想空间 2010.10 在宗艾古镇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作者运用古代风水营城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以罗盘 运用为手段,再现了宗艾古镇风水格局、形制的完整营造过程,复原出宗艾古镇 的风水 格局意向,以及风水格局。 理想空间 2010.10 陕西米脂杨家沟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其闻名遐迩的整体村落布局、建筑技艺和村 落防御、排水系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章探索了这一布局模式、建筑组合形式、排水 与道路系统的科学和实用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的实物佐证,而且是陕西 科学防止水土流失,自然与建筑有机结合、节约乡村土地、改善居住气候条件的居住范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资本的不平衡发展是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经典代表,揭示了当代空间生产的源动力。文章选 取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有产物城中村作为研究对象,从资本的不平衡发展视角结合其空间 生产的历史过程,分析资本在其中通过对地理环境的不平衡选择、行政界限的突破和重新 划定以及社会关系不平衡的塑造 来维持其不间断的利润生产。资本积累将不断寻求各种 内在的地理扩张、空间重组和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以继续发挥其政治经济系统功 能。 建筑史论文集 2001 城市是一种高级的聚落形态,它具有综合的中心功能;城市的起源过程就是聚落中心功能 逐渐增强的过程;城与郭相连、城与市聚合、城与乡分野可以视为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初步 形成的标志。 建筑史 2011 文章梳理夏镇总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并在大运河申遗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背景下提 出复兴“一河三城”复兴的建议。 城市规划学刊 2011年5期 文章在对华东地区历史文化村镇普查的基础上, 对它的形成原因、历史文化特征 、保存特 征等进行了分析, 指出其呈现出以地域文化为基底的“面”上特征,以交通通道为轴线的 “线”性特征和以微观环境为领域的“点”状特征,从而提出保护规划的建议。 硕士学位论文(同济 2005 文章研究长江三角洲小城镇村镇空间布局的影响机制,归纳出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村镇空 大学) 间布局的综合模式;并通过对具体影响因素的分类评价,总结归纳出主导性的影响因素, 最后提出优化建议。
3 3.2
国内文献分类综述 保护与开发类
研究村镇地区保护与开发战略的文献比例较多,该类文献一般以某特定村镇为例,分析现状 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保护自身特色为主的保护开发措施。
研究方向 保护与开发 岭南地区研究 数量 18 研究者 核心内容
刘挺等(2011);蒋丹鸿(2006); 从多角度分析研究岭南地区村镇的发展 张万玲(2011);蔡育新等 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以发展自身特 (2008);梁明珠(2015);熊瑛 色为主的保护策略 子(2014);刘昕(2013);申江 芳(2013);郭谦等(2014);李 思宇(2013);李佳(2008);钟 永汕(2012);冯江(2010);钟 国庆(2009);华南理工大学民居 建筑研究所(2008);张勇 (2010);陈达良(2014);罗瑜 斌(2010) 陈兆东等(2010);张大玉 (2014);张成谕(2011);吴承 照等(2003);马航(2006) 以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传 承与发展问题
2006 介绍了具有五邑地区特色的鹤山隔蓢村的村落布局及古建艺术。 2007年5月33卷 总结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常见的河道景观类型,对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空间河道景观的 14期 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岭南传统水乡村落外部河道景观的空间形态及边缘处理,探 讨了该水体营造景观的再利用。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6) 文章通过对广西扬美古镇地理环境的研究,得出其特点①注重风水古镇选址;②良好的区 位条件和防卫功能;③左右江河谷的大开发成就了古镇繁荣的商业;④地理环境的现代意 义。 论广府古村落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郑璐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32) 文章以大旗头村、南社村、逢简村和黎槎村为例,论述了广府古村落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 (电子版) 的关系。 让古村焕发生态光彩 阿柱 环境 2005(8) 以小洲村为例,阐述生态对古村的影响 浅谈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的地域特征与形态类型 付玲 科技信息 2012(1) 文章介绍了粤北韶关地区古村的地域特征、粤北韶文化和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的形态类型。 肇庆传统村落的构建发展与环境形态 李颖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 2008 文章着重探讨肇庆传统村落的建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古村落的基本分 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 布特点。发展脉络与在多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内在发展机制,从总体上概括肇庆传统村落 委员会学术交流 多样化的环境形态类型与特征。 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特色 乔柏渭 南方建筑 2010.4 从历史的、地域的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珠海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珠海传 统村落及建筑在选址与规划和民居建筑方面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及特征研究 罗瑜斌、 华中建筑 2009,27(8) 文章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 肖大威 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 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 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初探 朱光文 岭南文史 2001 文章研究了广府古村落的聚落形成与分布、选址与形态、空间结构和乡土建筑景观,说明 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是珠三角独特地理环境与广府民系乃至岭南地区文化共同作用的 产物。 粤中的侨乡村落 陆映春、 南方建筑 1999 文章从分析岭南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粤中村落的布局现状入手,总结出粤中村落秩序性、 陆映梅 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并分析其空间构成手法,进一步总结出由于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 导入而使侨乡村落产生出异于传统村落的变化,而更富有近代特色。 珠江三角洲最后的果林水乡——小洲水乡的外部 朱光文 岭南文史 2005 文章详细介绍了小洲村的外部环境、水网系统、村落分区与形态、水巷景观和村落节点与 环境与聚落景观 开敞空间。 岭南传统村落的形态研究:小洲村的句法释义 林杰勇 硕士学位论文(中山 2010 对小洲村进行地形和地面高差分析、街巷空间网络句法分析、地块分析、建筑空间功能句 大学) 法分析和空间的社会逻辑——使用者行为活动的句法分析。 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 朱雪梅 博士学位论文(华南 2013 文章系统分析和揭示了粤北传统村落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色,并对 理工大学) 保护和传承粤北村落建筑文化进行思考。 从化市传统村落岭南特色语汇研究 张喆 硕士学位论文(华南 2013 文章以从化市为例,对体现岭南地域文化的传统村落语汇进行研究并最终梳理归纳构成岭 理工大学) 南特色村落的元素体系。
阐述村镇地区的布局形态、空间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概念的文献比例最多,内容一般包括村镇 布局演变及形态分析,影响村镇空间结构的因素分析以及拟城化等相关概念阐释。
研究方向 理论阐释 岭南地区研究 数量 17 研究者 核心内容
邱丽等(2011);陆琦等(2011); 阐述五邑、粤北、粤中侨乡、珠海、肇 胡源坚(2006);黎林等(2007); 庆等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地理环 潘顺安(2013);郑璐莎(2013); 境、生态等因素对村镇形态布局的影响 阿柱(2005);付玲(2012);李 颖怡(2008);乔柏渭(2010); 罗瑜斌等(2009);朱光文 (2005);林杰勇(2010);朱雪 梅(2013);张喆(2013)
1
关键词
引言
岭南村镇
岭南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与文化单元。岭南村镇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分布地域广阔, 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文化、历史和旅游等多方面的巨大价值。但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中, 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资本的不平衡造成了空间发展差异,岭南村镇地区正经受着物 质性和结构性衰败的双重考验 ,不仅传统的历史风貌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乡村中最富有人文特色 和社会价值的场所空间和社区环境也逐渐凋零。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新型城镇化策略,岭南村 镇地区的研究应当确定什么方向,如何根据地区发展特征制定有效的优化策略,已成为人们关注 的重点。
文献题目
作者
文献来源
期刊间结构发展演变 张瑾、余 小城镇建设 研究 丞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拟城化现象研究 张俊 同济大学学报
宗艾古镇风水格局和性质辨析
李锦生
不只是红色履迹——论陕西米脂杨家沟扶风寨的 朱晓明、 聚落特征 高增元
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